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用肥的13个“禁忌”
- 格式:docx
- 大小:9.58 KB
- 文档页数:2
肥料施用禁忌十则肥料施用禁忌十则不宜大量施用未腐熟饼肥。
饼肥的碳氮比较小,分解较快,易产生高温,施用未腐熟的饼肥会使局部温度升高,引起烧根和影响种子发芽,还会招引地下害虫,应将饼肥压碎用人粪尿浸泡至发热后施用。
复合肥不能单独使用,复合肥养分比较固定,应根据不同土壤。
不同作物、不同时期植物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并根据作物当时的生长情况,与其它化肥配合使用。
如磷酸二铵含氮18%、含磷46%,用于需氮较多的作物时,按磷素计算用量,不足的氮素用碳铵、尿素和硫铵来补充。
稀土微肥不宜直接施入土中,可作种肥或叶面喷施,拌种每亩用量25-35克;浸种用0.05%的溶液,浸泡12-24小时,捞出播种;叶面喷施以0.05%浓度为宜,每亩用50-70公斤溶液。
它可与农药混合使用。
磷酸铵(二铵)不宜多施于蔬菜。
蔬菜需要大量的氮素和钾素,需磷素较少。
如茄子需要氮磷钾之比为3:1:4,芹菜为2:1:5,甘蓝为8:1:7。
而二铵含氮18%,含磷多达46%,氮磷比为1:3.9,无钾素,不能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
铁肥不宜施入土壤中。
铁肥极易被土壤固定而转化成难溶性化合物,失去肥效。
应采用叶面喷施,如用硫酸亚铁以0.2-0.5%的浓度,对果树缺铁症进行喷雾等。
磷肥不宜分散施用。
磷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定,从而失去肥效。
应减少磷肥与土壤接触面积,可采用沟施或穴施,集中施在作物根系附近。
硫酸铵不能长期连用。
该肥属于生理酸性肥料,在一块地长期用,会增加土壤酸性,破坏土壤结构,在碱性土壤中,硫酸铵中的按离子被吸收;而硫酸根离子残留在土壤中,与钙发生作用,使土壤板结变硬。
碳酸氢铵不宜浅施,深度应在6毫米以上,施后立即覆土。
此外,亦不宜在温室朵施用,因碳酸氢按俗称“气肥”,在温室内易分解为氨气而挥发。
含氯化肥忌施于盐碱土和忌氯作物上。
氯化铵、氯化钾等施入土壤中,氯离子则残留于土壤,长期施用会使土壤氯离子累积增多,导致土壤酸化;在盐碱地上施用,会加重盐害。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肥料是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使用肥料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可能会对植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以下是肥料使用的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1.选择适合的肥料不同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生长环境中需要的养分不同,选择适合的肥料非常重要。
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具体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2.控制肥料用量过量施肥会造成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而过少施肥则可能导致植物养分不足。
需要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合理控制肥料用量。
可以通过土壤检测和观察植物生长情况来确定肥料的用量。
3.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养分,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早春和晚秋是施肥的较好时机。
需要注意避免在盛夏或干旱条件下施肥,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4.采用适当的施肥方法肥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施用,例如根部施肥、叶面施肥和土壤覆盖施肥等。
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选择适当的施肥方法,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养分损失。
5.注意施肥时机和顺序如果需要使用多种肥料,需要注意施肥的顺序和时间间隔。
一般而言,有机肥料应先施用,然后再施化学肥料。
需要避免在雨后或高温的条件下施肥,以免影响肥料的效果。
6.避免肥料的浪费和污染为了避免肥料的浪费和污染,需要正确储存和处理肥料。
将肥料保存在防潮、防晒和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
在使用完肥料后,正确处理残余物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正确使用肥料可以提高植物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选择适合的肥料、控制用量、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和方法,以及避免肥料的浪费和污染,可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11月在地作物施肥要点》
进入11月,气温逐渐降低,土地作物进入了关键的施肥期。
合理的施肥不仅能保证作物的营养需求,还能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基础。
一、选择合适的肥料
在11月,应该选择一些高效、环保的肥料,如有机肥、微生物肥等。
这些肥料不仅能为土地提供营养,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的肥力。
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肥料,以免对土地和作物造成伤害。
二、施肥时间和方法
施肥时间应在傍晚或阴天进行,此时气温较低,不会对作物造成过大的温度冲击。
施肥方法应根据土地的种类和作物的生长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可以采用条施、穴施或撒施等方法。
施肥后,应适当浇水,以帮助肥料溶解和渗透。
三、施肥量的控制
施肥量的多少应根据土地的肥力、作物种类和生长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应该遵循“适量、适度、不过量”的原则。
如果施肥过量,不仅会造成浪费,还可能对土地和作物造成伤害。
四、注意事项
1. 施肥前应了解天气情况,避免在恶劣天气下施肥,以免对作物和施肥者造成伤害。
2. 施肥时应避免将肥料溅到作物叶子上,以免对作物造成伤害。
3. 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穿戴适当的安全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4. 施肥后应进行土地的疏松和管理,以帮助肥料更好的溶解和渗透。
总之,11月在地作物的施肥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合理的施肥不仅能保证作物的营养需求,还能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基础。
在施肥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肥料、掌握正确的施肥时间和方法、控制好施肥量,并注意安全和土地的疏松管理。
农田化肥使用安全措施农田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但是,错误的使用和管理化肥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因此,在使用农田化肥时,我们必须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
以下是常见的农田化肥使用安全措施:1. 选择合适的化肥:在选择化肥时,应根据土壤性质、作物需求和施肥的季节进行选择。
农民应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化肥种类和品牌。
农民应尽量选择研制先进、质量有保障的化肥产品。
2. 量化肥施肥:农民在施用化肥时,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的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合理确定施肥量。
避免盲目施肥、过量施肥或浪费施肥,以免导致土壤污染和养分流失。
3. 分时施肥:合理安排施肥时间,避免连续施肥、无计划施肥或恶劣天气下施肥。
尽量在天气晴朗、气温适中的时候进行化肥施用,可以提高施肥效果,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
4. 注意施肥技术:在施肥过程中,农民应使用科学的施肥工具和技术,确保化肥均匀地散布在农田里。
避免化肥团聚或过量堆积,以免影响施肥效果。
5. 防范风险:使用化肥时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化肥粉尘。
同时,建议农民在施肥后及时清洗身体和更换衣服,避免残留的化肥对皮肤造成刺激。
6. 储存化肥:在储存化肥时,应选择干燥通风、阴凉遮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避免将化肥与其他化学品混合存放,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7. 废弃物处理:使用完化肥后,应妥善处理化肥包装袋和残留的化肥。
农民应将空包装袋收集起来,避免乱丢或焚烧,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农田化肥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农民在使用化肥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化肥、掌握正确的施肥技术、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以减少化肥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
只有做到安全使用化肥,才能保障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农作物肥料使用规范导言:农作物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之一,合理使用肥料能够增加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然而,不规范的肥料使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生态破坏。
因此,制定和遵守农作物肥料使用规范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从肥料选择、施肥方法以及肥料管理等方面,探讨农作物肥料使用规范。
一、肥料选择合理选择肥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根据不同农作物对营养需求的差异以及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肥料类型,避免浪费和污染。
1.1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一种来源于动植物的废弃物和厌氧菌堆肥发酵而成的肥料,营养成分丰富,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度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在合适的地区和条件下,应优先选择使用有机肥料。
1.2 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由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组成,营养含量丰富,作用迅速,可以满足作物的特定养分需求。
然而,过度依赖化学肥料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和环境污染,因此在使用化学肥料时应量力而行,避免肥料过量。
1.3 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促进农作物营养吸收和提高土壤肥力的肥料。
通过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养分转化效率和植物的抗病能力。
合理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二、施肥方法合理的施肥方法是确保肥料充分利用的关键,不仅能提高农作物的吸收效率,还能减少肥料流失和环境污染。
2.1 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根据农作物对营养元素需求的不同,将肥料按比例混合制成复合肥,以满足植物的养分需要。
通过配方施肥,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和环境风险,提高施肥效果。
2.2 分时施肥分时施肥是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分多次进行施肥。
这样可以更好地调控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渗漏。
2.3 施肥方式施肥方式也会对施肥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合理的施肥方式包括底肥、缓释肥、滴灌等,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一:肥料的选择1.根据植物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肥料:不同植物对肥料的需求不同,应根据具体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肥料种类。
2.参考土壤分析结果进行肥料选择:土壤的肥力状况会影响植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能力,通过土壤分析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以确定需要添加的肥料类型和量。
二:肥料的存储和保管1.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肥料应避免阳光直射,防潮、防潮、防尘,以免影响肥料质量。
2.防止与其他物质混合:不同肥料的成分可能相互反应,应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合存放。
3.保持包装完好:已打开的肥料包装袋应密封好,防止潮气进入。
三:肥料使用方法1.按照植物的生长阶段合理施肥: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不同,应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进行及时施肥。
2.正确测量肥料的用量:根据植物的需求,在施肥过程中正确测量肥料的用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3.均匀撒播肥料:将肥料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避免肥料局部过浓或过稀。
4.避免直接接触植物:肥料应与植物的茎叶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接触,以免烧伤植物。
5.施肥后适当浇水:及时施肥后适当浇水,有利于肥料的溶解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四:肥料的注意事项1.注意施肥的时机:应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施肥,避免高温或严寒时期施肥。
2.注意肥料的有效期:过期的肥料可能会失效,应注意查看肥料包装上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肥料。
3.避免过量施肥:过量施肥会造成肥料浪费、土壤污染和植物生长障碍,应按照植物的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肥料:指供给植物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
2.施肥:指将肥料添加到土壤中,供植物吸收利用的过程。
3.有效期:指肥料的有效使用期限,过期肥料可能会失去营养价值。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1、尿素用后不宜立即浇水。
尿素系易溶性肥料,移动性强,极易造成流失。
旱地撒施尿素后,切忌立即浇水,也不宜在大雨前施用。
2、碳铵不宜施在土壤表面。
碳铵挥发性强,容易造成烧苗。
因此碳铵不宜表施,最好开穴深施,施后覆土。
3、碳铵不宜在温室和大棚内施用。
碳铵有“气肥”之称,在温室和大棚内施用,易迅速分解为氨气。
4、铵态氮化肥勿与碱性肥料混施。
碳铵、硫铵、硝铵、磷铵等铵态氮化肥遇到碱性物质,会造成氮的损失。
切忌与草木灰、窑灰钾肥等碱性肥料而挥发。
及石灰氮等混合施用。
5、硝态氮化肥勿在稻田施用。
碳酸铵等硝态氮化肥解离出来的硝酸根离子,在水田易被水淋失至土壤深层而产生反硝化作用,造成氮素损失。
6、硫酸铵不宜长期施用。
硫酸铵属生理酸性肥料,破坏土壤物理结构。
在碱性土壤中长期施用,也会因残留在土壤中硫酸根离子与钙发生反应,使土壤变得板结僵硬。
7、磷肥不宜分散施用。
磷的移动性较小,易被土壤吸收固定,降低肥效。
施用磷肥时应减少磷肥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最好采用沟施或穴施,集中施于作物近根处。
8、钾肥不宜在作物后期施用。
钾素具有能从作物基部茎叶转移到顶部细嫩部分再利用的特点,故缺钾症较氮磷表现晚。
因此,钾肥应提前在作物生产前期施用,或一次性作基肥施用。
9、含氯化肥忌长期单独施用,并避免在忌氯作物施用。
长期单独施用氯化钾,会使土壤中氯离子积累增多,导致土壤养分结构破坏土壤酸化。
在甘蔗、甜菜、西瓜、烟草等忌氯作物上施用,会降低质量和品质。
10、含氮复合肥不宜大量用于豆科作物。
大豆、花生、绿豆、蚕豆、豌豆、苜蓿等作物根部附近有固氮根瘤菌。
如果大量施用含氮复合肥,不但造成肥料的浪费,还抑制根瘤菌的活动,降低其固氮性能。
(1)堆肥:以杂草、垃圾为原料积压而成的肥料,可因地制宜使用,最好结合春、秋耕做底肥。
(2)绿肥:最好做豆科作物的底肥或追肥,利用根瘤菌固氮作用来提高土壤肥力。
(3)羊粪:属热性肥料,宜和猪粪混施,适用于凉性土壤和阴坡地。
种植蔬菜,这三类肥料要谨慎使用,使用不当危害大,很多人不了解蔬菜的生长离不开肥料,因此施肥是种植蔬菜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关乎到蔬菜是否高产高质,同时,也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小伙伴在种植蔬菜的时候,往往因为经验的缺乏,或者传承的错误施肥方法,对不同的蔬菜使用了错误的肥料的用量,导致蔬菜生长慢,烧根烂根,甚至有些还会积累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种植蔬菜需要认知各种肥料的特性,以及每一样肥料对不同蔬菜的作用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种植出好的蔬菜;下面给大家介绍三类肥料,种植蔬菜的时候要慎用。
一、含氯肥料要慎用含氯的肥料有很多,比如氯化钾、氯化铵、氯化钙等等,这类肥料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不仅如此,所有植物体内都是含有氯元素的,只是量少、不同植物含量不同而已。
这些氯元素分别分布在茎、叶中,对蔬菜的生长有很大作用,会参与光合作用,可调节蔬菜叶子上的气孔运动,抑制病害发生等等;缺氯的话,会让蔬菜叶子失绿、叶尖枯萎,根系生长受阻,须根变少,根尖变成棒状;总之就是一句话:蔬菜生长不能缺少氯。
氯元素对蔬菜的生长虽然很重要,但是也要注意量,如果氯过量,会导致蔬菜代谢紊乱,降低蔬菜的品质,还会让蔬菜“中毒”,主要表现在叶边缘出现干烧症状、叶子早熟性变黄以及叶片脱落。
因此,在给蔬菜施肥的时候要谨慎,根据不同作物品种进行不同的施肥,比如大麦、玉米、菠菜和甜菜等是比较耐氯的农作物,施肥的时候,可以施适量的氯化钾等含氯肥料,不能用太多,而且最好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提高氯化肥的肥效,减轻氯离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对于马铃薯、莴苣、白菜、地瓜、豆科作物、葡萄树、番茄、胡萝卜、白萝卜、山药、球茎茴香等,它们比较忌氯,最好不要施含氯的肥料,如果使用不当,轻的话,会导致蔬菜品质下降,严重的话,就会引起烧根、烂根、烧叶等问题。
总之,在使用含氯肥料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在使用之前,要查找资料确认蔬菜是否耐氯,而且使用的时候,尽量少用。
马上春耕应该注意什么春耕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农民来说,春耕的顺利进行往往决定了一年的农作物产量和农田的经营效益。
在进行春耕工作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科学规划春耕作物种植结构。
农民在春耕之前,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合理制定农作物的种植方案。
要考虑到作物的生长要求,如光照、温度、水分等,选择适合春季生长的作物。
种植结构的合理规划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农作物之间的竞争,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其次,要注意田土的改良和施肥。
春耕之前,农民应该对田地进行适当的整地和改良,使土壤更加肥沃。
可以通过翻耕、平整、翻晒等方式,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持水能力。
同时,也要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确定施肥方案,合理选用有机肥、化肥等不同种类的肥料,并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适量施肥。
一方面,合理的施肥可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施肥时机的选择,避免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第三,要科学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方式。
春耕时,农民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条件,确定合理的种植时间。
一般来说,在气温适宜、霜冻结束后,土壤水分充足的时候,适宜进行农作物的播种或移栽。
此外,还要合理选择种植方式。
对于一些早熟作物,可以选择播种的方式;而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生长的作物,则可以选择移栽的方式,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四,要加强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春耕期间,由于气温逐渐回升,病虫害的发生率也会逐渐增加。
农民在春耕工作中,要密切关注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以选用病虫害防治安全、有效的农药,进行适时、适量的喷洒。
此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增强作物的抗病虫能力,降低防治成本。
最后,要注重农作物的管理和收获。
春耕期间,农民要加强对农作物的管理,及时除草、松土、保湿等,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和通气性,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同时,还要做好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病虫害,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春耕用肥的13个“禁忌”
作者:杨光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9年第3期
开春时节是作物需肥、补肥的好时机,相信大多数种植户对于施肥已经做好了准备。
种植作物不同、施用肥料也不同,农民朋友应该了解一些肥料施用上的“禁忌”,以免浪
费肥料,甚至让作物遭了殃。
1.碳铵和尿素不能混用
开春给果树施肥的时候,一般都会施用尿素和碳铵,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中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
碳铵施入土壤后,会造成土壤溶液在短期内呈酸性反应,加速了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所以,它俩是不能混合施用的。
2.碳铵不能和菌肥混用
有时候,种植户在开春果树追施肥料的时候,还会在土壤中追施一些菌肥,但是,建议种
植户不要把菌肥和碳铵一起施用,因为碳铵会散发一定浓度的氨气,对菌肥中的活性菌有一定
的毒害作用,会让菌肥失去肥效。
3.酸性肥料不能和碱性肥料混用
在春季,果树一般是比较缺氮素的,种植户会相应地追施一定量的氮肥,但是千万不能把酸性肥料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比如说碳铵、硫铵、硝酸铵、磷铵不能与草木灰、石灰、窑灰
钾肥等碱性肥料混施,一旦混施,就会发生中和反应,从而造成氮素损失,降低肥效。
4.尿素施后不能立即浇水
在给果树施入尿素后,不能立即浇水,因为尿素施入土壤后会转化成酰胺,立即浇水的话,容易随水流失,也不能在大雨前施用。
需要注意的是,施入尿素后,采用覆土的方式可以提高
肥效。
5.忌用硝酸铵
在种植果树的过程中,对于硝酸铵的施用一定要多加注意,能不用就不用,因为果树对硝酸铵离子是非常容易吸收的,如果吸收过量的话,就会造成果树中毒。
6.硫酸铵不能长期施用
市面上的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如果长期在同一块土地上施用,就会增加土壤的酸性,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如果在碱性土壤中施用的话,硫酸铵的铵离子会被吸收,而酸根离子残留
在土壤中与钙发生反应,就会让土壤板结,对于果树根系的活动影响很大。
7.不要单施磷酸二铵作基肥
在北方地区,部分农民有用磷酸二铵作基肥或种肥的习惯,其实磷酸二铵是一种高磷、低氮、无钾的二元复合肥,它在施用的时候需要和适量的氮、钾肥配合,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8.禁用未腐熟粪肥
在开春的大棚种植中,大多数作物都开始定植了,在定植前肯定要施用底肥的,而粪肥是大多数种植户都会选择的一种底肥。
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施用未腐熟的粪肥,否则可能会引
起烧根,或者它在分解的过程中产生的氨气也会危害幼苗。
特别是番茄幼苗,施用未经腐熟的
有机肥,容易引起病毒病。
9.不要一次过多施用高浓度肥料
有的种植户怕作物长得不好,就想从肥料上面着手,想加大肥料的用量,效果肯定是好的,但不论是哪一种肥料,若一次剂量过大,就可能会让作物的根系直接受到损害,从而影响作物
的长势,产量也不会多好。
10.忌撒施或面施磷素化肥
磷素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很小,撒施或面施特别容易被土壤吸附固定,从而大大降低磷素的肥效。
11.不能只用微肥
在现在的作物种植中,大家对微量元素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一定要注意,虽然锌、钼、硼、稀土等微肥对作物“缺素症”有很好的效果,但切忌“微肥当家”,避免造成作物营养不良而
生长发育受阻。
12.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氮肥混施
碱性肥料与铵态氨肥混施,如硫酸铵、碳铵、氯化铵等,会导致氨的挥发损失,从而降低
肥效。
13.化肥不能与根瘤菌肥等细菌肥混施
一般来说,化肥有较强的腐蚀性、挥发性和吸水性,如果与细菌肥料混合施用,会杀伤或抵制活菌体,使细菌肥料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