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操作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605.00 KB
- 文档页数:27
传输设备硬件安装操作指导一、硬件准备1.1 将传输设备硬件包装箱打开,确保所有的零件齐全。
1.2 准备必要的工具,例如螺丝刀、扳手等。
1.3 将传输设备硬件放置在安装位置附近,确保有必要的空间进行安装。
二、安装过程2.1 定位安装位置:根据传输设备硬件的安装要求,确定其安装位置,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并且容易进行维护。
2.2 固定设备底座:将设备的底座固定在安装位置上,确保其稳固。
2.3 连接电源:将传输设备硬件的电源线接入电源插座,注意接线的正确性,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供电。
2.4 连接数据线:根据设备的数据接口类型,将数据线连接到对应的端口上,确保信号传输的畅通。
2.5 测试设备:在完成硬件安装后,对设备进行基本的功能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2.6 固定设备外壳:将设备的外壳固定在底座上,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三、注意事项3.1 在安装设备时,务必注意安全,避免在操作过程中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坏。
3.2 在连接电源和数据线时,一定要确认接线正确,避免因接线错误导致设备损坏或安全隐患。
3.3 完成安装后,要对设备进行充分的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
3.4 若在安装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解决,切勿私自操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以上就是传输设备硬件安装操作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传输设备硬件安装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出现。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将会介绍一些常见的故障排除和注意事项。
四、故障排除4.1 电源故障:如果设备无法正常启动或忽然中断供电,首先要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正常供电。
如果电源正常,可以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良好并检查设备本身的电源开关是否处于开启状态。
如果这些都没有解决问题,可能需要更进一步的检查,有可能是设备内部的电源供应问题,这时候需要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4.2 数据连接问题:如果设备的数据连接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者传输数据出现错误。
MC3000硬件设备操作手册本文主要介绍MC3000的硬件方面的操作方法,关于开机关机、安装电池、各种功能键的说明,扫描器的使用等。
本操作手册使用了下列指示图标:三、电池充电MC3000充电有两种方式:直充或座充。
直充是直接把电池放在底座的后面电池仓中,连好电源线即可,如右图右上角所示。
座充是可以直接把MC3000插在底座中充电。
只要电源指示灯跳动即可,一旦充电结束,指示灯则会长亮。
四、扫描器的使用MC3000的扫描器设计的非常出色,可以270度旋转,对于一些特殊位置的条码,可以调节扫描头的位置,非常方便准确的扫描条码内容。
六、键盘按键说明这里先把MC3000的38个按键分成4个区,一区主要是方向键,从左往右依次是:向左,向上,向下,向右四个方向。
二区主要是功能键,实现系统级的操作;从左往右依次是:ALPHA输入法选择键、CTRL键、ESC退出键、FUNC组合键、BACK后退键、SHIFT功能键、ENT回车键。
三区主要是数字键,实现0—9十个数字的输入。
还有小数点和逗号键。
四区主要是F功能键,是F1—F10的操作,不同的键有不同的功能,如F1是帮助,ALT+F4是关闭。
打开或关闭PDA屏幕。
输入法切换按钮。
按下此按钮,在屏幕状态栏里会显示ALP 字符,此时可以按对应的黄色字母键输入字符FUNC键,一种组合按钮,按下后状态栏显示F,键盘上有很多蓝色字符的按钮,需要先按此按钮才能得到蓝色按钮的功能。
数字键,按对应数字可在输入框中输入。
SHIFT按钮,黄色字符输入前必按。
状态栏显示符号,小数点。
硬下面介绍几个特殊的功能按钮:图标方法灰度减少,先按FUNC键,状态栏出现音量增大,先按FUNC键,状态栏出现音量减小,先按FUNC键,状态栏出现任务栏图标说明:图标说明出现此图标说明ALT按钮被选中。
SHIFT按钮被选中。
电池电量显示。
后备电池电量低。
同步程序准备中。
无线网络未连接。
软硬件设备初始化操作手册目录一、操作流程(配置流程) (1)二、操作步骤(配置步骤) (1)三、适用型号 (2)四、变更记录 (2)五、关于海康威视 (1)一、操作流程(配置流程)1)硬件初始化2)软件初始化二、操作步骤(配置步骤)1.26系列门禁控制器硬件初始化1)将JP11的跳帽从NORMAL端跳到INITIAL端;2)断电重启,控制器蜂鸣器开始发出报警音,滴滴滴……;3)10秒后,将跳帽跳回至NORMAL,再次断电重启即可;:v2.0之前的门禁控制板,JP11跳帽在485拨码左侧。
v2.0及之后的门禁控制板,JP11跳帽在串口下方。
2.K1T系列门禁一体机硬件初始化长按#键输入密码后进入菜单页面,选择系统配置——恢复设置——恢复出厂设置。
3.软件初始化添加设备,进入远程配置——系统——系统维护——完全恢复默认参数。
三、适用型号五、关于海康威视海康威视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综合安防、智慧业务与大数据服务。
海康威视全球员工超26000人(截止2017年底),其中研发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超13000人,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额的7-8%,绝对数额占据业内前茅。
海康威视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以杭州为中心,建立辐射北京、上海、重庆、武汉以及加拿大蒙特利尔、英国利物浦的研发中心体系,并计划在西安、武汉、成都、重庆和石家庄建立新的研发基地。
海康威视拥有视音频编解码、视频图像处理、视音频数据存储等核心技术,及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等前瞻技术,针对公安、交通、司法、文教卫、金融、能源和智能楼宇等众多行业提供专业的细分产品、IVM智能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
在视频监控行业之外,海康威视基于视频技术,将业务延伸到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汽车电子等行业,为持续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海康威视在中国大陆拥有32家省级业务中心/一级分公司,在境外有38 个分支机构(截止2018年9月30日)。
XVS-G1 硬件安装手册一、安装I/O接口板卡1.拆除XVS-G1 主机处理器出厂自带I/O板卡的四颗3×6的螺丝。
2.I/O板卡最左端及最右端分别插入2个BNC线缆,并往外拔2个BNC线缆,把I/O板卡拔出主机处理器。
3.如下图在I/O板卡上安装2个SDI 板支架,每个支架用3×6两颗螺丝固定好,在安装1个双重锁定垫片。
4.把第一块SDI-133接口板用四颗3×6螺丝固定好,注意双重固定垫片及板块尾板凸起和凹槽相吻合。
5. IO-291板上的CN1003和CN1004 分别通过两个FPC连接线缆连接SDI-133接口卡上CN1001和CN1002接口。
(注意IO-291板上CN1003链接SDI-133板上的CN1001,IO-291板上CN1004连接SDI-133板上的CN1002),用FFC 卡箍在SDI-133板上分别固定线缆。
6.在I/O板卡上安装2个SDI 板支架,每个支架用3×6两颗螺丝固定好,在安装1个双重锁定垫片。
把第二块SDI-133接口板用四颗3×6螺丝固定好,注意双重固定垫片及板块尾板凸起和凹槽相吻合。
IO-291板上的CN1005和CN1006 分别通过两个FPC连接线缆连接第二块SDI-133接口卡上CN1001和CN1002接口。
(注意IO-291板上CN1005链接第二块SDI-133板上的CN1001,IO-291板上CN1006连接第二块SDI-133板上的CN1002),用FFC 卡箍在第二块SDI-133板上分别固定线缆。
7.分别移除XVS-G1主机处理器上2个XKS-G1110输入输出接口板上面的空白挡板。
8.沿着导轨箭头方向把IO-291板卡组插入主机处理器机箱内。
并用螺丝固定。
二、GPU板块安装1.安装GPU 板卡时需要拆除前面板及主机处理器上盖板。
前面板四颗B4×10螺丝,把前面板沿箭头方向拿下来。
MC3000硬件设备操作手册本文主要介绍MC3000的硬件方面的操作方法,关于开机关机、安装电池、各种功能键的说明,扫描器的使用等。
本操作手册使用了下列指示图标:三、电池充电MC3000充电有两种方式:直充或座充。
直充是直接把电池放在底座的后面电池仓中,连好电源线即可,如右图右上角所示。
座充是可以直接把MC3000插在底座中充电。
只要电源指示灯跳动即可,一旦充电结束,指示灯则会长亮。
四、扫描器的使用MC3000的扫描器设计的非常出色,可以270度旋转,对于一些特殊位置的条码,可以调节扫描头的位置,非常方便准确的扫描条码内容。
六、键盘按键说明这里先把MC3000的38个按键分成4个区,一区主要是方向键,从左往右依次是:向左,向上,向下,向右四个方向。
二区主要是功能键,实现系统级的操作;从左往右依次是:ALPHA输入法选择键、CTRL键、ESC退出键、FUNC组合键、BACK后退键、SHIFT功能键、ENT回车键。
三区主要是数字键,实现0—9十个数字的输入。
还有小数点和逗号键。
四区主要是F功能键,是F1—F10的操作,不同的键有不同的功能,如F1是帮助,ALT+F4是关闭。
打开或关闭PDA屏幕。
输入法切换按钮。
按下此按钮,在屏幕状态栏里会显示ALP 字符,此时可以按对应的黄色字母键输入字符FUNC键,一种组合按钮,按下后状态栏显示F,键盘上有很多蓝色字符的按钮,需要先按此按钮才能得到蓝色按钮的功能。
数字键,按对应数字可在输入框中输入。
SHIFT按钮,黄色字符输入前必按。
状态栏显示符号,小数点。
硬下面介绍几个特殊的功能按钮:图标方法灰度减少,先按FUNC键,状态栏出现音量增大,先按FUNC键,状态栏出现音量减小,先按FUNC键,状态栏出现任务栏图标说明:图标说明出现此图标说明ALT按钮被选中。
SHIFT按钮被选中。
电池电量显示。
后备电池电量低。
同步程序准备中。
无线网络未连接。
剪切仪用户手册ShearTrac-II全自动直剪和残余剪切Geocomp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Earth Products China Limited(EPC)目录1 概述1.1ShearTrac-II硬件1.2ShearTrac-II软件1.3操作原理2使用ShearTrac-II2.1手动垂直控制2.1.1显示器2.1.2位置2.1.3控制(仅用于单一系统)2.1.4设置2.2手动水平控制2.2.1显示器2.2.2位置2.2.3控制2.2.4设置2.3电脑控制附录A 安装A.1 准备测试站点A.2 开箱A.3 ShearTrac-II系统电气连接A.4 开机顺序附录B 故障解决附录C 维护1概述ShearTrac-II是一个智能加载系统,根据传感器的反馈实时控制加载架。
ShearTrac-II系统有2个力传感器(水平和垂直)和2个位移传感器(水平和垂直)。
电脑根据测试设定值对加载架进行加载和卸载。
加载机构通过步进电机与涡轮连接控制荷载增加或减小,使剪切盒左右移动。
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限位开关保证仪器的运行在其行程范围内。
标准ShearTrac-II单元使用一个16位的A/D卡,这就意味着仪器的原始数据读数在0—65536之间的整数范围内,每个读数称为一个数(count)。
这些数必须转换成工程单位,系统根据提供的标定系数将数转换为工程单位。
ShearTrac-II是一个智能加载系统,荷载架的操作都由电脑控制全自动完成,也可通过仪器前面板进行手动操作。
为了避免损坏仪器,电脑每秒钟会对所有传感器的读数进行数百次检查,任何模拟读数或数字读数超过允许的范围时对步进电机进行保护。
电脑和监视器可实时显示测量结果,编辑测试结果,测试完成后出报告。
通过按键和简单菜单可控制ShearTrac-II的垂直和水平运动,用软件操作时,输入相应的参数可以完成特殊的测试。
ShearTrac-II不需要特别熟练的人员来操作,也可以完成传统的固结测试。
TM5 Guide Book硬体版号: 1.00软体版号: 1.62ii Release Date : 2018-05-09iii本文所有资讯属于达明机器人(股)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财产,未经本公司事先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或方式转载及复制任何资料。
本文任何资讯不应视为任何要约或是承诺,日后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
本说明书应定期审查,本公司不会对本文任何错误或是遗漏承担责任。
和 标志为达明机器人(股)公司注册商标,本公司保留本说明书及其拷贝的所有权及其著作权。
I 硬体设置说明1.安全性资讯1.1 概说1.2 确效与责任1.3 责任限制1.4 安全警示符号1.5 整体性安全警示1.6 使用范围1.7 风险评估1.8 紧急停止1.9 无驱动力时的关节转动2 安全功能与介面2.1 概说2.2 安全系统停止时间2.3 安全相关限制机制2.4奇异点/奇异空间2.5 安全设定2.5.1操作位置2.6 操作模式2.6.1 自动模式2.6.2 手动模式2.6.2.1 手动控制模式2.6.2.2 手动试跑模式2.6.3 操作模式切换2.7 按压执行3 搬运4 系统硬体4.1 概说4.2系统整体4.2.1 机器人本体4.2.1.1 机器人活动范围4.2.1.2机器人最大容许负载4.2.1.3 机器人本体安装4.2.2 机器人末端模组4.2.2.1 末端模组构成4.2.2.2 末端法兰面4.2.2.3 末端安装注意4.2.2.4 末端指示灯环灯光表4.2.3 电控箱4.2.3.1 机器人控制棒2 2 2 2 4 5 6 6 7 8 9 10 10 14 15 16 16 16 16 16 17 1718 19 19 20 20 24 25 26 26 28 29 29 30 31iv5 电气介面5.1 概说5.2 电气警告与注意事项5.3 控制箱5.3.1 安全接口5.3.2 电源接口5.3.3 数位输入/输出5.3.4 模拟输入5.3.5 模拟输出5.3.6 EtherCAT:扩展EtherCAT从站I / O用5.3.7 USB端口5.4 工具端I/O介面5.4.1 I/O 端子5.4.2 连接工具端数位输出5.4.3 连接工具端数位输入5.4.4 连接工具端模拟输入5.5 电控箱各介面5.6 电控箱主电源介面及与机器人连接介面5.6.1 电控箱主电源介面5.6.2 机器人连接介面6 维护与维修7 保证与声明7.1 产品保证7.2 免责声明附录A. 第二类停止时间与距离表附录B.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333334343636383939394040414142424343444545464748vviI Hardware Installation Manual 硬体设置说明硬体版号: 1.00软体版号: 1.62121. 安全性资讯1.1 概说本章记载Techman Robot的重要安全性资讯,Techman Robot的使用者,系统整合者于使用本机器人前必须先行详尽阅读并充分了解本章内容。
硬件技术支持手册引言硬件技术支持手册是为了帮助用户解决硬件问题、提高硬件使用效率而编写的指南。
无论您是普通用户还是专业人士,本手册都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硬件支持信息。
本手册将介绍硬件的基本知识、故障排除、维护以及日常使用技巧,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应对各种硬件问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硬件技术支持手册首先介绍硬件的基本知识,包括硬件组成、硬件类型、硬件连接等内容。
用户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有助于在日常使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第二部分:故障排除硬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比如无法启动、硬件连接异常、性能下降等问题。
本手册将提供详细的故障排除流程,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故障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案。
无论是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还是其他相关设备,我们都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第三部分: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是硬件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本手册将介绍各类硬件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包括清洁、防尘、散热等。
还将介绍硬件设备的定期保养计划,帮助用户延长硬件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第四部分:日常使用技巧在日常使用硬件设备时,一些技巧和小窍门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利用硬件设备。
本手册将为用户提供各种使用技巧,比如如何优化硬件性能、如何正确操作硬件设备等。
这些技巧将帮助用户更有效地使用硬件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硬件技术支持手册将为用户提供全面的硬件支持信息,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硬件设备、解决硬件问题和提高硬件使用效率。
我们希望通过本手册的指导,用户能够更加轻松地管理和使用硬件设备,享受到更好的使用体验。
我们也欢迎用户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不断完善硬件技术支持手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SMH-35/35/35-100-XL 硬体操作说明书匯出日期:2023-05-10修改日期:2021-04-19•••••••••••••••••••••••目录序言适用机型硬体规格说明外观介绍外形尺寸驱动器规格搬运与安装搬运安装环境条件与注意事项配线与信号周边装置接线图驱动器的连接器与端子说明各式配线图串列向量配线图新代编码器外接类比温感配线图多台四合一串联说明回生电阻选用简易回生电阻选择详细回生电阻选择KTY84温感器与过温度保护功能安装驱动器参数设定版本号编修日期编修内容作者审查核准V1.22022-6-30修正为SMD-34B-3575-xx 硬体操作说明书带电池盒乃维V1.12020-7-23刪去電容吸收能量Ec黃揚程V1.02018/10/04新增SMD-34B-3575-xx 硬体操作说明书杨娟HomePageSYNTEC伺服操作说明书文件资讯文件履历文件资讯文件履历1 序言感谢您长期对本公司产品的使用与支持。
本公司伺服团队不断致力於各项产品的研发,期许本公司产品与服务能给使用者带来最大的效益。
新代高性能驱动器系列产品为本公司最新推出之伺服驱动器,本产品使用高品质之元件与材料,并经过严格测试,采用精密向量控制,具有高精确度、高稳定性、高效率之特性。
本使用说明内容包括驱动器的硬体规格、安装、配线与讯号,能提供给使用者最正确的指引与操作,为充分发挥产品应有的优异性能与维护人员及设备的安全,在使用前请详细阅读本使用手册,并且妥善保存,以备日後调校与保养时使用,若有任何疑虑,请与本公司联络,本公司专业人员将竭诚为您服务。
2 适用机型本操作手册适用於新代SMH-35/35/35-100-XL驱动器3 硬体规格3.1 说明每部驱动器在出厂前均经过详细品管检查与防撞包装处理,请使用者收到产品後应先检查外观有无撞击损伤,并将外盒与产品上之序号做比对是否一致,若有不符,请第一时间与本公司联络。
型号说明3.2 外观介绍SMH-35/35/35-100-XL驱动器功能模块说明A外供电源输入接点连接380V~440V三相交流电(RST) B马达驱动电源输出接点连接马达侧提供马达电源(UVW)由右至左分别为第一至第四轴C煞车电阻接点煞车电阻接点(P-B)D MIII串行通讯接孔连接上位控制器(MIII讯号)连接串行驱动器 (MIII讯号) E Mini USB接孔连接个人计算机调机使用F I/O讯号端口外接电池端口连接I/O设备(急停、警示灯…等)连接绝对型编码器供电电池G STO讯号端口STO接口,2组安全输入,1组安全功能回授H编码器回授接孔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至第四埠。
电脑硬件组装手册第一章:前言电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硬件组装是使用者获得满足性能需求的关键步骤。
本手册旨在为初学者提供指导,以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有效地组装电脑硬件。
第二章:准备工作在开始组装之前,确保收集到以下工具和零件:1. 主板:选择适合您需求的主板,并确保它与其他硬件兼容。
2. 处理器:根据主板类型选择适当的处理器,并注意散热器的需求。
3. 内存条:根据主板的最大支持容量和类型选择适当的内存条。
4. 硬盘:选择适合您存储需求的硬盘类型,如SSD或HDD。
5. 显卡:根据您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显卡,并确保它与主板兼容。
6. 电源:选择适当的电源以满足您整个系统的电力需求。
7. 其他:如机箱、散热器、风扇等。
另外,确保工作区域宽敞明亮,便于组装。
第三章:组装步骤1. 解压主机箱:打开主机箱,将各部件放置在平坦的表面上,以便于安装。
2. 安装CPU:根据主板的CPU插槽类型,打开插槽保护盖,轻轻将处理器插入插槽中,并锁紧。
3. 安装散热器:根据CPU型号选择合适的散热器,并安装散热片和风扇。
确保散热器与CPU牢固连接,并且热导胶均匀敷在两者之间。
4. 安装内存条:根据主板的内存类型和插槽数量,将内存条轻轻插入插槽中,并确保插槽两端的扣子牢固固定内存条。
5. 安装主板:将主板放置在主机箱的预留位置上,并根据主板孔位,在主板和主机箱之间安装螺丝。
6. 连接电源和数据线:将电源和数据线连接到相应的接口上,并确保插头与插槽相匹配。
小心不要在接线过程中扭曲或过度拉伸线缆。
7. 安装硬盘和光驱:根据硬盘和光驱的尺寸和类型,将它们固定在主机箱的指定位置上,并使用螺丝进行稳固固定。
8. 连接显卡:如果您需要使用独立显卡,将其安装在主板相应的扩展插槽上,并连接显示器线缆到显卡接口上。
9. 检查连接:仔细检查所有连接,确保每个接口都牢固连接,线缆没有断裂或损坏。
第四章:测试和启动1. 关闭机箱:将机箱盖安装好,并确保所有螺丝上紧。
前 言首先感谢您购买使用汇川技术开发生产的AM6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及扩展模块!在使用本产品之前,应仔细阅读本手册以及本手册中所介绍的相关手册,同时在充分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正确操作。
相关手册与本控制器有关的资料如下所列,请根据需要选择使用:◆《AM6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硬件手册》(本书),资料编码:19010322◆《AM600-CPU1608TP CPU模块用户手册》,资料编码:19010257◆《AM610-CPU1608TP CPU模块用户手册》,资料编码:19010392◆《AM6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软件手册》,资料编码:19010334产品功能特点(1) 产品支持IEC61131-3编程环境,符合PLCopen规范,提供了PLC逻辑控制、Softmotoin、CNC等多轴运动控制功能;(2) 控制器内置16入8出的HSIO端口,支持8个AB相高速计数器,4组脉冲定位;(3) 支持多种现场总线(EtherCAT、CANopen、Profibus-DP);(4) 可通过EtherCAT总线扩展机架,支持更大的 I/O 点数;(4) 更大的程序容量(4M程序存储空间)与数据存储区(8M);(5) 更快的指令执行速度(4ns);(6) 支持更多的高端现场总线(Profibus-DP,EtherCAT,CANopen);(7) 更易用的软件,更符合国内用户应用习惯;(8) 支持在线侦错模式、离线仿真调试;(9) 支持在线编辑下载用户程序。
符合EMC指令的条件AM600系列模块符合欧洲EMC指令2004/108/EC 。
满足标准EN 61131-2:2007 的要求。
- 1 -2系统启动基本流程确认栏请参见本手册4.2小节请参见本手册5.4--5.8小节请参见本手册7.1小节请参见本手册7.1小节请参见本手册7.4小节请参见本手册7.1小节请参见本手册5.8.5小节第1章 安全注意事项第2章 产品信息第3章 规格第4章 固定与安装第5章 接线第6章 编程工具与下载第7章 运行与维护2 14 36 5 73目录前 言 (1)相关手册 (1)产品功能特点 (1)符合EMC指令的条件 (1)系统启动基本流程 (2)1 安全注意事项 (8)2 产品介绍 (12)2.1 型号与铭牌信息 (12)2.1.1 电源模块 (12)2.1.2 CPU模块 (12)2.1.3 数字输入模块 (13)2.1.4 数字输出模块 (13)2.1.5 模拟量模块 (14)2.1.6 温度模块 (14)2.1.7 通信接口模块 (15)2.2 产品配置 (16)2.2.1 产品系统集成图 (16)2.2.2 可安装的模块数及扩展模块数 (18)2.2.3 模块功能说明 (18)2.3 产品组件 (19)2.3.1 必选配件 (19)2.3.2 选配件 (20)3 规格 (24)3.1 系统电气、应用环境规格 (24)3.1.1系统电气规格 (24)3.1.2 应用环境规格 (24)3.2 产品硬件性能指标 (25)3.2.1 CPU模块规格 (25)3.2.2 电源模块规格 (28)3.2.3 数字输入模块规格 (29)3.2.4 数字输出模块规格 (32)3.2.5 模拟输入模块规格 (35)3.2.6 模拟输出模块规格 (37)3.2.7 温度模块规格 (39)3.2.8 EtherCAT通信模块规格 (41)3.2.9 Profibus-DP通信模块规格 (43)3.2.10 CANopen通信模块规格 (45)44 安装与固定 (48)4.1 安装环境要求、安装建议 (48)4.1.1 安装环境 (48)4.1.2 安装空间 (48)4.1.3 安装注意事项 (48)4.2安装方法 (49)4.2.1 模块安装流程 (49)4.2.2 将DIN导轨固定到控制柜内安装平面上 (49)4.2.3 连接电源模块、CPU模块、扩展模块 (50)4.2.4 将连接好的模块组安装到导轨上 (51)4.2.5 安装系统防护组件——尾板 (52)4.3 端子排的拆装 (53)4.4 SD存储卡的拆装 (54)4.5 模块的更换 (55)5 接线 (58)5.1 布线建议 (58)5.1.1 接地要求 (58)5.1.2 布线要求 (59)5.1.3 电源滤波器的安装 (60)5.1.4 绝缘变压器 (60)5.2 线缆选型与制作 (61)5.2.1 线缆选型 (61)5.2.2 叉形线缆制作 (61)5.2.3 管形线缆制作 (62)5.3电源配线 (62)5.3.1 电源模块端子定义 (62)5.3.2 电源模块接线注意事项 (63)5.3.3接地处理 (63)5.4 高速输入输出配线 (64)5.4.1端子信号排列 (64)5.4.2 接线注意事项 (64)5.4.3 外部接线 (65)5.5 普通输入输出模块配线 (68)5.5.1数字输入模块 (68)5.5.2数字量输出模块 (71)5.6 模拟输入输出模块配线 (76)5.6.1 模拟输入模块AM600-4AD配线 (76)5.6.2 模拟输出模块AM600-4DA配线 (78)5.7 温度模块配线 (80)5.7.1 温度模块(AM600-4PT)端子排列及信号定义 (80)5.7.2 温度模块(AM600-8TC)端子信号定义 (81)55.8 通信连接 (82)5.8.1 CPU模块、通信模块线缆连接 (82)5.8.2 通过EtherCAT总线连接 (84)5.8.3 通过Profibus-DP总线连接 (86)5.8.4 通过CANopen/CANlink总线连接 (90)5.8.5 通过RS485的串行通信连接 (92)5.8.6 通过以太网的监控连接 (95)6 编程工具与下载 (98)6.1 编程工具获取 (98)6.2 编程环境与软件安装 (98)6.2.1 环境要求 (98)6.2.2 安装步骤 (98)6.2.3 卸载InoProShop (101)7 运行与维护 (104)7.1 运行与停机操作 (104)7.2 指示灯、MFK键说明 (104)7.2.1 LED故障指示 (104)7.2.2 MFK按键说明 (106)7.3 例行维护保养 (106)7.3.1 日常点检项目 (106)7.3.2 定期点检 (106)7.4 CPU模块数码管显示 (107)7.4.1 故障显示模式 (107)7.4.2 已实现的数码管显示 (107)附录:版本变更记录 (109)6第1章安全注意事项81 安全注意信息 1AM6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硬件手册1 安全注意事项◆使用前感谢您购买汇川AM6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硬件安装指导手册1. 准备工作在进行硬件安装之前,确保您已经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阅读并理解硬件安装手册中的说明。
- 将所有所需的硬件组件、配件和工具准备好。
- 关闭计算机电源并断开所有电源连接。
2. 硬件清单在开始硬件安装之前,确保您已经准备了以下硬件组件和配件:- 主板- 中央处理器(CPU)- 内存条(RAM)- 显卡- 硬盘- 电源供应器- 散热器- 数据线和电源线- 相应的螺丝和螺丝刀- 其他配件(如风扇、散热胶等)3. 安装主板按照以下步骤安装主板:- 将主板放置在计算机机箱内的主板托架上。
- 使用螺丝固定主板,确保主板稳固地安装在机箱内。
- 连接主板与计算机机箱前面板上的按钮和指示灯。
4. 安装中央处理器(CPU)- 根据主板和CPU的类型,打开CPU插槽的保护盖。
- 将CPU插入插槽中,确保CPU引脚与插槽对应。
- 轻轻按下CPU,使其安全地插入插槽。
- 关闭CPU插槽的保护盖。
5. 安装内存条(RAM)- 打开主板上的内存插槽保护盖。
- 将内存条对准内存插槽口,轻轻按下,直到锁定。
- 关闭内存插槽保护盖。
6. 安装显卡- 将显卡插入主板上的PCI-E插槽中,确保插卡口完全插入,并与机箱后面板上的外接口对齐。
- 使用螺丝固定显卡。
7. 安装硬盘- 将硬盘插入计算机机箱内的硬盘托架中。
- 使用螺丝固定硬盘。
8. 连接电源供应器和数据线- 将电源供应器插头连接到主板的电源插槽上。
- 连接硬盘和其他外设的数据线。
9. 安装散热器- 将散热器安装在中央处理器上,使用散热胶固定。
- 连接散热器的风扇插头到主板上的相应插槽。
10. 检查和启动- 检查所有连接是否牢固,确保没有松动的插头或线缆。
- 连接显示器、键盘和鼠标到计算机。
- 连接电源并启动计算机。
11. 故障排除如果计算机无法启动或出现其他问题,请参考以下故障排除步骤:- 检查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到电源插座。
- 确保所有硬件组件的连接牢固。
智能硬件产品使用手册第一章:产品概述 (3)1.1 产品简介 (3)1.2 功能特点 (3)1.3 技术参数 (3)第二章:产品安装与调试 (4)2.1 开箱检查 (4)2.2 安装步骤 (4)2.3 调试方法 (4)第三章:基本操作 (5)3.1 开机与关机 (5)3.2 界面导航 (5)3.3 基本功能使用 (5)第四章:高级功能 (6)4.1 定制功能 (6)4.2 智能识别 (6)4.3 网络连接 (7)第五章:故障排除 (7)5.1 常见问题 (7)5.2 故障处理 (7)5.3 联系售后 (8)第六章:安全指南 (8)6.1 产品安全 (8)6.1.1 设计安全 (8)6.1.2 制造安全 (8)6.2 使用注意事项 (9)6.2.1 阅读说明书 (9)6.2.2 按照操作规程使用 (9)6.2.3 定期检查 (9)6.2.4 禁忌事项 (9)6.3 紧急情况处理 (9)6.3.1 产品故障 (9)6.3.2 产品破损 (9)6.3.3 产品泄漏 (9)6.3.4 产品着火 (9)第七章:保养与维护 (10)7.1 清洁保养 (10)7.2 软件升级 (10)7.3 硬件维护 (10)第八章:配件与附件 (11)8.1 配件介绍 (11)8.2 附件使用 (11)第九章:软件应用 (12)9.1 应用与安装 (12)9.1.1 途径 (12)9.1.2 安装步骤 (12)9.2 应用使用指南 (12)9.2.1 界面布局 (12)9.2.2 功能介绍 (13)9.2.3 使用方法 (13)9.3 应用升级与卸载 (13)9.3.1 应用升级 (13)9.3.2 应用卸载 (13)第十章:用户设置 (13)10.1 个人信息设置 (13)10.1.1 用户头像设置 (13)10.1.2 昵称设置 (13)10.1.3 个人简介设置 (13)10.2 系统设置 (14)10.2.1 通用设置 (14)10.2.2 密码管理 (14)10.2.3 隐私设置 (14)10.3 网络设置 (14)10.3.1 网络连接设置 (14)10.3.2 代理设置 (14)10.3.3 网络速度测试 (14)第十一章:数据管理 (14)11.1 数据备份与恢复 (14)11.1.1 备份的概念与目的 (14)11.1.2 备份的类型 (15)11.1.3 备份策略 (15)11.1.4 数据恢复 (15)11.2 数据同步 (15)11.2.1 同步的概念 (15)11.2.2 同步的类型 (15)11.2.3 同步策略 (15)11.2.4 同步工具 (15)11.3 数据加密 (15)11.3.1 加密的概念 (15)11.3.2 加密的类型 (16)11.3.3 加密算法 (16)11.3.4 加密应用场景 (16)11.3.5 加密注意事项 (16)第十二章:售后服务 (16)12.1 售后政策 (16)12.3 联系方式与投诉渠道 (17)第一章:产品概述1.1 产品简介本章节旨在对所研发的产品进行简要介绍,以便用户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警告或注意:备注或说明目的明确的了解,并可在此文档基础上顺利完成无线通信上网类产品或设备的应用开发。
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设计参考,此硬件开发文档不仅提供了产品功能特点和技术参数,还提供了产品可靠性测试和相关测试标准、业务功能实现流程、射频性能指标以及用户电路设计指导。
注意:为保证模组板在客户端的焊接直通率,确保该模组后续集成过程中的制造和焊接质量。
本文档中第七章内容提供SMT工艺和缩略语安全警告和注意事项在模组二次开发、使用及返修等过程中,都必须遵循本章节的所有安全警告及注意事项。
模组的集成商等必须将如下的安全信息传递给用户、操作人员或集成在产品的使用手册中:●在使用包括模组在内的射频设备时可能会对一些屏蔽性能不好的电子设备造成干扰,请尽可能在远离普通电话、电视、收音机和办公自动化的地方使用,以免这些设备和模组相互影响。
●在如助听器、植入耳蜗和心脏起搏器等医用设备旁使用包含模组的设备时,请先向该设备生产厂家咨询了解。
●请不要在油料仓库,化学工厂等有潜在爆炸危险的环境,或在医院、飞机等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使用包含模组的设备。
●请不要将模组暴露在强烈日光之下,以免过度受热而损坏。
●本产品没有防水性能,请避免各种液体进入模组内部,请勿在浴室等高湿度的地方使用,以免造成损坏。
●非专业人员,请勿自行拆开模组,以免造成人员及设备损伤。
●清洁模组时请先关机,并使用干净的防静电布。
用户有责任遵循其他国家关于无线通信模组及设备的相关规定和具体的使用环境法规。
我司不承担因客户未能遵循这些规定导致的相关损失。
目录关于本文档 (I)安全警告和注意事项............................................................................................................................................................. I II 目录. (IV)表格索引 (VI)图形索引 (VIII)1. 产品概述 (10)1.1.整体概述 (10)1.2.关键特点 (10)1.3.模组框图 (11)2. 应用接口 (12)2.1.整体概述 (12)2.2.管脚分布 (12)2.3.管脚描述 (13)2.4.工作模式 (15)2.5.电源供给 (16)2.5.1. 电源管脚 (16)2.5.2. 减少供电电源压降 (16)2.5.3. 电源参考电路设计 (17)2.6.VCC1V8_OUT参考设计 (17)2.7.开机 (18)2.8.关机 (21)2.9.复位 (22)IM接口 (24)2.10.1. 管脚描述 (24)2.10.2. USIM卡座 (25)2.11.UART接口 (27)2.11.1. 串口连接 (27)2.11.2. 使用三极管做电平转化 (28)2.11.3. 使用电平转换芯片做电平转化 (32)2.12.状态指示 (34)2.13.ADC接口 (35)2.14.GPIO接口 (35)2.15.WAKEUP_IN接口 (35)2.16.WAKEUP_OUT接口 (36)B接口 (37)3. 天线接口 (38)3.1.管脚定义 (38)3.2.参考设计 (38)3.3.天线的PCB设计 (39)3.4.EMC和ESD设计 (39)3.4.1. EMC设计 (39)3.4.2. ESD设计 (39)3.5.天线OTA测试方法 (39)4. 电气、可靠性和射频特点 (41)4.1.工作温度 (41)4.2.工作电流 (41)4.3.RF输出功率 (42)4.4.RF接收灵敏度 (42)4.5.静电放电 (42)4.6.GNSS性能指标参数 (42)5. 封装尺寸 (44)5.1.模组尺寸 (44)5.2.推荐封装尺寸 (46)6. 测试和测试标准 (47)6.1.测试参考 (47)6.2.测试环境说明 (47)6.3.可靠性测试环境 (48)7. 贴片工艺和烘烤指导 (49)7.1.存储要求 (49)7.2.模组平面度标准 (49)7.3.工艺路径选择 (49)7.3.1. 锡膏选择 (49)7.3.2. 主板对应模组焊盘钢网开孔设计 (49)7.3.3. 模组贴片 (50)7.3.4. 模组焊接回流曲线 (52)7.3.5. 过炉方式 (52)7.3.6. 不良品维修 (52)7.4.模组烘烤指导 (53)7.4.1. 模组烘烤环境 (53)7.4.2. 烘烤设备和操作方法 (53)7.4.3. 模组烘烤条件 (53)表格索引表1-1ME3616支持频段 (10)表1-2ME3616关键特点 (10)表2-1 输入输出(IO)参数定义 (13)表2-2逻辑电平 (13)表2-3管脚定义 (13)表2-4电源供给 (16)表2-5 VCC1V8_OUT信号定义 (17)表2-6开关机信号管脚 (18)表2-7开机时间 (21)表2-8关机时间 (21)表2-9复位信号定义 (22)表2-10复位时间 (23)表2-11 USIM卡接口定义 (24)表2-12 Molex USIM卡座管脚描述 (25)表2-13 Amphenol USIM卡座管脚描述 (26)表2-14主UART接口定义 (27)表2-15调试UART接口定义 (33)表2-16网络指示灯管脚定义 (34)表2-17 ADC管脚定义 (35)表2-18 ADC接口特性 (35)表2-19 GPIO管脚定义 (35)表2-20 WAKEUP_IN定义 (35)表2-21 WAKEUP_OUT定义 (36)表3-1天线接口定义 (38)表4-1温度参数 (41)表4-2平均功耗 (41)表4-3平均功耗 (41)表4-4 RF输出功率 (42)表4-5 RF接收灵敏度 (42)表4-6 ME3616模组静电放电特征 (42)表4-7 GNSS性能指标参数 (42)表6-1测试标准 (47)表6-2测试环境 (47)表6-3测试仪器和设备 (48)表6-4可靠性测试参数 (48)表7-1烘烤参数 (49)表7-2 LCC模组焊盘钢网开孔 (50)图形索引图1-1系统链接框图 (11)图2-1管脚分配 (12)图2-2工作模式切换 (16)图2-3 VBAT输入参考电路 (17)图2-4 DC-DC参考电路 (17)图2-5 VCC1V8_OUT参考电路 (18)图2-6开关机参考电路 (19)图2-7上电开机参考设计 (20)图2-8模组开机时序 (20)图2-9模组POWER_ON唤醒时序 (21)图2-10 模组关机时序图 (22)图2-11复位参考电路 (23)图2-12模组复位时序图 (24)图2-13 USIM卡参考电路图 (24)图2-14 Molex 91228 USIM卡座 (25)图2-15 Amphenol C707 10M006 512 2 USIM卡座 (26)图2-16串口三线连接示意 (27)图2-17串口带流控连四线接示意 (28)图2-18 TXD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29)图2-19 RXD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0)图2-20 RTS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1)图2-21 CTS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2)图2-22 4线UART芯片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3)图2-23 2线UART芯片电平匹配参考电路 (33)图2-24调试UART接口引出测试点 (34)图2-25模组状态指示参考电路 (35)图2-26 WAKEUP_IN输入时序 (35)图2-27 WAKEUP_IN管脚外部连接示意图 (36)图2-28 WAKEUP_OUT输出时序 (36)图2-29 WAKEUP_OUT管脚外部连接示意图 (37)图2-30模组USB添加测试点参考电路设计 (37)图3-1天线接口参考电路 (38)图5-1 ME3616尺寸图(公差:±0.1mm) (44)图5-2 ME3616尺寸图(正面透视图) (45)图5-3推荐封装尺寸(单位:mm) (46)图7-1模组钢网示意图 (50)图7-2模组卷带包装 (51)图7-3模组卷带包装相关尺寸 (51)图7-4模组炉温参考曲线图 (52)1.产品概述1.1.整体概述ME3616是一款采用LCC封装的基于NB-IoT通信标准的移动通讯网络模组。
RG-NBS6002 交换机文档版本V1.1归档日期2022-06-23copyright © 2021 锐捷网络版权声明copyright © 2021 锐捷网络保留对本文档及本声明的一切权利。
未得到锐捷网络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形式对本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进行复制、摘录、备份、修改、传播、翻译成其他语言、将其部分或全部用于商业用途。
、、和其他锐捷网络商标均为锐捷网络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免责声明您所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部分或全部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锐捷网络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锐捷网络保留在没有任何通知或者提示的情况下对文档内容进行修改的权利。
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
锐捷网络在编写本手册时已尽力保证其内容准确可靠,但并不确保手册内容完全没有错误或遗漏,本手册中的所有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前言读者对象本书适合下列人员阅读●网络工程师●技术推广人员●网络管理员技术支持●锐捷睿易官方网站:https:///●锐捷睿易在线客服:https:///?p=smb●锐捷网络官方网站服务与支持版块:https:///service.aspx●7天无休技术服务热线:4001-000-078●锐捷睿易技术论坛:/●常见问题搜索:https:///service/know.aspx●锐捷睿易技术支持与反馈信箱:*********************.cn●锐捷网络服务公众号:【锐捷服务】扫码关注本书约定1. 各类标志本书还采用各种醒目标志来表示在操作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这些标志的意义如下:危险表示重要安全操作指导。
在对设备进行操作时,应注意此类信息并了解放置发生意外的标准做法,否则可能会造成人身伤害。
硬件用户指南Q-SYS 核心 110 系列TD-001541-05-C*TD-001541-05*Core 110fCore 110f v2术语及符号说明“警告!”一词 表示有关人身安全的说明。
如果不遵照这些说明,可能会导致人身伤亡。
“小心!”一词 表示有关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的说明。
如果不遵照这些说明,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这种损坏不在质保范围内。
“重要信息!”一词 表示对于成功完成操作过程至关重要的说明或信息。
“注意”一词用于指示其他有用信息。
三角形内有箭头的闪电状符号可提醒用户,产品外壳内存在未绝缘的“危险”电压,可能对人体构成电击的风险。
等边三角形内有感叹号是为了提醒用户注意本手册中重要的安全、操作和维护说明。
重要安全说明警告!:为了防止火灾或电击危险,请勿将本设备暴露在雨中或潮湿环境中。
环境工作温度升高 — 如果设备安装在封闭式或多单元机架总成中,环境工作温度可能会高于室温。
确保温度不超过设备的最高工作温度范围 0°C 至 50°C(32°F 至 122°F)。
气流减少 — 确保将设备安装在机架中不会影响安全操作所需的气流量。
1. 请阅读这些说明。
2. 请保存好这些说明。
3. 请谨记所有警告。
4. 请遵守所有说明。
5. 请勿在靠近水的区域使用本设备。
6. 请勿将本设备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
7. 不要使用任何气溶胶喷雾、清洁剂、消毒剂或熏蒸剂清洁本设备及机器内部,请将以上制剂远离本设备。
8. 清洁设备时只能用干布擦拭。
9. 请勿堵塞任何通风口。
遵循制造商的说明进行安装。
10. 保持所有通风口畅通无阻,无灰尘等物质。
11. 请勿将本产品安装在会产生热量的热源附近,如散热器、热调节装置、火炉或其他设备(包括放大器)。
12. 为了降低触电的风险,电源线应连接到带有接地保护的电源插座。
13. 请勿忽视极化或接地插头的安全作用。
极性插头上有两块金属片,其中一片比另一片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