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修改后
- 格式:doc
- 大小:657.00 KB
- 文档页数:32
北方民族大学《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主编校对审核北方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二○一三年九月ﻬ目录实验一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性能分析 (2)实验二LC正弦波振荡器的综合分析 (8)实验三ﻩ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研究与综合测试 (12)实验四ﻩ频率调制与解调电路研究与综合测试 (22)实验五ﻩ锁相环的工作过程及综合分析 (29)实验一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性能分析(综合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信号谐振放大电路的组成和性能特点。
2.熟悉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学会频响特性的测试。
二、实验仪器与器材1. 高频电子技术实验箱中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实验模块电路(RK -050) 2. 示波器 3. 信号源 4. 扫频仪三、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电路图1-1为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电路(R K-050)。
图中,201P 为信号输入铆孔,当做实验时,高频信号由此铆孔输入。
201TP 为输入信号测试点。
接收天线用于构成收发系统时接收发方发出的信号。
变压器21T 和电容12C 、22C 组成输入选频回路,用来选出所需要的信号。
晶体三极管21BG 用于放大信号,12R 、22R 和52R 为三极管21BG 的直流偏置电阻,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且放大器工作于甲类状态。
三极管21BG 集电极接有LC 调谐回路,用来谐振于某一工作频率上。
本实验电路设计有单调谐与双调谐回路,由开关22K 控制。
当22K 断开时,为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12L 、22L 、42C 和52C 组成了初级回路,32L 、42L 和92C 组成了次级回路,两回路之间由电容62C 进行耦合,调整62C 可调整其耦合度。
当开关22K 接通时,即电容62C 被短路,此时两个回路合并成单个回路,故该电路为单调谐回路。
图中12D 、22D 为变容二极管,通过改变ADVIN 的直流电压,即可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达到对回路的调谐。
三个二极管的并联,其目的是增大变容二极管的容量。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大纲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Circuits课程编号:H61020007课程类别:学科核心课实验课性质: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学时:20 学分:0.5先修课程: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等实验指导书:自编开课实验室名称及地点:通信实验室一、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涉及的电路,绝大部分是非线性电子线路,它们广泛地用于通信系统和各种电子设备中,因此,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系统性。
本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建立电路系统的概念,了解各单元电路的实际运用及电路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试验教学的基本要求:1.本实验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高频信号的产生与放大,信号的频率变换及频谱搬移。
在每次的实验课当中,要求实验指导老师讲述实验原理、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相关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组装和测试电路的能力。
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各个实验,写出实验报告。
3.理论教学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以验证型实验为基础,以系统综合型实验及电路设计为方向,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见附表)三、考试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采取以实验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评分方法。
实验考试分为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
笔试的内容包括:实验电路的基本知识、元器件常识、仪器测量方面的相关知识等;实验操作包括:电路的组装、调试、测试及实验数据和结论等内容。
考试时必须每人一组,独立完成。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三年级。
五、主要仪器设备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率特性测试仪稳压电源高频毫伏表六、说明按学时数在实验项目表中选做若干个实验,其中综合、设计型实验不少于三个。
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制定人:卢金平审核人:王平。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及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3、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量单调谐、双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电2、测量单调谐、双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的增益3、测量单调谐、双调谐小信号放大器的通频带三、实验仪器1、信号源模块1块2、频率计模块1块3、2 号板1块4、双踪示波器1台5、万用表1块6、扫频仪(可选)1台四、实验原理(一)单调谐放大器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机接收端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
其实验单元电路如图1-1所示。
该电路由晶体管Q1、选频回路T1二部分组成。
它不仅对高频小信号进行放大,而且还有一定的选频作用。
本实验中输入信号的频率f S=10.7MHz。
基极偏置电阻W3、R22、R4和射极电阻R5决定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调节可变电阻W3改变基极偏置电阻将改变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从而可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
表征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谐振频率f0,谐振电压放大倍数A v0,放大器的通频带BW及选择性(通常用矩形系数K r0.1来表示)等。
图1-1 单调谐小信号放大电路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如下: 1、谐振频率放大器的调谐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频率f 0称为放大器的谐振频率,对于图1-1所示电路(也是以下各项指标所对应电路),f 0的表达式为∑=LC f π210式中,L 为调谐回路电感线圈的电感量;∑C 为调谐回路的总电容,∑C 的表达式为ie oe C P C P C C 2221++=∑式中, C oe 为晶体管的输出电容;C ie 为晶体管的输入电容;P 1为初级线圈抽头系数;P 2为次级线圈抽头系数。
谐振频率f 0的测量方法是:用扫频仪作为测量仪器,测出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调变压器T 的磁芯,使电压谐振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规定的谐振频率点f 0。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系统接通电源前请确保电源插座接地良好。
2、每次安装实验模块之前应确保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为保险起见,建议拔下电源线后再安装实验模块。
3、安装实验模块时,模块右边的双刀双掷开关要拨上,将模板四角的螺孔和母板上的铜支柱对齐,然后用黑色接线柱固定。
确保四个接线柱要拧紧,以免造成实验模块与电源或者地接触不良。
经仔细检查后方可通电实验。
4、各实验模块上的双刀双掷开关、拨码开关、复位开关、自锁开关、手调电位器和旋转编码器均为磨损件,请不要频繁按动或旋转。
5、请勿直接用手触摸芯片、电解电容等元件,以免造成损坏。
6、各模块中的3362电位器(蓝色正方形封装)是出厂前调试使用的。
出厂后的各实验模块功能已调至最佳状态,无需另行调节这些电位器,否则将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严重影响。
若已调动请尽快复原;若无法复原,请与指导老师联系。
7、在关闭各模块电源之后,方可进行连线。
连线时在保证接触良好的前提下应尽量轻插轻放,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实验。
拆线时若遇到连线与孔连接过紧的情况,应用手捏住线端的金属外壳轻轻摇晃,直至连线与孔松脱,切勿旋转及用蛮力强行拔出。
8、按动开关或转动电位器时,切勿用力过猛,以免造成元件损坏。
目录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简介 (3)实验一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 (8)实验二正弦波振荡器 (16)(一)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16)(二)晶体振荡器与压控振荡器 (19)实验三模拟乘法器调幅(AM、DSB、SSB) (22)实验四混频器实验 (27)(一)二极管的双平衡混频器 (27)(二)模拟乘法混频 (32)实验五包络检波及同步检波实验 (37)实验六变容二极管调频实验 (43)实验七正交鉴频及锁相鉴频实验 (51)实验八自动增益控制(AGC) (55)通信电路课程设计小功率调频发射机 (61)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简介一、实验箱组成该实验箱由10个实验模块及实验箱体(含电源)组成。
1、实验模块及电路组成如下:1)模块1:单元选频电路模块该模块属于选件,非基本模块包含LC并联谐振回路、LC串联谐振回路、集总参数LC低通滤波器、陶瓷滤波器、石英晶体滤波器等五种选频回路。
目录第一章高频IV型实验系统介绍 (1)一、高频IV型实验系统概述 (1)二、实验箱箱体结构 (1)三、箱体各组成部分说明 (2)四、高频模块介绍及实验说明 (4)五、高频电路实验要求 (4)第二章高频电路实验部分 (6)实验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6)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 (10)实验三正弦波振荡器 (15)实验四振幅调制器 (21)实验五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实验 (26)实验六混频器实验 (35)实验七检波器实验 (40)实验八调频发射、接收系统实验 (46)第一章 高频IV 型实验系统介绍一、高频IV 型实验系统概述本系统由实验箱体和外接实验模块两部分组成,其中外接模块采用插拔式结构设计,便于功能的扩展。
箱体上带有一个最高频率1MHz 的低频信号源、最高频率10MHz 的高频信号源、语音与麦克风模块和电源引出端,可进行部分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实验。
而插上选配的高频模块,则可进行相应的高频实验。
二、实验箱箱体结构箱体平面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扬声器● 高频信号源、低频信号源区 ● 电源输出区扬声器 麦克风电源输出低频信号源外接实验模块高频信号源模块电源座图1 GP-IV 实验箱平面布局图●外接实验模块区●实验模块电源座区三、箱体各组成部分说明1.电源输出区电源接通时,电源输出区电源指示灯亮2.扬声器和麦克风其输入输出为汉字标示3.直流电压输出区:系统的电源为220V交流输入,5路直流输出:±5V/2A,±12V/0.5A,-8V/0.5A。
在本区内设有这5组直流电压的输出接口,以方便使用。
4.高频信号源、低频信号源高低频信号源均采用DDS芯片输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三种波形的信号,峰峰值最大可达6V,同时幅值、偏移可调。
1).操作:●频率设置键“MENU”:第一次按下此键,数码管第一位开始闪烁,即进入了“频率设置”状态,此时功能键“NEXT”、“ADD”有效;第二次按下此键,退出“频率设置”状态,功能键“NEXT”“ADD”无效。
《通信电⼦线路》实验指导书实验⼀、⾼频⼩信号放⼤器实验⼀、实验⽬的1、了解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2、了解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并掌握频带的展宽。
3、掌握放⼤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法。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1、⾼频电⼦线路综合实验箱(TKGP系列);2、扫频仪;3、⾼频信号发⽣器;4、双踪⽰波器。
三、实验原理1、⼩信号调谐放⼤器基本原理⾼频⼩信号放⼤器电路是构成⽆线电设备的主要电路,它的作⽤是⼤信道中的⾼频⼩信号。
为使放⼤信号不失真,放⼤器必须⼯作在线性范围内,例如⽆线电接收机中的⾼放电路,都是典型的⾼频窄带⼩信号放⼤电路。
窄带放⼤电路中,被放⼤信号的频带宽度⼩于或远⼩于它的中⼼频率。
如在调幅接收机的中放电路中,带宽为9KHz,中⼼频率为465KHz,相对带宽Δf/f0约为百分之⼏。
因此,⾼频⼩信号放⼤电路的基本类型是选频放⼤电路,选频放⼤电路以选频器作为线性放⼤器的负载,或作为放⼤器与负载之间的匹配器。
它主要由放⼤器与选频回路两部分构成。
⽤于放⼤的有源器件可以是半导体三极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电⼦管或者是集成运算放⼤器。
⽤于调谐的选频器件可以是LC谐振回路,也可以是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LC集中滤波器,声表⾯波滤波器等。
本实验⽤三极管作为放⼤器件,LC 谐振回路作为选频器。
在分析时,主要⽤如下参数衡量电路的技术指标:中⼼频率、增益、噪声系数、灵敏度、通频带与选择性。
单调谐放⼤电路⼀般采⽤LC回路作为选频器的放⼤电路,它只有⼀个LC回路,调谐在⼀个频率上,并通过变压器耦合输出,图1-1为该电路原理图。
1f中⼼频率为f0+带宽为Δf=f2-f1图1-1、单调谐放⼤电路为了改善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通常采⽤双调谐放⼤电路,其电路如图1-2所⽰。
双调谐放⼤电路是由两个彼此耦合的单调谐放⼤回路所组成。
它们的谐振频率应调在同⼀个中⼼频率上。
两种常见的耦合回路是:1)两个单调谐回路通过互感M耦合,如图1-2(a)所⽰,称为互感耦合双调谐振回路;2)两个单调谐回路通过电容耦合,如图1-2(b)所⽰,称为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GP-4A严国萍贺锋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二○○三年十二月前言通信电子线路实验系统是配合通信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或非线性电子电路)课程的理论教学研制的一套实验系统。
通信电子线路实验系统由通信发射机和接收机两大部分组成。
每部分都由单独的单元模块组合。
既可根据课程内容、进度完成单元模块实验,又可进行调幅、调频两种收、发系统的实验。
实验内容既有分立器件又有集成器件,便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
发射机系统由低频调制源振荡器电路、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振幅调制电路、高频功率放大器五个模块组成。
可独立进行各部分功能模块实验,也可将各部分级连完成发射机整机调试和测试实验。
接收机系统由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混频器、锁相频率合成器、本振源、中放、二次混频与鉴频,包络检波五个模块组成。
可独立进行各部分功能模块实验,也可将各部分级联完成接收机功能实验。
该实验装置还可进行通话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际的通信系统。
通过实验可使学生进一步消化理解理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调测的实际动手能力,建立系统概念。
采用GP-4型实验设备做实验时,必备的仪器是20MHZ以上双踪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毫伏表、高频信号发生器等,GP-4A型实验设备中带有高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
该实验设备经过多次修改,本指导书是针对GP-4型和GP-4A型机所写,设备和指导书仍有一些不完善甚至不妥之处,期望同学们及有关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编者二OO三年十二月目录实验板模块分布图 (1)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4)实验二高频功率放大器 (8)实验三正弦波振荡器 (12)实验四振幅调制器 (16)实验五调幅波信号的解调 (20)实验六混频器 (23)实验七变容二极管调频器 (29)实验八调频波解调实验 (33)实验九本振频率合成 (36)实验十调幅系统实验 (39)实验十一调频系统实验 (42)实验十二模拟通话实验 (45)GP-4型通信电子线路简易操作说明 (48)附录1 频率计和高频信号发生器 (54)附录2 BE3型频偏仪 (56)附录3 主要集成电路 (58)图10-1(a )调幅发射机实验组成原理框图J36(J.H.OUT)J30图10-1 (b )调幅接收机实验组成原理框图ZD.OUT图11-1 (a )调频发射机实验组成原理框图J36(J.H.OUT)J30图11-1 (b )调频接收机实验组成原理框图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孙思梅改编电子与通信实验中心2008年8月实验要求1. 实验之前必须充分预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掌握好实验所必需的有关原理和理论知识;2. 对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使用之前必须了解其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实验时严格遵守;3. 动手实验之前应仔细检查电路,确保无误后方能接通电源;4. 由于高频电路的特点,要求每次实验时连线要尽可能地短且整齐,不要有多余的线;5. 调节可变电容或可变电阻时应使用无感起子;6. 需要改接连线时,应先关断电源,再改接线;7. 实验中应细心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8. 实验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断电源,并报告指导老师;9. 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整理好仪器、设备、工具和实验导线。
实验报告要求:1.写明实验名称;2.写出实验目的;3.绘制实验电路图;4.列出实验所需仪器的型号和数量;5.写出实验内容及步骤;6.分析试验数据;7.写出实验体会。
目录实验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板G1) (1)实验二双调谐回路及通频带展宽实验(实验板G1) (4)实验三正弦波振荡器(实验板G1) (6)实验四低电平振幅调制器(利用乘法器)(实验板G3) (9)实验五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板G2F) (12)实验六高电平振幅调制器(实验板G2F) (17)实验七调幅波信号的解调(实验板G3) (19)实验八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实验板G4) (22)实验九相位鉴频器(实验板G4) (24)实验十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实验板G5) (27)实验十一集成电路(锁相环)构成的频率解调器(实验板G5) (30)实验十二利用二极管函数电路实现波形转换(主机面板) (32)实验十三晶体管混频电路(实验板G7) (33)附录1:TPE—GP2型高频电路实验学习机 (36)附录2:XPD1252-BT3C RF宽带扫描仪 (37)附录3:SP-1500型频率计 (44)附录4:DA22B型超高频毫伏表 (47)附录5:F40型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 (50)实验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电路实验中心2016年4月目录实验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2)实验2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8)实验3 集成乘法器幅度调制电路 (15)实验4 振幅解调器(包络检波) (23)实验5 振幅解调器(同步检波) (28)附录高频信号发生器使用简介 (32)实验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准备1.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1)放大器静态工作点(2)LC并联谐振回路(3)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2.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1)①号实验板《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电路》板(2)⑤号实验板《元件库》板及库元件。
注意:元件库板与库元件一一对应,实验结束后,请对应放好,便于实验后检查。
(3)双踪示波器(模拟)(4)电源(5)高频信号发生器(6)万用表二、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 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4.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包括电压增益、通频带、Q值)的影响;5.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点(对地)电压VB、VE、VC,并计算放大器静态工作点;2.用示波器测量单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3.用示波器观察静态工作点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4.用示波器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四、基本原理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接收机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和选频。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
图中,R B1、R B2、R E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放大器工作于甲类。
C E是R E的旁路电容,C B、C C是输入、输出耦合电容,L、C是谐振回路,R C是集电极(交流)电阻,它决定了回路Q值、带宽。
为了减轻晶体管集电极电阻对回路Q值的影响,采用了部分回路接入方式。
图1-1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原理电路图1-2 实验电路图(此图为典型原理图,图中标号与所用电路标号不一致)4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1-2所示。
通信电子线路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Circuit实验指导书Experimental Instruction郭丽萍于少华李厚杰曲昕大连民族学院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机电信息工程学院(College of Electromechan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2010年10月实验要求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1. 每位学生必须按规定完成实验课,因故不能参加实验者,要在上课前向指导教师请假(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
对所缺实验要在期末考试前规定的时间内补齐,缺实验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2.每次实验课前,必须作到预习,弄清实验题目、目的、内容、步骤和操作过程以及需要记录的参数等,认真做好预习报告。
在实验前,指导教师要检查预习结果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不写预习报告,又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不允许做实验。
3.每次实验课前,学生必须提前5分钟进入实验室,找好座位,查看所需实验设备是否齐全,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4.做实验前,了解设备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在没有弄懂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前,不得贸然使用,否则因使用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损坏的,根据大连民族学院《仪器设备损坏丢失处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5.实验过程中实验室内设备不得任意搬动和调换,非本次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未经指导教师允许不得动用。
6.每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认真、踏实、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
坚持每次实验都要亲自动手,不可“坐车”,实验小组内要轮流进行接线、操作和记录等工作,无特殊原因,中途不得退出实验,否则本次实验无效。
7.实验中的接线、改线、拆线都必须在切断电源的情况下进行(包括安全电压),线路连接完毕再送电。
实验中,特别是设备刚投入运行时,要随时注意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如发现有超量程、过热、异味、冒烟、火花等,应立即断电,并请指导老师检查处理。
8.实验过程中,如出现事故,应马上关闭电源,然后向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如实反映事故情况,并分析原因和处理事故。
如有损坏仪表和设备情况,应马上提出,按有关规定处理。
9.每次实验结束,指导教师要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检查并签字,在教师确认正确无误后,学生方可拆线。
整理好实验台和周围卫生,填写实验登记簿后方可离开。
10.实验课后,每位学生必须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不得抄袭。
i通信电子线路实验的说明The Instructions of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是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理论教学的深化和补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和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理工科(science and engineering)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通信电子线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通信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对通信电子线路(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circuit)、电路原理(Circuit principle)、系统与设备(Systems and equipments)有全面直观的认识。
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innovation)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研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面对社会,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ii目录一、高频信号发生器(high frequency signal generator)的使用说明 (1)二、实验项目(Experiment project) (3)实验一调谐放大器( tuned amplifiers ) (3)实验二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high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 (8)实验三LC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feedback threepoint oscillator ) (11)实验四石英晶体振荡器(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 ) (12)实验五振幅调制器(amplitude modulator ) (14)实验六调幅波信号的解调( amplitude modulation signals' demodulation ) (17)实验七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VCO) ) )构成的频率调制器( frequency modulator) (21)实验八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构成的频率解调器 (25)iii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说明The Using Instruments of High Frequency Signal generator仪器采用塑料面框,固定在基座和底板上,在盖上外罩构成便携立式仪器。
仪器的内部:基座的右边频段开关上,装有高频发生器的电感(induction),它的左下方是放大器( amplifier )和稳幅控制电路(steady amplitude control circuit),基座的右后方是稳压电源(regulated power supply)和音频振荡器(audio oscillator ),可变电容器(adjustable capacitor)的右边是高频振荡电路(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 circuit),左边是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 )立体声发生器电路,中后是电源变压器(power transformer),仪器的后面有电源输入插座、险丝座、导频输出插座和外调双通道输入插孔。
(1)电源开关(指示灯)(2)音频输出幅度调节(3)频率调节(4)音频输出高、中、低开关(5)音频输出插座(6)高频输出插座(7)高频输出调节(8)高频输出高、低开关(9)立体声发生器调制选择:左(L)、右(R)、左+右(L+R)(10)频段选择开关(11)高频发生器的频宽调节(12)高频发生器的调幅( amplitude modulation )、载频(carrier frequency)(等幅)、调频开关(13)指针(14)频率刻度(15)电源输入插座(16)保险丝座(17)导频输出插座(18)外调左(L)输入插孔(19)外调右(R)输入插孔使用操作:开机预热,将电源线插入仪器的电源输入插座,电源线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发亮后预热3-5分钟。
音频信号使用:将频段选择开关(10)置于“1”,调制开关(12)置于“载频(等幅)”,音频信号由音频输出插座(5)输出,根据需要选择信号幅度开关的“高、中、低”档,一般调节范围:低档自微伏至2个毫伏;中档自毫伏至几十毫伏;高档自几十毫伏至2.5伏。
调频立体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将频段选择开关(10)置于“1”,调制开关(12)置于“载频”,切记不能置于“调频”,否则,就要影响立体声发生器的分离度。
- 1 -调频调幅( amplitude modulation )高频信号发生器(high frequency signal generator)的使用:将频段选择开关(10)按需置于选定频段,调制开关(12)按需选择调幅( amplitude modulation )、载频(carrier frequency)和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高频信号输出幅度由电平选择开关(8)置于“高”或“低”和输出调节,高频信号由(6)插座输出。
调节频宽(frequency width)调节:在中频放大器(mid-frequency amplifier )和鉴频器(discriminator )正常工作条件下,将高频信号发生器(high frequency signal generator)的频率调在中频频率上,调节“频宽调节”(11)从小(向顺时旋转)到大,使示波器( oscilloscope )的波形不失真,即观察波形法;听声音法,是将频宽调节从小调到声音最响时,就不再调大,应稍微调小一点即可,如在调节中频放大器( amplifier )和鉴频器的过程中调节“频宽调节”随中频。
鉴频的调试过程中随时调节“频宽调节”直到都调好。
- 2 -- 3 -实验一 调谐放大器( Tuned Amplifier )一、 实验目的(Experimental purposes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 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通频带(pass band)与选择性(selection)。
3. 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 熟悉和了解放大器( amplifier )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Experiment instruments )1. 双踪示波器(dual tracer oscilloscope )2. 扫频仪(sweep frequency instrument)3. 高频信号发生器(high frequency signal generator)4. 毫伏表(millivoltmeter)5. 万用表(multimeter)6. 实验电路板(experimental circuit board)三、预习要求(Preview requirements )1. 复习谐振回路(resonance loop )的工作原理。
2. 了解谐振放大器( resonance amplifier )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 通频带(pass band ) 以及选择性相互之间的关系。
3. 电路中,若电感量L=1uh ,回路总电容C=220pf (分布电容包括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f 0(center frequency ) 。
4. 分析各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四、实验原理(Experimental principle )由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组成的单个振荡电路,称为单振荡回路(single oscillate loop)。
信号源(sources)与电容(capacitance )和电感(Hartley )串接,就构成串联振荡回路(series oscillate loop )。
电感的感抗(inductive reactance )值()L ω随信号频率的升高而变大,电容的容抗(capacitive reactance )值()C ω/1则随信号频率的升高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