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患者:陈文(化名)26岁,江西人病史:两个月前突然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活动后感到心慌、胸闷。
至当地医院就诊,予以护胃药物治疗后没有改善,再查肾功能发现血肌酐高达1135微摩/升,血红蛋白68克/升。
发病以来,尿量无明显改变。
既往身体健康,患者回忆这几个月来一直脸色苍白,经常感到头晕,以为是工作劳累,未引起重视。
就诊后查体:血压186/90mmHg。
贫血貌,眼睑浮肿,心界向左侧扩大,心率108次/分,心律齐,未及杂音,肺部、腹部查体无殊,双侧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主要结果:血红蛋白65克/升;血小板54X109/升,尿蛋白(++++);血肌酐1138微摩/升,肝功能、血白蛋白正常,血钙1.86毫摩/升,血磷1.87毫摩/升,甲状旁腺素392.7皮克/毫升,双肾B超提示双肾缩小(左肾7·1厘米×3.5厘米,右肾8.2厘米x4.7厘米),皮质髓质分界不清晰,皮质回声增强。
自身抗体、ANCA、免疫球蛋白、补体、肝炎标志物等正常。
分析:患者以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起病,发现血肌酐明显升高,进一步检查发现蛋白尿、双肾明显缩小,伴有贫血、低钙高磷、甲状旁腺素升高,高血压,故慢性肾衰竭(CKD一5期)诊断明确。
病因考虑为慢性肾炎引起可能性大。
治疗:医院专家立即予以“升清降浊五行化毒法”按照五行生克辩证关系,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将中药有效成份高倍浓缩提取,以“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排毒泄浊、协调平衡”为治则排列组合。
双向调节免疫状态,恢复肾脏有效循环,从而达到改善肾病临床症状,减轻肾小球炎症反应,缓解或清除尿检异常(蛋白尿或血尿),改善残存肾小球功能,最大限度减少肾衰、腹膜透析、换肾发生机率。
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黄煌医案:慢性肾衰】古方助我此病安康度晚年钱汝益我已78岁了,1998年5月,年度体检时我被发祥:血肌酐186mmol/dl,血糖6.39,尿检阴性,当时无不适症状。
同年8月,住院检查:B超示左肾萎缩(56*17*25mm,早在第一次做B超时已发现),右肾112*37*54,多个囊肿;血肌酐在170左右,尿蛋白+~++,尿糖++~++++,经肾造影、CT等多项检查,诊断为:右侧孤立肾,慢性肾功能不全,Ⅱ型糖尿病。
出院时医嘱:降压,肾病饮食,定期复查,服用中药。
现在回顾这些措施还是正确有效的:(一)我慢性肾衰的起因,并非肾炎,可能是舒张压长期偏高(八十年代初期,低压90~100,均控制不住),改用卡托普利、洛汀新蒙诺等类药物等,近10年来一直稳定;(二)从1999年起,按慢性肾衰要求饮食较认真,主食服用部分澄面素低蛋白粉,初期严格限糖;(三)出院后每2~3个月,复查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四)重视服用中医药:大黄制剂、六味地黄丸等,汤药处方多种,时服时停;每年冬季均服用少量冬虫夏草。
经9年多坚持,肾功能指标总体稳定,略有改善。
在病程的前数年中,我心理上常有一种不安定感:一是西医、中医都说肾功能的损害是不可逆的;二是,与我先后或略晚得肾衰的同志,先后去世或进入血透的几乎每年都有,总计已10人左右,难免产生“不知什么时候也会轮到自己”的不安心理。
2004年春,听本单位同志谈到他们请中医药大学的黄煌大夫看病,说他医德医风好、医术高,建议我找他看看。
我乃冒昧写信,介绍我的病情,说我对中医药抱有希望,可否请他用中医进行治疗?黄煌老师很快电话告我:说您的肾病现在治疗、控制效果尚好,但我可用中药从整体上进行调理。
2004年3月,我到中医药大学门诊部请黄煌老师初诊,他认为我下焦气血不畅,影响肾供血不足,乃综合各方开出方剂:黄芪、桂枝、赤芍、白芍、怀牛膝、石斛、丹参、枸杞子、干姜、红枣等,三年多来我一直坚持服用,除外出等外,常年不间断,处方略有加减,亦无大变化。
中医治疗肾衰竭的成功案例背景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指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或完全丧失,无法正常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是透析和移植,但这些方法对于患者来说并不是长久之计。
中医治疗肾衰竭则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草药、针灸、推拿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在中医治疗肾衰竭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以下是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案例。
案例过程患者信息•姓名:李先生•性别:男•年龄:55岁•诊断:慢性肾衰竭病情描述李先生在2010年被确诊为慢性肾衰竭。
他曾经接受过西医的透析治疗,但由于透析费用高昂且对身体造成负担,他决定尝试中医治疗。
中医诊断李先生的中医诊断为“肾阳虚”。
他的主要症状包括乏力、腰膝酸软、畏寒喜暖、小便频繁等。
中医认为这些症状是由于肾阳虚导致的,需要通过中药和针灸来调理。
治疗方案根据李先生的中医诊断,医生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1.中药治疗:李先生每天服用一剂由人参、黄芪、枸杞子等组成的中药汤剂。
这些草药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可以改善李先生的肾功能。
2.针灸治疗:李先生每周接受两次针灸治疗。
针灸主要针对腰部和腿部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提高肾功能。
治疗过程李先生开始接受中医治疗后,他逐渐感到体力恢复,并且腰膝酸软的感觉减轻了。
他的小便频率也逐渐减少,睡眠质量也有所改善。
李先生每次治疗后都感到放松和舒适,对中医治疗充满信心。
经过连续三个月的治疗,李先生的肾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的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降低了,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也减少了。
他的体力恢复了很多,可以自己做一些家务活动。
结果经过半年的中医治疗,李先生的肾功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恢复。
他不再需要进行透析治疗,并且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
他的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尿液分析结果也正常。
结论这个案例是一个成功的中医治疗肾衰竭的例子。
通过中药和针灸等综合治疗手段,患者的肾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并且不再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活血健脾化湿治疗慢性肾衰竭病案:邱某,女,32岁,2015年8月10日。
主诉:周身乏力,恶心,头晕,胸闷1周。
病史:患者高血压病史半年,未规律用药;现血压150/100mmHg;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恶心、头晕、胸闷;昨日在某医院查肾功:血肌酐520μmol/L;血红蛋白90g/L;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未予治疗。
初诊:周身乏力、倦怠,恶心呕吐,纳差,头晕,胸闷,夜寐差,便秘,舌淡白,苔紫暗,脉沉涩。
西医诊断:慢性肾衰竭中医诊断:虚劳辨证审机:脾肾两虚,湿浊瘀血内阻。
治法:补肾健脾,活血化湿泄浊方药:活血健脾化湿汤加减黄芪30克党参15克干姜15克佩兰15克(后下)半夏20克川连15克黄芩15克藿香15克(后下)白术15克白豆蔻20克枳壳20克鳖甲20克(先煎)桃仁15克红花15克肉苁蓉20克煅牡蛎20克(先煎)海藻20克文术15克焦三仙各15克。
七剂水煎两次,分两次温服之。
二诊:2015年8月18日。
服药七剂,恶心,头晕症状消失,胸闷缓解,但仍乏力、纳差,偶有腹胀,便秘,眠差,舌质淡,若紫暗,脉沉,化验血肌酐:480μmol/L;血红蛋白:94g/L;此为湿浊内阻,脾胃气机不利,故仍纳差,便秘,腹胀,仍以活血化瘀利湿,加用理气药以调理脾胃气机。
方药:黄芪30克党参20克大黄10克厚朴15克(后下)陈皮15克半夏20克川连15克丹参15克(后下)白术15克白豆蔻20克枳实20克煅牡蛎20克(先煎)桃仁15克红花15克肉苁蓉20克鳖甲20克(先煎)黄芩15克海藻20克文术15克三仙各15克。
十剂水煎两次,分两次温服。
三诊:2015年8月28日。
两诊服药十七剂后,病人无恶心、头晕、无腹胀、纳食可,二便正常,胸闷乏力缓解,舌质淡,苔暗,脉沉细。
血肌酐:402μmol/L;血红蛋白:94g/L;此为气虚较甚,血瘀、湿浊各症状好转,因在原方基础上加大补气力度。
中医治疗肾衰竭的成功案例成功案例:中医治疗肾衰竭引言:肾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的肾脏功能逐渐丧失,导致身体无法正常排泄废物和液体。
传统中医学在治疗肾衰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饮食调理等。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治疗肾衰竭的成功案例,并分享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中药治疗的成功案例1. 案例1:王先生是一位患有慢性肾衰竭的患者,经过长期的中药治疗,他的肾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中医师根据他的体质和病情,采用了复方中药,包括山药、玄参、当归等。
这些药物有温补肾阳、滋阴补肾的作用,可以减轻症状、促进尿量增加。
中药还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肾脏的负担。
2. 案例2:李女士患有急性肾衰竭,病情严重,医生建议进行透析治疗。
然而,她选择了中医治疗,希望能够避免透析的副作用。
中医师给她开出了一副由腺苷、雷公藤、桃仁等中药组成的方剂,用于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和促进毒素的排泄。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女士的尿液排出量逐渐增加,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也有所下降,肾功能有了明显的好转。
二、针灸疗法的成功案例1. 案例3:张先生在接受化疗治疗后,出现了药物导致的肾衰竭。
他选择针灸治疗来缓解症状,并恢复肾功能。
中医师为他进行了经络调理和针灸,选择了足三里、肾俞、关元等穴位进行刺激。
针灸能够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肾脏的供血,同时还有一定的抗炎和保护肾脏的作用。
经过连续几次的治疗,张先生的肾功能逐渐恢复,症状明显减轻。
三、饮食调理的成功案例1. 案例4:赵女士是一位患有糖尿病引起的肾衰竭的患者。
中医师根据她的体质和病情,为她制定了一套针对肾脏的饮食调理方案。
这个方案包括限制高蛋白、高盐和高糖的食物,增加摄入一些温补肾阳、滋阴补肾的食材,如黑豆、黑木耳、山药等。
赵女士在坚持这个饮食方案的还定期进行中医药治疗。
几个月后,她的肾功能有了显著改善,血液检查数据也逐渐趋于正常。
总结和回顾:中医治疗肾衰竭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这些案例反映了中医在肾衰竭治疗方面的长期积累和独特优势。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慢性肾炎-病例分析患者李某,女,30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8年。
近年来,尿量增多,夜间尤甚。
本次因妊娠反应严重,呕吐频繁,进食困难而急诊入院。
入院检查,血清[K+] 3.6 mmol/L, 内生性肌酐清除率为正常值的24%,pH 7.39,PaCO2 5.9 kPa(43.8 mmHg),HCO3-?26.3 mmol/L,Na+142 mmol/L, CL-96.5 mmol/L。
试分析该患者有无肾功能衰竭、酸碱平衡和钾代谢紊乱?判断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1、该患者有肾功能衰竭:根据其有长期慢性肾炎病史,近年又出现多尿和夜尿等慢性肾衰的临床表现,尤其患者的内生肌酐清除率仅为正常值的24%(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的阶段),可见已发生肾功能衰竭。
2、该患者发生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表面上看,该患者似乎没有酸碱平衡紊乱,因为其pH在正常范围。
但根据其有慢性肾炎病史,已发生肾功能衰竭,可导致体内有机酸的排泄减少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该患AG=[Na+]-([HCO3-]+[CL-]=142-(26.3+96.5]=17.2 mmol/L(>14mmol/L,AG 正常值12±2),提示发生了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
该患又有呕吐病史,加之有PaCO2的继发性升高,可考虑有代谢性碱中毒。
由于这两种酸碱平衡紊乱其pH变化的趋势相反,互相抵消,故pH处在正常范围,但确实发生了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3、该患者发生钾代谢紊乱(缺钾):粗看该患者似乎没有钾代谢紊乱,因为血清[K+] 3.6 mmol/L,在正常值范围内。
但是,患者进食困难导致钾的摄入减少,频繁呕吐又导致钾的丢失过多,碱中毒又可加重低钾血症的发生。
之所以,血钾浓度降低不明显,是由于同时发生的酸中毒造成的假象。
前列腺增生症教学案例
患者,男性,65岁。
尿频、尿急、尿痛1月余入院。
患者自10年前出现排尿困难,尿等待,尿线细,尿滴沥。
10年来在多家医院诊治,诊为“前列腺增生症”。
口服药物,静脉药物及局部治疗,效果均差。
近1个月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加重入院。
1、试述该患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2、对该患者制订完善的照护计划。
3、对该患者及家属做健康教育。
慢性肾衰竭教学案例
患者,男,66岁。
双下肢浮肿、多尿、夜尿增多7年,加重伴恶心、乏力、食欲不振1月。
7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多尿,以夜尿增多明显,5~6次/晚。
伴乏力、气短、轻度贫血,确诊为糖尿病肾病。
近1月上述症状加重,伴恶心、食欲不振、腹泻稀便,每日3次,颜面及下肢浮肿。
体格检查:T36.2℃,P 80次/分,BP130/80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贫血貌,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心率80 次/分,腹软,无压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颜面及双下肢水肿。
实验室检查:GFR 18ml/min,Scr589umol/L.尿常规:尿蛋白+++。
血常规:RBC1.5*1012/L,HGB62gl/L.
1、试述该患者的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
2、对该患者制订完善的照护计划。
3、对该患者及家属做健康教育。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尿毒症-慢性肾炎-病例分析病例摘要:患者,王某,患慢性肾炎5年,近日因感冒发热病情加重入院,精神、饮食睡眠差,全身皮肤有尿素霜沉积,有瘙痒感,呼气有氨味。
血压160/100mHg,双下肢轻度水肿。
胸部听诊闻及双肺湿啰音(肺部水肿或炎症)、心包摩擦音(心包炎症)。
化验检查:血肌酐1023μmo/L(正常53-106μmoL),尿素氮34mmol/L(正常3.2-7.1mmo/L),内生肌酐清除率12mL/min(正常80—120mL/min),血红蛋白72g/L,尿蛋白(++),血钾5.94mmol/L。
讨论与分析:(1)对照本章学习内容,分析哪些是慢性肾衰竭的表现、哪些是尿毒症阶段的表现。
(2)分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3)分析患者贫血的发生机制。
讨论思考与分析提示:(1)案例中患者是因慢性肾炎导致的慢性肾衰竭,并且病情已经进入终末阶段尿毒症期。
其慢性肾衰竭的表现主要有蛋白尿 [尿蛋白 (++)]、氮质血症(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高钾血症、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血红蛋白72g/L)。
尿毒症阶段的表现主要有精神、饮食、睡眠差,全身皮肤有尿素霜沉积、有瘙痒感、呼气有氨味、肺水肿或肺炎、心包炎等。
(2)患者血压160/100mHg,双眼睑、双下肢轻度水肿,其高血压的主要发生机制是CRF时,由于肾排钠、水功能降低,钠、水在体内潴留,引起血容量增加,出现高血压;还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
(3) 肾性贫血是CRF的重要表现之一,发生机制:①肾实质破坏,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使骨髓干细胞生成红细胞减少;②体内潴留的毒物抑制红细胞生成;③红细胞破坏增加;④铁的吸收与再利用障碍;⑤出血加重贫血。
慢性肾功能衰竭4例临床症状分析发表时间:2010-08-26T10:28:42.0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6期供稿作者:杨少华[导读] 使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肉抽搐,意识障碍及糖耐量降低。
影响脑细胞功能。
引起脑病变。
杨少华(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南医院 163001)【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6-0189-02 我院自2008年5月~2009年4月,收治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蓍。
现就其临床症状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例1,马某,女47岁,回族。
该患音有10余年慢性肾炎病史。
2008年5月,因“浮肿并恶心、呕吐4天”入住。
入院查体:T37℃,P110次/分,R25次/分,BP29/21颜在部及眼睑浮肿,心界向左下扩大,各瓣膜未闻及心杂音。
双下肢轻度浮肿。
实验室检查:尿蛋白+++,CO2CP18mmol/L,BUN23,lmmol/L,Cr333μmol/L,血Hb70g/L,WBC5.1×109/L,N:0.78,L:0.22,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CRF。
例2,何某,女,46岁,汉族。
因“上腹不适15天,加重伴恶心,呕吐3天”为主诉于2008年2月18日入住。
入院查体:T36℃,P84次/分,R20次/分,BP23/16kPa,心肺,腹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Hb75g/L,WBC3.7×109/L,N0.7,L0.3,尿PRO(-),脓细胞0~4个/Hp。
按急性甲炎治疗未见效果,后肾功CO2CP20mmol/L,BUN24.4mmol/L,Cr635μmol/L,追问病史,有慢性肾盂肾炎史,诊断为CRF。
例3,周某,女,50岁,汉族,曾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力衰竭”3次入我科治疗。
本次系因“纳差、恶心、呕吐及鼻衄2次”于2008年4月6日第4次入院。
入院查体:T36.2℃,P108次/分,T25次/分,R25次/分,BP25/17kPa,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量干湿性罗音。
马鸿斌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验案三则赵国秀;马鸿斌;魏锦慧【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2页(P171-172)【作者】赵国秀;马鸿斌;魏锦慧【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20;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兰州73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7马鸿斌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20余年,崇尚经典,精于辨证,善用古方,用药张弛有度,对肾脏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现将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验案介绍如下。
案1:靳某,男,50岁,2014年11月1日初诊。
10年前发现血压升高,自服“硝苯地平片”、“罗布麻”等药,血压控制欠佳,最高曾达240/160mmHg。
2012年因脑梗死到兰州军区总院住院治疗,期间查肌酐180μmol/L,尿蛋白(+++),予以金水宝等治疗半年后肌酐及尿蛋白均未降至正常,后自行停药。
既往有急性心梗病史,PCI术后。
疲乏,偶有胸闷,手脚喜凉,纳眠尚可,二便调。
舌尖红苔黄腻,脉沉细。
肾功能检查示肌酐138μmol/L,尿酸479μmol/L。
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高血压肾损害,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诊断为虚劳。
辨证为正气不足,风湿热邪入血。
法当清热凉血,扶正透邪。
药用白茅根10g,白芷5g,丹参10g,地榆10g,防风6g,甘草6g,黄柏15g,槐米10g,黄芪15g,荆芥6g,芦根10g,砂仁10g,紫苏叶10g,茜草10g,薤白10g。
2014年11月8日二诊,胸闷有所减轻,仍感疲乏,纳食及二便皆如常,舌尖红苔腻微黄,脉沉细。
湿热未净,正气未复,前方加薏苡仁30g,配合扶正排毒胶囊(自制胶囊)4粒口服,每日3次,以加强扶正清热利湿之力。
2014年11月15日三诊,偶发胸闷不适、疲乏均较前好转,仍手脚喜凉,舌尖红苔腻微黄,脉沉细。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典医案
郑某,女,58岁。
症状表现:腰酸腿软,全身乏力,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纳呆,舌红苔少欠津,脉弦细。
有慢性肾衰竭病史2年,血肌酐452,血红蛋白76。
辨证为肾气亏虛,阴虚火旺,浊毒内蕴。
治法主要以补肾泄浊,养阴益气为主。
处方为生地黄,熟地黄,败龟甲,炒知母,炒黄檗,生黄芪,全当归,潞党参,酒大黄,云茯苓,怀牛膝,桑白皮,石韦,滑石,生甘草。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二诊:服药14剂后,腰酸腿软、乏力明显减轻,无头晕,仍耳鸣,视物不清,口千咽燥,手足心热,纳呆,舌红苔少欠津,脉弦细。
血肌酐375,血红蛋白87。
上方加麦冬,杭白芍,去桑白皮、滑石,生黄芪减量。
三诊:再服药14剂,无明显乏力,无腰酸腿软,耳鸣消失,纳食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血肌配308 ,血红蛋白92。
上方加桑奇生,去杭白芍,改用生地黄、熟地黄,败龟甲(先煎),路觉参。
四诊:再服药1个月后,纳佳,眠安,无腰酸乏力。
血肌酐229 ,血红蛋102。
以后随访2年,血肌酥稳定在220~-250,血红蛋白98~109。
此方虽然效果明显,但是具体用量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辨证加减,不可盲目服用,如果有需要请在评论区告诉我!
大家好!我是北京公立三甲医院肾病专业医生李林龙,在肾病肾病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已经有20年多的经验,我的出诊原则是:
1.治病救人为主
2.弘扬中医文化
3.能调理绝不开药
4.治疗效果排第一。
长沙肾功能不全病例: 2011年3月份,覃中华出现双踝疼痛,右脚特别痛。
覃中华到当地人民医院检查,发现尿蛋白(2+),潜血(+),覃中华被确诊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但是由于不想错过一大项目,覃中华放弃了住院治疗,只是拿了些药回家去吃。
一个月后,覃中华的病严重了许多,精神也非常差,总是失眠,覃中华这才放下生意开始治病。
2011年4月底,覃中华来到湖南省唯一一家肾病专科医院——长沙普济肾病医院,接受检查,检查结果如下:
谈到住院治疗感受,覃中华表示:“医院给予的德国血液光氧活肾疗法效果显著,做了不到一个疗程,不仅双踝疼痛消失,而且皮肤也变得有光泽了,最重要的是肌酐和血压降下来了不少。
”
目前覃中华已经出院快一年时间了,当我院再次回访时,覃中华表示自己开始懂得了女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其实男人也要对自己好一点。
长沙普济肾病医院专家温馨提醒:在过去的5年中,有超过10万的患者应用德国血液光氧进行治疗,有很多患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未见任何与德国血液光氧直接相关的重大并发症报道。
慢性肾衰竭案例患者,男,48岁,因夜尿增多,高血压三年,头晕,恶心,呕吐1周入院,患者十年来曾多次出现晨起眼睑水肿,未予重视,3年来发现夜尿增多,血压升高,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未予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60/110mmhg,贫血貌,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90次/分,心律规整,未闻及杂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0/L,血清肌酐488.1umol/L尿素氮19.8mmol/L,尿蛋白(+++),蜡样管型1个/HP,尿红细胞3个/HP,超声波显示双肾对称性缩小。
1.该病人的诊断和诊断依据是什么?2.按照护理程序,本案例现有的护理问题有哪些?为什么?3.该病人的肾功能属于肾功能减退那个阶段,为什么?4.病人还需接受那项辅助检查?5.分析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的原因?6.说出该病人的治疗原则?7.怎样为该病人提供饮食指导?8.根据患者目前情况最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9.怎样为该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1、答:诊断①慢性肾小球肾炎,②慢性肾衰竭(肾衰竭期)依据:⑴间断晨起眼睑水肿10年(提示肾小球肾炎病史10年)⑵有有夜尿增多,高血压,头晕,恶心,呕吐,查体,血压160/100mmHg,贫血貌,双下肢水肿(已有肾小管功能受损及多系统症状)⑶血Hb60g/L,超声显示双肾对称性缩小(排除急性肾衰)⑷血清肌酐488.1umol/L,尿素氮19.8mmol/L,尿蛋白(+++),蜡样管型1个/Hp, 尿红细胞3个/HP.2、答:①体液过多,患者肾功能衰竭导致肾小球率过滤降低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②恶心、呕吐,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出现了多系统症状③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患者皮肤受损,抵抗力差④营养失调,患者有大量蛋白丢失,长期限制导致营养不良⑤焦虑,患者担心病情及经济负担3、答:该病人属于肾功能减退的肾衰竭期,血清肌酐488.1umol/L,有明显贫血和胃肠道症状4、答:病人还可接受肾穿刺活检,有助于病理诊断5、答:病人有高血压病史,既可引起头晕,对于恶心,呕吐是由于肾衰竭导致代谢产物潴留引起的消化系统表现6答:该病人的治疗原则,病因治疗,避免和去除可使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症治疗7答:①严格限制盐的摄入②限制饮水量③给予足量易消化和吸收的糖类和脂肪,确保热量充足以减少体内蛋白的分解④注意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低磷饮食8答:①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②替代治疗:有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其后者操作简单方便③肾移植:成功的肾移植会恢复正常的肾功能9答:①强调合理饮食在本病治疗和护理中的作用②根据病情及活动的耐力,可进行适当的活动,增强自身抵抗力③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损伤皮肤,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感染④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肾脏毒性药物⑤定期复查肾功能,血清电解质等,准确记录尿量,血压,体重,有异常及时就医⑥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慰,使其不用担心,以免加重心理负担,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
慢性肾衰竭案例
患者,男,48岁,因夜尿增多,高血压三年,头晕,恶心,呕吐1周入院,患者十年来曾多次出现晨起眼睑水肿,未予重视,3年来发现夜尿增多,血压升高,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呕吐未予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60/110mmhg,贫血貌,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率90次/分,心律规整,未闻及杂音,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60/L,血清肌酐488.1umol/L尿素氮19.8mmol/L,尿蛋白(+++),蜡样管型1个/HP,尿红细胞3个/HP,超声波显示双肾对称性缩小。
1.该病人的诊断和诊断依据是什么?
2.按照护理程序,本案例现有的护理问题有哪些?为什么?
3.该病人的肾功能属于肾功能减退那个阶段,为什么?
4.病人还需接受那项辅助检查?
5.分析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的原因?
6.说出该病人的治疗原则?
7.怎样为该病人提供饮食指导?
8.根据患者目前情况最好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9.怎样为该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1、答:诊断①慢性肾小球肾炎,②慢性肾衰竭(肾衰竭期)依据:⑴间断晨起眼睑水肿10年(提示肾小球肾炎病史10年)⑵有有夜尿增多,高血压,头晕,恶心,呕吐,查体,血压160/100mmHg,贫血貌,双下肢水肿(已有肾小管功能受损及多系统症状)⑶血Hb60g/L,超声显示双肾对称性缩小(排除急性肾衰)⑷血清肌酐488.1umol/L,尿素氮19.8mmol/L,尿蛋白(+++),蜡样管型1个/Hp, 尿红细胞3个/HP.
2、答:①体液过多,患者肾功能衰竭导致肾小球率过滤降低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②恶心、呕吐,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出现了多系统症状
③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患者皮肤受损,抵抗力差
④营养失调,患者有大量蛋白丢失,长期限制导致营养不良
⑤焦虑,患者担心病情及经济负担
3、答:该病人属于肾功能减退的肾衰竭期,血清肌酐488.1umol/L,有明显贫血
和胃肠道症状
4、答:病人还可接受肾穿刺活检,有助于病理诊断
5、答:病人有高血压病史,既可引起头晕,对于恶心,呕吐是由于肾衰竭导致
代谢产物潴留引起的消化系统表现
6答:该病人的治疗原则,病因治疗,避免和去除可使病情恶化的危险因素,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症治疗
7答:①严格限制盐的摄入②限制饮水量③给予足量易消化和吸收的糖类和脂肪,确保热量充足以减少体内蛋白的分解④注意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的补充,低磷饮食
8答:①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②替代治疗:有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其后者操作简单方便
③肾移植:成功的肾移植会恢复正常的肾功能
9答:①强调合理饮食在本病治疗和护理中的作用
②根据病情及活动的耐力,可进行适当的活动,增强自身抵抗力
③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损伤皮肤,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感染
④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肾脏毒性药物
⑤定期复查肾功能,血清电解质等,准确记录尿量,血压,体重,有异常及时就
医
⑥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慰,使其不用担心,以免加重心理负担,使患者保持愉
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