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之选址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936.50 KB
- 文档页数:7
(三)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主要方法与类型令狐采学1.选址方法类型近年来,随着选址理论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选址越来越多,层出不穷。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物流系统选址的理论发展,对不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但是现阶段选址的理论方法大体上有以下几类:(1)运筹法运筹法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物流网点布局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根据问题的特征、己知条件以及内在的联系建立数学模型或者是图论模型。
然后对模型求解获得最佳布局方案。
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获得较为精确的最优解缺乏是对一些复杂问题建立适当的模型比较困难,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解析法中最常用的有重心法和线性规划法。
(2)专家意见法专家意见法是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运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考虑选址对象的社会环境和客观背景,直观地对选址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寻求其特点和发展规律并进行选择的一类选址方法是专家选择法,其中最常用的有因素评分法和德尔菲法。
(3)仿真法仿真法是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法和逻辑关系表示出来然后通过模拟计算及逻辑推理确定最佳布局方案。
这种方法的优化是比较简单,缺点是选用这种方法进行选址,分析者必须提供预定的各种网点组合力案以供分析评价,从中找出最佳组合。
因此,决策的效果依赖于分析者预定的组合方案是否接近最佳方案该法是针对模型的求解而言的,是种逐次逼近的方法。
对这种方法进行反复判断实践修正直到满意为止。
该方法的优点是模型简单,需要进行方案组合的个数少,因而,容易寻求最佳的答案。
缺点是这种方法得出的答案很难保证是最优化的一般情况下只能得到满意的近似解用启发式进行选址,一般包括以下步骤:①定义一个计算总费用的方法;②制定评判准则;③规定方案改进的途径;④给出初始方案;⑤迭代求解。
2.典型物流中心选址决策方法(1)单点物流中心选址方法所谓单点网点选址,就是指在规划区域内设置网点的数目惟一的物流设施的选点问题,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方法:①交叉中值法选址在城市内建立物流设施,不可能不受限制任意选址,可能的情况是只能沿着相互交叉的街道选择某一处地点。
物流运筹学在物流系统中,物流设施地址的选择是物流系统优化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
物流设施是整个物流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是连接上游和下游的重要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这些大型设施的建设与运营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
因此,这些设施的选址十分重要,科学合理的设施选择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网络结构和空间布局,提高物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提供优质服务,是实现集约化经营,建立资源节约型物流至关重要的一步。
国内外学者在设施选址研究方面已形成了多种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1.设施选址问题的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以影响设施选址合理性的因素分析基础,如影响物流设施选址的因素很多,包括土地利用,环境保护,资源分布,产业布局,交通区位,公共设施,市场经营等各各个方面的因素,通过综合的定性分析,建立设施选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常常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指标评价,最后寻求最优地址。
可见,定性研究从较全面的角度,将较多的因素考哦率在内,对设施选址进行决策,通过将定性指标进行评判,可以有效的吸纳决策者的经验,偏好,意愿等来进行方案的评价,但由于定性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主观性比较强,大量的主观判断易造成评价偏差。
2.设施选址问题的定量研究:设施选址问题的定量研究主要是依据物流费用或物流成本最低的原则,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获得最佳选址方案,根据考虑的影响费用因素的简易与复杂程度,形成多种类型的选址模型,但总体上可以概括为连续模型与离散模型两类。
对现有设施选址研究的评述有关设施选址问题,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由简单的选址因素分析、选址原则的制定到多层次、模糊的综合指标评判与决策,由重心法到多元离散选址模型,最后定性分析与定量模型相结合,各种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为设施选址的规划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但上述研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欠缺与问题。
物流阶段选址的方法分类一、引言物流选址是物流规划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选址能够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降低成本。
本文将通过对物流阶段选址的方法进行分类,以加深对物流选址的认识和理解。
二、市场需求分析法市场需求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的选址方法。
在选址之前,通过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了解目标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竞争情况等,以确定物流设施的选址位置。
这种方法适用于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设施的选址。
三、交通条件分析法交通条件分析法是一种基于交通便利程度的选址方法。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对交通网络进行评估,包括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工具的接入情况,以及交通拥堵、运输成本等因素。
通过分析交通条件,选择交通便利的区域进行选址,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
四、资源条件分析法资源条件分析法是一种基于资源条件的选址方法。
在选址之前,需要对当地资源进行评估,包括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等。
通过分析资源条件,选择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选址,以满足物流设施的需要。
五、环境条件分析法环境条件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环境因素的选址方法。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物流设施的影响,包括周边环境的安全性、环境污染程度、自然灾害的潜在风险等。
通过对环境条件进行分析,选择环境优良的地区进行选址,保障物流设施的运作安全。
六、供应链优化分析法供应链优化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选址方法。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等多个因素,并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优化分析。
通过供应链优化分析,选择最佳的选址方案,使物流系统达到最佳的运作效果。
七、结论物流阶段选址的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进行分类,包括市场需求、交通条件、资源条件、环境条件等。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选址方法,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效益。
通过对物流选址方法的分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物流设施的选址工作,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一)定量分析法定量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心法、运输规划法、双层规划法、鲍莫尔-沃尔夫法、Cluster法、CFLP法、混合0-1整数规划法、遗传算法等。
定量方法选址的优点是可以求出比较准确可信的解。
重心法是研究单个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将物流系统中的资源点和需求点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围内的物流系统,各点的需求量和资源量分别看成是物体的重量,物体系统的重心作为物流网点的最佳设置点。
(二)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根据选址影响因素和选址原则,依靠专家或管理人员丰富的经验、知识及其综合分析能力,确定配送中心的具体选址。
主要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
定性方法的优点是注重历史经验,简单易行。
其缺点是容易犯经验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错误,并且当可选地点较多时,不易做出理想的决策,导致决策的可靠性不高。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一)交通条件交通条件是影响物流效率和配送成本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大宗物资的配送。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应接近交通运输枢纽,使配送中心形成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恰当的结点。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配送中心应尽可能靠近交通要道,如高速公路、铁路货运站、港口、空港等。
(二)用地条件配送中心需要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用地必须符合国家的土地政策和城市规划。
地价如何?是利用现有的土地,还是重新征地?是否符合政府规划要求等等,在建设配送中心时都要进行综合考虑。
(三)货物分布和数量这是配送中心配送的对象,如货物来源和去向的分布情况、历史和现在以及将来的预测和发展等。
配送中心应该尽可能地与生产地和配送区域形成短距离优化。
货物数量是随配送规模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
货物增长率越高,越是要求配送中心选址的合理性,从而减少输送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四)经营环境配送中心所在地区的优惠物流产业政策对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将产生重要影响,数量充足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条件也是配送中心选址考虑因素之一。
经营不同类型商品的配送中心最好能分别布局在不同地域。
图上的路选址问题与连通p-中心和p-中位问题选址问题是运筹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设施选址问题的应用十分广泛,从城市,产业带,经济技术开发区到机场,水利设施,销售网点以及仓库都涉及到选址问题,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管理,心理及工程地质等多门学科.本文主要研究了一些特殊图上路选址问题,连通p-中心和p-中位选址问题.人们已经证明路选址问题和连通p-中心和p-中位选址问题在一般图上都是NP-困难问题,因此考虑这些问题在某些图类上的多项式算法就成为有意义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了树(tree),区间图(interval graph),圆弧图(circular-arc graph)和块图(block-graph)等重要图类上的算法设计问题.首先,我们介绍了选址问题的背景和本文涉及的相关记号及术语,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二章,研究了树上的半厌恶型p-路选址问题.当p=2时,即树上的半厌恶型2-路选址问题,对该问题的MWD模型和WMD模型,分别设计了O(n2)和O(n3)时间算法.对p>2时,考虑相交p-路和不相交p-路这两种特殊的情形.树上的半厌恶型相交p-路问题的MWD模型和WMD模型都可以转化为树上的k-子树核心问题,由此可证明该问题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对树上的半厌恶型不相交p-路选址问题的MWD模型,我们设计了O(np+1)时间算法;而对于该问题的WMD模型,给出了其最优解得一些性质.第三章,应用鲁棒优化理论研究了带区间权重的树上的鲁棒核心选址问题,其中允许顶点的权重为负数.对绝对鲁棒核心选址问题设计了O(n2)时间算法.对偏差鲁棒核心选址问题,证明了该问题的计算复杂性为O(n3).第四章,讨论区间图和圆弧图上的连通p-中心和p-中位选址问题.在区间图上,证明了连通p-中心问题和连通p-中位问题的计算复杂性都是O(n).在圆弧图上,证明了连通p-中心问题可以在O(n)时间内求解,而连通p-中位问题可以在O(n2)时间内求解.第五章,讨论了块图上的连通p-中心和p-中位选址问题.对连通p-中心问题给出了O(mn logn)时间算法,对连通p-中位问题,证明了该问题线性时间可解.对双目标规划:连通p-中心-中位问题,证明了该问题的计算复杂性为O(n2),并且帕雷托最优解的个数不超过n个.对厌恶型连通p-中心和p-中位问题分别给出了O(mn)时间算法和O(p2mn)的拟多项式时间算法.最后给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Python小白的数学建模课-07.选址问题1. 选址问题选址问题是指在某个区域内选择设施的位置使所需的目标达到最优。
选址问题也是一种互斥的计划问题。
例如投资场所的选址:企业要在 m 个候选位置选择若干个建厂,已知建厂费用、运输费及 n 个地区的产品需求量,应如何进行选址。
选址问题是运筹学中经典的问题之一,选址问题在生产生活、物流、甚至军事中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工厂、仓库、急救中心、消防站、垃圾处理中心、物流中心、导弹仓库的选址等。
更重要的,选址问题也是数模竞赛的热点问题。
选址是重要的长期决策,选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成本等,从而影响到利润和市场竞争力,选址问题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意义。
选址问题有四个基本要素:设施、区域、距离和优化目标。
1.1 设施选址问题加粗样式中所说的设施,在具体题目中可以是工厂、仓库、服务站等形式。
1.2 区域选址问题中所说的区域,在具体题目中可以是工厂、车间的内部布局,也可以是给定的某个地区、甚至空间范围。
按照规划区域的特征,可以分为连续选址问题和离散选址问题。
连续选址问题,设施可以布局在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就要求出最优选址的坐标;离散选址问题,只能从若干候选位置中进行选择,运筹学中的选址问题通常是这类离散选址问题。
1.3 距离选址问题中所说的距离,是指设施到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在具体题目中也可以是某个选址位置的服务时间、成本、覆盖范围。
如果用图论方法求解,通常就是连接顶点的边的权值。
当问题所关注的是设施到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时,如果问题给出的不是顶点之间的距离,而是设施的位置坐标,要注意不是只有欧式距离,对于不同问题也可能是球面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
1.4 优化目标选址问题要求选择最好的选址位置,但选址位置只是决策变量,选择的最终目的通常是实现加权距离最短、费用最小、利润最大、时间最短,这才是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
按照目标函数的特点,可以分为:中位问题,要求总成本最小;中心问题,服务于每个客户的最大成本最小;反中心问题:服务于每个客户的最小成本最大。
物流设施选址方法介绍定性分析法(1)优缺点比较法优缺点比较法是一种最简单的设施选址的定性分析法,尤其适应于非经济因素的比较。
该方法的具体做法是:罗列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按最优、次优、一般、较差、极坏5个等级对各个方案的各个特点进行评分,对每个方案的各项得分加总,得分最多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的规划人员可能认为某个实施方案的优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或是很容易明白的,从而忽略了有说服力的分析。
其实,对一个有经验的规划人员,列出一个优缺点评价表并不困难,而对说服有关人员却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问题是要选择好优缺点所涉及的因素。
特别是有关人员所考虑和关心的主导因素,这一点对决策者特别重要。
为了防止遗漏。
可以编一个内容齐全而最常用的实施方案评价因素点检表,供规划人员结合实施的具体情况逐项点检并筛选需要比较的因素。
优缺点比较法的比较因素可从以下方面考虑:区域位置、面积及地形、地势与坡度、风向和日照、地质条件、土石方工程量、场址、现在所有者情况、交通情况、与城市的距离、供电与给排水、地震、防洪措施、经营条件、协作条件、建设速度等。
这一方法基本上是就事论事,缺乏量化的比较,科学性不足,对非成本因素考虑较少,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作。
但是这种传统方法中对各种选址因素的罗列分析,特别是调查研究的经验对初学者在选址中制订各种侯选方案是仍有借鉴之处。
(2)加权因素比较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可以把提供比较的各项因素进行加权综合比较,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对方案的影响程度,因此是一种比较通用的方法。
关键是要选择好比较的因素,合理地确定各个因素的权数和客观地对每个方案的各个因素打分。
加权因素评价的程序如下:①明确要评价的方案②选址考虑的因素③准备评分表④确定每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⑤给每个方案每个因素评分⑥计算加权分评价的结果有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某个方案明显突出,总分明显高于其他方案,该方案就可以被承认为最佳方案;②两个方案的结果很接近,应当对这两个方案在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