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解剖特点及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5
精品文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各年龄阶段其呼吸系统具有不同的解剖生理特点,而这些特点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预后及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目前临床上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将呼吸系统分为上、下呼吸道两个局部。
上呼吸道指鼻旁窦、鼻腔、咽及耳咽管、喉等部位;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
一、解剖特点〔一〕上呼吸道1.鼻和鼻窦婴幼儿时期,由于头面部颅骨发育不成熟,鼻和鼻腔相对短小,后鼻道狭窄,缺少鼻毛,鼻粘膜柔嫩,富于血管组织,故易受感染。
感染时鼻粘膜充血肿胀使鼻腔更加狭窄,甚至堵塞,引起呼吸困难及吮吸困难。
婴儿时期鼻粘膜下层缺乏海绵组织,至性成熟时期才发育完善,故婴儿极少发生鼻衄, 6~7 岁后鼻出血才多见。
此外,小儿鼻泪管较短,开口部的瓣膜发育不全,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侵犯眼结膜,引起结膜炎症。
婴幼儿鼻窦发育未成熟,上颌窦及筛窦出生时虽已形成,但极小, 2 岁后才开始发育,至 12 岁才发育充分。
额窦在 1 岁以前尚未发育, 2 岁时开始出现。
蝶窦出生即存在, 5~6 岁时才增宽。
婴儿可患鼻窦炎,但以筛窦及上颌窦最易感染。
2. 咽和咽鼓管小儿咽部相对狭小及垂直,鼻咽部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其中包括鼻咽扁桃体和腭扁桃体,前者在 4 个月即发育,如增殖过大,称为增殖体肥大;后者在 1 岁末逐渐退化。
因此,扁桃体炎多发生在年长儿,而婴幼儿那么较少见到。
扁桃体具有一定防御及免疫功能,对其单纯肥大者不宜手术切除,但当细菌藏于腺窝深处,形成慢性感染病灶,长期不能控制,那么可手术摘除。
小儿咽后壁间隙组织疏松,有颗粒型的淋巴滤泡, 1 岁内最明显,以后逐渐萎缩,故婴儿期发生咽后壁脓肿最多。
婴幼儿咽鼓管较宽,短而直,呈水平位,故上呼吸道感染后容易并发中耳炎。
3. 喉小儿喉部相对较长,喉腔狭窄,呈漏斗形,软骨柔软,声带及粘膜柔嫩,富于血管及淋巴组织,容易发生炎性肿胀,由于喉腔及声门都狭小,患喉炎时易发生梗阻而致吸气性呼吸困难。
小儿气道解剖特点人类的呼吸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巧的机构,它负责将空气引入我们的身体,供给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而对于小儿来说,由于其年龄和生理特点的差异,其气道解剖结构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
了解小儿气道解剖特点对于临床诊治和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婴幼儿气道解剖特点的第一大特点是:口鼻直径较小。
相比成人来说,婴幼儿的口腔和鼻腔较小,这导致他们的气道直径也较小。
这种特点使得小儿在面临呼吸困难时更容易发生气道阻塞。
此外,小儿气道的通畅性也容易受到鼻塞、呼吸道感染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呼吸困难的可能性。
小儿气道解剖特点的第二大特点是:软骨结构不完全。
在成年人的气道中,软骨结构能够有效地保持气道的开放性。
然而,在婴幼儿的气道中,软骨结构尚未完全发育,相对较软。
这使得小儿在面临外力压迫时更容易发生气道狭窄或变形。
因此,保护小儿的气道免受外力压迫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小儿气道解剖特点的第三大特点是:喉狭窄。
儿童的喉部相对较短而窄,喉软骨也不完全发育。
这种特点使得小儿在面临气道梗阻时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喉狭窄还意味着小儿的气道插管难度较大,这对于紧急情况下的气道维护和人工呼吸意味着困难和风险。
除了上述几点,在小儿气道解剖特点中还有一些其他值得注意的特点。
例如,小儿的气管较短而细,分支角度较小,导致其容易发生气道感染并且容易导致支气管病变。
另外,小儿的喉部还存在较多的淋巴组织,容易发生扁桃体肥大等情况,进一步妨碍气道的通畅。
这些特点使得小儿更容易受到气道相关疾病的困扰。
综上所述,小儿气道解剖特点与成人有诸多不同之处,包括口鼻直径较小、软骨结构不完全、喉狭窄等。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对小儿进行呼吸系统的检查和护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预防和处理小儿气道相关疾病时要格外小心。
只有加强对小儿气道解剖特点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小儿的呼吸健康。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喉软骨软化症毛细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胸膜炎、脓胸及脓气胸支气管扩张气管,支气管异物特发性肺纤维化反复呼吸道感染上气道梗阻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①上呼吸道:②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薄弱;气道较干燥。
纤毛运动较差,易于感染且易致呼吸道阻塞。
左支气管细长,右支气管短粗,异物易坠入右支气管,引起右侧肺段不张或肺气肿。
③胸廓:胸廓短、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心脏呈横位;呼吸肌不发达,胸廓活动范围小,易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
纵隔相对较大,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
二、生理特点呼吸频率与节奏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早产儿、新生儿易出现呼吸节奏不齐呼吸类型腹式呼吸随年龄增长出现胸腹式呼吸呼吸功能特点肺活量:50~70ml/kg,呼吸潜在力较差潮气量: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快,体表面积与成人相近功能残气量:受肺脏体积与肺弹性回缩力影响气体弥散量:气体弥散量小,单位肺容积与成人相近气道阻力:大于成人,随年龄增大而递减三、呼吸道免疫特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难以有效地清除吸入的尘埃及异物颗粒SIgA、IgG亚类含量均低,且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易患呼吸道感染四、肺部疾患常用检查方法肺功能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最大通气量,呼吸死腔和肺泡通气量换气功能:肺内分流量、肺泡动脉氧分压、生理死腔支气管镜检查用于气道、部分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血液气体分析氧饱和度水平和血液酸碱平衡状态第二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概述简称上感,俗称“感冒”,小儿最常见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二、病因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以病毒多见,约90%以上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三、临床表现和常见临床类型一般类型上感·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咳嗽。
儿童呼吸道解剖特点
儿童呼吸道解剖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粘膜表面积较大:儿童呼吸道粘膜表面积相对较大,主要是由于细支气管和肺泡数量的增加,这使得呼吸道对外界刺激和感染更为敏感。
2. 易受狭窄和阻塞:儿童的呼吸道较狭窄且柔软,容易受到炎症、过敏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狭窄和阻塞。
此外,儿童呼吸道的腺体和黏液分泌较多,容易形成黏液堵塞。
3. 壁缺乏支持:儿童的呼吸道壁较薄,缺乏成人呼吸道的软骨支架,使得呼吸道容易坍塌和狭窄。
4. 咽部较短:儿童的咽部较短,软腭较长,导致鼾症和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等呼吸问题在儿童中较为常见。
5. 声带较不发达:儿童的声带和喉部发育不完全,声带肌肉松弛,易导致声音嘶哑和声带痉挛。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呼吸道的解剖特点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道会逐渐发育成熟。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
上呼吸系统:上呼吸道包括口腔、鼻咽、鼻窦、及其贯穿的颅咽管,解剖上有许多特点:
1.口腔:小儿口腔的容积小,且形状较狭窄,颚部发育不全,舌前膨隆低,舌和上颚较为紧缩,舌咽静脉瘤发育不完全,唇口缩小。
2.鼻咽:小儿鼻咽较粗,容易梗阻,前庭和咽部蒂有明显的鼻骨发育不全,形成由环状骨到玻璃体原有的中隔缺损,在内壁有许多腺体,容易暴露于外界的病原体,有时会造成咽炎的发生。
3.鼻窦:小儿鼻窦较小,骨缝较为细狭,而且未发育完全,口头骨的发育也比成人晚,容易造成咽炎的发生。
中呼吸系统:中呼吸系统由气管、肺及其附属结构组成,解剖上具有以下特点:
1.气管:小儿气管较短、细,发育不全,而且胸膜不完整,这与成人不同,容易受感染,出现气管炎。
2.肺:小儿肺比成人较小,肺泡的发育也比成人晚,胸腔内压力也较成人低,容易受到毒物的损害,肺炎容易发生。
小儿呼吸道解剖特点
小儿呼吸道解剖特点
小儿呼吸道是与呼吸有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
对于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特点,需要进行分析和了解。
上呼吸道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小儿的鼻腔较为狭窄,同时鼻黏膜的血供丰富,如果遇到刺激就会引起鼻黏膜充血,造成呼吸阻塞。
在鼻腔内有
许多颗粒状的结构,称之为鼻甲,小儿鼻甲较为充血,容易引起鼻塞
现象。
另外,小儿咽部的组织松弛,很容易出现腺样体肥大,容易导
致鼻子炎症,呼吸不畅。
下呼吸道
气管和支气管是下呼吸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小儿气管结构相对较小,
软组织比较松弛,容易造成气管狭窄现象。
支气管也比成人短而细,
小儿的防御能力不足,容易遭受外部细菌和病毒感染。
此外,小儿的
纵隔器官较小,呼吸道和循环系统相互作用,容易出现心肺功能失调。
肺部解剖特点
小儿肺部相对成人而言较小,但它们的造成是相近的。
在婴儿时期,肺部组织相对较脆弱,易于遭受细菌、病毒、氧气不充足以及饮食不良等影响,导致婴儿不断呼吸困难。
总体来看,小儿的呼吸道结构与成人相比较小,同时也没有充足的防御机能。
因此,对于小儿呼吸道的保健应当引起充分重视。
对于有呼吸道疾病的小儿应当及时进行治疗,保障其健康成长。
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是什么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一、儿童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1)上呼吸道:①鼻腔短、无鼻毛,易受感染;②感染后鼻腔易堵塞,导致呼吸困难和吸吮困难;③鼻窦开口大,急性鼻炎累及鼻窦;④腭扁桃体1岁渐大,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⑤咽鼓管宽直短,鼻咽炎易致中耳炎;⑥喉部富含血管和淋巴组织,炎症时易发充血水肿,出现声音嘶哑和吸气性呼吸困难;(2)下呼吸道:①右侧气管粗短垂直,异物易入;②肺泡数量少、弹性纤维发育差,易发肺部感染;(3)胸廓和纵膈:①胸廓上下径短、膈肌位置高、呼吸肌发育差,易发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②膈肌和肋间肌重耐疲劳的肌纤维数量少,易发呼吸衰竭;③纵膈松软富有弹性,气胸或胸腔积液时易发纵膈移位;二、儿童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1)呼吸频率和节律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2)呼吸功能:①各项呼吸功能贮备能力差,患呼吸疾病时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②儿童年龄越小,肺容量越小,潮气量越小;(3)免疫特点: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均较差;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1、呼吸功能呼吸系统完成外呼吸的功能,即肺通气和肺换气。
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换气是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生理十分复杂,包括通气、换气、呼吸动力、血液运输和呼吸调节等过程。
2、防御功能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通过物理机制(包括鼻部加温过滤、咳嗽、喷嚏、支气管收缩、纤毛运动等)、化学机制(如溶菌酶、乳铁蛋白、蛋白酶抑制剂、抗氧自由基的谷胱甘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细胞吞噬(如肺泡局噬细胞及多形核粒细胞等)和免疫机制(B细胞分泌抗体,介导迟发型变态反应,从而杀死微生物)等而得以实现。
3、代谢功能对于肺内生理活性物质、脂质、蛋白、结缔组织及活性氧等物质,肺具有代谢功能。
某些病理情况能导致肺循环的代谢异常,可能因此导致肺部疾病的恶化,或导致全身性疾病的发生。
4、神经内分泌功能肺组织内存在一种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细胞,称为神经内分泌细胞或K细胞,与肠道的嗜银细胞相似,因此,起源于该细胞的良性或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表现出异常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如皮质醇增多症、肥大性骨病、ADH分泌过多症和成年男性乳腺增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