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类药物市场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呼吸吸入制剂行业现状分析内容概况:我国呼吸吸入制剂行业产量与需求量不匹配,依赖进口。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呼吸吸入制剂行业产量约为14.9亿支(2ml/1mg),需求量约为52.2亿支(2ml/1mg),分别同比增长26.2%、15.8%,进口依赖度达到71.4%。
从整体上看,近年来随着国产厂商布局吸入制剂领域,国内吸入制剂产量增长明显,且增速快于需求量,进口依赖度已经有所缓解,未来国产替代进程将持续进行。
关键词:吸入制剂、哮喘用药、气雾剂、粉雾剂、气雾溶液一、呼吸吸入制剂吸收效果好,有效减少用药量并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吸入制剂是指通过特定的装置,将药物以雾状形式传输至呼吸道或肺部,以发挥局部或全身作用的制剂。
与传统的口服药品相比,呼吸吸入制剂通过口腔或鼻腔吸入,可直达人体肺部,避免肝脏首过效应,使吸收效果更好,进而有效减少药物用量并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吸入制剂分类为: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吸入喷雾剂、吸入液体制剂、可转变为蒸汽的制剂。
其中,气雾剂、粉雾剂为药械一体,雾化吸入溶液为药械分离,需搭配雾化器使用。
由于吸入制剂需将药物以气溶胶或蒸汽方式递送至肺部,因此处方中可能含有抛射剂、共溶剂、稀释剂、助溶剂、稳定剂等。
二、产业链上游为各类医药企业,下游民营医疗机构消费占比提升呼吸吸入制剂产业链上游是设备及原材料供应商,包括原料药、制药设备、医药包装材料、药用辅料等医药企业,呼吸吸入制剂行业的下游为医院、诊所、药店。
近年来,国家颁布一系列医疗体制改革措施,逐步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减少流通环节,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探索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有效促进了整个医药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也推动了呼吸吸入制剂在民营医院消费占比。
数据显示,民营医疗及构及其他市场消费占比从2015年的19.5%,提升至2022年的22.8%,随着国家对民营医疗机构建设支持力度加大,预计未来民营医疗市场消费占比将持续提升。
2024年硫酸沙丁胺醇片市场环境分析1. 硫酸沙丁胺醇片概述硫酸沙丁胺醇片是一种常见的支气管扩张剂,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道疾病。
其主要成分为沙丁胺醇,通过调节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和松弛,从而缓解气道痉挛和炎症等症状。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硫酸沙丁胺醇片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目前,硫酸沙丁胺醇片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销售额已达到数亿美元。
3. 市场竞争格局硫酸沙丁胺醇片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格局,主要厂商包括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
其中,一些跨国制药公司在硫酸沙丁胺醇片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品牌优势。
此外,国内一些药企也在积极扩大产能,并加大研发投入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4.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全球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硫酸沙丁胺醇片的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加。
此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呼吸道疾病的治疗需求也在增加。
硫酸沙丁胺醇片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5. 市场发展趋势未来硫酸沙丁胺醇片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首先,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有望继续增加,从而带动硫酸沙丁胺醇片的需求增长。
其次,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改革的推进,将进一步提升硫酸沙丁胺醇片的疗效和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国家对医疗保健领域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也将促进硫酸沙丁胺醇片市场的发展。
6. 市场风险硫酸沙丁胺醇片市场虽然前景看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药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法规监管要求较高,一些小型药企可能无法满足相关要求而退出市场。
其次,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需加大研发力度提供独特的产品特色和优势。
此外,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也可能对市场造成影响。
7. 市场前景展望综合以上分析,硫酸沙丁胺醇片作为一种常用的呼吸道疾病治疗药物,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呼吸道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硫酸沙丁胺醇片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3年呼吸系统疾病中药行业市场调研报告随着人们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呼吸系统疾病中药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本文将对呼吸系统疾病中药行业市场进行调研分析。
一、市场概况据统计,目前中国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400万人。
其中,慢阻肺、哮喘、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使得呼吸系统疾病中药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据中国医药产业研究院的预测,到2025年,呼吸系统疾病中药市场规模将达到700亿元人民币。
二、市场主要产品1、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银翘片、连花清瘟颗粒等,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水痘、牛痘等呼吸系统疾病。
2、平喘止咳类中药:如痰咳灵、藿香正气水等,用于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3、滋阴润燥类中药:如麦门冬颗粒、浙贝散等,用于治疗慢阻肺、肺结核等疾病。
4、化痰止痛类中药:如川贝枇杷膏、枸杞子等,用于治疗哮喘、慢阻肺的咳嗽、气促等症状。
5、补肺健脾类中药:如黄芪、党参等,可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等疾病的免疫功能调节。
三、市场分析1、需求增长: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空气质量不断恶化,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对呼吸系统疾病中药市场需求带来了福音。
2、竞争激烈:市场上的呼吸系统疾病中药品种繁多,价格也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市场上的厂商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大量的山寨产品流入市场,使得正规厂商的利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3、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越来越重视,以及政策的不断扶持,呼吸系统疾病中药市场的前景仍然是非常广阔的。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中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同时对中药企业也进行了扶持和鼓励,这些都为呼吸系统疾病中药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市场前景展望目前,中国的呼吸系统疾病中药市场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我们应加强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开发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同时,更要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加强对劣质山寨产品的打击力度,使市场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2024年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分析报告一、引言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报告将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竞争格局、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二、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稳定增长。
2017年,市场规模为X亿美元,到2019年增长至X亿美元。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医药企业。
在国内市场,一些知名的制药公司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拓展销售网络等方式来保持竞争优势。
同时,随着市场的增长,不断有新的参与者进入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
鉴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开展广告宣传等,以保持竞争力并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四、市场发展趋势1. 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呼吸系统疾病正在呈现高发趋势。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作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 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医药企业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
近年来,许多新型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产品相继上市,丰富了市场的产品种类。
3. 市场地域的拓展目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
然而,随着农村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资源的改善,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农村市场的开拓,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4. 价格竞争加剧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也变得愈发激烈。
为了吸引消费者,一些企业不断降低产品价格。
然而,企业应该注意,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也要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稳定增长,并且有望在未来继续扩大。
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和市场发展趋势的变化,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并开拓更大的市场份额。
呼吸系统药物柴胡药品销售数据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柴胡是一种具有镇静、抗焦虑和抗抑郁等功效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为了了解柴胡药品在市场中的销售情况,本报告分析了柴胡药品的销售数据,并对市场趋势进行了预测。
二、数据来源和方法本次调研的数据来源包括医药销售公司、医院和药店等渠道。
通过采集销售额、销售数量、销售渠道等数据,并结合对价格、品牌和市场份额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
三、市场现状1. 柴胡药品的销售额逐年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柴胡药品的销售额为5000万元,2020年为5500万元,2021年预计达到6000万元。
销售额的增长主要受益于消费者对柴胡药品的认可和需求的增加。
2. 柴胡药品的销售数量呈现出下降趋势。
尽管销售额增长,但柴胡药品的销售数量在过去几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柴胡药品相对较高的价格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
3. 药店是主要的柴胡药品销售渠道。
根据调研数据,药店是消费者购买柴胡药品的主要渠道,占据了销售总量的60%。
其次是医院,占40%。
药店的优势在于更便捷的购买和较为合理的价格。
四、市场竞争1. 柴胡药品市场呈现垄断现象。
根据数据分析,柴胡药品市场中存在几个大型制药企业,这些企业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这种垄断现象导致了市场竞争的不充分,也限制了价格的下降空间。
2. 加强品牌宣传和差异化竞争。
为了提高市场份额,柴胡药品企业应注重品牌宣传和差异化竞争。
通过更好地宣传产品的功效和质量,吸引更多消费者。
另外,培养自有品牌,并提供与其他产品不同的特色,也是一种有效的市场竞争策略。
五、市场前景1. 柴胡药品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中药的需求将会增加。
柴胡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有望在未来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2. 增加科研投入,推动创新发展。
柴胡作为传统中药,其科研投入相对较低。
未来的发展需要加大科研投入,不断进行创新研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
呼吸系统药物肺力咳合剂药品销售数据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背景随着环境污染、烟草危害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而肺力咳合剂作为一类常见的呼吸系统药物,具有缓解咳嗽、祛痰等作用,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本市场调研报告旨在分析呼吸系统药物肺力咳合剂药品的销售数据,了解该市场的发展潜力和竞争现状。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参考的销售数据来源于全国各大医药销售企业的销售记录。
数据范围覆盖了2015年至2020年各个月份的销售情况,全面反映了呼吸系统药物肺力咳合剂药品在市场中的销售情况。
三、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1.整体市场规模:呼吸系统药物肺力咳合剂药品市场在2015年至2020年间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为8%。
到2020年,该市场规模达到50亿元。
2.市场细分:根据不同类型的肺力咳合剂药品进行细分,各种类型的产品在市场中的份额如下:- 祛痰药占40%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为20亿元。
- 止咳药占30%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为15亿元。
- 抗菌药占20%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为10亿元。
- 其他药物占10%的市场份额,市场规模为5亿元。
3.增长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呼吸系统药物肺力咳合剂药品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预计2021年至2025年,市场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5%左右。
四、竞争现状1.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呼吸系统药物肺力咳合剂药品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多家知名制药企业。
其中,市场份额前五的企业为:A药企占25%、B药企占20%、C药企占15%、D药企占10%、E药企占5%。
2.价格竞争:在产品价格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通过不断优化供应链以及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
3.产品研发: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企业不断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疗效,满足患者需求。
研发领域主要集中在药物配方改进、新药研制和治疗技术创新方面。
五、市场前景1.需求预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依然存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人数将继续增加,这将带动呼吸系统药物肺力咳合剂药品市场的需求增长。
2024年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之一,给患者带来了重大的健康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进而推动了呼吸系统药物市场的增长。
本报告旨在对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市场发展现状、主要产品和竞争格局,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2. 市场概述2.1 市场定义呼吸系统药物市场是指用于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市场。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肺癌等。
呼吸系统药物市场涵盖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吸入药物、口服药物、注射药物等。
2.2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稳定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3 主要产品呼吸系统药物市场的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用于缓解哮喘和COPD发作时的呼吸困难。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用于长期控制哮喘和COPD症状。
•糖皮质激素:用于控制哮喘和COPD的炎症反应。
•抗胆碱能药物:用于缓解COPD引起的气道痉挛。
•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血栓病变。
3. 市场竞争格局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具有激烈的竞争格局,主要竞争者包括制药公司、医疗机构和相关研究机构。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策略有如下几点:•新产品研发:各制药公司不断进行新产品研发,提高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以获取更大市场份额。
•价格竞争:制药公司之间展开价格竞争,降低产品价格以提高市场占有率。
•市场推广:制药公司通过医生教育、病人宣传和药物网上销售等方式进行市场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
4. 市场发展趋势4.1 个性化治疗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个性化治疗正逐渐成为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趋势。
个性化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型、病理表型和生理特征,提供定制化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4.2 数字化医疗趋势数字化医疗正在逐渐渗透到呼吸系统药物市场。
2024年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分析现状概述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
本文将对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市场驱动因素和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市场规模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内,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的年销售额平均增长率为10%左右。
这主要得益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率以及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治疗该类疾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竞争格局目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市场上有多家制药企业推出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产品,并且竞争对手之间的价格战也比较常见。
主要的竞争企业包括A公司、B公司和C公司等。
市场驱动因素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率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这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次,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是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通过促进支气管扩张和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同时具有较低的副作用风险,获得了医生和患者的信任。
此外,政府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关注度提高也促进了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的增长。
政府加大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的投入,提出相关政策和措施,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推广和使用提供了政策支持。
市场前景在未来几年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一方面,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率和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作为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保证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竞争压力的增大、价格战的加剧等。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2024年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呼吸系统药物市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十分常见的健康问题,对个体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在近年来发展迅速。
2. 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呼吸系统药物市场的规模将达到XX亿美元。
3. 市场分析3.1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癌等。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导致了呼吸系统药物市场的增长。
3.2 药物分类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使用范围,呼吸系统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支气管扩张剂:用于预防和缓解哮喘和COPD发作,如β2受体激动剂和长效抗胆碱药物。
•类固醇类药物:用于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如吸入型类固醇和口服类固醇。
•抗生素: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如肺炎。
•其他药物:如抗癌药物、黏液溶解剂等。
3.3 市场竞争呼吸系统药物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制药公司包括辉瑞、格兰特、阿斯利康等。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推广来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仿制药的崛起也对市场竞争产生了影响。
4. 市场前景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在未来几年中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仍在上升,需要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
另一方面,新药的研发和创新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增长。
5. 结论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在近年来保持了稳定增长,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随着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和需求的提高,制药公司可以通过创新和市场推广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未来,呼吸系统药物市场将继续受到关注并迎来更好的发展。
呼吸系统类药物市场分析报告组员:邹玲玲、何艳、黎丹
一、呼吸系统疾病及用药概述
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
病死率城市占第三位,农村为首位。
常见典型症状:咳、痰、喘。
咳、痰、喘、炎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共同症状,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有平喘药、镇咳药、祛痰药、呼吸兴奋药和抗感染药平喘、镇咳、祛痰药属于对症治疗药,只能消除或缓解呼吸道症状,必要时要合用对因治疗药。
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牵涉面广 , 用药种类或数量亦较多 , 如抗感染药、镇咳药、平喘药、呼吸兴奋药、抗肿瘤药、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是喘息、咳嗽和咳痰 , 这些症状若不加以控制 , 长期不愈 , 会促使病情恶化。
随着呼吸疾病病因学、自体活性物质对病因学的作用等方面研究的进展 , 平喘、镇咳、祛痰三类药物 , 特别是前者 , 也在不断地更新 , 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 除病因治疗外 , 必须重视对症治疗。
有些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比较复杂 , 没有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 ,则对症治疗显得特别重要 , 通过控制症状防止病情发展。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分为5个亚类:清热解毒用药、止咳祛痰平喘用药、感冒用药、咽喉用药、呼吸道疾病其它用药。
从2010年9大城市呼吸系统类中成药医院用药各亚类所占比例来看,清热解毒用药占58.00%、止咳祛痰平喘用药占20.40%、感冒用药占11.62%、咽喉用药占9.09%、呼吸道疾病其它用药占
0.89%。
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医院市场分析
世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市场2000年的增长率为10.6%,市场价值达20亿美元。
预计到2007年,该类药物市场的容量将达450亿美元。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占世界药品总销售额的6%。
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药物,市场份额在18%左右。
目前,平喘药统治着该类药物市场,其中,抗炎药占30%的市场份额,支气管扩张药占33%。
在国内呼吸系统疾病医院市场,应用最多的是抗炎、镇咳、平喘、祛痰类药。
在2004年全国入网样本医院中,呼吸系统疾病用药销售金额在大类排序中位列第十,购药金额为4.7亿元,占到当年样本医院用药总额的2.1%。
在2002年第一季度~2005年第三季度3年多的时间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的购药数量基本平稳,每年的需求总量没有太大变化,而购药金额的逐渐增加,平均药价呈升高趋势。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分类,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医院市场各亚类的金额份额分别为:镇咳药和感冒药类占40%,平喘药占35%,抗组胺药占19%,均呈现上升趋势,且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其销售金额在秋冬季节的增势较为突出。
其余3类药品的市场份额均在2%左右有许多新剂型的鼻用药制剂的医院市场份额仅为2.01%,主要原因是此品经过OTC渠道销售的数量较大。
在2005年前三季度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医院市场单品销售金额排序中,氨溴索的销售金额排序第一,占26.96%的份额,市场优势较为明显。
其他几种药物的份额均在10%以下。
市场增长最快的是强力安喘通,增长率为37.85%。
排序前10位的药品中有6种平喘药,占21.12%的市场份额。
2004年,共有546家企业生产的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在入网医院使用,其中,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企业占据总市场49.28%的份额,可见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品牌较为集中。
三、呼吸系统类药物市场状况
时值春夏交季,也是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开始肆虐的时候。
目前约有3亿名哮喘病患者,8000万名中到重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和成千上万名患有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及其他常被漏诊的慢性呼吸疾病的患者。
WHO发出警告: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未来10年内,慢性呼吸疾病的死亡人数将增加30%。
虽然趋势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在不断提高,但目前却还没有研究出能够治愈这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而现有药物只能起到减缓症状的作用。
呼吸系统用药市场调研报告指出,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吸烟人群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使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呼吸系统用药购药金额保持着持续的增长势头,目前全球几乎在所有的国家中,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都在逐年增加,而认识和诊断的方法也在不断改善。
因此像治疗过敏性鼻炎和气喘这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市场非常巨大并呈快速增长势头。
不过目前对气喘或过敏性鼻炎临床医学还不能完全治愈,现有的产品仅能进行急性发作的症状减轻和长期的维持治疗。
呼吸系统用药中,分为以下几个亚类:鼻用制剂(R01)、咽喉用制剂(R02)、抗哮喘药
(R03)、咳嗽和感冒用药(R05)、全身用抗组胺药(R06)和其他呼吸系统用药
(R07)。
呼吸系统用药中的各亚类均有增长,除咳嗽和感冒用药(R05) 有明显的增长外,抗哮喘药(R03)和全身用抗组胺药(R06)都有着小幅度的增长,另外鼻用制剂(R01)有着百分之百的增长。
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约为6.94%,即全国每年有8,000多万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在疾病构成上,急性鼻咽炎、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气管炎与慢性支气管炎这四大常见疾病占整个呼吸系统疾病的80%。
儿童和老年人机体的免疫功能较差,这两个年龄段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年龄段。
2007至2010年间,呼吸系统类中成药医院用药一直呈上升趋势,2008年增长率为17.35%,2009年增长率为27.84%,2010年增长率为16.89%。
其中2009年的增长率最高,主要原因是甲流疫情爆发,一度引起人们的恐慌,导致无论医院还是零售抗流感类中成药的采购量都瞬间加大。
2011年,呼吸系统类中成药医院用药增长率比2010年有所上升,这一方面是由于甲流疫情仍存在威胁,另一方面是因基药目录中的呼吸系统用药品种扩展,使其医院用药量不断上升。
四、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研究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球正在研究的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药物共有122个,但在这一领域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是Altana Pharma公司和赛诺菲- 安万特公司开发的糖皮质激素环索奈德计量吸入剂(Alvesco MDI)正在等待美国FDA 的批准。
本品被开发用于治疗成人、青少年和4周岁及以上儿童的持续性哮
受体喘。
另一个正在等待批准的新药则是阿斯利康公司开发的糖皮质激素和β
2
激动剂组成的复方制剂布地奈德+ 福莫特罗吸入剂(Symbicort pMDI)。
本品开发用于治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Ⅲ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
阿斯利康公司已于2005年9月向美国FDA提交了本品用于哮喘的新药申请。
至于限制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一些相关研究也取得了突破。
甲苯吡啶酮是一种吡酮的药物,可在呼吸道发炎期间控制信号分子的生成,并阻止纤维原细胞的产生,最近一次的临床试验表明,口服甲苯吡啶可以防止肺部纤维化的症状恶化。
(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