严以用权心得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14
民警严以用权心得体会范本作为一名民警,严以用权是我们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责。
严以用权不仅要保证公正、公平、公开,还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严以用权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一些心得体会。
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范本,希望能够对其他民警在严以用权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第一、要有正确的权力观念。
作为一名民警,我们拥有一定的执法权力,但是这种权力不是为了滥用而存在的,而是为了服务民众,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
因此,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必须正确使用,不能违法乱纪、打压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
第二、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
作为民警,我们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不得私以偏概。
在执法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判断和处理,不能凭主观意愿任意扩大权力范围或者滥用权力。
只有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行使权力,才能保证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第三、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处理案件或者执行任务时,要积极倾听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意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不能因为个人或者其他原因,随意践踏人民群众的权益,否则将严重损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甚至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第四、要坚持廉洁自律。
在权力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廉洁自律的原则。
不能因为特殊关系或者利益诱惑而贪污受贿,损害民警形象和公共利益。
同时,还要做到自我约束,杜绝权力滥用等不良行为。
第五、要积极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民警,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
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执法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力,正确处理各类案件,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第六、要加强队伍建设。
作为一支执法队伍,团结一致、统一意志是我们执法工作的基石。
因此,我们要加强内部沟通和交流,形成一个紧密的团队,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和正义。
同时,要加强对队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严以用权心得体会:用权为民严以用权心得体会:用权为民精选4篇(一)在任意一个拥有权力的职位上,严以用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素质。
它不仅体现了领导者的能力和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对民众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一,用权为民可以体现领导者对社会和公众的责任感。
拥有权力的人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明白自己的职责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而服务。
只有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才能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用权为民可以增加领导者的公信力。
在权力的运用中,如果能够公正合理地对待每个人,不偏不倚地处理问题,那么就能够赢得民众的信任和尊重。
相反,如果滥用权力,背离了为民众谋利益的初衷,就会失去公信力,导致民众对领导者的不信任。
第三,用权为民能够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个用权为民的领导者,以身作则,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待民众时总是热情和友善。
这样的领导者会给人留下积极的印象,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不仅可以为个人的发展带来机会和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以为个人带来支持和帮助。
总之,严以用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它不仅体现了领导者的职业素养,更重要的是为民众谋利益,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增加领导者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只有坚持用权为民,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严以用权心得体会:用权为民精选4篇(二)在担任有权职位时,我深刻体会到谨慎用权的重要性。
用权不仅关乎个人形象和声誉,更涉及到组织和团队的利益。
首先,谨慎用权意味着审慎思考和权衡利弊。
作为权力的管理者,我必须认真分析每个决策的后果,确保其对组织和团队都是有利的。
同时,我也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和意见,尽可能地避免偏见和片面性。
其次,谨慎用权还要求我保持透明和公正。
我需要确保我的决策和行为是公开和透明的,使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和接受。
此外,要公正对待每个人,不偏袒任何一方,以避免权力滥用和不公平的行为。
另外,谨慎用权还需要我学会接受反馈和批评。
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心得体会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价值观,强调在担任权力职位时要慎重行使权力,并且在个人行为中要自律,严于律己。
这种态度和价值观对于一个人的个人发展、组织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我对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一些体会和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严以用权要求我们在担任权力职位时要慎重行使权力,做到客观公正、清正廉洁,不利用权力谋取私利。
权力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如果被滥用或者被用于个人私利,就容易导致不公平、腐败等恶性现象。
而严以用权的实践就是要求我们在行使权力时要慎重思考,遵循公平正义的原则,保证权力的公正高效运行。
同时,作为一个权力拥有者,我们还要以身作则,带领他人,推进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权力运行环境。
其次,严以律己要求我们在个人行为中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做到自律和约束。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我们必须要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坚定自己的道德底线,并且通过自律的方式来坚守这些底线。
自律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心健康、提升自我素质的重要方式。
只有通过自律,我们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任务,克服诱惑和困难,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修养。
在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实践中,我发现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首先,要有正确的权力观。
权力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私利或者地位的攀升,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他人和社会。
因此,在担任权力职务时,我们要保持谦虚和高度的责任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站在整体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出更为合理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决策。
其次,要有自律的意识。
自律是一种修炼和培养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坚持和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控制自己的时间和行为,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我们的权力来自于国家和社会的信任,更来自于学生的期待。
严于用权,不仅是我们的职业要求,更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深刻体会到了严于用权的重要性,现将心得体会如下:一、提高法律意识,严守法律法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严守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教。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严于用权首先是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我们要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不得滥用职权,不得以权谋私,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接受监督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造福社会,用得不好则会贻害无穷。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来自于国家和社会,要自觉接受监督。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主动接受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的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切实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着想。
三、关爱学生,以人为本教师严于用权,就是要关爱学生,以人为本。
我们要把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师严于用权,还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于律己,做到言行一致。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教育阵地,不参与任何有损教师形象的行为。
同时,我们要关注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五、强化责任担当,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教师严于用权,要强化责任担当,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在工作中,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办事处主任严以用权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办事处主任,用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恰当的权力运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使得工作更加顺利进行。
在担任办事处主任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切体会到了用权的重要性和技巧。
下面是我对用权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权力是有限的。
在管理团队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权力是有限的,不能滥用权力。
作为一名主任,虽然拥有决策的权力,但是每一个决策都需要慎重考虑,要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避免个人独断独行。
对于涉及到团队成员的工作安排,我倾向于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度和决策权,这样可以增加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用权要公正。
在权力的运用上,公正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要求。
作为主任,我们要做到公正无私,不偏袒,不排斥任何一个成员。
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出决策的时候,要用事实说话,不能受到个人感情或利益的干扰。
同时,在对待团队成员的评价和表扬上也要公正,根据实际工作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批评,不能特别偏袒某一个人。
只有做到公正,才能赢得团队成员的尊重和信任,进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再次,用权要适度。
在用权的过程中,适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原则。
有时候,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团队的目标,我们需要更加有决断力地做出决策。
但是,在做出决策之前,我们必须充分的了解情况,并权衡利弊,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此外,在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进行安排时,也要适度考虑到他们的能力和意愿,不能过分压榨他们,避免对他们造成过大的压力,影响工作产出。
最后,用权要全方位考虑。
在用权的过程中,我们要全方位地考虑到各种因素。
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战略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在制定工作计划和任务分配时,要充分考虑到团队成员的专长和兴趣,合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决策和计划。
只有全方位地考虑,才能更好地把握事务的发展方向,确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总之,作为一名办事处主任,用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浅论严以用权心得体会标题:严以用权:责任与担当的体现导言:严以用权,是对权力的高度要求和约束。
作为一种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严以用权不仅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更是一种权力的精准运用。
本文将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浅论严以用权的心得体会,探讨严以用权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第一部分:严以用权的意义与重要性1. 严以用权的意义权力是管理者的工具和手段,但也是一把双刃剑。
严以用权具有以下意义:(1)增强管理者的责任心:严以用权可以促使管理者更加谨慎行使权力,明确自己的权责边界,切实履行管理职责。
(2)减少权力滥用的风险:严以用权可以杜绝滥用权力的现象,确保权力被正确地运用。
(3)优化组织内部的公平性:严以用权可以促使管理者在权力运用过程中保持公正、公平,提高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度。
2. 严以用权的重要性(1)塑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严以用权可以树立起权力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机构和员工的理念,塑造一个诚信、公正的工作环境。
(2)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严以用权可以减少管理层的纠纷和决策错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组织内部的运行效率。
(3)增进员工的归属感:严以用权可以增加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稳定性和积极性,带来更好的绩效表现。
第二部分:严以用权的实践方法1.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1)权力是为了解决问题和服务他人:管理者要树立起服务员工和组织的观念,将权力看作是解决问题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工具。
(2)权力的正确行使需要限制和约束:管理者要认识到权力的滥用会带来不良后果,应设立明确的限制和约束机制。
2. 坚持公正和公平原则(1)激励和奖惩的公正性:在激励和奖惩员工时,要根据员工的实际表现进行公正的评判,避免偏袒或任意打压。
(2)资源的公平分配:在分配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和公平原则,避免偏私和不公。
3.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1)组织内部的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个职责和权限的界定,加强内部的审计和监察,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严以用权个人心得体会范例【三篇】【导语】严以用权直指领导干部作风的核心问题。
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权力,按照规范使用权力,是每个干部的第一道门槛和第一堂必修课。
严以用权,严字当头,严字是关键。
下面为你分享了严以用权个人心得体会范例【三篇】,欢迎大家的参考学习。
【篇一】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的不同莫过于手中有权、肩上有责。
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也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定、按法律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廉洁自律的“清白人”。
知道权从何来,才懂得权如何用。
*人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权为民所赋,利必为民所谋。
把人民群众置于心中位置,把群众关切作为指向,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权力行使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准,是权力姓“公”的政治属性使然,也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待所在。
严以用权首先必须严格端正权力观。
中央纪委近期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中,违规配备使用公车问题最为突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在滥用权力。
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权力不是来自组织信任和人民重托,而是自己可以任意使用的“私器”。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言行上唯我独尊,作风上专断浮夸,生活上奢靡享乐。
这些现象,无不折射出权力观的偏差、扭曲甚至倒置。
正本才能清源。
领导干部要从思想深处入手,转变用权理念,真正认识到即使身居高位头上仍有戒尺,越是位高权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也就越重。
不能甘做“糊涂官”、只当“太平官”,要主动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思想到行动,真正将行使权力的价值目标回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
严以用权,单靠觉悟不保险,要有制度才管用。
用法律明确权力边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完善党内法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筑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轨道。
严以用权心得体会秉公用权用权为民用权律己作为一名公务员,执法人员,我们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重要使命。
正确行使权力,做到严以用权,秉公用权,用权为民,用权律己,不仅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也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在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些原则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首先,要严以用权。
严以用权就是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事。
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法治思维,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
要做到真实严肃的执法,不得随意滥用职权,不得徇私枉法,不能任意干预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
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进修,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升自己的办案水平,确保办案公正、规范、高效。
其次,要秉公用权。
秉公用权是公务员行使权力的基本要求。
将公务员的权力触角伸向基层一线,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公务员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是为人民服务的。
只有真正深入到群众中,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积极关心群众的利益,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使权力得到有效的运用,真正造福人民。
第三,要用权为民。
公务员行使权力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在处理事务和处理矛盾纠纷时,要始终站在维护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
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加强与人民的密切联系,了解人民的心声,解决人民的困难和诉求。
只有真正实现了为民服务,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才能保证权力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最后,要用权律己。
作为一名公务员,要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和职业操守,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职业道德,强化自我约束,做到廉洁奉公。
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高效务实,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官僚主义,不滥用职权,不以权谋私。
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观念,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总之,严以用权心得体会秉公用权用权为民用权律己,这是我从事公务员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和理解。
篇一:严以用权心得体会用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是只有严以用权,才能更加准确地完成各种任务。
作为一个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我深知用权不易,更加需要有一颗精细、谨慎、客观、冷静的心。
首先,对于用权来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精细。
精细是一种非常细致入微、注重细节的做事方式。
在用权时,我们需要对每一个步骤和方案都要有详细地考虑,做好规划和准备。
这样可以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非常重要的疏漏和错误。
其次,需要谨慎。
谨慎是在用权时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点。
在作出决策时,我们需要在各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降低出错的风险。
这也是我们从业者应该精准定位的核心之一。
其次,还需要客观。
在用权时,要摆脱个人主观色彩,站在全体员工的角度、全球化的视野上考虑。
对于一项工作,我们需要客观分析置身其外,客观分析置身其中的情况,并从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最后,需要冷静。
作为一个管理人员,在为企业或公司决策时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复杂情况。
如果情绪过于激动,可能会影响最终的决策。
因此在整个用权的过程中,我选择保持冷静的心态。
未到最后关头,不要轻言放弃。
精细、谨慎、客观、冷静,全都是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严以用权的方法。
自己的实践证明,无论用权或者其他方面,严厉要求自己,精细、谨慎、客观、冷静是一种非常有效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通过严以用权,自己的工作水平也会有所提高,能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二:我对于严以用权的心得体会用权是企业和组织管理的必经之路,但是只有严以用权才能更加有效的完成工作。
尽管用权并不易,但是正因为困难,所以更加需要有一颗精的、谨慎的、客观的、冷静的心态。
在用权过程中,我的心得体会有三点:精细、谨慎和冷静。
首先,精细。
精细是一种细致入微、注重细节的做事方式。
在用权时,我们要对每一个步骤都要有详细的思考、做好规划和准备,这可以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非常重要的疏漏和错误。
其次,谨慎。
谨慎是在用权时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点。
副院长“严以用权”学习心得我的学习心得是,作为副院长“严以用权”,我深刻体会到权力的合理使用对于组织和个人的重要性。
在任职期间,我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高度重视权力的正确运用。
首先,我认识到权力的合理使用需要与责任相结合。
作为副院长,我明白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是为了服务于组织和个人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私利。
因此,在进行决策和管理时,我始终以全局的角度思考,高度重视组织的长远发展和每个员工的利益。
其次,我学会了权力的合理使用需要与法律和道德相遵守。
权力的使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不能违背法律的规定,更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在处理各类事务时,我坚持遵守法律法规,注重透明度和公正性,以确保权力的使用不受质疑。
此外,我也认识到权力的合理使用需要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作为副院长,我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和管理经验,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指导组织和员工的工作。
因此,我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以更好地发挥权力的作用。
最后,我还学会了权力的合理使用需要与团队合作相结合。
作为副院长,我清楚自己无法独自完成所有的工作,需要与团队紧密合作。
因此,我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与他们共同制定并执行决策,以确保权力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总之,作为副院长“严以用权”,我深刻认识到权力的合理使用对于组织和个人的重要性。
通过与责任相结合、与法律和道德相遵守、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以及与团队合作相结合,我努力使权力的使用更加高效和有效,为组织和员工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篇一】谨慎用权一个乡下老百姓说:我们不希望改换领导啊,因为这些人刚刚被我们养肥呀,若再换一个瘦的来,岂不又要我们去养肥他?——我们亏呀!一个企业员工说:还是老实点吧,免得领导给我们穿小鞋呀!一个基层干部说:当官就要当管官的官。
在群众面前我们是领导,在领导面前我们是出气筒,窝囊啊!“权”在封建时代是统治国家的一把利刃,帝王世袭而君临天下,说话是“开金口”,走路叫“移御驾”,举手投足,关乎人命。
朝廷卖官鬻爵,用人任人唯亲。
大官小官官官相卫,惟上命是听。
稍不留心,还怕丢乌沙,遭连坐,灭九族!虽有包拯、海瑞的英名留世,也难保王朝的清誉!不合民心,滥用权力,官逼民反,最终还是被人民推翻。
权在当今社会同样是统治国家的有力武器,但不同的是,今天当权者的权是人民给的,这用权就应该服务于民。
然而,一些腐败分子却凭着自己手中的一点权力,损公肥私,行贿受贿,贪污堕落,为饱自己的私欲不择手段,滥用职权。
他们忘记了是谁给他们的权力,高高乎在上。
于是,社会上的诸多不正之风就肆无忌惮地吹起来了。
当心呵,你不记得有个比喻,当官的好似船,人民如同水,水能托起船,也能沉下船啊!一位省委领导讲得好:作为领导干部,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模范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表率,决不能干违纪违法的事情。
这是一个底线,一个做人的底线、从政的底线、为官的底线,是对一名共产党员、一个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
作为国家干部,逾越党纪国法这一底线,就意味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背叛,不管你耍什么花招,找什么借口。
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给人民带来了福音。
这是不可否认的铁的事实。
但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却忽视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根本措施,钻政策的空子,走歪门邪道,追名逐利,他们忘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谆谆教诲!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就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胡锦涛同志曾经讲过: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
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以自己的优良作风和良好形象带动群众做好各项工作。
我们的那些领导干部不会不懂这些道理吧!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企业员工,还是基层干部,他们的一些语言看来虽有一点过激,但也并非空穴来风。
我相信我们的领导干部大多是好干部,“天地之涧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秤杆子挑江山,你就是秤盘的心!”我们一定要情系民生,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他们谁还说你无能,说你腐败,催你“下课”呢!【篇二】“严以用权”就是要切实用好手中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严以用权”。
“严以用权”就是要切实用好手中权。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党性原则必须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过好权力关。
党的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从掌权那天起,就是人民的公仆,就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权力意味着什么?对那些政素质好、思想觉悟高的人来讲,权力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对那些利欲熏心、以权谋私的人来讲,权力则是陷阱,权力越大,个人陷得就越深,甚至成为人民的罪人。
因此,坚持党性原则,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对待权力,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给的权力,为人民多办好事、实事。
“严以用权”就是要为群众谋利益。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
行使权力的时候,就要中自觉地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考虑问题和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以强烈的责任感造福于人民。
当前,用好权力,最重要的,就是宣传、组织和带领群众,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搞好。
这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严以用权”就是要为人民尽职尽责。
用好手中权力,真正做到为人民尽职尽责,最根本的是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上过关。
作为领导干部,要弄清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要弄清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在党和人民的考验面前要像焦裕禄、孔繁森同志那样,心里想着人民群众,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最高行为准则。
有了这样的情感,就会把群众的呼声、疾苦当作大事,把党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之中;有了这样的情感,就会兢兢业业、奋不顾身地工作,运用手中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如果做官不做事、做官当老爷,如果空话套话连篇,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搞形式主义、花架子,弄虚作假、浮夸虚报,甚至民权谋私、搞权钱交易,台上讲勤政廉政,台下搞不正之风,那就会丧失领导资格,就会使手中的权力变味、变质,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这是十分危险的。
【篇三】严以用权当心中有戒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最大不同莫过于手中有权、肩上有责。
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也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定、按法律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廉洁自律的“清白人”。
知道权从何来,才懂得权如何用。
共产党人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权为民所赋,利必为民所谋。
把人民群众臵于心中最高位臵,把群众关切作为指向,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权力行使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准,是权力姓“公”的政治属性使然,也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待所在。
严以用权首先必须严格端正权力观。
中央纪委近期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中,违规配备使用公车问题最为突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在滥用权力。
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权力不是来自组织信任和人民重托,而是自己可以任意使用的“私器”。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言行上唯我独尊,作风上专断浮夸,生活上奢靡享乐。
这些现象,无不折射出权力观的偏差、扭曲甚至倒臵。
正本才能清源。
领导干部要从思想深处入手,转变用权理念,真正认识到即使身居高位头上仍有戒尺,越是位高权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也就越重。
不能甘做“糊涂官”、只当“太平官”,要主动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思想到行动,真正将行使权力的价值目标回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
严以用权,单靠觉悟不保险,要有制度才管用。
用法律明确权力边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完善党内法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筑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轨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带动权力规范运行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国务院正在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的权力清单制度,让权力的任性空间越来越小直至完全“驯服”。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有效的防火墙。
确保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还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最广大群众的监督。
要尽快推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公开,建立健全权力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一旦滥用权力,不管任上任下都将被严厉追责。
通过加强监管和完善追责制度,管住权力触角,倒逼领导干部勤于干事、勇于担责。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领导干部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领头羊,是团结带领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主心骨,珍视并善用手中的权力,切实做到严以用权,心中有戒,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让权力造福人民。
【篇四】严以用权,领导干部为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
这是新时期对严以用权的最好解释和最根本的要求。
在古代汉语中,“权”字具有多种含义。
据《广雅〃释器》的解释,“锤谓之权”,“权”指一种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它的主要意义都与重量、度量衡相关。
由于“权”字与物之重量相关联,因而它被引申,喻指“权势”“权贵”“权柄”等某种政治、经济方面的优势力量,并表明这种力量能够起到制约他人的作用。
现代意义上的“权”,就是从衡器引申为动词并获得“在审度之后作出决定”的含义而来的。
事实上,权力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双重本质:一方面权力作为社会活动的管理调节职责,是其职能本质;另一方面,权力作为人们利益谋取和维护手段,是其利益本质。
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存在,权力的职能本质与利益本质是一致的,权力的职责作用是全社会性的,权力的利益作用也是社会性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出现,权力状况发生变化,出现了权力的职能本质与利益本质的分化与对立,这种分立状态使得权力只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而权力本身也直接变为少数掌权者谋取私利的手段。
随着剥削制度被推翻,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阶级趋于消亡,权力成了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权力属于全体人民所共有,人民成了权力的主体。
换句话说,权力失去了它作为少数人谋利手段的性质,成为为全社会人们谋利的手段;虽然掌握和使用权力的依然是处于管理职位上的个别社会成员,但权力不归这些个别成员所独有,而只是他们履行社会义务的职责。
于是,权力的职能本质也得到完全恢复,权力的职能本质与利益本质重新得到统一。
正如毛泽东所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权力是人民的意志,是人民赋予我们的社会管理职责,这样的权力本质观是符合权力历史发展规律的,也符合权力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因而是正确的进步的权力观。
当前,我们正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而“严以用权”正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要求。
具体来说,严以用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就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受益和满意是检验标准。
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把权力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才能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更好更快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严以用权,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
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核心,归根到底就是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严格使用权力,把公权力严格限制在法律设定的边界里。
同时,还要有效使用权力,尽最大可能发挥公权力的职能作用,在提供公共产品、防止垄断、保护环境、实现公平分配等方面弥补市场的缺位。
严以用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