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重点内容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6.42 MB
- 文档页数:133
公路设计规范知识要点详解公路是现代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路设计规范则是确保公路建设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解析公路设计规范的要点,包括公路设计的目标、设计原则、布局规范、标线标志规范以及交通安全设施的规范等内容。
一、公路设计的目标公路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公路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满足交通需求并具备良好的运行性能。
主要目标包括保证交通的安全、顺畅,提高运输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升交通运输的可持续性等。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公路设计必须确保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包括行人、车辆和骑行者等。
设计应满足交通工程技术规范对于交通安全的要求,例如减速带、交叉口信号灯等。
2. 经济性原则:公路设计应在合理的经济成本内完成,同时考虑项目的长期效益。
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最优方案来确定适当的投资和成本利益分析。
3. 环境友好原则:公路设计应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例如,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景观保护和生态保护等因素。
4. 可持续性原则:公路设计应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包括交通需求的变化、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能源消耗减少等。
三、布局规范公路的布局规范主要包括路线选择、线型设计、纵坡设计等。
1. 路线选择:公路的线路应选择在地形条件较好、土壤质量较好、地质条件较稳定的区域,避免地形陡峭、软弱地层和易滑坡等地区。
2. 线型设计:线型设计主要包括水平线型和纵坡线型。
水平线型应基于交通需求和地理条件,在保持合理运行速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曲线的数量和曲线的半径。
纵坡线型应确保在坡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保持安全性和舒适度。
四、标线标志规范标线标志是公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引导驾驶员行驶和提供交通信息。
1. 标线规范:标线要清晰、易辨认,以确保驾驶员按照正确的道路规则行驶。
例如,实线和虚线的使用应符合交通规则的要求,并根据车道数量和交通流量合理配置。
2. 标志规范:路标标志的设置应根据交通安全和信息传达的需求。
解读《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之一规范修订简介历史沿革1国外状况2适用范围56现实意义6主要内容修订背景3修订内容4201519931995199619982004《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6-199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3-199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199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 019-98)一、历史沿革二、国外状况二、国外状况三、修订背景1我国公路事业快速发展。
204规范使用11年,积累成功经验。
3适应今后我国公路路基设计需求。
——交通运输业发展公路总里程沥青路面里程水泥砼路面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汽车保有量机动车保有量2014年底,我国公路统计数字:——路基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病害◆承载力不足◆稳定性差(边坡失稳、垮塌、滑移)◆耐久性欠缺(冻胀)◆变形(整体下沉、工后沉降、不均匀沉降、新老路基变形)◆水损害(溶蚀、崩解、冲刷、塌方、泥石流)——路基设计内在需求◆技术要求(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经济要求(合理、节约)◆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要求(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公路建设发展需要“一带一路”全球战略规划——沙漠地区公路——海滨地区公路——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多年冻土地区公路——黄土地区公路四、修订内容◆目录变化◆章节内容变化◆附录变化◆总结总结合并保留原貌增补修订总结一、原规范3.2 节“路床”◆本规范最重大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交通荷载等级:——调整了路床深度范围;——提出了路基结构回弹模量的控制标准及指标预估方法。
总结二、填方路基——补充了“填方路基高度的设计原则与确定路堤高度的方法”。
三、高路堤与陡坡路堤——修订了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补充了“高填方路基在连续降雨工况、地震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性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