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要点(JTGD30-2004)
- 格式:ppt
- 大小:57.94 MB
- 文档页数:25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一说到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相比旧版修订哪些内容呢以下是为建筑人士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通过本网站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梳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基本概况:《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主要内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的精神进行的。
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历史演变:《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内容:1)原规范3.2 节路床根据交通荷载等级调整了路床深度范围;提出了路基结构回弹模量的控制标准及指标预估方法。
2)填方路基补充了填方路基高度的设计原则与确定路堤高度的方法。
3)高路堤与陡坡路堤修订了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补充了高填方路基在连续降雨工况、地震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4)将原规范3.9 节粉煤灰路堤改为轻质材料路堤;增加了土工泡沫塑料路堤、泡沫轻质土路堤;明确了轻质材料路堤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与稳定性、沉降验算要求。
5)增加3.10 节工业废渣路堤给出了高炉矿渣、钢渣、煤矸石等填筑路堤的适用条件、材料要求、路堤结构设计、路堤稳定性验算等技术要求。
6)路基排水补充了明沟最大允许流速、低路堤防排水、下挖式通道排水、立交区路基排水、中央分隔带防排水设计、渗井、排水隧洞等技术要求。
7)路基防护与支挡补充了土工格栅反包式加筋土挡土墙、石笼式挡土墙等柔性防护结构适用条件、结构设计、材料技术要求;修订了预应力锚杆结构计算与防腐要求、土钉适用条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要求、以及现场试验与监测设计要求。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1>(2008-01-08 20:14:00)1 总则1.0.1 为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竟娣妒视糜谛陆ê透慕ǜ骷豆路的路基设计。
1.0.3 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1.0.4 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0.5 路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1.0.6 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1.0.7 路基设计宜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当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中心挖方深度超过30m时,宜结合路线方案与桥梁、隧道等构造物或分离式路基作方案比选。
1.0.8 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
各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1.0.8规定。
表1.0.8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0.9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当路基设计标高受限制时,应对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土基回弹模量不小于路面设计规范规定的要求。
1.0.10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边坡路堤、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区路基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
动态设计必须以完整的施工设计图为基础,适用于路基施工阶段。
应提出对施工方案的特殊要求和监测要求,应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应力监测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对原设计做校核、修改和补充。
1.0.11路基工程设计提倡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
1.0.12路基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022年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专业案例考试(上)》真题及答案解析案例分析题(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中南地区某拟建公路位于A 市近郊,采用设计速度为100km/h 的一级公路标准,全线采用整体式路基。
交通量预测显示,预测年限年平均日交通量为38000pcu/h ,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
规定服务水平下的单车道服务交通量取为1200pcu/(h ·ln )。
经计算,该公路的车道数应为多少?(取整数)( )A .2B .4C .6D .8【答案】B【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3.3.4条、第2.1.2条条文说明。
查表3.3.4,中南地区,近郊一级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 =10.0%。
单方向车道数:N =AADT ×K ×D/C D =38000×10.0%×0.6/1200=1.9。
取整,单方向车道数为2。
故该公路双向车道数应为4。
2.某拟建干线公路,采用设计速度60km/h 的二级公路标准,路基标准横断面宽度为10m 。
下图为局部路段的平面路线设计图和参数,路段平曲线为设置缓和曲线的圆曲线。
计算在一般情况下,桩号K1+150处的路基宽度应为多少?(取小数点后两位)( )[注:本题暂缺图]A .10.00mB .10.23mC .10.57mD .10.80m【答案】C【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7.6节。
查表7.6.1,加宽值:0.8m 。
按照线性加宽,K1+150处路基宽度为:115011000.81010.57m 11701100K K K K +-+⨯+=+-+3.某新建山岭区公路,采用设计速度80km/h 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标准。
其中在某越岭路段为连续上坡,纵坡(坡度/坡长)依次为1%/450m ,4%/850m ,2.0%/400m ,4%/850m ,1.5%/550m 。
第三章路基工程3.1说明3.1.1设计依据[1]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2] 《公路施工手册》[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1.2设计说明本设计路段地处湖南,属于江南丘陵过湿区(Ⅳ5),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排水、防护工程、特殊路基处理等工程。
本设计将路基排水放入第五章。
路基宽度为26.00m,其路幅划分是:2.00(中央分隔带)+2x0.75(左侧路缘带)+4x3.75(行车道)+2x3.00(硬路肩)+2x0.75(土路肩)路基设计标高为中央分隔带两侧边缘路面标高,路基施工标高为路基设计标高减去路面厚度,本设计中绘制的路线纵断面图和路基横断面图均按路基设计标高控制的,土石方数量计算是按路基施工标高控制的。
本设计路段路基土质状况良好,无特殊路基处理。
填方路基:本设计路段最大填方高度为11.32m,一般填土高度小于7m,沿线路堤的土质主要为高液限粘土及低液限粘土,粘土质砾,土质稳定性较好,其容许承载力可以满足路堤基底应力的要求,本设计路段边坡采用1:1.5的坡度,边坡坡脚与路基排水沟之间设2米的护坡道,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挖方路基:本设计路段挖方路基全部为土质边坡,最大切深为5.77m,连续切方段最长约为400m。
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之间设1米宽的碎落台,从而保证边沟不至阻塞。
在边坡平台上设置平台截水沟,水沟断面采用梯形,沟深与沟宽都为0.4m,内外边坡坡度为1:0.5。
地基表层处理:(1)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殖土后,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2)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米;(3)应将地面表层碾压密实,在一般土质地段,一级公路基底密实度不小于90%,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
附路基工作区:路基工作区(右路基某一深度a Z 处,当车轮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z σ与路基土自重引起的垂直应力B σ相比所占比例很小,仅为1/1~1/5时,该深度a σ范围内的路基)按式(2-12)[20]计算:a z式中:a z ―路基工作区深度,m ;P ―侧轮重荷载,KN ;γ― 土的容重,KN/3m ;n ―系数,n=5――10。
公路路基监测与观测细则1 一般规定1.1路基施工期的动态控制标准可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执行。
1.2软土地基、路堑边坡、滑坡、高填方路堤开工建设,应同时开展动态监测工作,监测成果数据应定期上报施工、监理、设计和业主单位备案,以配合动态设计、动态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1.3预应力锚固工程张拉锁定应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一定比例锚孔预应力值的监测,并应定期上报业主等相关单位备案。
2软基工程观测2.1监测目的(1)监控整个施工过程中路基的稳定性,控制填土速率。
(2)推测工后沉降,确定开始铺筑路面的时间。
(3)了解在新增荷载的作用下,路基下卧土层附加应力的变化情况,(4)了解复合地基的力学与变形性状。
2.2监测内容和方法沉降与稳定监测、观测的适用方法和范围见表Io观测项目仪表名称地表沉降地表型沉降计(沉降盘)地表水平位移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量桩(位移边桩)地下土地分层地下水平位移水平位移量计(测斜管) 表1监测范围表观测目的用于沉降管理:根据测定数据调整填土速率,预测沉降趋势,确定等载预压卸载时间,提供施工期间沉降土方量的计算依据。
用于稳定管理;检测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情况,以确保路堤施工的安全预稳定。
用于稳定管理与研究:用作掌握分层位移量,推定土体剪切破坏的位置,在软土指标较差、填土较高、填方路基在施工过程中易失稳时采用2.3观测点的设置如图11-1所示。
观测点的位置、数量、频率及埋设按设计或合同文件的要求。
测斜管持力层图1软基处理沉降盘、测斜管、位移观测标志2.4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同步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
对观测资料应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分析,以指导施工和提供相关单位作为评估依据。
3路堑边坡或滑坡监测3.1监测目的(1)监控整个施工过程中路堑边坡或滑坡的变形情况。
⑵通过监测坡体变形、锚孔预应力值变化情况揭示坡体稳定状态,指导工程施工,控制施工进度。
⑶运营期监测,揭示坡体变形、预应力值的变化情况,控制工程安全运营。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吉林省通宇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时云飞学习内容★一般路基设计标准★路基排水★路基防护与支挡★路基拓宽改建★特殊路基规范在设计、施工中要求严格遵守规范的强制性条文,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标准、规范,对可能影响到工程安全的指标应该首先得到满足,克服工程设计、施工“只对规范负责,不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负责”的做法。
规范是以往工程实践的总结,不可能完全适用各种情况。
标准横断图标准横断图总则◎为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
◎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路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测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数据。
◎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总则◎路基设计宜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
◎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边坡路堤、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区路基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
表1.0.8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一般路基◎一般规定◇路基设计之前,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设计资料。
◇路基设计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面形式和边坡坡度。
河谷地段不宜侵占河床,可视具体情况设置其它的结构物和防护工程◇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护肩、砌石或挡土墙。
◇沿河路基边缘标高应满足1.0.8条的规定,并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
一般路基◎路床◇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表3.2.1规定。
交通部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
2004)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4.09.04
•【文号】交通部公告第26号
•【施行日期】2005.01.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公路
正文
交通部关于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的公告
(交通部公告第26号)
现发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自 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3—95)同时废止。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主编,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98号,邮政编码:430052)以便修订时参考。
特此公告。
交通部
二00四年九月四日。
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7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8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9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10交通部颁《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1—20041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范》JTG C30—200212交通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规范》(JTG D81-2006)15《公路桥梁伸缩装置》(TJ/T327-2004)16《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系列》(TJ/T663-2006)17《公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JT 391-1999)1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1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20《碳素结构钢》GB700-199821《预应力混凝土用钢铰线》(GB/T5224-2003)2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2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2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26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27 《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2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006-98)29《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30《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31《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700)32JT/T280-1995《路面标线涂料》33国标《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3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6、交通部有关规范、规程,《湖南省公路改建工程前期工作技术指导意见》。
公路边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吉林省通宇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时云飞学习内容★一般路基设计标准★路基排水★路基防护与支挡★路基拓宽改建★特殊路基规范在设计、施工中要求严格遵守规范的强制性条文,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标准、规范,对可能影响到工程安全的指标应该首先得到满足,克服工程设计、施工“只对规范负责,不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负责”的做法。
规范是以往工程实践的总结,不可能完全适用各种情况。
标准横断图标准横断图总则◎为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
◎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路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测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数据。
◎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总则◎路基设计宜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
◎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边坡路堤、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区路基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
表1.0.8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一般路基◎一般规定◇路基设计之前,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设计资料。
◇路基设计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面形式和边坡坡度。
河谷地段不宜侵占河床,可视具体情况设置其它的结构物和防护工程◇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护肩、砌石或挡土墙。
◇沿河路基边缘标高应满足1.0.8条的规定,并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
一般路基◎路床◇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表3.2.1规定。
一、《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该规范是我国城市道路工程设计的基础性规范,对城市道路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道路交叉口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设计依据。
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该规范主要针对公路路基的设计,对路基的土质要求、路基断面设计、路基稳定性、路基排水等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路基设计依据。
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该规范针对沥青路面的设计,对沥青路面结构、材料、厚度、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沥青路面设计依据。
四、《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该规范主要针对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技术,对基层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基层施工依据。
五、《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该规范针对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对沥青混合料生产、摊铺、碾压、接缝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沥青路面施工依据。
六、《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该规范对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了规定,包括施工准备、路基施工、基层施工、面层施工、附属工程等,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施工和质量验收依据。
七、《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该规范对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设置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依据。
八、《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该规范对城市建设领域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强制性依据。
九、《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该规范对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无障碍设计依据。
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该规范对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规定,为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了地基处理依据。
第一章概述1.1 设计标准1.1.1 设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1.2 主要技术指标及参数公路等级:一级公路公路类型:新建一级公路车辆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路基宽度(行车道宽度):24.5 m(2×7.5+3+2×2.5+2×0.75)设计车速::80km/h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间:6×V=480m 反向曲线间:2×V= 160m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400m 极限最小半径::250m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2500m缓和曲线一般长度::100m 最小长度::70m平曲线一般长度:400m 最小长度::140m停车视距::110m 超车视距:250 m视觉所需要的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极限最小半径3000m;一般最小半径4500m凹形::极限最小半径2000m;一般最小半径3000m最大纵坡:5% 最短坡长:一般值为250m;极限值为200m最大超高:8%路基、涵洞设计洪水频率:1/100直线(1)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时,同向圆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6倍为宜;反向圆曲线的最小直线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为宜.(2)长直线:最大直线长度(以m计)一般不超过20V(以km/h计).第二章平面设计2.1 选线选线是在道路规划路线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且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
2.1.1 选线的原则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报批稿)2004—XX—XX发布2004—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JTGD30—2004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2004年X月X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北京前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为满足新时期公路建设的需要,1996年交通部颁布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该规范施行以来,对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水平、保证公路路基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近十年来,在公路路基设计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交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较多的山区公路设计施工经验,为本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精神,修订本规范。
新修订《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涵盖了《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等规范的相关内容,在原规范基础上,针对目前公路路基设计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高填深挖的界限与设计原则、边坡防护、路基压实标准、特殊路基设计等作了重点修订,突出了公路路基设计的系统化理念,以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设计原则,注重地质、水文条件调查,强调地基处理、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边坡防护、排水系统、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