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版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一、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路基设计要满足道路使用的安全要求,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2.稳定性原则:路基设计要考虑路基的稳定性,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平稳度,减少因路基不稳引起的车辆行驶不稳定和人员受伤的可能。
3.经济性原则:路基设计要在保证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工程成本,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环境友好原则:路基设计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和回避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尽量避开对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的负面影响。
二、路基设计的技术要求1.土质勘察要全面、准确,并根据勘察结果选择合适的路基材料和方案。
2.路基设计要根据设计交通量、车辆类型和运行速度,合理确定路基宽度、坡度和弯道半径。
3.路基坡度的设计要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避免积水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
4.路基填筑要分层、加固,保证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路基设计要考虑排水系统的设计,确保道路在降雨时有良好的排水功能。
6.路基工程要满足土壤的承载能力要求,保证路基不发生沉降和变形。
7.路基设计要考虑自然灾害风险,如地震、洪水等,确保道路的抗灾能力。
8.路基设计还要和其他路面结构相结合,确保全线路段的整体平稳度和稳定性。
三、路基设计中需要遵守的规范2.HB5005-1998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3.JTGD20-2024公路工程勘察规范4.JTG/TB01-2024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5.JTGD60-2024公路设计交通量与车流规范这些规范细化了土质勘察、路基设计、排水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为公路路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实际路基设计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条件和地理环境来进行综合考虑。
充分考虑土质、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合理规划路基工程,确保道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同时,及时调整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优化,提高路基的设计质量和施工效果。
主要内容一、《规范》修订背景二、《规范》亮点与特点三、《规范》的作用影响四、《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五、执行《规范》注意事项一、《规范》修订背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越来越重,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原规范的标准与路面设计指标不够协调交通运输部三轮次、长达10年的的技术攻关,建立新一代路基结构设计方法与指标标准近十年来,全国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公路建设技术方面,发展新的技术,积累工程经验。
交通运输部于2010年启动《规范》修订二、《规范》亮点、特点亮点1:首次实现路基路面一体化设计国内外结构与设计指标原规范存在问题路基设计、施工检验与路面设计指标不一致路基设计指标:CBR;施工检验指标:压实度路面设计指标:回弹模量;施工检验:弯沉值CBR值-表征路基填料的水稳定性能,密实度-反映路基的密实状态。
路基设计状态与施工检验验收状态、道路服役状态不一致设计状态:最不利季节,设计难以确定路基湿度和强度。
施工验收状态:最佳含水率服役状态:平衡湿度状态尚未充分考虑与交通荷载等级、道路服环境条件;尚未充分考虑路基土长期性能演化。
问题:设计针对性不强,强度设计难以指导填料设计,路基路面设计不协调,难以回答服役时间。
新规范统一路基设计状态、施工状态和道路服役使用状态,理顺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设计状态:服役期路基处于平衡湿度状态,即设计状态与使用状态一致施工状态:标准湿度状态(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路基设计控制:动态回弹模量为设计指标,压应变为验收指标施工过程控制:填料类型符合设计要求,以含水率、压实度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路基交工控制: 检测路床顶面的动态弯沉或回弹模量值,检测方法可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贝克曼梁弯沉检测建立了基于路基长期性能演化规律、路基路面协调设计的的设计指标体系,实现了路基路面一体化设计。
亮点2:更新理念,以功能等级确定指标标准首先根据公路功能、等级、交通量等,确定交通等级;根据交通等级,确定路基性能的技术指标或参数;以指标为目标,确定路基结构与材料设计方案。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版一、设计目标1.质量要求:路基设计应满足公路工程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和运营。
2.施工要求:路基设计应在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保障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3.安全要求:路基设计应考虑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确保公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满足交通安全要求。
二、设计内容1.路基类型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交通需求,合理选择路基类型,包括软基处理、填方路基和挖方路基等。
2.路基断面设计:根据路段的交通量、类型和速度,合理确定路基断面的宽度、坡度和高程,确保公路的通行能力。
3.路基材料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路基填料材料,包括土石方材料、碎石和沥青等。
4.填筑工艺:确定填筑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包括填筑层厚度、填筑顺序和压实方式等。
5.地基处理:对于软弱地基,应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6.排水设计:根据地形和水力条件,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横向排水和纵向排水,确保公路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排水能力。
7.护坡和边沟设计:在路基两侧设置护坡和边沟,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并防止水土流失和侵蚀。
8.环境保护:设计时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土地占用和生态破坏等。
三、设计方法1.土质测试:在设计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土质测试,包括土壤的含水量、密度和抗剪强度等指标,以确定土质的性质和承载力。
2.基础理论:路基设计应基于合适的基础理论,包括土力学、弹性力学和岩土工程等,以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现场勘察:设计前需要对路基区域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为设计提供依据。
4.数值模拟:可以使用相关的数值模拟软件进行路基设计,模拟路基的受力和变形情况,以确定最优的设计方案。
四、审查和验收1.设计审查:对路基设计方案进行专业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规范和要求,满足设计目标。
2.施工验收:对已完成的路基工程进行验收,对填筑层厚度、压实度和排水情况等进行检查,确保路基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正文:就一般而言我们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具有以下内容:一、引言为了规范公路路基设计,保障公路安全、舒适、高效的使用性能,提高公路建设的整体质量,特制定本规范标准。
本规范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各级公路路基设计。
二、设计原则安全性原则:路基设计应确保公路结构稳定,防止路基沉陷、滑移、坍塌等安全隐患,保障行车安全。
耐久性原则:路基设计应考虑材料耐久性和使用寿命,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确保路基长期稳定运行。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耐久的前提下,应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环保性原则:路基设计应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依据地质勘察资料: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
气象资料:包括气温、降雨、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以评估气候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交通量预测:根据交通规划,预测公路未来的交通量,以确定路基设计的承载能力。
设计规范: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设计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质量。
四、路基设计内容路基横断面设计:根据交通量预测和地质勘察资料,确定路基横断面的宽度、高度、边坡坡率等参数。
路基填料设计:选择符合要求的填料,确定填料的最大粒径、压实度、含水率等参数,确保路基的压实质量和稳定性。
路基排水设计: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边沟、排水沟、渗沟等,确保路基排水畅通,防止水害。
路基防护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设计路基边坡防护措施,如挡土墙、护坡、植被等,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吉林省通宇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时云飞学习内容★一般路基设计标准★路基排水★路基防护与支挡★路基拓宽改建★特殊路基规范在设计、施工中要求严格遵守规范的强制性条文,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标准、规范,对可能影响到工程安全的指标应该首先得到满足,克服工程设计、施工“只对规范负责,不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负责”的做法。
规范是以往工程实践的总结,不可能完全适用各种情况。
标准横断图标准横断图总则◎为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
◎路基工程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路基设计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引发地质灾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路基设计应做好工程地质勘测工作,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获取设计所需数据。
◎路基设计应从地基处理、路基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防护工程、排水系统以及关键部位路基施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总则◎路基设计宜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
◎受水浸淹路段的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
◎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的路基设计最小填土高度不应小于路床处于中湿状态的临界高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边坡路堤、陡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区路基设计应采用动态设计法。
表1.0.8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一般路基◎一般规定◇路基设计之前,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地貌、气象、地震等设计资料。
◇路基设计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面形式和边坡坡度。
河谷地段不宜侵占河床,可视具体情况设置其它的结构物和防护工程◇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护肩、砌石或挡土墙。
◇沿河路基边缘标高应满足1.0.8条的规定,并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
一般路基◎路床◇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表3.2.1规定。
去时陌上804158787一、编制背景及意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2》2012年年5月1日颁布实施 体现了20年来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新的技术、经验和成果。
但只是一个通用规范 路基设计方面缺少全面具体的规定 需制定专用规范。
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一般路基5 路基排水6 路基防护与支挡7 特殊路基8 路基改建与扩建。
基础标准1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T 124-88 在修订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T 50162-92 1993-05-013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2004-04-01通用标准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012-05-015 城镇道路项目安全评价规范待编6 城市道路环境控制标准待编7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2008-09-018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2006-10-019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 2010-09-01专用标准10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程部标在编11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2009 2009-10-011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011-03-011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2001-08-0114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计规范部标在编15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CJJ 136-2010 2010-09-0116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 15-2011 2012-06-0117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程部标在编18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程CJJ 169-2011 2012-07-011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范CJJ/T 135-2009 2010-07-0120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部标在编2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012-05-0122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2006-12-012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2,3-2009 2009-07-0124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国标在编25 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43-91 1992-02-0126 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CJJ/ 66-2011 2012-03-01 城镇道路技术标准体系表《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宣贯及技术研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 有限公司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2.与其他规范的关系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实施日期基础标准1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T 124-88 在修订2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T 50162-92 1993-05-013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2004-04-01通用标准4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012-05-015 城镇道路项目安全评价规范待编6 城市道路环境控制标准待编7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2008-09-018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 2006-10-019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 2010-09-01专用标准10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程部标在编11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 129-2009 2009-10-011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011-03-011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2001-08-0114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设计规范部标在编15 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CJJ 136-2010 2010-09-0116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 15-2011 2012-06-0117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程部标在编18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程CJJ 169-2011 2012-07-0119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范CJJ/T 135-2009 2010-07-0120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部标在编21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012-05-0122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2006-12-012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2,3-2009 2009-07-0124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国标在编25 热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CJJ 43-91 1992-02-0126 路面稀浆罩面技术规程CJJ/ 66-2011 2012-03-01 城镇道路技术标准体系表《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宣贯及技术研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 有限公司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三、强制性条文说明《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宣贯及技术研讨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 有限公司SHANGHAI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 3.0.7 快速路的机动车道内严禁设置管道检查井。
解读《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之一规范修订简介历史沿革1国外状况2适用范围56现实意义6主要内容修订背景3修订内容4201519931995199619982004《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6-199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 013-1995)《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199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 019-98)一、历史沿革二、国外状况二、国外状况三、修订背景1我国公路事业快速发展。
204规范使用11年,积累成功经验。
3适应今后我国公路路基设计需求。
——交通运输业发展公路总里程沥青路面里程水泥砼路面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汽车保有量机动车保有量2014年底,我国公路统计数字:——路基形式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病害◆承载力不足◆稳定性差(边坡失稳、垮塌、滑移)◆耐久性欠缺(冻胀)◆变形(整体下沉、工后沉降、不均匀沉降、新老路基变形)◆水损害(溶蚀、崩解、冲刷、塌方、泥石流)——路基设计内在需求◆技术要求(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经济要求(合理、节约)◆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要求(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公路建设发展需要“一带一路”全球战略规划——沙漠地区公路——海滨地区公路——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多年冻土地区公路——黄土地区公路四、修订内容◆目录变化◆章节内容变化◆附录变化◆总结总结合并保留原貌增补修订总结一、原规范3.2 节“路床”◆本规范最重大的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交通荷载等级:——调整了路床深度范围;——提出了路基结构回弹模量的控制标准及指标预估方法。
总结二、填方路基——补充了“填方路基高度的设计原则与确定路堤高度的方法”。
三、高路堤与陡坡路堤——修订了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补充了“高填方路基在连续降雨工况、地震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一、《规范》修订背景二、《规范》亮点与特点三、《规范》的作用影响四、《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五、执行《规范》注意事项一、《规范》修订背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越来越重,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原规范的标准与路面设计指标不够协调交通运输部三轮次、长达10年的的技术攻关,建立新一代路基结构设计方法与指标标准近十年来,全国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公路建设技术方面,发展新的技术,积累工程经验。
交通运输部于2010年启动《规范》修订二、《规范》亮点、特点亮点1:首次实现路基路面一体化设计国内外结构与设计指标原规范存在问题路基设计、施工检验与路面设计指标不一致路基设计指标:CBR;施工检验指标:压实度路面设计指标:回弹模量;施工检验:弯沉值CBR值-表征路基填料的水稳定性能,密实度-反映路基的密实状态。
路基设计状态与施工检验验收状态、道路服役状态不一致设计状态:最不利季节,设计难以确定路基湿度和强度。
施工验收状态:最佳含水率服役状态:平衡湿度状态尚未充分考虑与交通荷载等级、道路服环境条件;尚未充分考虑路基土长期性能演化。
问题:设计针对性不强,强度设计难以指导填料设计,路基路面设计不协调,难以回答服役时间.新规范统一路基设计状态、施工状态和道路服役使用状态,理顺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设计状态:服役期路基处于平衡湿度状态,即设计状态与使用状态一致施工状态:标准湿度状态(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路基设计控制:动态回弹模量为设计指标,压应变为验收指标施工过程控制:填料类型符合设计要求,以含水率、压实度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路基交工控制:检测路床顶面的动态弯沉或回弹模量值,检测方法可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贝克曼梁弯沉检测建立了基于路基长期性能演化规律、路基路面协调设计的的设计指标体系,实现了路基路面一体化设计。
亮点2:更新理念,以功能等级确定指标标准首先根据公路功能、等级、交通量等,确定交通等级;根据交通等级,确定路基性能的技术指标或参数;以指标为目标,确定路基结构与材料设计方案.强化排水、防护功能设计,兼顾绿色环境的要求;显著提高了公路路基的长期性能,保证路基在各种环境因素和汽车荷载作用影响下的长期性能满足要求!亮点3:基于原规范补充新内容,建立了内容完整的公路路基设计体系1977年《公路工程设计准则》;第1次制定(JTJ013—86),1985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为基础编制;第2次(JTJ013—95);第3次(JTG D30—2004);本次是第4次修订。
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报批稿)2004—XX—XX发布2004—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JTGD30—2004主编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施行日期:2004年X月X日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北京前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为满足新时期公路建设的需要,1996年交通部颁布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该规范施行以来,对统一公路工程路基设计技术要求,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水平、保证公路路基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
近十年来,在公路路基设计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交通部和各省、市、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对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积累了较多的山区公路设计施工经验,为本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精神,修订本规范。
新修订《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涵盖了《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等规范的相关内容,在原规范基础上,针对目前公路路基设计中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如高填深挖的界限与设计原则、边坡防护、路基压实标准、特殊路基设计等作了重点修订,突出了公路路基设计的系统化理念,以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协调的设计原则,注重地质、水文条件调查,强调地基处理、填料选择、路基强度与稳定性、边坡防护、排水系统、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设计。
公路路基设计技术规范jtg f10-2006
公路路基设计技术规范(JTG F10-2006)
概述:
本文档为中国公路路基设计的技术规范,于2006年发布。
该规范旨在指导公路路基的设计工作,确保公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以下是该规范的主要内容:
1. 规范适用范围
- 该规范适用于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及重要的支线公路的路基设计。
- 不适用于次要的支线公路以及特殊工程的路基设计。
2. 设计要求
- 路基设计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水文和交通条件进行合理确定。
- 路基设计应遵循工程经济性原则,充分考虑设计的可行性和运营成本。
3. 路基设计指标
- 规定了公路路基的纵断面和横断面的设计要求。
- 明确了路基的边坡、绿化带和排水设施的设计要求。
4. 施工方法与质量要求
- 提供了路基施工的方法和程序。
- 规定了路基的质量检测标准和验收要求。
5. 监测与维护
- 强调了对已建成公路路基的监测和维护工作的必要性。
- 提出了路基长期监测的建议方法和频率。
该技术规范是公路路基设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设计人员和相关工程师应熟悉并严格遵守该规范,以确保公路路基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对《公路路基设计技术规范(JTG F10-2006)》的简要介绍,具体细节请参考原文。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一说到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相比旧版修订哪些内容呢以下是为建筑人士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通过本网站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梳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基本概况:《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主要内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的精神进行的。
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历史演变:《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内容:1)原规范3.2 节路床根据交通荷载等级调整了路床深度范围;提出了路基结构回弹模量的控制标准及指标预估方法。
2)填方路基补充了填方路基高度的设计原则与确定路堤高度的方法。
3)高路堤与陡坡路堤修订了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补充了高填方路基在连续降雨工况、地震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4)将原规范 3.9 节粉煤灰路堤改为轻质材料路堤;增加了土工泡沫塑料路堤、泡沫轻质土路堤;明确了轻质材料路堤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与稳定性、沉降验算要求。
5)增加3.10 节工业废渣路堤给出了高炉矿渣、钢渣、煤矸石等填筑路堤的适用条件、材料要求、路堤结构设计、路堤稳定性验算等技术要求。
6)路基排水补充了明沟最大允许流速、低路堤防排水、下挖式通道排水、立交区路基排水、中央分隔带防排水设计、渗井、排水隧洞等技术要求。
7)路基防护与支挡补充了土工格栅反包式加筋土挡土墙、石笼式挡土墙等柔性防护结构适用条件、结构设计、材料技术要求;修订了预应力锚杆结构计算与防腐要求、土钉适用条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要求、以及现场试验与监测设计要求。
路基设计规范
1、一般路基设计的内容(1)选择路基断面型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2)选择路基填料与压实标准;
(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
(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与排水结构设计;
(5)坡面防护与加固设计;
(6)附属设施设计。
2、路基宽度设计
(1)路基宽度的概念: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肩、中间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等宽度之和,一般可理解为土路肩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2)路基宽度的确定原则:须考虑占用土地及生态平衡问题,应尽可能少占农田、考虑填挖平衡以减少取土开挖、防止水土流失以维护生态平衡。
(3)路基宽度的确定
(1)行车道:3.5-3.75m,与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等有关;
(2)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平原微丘区,有条件时路肩宽度宜采用>2.50m勺硬路肩。
(3)中间带:最小中间带宽度随公路等级、地形条件变化在
2.50m~4.50m之间,特殊情况下可减至2.00m。
中间带的宽度根据行车带以外的侧向余宽,防止驶入对向行车带护栏、防眩网、交叉公路的桥墩等所需的设置带宽度而定。
(4)变速车道: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纵坡大于4%时,可沿上坡方向设爬坡车道,爬坡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米。
( 5 )爬坡车道: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车站等处,应设
置变速车道。
变速车道的宽度一般为3 米。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
一说到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相关建筑人士还是比较陌生的,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相比旧版修订哪些内容呢以下是为建筑人
士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最新版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通过本网站建筑知识专栏的知识整理,梳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的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基本概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主要内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的修订是根据交通部交公路发[2000]722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公路工程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和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和交公路发[2002]288号发布公路工程标准规范体系的精神进行的。
最新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历史演变:
《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6-9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019-9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修订内容:
1)原规范3.2 节路床根据交通荷载等级调整了路床深度范围;提出了路基结构回弹模量的控制标准及指标预估方法。
2)填方路基
补充了填方路基高度的设计原则与确定路堤高度的方法。
3)高路堤与陡坡路堤修订了路堤稳定性分析方法;补充了高填方路基在连续降雨工况、地震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及稳定性分析方法。
4)将原规范3.9 节粉煤灰路堤改为轻质材料路堤;增加了土工泡沫塑料路堤、泡沫轻质土路堤;明确了轻质材料路堤结构设计、材料设计与稳定性、沉降验算要求。
5)增加3.10 节工业废渣路堤
给出了高炉矿渣、钢渣、煤矸石等填筑路堤的适用条件、材料要求、路堤结构设计、路堤稳定性验算等技术要求。
6)路基排水补充了明沟最大允许流速、低路堤防排水、下挖式通道排水、立交区路基排水、中央分隔带防排水设计、渗井、排水隧洞等技术要求。
7)路基防护与支挡补充了土工格栅反包式加筋土挡土墙、石笼式挡土墙等柔性防护结构适用条件、结构设计、材料技术要求;修订了预应力锚杆结构计算与防腐要求、土钉适用条件、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要求、以及现场试验与监测设计要求。
8)路基拓宽改建补充了膨胀土地区和岩溶地区原有路基的评价内容;
修订:原有路基现场测试要求、拓宽路基软土地基处理措施、原有路基利用与处治技术原则及要求。
9)特殊路基
修订了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红粘土与高液限土、膨胀土、黄土、盐渍土、多年冻土、风化、雪害、涎流冰、采空区、滨海、水库等16 类特殊路基设计原则、病害防治措施与技术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