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苔藓植物Bryophyta
- 格式:ppt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15
第四章 苔藓植物(Bryophyte )• 基本知识体系 • 本章内容为苔藓植物的特征、分布、繁殖、生活史及代表物和经济价值• 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苔藓植物的特征、• 难点:理解苔藓植物的繁殖和生活史• 基本要求• 了解苔藓植物的分布、经济价值;理解苔藓植物的繁殖、生活史;熟练掌握苔藓植物的特征。
1.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1.1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1、苔藓植物是绿色自养性的陆生植物,植物体是配子体,它是由孢子萌发成原丝体,再由原丝体发育而成的。
2、苔藓植物一般较小,通常看到的植物体(配子体)大致可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苔类,保持叶状体的形状;另一种是藓类,开始有类似茎、叶的分化。
苔类:叶状体的形状 藓类:类似茎、叶的分化。
3、苔藓植物没有真根,只有假根(是表皮突起的单细胞或一列细胞组成的丝状体)。
茎内组织分化水平不高,仅有皮部和中轴的分化,没有真正的维管束构造。
叶多数是由一层细胞组成,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直接吸收水分和养料。
4、苔藓植物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配子体占优势能独立生活,孢子体占劣势,必须寄生在配子体生活。
5、雌性生殖器官为颈卵器,很发达。
6、具有胚的结构,属高等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陆生类群)。
1.2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繁殖过程苔藓植物在有性生殖时,在配子体(n)上产生多细胞构成的精子器(a n t h e r i d i u m)和颈卵器(a r c h e g o n i u m)。
颈卵器的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称颈部,中间有1条沟称颈沟,下部膨大称腹部,腹部中间有1个大形的细胞称卵细胞。
精子器产生精于,精子有两条鞭毛借水游到颈卵器内,与卵结合,卵细胞受精后成为合子(2n),合子在颈卵器内发育成胚,胚依靠配子体的营养发育成孢子体(2n),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配子体上。
孢子体最主要部分是孢蒴,孢蒴内的孢原组织细胞经多次分裂再经减数分裂,形成孢子(n),孢子散出,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原丝体发育成新的配子体。
授课题目:第四章苔藓植物门(Bryophyta)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苔藓植物门的主要特征;生活史;分类、苔纲和藓纲的主要区别;葫芦藓和地钱的生活史。
了解苔藓植物的发生和演化的相关学说或观点及其依据。
教学重点:苔藓植物门的主要特征;生活史;分类、苔纲和藓纲的主要区别;葫芦藓和地钱的生活史。
难点:苔藓植物的发生和演化教学基本内容和方法、手段: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讲解,之后简要总结,让学生及时背、强化记忆。
课后留网络作业,及时复习,及时发现问题。
第四章苔藓植物门(Bryophyta)第一节苔藓植物门的一般特征1.植株矮小,生活于阴湿环境。
2.有世代交替,配子体发达,孢子体简单,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
3.出现了茎叶分化。
还没有真正的根、无维管组织。
4.多细胞的生殖器官—颈卵器、精子器。
5.精子具鞭毛,受精离不了水。
6.有胚。
7.孢子萌发形成原丝体。
苔藓植物门分类:苔纲和藓纲苔纲地钱目Marchantiales叶苔目Jungermanniales角苔目Anthocerotales藓纲泥炭藓目Sphagnales黑藓目Andreaeales真藓目Bryales苔纲和藓纲的区别第二节苔纲(Hepaticae)一、苔纲的一般特征:1 配子体为片状体或为匍匐的茎叶体2 原丝体不发达3孢蒴的蒴柄短,有弹丝,无蒴齿和蒴轴二、苔纲的代表简介:地钱属marchantia (地钱目的片状体的代表)光萼苔属Porella (叶苔目匍匐茎叶体的代表)片叶苔Riccardia (片状体与茎叶体之间的过渡类型)塔叶苔Schiffneria (片状体与茎叶体之间的过渡类型)角苔属Anthoceros (角苔目的代表)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 L.配子体为二叉分枝的片状体营养繁殖产生胞芽杯、孢芽片状体结构上表皮气室 内有同化组织 薄壁组织下表皮生假根和鳞片 有性生殖 雌雄异株雌株产生雌器托、颈卵器、卵 雄株产生雄器托、精子器、精子 合子 胚 孢子体(寄生) 孢子体包括:孢蒴、蒴柄、基足 地钱的生活史补充观察:钱苔、叶苔、光萼苔、片叶苔、毛叶舌苔、台湾扁萼苔、东亚虫苔,扩充眼界。
苔藓[编辑本段]苔藓植物门基本信息苔藓苔藓植物(Bryophyta),以孢子繁殖。
全世界约有23,000种苔藓植物,中国约有2800多种。
苔藓植物门分:苔纲(Hepaticae)、藓纲(Mus ci)和角苔纲(Anthocerotae)。
苔纲包含至少330 属,约8000 种苔类植物;藓纲包含近700 属,约15000 种藓类植物;角苔纲有4 属,近100 种角苔类植物。
苔纲苔纲Bryopsida亦作Musci。
苔纲(hepatic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苔藓植物门(Bryophyta)中的一个纲。
苔类化石于二叠纪地层已有发现。
苔类可分3目:(1)泥炭苔目(Sphagnales),1属︰泥炭苔属(Sphagnum)。
(2)黑苔目(Andreaeales)。
代表属为黑苔属(Andreaea),约100种;另有1∼2种有争议。
(3)真苔目(Bryales),占苔类的大部分,500属,如提灯苔属(Mnium)、真苔属(Bryum)等。
全世界约有9000种,中国约600种。
极大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除一般为阴湿土生外,溪流边、阴湿岩壁、树干甚至叶面均可附生(见叶附生苔类)。
本纲包括藻苔目(Takakiales)、美苔目(Calobryales)叶苔目(Junger-manniales) 、囊果苔目(Sphaerocarpales) 和地钱目(Marchantiales)等。
分类藻苔科Takakiaceae裸葫苔科Haplomitriaceae复叉苦科Lepicoleaceae剪叶苦科Herbertaceae拟复叉苔科Pseudolepicoleaceae绒苔科Trichocoleaceae指叶苔科Lepidoziaceae护葫苔科Calypogeiaceae隐葫苔科Adelanthaceae大尊苔科Cephaloziaceae拟大等苔科物Cephaloziellaceae甲壳苦科Jackiellaceae兔耳苔科Antheliaceae叶苔科Jungermanniaceae迎叶苦科Lophoziaceae全喜苦科Gymnomitriaceae合叶苔科Scapaniaceae齿萼苔科Geocalycaceae羽苔科Plagiochilaceae阿氏苔科Arnelliaceae顶苞苔科Acrobolbaceae歧舌苔科Schistochilaceae直葫苔科Balantiopsaceae紫叶苔科Pleurozinaceae扇等苔Radulaceae毛叶苔科Ptilidiaceae多囊苔Lepidolaenaceae光等苔科Porellaceae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毛耳苔科Jubulaceae细鳞苔科Lejeuneaceae小叶苔科Fossombroniaceae 溪苔科Pelliaceae苞叶苔科Allisoniaceae南溪苔科Makinoaceae带叶苔科Pallaviciniaceae壶苞苔科Blasiacea绿片苔科Aneuraceae叉苔科MetZgeriaceae花地钱科Corsiniaceae皮叶苔科Tafgioniaceae光苔科Cythodiaceae半月苔科Lunulariaceae魏氏苔科Wiesnerellaceae蛇苔科Conocephalaceae瘤冠苔科Aytoniaceae星孔苔科Oaveaceae他钱科Marchantiaceae单月苔科Monosoleniaceae 钱苔科苔纲(Hepaticae)藓纲[编辑本段]概述分类地位:藓纲(Musci)是苔藓植物门最大的一纲。
苔藓:苔藓植物(Bryophyta),属于最低等的高等植物。
植物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
在全世界约有23,000种苔藓植物,中国约有2800多种。
苔藓植物门包括苔纲(Hepaticae)、藓纲(Musci)和角苔纲(Anthocerotae)。
苔纲包含至少330 属,约8000 种苔类植物;藓纲包含近700 属,约15000 种藓类植物;角苔纲有4 属,近100 种角苔类植物。
2科学分类编辑界别:植物界Plantae门:苔藓植物门Bryophyta纲:石竹亚纲苔藓(5张)藻苔纲Takakiopsida泥炭藓纲Sphagnopsida黑藓纲Andreaeopsida黑真藓纲Andreaeobryopsida金发藓纲Polytrichopsida藓纲Bryopsida3形态特征编辑苔藓[1]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型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
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
[2]比较高级的种类,植物体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
植物体的内部构造简单,假根是由单细胞或由1列细胞所组成,无中柱,只在较高级的种类中,有类似输导组织的细胞群。
苔藓植物体的形态、构造虽然如此简单,但由于苔藓植物具有似茎、叶分化,孢子散发在空中,对陆生生物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在植物界的演化进程中,苔藓植物代表着从水生逐渐过渡到陆生的类型。
[3]4苔藓植物的多样性编辑[4]中国的苔藓植物十分丰富。
全世界有苔藓植物23000种,中国有2200种,占全世界的9.1%。
中国苔藓植物的特点是:(1)特有类群丰富。
根据近几十年调查的结果,仅见于中国的特有苔藓属和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仅少数涉及邻近地区)的东亚特有苔藓属共35个,占中国苔藓植物属数的7.09%。
它们共含有48个种、亚种或变种,占中国苔藓植物种总数的2.2%(表1)。
这些特有属、种在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长江流域中游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区存在3个分布中心(表2);(2)在系统发生上居关键位置的类群多,如原始类型藻苔目(Takakiales)藻苔科(Takakiaceae)藻苔属(Takakia)的两个种;藻苔(T. lepidozioides)和角叶藻苔(T. ceratophylla)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察隅、波密及米林县的高寒山地都有发现;(3)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
第四章苔藓植物(Bryophyta)第一节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苔藓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细胞的绿色植物,多适生于阴湿的环境中。
最大的种类也只有数十厘米,简单的种类,与藻类相似,成扁平的叶状体。
比较高级的种类,植物体已有假根和类似茎、叶的分化。
植物体的内部构造简单,假根是由单细胞或由1列细胞所组成,无中柱,只在较高级的种类中,有类似输导组织的细胞群。
苔藓植物体的形态、构造虽然如此简单,但由于苔藓植物具有似茎、叶的分化,孢子散发在空中,对陆生生活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苔藓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
我们习见的植物体是它的配子体,配子体在世代交替中占优势,孢子体占劣势,并且寄生在配子体上面,这一点是与其他陆生高等植物的最大区别。
苔藓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都是多细胞组成的。
雌性生殖器官称颈卵器(archegonium)(图4-1,A、B),颈卵器的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下部膨大。
细狭的部分称颈部(neck),膨大的部分称腹部(venter),颈部的外壁由1层细胞构成,中间有1条沟,称颈沟(neck canal)。
颈沟内有1串细胞,称颈沟细胞(neck canalcell)。
腹部的外壁是由多层细胞构成,中间有1个大形的细胞,称卵细胞(egg cell)。
在卵细胞与颈沟细胞之间的部分称腹沟(ventralcanal),在腹沟内有1个腹沟细胞(ventralcanal cell)。
雄性的生殖器官称精子器(an-theridium)(图4-1,C),精子器的外形多成棒状或球状,精子器的外壁也是由1层细胞构成,精子器内具有多数的精子,精子的形状是长而卷曲,带有两条鞭毛(图4-1,D)。
苔藓植物的受精必须借助于水,由于卵的成熟,促使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的破裂,精子游到颈卵器附近,通过破裂的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而与卵结合。
精子与卵结合后形成合子,合子不须经过休眠即开始分裂而形成胚(embryo)。
胚即在颈卵器内发育成为孢子体,孢子体通常分为3个部分:上端为孢子囊(sporangium),又称孢蒴(capsule),孢蒴下有柄,称蒴柄(seta),蒴柄最下部有基足(foot),基足伸入配子体的组织中吸收养料,以供孢子体的生长,故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孢蒴中含有大量孢子,产生孢子的组织称造孢组织(sporogenous tissue),造孢组织产生孢子母细胞(spore mother cell),每个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孢子,孢子成熟后散布于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