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评估退行性颈椎管狭窄
- 格式:pdf
- 大小:307.70 KB
- 文档页数:7
椎管狭窄测量值诊断标准
椎管狭窄是指椎管内的空间变窄,压迫神经根或脊髓。
其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或MRI)结合临床症状。
具体的测量值诊断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影像学方法进行评估。
对于X线检查,可以通过测量椎体前后径、椎间孔前后径和
椎间孔横径来评估狭窄程度。
一般来说,椎体前后径小于
13mm,椎间孔前后径小于15mm,椎间孔横径小于10mm,
则可诊断为椎管狭窄。
对于CT或MRI检查,可以通过测量椎管横径、椎间孔横径
和椎间盘突出程度来评估狭窄程度。
一般来说,椎管横径小于10mm,椎间孔横径小于10mm,或者椎间盘突出超过50%椎
间孔横径,则可诊断为椎管狭窄。
此外,临床症状也是椎管狭窄的重要诊断依据。
常见症状包括腰痛、下肢疼痛、活动受限等,这些症状与椎管狭窄引起的神经根受压有关。
结合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可以做出椎管狭窄的综合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标准可能在不同医学机构或专家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最好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椎管狭窄影像学诊断标准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临床上以腰椎和颈椎椎管狭窄最为常见。
椎管狭窄是指脊柱椎管内空间狭窄,导致脊髓和神经根受到压迫和牵拉,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影像学诊断是椎管狭窄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椎管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摄影、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
其中,MRI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无创、多平面重建、软组织对比明显等优点,对于椎管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二、椎管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标准1. 椎管横断面的横径测量:测量椎管横断面的最窄部位,一般以横径小于12mm作为椎管狭窄的诊断标准。
同时还需注意测量椎管的横径和纵径的比值,一般小于0.8可诊断为椎管狭窄。
2. 神经根的受压表现:MRI可以清晰显示神经根的解剖位置和受压情况。
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脊髓囊肿等病变均可引起神经根的受压,表现为神经根的局部增粗、变形、信号异常等。
3. 脊髓的受压表现:MRI可以直接显示脊髓的解剖结构及其受压情况。
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脊髓囊肿等病变均可引起脊髓的受压,表现为脊髓的形态改变、信号异常、脊髓水肿等。
4. 椎间盘的退变和突出表现:椎间盘退变是椎管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MRI可以准确显示椎间盘的退变情况。
退变的椎间盘可表现为信号减低、变平扁,突出的椎间盘可引起椎管狭窄,表现为椎间盘的突出程度和压迫范围。
5. 椎管狭窄的程度分级:根据椎管的狭窄程度,可以将椎管狭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
一般来说,椎管狭窄轻度的特点是椎管横径在10-12mm之间,中度狭窄的特点是椎管横径在6-10mm之间,重度狭窄的特点是椎管横径小于6mm。
6. 伴发病变的诊断:椎管狭窄常伴随其他脊柱疾病的发生,如腰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同时发现这些伴发病变,有助于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椎管狭窄的影像学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只是辅助手段,必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颈椎病的X线表现时间:2010-09-22 10:04来源:杭州天目山医院作者:杭州天目山医院点击: 75次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
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X线检查是确诊颈椎病的常规性检查,也是选择治疗方法的最基本依据。
通常拍摄以下4种位置的X线片:1、正位片:主要观察两侧钩突有无骨质增生及其它异常,椎间隙有无狭窄及狭窄的程度,棘突有无偏歪或其它异常等。
2、自然侧位片:着重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改变、骨刺及测量椎体矢状径与椎管矢状径。
颈椎生理曲度的消失或向后方反向隆凸,往往提示有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等急性伤或是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尤其是急性期)。
正常情况下椎体前缘椎间隙间距平均为3.8毫米± 0.5毫米,后缘椎隙为1.9毫米±0.28毫米。
椎间盘退变早期,由于韧带松可表现为椎体前缘椎间隙增宽,但随着病情发展,椎间隙则渐变窄,且日益明显。
骨刺一般出现在椎体前、后缘,部位以5—6颈椎、第4—5颈椎和第6—7颈椎多见。
骨刺的形态不一,一般以唇样增生较为多见。
椎体矢状径为椎体前缘中点椎体后缘连线的垂直线,正常人在第4—7颈椎段为18毫一22毫米;椎管矢状径为椎体后缘中点到椎板连线中点的短距离,正常人在第4—7颈椎段为15毫米一18毫米。
通过X线片对椎体矢状径和椎管矢状径的测量,可以判定骨性管是否狭窄。
用绝对值判定的标准为:椎管矢状径小于10米为绝对狭窄,10.1毫米一12毫米为相对狭窄,12.1毫米14毫米为临界椎管,大干14毫米为正常。
颈椎椎管狭窄的诊断标准
颈椎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因为颈椎间隙变窄
导致。
这种疾病通常会引起上肢麻木、无力、疼痛等不适症状,甚至
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正确的诊断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颈椎椎管狭窄的诊断标准,供读者参考。
1.症状:颈椎椎管狭窄的主要症状包括上肢麻木、无力、疼痛以及手指冰冷等。
如果在患者生活和工作中出现这些症状,可以考虑颈椎椎管
狭窄的可能性。
2.体征:医生在体检时通常会注意查看患者的颈部压痛和颈部活动范围。
此外,如果患者出现了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等体征,也可能是颈椎椎
管狭窄的表现。
3.影像学检查:颈椎椎管狭窄的确诊通常需要进行一些影像学检查。
X 线、CT和MRI都是常用的检查方法。
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展现颈椎
间隙的形态和大小等基本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
4.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肌力测试和神经传导速度测试等。
这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是否正常,对病情的
评估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以上的诊断标准,颈椎椎管狭窄的确诊不应该只依赖某一个标准,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姿势
和适度的运动可以有效预防颈椎椎管狭窄的发生。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还应该强调,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
进行注射等医疗行为,因为这可能会加重病情。
颈椎及腰椎椎管狭窄标准值
颈椎和腰椎椎管狭窄的标准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医学标准和研究
结果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颈椎和腰椎椎管狭窄的诊断是通过影
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来确定的。
以下是一
些常见的标准值和参考范围:
1. 横断面积,椎管狭窄的诊断通常涉及到横断面积的测量。
一
般来说,颈椎椎管狭窄的横断面积小于 100平方毫米,腰椎椎管狭
窄的横断面积小于 100-130平方毫米可能被认为是异常的。
2. 椎管直径,另一种评估椎管狭窄的方法是测量椎管的直径。
在颈椎区域,椎管直径小于 13毫米可能被认为是异常的;在腰椎
区域,椎管直径小于 12毫米可能被认为是异常的。
3. 神经根压迫,除了椎管狭窄的程度,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神
经根受压的情况。
神经根受压可能会导致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值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应
该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因此,如果你或者你认
识的人有颈椎或腰椎椎管狭窄的症状,建议尽快就医并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椎管狭窄的检查诊断很多中老年人因为走路缓慢或者走不了远路到医院就诊,除了因为年龄大、体力下降等原因外,医生会告诉患者有“椎管狭窄”。
椎管狭窄是指椎管的容积变小,因椎管内壁向内突入,导致椎管管腔狭窄,压迫椎管内的脊髓、神经所致,常见于腰椎和颈椎。
一般表现为腿部、手臂或躯干疼痛、麻木,肢体无力、一瘸一拐、大小便障碍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如何诊断椎管狭窄?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椎管狭窄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中老年人的患病概率比较高,大多和患者的年龄以及生活习惯有关。
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使得患者出现背痛、腰痛、咳嗽、下肢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出现站立或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等。
椎管狭窄根据狭窄的部位,分为腰椎管狭窄、颈椎管狭窄和胸椎管狭窄,其中腰椎管狭窄最常见,但颈椎管狭窄更危险。
腰椎管狭窄时,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臀部及下肢放射痛,腰部后伸受限,随后出现下肢麻木无力,肌肉萎缩。
严重者造成马尾神经受压,表现为小便排不干净,大便不能自控,会阴区麻木,性功能下降。
最常见的症状是走路时出现间歇性跛行,具体为行走一定距离(数米至数百米)后出现一侧或者双侧腰腿疼、下肢麻木无力,当弯腰、站立或蹲坐休息后数分钟后又可以继续行走。
跛行的间歇距离因病情加重而缩短,严重者行走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症状与体征多不一致,所谓体征就是医生体格检查的情况。
对腰椎管狭窄而言,一般症状重而体征轻,尤其是住院患者经卧床休息后往往无明显体征。
这个时候就需要“负荷试验”来进一步检查,即请患者行走,诱发出平时的症状之后再行体格检查,往往能获得定位诊断。
椎管狭窄需要做哪些检查一般来说,椎管狭窄可以通过X线检查、CT扫描、磁共振成像、脊髓造影来进行诊断。
X线检查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平片,可以显示椎骨形状的变化情况,如椎体移位、关节退行性变等。
现在X线检查更多的是作为诊断的辅助检查,X线上可以观察脊柱曲度的改变,椎间高度的变化,有无椎体边缘骨赘,关节突关节形态,有无椎体不稳或滑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