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存的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生物3、课时1课时4、课前准备实物小鱼两条,鱼缸一个。
二、教学课题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举例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尝试对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行归类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领会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生物离不开环境,关爱生物,从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做起三、教材分析《生物生存的环境》是苏科版七年级生物学习的第一章的内容,它主要讲述了生物的生存要依赖于一定的环境,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也不一样。
告诉我们保护生物要从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做起。
本节内容的呈现从学生的生活和认知经验出发,密切联系实际生活,避免了知讲理论的枯燥乏味,也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使用六模块的教学方法,不能死板照抄,要灵活运用,有创新。
由此可见,本节内容在教材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观察法、讨论法、探究法,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生物拿来做教具,充分设疑,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各种生物,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实物观察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课前准备两条差不多大的小鱼,和一个鱼缸。
一条小鱼在水里游,另一条鱼放在空桌子上。
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生存状态。
让学生分组讨论中两条小鱼的生长状况。
当放在桌子上的鱼快不行的时候再把它放在谁中,看看又会怎样的变化。
这种方法导入新课,学生很容易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讨论交流畅所欲言从上面的实验内容,充分的让学生体会到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
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鱼儿离不开水。
从而知道每种生物都要依赖于一定环境,引出本节的重点: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
【百度知道】鱼儿离不开水3、讨论,举例探究重难点(1)从鱼儿离不开水开始讨论:是不是每种生物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离开了特定的环境生物是否还能生存?分组讨论,讨论后全班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1.生物圈:(1)、有生存的圈层叫做生物圈。
生物圈包括、和。
(2)、生物圈是和的总称。
(3)、生物圈是的生态系统。
(4)、是人类的“立足点”。
(5)、生物圈的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________,海平面以上约_________,所以生物圈的厚度约为_____________。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_________厚的范围内。
(6)、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和稳定的等。
2.栖息地:(1)决定栖息地特征的环境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速率最快的自然保护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问题: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否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生物的生存呢?特别关注:土壤不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1.生物圈:(1)、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叫生物圈。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
(2)、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生活环境的总称。
(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
(5)、生物圈的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所以生物圈的厚度约为2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厚的范围内。
(6)、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阳光、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等。
2.栖息地:(1)决定栖息地特征的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土壤类型。
(2)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速率最快的自然保护区是黄河三角洲。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4)破坏生物栖息地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知识点:生物生存的环境
条件
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指生物所需要的一系列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不同的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不同,有些生物对高温适应良好,有些则对低温适应良好。
每种生物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超出该范围生物活动会受到限制甚至死亡。
2. 水分:水分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
不同生物对水分需求量不同,有些生物对水分的需求较高,有些则对水分的需求较低。
缺水或过度湿润都会对生物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3. 气体成分:气体成分是生物生存的重要环境条件,其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等。
氧气是生物进行呼吸代谢必需的气体,而二氧化碳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气体。
4. 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条件,也是动物感知外界环境和进行活动的重要刺激之一。
5. pH值:pH值是指环境中溶液酸碱程度的指标,不同生物对环境的pH值有不同的要求。
6. 营养物质:不同生物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包括有机物、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等。
7. 生存空间:不同生物对于生存空间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包括栖息地、栖息条件和生境的要求等。
总之,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的适宜程度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异,可以适应一定范围内的环境变化,但当环境条件发生剧烈变化时,可能导致生物无法适应甚至死亡。
微生物生活环境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种环境中,包括陆地、水体、大气等。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与它们的生理特性密切相关,下面将介绍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活方式以及适应策略。
1. 水体环境:水是微生物生活的基本环境之一。
在淡水湖泊、河流、海洋等水体中,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环境中,细菌和藻类是最常见的微生物。
它们通过从水中吸收溶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来获得能量和营养。
同时,水体中的微生物也参与了有机物的分解和循环过程,对水体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 土壤环境:土壤是微生物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之一。
在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它们在土壤中起着分解有机物、固氮、矿物质转化等重要作用。
土壤中的微生物还能产生抗生素,对植物生长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
同时,微生物还能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提供养分并帮助植物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3. 深海环境:深海是一个极端的生活环境,温度低、压力大、光照弱等条件对生物的生存都是巨大的挑战。
然而,深海却是微生物的天堂。
深海中的微生物能够利用化学能源进行生存。
例如,硫氧化细菌能够利用海底的硫化物为能源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维持生命活动。
此外,深海中的微生物还能抵抗高压、低温等极端条件,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中。
4. 极端环境: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也称为极端嗜好微生物,它们能够生存于高温、高压、低温、高盐度等极端条件下。
例如,热液喷口中的热液细菌能够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盐湖中的盐湖菌能够在高盐度的环境中生存。
这些微生物通过适应极端环境来利用这些环境中的资源,展现了惊人的生存能力。
5. 其他环境:微生物还可以在其他各种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例如,微生物在人体内形成了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在空气中、食品中、工业废水中等环境中生存。
它们有的起到有益作用,如发酵产生食品和药物;有的起到有害作用,如腐败、感染等。
生态环境的分类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体生存的自然环境,它是由生物、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综合体系。
根据不同的特征和组成成分,生态环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分类: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态环境。
一、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是指没有明显的人为干扰和破坏的自然环境。
它包括陆地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环境两个方面。
1. 陆地生态环境陆地生态环境是指地球上陆地部分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环境。
它包括森林、草原、沙漠、山地等各种陆地类型的生态系统。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它可以提供氧气、水源和吸附二氧化碳的功能,对于地球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草原是另一种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它是牧区和草食动物的家园,也是保持环境稳定的重要力量。
沙漠和山地是较为特殊的陆地生态系统,它们的特殊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但也有独特的适应性生物。
2. 水域生态环境水域生态环境是指地球上水体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环境。
水域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海洋、湖泊、江河、湿地等水域类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占据了71%的地球表面积。
海洋生态环境中,生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鱼类、海洋哺乳动物、海鸟等。
湖泊和江河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提供了大量的淡水资源和适宜的生存环境。
二、人为生态环境人为生态环境是指人类通过改变自然环境,创造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人为生态环境包括城市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两个方面。
1. 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是指城市地区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环境。
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是高度人为干预和破坏,包括大量的建筑、道路、工厂等人造物体,以及大量的排放物和垃圾等污染物。
城市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2. 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是指农村地区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是农田、村庄以及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包括水、空气、营养、光照、温度、重力、空气压力等。
1. 水:水是生物的活动的重要物质,几乎所有的生命过程都离不开水,如细胞内的化学反应、消化吸收、体液的循环、生物的行动等,都依赖水。
2. 空气:空气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存在、生长和进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包含了大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少量的其它气体和空气粒子,能够为生物提供氧和养分,是生物的重要环境因子。
3. 营养:生物体内的物质交换和新陈代谢,都离不开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是生物获取能量和进行代谢需要的物质。
4. 光照:光照是生物生存、生长和进化的必要条件,光照可以提供生物体所需要的能量,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活动。
对于光敏性生物而言,光照也可以影响生物体的行为。
5. 温度:温度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它影响着生物的代谢速度,而代谢速度又直接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发
育。
同时,温度也会影响生物的行为,如行动力和食物搜寻能力等。
6. 重力:重力是生物的重要环境因子,它是一种力,向着地心方向作用,是影响生物物理形态形成和生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7. 空气压力:空气压力是一种由大气压力产生的现象,是生物存活和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空气压力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行为和物理形态。
总之,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包括水、空气、营养、光照、温度、重力、空气压力等,是生物生存、生长和进化的重要条件。
它们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行为、物理形态和生理活动,是生物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
生物生存的环境篇一:《生物生存的环境》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物生存的环境本节是生物与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课,认识了环境,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还可以通过收集其他的资料,让学生对生物生存的环境有个系统的认识。
1.观察是科学探究一种基本方法,是发现问题,认识事物的起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爱护一草一木的环保意识。
能举例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事实,并尝试对生物生存的环境进行归类。
2.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初步具有收集和有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进行分析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关爱生物,从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开始。
重点:分析、描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并归类。
收集资料的能力的培养。
图片分析法,讨论法 1课时 1.导入新课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对生物学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开始正式进入这门科目的学习。
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生活在哪里?师:不了解吗?是因为“身在庐山”吧?从太空遥看地球,地球是一颗披着蓝色“面纱”的美丽行星。
然而,地球上真正美妙动人之处,却是蓝色面纱下绚丽多彩的生物圈,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园。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生物生存的环境。
2.学案之一:观察生物生存的环境X k b 1 . c o m 师:我们常听说“鱼儿离不开水”,是说鱼儿要生活在中。
那么其他是生物呢,我们来分[来] 析一下几幅彩图。
师:看过影片《帝企鹅日记》的人,都惊叹帝企鹅的美丽,黑色的背部,白肚皮,颈下一抹温暖的鹅黄,泛着迷人的光泽。
师:那么企鹅生活的环境怎么样?生:寒冷??生:恶劣?? 师:法国导演吕克·亚盖展现的《帝企鹅日记》,帝企鹅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甚至近于残酷:产后重返大海的雌企鹅,会在觅食中被海豹吃掉,再也见不到自己未来的宝宝;千辛万苦孵化出来的幼雏,眼睁睁被冻死在雄企鹅的脚下;终于可以满地跑了,小企鹅却转瞬间成了鹰隼的盘中物;当未来的希望彻底破灭时,悲痛欲绝的企鹅妈妈会发疯似的去抢别家企鹅的宝宝?? 师:大家有谁知道海底有没有花园的?生:可能有师:是什么呢?师:珊瑚就是海底的花园。
第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周围的一切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生物的生存与发展。
一、水、阳光、空气、温度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1.水:水是构成是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一切生物都需要水来维持生命。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一年的总降水量、雨季的季节性分布、湿度等成为限制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2.阳光: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海面200米以下几乎无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
此外光照时间的长短也是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之一,阳光对动物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
3.空气:大多数生物需要氧气维持生命,陆地上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还需要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
4.温度:一般来说,生物只能在一个狭窄的温度范围内生存。
由于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温度也是限制生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
昼夜的温度变化和季节性的温度变化都能够影响动物的行为。
二、生物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是指生物生存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包括人类在内。
生物之间存在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1.种内关系(1)概念: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2)举例:一只蚜虫被天敌捕获时,它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告知其他蚜虫迅速逃生。
这属于种内互助。
2中间关系(1)概念:指不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或共生等。
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成为捕食。
②竞争:不同种生物生活在同一区域,由于生存所需条件相似,因此存在着竞争关系。
③寄生:不同种生物之间还存在着寄生关系。
④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形成彼此互为有利的关系,则属于共生(2)举例①捕食:如狼吃羊,羊吃草。
②竞争:如农作物与杂草竞争阳光,水和肥料等③寄生:如菟丝子缠绕在寄主植物的茎上,由不定根形成的吸器伸入寄主的茎内吸取的养料和水分;蛔虫与人也是一种寄生与被寄生的关系。
④共生: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关系。
3种间关系比较复杂:如七星瓢虫吃蚜虫,而蚂蚁又会驱赶七星瓢虫。
生物生存的环境简介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指生命体存活和繁衍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要素。
这些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气候条件、地理位置、水体和土壤质量等。
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理解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物理环境物理环境是生物生存的基础,包括地球的温度、气候、大气、水和土壤等要素。
温度对生物的活动和代谢产生直接影响。
不同的生物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能力,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气候条件也是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如湿度、降水量、日照时间等。
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和其他气体的比例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对生物的生存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和气候条件,适应不同环境的生物会在不同地理位置上聚集。
例如,盛产于沙漠地区的植物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能够在干旱和高温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地理位置还对生物之间的互动和物种分布产生影响,形成了各种生态系统。
水体和土壤质量水是生物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之一。
水质对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
水中的溶解氧含量、酸碱度和水温等因素会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理功能。
土壤质量也对陆地生物的生存和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的养分含量、排水性、酸碱度和微生物活性都会影响植物的健康和生存。
环境污染与生物生存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生物生存产生了严重威胁。
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都会影响到生物的健康和生存。
例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会直接影响到人类和动物的呼吸系统,导致疾病的发生。
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会降低水生生物和陆地生物的生存能力,甚至导致物种灭绝。
生物适应环境的策略生物为了适应各种环境条件,演化出了各种策略。
大部分生物有着自身的生存律和适应机制。
例如,动物会寻找适宜的栖息地并进行迁徙,以适应不同季节和环境的变化。
植物则演化出了各种适应干旱、严寒等环境的生理和生态特征,例如多肉植物的储水器官和高山植物的抗寒机制。
生物生存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生存的环境并进行分析归类;说明环境的含义。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实验、调查和测量等基本的探究技能;初步具有收集和整理资料及进行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关爱生物,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
二、教学重点:分析、描述并归类生物生存的环境,进一步理解什么是环境。
三、教学难点:对学生观察能力、收集资料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展示
1、鲸鱼搁浅事件
提问:鲸鱼搁浅为什么会死亡?
2、南桔北枳现象
提问:为什么桔子和香蕉等水果不宜在北方种植?
3、狼孩的故事
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讨论】上述三个事件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环境,生物与环境息息相关!
(二)新授:
环节一:观察生物的生存环境
1、小竞赛:填出书中所给的生物的生存环境,看看哪个组填的又快又对。
2、小游戏:给生物们找“家”
生物:鲸、扬子鳄、燕子、兔子、鹰、松树、蚂蚱、牦牛、水稻、海葵、蘑菇、仙人掌、蚯蚓、老虎、狮子、麻雀、海带、熊、白鹭
“家”:草原、池塘、高山、海洋、沼泽、沙漠、天空、森林
【讨论】通过这两个活动,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学生讨论后总结:每种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于一定的环境,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
提问:那什么是生物的生存环境呢,是否就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空间呢?
(帮助学生理解环境的概念,为学习下节内容作铺垫。
)
3、小触动: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动物家园遭到破坏或污染的图片。
动物的控诉:
北极熊——冰川消逝,我们该怎么办?
麋鹿——孤独的身影,那里还有我的伙伴?
小熊——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
亚洲象——走吧,我们去寻找新的家园。
……
【讨论】你看了这些图片后有何感想?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学生讨论后总结:生物的生存离不开自己的“家”——环境,关爱生物,从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做起,从我做起!
环节二:观察校园生物的生存环境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校园中的生物的生存环境。
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学校,
了解我们学校中除了我们之外还有其他的生物一同生存。
(三)反馈:
1、生物生存的环境指的就是它所生活的地点。
()
2、地球上的生物集中分布于赤道附近。
()
3、每一种生物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吗?为什么?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