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艇遗梦
- 格式:doc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9
写玩空中飞艇的优秀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空中飞艇真好玩》。
嘿,今天我可玩了个超棒的东西——空中飞艇!这可是我第一次玩,心里那叫一个激动啊!我们到了玩空中飞艇的地方,哇,好多人在排队呢!我一眼就看到了那些大大的飞艇,停在那儿,可威风了!我真想马上就上去飞一圈。
飞艇的故事
1891年,是年52岁的齐柏林开始全心投入到对飞船的设计研究中,他雇佣了另一名工程师西奥多·格劳斯来辅助他寻找合适的燃料并设计发动机。
在这期间齐柏林也曾因研究进展而一度兴奋地给符滕堡国王秘书处写信,也一度因为低估空气阻力的作用而颓废不止,甚至最终因相处不和辞退了副手西奥多,不过齐柏林一直没有放弃,特别是闻知汉斯·巴茨赫·冯·齐格弗里德发明出了更轻且更强力的引擎后,他对飞艇的发展前景更有了希望。
1894年,齐柏林伯爵首次设计出了飞艇的蓝图,其结构大致以铝制的龙骨框架覆盖以蒙布形成主体,其内部则是通过多个填充氢气的气包来形成浮力。
1896年,齐柏林开始到处进行演说。
为了建造飞艇募集资金,野心勃勃的他曾在1897年如此写到:“在我看来,这些诸如热气球的老飞行器械并没有什么希望前景。
但独立的飞行器一定会被迅速发展运用起来”,正是这种对自己理想的自信,让他打动了众多人物,并募集到了研究资金,也就是这笔资金,让第一艘齐柏林飞艇横空出世。
《空难遗梦》观后感首先先介绍一下这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架飞机遭遇了可怕的空难。
死神顷刻间夺走了马尔斯的好友的生命,年轻的母亲卡拉在残骸中撕心裂肺地寻找已经无法再回到自己身边的孩子。
马科斯和卡拉恐惧触及那残酷的记忆,沉浸在痛苦之中。
然而,在经历了一段危机干预之后,马科斯和卡拉终于走出了困境。
《空难遗梦》就给我们用小组展示了社会工作的危机干预模式。
故事的主人公马科斯以及其他的空难幸存者心理上是存在障碍的,他们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无法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
在空难后,他否认了自己恐惧,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无所畏惧的人,并尝试着各种各样接近死亡的体验,他会直接穿过车流不息的马路;会站在楼顶的围栏上呐喊:会吃他过敏的草莓。
其实,他是在这样一次次接近死亡的体验中尝试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有点满灌和脱敏的感觉。
因为在那次空难中,他在极度的恐惧后反而变得非常镇定,这种“反向”的心理防御机制让他活了下来,却对他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卡拉在空难后无法向别人倾述,对生活失去了感觉,她陷入孩子死亡的自责,痛苦中。
就是这样两个位幸存者,最后他们互相支持,互相慰籍。
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了专门主持“危机干预”的社工,也介绍了一些危机干预的程序,比如用小组工作展现。
影片中有一段很专业的小组工作的情景。
一位社工受命为空难中的幸存者消除精神上的痛苦,在通过跟他们私下交谈后,他召集了空难中的幸存者,在一个安静的大房间里要进行创伤后的治疗。
他首先用轻柔缓慢的语气叙述古代部落发生灾难后会聚在篝火前讲述事情的经过这个现象作为小组的开始,这有助于定下了小组开放的基调,疏解了小组成员紧张感和不安的心理,在这里还有引入正题的作用。
然后他邀请他组员讲出各自的故事。
在这里他又用了扫视的技巧,鼓励组员发言。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终于有人勇于站起来讲述她的故事。
在她姐姐和侄子在自己眼前死亡时,旁边的组员想扶着她,安慰一下她,但是工作者阻止了,他让她自己站着。
其实旁边那两位组员在此时扮演的是“拯救者”的角色,但在此时那位讲述的组员需要的是自己面对那次灾难,这有助于她摆脱空难的阴影。
现代空中飞艇:由“老古董”,变成了科技新宠?作者:暂无来源:《军事文摘·科学少年》 2013年第9期文/飞流随着现代航天科技的发展,性能先进的飞机,在占领天空的同时,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人们似乎忘记了在飞机诞生之前,曾经称霸天空的飞艇。
最近,由美国出资5.17亿美元建造的新一代巨型无人飞艇,成功地完成试飞,并在测试中实现了所有预定的目标。
那么,现代军用飞艇和老式飞艇有什么不同?在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老掉牙”的装备还有用武之地吗?2012年8月8日,一个足球场般大的胖家伙,从美国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基地升空,成功完成了首飞,它就是美国最新试飞的“长航时多情报”巨型无人飞艇。
这个大家伙长100米,可装载7吨重的货物,以每小时约48公里的速度飞行,可装备摄像机、雷达、电子窃听器、无线数据链,在约6700米的高空盘旋3个星期,为地面的情报分析员提供海量数据。
目前这样的监视任务,主要由无人机和卫星来完成,代价高昂,据介绍,这种飞艇每月的运行费在2.5万美元以下,每小时仅50美元,而一般无人机每小时的运行费用为5000美元,“全球鹰”无人侦察机,更是高达每小时2.5万美元。
阿富汗战场的宠儿—飞艇飞艇虽然是一种古老的飞行器,采用的是古老的科学原理,但是在现代条件下,它的潜力被重新认识,所以现在各个国家都在兴起飞艇热,比如俄罗斯等发达国家,有高技术不用,但是一定要把飞艇这种低技术装备武装起来。
飞艇适合在防空能力薄弱的区域执行任务,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美国就有9艘军用飞艇在执行侦察和监视任务。
因为像阿富汗、伊拉克这些地方并没有真正的防空武器可以对这种飞艇构成威胁,所以飞艇在有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或者是对方没有很强的防空能力的情况下,这种作用就变得很强大。
其实,各国看重价廉物美的飞艇,并非一时兴起,在近几次局部战争中,高技术装备虽然光彩夺目,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尤其是在阿富汗战场上,面对复杂的地形和复杂的作战对象,美国先进的卫星侦察系统和无人机侦察平台,显得力不从心,悍马怕马车,精确炸弹制服不了路边炸弹,因此这种既能长时间对控制区域实施监控,又能为一线作战部队提供准确情报的空中平台,无疑符合战场的现实需要。
斐迪南·冯·齐柏林首次飞行1900年7月2日,斐迪南·冯·齐柏林设计建造了第一艘飞艇“LZ-1”号,它从康斯坦茨升空,在弗里德里希港附近成功进行了首次飞行。
这艘以铝制框架为主体的雪茄形飞艇长128米,直径11.7米,氢气囊总容积为11300立方米,装有2台16马力的发动机,航行速度为32千米/时。
“LZ-1”号飞艇的成功让斐迪南·冯·齐柏林欢欣鼓舞,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他的飞艇事业中。
遭遇困难随后,他接连建造了“LZ-2”号和“LZ-3”号飞艇。
1908年,斐迪南·冯·齐柏林又用自己的全部财力,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艇“LZ-4”号。
他亲自驾驶这艘●一剑寒雪斐迪南·冯·齐柏林1838年出生于德国博登湖畔康斯坦茨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巴登大公国的高官。
像其他贵族家庭的孩子一样,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就对机械和新奇的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855年,斐迪南·冯·齐柏林前往路易斯堡陆军学校上学,随后入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他曾先后担任国王侍卫官、王国驻柏林使节、骑兵旅长等职位。
1890年,他以陆军中将军衔退役。
自1891年起,他便将其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飞艇研发事业上。
小军迷联盟·正在试飞的“LZ-1”号飞艇“LZ-38”号飞艇努力获得回报之后他果然不负众望,重新设计建造了更为先进的“LZ-5”号和“LZ-6”号飞艇,两艘飞艇的续航时间均超过了24小时。
斐迪南·冯·齐柏林的努力获得了回报。
他不仅如愿获得德国政府的资助和订单,还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航空公司——齐柏林飞艇公司,他也被誉为“飞艇之父”。
在随后的数年间,齐柏林飞艇不断更新换代,不仅外形更美观,而且性能也更出色。
以“LZ-38”号飞艇为例,这种飞艇长163米,直径18.6米,氢气囊总容积为3.38万立方米,装有4台210马力的发动机,航行速度达到了96千米/时。
“齐柏林”飞艇一百周年纪念费迪南德?冯?齐伯林伯爵是著名的德国飞艇制造家、大型实用硬式飞艇的发明人。
1838年7月8日,他生于德国的康斯坦茨,1917年卒于柏林。
齐伯林毕业于路易斯堡陆军士官学校,也在土宾根大学进修过工程课程。
他曾任瓦敦堡国王侍卫官、驻柏林官员、骑兵旅长等,并于1890年以陆军中将军衔退伍。
在此之前,齐伯林曾赴美国考察过军事,亲自乘坐过系留氢气球升空,从而使他产生了研制可操纵气球的设想。
此后,他便利用业余时间研究飞艇。
退伍后,他针对当时半硬式飞艇不能载重的缺点,提出全硬式飞艇的设想,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从事硬式飞艇的研制上。
1900年,他研制成功了第一艘雪茄型铝制硬式飞艇LZ-1型,该艇长128米,直径11.73米,氢气囊总容积为11327立方米,装两台16马力的发动机。
1900年7月2日,该艇从德国的康斯坦茨湖首次升空飞行,留空约20分钟,艇上除驾驶员外,还搭载了5位乘客(中列第1枚,德国邮票)。
1905年,LZ-2型飞艇问世,其外形与LZ-1非常相似,装两台85马力的发动机,飞行高度为457米,航速达53公里/小时(中列第4枚,匈牙利邮票)。
1906年10月9日,LZ-3型飞艇作了首次飞行,搭载了11名乘客,在两小时内飞行了97公里,安全返回了基地。
为此,齐伯林荣获德累斯顿工程学院名誉工程博士学位(右列第1枚,尼日尔邮票)。
1908年7月1日,LZ-4型飞艇制作成功,并载着几十位旅客从德国起飞,越过阿尔卑斯山,到达瑞士后返航(右列第2枚,毛里塔尼亚邮票)。
1909年10月16日,齐伯林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航空公司――德国飞艇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莱格)。
1910年6月22日,LZ-7型“德国”号飞艇首开定期客运服务,往返飞行于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等地,航程达193公里,这是最早的空中定期航线。
该艇可载20位乘客,装三台120马力的发动机,航速为60公里/小时,成为世界上最早用于正式空运旅客的商用运输工具(右列第3枚,上沃尔特邮票)。
令人赞叹的飞艇作者:张福远来源:《小学生学习指导·小军迷联盟》2019年第12期有一种飞行器,形状就像一条胖头胖脑的大鱼一样,他就是飞艇,飞艇诞生的年代,很早在一战时期,他就曾被应用到战争中,而且履历奇功,即使到了今天,飞艇的身影依旧活跃在战场上,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没有显得过时,甚至愈发令人赞叹。
可悬停三周的无人驾驶飞艇2012年年初,一种无人驾驶飞艇进驻阿富汗地区,进行空中部署。
这种飞艇内部充满了氦气,可以在距地面6700米高的空中飞行长达21天的时间,打破了其他无人飞行器的飞行记录。
在此之前,无人机在空中滞留的最长时间为31小时,由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所创造。
别看这种飞艇看上去十分臃肿,它的飞行速度却并不慢,每小时可以飞行148千米。
也许有小军迷会疑惑,战斗机比它飞得快多了,为什么还需要飞艇呢?飞艇在战场上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在现代战争中,飞艇是可以用来在空中发射武器的,但目前它最大的用处还是侦察和监视。
作为世界上滞空时间最长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它可以不眠不休地在空中停留三周,并为地面战斗人员不间断地传输战场数据,这是其他种类的飞行器都无法做到的。
这种无人驾驶飞艇在战场上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那就是搬运重型的武器设备,其他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同样无法完成这一任务。
当然,为了防止受到地面武器的袭击,这种飞艇的外皮采用的是高强度的复合材料——最常用的就是防弹衣所使用的凯夫拉材料。
这种材料不仅重量非常轻,而且防弹效果超级好,足够防御来自地面的小型火力的攻击。
近太空的武器平台飞艇在未来战场上还会有更大的作为,那就是成为一种新的空中武器平台。
美军正在研制一种“近太空飞艇”,它可以在空中持续巡航几天乃至几个月,在这种飞艇上可以建立空中指挥部,成为作战时的空中指挥中心。
这种飞艇的正式名称叫“近太空综合操作平台”,在美军计划中,这种飞艇将被部署在距离地面20~1∞千米的高空中。
目前,飞机、地空导弹、巡航导弹等飞行高度一般都在近太空高度以下,最高也不超过33千米,而以卫星、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为代表的航天器,最低轨道一般在90~1∞千米以上。
飞艇设计师梦作文《飞艇设计师梦》篇一在我小小的脑袋里,一直藏着一个大大的梦想——成为一名飞艇设计师。
这梦想就像一颗种子,不知何时被种下,然后在我心中的那片土地上,悄悄地生根发芽。
我第一次对飞艇有印象,是在一次航模展览上。
那巨大的、像鲸鱼般漂浮在空中的家伙,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它的外壳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仿佛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使者。
我当时就想,这玩意儿可太酷了,如果我能设计这样的飞艇,那简直“帅炸了”。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疯狂地搜集关于飞艇的一切资料。
我在图书馆里泡着,那些布满灰尘的航空类书籍,被我一本本翻出来。
有时候为了找一本飞艇相关的专业书籍,我得在书架间像个小老鼠似的钻来钻去。
我了解到飞艇的历史,原来它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候的飞艇就像是天空中的巨兽,慢悠悠地航行着。
我开始在我的本子上画各种各样的飞艇设计图。
我的设计可能很幼稚,也许在那些专业人士眼里就是“小儿科”,但我不在乎。
我画的飞艇有的像巨大的蜻蜓,翅膀可以灵活地转动;有的像一个会飞的城堡,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妙设施。
我觉得飞艇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它应该是一个空中的梦幻乐园。
可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艇设计师可不容易。
我数学不好,那些复杂的计算就像一座座大山横在我面前。
每次做数学题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像是在黑暗的迷宫里乱撞的小虫子。
我就想啊,我是不是真的能行呢?这时候我就有点犹豫,这个梦想是不是太不切实际了?但是,每当我看到那些关于飞艇的图片或者视频,心中的热情就又像被点燃的火焰一样,熊熊燃烧起来。
我想象着有一天,我设计的飞艇在蓝天中翱翔。
它的下面是美丽的城市和连绵的山脉。
人们透过飞艇的窗户,惊喜地看着外面的景色,就像我第一次看到飞艇时一样。
那时候,我就可以自豪地说:“看,这是我设计的飞艇!”这个梦想虽然遥远,但我愿意一步一步地朝着它走去,哪怕路上会有很多坎坷,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这个梦想就真的实现了呢。
《飞艇设计师梦》篇二我想成为一名飞艇设计师,这个梦想就像一颗倔强的星星,在我脑海的夜空中闪闪发光,怎么也抹不掉。
齐柏林飞艇blackdog创作灵感摘要:一、齐柏林飞艇blackdog的背景及创作灵感来源1.齐柏林飞艇的简介2.blackdog创作灵感的来源二、齐柏林飞艇blackdog的设计理念1.设计风格2.创新元素三、齐柏林飞艇blackdog在我国的影响1.激发国内创意产业的发展2.为国内设计提供新思路四、结论1.齐柏林飞艇blackdog的价值2.对我国创意产业的启示正文:齐柏林飞艇blackdog的创作灵感源于德国著名的齐柏林飞艇以及英国神秘的blackdog。
齐柏林飞艇,全名为“齐柏林飞艇公司”,是一家德国的航空公司,成立于1991年,主要提供观光、研究、物流等服务。
blackdog则是一个英国的设计团队,他们的作品以独特的创意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
齐柏林飞艇blackdog的设计理念是将德国的严谨工艺与英国的创意设计相结合,打造出既实用又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在设计风格上,齐柏林飞艇blackdog以简约、大气为主,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整体的协调。
同时,他们不断探索新的材料和工艺,为作品注入更多创新元素。
齐柏林飞艇blackdog在我国的影响不容小觑。
首先,他们的作品为国内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国内设计师的创作热情。
通过欣赏齐柏林飞艇blackdog的作品,国内设计师可以借鉴其设计理念和手法,提升自己的创意水平。
其次,齐柏林飞艇blackdog的设计理念为我国设计师提供了新的思路,使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综上所述,齐柏林飞艇blackdog以其独特的创作灵感、设计理念和在我国产生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
最危险的“气球”——齐柏林飞艇
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发起者为普鲁士也就是后来的德国,因为技术原因,飞机的技术无法保障。
故轰炸的精确度就出现了问题。
为解决载弹量和行程问题,而去研究飞艇。
终才创下了“齐柏林飞艇”这一名号。
齐柏林飞艇
1900年,德国的齐伯林伯爵制造了第一艘硬式飞艇。
这种飞艇使用结构完整的龙骨保持气囊的外形,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作动力,因而飞行性能好,装载量大。
"齐伯林飞艇公司"制造的飞艇不仅用于商业,而且用于军事。
仅在最初的十年中这个公司就制造了113艘军用飞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显神威。
原来,当时的德国与英国也是一组冤家,于是德国人就开始“恶搞”英国人呗,就这样两个冤家就开始死磕上了。
于是每日的夜晚,都会有齐柏林飞艇来光顾英国,怎么光顾那?那就是扔下了那些的“危险货物”,就跑,就这样英国人的土地上可以说到处都是弹坑,直到最终在战斗机击落数架齐柏林飞艇后,才太平了。
正是因为其行动不便,体积太大,而退出了战争的舞台,仅仅只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名字。
丛林飞艇作文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丛林探险。
丛林里鲜绿一片,树木耸立,阳光透过树叶照下来,像斑点一样。
空气中还弥漫着泥土的气息,让人感觉很舒服。
我们坐上了一艘红色的飞艇,外表看起来像一颗红扑扑的苹果悬在空中。
飞艇里有很多按钮,爸爸跟我说,这些按钮可以操控飞艇的方向,真是神奇!
飞艇渐渐地升起来,我紧紧抓住扶手,心脏咚咚直跳。
我一眼就看见了远处一座高耸的山峰,上面有一条瀑布,水流像白练一样,从山顶一直流下来,真美啊!
爸爸伸出手来指指飞艇下面的一片绿地,那里有好多小动物,还有几只大象在嬉戏。
我得意洋洋地一挥手,想和它们打招呼,不过它们好像没有看到我。
飞艇在丛林里穿梭而过,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鸟,在空中自由地飞翔。
我一眼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还有许多我以前从未见过的动物,真有意思!
回到家后,我在床上,脑海里还不断回想着飞艇上的景象。
我想,我一定要再来一次丛林飞艇之旅,探索更多神奇的秘密。
氦气飞艇运动的神秘之旅:夜间飞行的美丽景观夜幕降临,星光闪烁,万籁俱寂。
在这个安详而宁静的时刻,一种神秘而令人着迷的运动在夜空中展开。
那就是氦气飞艇夜间飞行的神奇之旅。
这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将让您领略到绝美的夜间景观和迷人的飞行之旅。
氦气飞艇运动是一项以利用氦气作为浮力的飞行运动。
与传统的热气球相比,氦气飞艇拥有更大的机动性和操控性。
这使得夜间飞行成为可能,并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景。
在这个黑暗的时刻,氦气飞艇的彩色灯光在夜空中点亮,勾勒出一幅梦幻般的夜景画卷。
首先,让我们一起飞越城市的夜景。
当氦气飞艇从地面升起时,您会逐渐俯瞰到令人惊叹的城市灯光。
城市的繁忙和喧嚣在夜晚中变得安静而宁静。
高楼大厦的灯光在暗夜中闪烁,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星星。
道路上的车流穿梭如鱼游水,点缀着整个城市的光芒。
而您在氦气飞艇上的视角,让您能够一览无遗,感受到城市的无限魅力。
接下来,让我们漫游夜色中的自然奇观。
随着氦气飞艇的缓缓升高,您将进入静谧而宁静的夜空。
星座和星星在黑暗中闪耀,犹如操纵者的手指舞动的绚丽灯光。
您将亲自目睹到流星穿过天际、流光溢彩的彗星、甚至是远离灯光干扰的银河系。
在这片寂静而神秘的大自然中,您会感受到一股宁静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对宇宙的无限浩瀚感到难以置信。
在这美丽的夜景中,氦气飞艇自身也会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多彩的LED灯光将氦气飞艇装点成一个移动的灯笼。
您可以欣赏到红、橙、黄、绿、蓝、紫等绚丽夺目的色彩。
这些灯光在黑暗的夜空中交相辉映,创造出一个梦幻而独特的景象。
无论是在城市上空还是在自然环境中,氦气飞艇打造的独特景观都将给您带来难以忘怀的体验。
此外,夜间飞行也为摄影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您可以携带相机,捕捉这些罕见的景象和特殊的气氛。
夜景的细节和色彩将以一种绝美的方式呈现在您的照片中。
而氦气飞艇本身的灯光也是一个佳境,让您的照片充满创意和魔力。
然而,除了美景和刺激之外,夜间飞行还需要一定的安全措施和意识。
飞艇与飞机之争作文素材飞艇和飞机之争:天空中的竞争与创新飞艇和飞机,这两种飞行器在天空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竞争。
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们对于速度、效率和舒适性的需求。
飞艇,作为一种古老的飞行器,早在 19 世纪就已经问世。
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氢气球,通过充满轻气体(如氢气或氦气)来提供升力。
飞艇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停留,不需要跑道,可以在远离城市的地方起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军事侦察、气象探测和广告宣传等领域。
飞艇还具有较大的载货能力和空间,可以搭载大量的货物和人员。
然而,飞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飞艇的速度相对较慢,无法与现代飞机相媲美。
飞艇的操控性较差,需要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才能操作。
飞艇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问题,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然而,飞机也存在一些问题。
飞机需要跑道才能起降,这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飞机的燃油消耗较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较为严重。
飞机的维护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尽管飞艇和飞机各有优缺点,但它们在天空中的竞争并没有停止。
相反,它们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们对于速度、效率和舒适性的需求。
例如,飞艇采用了更加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提高了飞艇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飞艇的重量和成本。
飞机则不断地改进发动机和机翼的设计,提高了飞机的燃油效率和性能。
一些新型的飞行器也在不断地涌现,如混合动力飞机和太阳能飞机等,它们将为未来的航空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飞艇和飞机在天空中的竞争是一场技术和创新的较量。
它们各自拥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们对于速度、效率和舒适性的需求。
无论是飞艇还是飞机,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改变。
在未来的天空中,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飞行器,它们将继续推动航空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软式飞艇的发展回顾和展望软式飞艇的发展回顾和展望目录一、轻于空气的航空器(LTA)和软式飞艇(BLIMP) (2)二、软式飞艇发展的历史回顾 (3)三、现代软式飞艇关键技术 (5)1、气囊充气余压的确定 (6)2、副囊比的选择 (6)3、呼吸阀门的作用 (6)4、气囊材料应该具备的性能 (6)5、充气余压产生的拉应力 (6)6、升空后气压变化 (7)7、压仓水的功用 (8)8、气囊材料 (8)四、标准、规范和适航要求 (8)1、飞行要求 (8)2、结构要求 (9)3、设计和构造的要求 (10)4、对发动机的要求 (10)5、设备安装的要求 (10)6、采用英国适航性要求的安全水平 (10)五、典型现代软式飞艇以及相关发展计划介绍 (11)六、国内软式飞艇发展的前景、问题和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1、以国防需求为牵引,推动飞艇事业的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2、开展顶层的规划研究,确定浮空器发展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加强各类保障工作的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洛夫飞艇台词引言基洛夫飞艇,是一种由俄罗斯工程师阿尔伊尔·基洛夫于20世纪30年代设计和制造的气垫船。
它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先进的技术而闻名,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飞艇之一。
基洛夫飞艇成为了空中巨兽,引起了全球的瞩目,为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通过模拟基洛夫飞艇的一次航行,编写精彩纷呈的台词,将读者带入那个富有想象力的时代,感受基洛夫飞艇的壮丽。
情景一:制造厂房角色: - 飞艇工程师 - 工人(大型制造厂房,搭配大量的巨型机械装置和各种工程物料)飞艇工程师:各位,我们的飞艇终于要完成了!这是我们经过多年努力、千辛万苦打造的杰作!工人1:非常感谢您的指导,工程师。
您的智慧和毅力真是让我们佩服。
这样大规模的飞艇从未在世界上出现过。
工人2:确实,飞艇巨大的主体结构和精细的设计,将会让世界为之震惊!同时,它还拥有无与伦比的高性能。
飞艇工程师:没错,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种真正能征服天空的交通工具。
趁着它即将出航的时候,让我们一起为这一天欢呼吧!情景二:试飞现场角色: - 飞艇驾驶员 - 天气预报员(试飞现场,飞艇锚定在地面,机组人员进行最后的系统检查和准备工作)飞艇驾驶员:今天的天气如何,天气预报员大人?天气预报员:驾驶员大人,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飞艇起飞时天空晴朗,气流稳定。
完美的试飞天气!飞艇驾驶员:太好了!我们的基洛夫飞艇即将腾空而起,让我们为世界创造一个崭新的奇迹!情景三:飞往夜晚的旅程角色: - 飞艇乘客(一对新婚夫妇) - 飞艇服务员(夜晚,飞艇驶入稳定的空中航线,乘客在观景窗前观赏美景)新婚妻子:亲爱的,我们是不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在这样迷人的飞艇上度蜜月,感觉如此浪漫。
新婚丈夫:是的,亲爱的。
我从没想过我们的爱情可以被带到如此高度。
这简直就是梦想成真!飞艇服务员:先生,女士们,你们可以从窗户外边看到美丽的星空。
飞艇的外部照明会为您提供浪漫而温馨的氛围。
新婚妻子:真的吗?太感谢了!这真的是如梦如幻的景色。
飞艇,重返天空之城1937年5月6日,德国兴登堡号飞艇试图停靠在美国新泽西州的系留塔(停留装置)时,突然猛烈起火。
着火之后,245米长的飞艇向地面俯冲,仅仅34秒就被烧毁,最终化成一堆灰烬。
这次事故夺去了36人的生命,严重动摇了公众对飞艇安全的信任,让人们遗忘了在事故发生的几个月前,兴登堡号曾拥有一段短暂的黄金时代——10次安全地横跨大西洋两岸运送乘客,被人称作飞艇界的泰坦尼克号。
自事故发生后,飞艇旅行变成了历史。
现在,距离兴登堡号飞艇的第一次飞行已经80年了,我们是否可以看到飞艇返回到天空中呢?依靠什么来起飞?飞艇的起飞依靠的是阿基米德原理。
飞艇的内部会充入某种气体,由于飞艇里的气体和外界空气的密度有差异,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浮力,将它推上天空中。
相比之下,普通飞机的密度比空气大得多,所以必须依靠其他方式提供升力。
飞艇的飞行就好比气球飞到空中的场景。
早期的兴登堡号飞艇,艇身充满了氢气,因为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因此提供了最大可能的上升空间。
但缺点是,氢气非常易燃,这意味着飞艇很容易因雷击或氢气泄漏而发生爆炸,尤其当它们在云层下面飞行的时候。
兴登堡号的灾难就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例子,它说明氢气很危险。
此后,人们用氦气代替了氢气,氦气的重量比氢气稍微重,所以提供的浮力相对会小一些,但关键是氦气不易燃。
与兴登堡号等传统飞艇不同,近年来设计的新型飞艇并不是像过去一样用来运输乘客,而是提供一种廉价和灵活的方式来装运货物,尤其是将货物运往没有道路或其他基础设施不足的偏远地区。
例如,飞艇将设备运送到人员难以到达的矿山和钻井网点,甚至还可能去往北极圈,由于冰下储藏着大量未开发的石油,那里可能将很快成为重要的大型工业开发点。
争当世界上最好的过去几年里,世界各地的公司一直在开发和设计新型飞艇,希望能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取得优先竞争力。
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航天制造商,前段时间在巴黎航空展中推出了飞行器混血儿——时速可高达117千米的混合飞艇。
飞艇遗梦
这张合成照片上,美国海军“洛杉矶号”核潜艇系缆于帝国大厦楼顶(Keith de Lellis Gallery LLC)
(文 / Megan Garber)虽已身处冷宫,但飞艇也曾有过被奉为“明日飞行器” 的光辉岁月。
1929 年下半年,阿尔弗雷德·史密斯(Alfred Smith),亦即纽约州前州长、帝国大厦筹建团队领袖,宣布进一步拔高这座气势恢弘的摩天大楼——将原定的 1050 英尺(约合 320 米)的设计高度,在完工时将增加为 1250 英尺(381 米)。
新增的这 200 英尺(约合 61 米),是预计留给飞艇系缆用的。
预想中,在帝国大厦顶层建起船坞之后,堪比“齐柏林伯爵号” [1]的飞船,能将乘客直接空运到曼哈顿市中心——停泊的飞船“随风飘荡”,乘客们可以沿着船上的跳板走到下面的街道。
飞艇是“比空气还轻的航空器”,是首批可操控、可驱动的载人飞行器,在当时被视为商业航空的未来。
而史密斯则想确保,当这一天来临之际,在纽约市内,他这座崭新的大厦就是定海神针。
[左]帝国大厦纵剖面的想象图,用于停泊飞艇的桅杆贯穿整个楼体,直刺天空。
(图片:New York World)[右]1931 年,“哥伦比亚号”飞艇飞越帝国大厦的桅杆顶端。
(图片:The New York Times)
只要扫一眼曼哈顿的天际线便可发现,帝国大厦耸立于第五大道之上,高达 1250 英尺,足以供齐柏林吨位的飞艇停泊;然而楼顶却不见飞艇踪影。
1929 年过去不久,飞艇及类似航空器很快便失宠,不再作为航空客运的首选工具,转而用于体育赛事摄录及广告宣传,就如我们如今看到的那些气球小飞艇。
这种衰落,部分是由接连发生事故导致的,其中就包括“兴登堡惨剧”:75 年前,那艘飞艇在新泽西州的上空化为一团火球[2]。
不过,更重要的是,飞船之所以发生迅速利基化[3],主要是因为飞艇所用的气态燃料要么太危险,要么太稀有:氢气,充足却危险;氦气,安全但稀少。
最终,这类燃料输给了现代飞行器采用的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玩意儿——石油。
飞行,最终胜过了漂浮。
1933 年,飞行于纽约上空的美国海军“梅肯号”飞艇。
梅肯号是一艘齐柏林式飞艇,在 1935 年的风暴中坠毁于太平洋。
(图片:)
飞机在如今大出风头,世人很容易忘掉飞艇也曾有过类似的辉煌。
如果技术是场达尔文进化赛,那么飞艇及其同类在很长时期内,其实一直遥遥领先。
上世纪 30 年代,帝国大厦一砖一瓦、一尺一寸地向上修建时,人们等待着、神往着,未来可以在天空之上游玩、宴饮、舞蹈、休憩。
说完了这些,让我们来看看飞艇曾有的过去——这是对齐柏林飞艇及其同类飞行器的一次出色总结、一曲慷慨赞歌,重现了那个将未来希望寄之于飞艇的时代,它们所代表过的那些事物。
∙空中行宫:
美国老牌杂志“The American Magazine”1930 年 5 月的内容(图片:)∙领先设计:
1960 年代苏联杂志上画的一艘核飞艇(图片:) 军力展示:
1931 年的苏联海报。
文字意为:“我们正建造一支空中舰队,以列宁之名。
”(图片:)
空中堡垒:
《现代机械》杂志 1934 年 10 月号的封面(图片:) 明日之城:
Popular Science 杂志 1939 年 11 月描绘的“明日之城”,飞艇是人们的日常飞行器。
(图片:)
飞艇曾经属于人类的“明日之城”,的确。
这不仅仅是重现了飞艇一统天下的年代,那昙花一现的辉煌,同时也让我们再度铭记历史的极大偶然性。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技术同时具备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我们实验、假设、失败、成功;然后再进行更多的实验。
无论是飞艇之前的热气球,还是风光一时、今已无人问津的蜻蜓式扑翼机,飞艇跟它们一样,承载过人类对未来的期望,这一未来或许曾是梦想,并一度归于失败,但却不会止于梦想,并将赢取最终的胜利,就像人类的飞天脚步一样,势不可挡。
更正说明:
文章发布之初,注释 [1] 中将原文“齐柏林伯爵号”(Graf Zeppelin)误作为德国海军二战时建造的航空母舰,经读者指出后更正,特此说明。
(2012-5-19)
内容注释:
[1]指德国LZ 127 “齐柏林伯爵号”(Graf Zeppelin)飞艇,齐柏林伯爵号是史上最成功的飞艇,曾担
负北美洲至南美洲之间的定期航班任务;1929 年全球巡回飞行,1931 年飞往北极,1940 年被拆除。
此外,“齐柏林飞艇”(Zeppelin)是一种或一系列硬式艇(Rigid airship)的总称,由著名的德国飞艇设计家、斐迪南·冯·齐柏林(Ferdinand Graf von Zeppelin)伯爵在 20 世纪初在前人基础上发展而来。
由于这一系列飞艇的成功,“齐柏林飞艇” 在当时也用以代指这一整类的飞艇。
[2]兴登堡空难(Hindenburg disaster):LZ 127 “兴登堡号” 是德国在 1934 年兴建的一艘齐柏林
硬质飞艇,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艇,全艇能容纳超过 70 名乘客,还有散步的长廊和沙发。
兴登堡号同时也是纳粹的政治宣传工具,用以彰显第三帝国所谓的无敌以及科技的强大。
作为商业交通飞艇,兴登堡号在 1936 年做过 17 次环大西洋飞行。
1937 年 5 月 6 日,在一次横渡大西洋的飞行中,兴登堡号在新泽西上方爆炸,36 人在事故中丧生。
从此齐柏林硬质飞艇的载客活动宣告终结。
[3]按照菲利普·科特勤在《营销管理》中给“利基” 下的定义:利基是更窄地确定某些群体,这是一
个小市场并且它的需要没有被服务好,或者说“有获取利益的基础”。
(这种有利的市场位置在西方称之为“Niche”,海外通常译作“利基”。
)企业在确定利基市场后,往往是用更加专业化的经营来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以此为手段在强大的市场夹缝中寻求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