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焊焊接工艺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94 MB
- 文档页数:4
焊接工序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Z007版本:A/0 编制:批准:日期:二00九年九月二十五1、目的规定特殊过程:焊接过程作业指导,以确保特殊过程的有效控制。
2、范围适用于电弧焊的作业指导。
3、职责3.1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
3.2车间焊工负责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
4、操作要求4.1施工准备4.1.1材料及要求:a) 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公司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钢筋应无老锈和油污。
b) 钢材:预埋件的刚才不得有裂缝、锈蚀、斑痕、变形,其断面尺寸和机械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c) 焊条:焊条的牌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表规定,焊条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①药皮应无裂缝、气孔、凹凸不平等缺陷,并不得有肉眼看得出的偏心度。
②焊接过程中,电弧应燃烧稳定,药皮熔化均匀,无成块脱落现象。
③焊条必须根据焊条说明书的要求烘干后才能使用。
④焊条必须有出公司合格证。
4.1.2 主要机具:弧焊机、焊接电缆、电焊钳、面罩、堑子、钢丝刷、锉刀、榔头、钢字码等。
4.2 作业条件4.2.1 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焊工合格证。
并应穿戴好焊工鞋、焊工手套等劳动防护用品。
4.2.2 帮条尺寸、坡口角度、钢筋端头间隙、接头位置以及钢筋轴线应符合规定。
4.2.3 电源应符合要求。
4.2.4 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和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焊工的劳动保护。
防止发生烧伤、触电、火灾、爆炸以及烧坏机器等事故。
4.3 操作工艺4.3.1 工艺流程: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施焊→质量检验4.3.2 检查电源、焊机及工具。
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防止因起弧而烧伤钢筋。
4.3.3 选择焊接参数。
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选择适宜的焊条直径、焊接层数和焊接电流,保证焊接与钢筋熔和良好。
4.3.4 试焊、做模拟试件。
在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应焊接3个模拟试件做拉力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1.目的为统一普通钢结构焊接件在工厂全过程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2.范围如顾客未对焊接件产品的加工及检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含规范和图纸)、或已给出的规定不全时,在技术文件编制、加工制作、性能试验、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检验等环节须执行本规范的要求。
3.一般要求3.1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
3.2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3.2.1用于焊接件材料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3.2.2用于焊接件的材料(钢板型钢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等),进厂时应按照材料标准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2.3对于无牌号和无合格证书的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3.2.4原材料下料前的形状偏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否则应予以矫正或另作他用(矫正可下料前校正,也可下料后校正),使之达到要求。
矫正后,钢材表面不应留有明显的损伤。
3.3焊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形位公差3.3.1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手工气割的板材、型钢(角钢、工字钢、槽钢)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3.2.2零件形位公差3.2.2.1板材零件表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2规定,直线度应在被测面的全长上测量。
表2 mm3.2.2.2型材零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歪扭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 mm3.2.2.3板材与型材零件切割边棱对表面垂直度,不得大于表5规定。
图1 L—边棱长度;t—直线度3.2.2.4板材零件边棱之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的公差之半(见图2)。
t≤Δ图23.2.2.5型材零件切割断面对其表面的垂直度以及型材零件切割断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型材零件切割断面之间的尺寸公差之半(见图3)。
图33.2.2.6弯曲成型的筒体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圆角和弯角,(≥5mm钢板)应符合表6规定。
2024年手工电弧焊操作规程
手工电弧焊操作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火灾和爆炸、维护设备安全等。
2. 焊接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焊机的开启和关闭、电流和电压的调整、电极的安装和更换等。
3. 焊接准备工作:包括工件的表面处理、清洁和固定、确定焊接位置和角度等。
4. 焊接技术要点:包括焊接电流和电压的选择、焊接材料(电极和工件)的选择、焊接速度和间隙的控制等。
5. 焊接质量要求:包括焊接缺陷的类型和层次、尺寸和几何形状的限制、焊缝的强度和密封性等。
6. 焊接操作注意事项:包括焊接姿势姿态的正确性、焊接速度和焊缝形状的控制、焊接过程中的保护和冷却等。
7. 焊接后处理:包括焊缝的清理和修整、焊接残留物的去除、焊接质量检验和评定等。
请注意,具体的手工电弧焊操作规程可能会因不同的国家、行业和焊接项目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需要特定的操作规程,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使用您所在地区的相关标准或法规作为参考。
第 1 页共 1 页。
间断焊焊接工艺说明
1、根据所标注的焊接符号要求进行焊接。
如图1所示,表示有6处50(80)的间断焊,每段焊缝长度为50mm ,中间间隔80mm ,焊缝高度为5mm 。
图1
2、焊两头,分中间。
先预留出端头的焊缝,再按要求将中间均分。
如中间无法按要求均分,可适当延长其中一段焊缝。
如图2所示,先留出端头1、2处焊缝位置,再将中间那段按图纸标注要求均分,如无法均分,可适当延长一段中间焊缝或缩短一段中间间隙。
图2
3、端头相交处焊缝需连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
中间间隙
中间焊缝
正确焊法:
端头相交处
焊缝需相连
图3 不合理焊法:
端头相交处
焊缝未连接
图4
4、各梁连接处为关键受力部位,焊缝需相连,如下图所示。
图5
焊缝未相连
关键处焊缝未连接 补焊关键处焊缝。
定位焊通用工艺一、基本要求1.在组对前认真清理坡口及其两侧,坡口两侧20mm范围内应见金属光泽,不允许存在氧化皮、油、锈、污物、毛刺等。
使用焊条点固不锈钢材料应先用白灰或防飞溅油进行防护,注意保护不锈钢及有色金属表面,防止机械损伤。
2.除单面焊外,定位焊焊点应点在首层焊缝的背面。
3.需预热的设备或材料,定位焊前亦应进行预热,预热温度应比正常焊接时提高30℃~50℃。
4.定位焊为间断焊,工件温度较正常焊接时低,由于热输入量不足,易产生未焊透,故焊接电流应比正常焊接时提高10%~15%。
5.在焊缝交叉处(如丁字口等部位),应尽量避免定位焊。
6.定位焊时,焊接拘束度大,容易开裂,为了防止开裂,应尽量避免强行组对。
7.当发现定位焊焊缝中存在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时,应及时铲除掉并移位重焊。
二、筒体纵、环缝要求1.规定定位焊的长度为30~50mm,间隔长度为100mm~200mm。
(实际工作中以能够牢固定位为准)。
2.定位焊焊点的高度应不超过母材板厚的1/3,最大不得大于6mm,探伤焊缝控制在3mm以下,如果过高,应用砂轮打磨,融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两端应便于接弧,否则应予休整。
(注:不开坡口时,定位焊点高度不大于所使用焊条的焊条直径)。
3.不锈钢薄壁罐(6mm及以下)定位焊点必须用氩弧焊点固,采用自熔或加丝点固,每1cm点一点,焊点长度2~3mm,焊点高度0~0.5mm。
使用高频引弧焊机点固。
4.使用引弧板和息弧板,引弧板与息弧板应与母材材质和厚度一致。
焊后去除引弧板和息弧板,(使用角磨机或火焰切割去除)不能使用强力去除。
三、接管与法兰、接管与筒体、接管对接焊缝定位焊要求1.若使用氩弧焊打底焊时,应用氩弧焊丝进行定位焊接。
2.定位焊点应尽量对称。
3.定位焊的要求与管径有关,详见表1。
四、其他定位焊要求1.不锈钢半管的定位焊应与焊接时焊接方法相同方法形同,每隔50mm点固一点,焊点长度为5~10mm采用自保护药芯焊丝焊接时可采用手工焊条点固。
焊接立焊时的操作方法范本一、准备工作1. 确保焊接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缆、电源线等是否损坏。
2. 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眼镜、焊接手套、护耳器等。
3. 清理焊接区域,确保没有杂物、油脂等物质。
二、设定焊接参数1. 根据工作要求和焊接材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
2. 设置焊接机的参数,确保焊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三、准备焊接材料1. 确保焊接材料的表面清洁,去除杂质和氧化物。
2. 根据需要,对焊接材料进行预热处理,提高焊接质量和强度。
四、焊接操作1. 将焊接材料正确位置,确保稳定并与焊接部位紧密接触。
2. 使用合适的焊接手持工具,将焊条或焊丝插入设备。
3. 在焊接区域靠近焊条或焊丝的起始位置按下电源开关。
4. 将焊条或焊丝保持在正确的角度,使其与焊接区域保持一定距离。
5. 用均匀的速度将焊条或焊丝移动至焊接区域,保持一定的焊接速度。
6. 焊接过程中应注意焊接熔池的形成和熔化材料的流动情况。
7. 确保焊接材料与焊接部位的完全熔化和均匀分布。
8. 在达到要求的焊接长度后,释放电源开关并将焊接手工具远离焊接区域。
五、焊后处理1. 完成焊接后,检查焊接部位的质量和强度。
2. 冷却焊接部位,使用适当的方法,避免过快冷却引起的质量问题。
3. 清理焊接残渣和飞溅物,确保焊接部位的整洁和美观。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焊接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2. 确保工作区域周围没有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3. 不擅自改变焊接设备的参数,避免损坏设备或引起安全隐患。
4. 在焊接过程中,不与他人交谈或分散注意力,集中精力完成工作任务。
5. 在进行高温焊接时,应使用隔热手套和鞋套等防护措施,避免烫伤。
七、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 如果焊接过程中出现熔花飞溅,可以降低焊接电流,调整焊接速度。
2. 如果焊接熔池过大或过深,可以提高焊接速度。
3. 如果焊接时出现气孔现象,可以检查焊材的质量和干燥度,并采取适当的舒张和间隙填补措施。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标准(二)3.2.1.10 清渣:整条焊缝焊完后清除熔渣,经焊工自检(包括外观及焊缝尺寸等)确无问题后,方可转移地点继续焊接。
3.2.2 立焊:基本操作工艺过程与平焊相同,但应注意下述问题:3.2.2.1 在相同条件下,焊接电源比平焊电流小10%~15%。
3.2.2.2 采用短弧焊接,弧长一般为2~3mm。
3.2.2.3 焊条角度根据焊件厚度确定。
两焊件厚度相等,焊条与焊条左右方向夹角均为45°;两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的夹角应大于较薄一侧的夹角。
焊条应与垂直面形成60°~80°角,使电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
3.2.2.4 收弧:当焊到末尾,采用排弧法将弧坑填满,把电弧移至熔池中央停弧。
严禁使弧坑甩在一边。
为了防止咬肉,应压低电弧变换焊条角度,使焊条与焊件垂直或由弧稍向下吹。
3.2.3 横焊:基本与平焊相同,焊接电流比同条件平焊的电流小10%~15%,电弧长2~4mm。
焊条的角度,横焊时焊条应向下倾斜,其角度为70°~80°,防止铁水下坠。
根据两焊件的厚度不同,可适当调整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为70°~90°。
3.2.4 仰焊:基本与立焊、横焊相同,其焊条与焊件的夹角和焊件厚度有关,焊条与焊接方向成70°~80°角,宜用小电流、短弧焊接。
3.3 冬期低温焊接:3.3.1 在环境温度低于0℃条件下进行电弧焊时,除遵守常温焊接的有关规定外,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
风力超过4级,应采取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3.3.2 钢结构为防止焊接裂纹,应预热、预热以控制层间温度。
当工作地点温度在0℃以下时,应进行工艺试验,以确定适当的预热,后热温度。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钢结构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标准(二)3.2.1.10 清渣:整条焊缝焊完后清除熔渣,经焊工自检(包括外观及焊缝尺寸等)确无问题后,方可转移地点继续焊接。
3.2.2 立焊:基本操作工艺过程与平焊相同,但应注意下述问题:3.2.2.1 在相同条件下,焊接电源比平焊电流小10%~15%。
3.2.2.2 采用短弧焊接,弧长一般为2~3mm。
3.2.2.3 焊条角度根据焊件厚度确定。
两焊件厚度相等,焊条与焊条左右方向夹角均为45°;两焊件厚度不等时,焊条与较厚焊件一侧的夹角应大于较薄一侧的夹角。
焊条应与垂直面形成60°~80°角,使电弧略向上,吹向熔池中心。
3.2.2.4 收弧:当焊到末尾,采用排弧法将弧坑填满,把电弧移至熔池中央停弧。
严禁使弧坑甩在一边。
为了防止咬肉,应压低电弧变换焊条角度,使焊条与焊件垂直或由弧稍向下吹。
3.2.3 横焊:基本与平焊相同,焊接电流比同条件平焊的电流小10%~15%,电弧长2~4mm。
焊条的角度,横焊时焊条应向下倾斜,其角度为70°~80°,防止铁水下坠。
根据两焊件的厚度不同,可适当调整焊条角度,焊条与焊接前进方向为70°~90°。
3.2.4 仰焊:基本与立焊、横焊相同,其焊条与焊件的夹角和焊件厚度有关,焊条与焊接方向成70°~80°角,宜用小电流、短弧焊接。
冬期低温焊接:3.3.1 在环境温度低于0℃条件下进行电弧焊时,除遵守常温焊接的有关规定外,应调整焊接工艺参数,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缓慢冷却。
风力超过4级,应采取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3.3.2 钢结构为防止焊接裂纹,应预热、预热以控制层间温度。
当工作地点温度在0℃以下时,应进行工艺试验,以确定适当的预热,后热温度。
质量标准保证项目4.1.1 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4.1.2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间断焊焊接工艺说明-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间断焊焊接工艺说明
1、根据所标注的焊接符号要求进行焊接。
如图1所示,表示有6处50(80)的间断焊,每段焊缝长度为50mm ,中间间隔80mm ,焊缝高度为5mm 。
图1
2、焊两头,分中间。
先预留出端头的焊缝,再按要求将中间均分。
如中间无法按要求均分,可适当延长其中一段焊缝。
如图2所示,先留出端头1、2处焊缝位置,再将中间那段按图纸标注要求均分,如无法均分,可适当延长一段中间焊缝或缩短一段中间间隙。
图2
3、端头相交处焊缝需连接在一起,如图3所示。
端头焊
端头焊
中间间
中间焊
正确焊法:
端头相交处
图3 不合理焊法:
端头相交处
图4
4、各梁连接处为关键受力部位,焊缝需相连,如下图所示。
图5
正确焊法:关键
不合理焊法:关键受
焊缝
关键处焊补焊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