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3)
- 格式:doc
- 大小:143.00 KB
- 文档页数:6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三(含答案)一、判断题(在正确的题前打“√”,错误的题前打“×”)1.同种原子间,双键键能是单键键能的两倍。
( )2.化学反应2X+3Y=Z 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d c (X)/2dt=d c (z)/dt 。
( )3.金属原子失去外层电子后都能形成与稀有气体相同的电子组态。
( )4.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 )5.在中心离子和配体及配位数相同的情况下,内轨型配合物比外轨型配合物的稳定性大。
( )6.--244M nO /M nO 电对对应电极电势不受酸度影响。
( )7.以硼砂为基准物质标定HCl 溶液时,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 )8.Fe 3+,Al 3+对铬黑T 有封闭作用。
( )9.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κ与其浓度有关。
( )10.配位滴定的突跃范围不仅与离子浓度有关,也与条件稳定常数有关。
( )二、选择题1.已知:Mg(s)+Cl 2(g)=MgCl 2(s) Δr H m = -624kJ·mol -1,则该反应( )。
A. 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自发进行B. 在任何温度下,正向反应不可能正向自发C. 高温下,正向反应是自发的,低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D. 高温下,正向反应不自发,低温下,正向反应可以自发进行2.在一容器中,反应2SO 2(g)+O 2(g)=2SO 3(g)达到平衡后,加入一定量的氮气,并保持总压力和温度不变,平衡将会( )。
A. 向正方向移动B. 向逆方向移动C. 无明显变化D. 不能判断。
3.下列化学键极性大小次序正确的是( )。
A. Si -Cl>Al -Cl>P -ClB. Al -Cl>Si -Cl>P -ClC. Al -Cl>P -Cl>Si -ClD. Si -Cl>P -Cl>Al -Cl4.下列离子中外层d 轨道达到半充满的是( )。
A. Cr 3+B. Fe 3+C. Co 3+D. Cu5.下列哪一反应的焓变代表KCl 的晶格能是( )。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一判断题1.溶液中,反应物A 在t1时的浓度为c1,t2时的浓度为c2,则可以由(c1-c2 ) / (t1 - t2 ) 计算反应速率,当△t→ 0 时,则为平均速率。
......................................................................()2.反应速率系数k的量纲为1 。
..........................()3.反应2A + 2B → C,其速率方程式v = kc (A)[c (B)]2,则反应级数为3。
................()4.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反应速率系数。
..........()5.化学反应3A(aq) + B(aq) → 2C(aq) ,当其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均为 1.0 mol·L-1时,其反应速率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其反应速率。
......................................................................()6.反应速率系数k越大,反应速率必定越大。
......()7.对零级反应来说,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8.所有反应的速率都随时间而改变。
........................()9.反应a A(aq) + b B(aq) → g G(aq) 的反应速率方程式为v = k [c(A)]a[ c(B)]b,则此反应一定是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10.可根据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来确定反应级数。
若k的单位是mol1-n·L n-1·s-1,则反应级数为n。
...............................()11.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必定增大。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标题: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一、试卷概述本次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主要涵盖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知识,旨在测试学生对基本化学原理、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试卷共分为六个部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和综合题。
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题解析1、选择题(20分)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化学概念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理解相关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2、填空题(20分)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实验操作和常用化学仪器的认知。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规范、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
3、简答题(30分)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化学反应的机理、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解释和阐述。
4、实验题(20分)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化学实验的设计、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的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5、综合题(10分)这部分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题目中可能会涉及到化学反应的合成、化学分析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考。
三、答案解析1、选择题题目:下列哪个元素不属于过渡金属?() A. 铜 B. 铁 C. 金 D. 镍答案:C 解析:过渡金属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第8、9、10三个周期的金属元素,包括铜、铁、镍等,而金属于第6周期的元素,不属于过渡金属。
题目: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_____,但不参与化学反应的_____。
无机及分析化学作业3第5章~第6 章一、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1. 氧化还原反应中,获得电子的物质是 氧化剂 ,自身被 还原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 还原剂 ,自身被 氧化 。
2. 原电池的正极发生 还原 反应,负极发生 氧化 反应,原电池电流由 正 极流向 负 极。
3. 电池反应S 2O -23(aq) + 2OH -(aq) + O 2(g)2SO -23(aq) + H 2O(l) 的Oϕ=0.98 V ,则:正极反应为____O 2 + 2H 2O + 4e -4OH -_________;负极反应为____2-23SO + 3 H 2O + 4e -- -232O S + 6 OH -;已知Oϕ(O 2/H 2O) = 0.40 V ,则Oϕ(SO 32-/S 2O 32-) = __-0.58 V _。
4.利用电极电位可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__方向__和_程度_。
5.Ca 2+和K +的离子半径相同,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电子数相同 。
6.第四周期有6个d 电子的中性原子为 Fe 。
7.同族元素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 电子层 降低 。
8.由多电子原子体系轨道的近似能级图可知,Ca 原子的能级顺序为E 4s __>_E 3d ,而Mn 原子的能级顺序为E 4s _<__E 3d ,因此Mn 2+的价层电子构型为__3d 5__。
9. 分子间力有色散力、 诱导力、 取向力、 。
10. Sn 的核外电子排布为[Kr] 4d 105s 25p 2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半反应,发生还原过程的是(B)A.Fe→Fe2+B.Co3+→Co2+ C.NO→NO3—D.H2O2→O22.已知Oϕ(Br2/Br-)=1.08V则还原能ϕ(Cl2/Cl-) =1.36V Oϕ(F2/F-)=2.85V O力次序为(A)A.Br—>Cl—>F—B.F—<Br—<Cl—C.Cl—<F—<Br—D.Br—<Cl—<F—3.在酸性条件下,KMnO4与S2-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B)A.MnO4-+S2-+4H+=MnO2+S↓+2H2OB.2MnO4-+5S2-+16H+=2Mn2++5S↓+8H2OC.MnO4-+S2-+4H+=Mn2++SO2↑+2H2OD.2MnO4-+S2-+4H+=2MnO4-+SO2↑+2H2O4.在Sn2+、Fe3+的混合溶液中,欲使Sn2+氧化为Sn4+而Fe2+不被氧化,应选择的氧化剂是哪个?(Oϕ(Sn4+/ Sn2+)=0.15V Oϕ(Fe3+/ Fe2+)=0.77V)(C)A.KIO3(Oϕ(IO3-/I2)=1.20V) B.H2O2(Oϕ(H2O2/OH-)=0.88V) C.HgCl2(Oϕ(HgCl2/Hg2Cl2)=0.63V) D.SO32-(Oϕ(SO3-/S-)=-0.66V) 5.对高锰酸钾滴定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可在盐酸介质中进行滴定B.直接法可测定还原性物质C.标准滴定溶液用标定法制备D.在硫酸介质中进行滴定6.在碘量法中,淀粉是专属指示剂,当溶液呈蓝色时,这是(C)A.碘的颜色B.I—的颜色C.游离碘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D.I—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7.(C)是标定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较为常用的基准物。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三、填空题 ( 共 25分 )1.命名[Cr(NH3)4Cl2]NO3为______________ ,中心离子为 ___________,配位原子为 ___________ ,配位数为___________,配体包括 ___________ 。
2.在含有AgCl(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0.1 mol·L-1 的AgNO3 ,AgCl的溶解度将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NH3分子中N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BCl3分子中B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杂化,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4.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______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____极。
5.常用于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常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6.24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__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________区。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元素属于卤素?A. 氟(F)B. 氯(Cl)C. 硫(S)D. 氖(Ne)2. 在酸碱滴定中,达到中和点时,通常使用哪种指示剂?A. 酚酞B. 甲基橙C. 溴酞蓝D. 石蕊试纸3. 根据摩尔浓度的定义,1 mol物质含有多少分子?A. 阿伏伽德罗常数个B. 1克分子C. 1升分子D. 1摩尔分子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无机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技术?A. 结晶B. 萃取C. 蒸馏D. 电泳5. 无机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受哪些因素影响?A. 反应物的浓度B. 温度C. 压力D. 所有以上因素二、填空题1. 在无机化学中,___________定律描述了在一定温度下,固态物质溶解度与其活动系数的关系。
2.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通常由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决定。
3. 卤素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卤素元素与___________反应产生光。
4. 在进行无机物的定量分析时,常用的仪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无机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2. 描述酸碱滴定实验的基本步骤,并解释为什么选择特定的指示剂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3. 解释为什么某些无机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会形成配合物,并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四、计算题1. 计算25°C时,硫酸铜(CuSO4)的溶解度(已知Ksp =2.0 × 10^-5)。
2. 一个实验室需要制备1升0.1M的氯化钠(NaCl)溶液,计算需要多少克的NaCl。
3. 某溶液中含有0.05 mol的硫酸铁(Fe2(SO4)3),若将该溶液稀释至500 mL,求稀释后溶液中Fe3+的浓度。
五、实验设计题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饮用水中氟离子的浓度。
请包括以下内容:1. 实验目的和背景。
2. 实验原理及所需材料和设备。
3. 实验步骤。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分析部分)试卷号:3一.单项选择题(按题中给出的字母A、B、C、D,您认为哪一个是正确的,请写在指定的位置内)1、对某试样平行测定,得到结果如下: 43.28%, 43.19% , 43.62% , 43.24 % 。
在置信度为90% 的情况下,四次测定的Q 检验值是0.76。
问这些结果的最佳平均值是:A. 43.24 ;B. 43.33;C. 43.19;D. 43.28答()2、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A. 化学计量点;B. 滴定分析;C. 滴定;D. 滴定终点答()3、根据定义,酸是质子给予体,在NH3+H2O→NH4+ + OH-反应中酸是:A. NH3 ;B. H+ ;C. NH4+ ;D. H2O答()4、对于酸碱指示剂,全面而正确的说法是:A. 指示剂为有色物质;B. 指示剂为弱酸或弱碱;C. 指示剂为弱酸或弱碱,其酸式或碱式结构具有不同颜色;D. 指示剂在酸碱溶液中呈现不同颜色答()5、强碱滴定弱酸(K a =1.0⨯10-5)宜选用的指示剂为:A. 甲基橙;B. 酚酞;C. 甲基红;D. 络黑T答()6、溶液中含有等浓度的M ,N 离子。
欲用EDTA 选择滴定M 而N 不干扰,需要控制一定酸度,在此酸度下,下面错误关系式是:A. K MY>105K NY ;B. K'MY<105K'NY;C. K'MY>102K'MIn ;D. MIn 与In 应具有不同的颜色答()7、用EDTA 测定Ca2+时,Al3+将产生干扰。
为消除Al3+的干扰,加入的掩蔽剂是:A. NH4F ;B. KCN ;C. 三乙醇胺;D. 铜试剂答()8、在下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l3+与EDTA 反应很慢,故不能用EDTA 法测定其含量;B. Cr3+能使指示剂封闭或僵化,故不能用EDTA 法测定含量;C. 通过改变配位滴定的方式,可以测定Al3+和Cr3+的含量;D. Al3+只能用重量分析法测定其含量答()9、在氨性缓冲溶液中,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Zn2+。
《无机及分析化学》在线作业参考资料一、单选题1.在1溶液中,用0.05滴定0.05溶液,化学计量点的电势为1.06V,滴定突跃0.86V~1.26V,选择下列哪种指示剂最好(C)A.二苯胺磺酸钠()B.邻苯胺基磺酸钾()C.邻二氮菲-亚铁()D.硝基邻二氮菲-亚铁()2.标定KMnO4溶液浓度时,应使用的基准物质是(D)A K2Cr2O7B Na2CO3C Na2S2O3D Na2C2O43.对钠,铝,磷,氯四种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加元素性质变化叙述正确的有(B)A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加B最高氧化值依次增大C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电负性依次增大4.基态13Al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应是(A)A 3,1,+1,+1/2B 4,1,0,+1/2C 3,2,1,+1/2D 3,2,2,+1/2,5.邻苯二甲酸分子间存在的分子间力有(C)A色散力 B取向力 C诱导力 D氢键6.若将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x22py1,它违背(D)A能量守恒原理 B泡利不相容原理 C能量最低原理 D洪特规则7.下列分子中偶极矩不为零的是(B)A CCl4B NH3C SF6D BeCl28.下列函数均为状态函数的是(C)A H,G,UB U,S,QC G,W,UD G,S,W9.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A 当△H>0,△S<0时,反应自发进行B当△H<0,△S>0时,反应自发进行C 当△H<0,△S<0时,任何温度下均不自发进行D当△H>0,△S>0时,任何温度下均不自发进行10.下列哪一组数值是原子序数19的元素的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依次为n,l,m,ms)(B)A 1,0,0,+1/2B 2,1,0,+1/2C 3,2,1,+1/2D 4,0,0,+1/211.下列物质中,常用作基准物质来标定NaOH溶液浓度的是(B)A H2CO3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苯酚 D H2C2O4 ·2H2O12.选出核外电子排布正确的粒子(D)A (Cu1+(Z=29)) [Ar]3d10;B (Fe3+(Z=26)) [Ar]3d5;C (Ba(Z=56)) 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5s24d105p66s2;D (Zr(Z=40)) [Ar]4d25s2;1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主要应遵循(A)A统计规律 B能量最低原理 C泡利不相容原理 D洪特规则14.原子序数为33的元素,其原子在n=4,l=1,m=0的轨道中的电子数为(D)A 1B 2C 3D 4E 515.在l=3的亚层中,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是(B)A 2B 6C 10D 1416.离子的空间构型是(C)A.平面正方形B.三角锥形C.四面体D.八面体17.已知某弱酸HA在水中的解离平衡常数为,则的为(C)A.B.C.D.18.的溶液中分子间主要存在的作用力是(A)A.色散力B.取向力C.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D.氢键、诱导力、色散力19.下列电极电势最大的是(D)A.B.C.D.20.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杂化的是(C)A.B.C.D.21.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最小的是(B)A.HgCl2B.H2OC.NH3D.PH3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凡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等的新轨道;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1)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四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1. 含有Cl -和Br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Br 2而不使Cl -氧化,应选择 ( ) (θ/Sn Sn 24++ϕ =0.15 V ,θ/Cl Cl 2-ϕ=1.3583 V ,θ/Br Br 2-ϕ=1.087 V ,θ/Cr O Cr 3272+-ϕ=1.33 V , θ/Mn MnO 24+-ϕ=1.51 V , θ/Fe Fe 23++ϕ=0.771 V )A. SnCl 4B. K 2Cr 2O 7C. KMnO 4D. Fe 3+2.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PbSO 4(S)Pb 2++SO 42- K sp Θ(1) PbS (S)2++S 2- K sp Θ(2) 反应PbSO 4+S 2-PbS+SO 4- 的K 为 ( ) A. K SPΘ(1) . K sp Θ(2) B. K sp Θ(1) /K sp Θ(2) C. K sp Θ(2) /K sp Θ(1) D. ( K sp Θ(1) /K sp Θ(2) )2 3. 0.04mol·L -1的H 2CO 3的水溶液, K 1Θ﹑K 2Θ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c (H +)浓度和c (CO 32-)的浓度分别为 ( )A. 04.0θ1⨯K , K 1ΘB. 04.0θ1⨯K ,04.0θ2⨯K C. 04.0θ2θ1⨯⨯K K , K 2Θ D. 04.0θ1⨯K , K 2Θ 4. 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c ,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溶液的c (H +)浓度为 ( )A. 2c B. c K a 2θ C. c K a ⨯θ21 D. 2c K a ⨯θ 5. θ/Cr O Cr 3272+-ϕ的数值随pH 的升高而 ( )A. 增大B. 不变C. 减少D. 无法判断6. 用AgNO 3处理[Fe(H 2O)5Cl]Br 溶液,产生的沉淀主要是 ( )A. AgBrB. AgClC. AgBr 和AgClD. Fe(OH)37. 已知K f Θ[Ag(NH 3)2+]<K f Θ[Ag(CN)2-]下列情况中能溶解AgCl 最多的是 ( )A. 1L 水B. 1L3.0 mol·L -1NH 3·H 2OC. 1L3.0 mol·L -1KCND. 1L3.0 mol·L -1 HCl8. 10ml2.0×10-4 mol·L -1Na 2SO 4溶液中加入10ml2.0×10-4 mol·L -1的BaCl 2溶液 后,溶液中SO 42-离子的浓度为[K sp Θ(BaSO 4)=1.0×10-10] 青 ( )A. >10-5 mol·L -1B. <10-5 mol·L -1C. =10-5 mol·L -1D. =10-4 mol·L -19. Pb 2+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 ( )A. 6s 26p 2B. 5s 25p 2C. 6s 2D.5s 25p 65d 106s 210. 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套量子数(n,l,m,m s )的电子,能量最大的电子具有的量子数是 ( )A. 3,2,+1,+1/2B. 2,1,+1,-1/2C. 3,1,0,-1/2D. 3,1,-1,+1/211. 密闭容器中,A ﹑B ﹑C 三种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是C, 在相同温度如果体积缩小2/3,则平衡常数K p 为原来的 ( )A. 3倍B. 9倍C. 2倍D. 不变12.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哪一种是正确的? ( )A. △r G 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 △r H m 越负,反应速率越快C. 活化能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D. 活化能越小, 反应速率越快13. 已知FeO (S) + C (S) = CO (q) + Fe (S) 反应的θm r H ∆为正, θm r S ∆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温下自发过程,高温下非自发过程B. 任何温度下均为非自发过程C. 高温下自发过程,底温下非自发过程D. 任何温度下均为自发过程14. K w Θ的值是6.4×10-15 (18 o C),1.00×10-14 (25 oC), 由此可推断出 ( )A.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B. 水的pH25 o C 时大于15 o C 时C. 18 o C 时, c (OH -)=1.0×10-7D. 仅在25 o C 时水才为中性15. 用配位(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 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 x =27.50%,若真实含量为27.30%,则27.50%-27.30%=+0.20%,称为 ( )A. 绝对偏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16. 用计算器算得 004471.122000.0036.11124.1236.2=⨯⨯ ,按有效数字运算(修约)规则,结果应为 ( )A. 12B. 12.0C. 12.00D. 12.00417. 测定CaCO 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HCl 标准溶液与其完全反应,过量部分HCl 用NaOH 溶液滴定,此滴定方式属 ( )A. 直接滴定方式B. 返滴定方式C. 置换滴定方式D. 间接滴定方式18. 已知p K bΘ(NH3)=4.75用0.10mol·L-1NaOH溶液滴定0.10 mol·L-1HCl+0.05 mol·L-1NH4Cl混合溶液,合适的指示剂是( )A. 甲基橙(p K aΘ=3.4)B. 溴甲酚兰(p K aΘ=4.1)C. 甲基红(p K aΘ=5.0)D. 酚酞(p K aΘ=9.1)19. 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 )A. Ce4++Fe2+=Ce3++Fe3+B. 2Fe3++Sn2+=2Fe2++Sn4+C. I2+2S2O32-=2I-+S4O62-D. MnO4-+5Fe2++8H+=Mn2++5Fe3++4H2O20. 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将导致系统误差的是( )A. 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 滴定时有液滴溅出C. 砝码未经校正D. 沉淀穿过滤纸21. 欲配制0.2 mol·L-1HCl溶液和0.2 mol·L-1H2SO4溶液,量取浓酸的合适的量器是( )A. 容量瓶B. 吸量管C. 量筒D. 酸式滴定管22.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 滴定开始时B. 标准溶液滴定了近50%时C. 标准溶液滴定了近75%D. 滴定接近计量点时23. 标定HCl和NaOH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是()A. 硼砂和EDTAB. 草酸和K2Cr2O7C. CaCO3和草酸D. 硼砂和邻苯二甲酸氢钾24.用K2Cr2O7法测Fe2+,加入H3PO4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酸度,B. 同Fe3+形成稳定的无色化合物,减少黄色对终点的干扰ϕ的数值,增大突跃范围C. 减小++23/FeFeD. 防止Fe2+的水解25. 在EDTA配合滴定中,只考虑酸度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C. pH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D. 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突跃范围越大二、判断题(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题1分共20分)1. 配合物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就是该配合物的配位体的个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附答案)无机及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附后石河子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考题试卷一一、选择题(1分×20=20分)1.土壤中NaCl 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性质有关的是()。
A. 蒸气压下降B. 沸点升高C. 凝固点降低D. 渗透压2.0.10mol·L -1的下列溶液凝固点降低程度最大的是()。
A. C 6H 12O 6(葡萄糖)B. KNO 3C. C 3H 5(OH)3(甘油)D. CuSO 43.下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等于其产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反应是()。
A. SO 2(g)+21O 2(g) SO 3(g) B. N 2(g)+O 2(g) 2NO(g) C. H 2(g)+21O 2(g) H 2O(g) D. CO(g)+21O 2(g) CO 2(g) 4.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的单位为L·mol -1·s -1,则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A. 0B. 1C. 2D. 35.反应A(g)+2B(g) E(S)+D(g) 达平衡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K (正反应)+ K (逆反应)=1B. Δr G m (正反应)×Δr G m (逆反应)=1C. K (正反应)×K (逆反应)=1D. Δr G m (正反应)+Δr G m (逆反应)=16.下述四个量子数不合理的一组是()。
A. 2,0,1,B. 3,1,0,-C. 4,2,1,D. 2,1,0,-7.下列分子都没有极性的一组是()。
A. SO 2 NO 2 CO 2B. SO 3 BF 3 NH 3C. CH 4 BF 3 CO 2D. PCl 3 CCl 4 H 2O8.下列混合溶液中两种离子能够共存的是()。
A. CO -23和Al 3+B. MnO -4和SO -23C. Fe 3+和Cu 2+D. Cr 2O -27和I -9.向pH=2的缓冲溶液中通入H2S(g)达饱和时(H2S浓度约为0.1mol·L-1),溶液中的c(S2-)(mol·L-1)为:{K a1 (H2S)=1.3×10-7 ,K a2 (H2S)=7.1×10-15}()。
一填空题1、用0.2000mol/L溶液滴定0.1000mol/L酒石酸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____________个突跃范围。
(酒石酸的pKa1﹦3.04,pKa2﹦4.37)2、用0.2000mol/LHCl溶液滴定0.1000mol/LNaOH和Na3PO4等浓度的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出现____________个突跃范围。
3、已知某一标准NaOH溶液吸收CO2后,有0.2%的NaOH转变成Na2CO3,用此溶液测定的HAc浓度时,会使分析结果偏_________百分之_________。
4、列出下列溶液的质子平衡方程:浓度为c﹙mol/L﹚(NH4)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度为c(mol/L)NH4H2P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根据酸碱质子理论,NH3-CH2COOH的共轭碱是________;C6H5OH的共轭酸是___________。
6、已知柠檬酸的pKa1~pKa3分别为3.13,4.76,6.40。
则pKb2=________pKb3=_________。
7、当用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酸和碱的浓度均增大10倍,则化学计量点前0.1%的pH减小_________单位,化学计量点的pH_________,化学计量点后0.1%的pH增大_______单位。
8、六亚甲基四胺的pKb=8.85,用它配制缓冲溶液的pH缓冲范围是_________,NH3的pKb=4.76,其pH缓冲范围是_________。
9、H2C2O4的pKa1﹦1.2,pKa2﹦4.2。
当pH=1.2时,草酸溶液中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当[HC2O4-]达最大值时的pH=_________。
10、H3PO4的分别为pKa1~pKa3 2.12,7.20,12.4。
今将50mL0.2000mol/L.H3PO4和60mL0.2000mol/L.Na3PO4混合并稀释至200 mL,该溶液的pH=_____,是否为缓冲溶_________?11、用0.1000mol/LHCl滴定同浓度的NH3溶液(pKb=4.74)时,突跃范围为6.3~4.3。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1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正确 √;错误 ×)1. 具有sp 3等性杂化轨道类型的分子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型。
( )2. 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热效应都相同。
( )3. 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气压一定降低。
( )4. 分析测定的精密度高,则准确度必然高。
( )5. 电子的波动性是电子运动时呈波浪式的前进。
( )6. 标定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邻苯二甲酸氢钾。
( )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 )8.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Ag +时,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 )9. 在EDTA 配合滴定中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 )10. 有色溶液显现的颜色是透射光的颜色。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 )A.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B. 溶液的沸点升高C.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D. 溶液具有渗透压2. 单位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是指1mol 溶质溶于( )A. 1 dm 3溶液B. 1000 g 溶液C. 1 dm 3溶剂D. 1000 g 溶剂3.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摄氏度,其结果是( )A. 对反应没有影响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 不改变反应速率D. 使平衡常数减小4.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 )A.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B.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C.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D. 各步平衡常数之积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 进行方法校正C. 进行空白试验D. 进行仪器校正6. 当反应A 2 + B 2 → 2AB 的速率方程为 υ = k(A 2)(B 2)时,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 )A. 一定是基元反应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C. 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D. 对A 来说是基元反应7. 基态原子的第五层只有2个电子,则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 )A. 肯定为8个B. 肯定为18个C. 肯定为8~32个D. 肯定为8~18个8. 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Ar] 3d84s2 ,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d区B. f区C. p区D. s区9. 对于原子的s轨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距原子核最近B. 球形对称C. 必有成对电子D. 具有方向性10. 已知某难溶盐AB2的溶解度为S(单位为mol·L-1),其溶度积为()A. S3B. S2C. 4S3D. S3/411. 过量AgCl溶解在下列各物质中,问哪种溶液中Ag+浓度最小()A. 100 cm3水B. 1000 cm3水C. 1000 cm3 0.5 mol·dm-3KNO3溶液D. 100 cm3 0.2 mol·dm-3KCl溶液12. 在0.10 dm3 0.10 mol·dm-3 HAc溶液中,加入0.10 mol NaCl晶体,溶液的pH将会()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判断13. 两个半电池,电极相同,电解质溶液中的物质也相同,都可以进行电极反应,但溶液的浓度不同,它们组成电池的电动势()A. E= 0,E≠0B. E≠0,E≠0C. E≠0,E = 0D. E= 0,E = 014. 用Nernst方程式计算Br2/Br−电对的电极电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Br2的浓度增大,E增大B. Br−的浓度增大,E减小C. H+的浓度增大,E减小D. 温度升高对E无影响15. 下列分子中相邻共价键的夹角最小的是()A. BF3B. CCl4C. NH3D. H2O16. Al3+与EDTA形成()A. 非计量化合物B. 夹心化合物C. 鳌合物D. 聚合物17. 下列几种物质中最稳定的是()A. [Co(en)3]Cl3B. [Co(NH3)6] (NO3)3C. [Co(NH3)6]Cl2D. Co(NO3)318. 下列配离子在强酸中能稳定存在的是()A. [Fe(C2O4)]3-B. [AlF6]3-C. [Mn(NH3)6]2+D. [AgCl2]-19. 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 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浓度B. 入射光的波长C.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D. 比色皿厚度20. 重量分析中的沉淀形式应当符合()A. 溶解度小B. 沉淀纯净含杂质少C. 相对分子量尽量大D. A、B和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已知标准电极电势E(Cu2+/ Cu+)=0.153V, E(Cu+/ Cu)=0.521V,则E(Cu2/ Cu)= ,能发生歧化反应的物质是。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试题课程号:1930016√考试□A卷√闭卷□考查√B卷□开卷一、选择题(在正确答案字母下打“ √”,每小题2分,共30分)1.根据偶然误差的特性,减小偶然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A、做空白试验;B、增加平行测定次数;C、做对照试验;D、校正仪器2.将0.05 mol•L-1KI溶液和0.01 mol•L-1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以制备AgI 胶体,该胶粒带:A、正电荷;B、不带电;C、负电荷;D、无法确定3.关于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出电子的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输出电子的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输入电子的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D、输入电子的为正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移液管转移溶液后残留量不同;B、称量时使用的砝码腐蚀;C、滴定管读数不准;D、天平两臂不等长。
5.影响一元弱酸滴定曲线突跃范围的因素为:A、c;B、Kaθ;C、c 或Kaθ;D、c 和Kaθ6.酸效应曲线可为配位滴定中滴定某金属离子提供:A、最高pH值;B、最佳pH范围;C、选择指示剂的依据;D、最低pH值。
7.关于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物质的性质和浓度有关;B、只与物质的性质有关,与浓度无关;C、只与物质的浓度有关,与性质无关;D、与物质的性质和浓度皆无关8.关于化学平衡状态,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各物质浓度不变;B、是动态平衡,反应仍在进行;C、正反应速度等于逆反应速度;D、反应平衡时,反应结束了9.下列物质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A、HCl;B、HNO3;C、Na2CO3;D、KMnO410.控制pH=5.0时,用EDTA滴定同浓度的Pb2+、Ca2+混合物中的Pb2+而Ca2+不干扰,这是利用:A、配位效应的结果;B、盐效应的结果;C、酸效应的结果;D、lgK PbY增大的结果11. pH=10.48,其有效数字位数为:A、四位;B、二位;C、不确定;D、三位12.对重复测定中偏离大的可疑值,应:A、舍弃;B、无法确定;C、保留;D、用适宜方法判断后做取舍。
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元素具有最高的电负性?a) 碳b) 氮c) 氧d) 硫2. 氯化钠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属于下列哪种类型?a) 离子晶体b) 共价晶体c) 金属晶体d) 非晶体3. 下列哪种化合物在水中能够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OH-)?a) 硝酸铵b) 硫酸铵c) 氯化钠d) 氢氧化铵4. 下列哪个元素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a) 锂b) 钠c) 铷d) 钾5. 气体状态下的金属铝具有什么形式的结构?a) 单原子结构b) 双原子结构c) 多原子结构d) 多面体结构二、填空题1. 银的原子序数为47,电子结构为2,8,18,19,1。
请写出银的化学符号。
2. 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其一个原子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3. 锌离子的化学式为Zn2+,请写出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4. 硝酸是一种强酸,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 溴氯乙烷(C2H4BrCl)的结构式中,碳原子与溴原子之间的连线应_________。
1. 请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并举例说明:a) 酸性溶液b) 碱性溶液c) 中性溶液2. 简要描述下列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结果:添加氯化银溶液于盐酸溶液中观察现象。
3. 请说明以下气体之间的关系:氧气(O2),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
四、计算题1.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100mL。
如果加入45g NaCl 到200mL 的水中,请计算是否形成饱和溶液。
2. 从化合物的摩尔质量(g/mol)计算化合物的质量百分比:C2H5OH (乙醇)3. 一段高炉内,熔化的铁经过冷却形成固态铁。
在这个过程中,铁发生了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请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1. c) 氧2. a) 离子晶体3. d) 氢氧化铵4. d) 钾5. b) 双原子结构二、填空题1. Ag2. 63.553. 质子数为30,中子数为354. HNO35. 直线三、简答题1.a) 酸性溶液:指溶液中氢离子(H+)浓度较高的溶液。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A试题开卷()闭卷()适用专业年级:全校2008级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本试题共二道大题,5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注:1.2.可以使用计算器,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3.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做在专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30分)1、若强酸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而后用3%~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最后用水冲洗。
()2、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3、对滴定管、移液管及吸量管读数,应记录至0.01mL。
()4、当洗液用至出现绿色时,可以继续使用。
()5、烘干玻璃仪器是指先将仪器的水沥干,然后置于电烘箱内或气流烘干器上烘干。
控制温度为150℃~200℃。
()6、pH试纸常分为广泛pH试纸和精密pH试纸。
()7、可直接将化学药品放在电子天平盘上称量。
()8、滴定管按容量大小分为常量、半微量和微量滴定管,按用途分为酸式和碱式滴定管。
()9、三大精密玻璃量器包括:滴定管、容量瓶、量筒。
()10、酸碱滴定过程中要适当控制滴定速度,开始滴定时滴定剂的滴速最快3~4滴/秒,随着滴定的进行,滴定剂的滴速应逐渐减慢。
()11、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应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略倾斜,管口向上,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12、当清洗玻璃器皿时,如器壁上沾有硫磺时,可用硫化钠处理。
()13、盛装碱液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或软木塞。
()14、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有定量分析滤纸和定性分析滤纸两种类型。
()15、高锰酸钾不是强氧化剂而是强还原剂。
()16、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具有易挥发和易燃物质的实验,要远离火源,最好也在通风橱内进行。
()17、用分析天平称重时,要求记录至0.0001g。
()18、电解质Na2SO4比电解质NaCl对Fe(OH)3溶胶的凝结能力小。
()19、水和菜油混合液加肥皂水经振荡后生成W/O型乳状液。
()20、升高温度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增大。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4一、填空题:(每题 1分,共20 分)1. 对于可逆反应,当升高温度时,其速率常数k正将;k逆将。
当反应为吸热反应时,平衡常数k0将增大,该反应的ΔG0将。
2. 2.0 × 10−3 mol⋅L−1 HNO3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
3. 写出下列物质共轭酸的化学式:(CH2)6N4_______________;H2AsO4−________________。
4. 同离子效应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________;盐效应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_______;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_______得多。
5. 已知难溶盐BaSO4的K sp=1.1×10−10,H2SO4的K a2=1.02×10−2, 则BaSO4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mol⋅L−1, 在0.10mol⋅L−1,B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不考虑盐效应)。
6. 任何电极电势绝对值都不能直接测定,在理论上,某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E是将其与_________________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而得到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值。
7.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描述了滴定过程中电对电位的变化规律性,滴定突跃的大小与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的__________有关,它们相差越大,电位突跃范围越__________。
8. 某配离子[M(CN)4]2-的中心离子M2+以(n-1)d、ns、np轨道杂化而形成配位键,则这种配离子的磁矩将,配位键的极性将。
9. HCl地沸点比HF要低得多,这是因为HF分子之间除了有外,还有存在。
10.一碱液可能是NaOH或Na2CO3或NaHCO3,或它们的混合液。
用HCl溶液滴至酚酞腿色耗酸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酸V2mL。
根据V1、V2的关系判断该碱液的组成:当V1>V2时,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V1=V2时,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
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σ键和π键在分子中均可单独存在。
()2.系统误差是不可测的。
()3.极性分子间仅存在取向力,非极性分子间只存在色散力。
()4.等价轨道处于全充满、全空、半充满状态时原子能量较低。
()5.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是由于植物细胞液的渗透压小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引起的。
()6.醋酸溶液经稀释后其解离度增大,因而可使其H+ 浓度增大。
()7.BF3和NH3都具有平面三角形的空间结构。
()8.CO2与CH4的偶极矩均为零。
()9.共价键和氢键均有饱和性与方向性。
()10.在消除了系统误差之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也越高。
()三、填空题 ( 共 25分 )1.命名[Cr(NH3)4Cl2]NO3为______________ ,中心离子为 ___________,配位原子为 ___________ ,配位数为___________,配体包括 ___________ 。
2.在含有AgCl(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0.1 mol·L-1 的AgNO3 ,AgCl的溶解度将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NH3分子中N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_____杂化,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BCl3分子中B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杂化,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4.原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______极,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____极。
5.常用于标定HCl溶液的基准物质有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常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有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6.24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为________ 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________区。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3)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四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序号填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中,Δf H m θ不等于零的是 ( )A. Fe(s)B. C (石墨)C. Ne(g)D. Cl 2(l)2、已知Δc H m θ(C ,石墨)=-393.7kJ ·mol -1,Δc H m θ(C ,金刚石)=-395.6kJ ·mol -1 则Δf H m θ(C,金刚石)为 ( )A. -789.5kJ ·mol -1B. 1.9 kJ ·mol -1C. -1.9 kJ ·mol -1D. 789.5 kJ ·mol -13、盖斯定律认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途径无关。
这是因为反应处在( )A. 可逆条件下进行B. 恒压、无非体积功条件下进行C. 恒容无非体积功条件下进行D. 以上B 、C 都正确4、下列变化为绝热过程的是 ( )A. 体系温度不变B. 体系不从环境吸收热量C. 体系与环境无热量交换D. 体系的内能保持不变 5、下列反应中,Δr H m θ与产物的Δf H m θ相同的是( )A. 2H 2(g)+O 2(g )→2H 2O (l )B. NO (g )+21O 2(g )→NO 2(g ) C. C (金刚石)→C (石墨) D. H 2(g )+21O 2(g )→H 2O(g) 6、液体沸腾过程中,下列几种物理量中数值增加的是 ( )A. 蒸气压B. 摩尔自由能C. 摩尔熵D. 液体质量 7、当速率常数的单位为mol -1·L ·s -1时,反应级数为 ( )A. 一级B. 二级C. 零级D. 三级8、某温度下,反应SO 2(g )+21O 2(g )SO 3(g )的平衡常数K θ=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 3(g )=2SO 2(g )+O 2(g)的K θ值应是 ( )A. 2500B. 100C. 4×10-4D. 2×10-29、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达平衡时,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加入惰性气体He ,使总压力增加一倍,则 ( )A. 平衡向右移动B. 平衡向左移动C. 平衡不发生移动D. 无法判断 10、已知反应NO (g )+CO (g )=21N 2(g )+CO 2(g )的Δr H m θ=-373.2kJ ·mol -1,若提高有毒气体NO 和C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低温低压B. 低温高压C. 高温高压D. 高温低压 11、已知H 2CO 3 K a1θ=4.2×10-7, K a2θ=5.6×10-11 H 2S K a1θ=1.3×10-7, K a2θ=7.7×10-15将相同浓度H 2S 和H 2CO 3等体积混合后,下列离子浓度相对大小正确的是 ( )A. [CO -23]<[S 2-]B. [CO -23]>[S 2-]C. [HCO -3]<[S 2-]D. [HS -]<[CO -23]12、已知H 3PO 4的K a1θ=7.6×10-3,K a2θ=6.3×10-8,K a3θ=4.4×10-13,则在0.1mol ·L -1NaH 2PO 4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至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A. Na +、H 2PO -4、HPO -24、H 3PO 4、PO -34;B. Na +、H 2PO -4、HPO -24、PO -34、H 3PO 4;C. Na +、HPO -24、H 2PO -4、H 3PO 4、PO -34;D. Na +、HPO -24、H 2PO -4、PO -34、H 3PO 4;13、某二元弱酸H 2A 的K a1θ=6×10-8,K a2θ=8×10-14,若其浓度为0.05mol ·L -1,则溶液中A 2-的浓度约为 ( )A. 6×10-8mol ·L -1B. 8×10-14mol ·L -1C. 4×10-8mol ·L -1D. 4×10-14mol ·L -114、将0.1mol ·L -1下列溶液加入水稀释一倍后,pH 变化最小的是( )A. HClB. H 2SO 4C. HNO 3D. HA C15、0.4mol ·L -1HAc 溶液中H +浓度是0.1mol ·L -1HA C 溶液中H +浓度的(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16、下列物质碱性最强的是 ( )A. CN -B. AC -C. NO -2 D. NH +417、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A. 随机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 平均偏差小D. 相对偏差小18、测得某种新合成的有机酸p K a θ值为12.35,其K a θ值应表示为( )A. 4.467×10-13B. 4.47×10-13C. 4.5×10-13D. 4×10-1319、用同一KMnO 4标准溶液滴定体积相等的FeSO 4和H 2C 2O 4溶液,耗用的标准溶液体积相等,则FeSO 4与 H 2C 2O 4两种溶液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为 ( )A. 2c(FeSO4)=c(H2C2O4)B. c(FeSO4)=2c(H2C2O4)C. c(FeSO4)=c(H2C2O4)D. 5c(FeSO4)=c(H2C2O4)20、NaOH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CO2,若以此NaOH溶液滴定H3PO4至第二个计量点,则H3PO4的分析结果将()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 C. 不能确定21、已知H3PO4的p K a1θ、p K a2θ、p K a3θ分别是2.12;7.20;12.4今用H3PO4和Na3PO4配制pH=7.20的缓冲溶液,H3PO4与Na3PO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 1:2B. 2:3C. 3:2D. 1:122、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0.010mol·L-1EDTA滴定同浓度的Zn2+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含有0.1mol·L-1游离NH3,另一份含有0.3mol·L-1游离NH3。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对pZn叙述正确的是哪一种()A. 滴定开始时pZ n相等B. 滴定至一半时pZn相等C.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pZn相等D. 上述三种情况都不相等23、在含有Fe3+和Fe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3+/Fe2+电对的电位将降低()A. 邻二氮菲B. HClC. NH4FD. H2SO424、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组态为[Kr]4d105S25P1,它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A. d区B. ds区C. p区D. s区25、具有sp3等性杂化轨道类型的分子空间构型是()A. 平面正方型B. 平面三角型C. 正四面体D. 正八面体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1分,共20分)1、在符合朗伯一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质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减小,不变,减小。
()2、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引起这一现象是因为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太低。
()3、影响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的主要因素是入射光的波长()4、置信区间的定义应当是:在一定置信度下,以x为中心包括真值μ的范围()5、间接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是I-的氧化,而不是I2的挥发()6、若两电对的电子转移数均为1,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则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应小于0.35V ()7、含有Zn2+和Al3+的酸性混合溶液,欲在pH=5~5.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
加入一定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控制pH值,作为缓冲剂;加入NH4F的作用是掩蔽Al3+的干扰()8、用0.20mol·L-1NaOH溶液滴定0.10mol·L-1H2SO4和0.10mol·L-1H3PO4的混合溶液时,在滴定曲线上,可以出现3个突跃范围 ( )9、用0.100mol ·L -1HCl 滴定NH 3溶液(p K b θ=4.74)pH 突跃范围为6.3~4.3,若用0.100mol ·L -1HCl 滴定同浓度的某碱B (p K b θ=3.74)时,pH 突跃范围是7.3~4.3。
( )10、欲测定Pb 3O 4含量,将Pb 2+沉淀为PbCrO 4,滤出沉淀后将其溶解于酸,加入过量KI ,以Na 2S 2O 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 2,则Pb 3O 4与Na 2S 2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 ) 11、Δf H m θ[Cl 2(l )]等于零 ( ) 12、将固体NH 4NO 3溶于水中,溶液变冷,则该过程的ΔG <0,ΔH <0,ΔS >0( ) 13、在MgF 2、MgO 、MgSO 4、MgCO 3中,摩尔熵最大的是MgCO 3 ( ) 14、由ln k =-RTE a+lnA 可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k 将减小 ( ) 15、合成氨的反应,3H 2(g )+N 2(g )2NH 3(g )在恒压下进行时,若向体系中引入氩气,则氨的产率将减小。
( )16、已知Sr 3(PO 4)2的溶解度为 1.0×10-6mol ·L -1,则该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为 1.1×10-28( )17、AgCl 和Ag 2CrO 4的溶度积分别为1.8×10-10和2.0×10-12,则AgCl 的溶解度大于Ag 2CrO 4的溶解度 ( )18、在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Ag +/Ag ,AgCl/Ag ,AgBr/Ag ,AgI/Ag ,φθ值最大的是Ag +/Ag( )19[Cr(H 2O)4Br 2]Br ·2H 2O 的命名为二水合溴化二溴四水合铬(Ⅲ) ( )20、用KMnO 4滴定C 2O -24时,红色的消失由慢到快是因为诱导反应所致 ( )三、计算题(共3题,每题10分)1、298K 时,水的蒸发热为43.93kJ ·mol -1。
计算蒸发1mol 水时的Q p ,W 和Δ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