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十大精神
- 格式:docx
- 大小:19.51 KB
- 文档页数:10
学习深圳精神感悟心得体会精选范文3篇经济特区为热爱与梦想提供了机遇,但成功的花从来不会轻易绽放颜色,总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于坚持、务实进取,踏实“敢干”的作风,埋头苦干,敢坚持。
涵养“特区精神”,久于坚持。
学习深圳精神感悟心得体会篇1敢闯”的精神在于敢闯敢试,敢热爱。
热爱是每一个深圳奋斗者的信仰,也是深圳这座城市的通行证。
四十年来,深圳常住人口增长X倍,为无数逐梦者提供了筑梦的平台。
于奋斗者,城市是成长的平台,是梦想的归属,是心灵的港湾。
于城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接纳、吸收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更新城市血液,提升城市活力,共绘城市蓝图。
以热爱之名,去拼搏、去奋斗,以热爱灌溉勇气,敢闯敢试、无悔奋斗。
涵养“特区精神”,始于热爱。
“敢创”的劲头在于敢为人先,敢突破。
创新和突破是深圳特区的代名词,是深圳的根和魂。
经济特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新,而四十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也充分验证了党中央兴办经济特区决策的正确性。
改革创新是经济特区的生命线,涵养“特区精神”,要始终坚持“敢创”的劲头。
深圳特区在改革创新中始终走在前列,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和人才引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发展,敢为创新、积极探索,形成如今高新企业云集、优秀人才聚集的良好局面。
创新始终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敢为人先,敢突破。
涵养“特区精神”,立于创新。
“敢干”的作风在于埋头苦干,敢坚持。
总书记鼓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埋头苦干,以实干出真知,以坚持落实绩。
涵养“特区精神”,要始终坚持“敢干”的作风。
在改革开放的热土上,踏踏实实传承,勤勤恳恳创新,脚踏实地,务实作风,敢于仰望星空,亦敢于埋头苦干。
经济特区为热爱与梦想提供了机遇,但成功的花从来不会轻易绽放颜色,总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于坚持、务实进取,踏实“敢干”的作风,埋头苦干,敢坚持。
涵养“特区精神”,久于坚持。
深圳特区精神的主要内容
深圳特区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放创新
深圳特区始创之初,实行了一系列的开放政策和经济特区制度,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本和人才,为深圳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深圳特区不断创新,推出一系列创新性政策和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二、市场导向
深圳特区的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
深圳特区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市场化资源配置,不断扩大市场开放度,加强市场监管和规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改革创新
深圳特区在经济、社会、文化、体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度和发展模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实践基地。
四、人才优先
深圳特区始终把人才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和技术人才,设立多个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为深圳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五、环保可持续
深圳特区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城市和智慧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
六、开放合作
深圳特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各地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促进国际交流和贸易合作,提高深圳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对深圳精神的理解
深圳精神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风貌,是深圳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开拓创新精神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是深圳精神的核心。
深圳人民勇于开拓新路、创新实践,不断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大胆探索,推陈出新。
这种创新精神推动了深圳的飞速发展。
2. 包容开放精神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这里相聚、汇集。
深圳人民秉承包容、开放的胸怀,欣然接纳各种新思想、新事物,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格局。
3. 艰苦奋斗精神
深圳是一座年轻城市,从一片荒芜到璀璨繁华,深圳人民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汗水。
深圳精神蕴含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奋斗品质,这是深圳发展的不竭动力。
4. 求实守信精神
深圳人民崇尚务实、重视信用,踏踏实实做事,言必信、行必果。
这种求实守信的作风,赢得了国内外的尊重和信赖,为深圳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圳精神是深圳快速崛起的精神力量,也是深圳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只有牢记和弘扬深圳精神,深圳的明天才会更加灿烂辉煌。
深圳精神四句话深圳精神四句话深圳,这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以其独特的精神影响着每一个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人。
而深圳的精神可以用以下四句话来概括:一、开拓创新,勇攀高峰深圳一直以来都是开放包容的城市,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
它崇尚创新思维,鼓励大胆尝试和冒险精神。
深圳市科技成果丰硕,高新科技企业不断涌现,不仅仅是深圳的骄傲,更是引领中国乃至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深圳人心怀梦想,勇敢攀登高峰,在每一个领域都敢于创新,这正是深圳精神的真正体现。
二、拼搏奋进,追求卓越深圳人向来拥有辛勤奋斗的精神,他们勤劳努力,追求卓越。
不论是在传统产业领域还是在高新技术领域,深圳人都以“拼搏”二字为座右铭,向着目标全力以赴。
在深圳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人们热衷于工作,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身影。
深圳精神就是在这种拼搏奋进和追求卓越的努力中得以体现。
三、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深圳人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深圳是一个充满包容和合作精神的城市,人们乐于分享,积极参与各种合作项目。
深圳积极发展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吸引了大量优秀的企业和人才加入。
深圳精神就是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的理念,与世界各地的伙伴一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四、关爱社会,回馈社会深圳精神还体现在深圳人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回馈社会的行为中。
在深圳,无论贫富,人们都有责任去照顾他人和弱势群体。
深圳的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大量的志愿者投身于各类公益活动中。
深圳市也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和支持。
这种关爱社会和回馈社会的精神,正是深圳人的崇高品质。
深圳精神即开拓创新,勇攀高峰;拼搏奋进,追求卓越;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关爱社会,回馈社会。
这四句话凝聚着深圳人的智慧和勇气,它将继续激励着深圳人为建设美好未来而奋斗。
1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3、敢为天下先4、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5、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体现。
改革开放初期,正是靠这种精神和理念,催生出深圳大大小小的“第一个吃螃蟹”之举。
今天,当深圳各项改革将再次进入快车道的时候,“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在制度上得到了更多支持。
“鼓励”和“宽容”无疑将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年代。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对人本身价值的尊重。
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根本目的”的理念。
时光荏苒,没有秦砖汉瓦的深圳,以虔诚之心埋下文化的种子,播洒创新的甘露,而今的文化之树已郁郁葱葱。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深圳,各种高度活跃的组织和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机制,让这个城市处处涌现出“雷锋”;在深圳,大量的深圳人,于平凡中见真情,于无声中献爱心,这是铭刻雷锋精神于心的最有力辅证。
提到雷锋精神在这座城市,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义工。
这个年轻而充满希望的城市,因为“义工”让人感到温暖而有旺盛的生命力。
9、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申办口号的确定,不仅仅是深圳迈向世界的一大步,更是深圳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的机遇。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担负着古老中国走向世界的排头兵的历史重任。
从讲速度到讲效益,深圳在不断转换发展方式的同时,一直努力追赶世界的潮流,向世界敞开着胸怀,保持和世界的零距离。
10、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对归属感的深沉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三天一层楼,是谁的功劳?千万人口的城市,是谁的汗水铸就?是你的,是我的,是深圳人的。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深圳特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深圳特区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敢闯”的精神在于敢闯敢试,敢热爱。
热爱是每一个深圳奋斗者的信仰,也是深圳这座城市的通行证。
四十年来,深圳常住人口增长_倍,为无数逐梦者提供了筑梦的平台。
于奋斗者,城市是成长的平台,是梦想的归属,是心灵的港湾。
于城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接纳、吸收五湖四海的优秀人才,更新城市血液,提升城市活力,共绘城市蓝图。
以热爱之名,去拼搏、去奋斗,以热爱灌溉勇气,敢闯敢试、无悔奋斗。
涵养“特区精神”,始于热爱。
“敢创”的劲头在于敢为人先,敢突破。
创新和突破是深圳特区的代名词,是深圳的根和魂。
经济特区是中国特色社会的伟大创新,而四十年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也充分验证了党中央兴办经济特区决策的正确性。
改革创新是经济特区的生命线,涵养“特区精神”,要始终坚持“敢创”的劲头。
深圳特区在改革创新中始终走在前列,大力推进产业创新和人才引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发展,敢为创新、积极探索,形成如今高新企业云集、优秀人才聚集的良好局面。
创新始终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敢为人先,敢突破。
涵养“特区精神”,立于创新。
“敢干”的作风在于埋头苦干,敢坚持。
总书记鼓励干部群众勇当新时代的“拓荒牛”,埋头苦干,以实干出真知,以坚持落实绩。
涵养“特区精神”,要始终坚持“敢干”的作风。
在改革开放的热土上,踏踏实实传承,勤勤恳恳创新,脚踏实地,务实作风,敢于仰望星空,亦敢于埋头苦干。
经济特区为热爱与梦想提供了机遇,但成功的花从来不会轻易绽放颜色,总是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于坚持、务实进取,踏实“敢干”的作风,埋头苦干,敢坚持。
涵养“特区精神”,久于坚持。
第 1 页共 1 页。
改革创新,深圳精神的灵魂作者:胡秀兰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36期摘要:改革开放使深圳从名不見经传的边陲小渔村一跃成为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的现代化大都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深圳精神为其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内生动力;敢于开拓,善于创新,使深圳特区始终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排头兵。
关键词:改革创新;深圳精神;灵魂今年改革开放整四十年,四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深圳却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渔村一跃而成为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城市前列、在国际国内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其发展之迅猛、变化之巨大,举世瞩目,不仅使深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充分发挥了特区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不仅得益于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也得益于深圳人的城市精神。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深圳就以“敢闯敢试”的“拓荒牛”精神引领全国改革风气之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和灵魂的“拓荒牛”精神。
1987年,深圳将“拓荒牛”精神进一步提炼为“开拓、创新、献身”的特区精神,1990年概括为以“开拓、创新、团结、奉献”为核心的深圳精神,2002年将之扩展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
[1]在特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深圳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完善,寓意也更深刻,但其核心和灵魂始终是改革、创新,正如邓小平多次所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敢闯的本质就是勇于创新。
改革创新彰显了深圳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展示了深圳人“敢闯敢试”的胆识和勇气,集中反映了深圳人近40年的创业、拼搏、奋进的历史。
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历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改革创新精神,就没有深圳的今天!改革开放初期,是深圳最早摆脱姓“资”姓“社”争论的纠缠,以“杀出一条血路”的精神,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在全国率先大胆探索市场取向的改革之路;是深圳最早打开国门招商引资,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实行“外引内联”,迅速形成以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是深圳最早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被誉为“冲破思想禁锢的第一声春雷”。
《深圳十大观念》读后感---用观念战胜观念_读后感_模板《深圳十大观念》读后感---用观念战胜观念深圳市,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1980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
经过3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喊出了变革的时代强音,走出了科学的发展新路。
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的观念给深圳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对深圳的崛起,我们有欣喜,有震撼,但更多的是困惑,这个昔日的渔村为什么能创造如此多的奇迹?带着疑问,我认真学习了《深圳十大观念》一书,掩卷沉思,感触颇深。
观念时时皆有,处处可见,它是精神的内核,人群意向的集中表述,它是实践发展的坚实思想基础。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观念是她的灵魂,用观念解读城市,是全新的视角,更是经历后的理性总结。
《深圳十大观念》这本书看似总结了深圳30年来的改革实践,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积淀的精神财富也正是借由这本书推广到了全国,它比深圳的高楼大厦更让我们触动。
深圳的种种观念犹如冲破思想禁锢的声声春雷,顶着风险应运而生,虽饱受非议,但在践行的风雨中却始终屹立不倒。
由”蛇口之父”袁庚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折射了”发展就是硬道理”和”效率优先”这两个核心理念,成为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
这一观念的出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破壳的标志,是深圳精神的逻辑起点。
”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神话就是这个观念最好的例证,蛇口的今天,就是对这句口号作出的最好诠释,这是一句永不过时的口号。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出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
这个口号主要针对的是大多数普通的政府官员和公务员,如果他们无法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与其空谈,不如实干,”行甚于言”呼应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主题。
不”敢为”,何来”天下先”?”敢为天下先”体现着革新者果敢、坚定的意志,召唤和勉励变革的勇气与创新行为,它既是革新者的自我期许,也是革新者的社会诉求。
深圳十大精神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3、敢为天下先4、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5、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引导技术创新,包容失利”就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彰显。
改革开放初期,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和理念,催生深圳大大小小的“第一个出世”之握。
今天,当深圳各项改革将再次步入快车道的时候,“引导技术创新,包容失利”在制度上获得了更多积极支持。
“引导”和“包容”无疑将再生一个激情冷却的改革年代。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公民文化权利的认同,也就是对人本身价值的认同。
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明确提出“同时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就是文化发展显然目的”的理念。
时光荏苒,没秦砖汉瓦的深圳,以仁慈之心种下文化的种子,播撒技术创新的大德,而今的文化之一棵已郁郁葱葱。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深圳,各种高度活跃的非政府和活动,缔造更多的机会和较好的机制,使这个城市时时涌现“雷锋”;在深圳,大量的深圳人,于平凡中见真情,于无声中献爱心,这是铭刻雷锋精神于心的最有力辅证。
提及雷锋精神在这座城市,很多人会想到一个词:义工。
这个年轻而充满希望的城市,因为“义工”让人感到温暖而有旺盛的生命力。
9、深圳,与世界没距离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申办口号的确定,不仅仅是深圳迈向世界的一大步,更是深圳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的机遇。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担负着古老中国走向世界的排头兵的历史重任。
从讲速度到讲效益,深圳在不断转换发展方式的同时,一直努力追赶世界的潮流,向世界敞开着胸怀,保持和世界的零距离。
10、去了,就是深圳人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对归属感的深沉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三天一层楼,是谁的功劳?千万人口的城市,是谁的汗水铸就?是你的,是我的,是深圳人的。
学深圳心得体会感悟学深圳心得体会感悟1 深圳,这座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
她是历史,站在这里仿佛能触摸到一个时代的脉搏。
她是梦想,40年来,无数年轻人的梦想在这个城市里落地、开花。
她是传奇,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奇迹。
她更是家,40年间,她见证了无数打拼者的相遇、相知和相守。
这其中,也有很多外国人,来到这座城市,写下了他们的深圳故事。
13年前,一位来自美国洛杉矶的小伙盖瑞因为工作原因来到了广东深圳。
那时的他没有想过会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待这么久,更没有想到这里会变成自己的家。
刚到深圳时,他对这座城市里的人最深的印象是努力。
“所有人都很努力。
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我在别的城市从未见过。
这种精神,很特别。
”“我感觉每天我也要学习,否则就会被淘汰。
”盖瑞说,也许就是这股子好学爱拼的劲头,让他喜欢上了深圳,也爱上了这里的生活氛围。
情定深圳2023年,盖瑞结识了自己一生的挚爱,来深圳打拼的湖南姑娘宋妮。
盖瑞和她组成了家庭,一起养育了两个混血宝宝。
“在深圳,我遇见了我的妻子。
她和所有来深圳的人一样,带着一股拼劲,我很爱她。
”盖瑞说,妻子宋妮让自己更加了解深圳和中国,也让自己跟这座城市的感情越来越深。
“妻子让我更加爱这座城市,我开始融入这座城市,没想过要离开。
”永远的新鲜感盖瑞告诉记者,自己初来深圳时,街上的外国人并不多见,街上的外国餐馆也没几家。
如今自己家阳台外面那些高楼,在10多年前是不存在的。
“外国餐馆变多了,街上的外国人变多了,摩天大楼也越来越多。
”“深圳永远在变,变得更好。
”在深圳生活了这么多年,盖瑞说这座城市始终能给他一种“新鲜感”,因为这座城市永远在进步。
每次从美国探望父母回来,他总能发现这座城市的新变化。
“一个星期没在深圳,回来时,我家门口可能又多一个工地,准备盖新楼了。
”“我刚来深圳时,这里只有3条地铁。
现在都有8条了。
”刚来深圳时,盖瑞是一名商业顾问,为中国和美国的公司提供商业咨询服务。
1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空谈误国,实干兴邦3、敢为天下先4、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5、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6、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深圳精神、深圳力量的体现。
改革开放初期,正是靠这种精神和理念,催生出深圳大大小小的“第一个吃螃蟹”之举。
今天,当深圳各项改革将再次进入快车道的时候,“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在制度上得到了更多支持。
“鼓励”和“宽容”无疑将再造一个激情燃烧的改革年代。
7、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尊重,也就是对人本身价值的尊重。
2000年11月首届深圳读书月期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是文化发展根本目的”的理念。
时光荏苒,没有秦砖汉瓦的深圳,以虔诚之心埋下文化的种子,播洒创新的甘露,而今的文化之树已郁郁葱葱。
8、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深圳,各种高度活跃的组织和活动,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机制,让这个城市处处涌现出“雷锋”;在深圳,大量的深圳人,于平凡中见真情,于无声中献爱心,这是铭刻雷锋精神于心的最有力辅证。
提到雷锋精神在这座城市,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义工。
这个年轻而充满希望的城市,因为“义工”让人感到温暖而有旺盛的生命力。
9、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
申办口号的确定,不仅仅是深圳迈向世界的一大步,更是深圳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界舞台的机遇。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担负着古老中国走向世界的排头兵的历史重任。
从讲速度到讲效益,深圳在不断转换发展方式的同时,一直努力追赶世界的潮流,向世界敞开着胸怀,保持和世界的零距离。
10、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简单质朴的口号散发着浓浓的草根味道,表达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内心对归属感的深沉呼唤,也代表着深圳的包容性格以及移民城市的独特气质。
三天一层楼,是谁的功劳?千万人口的城市,是谁的汗水铸就?是你的,是我的,是深圳人的。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柏格森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
——泰戈尔凡是与虚伪相矛盾的东西都是极其重要而且有价值的。
——高尔基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吴玉章人世间最恶劣的谎言自己欺骗自己。
——迦尔洵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
——柏格森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神涵光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郭沫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丘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契诃夫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马克思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培根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
——贝多芬阴谋陷害别人的人,自己会首先遭到不幸。
——伊索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知耻近乎勇。
辱,莫大于不知耻。
——王通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16、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18、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20、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列传》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谦《无题》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郑燮(xiè)《题画·竹石》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41、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修身》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李咸用《送人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乌江》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朱熹《答巩仲至》52、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54、失信不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55、轻诺必寡信。
——《老子》第63章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59、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60、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果:果断61、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62、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66、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法言·君子》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69、五刑不如一耻。
——吕坤《呻吟语·治道》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龚自珍《明良论二》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72、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bǐ)之诰》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伊训》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列传》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白居易《与元九书》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李觏《易论第九》7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陆九渊《与傅全美》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改过》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薛瑄《读书录》卷十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
——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8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87、仁者寿。
——《论语·雍也》88、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90、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9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9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魏策》9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卷九十六97、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张载《正蒙·中正》98、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张载《正蒙·乾称》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10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