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精校精析纯word可编辑-安徽卷Ⅰ.DOC

2014年高考化学真题精校精析纯word可编辑-安徽卷Ⅰ.DOC

2014·安徽卷(课标化学) 7.[2014·安徽卷] 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7.C [解析] 三聚氰酸的分子式为C3H3N3O3,A项错误;三聚氰酸分子中的化学键均为极性键,B项错误;三聚氰酸是由极性共价键构成的共价化合物,C项正确;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而该反应生成酸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D项错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8.[2014·安徽卷] 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Fe2++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2-4+Ba2++3OH-===Fe(OH)3↓+BaSO4↓2-1-c-n-j-y D.1 L 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 8.D [解析] Fe3+与C6H5OH发生显色反应,A项错误;题中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B项错误;离子方程式中离子不符合化学式的配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SO2-4+3Ba2++6OH-===3BaSO4↓+2Fe(OH)3↓,C项错误,1 L 0.1 mol/L的该溶液中含有n(Fe3+)=1 L×0.2 mol/L=0.2 mol,利用原子守恒可知加入足量锌可置换出铁的质量为0.2 mol×56 g/mol=11.2 g,D项正确。【来源:21cnj*y.co*m】 9.[2014·安徽卷] 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仪器 试剂 A 分离Br2和CCl4的混合物 分液漏斗、烧杯 Br2和CCl4的混合物、蒸馏水 B 鉴别葡萄糖和蔗糖 试管、烧杯、酒精灯 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 C 实验室制取H2 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锌粒、稀HNO3 D 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 滴定管、锥形瓶、烧杯 NaOH溶液、 0.100 0 mol·L-1盐酸 9.B [解析] 因为Br2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故水不能将溶于CCl4中的Br2萃取出来,因此利用分液漏斗、烧杯无法分离CCl4和Br2的混合物,A项错误;葡萄糖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项正确;锌粒与稀硝酸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生成氢气,C项错误;缺少指示滴定终点的指示剂,D项错误。 10.[2014·安徽卷] 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21*cnjy*com A B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0~3 s内,反应速率

为 v(NO2)=0.2 mol·L-1 C D 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 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 10.A [解析] 由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图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反应逆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A项正确;0~3 s内,v(NO2)=(1.0 mol/L-0.4 mol/L)÷3 s=0.2 mol·L-1·s-1,B项错误;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快,平衡不移动,C项错误;达到平衡时,增加c(O2)平衡逆向移动,NO2的转化率减小,D项错误。 11.[2014·安徽卷] 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 C.Na2CO3溶液:c(Na+)+c(H+)=2c(CO2-3)+c(OH-)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https://www.doczj.com/doc/1b12372819.html, 11.B [解析] 在Na2S溶液中存在H2OOH-+H+以及S2-+H2OHS-+OH-、HS-+H2OH2S+OH-,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Na+)>c(S2-)>c(OH-)>c(HS-)>c(H2S)>c(H+),A项错误;利用质子守恒知Na2C2O4溶液中存在c(OH-)=c(H+)+c(HC2O-4)+2c(H2C2O4),B项正确;利用电荷守恒知Na2CO3溶液中,c(Na+)+c(H+)=2c(CO2-3)+c(HCO-3)+c(OH-),C项错误;利用原子守恒可知CH3COONa和CaCl2的混合液中c(Na+)+c(Ca2+)=c(CH3COOH)+c(CH3COO-)+12c(Cl-),D项错误。 21*cnjy*com 12.[2014·安徽卷]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选项 规律 结论 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C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NH3的沸点低于PH3 D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 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以得到CuS沉淀 12.D [解析] 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A项错误;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铝片不能溶解,B项错误;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PH3,C项错误;CuS比ZnS更难溶,因此向ZnS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可实现沉淀转化,生成CuS沉淀,D项正确。 13.[2014·安徽卷] 室温下,在0.2 mol·L-1 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13.C [解析] A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A项错误;a~b段,

Al3+与OH-作用生成Al(OH)3沉淀,Al3+浓度不断减小,B项错误;c点溶液pH<7,说明溶液中还没有NaAlO2生成,因此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C项正确;在c~d段pH逐渐增大,说明沉淀逐渐溶解,到达d点,Al(OH)3沉淀已完全溶解,D项错误。 25.[2014·安徽卷] 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 离子半径 熔点 酸性 Si____S O2-____Na+ NaCl____Si H2SO4____HClO4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在25 ℃、101 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 mol CuCl(s),放热44.4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三 Ⅰ A 2 1s22s22p63s23p2 (2) < > < < (3)4CuCl(s)+O2(g)===2CuCl2(s)+2CuO(s) ΔH=-177.6 kJ·mol-1(合理答案均可)
(4) (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Na核外电子分三层排布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ⅠA族;S的价层电子排布为3s23p4,利用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可知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依据能量最低原理以及洪特规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14号元素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2)非金属性Si<S,因此第一电离能Si<S;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简单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半径O2->Na+;离子晶体NaCl的熔点小于原子晶体单质硅的熔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2SO4<HClO4。(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和原子守恒等可知,CuCl与O2反应得到氧化产物CuCl2,黑色产物必为还原产物CuO(同时也属于氧化产物),由此可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CuCl(s)+O2(g)===2CuCl2(s)+2CuO(s) ΔH=-177.6 kJ/mol。(4)Cl2将ClO-2氧化为ClO2,自身被还原为Cl-,由此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可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1教育网 26.[2014·安徽卷] (1)A→B为加成反应,则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2)H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名称(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3)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MOB是H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吸收峰外仅有1个吸收峰; ②存在甲氧基(CH

3O—)。 TMO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A能和HCl反应得到氯乙烯的单体 b.D和F中均含有2个π键 c.1 mol G完全燃烧生成7 mol H2O d.H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26.(1)CH2CHCCH 加成反应 (2)碳碳双键、羰基、酯基 2-丁炔酸乙酯 (3)CH3C=CCOOH+CH3CH2OHCH3=CCCOOCH2CH3+H2O (4) (5)a、d
[解析] (1)B为2分子乙炔加成得到的产物,反应机理一定是一个乙炔断裂碳碳三键中的一条键,另一个乙炔分子断裂C—H键,然后加成得到,B的结构简式是CH2===CH—C≡CH;结合B、C的结构简式和转化条件可知B→C为加成反应。(2)F是由2-丁炔酸与乙醇形成的酯,根据酯类物质命名规则可知F的名称是2-丁炔酸乙酯。(3)结合(2)中分析可知E为2-丁炔酸(CH3C≡CCOOH),由此可知E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由限定条件可知苯环侧链上只有一种氢原子,结合H的分子式(C10H14O3)知该同分异构体中含有3个—OCH3且只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则TMOB的结构简式为 (5)CHCH与HCl反应生成的CH2===CHCl是聚氯乙烯的单体;D中碳碳三键中有2个π键、F中碳碳三键中有2个π键、酯基的碳氧双键中还含有1个π键,则F中含有3个π键;1 mol G中含有16 mol H,则1 mol G完全燃烧可生成8 mol H2O;H中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还有酯基可发生取代反应。21·cn·jy·com 27.[2014·安徽卷] 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https://www.doczj.com/doc/1b12372819.html, 已知:HCl的沸点是-85.0 ℃,HF的沸点是19.5 ℃。 (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H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无水HF有腐蚀性和毒性,工厂安全手册提示:如果不小心将HF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2%的________溶液冲洗。www-2-1-cnjy-com (2)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F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F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HCl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LiPF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取样品w g,测得Li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该样品中LiPF6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用含w、n的代数式表示)。 27.(1)反应物 溶剂 SiO2+4HF===SiF4↑+2H2O NaHCO3 (2)PF5+4H2O===H3PO4+5HF (3)过滤 冷凝 (4)w-26n126 [解析] (1)由已知可知低温时HF为液态,反应①得到LiHF2饱和溶液,可见在反应①中无水HF的作用是作反应物和溶剂;玻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SiO2可与HF反应生成SiF4气体和H2O,所以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器材;HF溶于水得到氢氟酸,因此洗涤时可选用碱性很弱的盐溶

液来洗涤,如2%的NaHCO3溶液。(2)F无含氧酸,因此PF5水解得到的两种酸一定为氢氟酸和磷酸。(3)第④分离后得到滤液和固体产品LiPF6,可见分离方法是过滤;由HCl、HF的沸点可知分离HCl与HF的混合物,只需将混合气体降温冷凝(HF转化为液态)后
即可分离。(4)由LiPF6、LiF的化学式,利用“锂守恒”知w g LiPF6、LiF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n mol,设w g样品中LiPF6、LiF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由题意得:x+y=n、152x+26y=w,两式联立解得x=w-26 n126。【版权所有:21教育】 28.[2014·安徽卷]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炭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所示)。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编号 实验目的 炭粉/g 铁粉/g 醋酸/% 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0.5 2.0 90.0 ② 醋酸浓度的影响 0.5 36.0 ③ 0.2 2.0 90.0 https://www.doczj.com/doc/1b12372819.html,/ (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a)所示。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_腐蚀,请在图(b)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的流动方向;此时,炭粉表面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b) (3)该小组对图(a)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________; ,, (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28.(1) 编号 实验目的 炭粉/g 铁粉/g 醋酸/% ② 2.0 ③ 炭粉含量的影响 (2)吸氧 还原 2H2O+O2+4e-===4OH-(或4H++O2-4e-===2H2O) (3)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4)
实验步骤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①药品用量和操作同编号①实验(多孔橡皮塞增加进、 出导管); ②通入氩气排净瓶内空气; ③滴入醋酸溶液,同时测量瓶内压强变化(也可测温度 变化,检验Fe2+等)。如果瓶内压强增大,假设一成立。 否则假设一不成立。[解析] (1)为得出影响规律,两个对比试验只能保留一个变量不同,实验②为探究醋酸浓度的影响,则所取碳粉质量、铁粉质量需要和实验①相同;对比实验①、实验③,二者所取碳粉质量不同,实验③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碳粉含量对实验的影响。(2)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小,则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减少,说明发生了吸氧腐蚀;发生腐蚀时形成原电池,因此电子由负极(Fe)

流向正极(C);在炭粉(正极)表面发生的反应是溶解的O2得电子还原为OH-(起始时,滴入醋酸,则电解质溶液酸性强,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与H+结合成H2O,因此正极电极反应也可写成4H++O2+4e-===2H2O)。(4)锥形瓶内压强开始时变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发生析氢腐蚀,二是反应放热,瓶内温度升高;为验证发生析氢腐蚀,可另取一装置,药品用量和实验操作与编号①的实验相同,根据需要可在橡皮塞上打孔,通过测量瓶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溶液中c(Fe2+)随时间的变化等均可,利用测得数据做出相应判断。2·1·c·n·j·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