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87.16 KB
- 文档页数:1
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进行统计分析
药剂科根据2021年1至12月份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
以上结果示,从1月至12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持续下降,但均未达到目标。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方案》的要求,医疗机构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至从我院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抗菌药物使用率持续下降,各科室积极学习,整改,成效明显。
但全院各科还存在以下问题,需持续改进:
1.无指征、超范围、超剂量使用抗菌药物时有发生。
3.急诊科病人静脉输液使用抗菌药物较多,且选用抗菌药物起点高;儿科也存在抗菌药物使用起点高的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使用考核方案(试行)》严格奖惩制度,药剂科及时与院属各科室沟通和协调,加强督导。
某某医院 2021年12月28日。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根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要求,了解我院门诊病人抗菌药物用药现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11月10386张门诊处方,分别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包括溶剂的选择、用量用法、药理拮抗、重复用药等进行分析。
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共187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80%,不合理用药处方639张,占处方总量的615%。
结论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临床医师与药师应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59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98-01按照《卫生部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中要求的:“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的相关规定,为了解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笔者对我院2012年4-11月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结合我院实际,临床药师每月随机抽取3天全部门诊处方,2012年4-11月药务科共抽取门(急)诊处方10386张进行点评,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方法[1-3]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新编药物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
2 结果与分析10386张门诊处方中,开具抗菌药物的处方187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80%,不合理使用,不合理用药分类,见表1。
3 不合理用药分析31 使用抗菌药物无指征如处方:患者,男,36岁,上呼吸道感染,医生给予:“依替米星针02g+inj ns 250ml ivgtt qd”,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医疗卫生领域出现了耐药性增加的现象。
因此,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使用抗菌药物必须科学、合理的使用。
本文将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希望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根据我院儿科门诊的记录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约占总使用药物的三分之一。
最常用的抗菌药物是头孢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例如头孢呋辛和青霉素V钾。
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明显高于其他治疗药物,而且很多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也没有进行敏感性检测。
总体来看,我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于相应水平,且存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现象。
二、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分析1. 对细菌感染的误诊很多患者因为对病情不了解,往往会将症状简单的归结为细菌感染。
实际上,很多疾病都不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例如流行性感冒、急性喉炎等,这些疾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反而会刺激细菌株的变异和耐药性的增加,从而加剧医疗卫生领域的耐药性问题。
2. 按照经验治疗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许多医生会凭借经验或者惯用的方法来选择抗菌药物。
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因为不了解患者的病情,使用药物不当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患者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3. 抗菌药物自行购买一些家长为了便捷或者觉得便宜,在没有医生建议或者处方的情况下,自行购买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这种使用抗菌药物的方式非常不可取,因为很多抗菌药物都是属于处方药,对患者需求量与用量的掌握度也很难掌握,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严重的过敏反应和副作用。
三、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措施1.临床医生需要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医院应该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各种疾病和疾病的识别能力。
根据临床实践情况,及时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时候,要严格执行用药指导,出示处方,进行要求的敏感变异性检测等。
2. 加强宣传增强患者对细菌感染和抗菌药拥堵的认识。
告诉患者抗菌药物只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细菌感染。
· 论 著 ·此外,在病原体上则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此外,也有沙眼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
与此同时,感染、机械性刺激和损伤都会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从病理分类上看,则可以分为宫颈糜烂、宫颈吸收、宫颈腺囊肿、宫颈肥大和宫颈粘膜炎[4]。
这就需要女性患者注重自身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检查,控制炎症发展。
在西医治疗措施中则包括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针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可以使用不同的治疗措施。
自拟宫糜散的主要成分则为五倍子、紫草、黄柏、青黛、冰片、枯矾等。
在中药典籍的记载中,五倍子、紫草的功效在于凉血活血,可清热解毒,对于糜烂、疮疡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5]。
此外,青黛、黄柏则可以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凉血散肿,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也有功不可没的作用。
此外,在结合冰片、枯矾等药物,可以消肿止痛,解毒杀虫,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在诸药联合应用下,能够起到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将自拟宫糜散作用在宫颈部位,可以从毛孔而入,贯通于经络,有助于促使局部组织再生,有利于糜烂部位的修复,患者接受度也更高。
结合本次调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且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患者治疗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采用自拟宫糜散治疗措施对于慢性宫颈炎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治疗疗效,缓解不良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付楝.宫糜散治疗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8.[2]吴红星.中药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宫颈糜烂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1):163-166.[3]陈碧川,戴卫波,王小云.中医药治疗慢性宫颈炎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0,(06):141-144.[4]巢超君.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01):59-61.[5]林丽波.妇科慢性宫颈炎应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1):174-175.抗菌药物为在临床工作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如若使用不当,会给患者精神、身体带来危害。
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分析及对策孙寿旺【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情况,提出改进对策。
方法抽查我院2012年度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对照相关标准进行分析。
结果抽取19483张门诊处方,使用抗菌处方9576张。
其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965张,占抗菌处方的10.08%,占抽取处方总数的4.95%。
审核、分析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无指征使用、选药不当、不合理联合使用等9个方面。
结论结合实际工作,笔者提出了营造合理用药的氛围、提高合理用药的能力等四个方面的对策。
%Objective Analyze the abnormal situations of using antibacterials clinically and come up with the improvemental ways to deal with them. Methods Check the using of antibacterial prescription in outpatient service in our hospital in 2012 and compare them with related standards to analyze. Results Take 19483 pieces of prescriptions from outpatient service and 9576 pieces of antibacterial prescription. In them , there are 965 pieces of prescriptions of using antibacterial prescriptions abnormally and they are 10.08%of antibacterial prescriptions and 4.95%of all the prescriptions. By checking and analyzing the unreasonable phenomena are mainly in 9 aspects including no indication using, improper selection of drugs, unreasonable combined uses and so on. Conclusion The writer comes up with the atmosphere of using drugs reasonably and the four aspects of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use drugs reasonably.【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3(000)027【总页数】2页(P41-41,42)【关键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分析;对策【作者】孙寿旺【作者单位】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南京 2111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随着人们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意识的增强,加强监督和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通过对2012年度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指明本院在使用抗菌药物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和对策,供参考。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目的:通过调查基层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状况,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基层医院2008年6~7月间门诊处方2 122张,按科室分别统计抗菌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联合用药情况。
结果:基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 728张,占总数的81.43%,主要表现为对药物及病原菌了解不足,抗菌药物应用指征不严格,以过度应用为主要倾向。
结论:医院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vide a basis of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tibacterial drugs by investigating the OPD use of antibacterials in our hospital. Methods:2 122 OPD prescriptions between June and July in 2008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tegories, usage (direction) and drug combination of antibacterials. Results:The ratio(81.43%) of OPD use of antibacterials is high in our hospital. There is an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edicine and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a fairly loose indicatio of the OPD use of antibacterials, and a tendency of over use of antibacterials. Conclusion:Hospital should further standardize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s to promote rational drug use and ensure safe use of antibacterials.[Key words]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Antibacterial drugs;Rational drug use抗菌藥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物,由于其特殊性,一直缺乏有效的管理。
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咽部及其上方感染,常见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其中以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常见。
少数病例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中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鼠疫杆菌等较常见。
在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既可以是对病原体进行治疗,也可以是预防细菌感染的措施。
滥用抗菌药物不仅可能导致药物抗性的发生和传播,还可能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此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调查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调查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总共收集了1000份问卷调查数据。
调查结果如下:1.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调查发现,88%的患者在门诊就诊时被开具了抗菌药物处方。
2.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因:调查结果显示,46%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是因为病情较重,需要强力的药物来治疗。
25%的患者是因为之前的抗菌药物没有起效果,需要更换药物。
还有18%的患者是因为预防细菌感染的需要。
3. 各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在对感染病原体进行分析时,发现病毒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并不需要用到抗菌药物,因为抗菌药物对病毒没有效果。
而对于细菌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要根据细菌的种类和药物的敏感性来评估,如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可选择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4. 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有12%的患者滥用了抗菌药物。
滥用抗菌药物的原因主要是自行购买使用或使用他人留下的抗菌药物,同时还有一部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不当。
5. 患者对抗菌药物的认识:调查发现,54%的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作用和用途没有准确的认识。
部分患者认为抗菌药物可以治疗病毒感染,还有一部分患者觉得抗菌药物可以快速治愈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调查发现,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较高,滥用现象也时有发生。
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引起,因此临床上不推荐滥用抗菌药物。
医生应根据病情和病原体的类型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加强对患者关于抗菌药物的教育,以减少抗菌药物滥用的发生。
中国乡村医药我院门诊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分析马赛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从卫办医发[2008]48号文件到国卫办医发[2019]12号文件,几乎每年都有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法规发布,而我院作为一家中心卫生院,处在医疗服务的最基层,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
现就我院2019年1—8月门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门诊各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及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用药频度(DDDs)对各科室使用最多的抗菌药品类及单品进行分析,同时对DDDs进行放大处理,以了解在相同处方量情况下,各门诊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即以内科2019年1—8月门诊处方数为基准除以门诊各个科室处方数,得到一个处方数倍数,再乘以门诊各个科室的DDDs(口服+注射),得到放大的newDDDs(口服+注射)。
2 结果门诊处方共148 304张,其中含抗菌药物处方39 566张(26.7%):单用抗菌药31 280张,二联用药8188张,三联及以上98张。
其中抗菌药单用使用率排名前三科室:五官科60.0%(3452/5752),儿科49.9%(12 959/25 953),外科35.5%(5867/16 525);二联使用率排名前三科室:儿科17.8%(4627/25 953),妇产科3.4%(182/5309),内科3.4%(2633/77 144);三联及以上排名前三科室:儿科0.2%(65/25 953),外科0.06%(10/16 525),五作者单位:317507 浙江温岭市箬横中心卫生院药剂科通信作者:马赛赛,Email:*************官科0.05%(3/5752)。
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为头孢类,其中注射用抗菌药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为主,口服以头孢呋辛酯片(内科、外科)、头孢克肟颗粒(儿科)为主。
DDDs排名前四的科室为内科、儿科、外科、五官科,newDDDs排名前四的科室为五官科、外科、儿科、妇科。
海峡药学2021年第33卷第(期需要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只有在一些高危因素存在时,如患者高龄、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有异物置入或涉及重要器官、营养不良等情况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944年3月5日卫生部医政司发布的《204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最高上限为34%〔-。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该院200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中,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为59例,占比29.50%,没有超过规定。
调查显示该院关节置换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60.53%。
3.2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I类切口手术部位的感染主要是由金葡球菌引起,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选择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要结合手术的种类、手术部位常见的病原菌和患者的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中一、二代头抱类药物对金葡球菌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并且它们安全性高、价格低廉,一、二代头抱类药物已经成为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首选,如果对头抱类药物过敏的患者,可以选用克林霉素、万古霉素等4S-。
本调查结果显示,头抱唑林钠和头抱咲辛的使用率最高,但也有选用左氧氟沙星或三代头抱药物的情况,使用高级别的头抱类抗菌药物预防I类切口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非常容易引起耐药细菌的产生,同时目前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趋势越来越严重,喹诺酮类药物对于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应严格限制预防性应用,这也表明该院还有不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3.5I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输注给药时机本次调查发现,3例住院手术患者的抗菌药物预防给药时间与规定不符,其中术前>、h输注抗菌药物6例,术中输注抗菌药物5例,术后输注抗菌药物2例。
根据规定住院患者围术期预防性静脉输注抗菌药物的时间控制在术前0.2 ~14h或麻醉开始的时候,目的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浓度已经达到可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提前或者太晚给予抗菌药物,并不能有效预防手术部位的细菌感染。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摘要】目的:评价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2010年1月1日- 2011年1月1 日共128326 份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处方审核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
【关键词】门诊;抗菌药物; 限定日剂量药物利用指数随着抗菌药新品种的不断出现及细菌对抗菌药敏感性的变化,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日趋复杂。
医院制定并印发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线指导原则。
明确了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应掌握的基本原则以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办法,将我院抗菌药物分为一线(非限制性应用) 、二线(限制性应用) 和三线(特殊性应用) 3 类进行分级管理。
其中,一线抗菌药物11类共计57种,二线抗菌药物4类12种,三线抗菌药物3类4种。
对我院2010年1月1日- 2011年1月1 日共128326份门诊处方的抗菌药物回顾性分析。
表1抗生素使用情况表抗生素占抗生素处方的比例(%)占总处方比例(%)一种29.253 10.189二种61.01 21.25三种9.676 3.37四种0.061 0.0211资料与方法1. 1资料来源选择我院2010年1月1日- 2011年1月1 日共128326 份门诊处方为统计分析对象, 共涉及15个科室。
1. 2方法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查阅并记录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名称、剂型、规格等;统计分析以下内容:①病人情况(科别、性别、年龄);②用药情况(药物名称、剂型、给药途径、剂量、用药总量)。
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选用原则、应用方法、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用药效应等作出初步评价,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2. 1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全部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的处方为44696张,占总处方的34. 83 %。
联合情况见表1。
2. 2各种抗生素出现频率及排序,表2,列出前15位抗菌药出现频率,未列出的35种抗菌药出现频率均小于0.25%。
表2抗生素使用频率及排序表排序药物名称处方数处方出现频率(%)1 克林霉素 11820 26.452 左氧氟沙星9829 21.993 头孢他啶 8467 18.944 头孢克肟 6995 15.655 哌拉西林钠5925 13.266 头孢哌酮 5651 12.647 头孢美唑钠4611 10.328 头孢硫脒 4083 9.139 阿莫西林 3877 8.6710 五水头孢唑林钠 2964 6.6311 红霉素2579 5.7712 美洛西林钠2381 5.3313 培氟沙星 1879 4.2014 克拉霉素 1559 3.4915 头孢孟多酯1499 3.352.3 应用频次排序前25位的抗菌药物品种见表3从表3 可以看出, 排在前6位的抗菌药物用药频率远远超过后19位。
2012年下半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为了掌握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做综合分析。
全面评价2012年下半年住院手术患者、住院非手术患者及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为有效开展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与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有限的医药资源提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7.5%。
在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中,一联使用抗菌药物为59.37%,二联使用抗菌药物为25%,三联使用抗菌药物为3.13%。
在抗菌药物使用目的中,预防用药为12.5%,非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为50%,限制级抗菌药物使用为50%,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为18.75%。
2 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情况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实际应用的抗菌药物(包含滴眼剂、软膏等外用制剂以及抗真菌药),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单位DDD/100人天)是43.39,高于卫生部规定的综合医院抗菌药物药物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的要求。
2012年下半年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表3抗真菌药5 氨基糖苷类 3.32 7.606 头霉素类 3.18 7.287 硝基咪唑类 3.04 6.968 林可霉素类 1.91 4.379 大环内酯类 1.14 2.6110 四环素类 1.04 2.3811 β-内酰胺酶抑制药0.92 2.1112 磺胺类0.04 0.0913 糖肽类0.02 0.05四季度各类抗菌药物强度及构成比序号分类AUD 构成比(%)1 头孢菌素类9.8 29.862 头霉素类 5.21 15.873 喹诺酮类 3.43 10.454 青霉素类 3.34 10.185 抗真菌药 2.78 8.476 硝基咪唑类 2.61 7.957 大环内酯类 1.5 4.578 氨基糖苷类 1.26 3.849 四环素类 1.04 3.1710 林可霉素类0.89 2.7111 β-内酰胺酶抑制药0.83 2.5312 糖肽类0.06 0.1813 磺胺类0.06 0.18100%四、12根据我院临床实际情况,结合不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特性,同时依据细菌耐药性、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一线、二线、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