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无机化学(含实验)
- 格式:docx
- 大小:82.62 KB
- 文档页数:57
宋天佑《无机化学》·教学进度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此为宋天佑教授在吉林大学采用本书授课的实际教学进度,需要注意的是:1.为满足物理学背景的学生需要,将理论部分集中,故将配位化学一章提前讲授。
2.第五章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讲解与教材略有差别。
2013级教学进度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1.1 理想气体1.1.1 理想气体的的状态方程1.1.2 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课间ppt 48(指讲到本章ppt的第48页,下同)(共用时30分钟)1.2 稀溶液的性质1.2.1 溶液的浓度1.2.2 饱和蒸气压1. 溶剂的饱和蒸气压2. 溶液的饱和蒸气压3. 拉乌尔定律1.2.3 溶液沸点升高1. 饱和蒸气压图2. 沸点升高计算公式(第1次课)结束ppt 111(20130917)1.3 晶体结构基本概念1.3.1 对称性1. 旋转和对称轴2. 反映和对称面3. 反演和对称中心1.3.2 晶体和点阵1.3.3 晶系和点阵型式1. 7个晶系2. 14种空间点阵型式1.3.4 晶胞课间ppt 1861.4 酸碱理论1.4.1 阿仑尼乌斯理论1.4.2 布朗斯特酸碱理论1. 酸碱定义2. 酸碱反应1.4.3 路易斯酸碱理论1. 理论要点(第2次课)结束 ppt 251(20130924)2. 酸碱的软硬分类1.5 化学反应速率1.5.1 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1.5.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1.5.3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 阿仑尼乌斯公式2. 反应进程—势能图(第3次课)结束ppt 335(20130926)讲课时间 60 分钟。
第一章共用约5 学时。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初步2.1 热力学基本概念2.1.1 体系和状态函数2.1.2 热力学第一定律2.1.3 体积功2.2 热化学2.2.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 恒容反应热课间ppt 652. 恒压反应热3.反应进度与摩尔反应热(第4次课)结束ppt 106(20131008)4. Q p和Q V的关系2. 2. 2 盖斯定律2. 2. 3 生成热1. 生成热定义2. 标准生成热的应用2.3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课间ppt 1612.3.1 过程进行的方式1. p-V线与体积功2. 体积功的极限3. 可逆途径和自发过程2. 3. 2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 3. 3 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2. 3. 4 熵1. 状态函数熵(第5次课)结束ppt 213(20131010)2.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标准熵2. 3. 5 状态函数吉布斯自由能1. 自由能判据2. 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3. 吉布斯——赫姆霍兹方程课间ppt 266第二章共用约 5 学时。
吉大16秋学期《无机化学(含实验)》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吉大16秋学期《无机化学(含实验)》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1:NH3分子键角H—N—H、CH4分子键角H—C—H、H2O分子键角H—O—H,按键角增加的顺序是()A:H—N—H、H—C—H、H—O—HB:H—O—H、H—C—H、H—N—HC:H—N—H、H—O—H、H—C—HD:H—O—H、H—N—H、H—C—H正确答案:D2:CO中有()π键A:一B:二C:三D:四正确答案:B3: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NaOHB:Na2O2C:Cl2D:CO2正确答案:A4:人们日常用的干电池的工作原理与下列哪种装置的工作原理一样()A:电解B:电镀C:原电池D:以上都不对精确答案:C5:凡是中心原子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可能是()A:三角形B:平面正方形C:三角锥D:以上3种均有大概精确答案:C6:XXX道理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形?()A:只适用于气体间的反应B: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平衡状态下的所有体系C:所有的物理平衡正确答案:C7:可逆反应2A(g)+B()g≒2C(g)△rHm^(θ)<0,,反应达到平衡时,减小的体积,B的分压(),Kp()A:增大,减小B:增大,不变C:减小,减小D:减小,增大正确答案:B8:在反应BF3 + NH3→F3BNH3中,BF3为A:Arrhenius碱B:Bronsted酸C:Lewis碱D:Lewis酸精确答案:D9:下列盐酸溶液的浓度相同,pH值最高的是()A:NaClB:KNO3C:Na2SO4()D:K2CO3精确答案:D10: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得多。
A:减小,增大,大B:减小,增大,小C:减小,减小,大D:增大,减小,小精确答案:B11:以下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的是()A:N2B:H2C:HClD:O2精确答案:ABD12:四种分子和离子中:既是Bronsted酸又是Bronsted 碱的是()A:NH3B:Cu^(2+)C:Cl^(-)D:HCO3^(-)精确答案:AD13:四种分子和离子中:既是Lewis碱又是Bronsted碱的是()A:NH3B:Cu^(2+)C:Cl^(-)D:HCO4^(-)精确答案:AC14:经过纯化的溶胶往往可存在很长时间不聚沉,其原因如下()A:XXX运动B:胶粒带电C:浮力感化D:溶剂化作用正确答案:ABD15:离子键的主要特征是()A:偏向性B:没有偏向性C:饱和性D:没有饱和性精确答案:BD16:设盐酸的浓度为醋酸的二倍,则前者的c(H+)也是后者的二倍。
2012 - 2013 学年 第一 学期《无机化学 》试卷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实验测得H 2的扩散速率是一种未知气体扩散速率的2.9倍。
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量约为(C )A) 51 B) 34 C) 17 D) 282) 合成氨的原料中氢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3:1,若原料气体中含有其他杂质气体的体积分数为4%,原料气总压为15198.75 kPa ,则氮气的分压是 (C )A) 3799.688 kPa B) 10943.1 kPa C) 3647.7 kPa D) 11399.06 kPa3) 已知Δc H m θ (C, 石墨)= -393.7 kJ/mol, Δc H m θ (C, 金刚石)= -395.6 kJ/mol, 则Δf H m θ(C, 金刚石)为 (kJ/mol )(B )A) -789.5 B) 1.9 C) -1.9 D) 789.54) 已知在298 K 时反应2N 2 (g) + O 2 (g) = 2N 2O (g) 的Δr U m θ 为166.5 kJ/mol ,则该反应的Δr H m θ为(kJ/mol )(A )A) 164 B) 328 C) 146 D) 825) 下列势能-反应历程图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C )A) 1和3 B) 2和3 C) 1和4 D) 2和 46)下列关于基元反应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 ) A) 基元反应的逆反应也是基元反应 B) 反应级数等于反应的分子数C) 分子数大于三的反应也可能是基元反应7)已知反应NO (g) + CO (g) = 1/2N 2 (g) + CO 2 (g)的 Δr H m θ = -373.2 kJ/mol ,若提高有毒气体NO 和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B )A) 低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高温低压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A) 因为p 轨道是“8”字形的,所以p 电子走“8”字形; B) 主量子数为2时,有2s ,2p 两个轨道; C) 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原子轨道; D) 电子云是波函数|ψ|2在空间分布的图像。
《无机化学》舒谋海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无机化学3、学时/学分:64/44、先修课程:化学原理。
5、面向对象:化学、应用化学、生物学、药学及化学相关专业。
6、开课院(系)、教研室: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室7、教材、教学参考书:Inorganic chemistry, Shriver & Atkins, Fifth Edition(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北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主编,高教出版社《无机化学》(第二版)下册,宋天佑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8、已修课程基础《化学原理》二、教学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基础化学系列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及配位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单质的制备方法及各主族、副族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掌握无机化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无机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及其在化学分析和元素性质方面的应用和思想、现代无机化学的研究前沿和现状。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在综合应用多门有关学科的知识,系统、全面、深入地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物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原理,掌握元素的基本性质和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通过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以下内容安排基于Inorganic chemistry,Shriver & Atkins, Fifth Edition,W. H. Freeman and Company.2010第一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第一单元周期性(2 课时)主要内容:元素性质概论,元素性质的通论,非金属元素性质通论,金属元素性质通论。
重点与难点:元素的递变性规律以及与核外电子结构的关系第二单元氢(2课时)主要内容:氢元素及其简单二元化合物、氢气及氢能源重点与难点:氢元素的结构特征第三单元碱金属和碱土金属(group 1 & 2)(2课时)主要内容: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通性;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重要化合物;锂、铍的特性及对角线规律;常见s区元素的金属鉴定反应。
《无机化学》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上、下册)第四版(面向二十一世纪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参考书目:1.北京师范大学等编,《无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傅献彩编,《大学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申泮文主编.《近代化学导论》(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尹敬执,申泮文合著. 《基础无机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6.何凤娇编. 《无机化学》,科学出版社,20017.庞锡涛编,《无机化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8.大连理工大学无机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第四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9.竺际舜主编,《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1.10.周井炎,李东风等编著,《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科学出版社,2002.《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材及参考书目使用教材: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安顺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学实验编写组自编教材,无机化学实验,2005~2007.参考书目:1.南京大学化学实验教学组编,大学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2. 武汉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9.3.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4.周宁怀主编,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0.2.5.吴泳主编,大学化学新体系实验,科学出版社,1999.8.6.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校合编,基础化学实验(Ⅰ)——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7.陈虹锦主编,实验化学,科学出版社,2003.8.8.蒋碧如等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9.李梅等主编,化学实验与生活——从实验中了解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10.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11.侯振雨主编,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安顺学院化学系无机化学及实验编写组2007.3.。
无机化学(含实验)
交卷时间:2015-11-26 15:09:08
一、单选题
1.
(4分)
下列混合溶液中,属于缓冲溶液的是_____
∙ A. 50 ml 0.1mol·L-1 HAc溶液与50 ml 0.2 mol·L-1 NaOH溶液混合∙ B. 50ml 0.2mol·L-1 HAc溶液与50 ml 0.2 mol·L-1 NaOH溶液混合∙ C. 50 ml 0.2mol·L-1 HCl溶液与50 ml 0.1 mol·L-1 NH3·H2O溶液混合∙ D. 50 ml 0.2mol·L-1 HAc溶液与5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混合得分:0知识点:无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2.
(4分)
NH3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与水分子之间存在:()
∙ A.
取向力
∙
色散力
∙
∙ C.
氢键
∙
∙ D.
离子键
∙
得分:0知识点:无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C
解析
3.
(4分)
在0.10 mol·L-1氨水中加入等体积的0.10 mol·L-1下列溶液后,使混合溶液的pH最大,则应加入__________
∙ A.
HCl
∙
∙ B.
H2SO4
∙
HNO3
∙
∙ D.
HAc
∙
得分:0知识点:无机化学(含实验)作业题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4分)
已知298K时,K sp(Ag2CrO4)=1.0F10-12。
则在该温度下,Ag2CrO4在0.010 mol·L -1AgNO3
溶液中的溶解度是_____
∙ A.
1.0×10-10 mol·L-1
∙
∙ B.
1.0×10-8 mol·L-1
∙
∙ C.
1.0×10-5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