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
- 格式:doc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21
抗生素合理使用和管理培训考试题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广,经常或过度使用会使病原菌过快产生耐药的;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新上市的,在适应证、疗效或安全性方面尚需进一步考证的、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这类抗菌药物属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哪级A、非限制级B、限制级C、特殊使用级(正确答案)D、特别使用级2、下列哪个药物属于本院特殊级使用的抗菌药物A、美罗培南(正确答案)B、头孢美唑C、阿奇霉素D、头孢呋辛3、治疗对青霉素敏感的链球菌属时宜首选A、青霉素(正确答案)B、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C、利奈唑胺D、万古霉素4、根据最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围术期预防用药时机为: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A、0-0.5小时B、0.5-1小时(正确答案)C、12小时D、24小时5、根据最新《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小时。
A、72小时B、60小时C、48小时(正确答案)D、36小时6、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主要用药目的不包括A、手术切口感染B、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C、全身感染或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其他部位感染(正确答案)7、治疗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时首选A、万古霉素B、头孢菌素C、苯唑西林(正确答案)8、治疗敏感肠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A、氨苄西林(正确答案)B、头孢唑林C、万古霉素D、利奈唑胺9、儿童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应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以下B、50 DDDC、60 DDDD、70 DDD10、儿童医院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A、20%B、30%C、40%D、50%(正确答案)1、在下列哪些情况之一下,具有处方权限的医师在会诊未回执之前可考虑提前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只能开具临时医嘱):A、感染病情严重者(正确答案)B、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正确答案)C、已有证据表明病原菌只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的感染(正确答案)D、家长要求使用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着手控制。
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一、抗生素(Antibiotics)及分类抗菌药物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它在防治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感染性疾病的现代化治疗起始于1936年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而抗菌药物治疗的黄金时代是从1941年生产青霉素G开始,并从20世纪40年代开创了抗菌药物的新里程碑,随后即迅猛发展,不断出现各类新型的抗菌药物。
众多的抗菌药物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挽救了无数生命。
近几十年来,抗菌药物的发展集中在:(1)改善药物的抗菌谱,拓宽或使之选择性更高;(2)增强药物的抗菌作用;(3)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利于临床应用;(4)降低对人体的副作用或毒性;(5)减少或改变病原体的抗药性。
其中最后一个问题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如果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会产生更多的抗药性病原体,使我们的治疗用药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
如果一旦产生了抗药性的菌株,对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所以,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当前抗感染治疗中急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
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从病人所感染的疾病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谱、选择性、抗菌作用和对机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和制订最佳治疗方案。
如果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而不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除了会发生类似其它类别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影响病人的健康以外,还会产生抗菌药物独特的"微生物抗药性",它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不但会影响用药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另外,非临床(如在农、牧、养殖业方面)的广泛使用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由于食物链的循环,也可能酿成上述严重的社会影响。
至今,在我国可供临床选用的各类抗菌药物(按抗病原体谱或抗菌谱、作用或作用机制、药物来源、化学结构甚至代次的综合分类)约有250余种,占全世界品种的90%以上。
基本上可以满足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疾病的需要。
2024合理使用抗生素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A.氟喹诺酮类B.氨基糖苷类C. β一内酰胺类(正确答案)D. 氯霉素类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类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氯霉素类C. 大环内酯类(正确答案)D. 氨基糖苷类3.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A. 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正确答案)C.真菌D.支原体4.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A.尿路感染B.术后伤口感染C. 肺部感染(正确答案)D. 皮肤感染5.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
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D.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正确答案)6.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A.疝修补术B.甲状腺腺瘤摘除术C. 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D.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正确答案)7.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 的治疗应选用():A. 青霉素B.头孢拉啶C.头孢哌酮D. 万古霉素(正确答案)8.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A. 免疫抑制剂应用者B. 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C. 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9.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属于()。
A.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正确答案)B.限制使用抗菌药物C.特殊使用抗菌药物D. 以上都不是10.下列可一天一次给药的抗菌药物是()。
A. 头孢曲松B.厄他培南C. 左氧氟沙星D. 以上都是(正确答案)判断题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经过肾脏排泄()A.对(正确答案)B.错2.产ESBLs菌株所致感染的治疗宜选用第四代头孢菌素()A.对B.错(正确答案)3.肾功能不全时,头孢曲松及头孢哌酮亦需减量应用()A.对B.错(正确答案)4、对青霉素过敏休克患者,亦可应用头孢菌素()A.对B.错(正确答案)5、两性霉素B静滴不易发生畏寒、寒颤、发热、静脉炎等不良事件()A.对B.错(正确答案)6、治疗假膜性肠炎首选氟康唑()A.对B.错(正确答案)7、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对B.错(正确答案)8、引起过敏性休克最常见的药物为青霉素()A.对(正确答案)B.错9、氯霉素可致早产儿、新生儿发生"灰婴综合征” ,应避免使用()A.对(正确答案)B.错10、氟喹诺酮类药物适用于各年龄段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治疗()A.对B.错(正确答案)。
(完整版)合理应用抗生素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抗菌药物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抗菌药物是指具有___________活性,要紧供全身应用(个不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___________、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
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__________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别用抗菌药物。
2.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的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包括、、三个因素。
3.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应用抗菌药物和_______________预防用药。
4.别合理处方包括处方、用药处方及处方。
5.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同意清洁手术者(Ⅰ类切口),术前___ ___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假如手术时刻超过____ __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赋予第二剂。
总的预防用药时刻别超过__ ___小时,个不事情可延长至48小时。
6.对别同级不医务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别同级不抗菌药物处方权:骨干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可使用;责任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使用。
紧急事情下,医师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限于天。
7.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繁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该类手术切口属于__ 类切口。
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治理方法》规定,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别得超过种,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别得超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别得超过。
二、单项挑选题: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思考( )A、患者感染病情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C、抗菌药作用特点D、以上3项2、胆汁中药物浓度最高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 )A.头孢曲松B.头孢氨苄C.头孢哌酮D.头孢呋辛3、下列事情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A、慢支急性发作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峻细菌感染C、急性肾盂肾炎D、急性细菌性肺炎4、差不多感染的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感染举行治疗时,应该明确( )A. 是否存在感染B. 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C. 病原体也许存在的耐药性D. 以上都对5、下列事情何种是预防用药的习惯( )A、昏迷B、中毒C、上呼吸道感染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6、下列讲法正确的是( )A. 口服别汲取药物能够用于胃肠外感染的治疗B. 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应依照PK/PD特点,等时分次给药C. 所有青霉素类、头胞菌素类药物都对铜绿假单胞菌都有抗菌作用D. 治疗哺乳期妇女感染,应思考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也许对婴儿造成的妨碍7、同意清洁-污染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预防用时刻应为:( )A. 12~24小时B. 24~48小时C. 48~72小时D. 2小时以上8、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别同而异,普通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几小时,特别事情,妥善处理?( )A.24hB.48hC.72~96hD.96h9、抗菌药分三类治理是为了( )A、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B、按感染病情轻重分不用药C、抗菌药合理使用的治理有尽有D、抗菌药的联合应用10、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要紧是:( )A. 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 真菌D. 支原体11、抗菌药物的挑选及其合理使用是操纵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
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考核题1.抗菌药物品种应根据()选用。
A.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正确答案)B.经验用药C.临床表现D.感染程度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A.50%B.80%C.30%(正确答案)D.20%3.越级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后,应在()小时内补办审办手续并由具有处方权限的医师完善处方手续A.36B.48C.72D.24(正确答案)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A.30%B.20%(正确答案)C.50%D.80%5.下列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A.慢支急性发作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正确答案)C.急性肾盂肾炎D.急性细菌性肺炎6.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A.昏迷B.中毒C.上呼吸道感染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正确答案)7.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A.切口感染B.手术深部气管或腔隙的感染C.肺部感染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气管或腔隙感染(正确答案)8.下列关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原则正确的是()A.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可以代替灭菌技术B.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不可以代替精细的无菌操作(正确答案)C.手术创伤深度对术后发生感染影响不大D.经济学评估不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考虑因素9.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
A.50%B.30%C.80%(正确答案)D.20%10.抗菌药分三类管理是为了()A.规范抗菌药按一、二、三线使用B.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C.抗菌药合理使用的管理(正确答案)D.限制医生使用抗菌药物11.临床应用抗生素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A.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适应证,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正确答案)B.应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用抗菌药物(正确答案)C.病毒性或疑似病毒性感染的疾病非必要不宜使用抗生素(正确答案)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并严格控制预防性使用用抗生素的范围(正确答案)12.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应予口服治疗,仅在下列情况下可先予以注射给药()A.不能口服或不能耐受口服,病情影响口服吸收(正确答案)B.抗菌谱合适但无口服剂型,需迅速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正确答案)C.感染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紧急治疗(正确答案)D.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正确答案)13.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A.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重症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正确答案)B.需长程治疗,防耐药产生(结核、深部真菌病)(正确答案)C.根据经验联合使用D.利用药物协同作用,减少毒性大药物剂量(正确答案)14.围手术期预防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目的()A.预防手术部位感染,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正确答案)B.减少发病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正确答案)C.减少脓毒血症的死亡率(正确答案)D.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正确答案)15.有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越级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A.感染病情严重者;(正确答案)B.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正确答案)C.已有证据表明病原菌只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的感染。
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有效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自从发现抗生素以来,它已成为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过度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药物耐药性的增加等。
因此,进行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是关键的。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包括:1)仅在确诊为细菌感染时使用,而不是用于病毒感染等;2)按照感染类型和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3)正确掌握抗生素使用的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长;4)遵循抗生素使用的时间和间隔,不擅自停药或延长用药时间;5)在必要时进行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的选择和调整。
其次,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的内容应包括:1)了解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分类;2)认识细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掌握细菌感染诊断的方法;3)学习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机制和预防策略;4)熟悉抗生素的使用指南和药物说明书;5)掌握药物的剂量、用药途径和疗程的确定方法;6)了解不同人群在抗生素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另外,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的策略应遵循以下原则:1)多形式的培训,包括讲座、病例讨论、小组讨论等;2)重视实践操作,通过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培养医生正确处理抗生素使用的能力;3)跨学科的培训,通过与临床、微生物和药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合作,提高培训的质量;4)持续性的培训,定期回顾和更新抗生素使用的最新指南和研究成果;5)制定合适的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最后,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不仅应面向医务人员,还应面向广大公众。
公众意识的提高对抗生素合理使用至关重要。
对公众开展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宣传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媒体、社区和学校等途径,普及正确的抗生素使用知识,并提醒公众在生活中的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可以更好地治疗感染,还能够减少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因此,医务人员和公众都应接受抗生素合理使用培训,以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保障人们的健康。
抗生素药物的合理应用一、抗生素(Antibiotics)及分类抗菌药物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它在防治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感染性疾病的现代化治疗起始于1936年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而抗菌药物治疗的黄金时代是从1941年生产青霉素G开始,并从20世纪40年代开创了抗菌药物的新里程碑,随后即迅猛发展,不断出现各类新型的抗菌药物。
众多的抗菌药物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挽救了无数生命。
近几十年来,抗菌药物的发展集中在:(1)改善药物的抗菌谱,拓宽或使之选择性更高;(2)增强药物的抗菌作用;(3)改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利于临床应用;(4)降低对人体的副作用或毒性;(5)减少或改变病原体的抗药性。
其中最后一个问题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如果不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会产生更多的抗药性病原体,使我们的治疗用药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小。
如果一旦产生了抗药性的菌株,对感染的治疗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所以,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当前抗感染治疗中急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应用抗菌药物时需要从病人所感染的疾病的微生物种类、病人的机体状态以及药物的抗菌谱、选择性、抗菌作用和对机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虑后,选择最佳的抗菌药物和制订最佳治疗方案。
如果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而不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除了会发生类似其它类别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影响病人的健康以外,还会产生抗菌药物独特的”微生物抗药性",它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不但会影响用药者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另外,非临床(如在农、牧、养殖业方面)的广泛使用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由于食物链的循环,也可能酿成上述严重的社会影响.至今,在我国可供临床选用的各类抗菌药物(按抗病原体谱或抗菌谱、作用或作用机制、药物来源、化学结构甚至代次的综合分类)约有250余种,占全世界品种的90%以上。
基本上可以满足治疗各种微生物感染疾病的需要。
我国国家基本药物(西药,2002年版)中的抗菌物有87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目录(2003年版)所收载的抗菌药物品种的1。
合理应用抗生素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如磺胺类、硝基咪噗类、硝基吠喃类等。
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合理性、安全性、经济性的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包括适应证、用药时机、用药剂量三个因素。
3.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和术后预防用药。
4.不合理处方包括滥用、误用、错用处方。
5.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接受清洁手术者(I类切口),术前30-60分钟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Om1.术中可给予第二剂。
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6.对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经培训查核及格后,授与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主治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历医师可利用二级抗菌药物;副主任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历的医师可利用三级抗菌药物。
紧急情况下,医师可越级利用抗菌药物,处方量限于3天。
7.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口咽部手术,该类手术切口属于H类切口。
8.《抗菌药物临床利用管理办法》规定,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100种,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利用率不得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得超过20%o二、单项选择题:1.D.以上3项2. A.头抱曲松3.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4. D.以上都对5.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6.正确的说法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A.口服不吸收药物可以用于胃肠外感染的医治B.利用氨基糖甘类抗生素时,应根据PK/PD特点,等时分次给药C,所有青霉素类、头胞菌素类药物都对铜绿假单胞菌都有抗菌作用D.医治哺乳期妇女感染,应考虑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大概对婴儿造成的影响7、接受清洁-污染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预防用时间应为:()A.12~24小时B.24〜48小时C.48-72小时D.2小时以上8、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几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A.24hB.48hC.72-96hD.96h9、抗菌药分三类管理是为了()A、规范抗菌药按一、2、三线利用B、按感染病情轻重分别用药C、抗菌药合理利用的管理有尽有D、抗菌药的联合利用10、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A.革兰阳性菌B.革兰阴性菌C.真菌D.支原体11、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利用是掌握和医治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
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专项整治培训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金有一、背景介绍1.超级细菌的产生近期一种可抵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在英美印度等小规模爆发,这种细菌其实是一种特殊的酶,它能够进入大多数细菌的DNA线粒体中存活,使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因这种细菌最初是在前往印度进行医疗旅行的整容者和外科手术者身上发现,又被西媒体称为“新德里”细菌。
其实耐药型的细菌并非新事物,它们一直存在并且随着人类滥用抗生素而进化出强大耐药性,在这场特殊博弈中,人类是超级细菌的幕后推手。
解读超级细菌:超级细菌是一切耐药菌的统称。
超级细菌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名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细菌的越来越长,包括产超广谱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耐药肺炎杆菌、耐药绿脓杆菌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著名的超级细菌,超级细菌中最著名的一种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MRSA),MRSA现在极其常见,可引起皮肤、肺部、血液和关节感染,当年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时,用来对付的正是这种细菌。
但随着抗生素的普及,某些金黄色葡萄球菌开始出现抵抗力,产生青霉素酶破坏青霉素的药力。
MRSA的耐药性发展非常迅速,在1959年西科学家用一种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氯西林)杀死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后仅隔两年在英国就出现了耐甲氯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MRSA已经成为全球发生率最高的医院感染病原菌之一(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病首位),在全球围目前被证实对MRSA还有效的仅只有万古霉素。
最新出现的超级细菌叫NDM-1,英国卡迪夫大学、英国健康保护署和印度马德拉斯大学的医学研究机构在一些曾去印度接受过外科手术的病人身上发现一种特殊的细菌。
发表在医学专业杂志《针刺》上的文章指出,这种细菌名为新德里金属β酰胺酶-1(NewDelhimetallo-β-lactamase 1,简称NDM-1),这种细菌含有一种罕见酶,它能存在于大肠杆菌的DNA中从而使其产生广泛的抗药性,人被感染后很难治愈甚至死亡。
NDM-1的复制能力很强,传播速度快且容易出现基因突变,在现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超级细菌。
抗生素成为超级细菌的推手超级细菌NDM-1几乎可以跨越不同的细菌种类,也就是说它可以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的DNA线粒体中。
在各种细菌中的NDM-1超级病菌是以DNA的结构出现,因此被称为质体,也就是它使各种病菌拥有传播和变异的惊人潜能。
“超级细菌”可广泛传播。
超级细菌NDM-1可跨越不同的细菌种类,它可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菌的DNA线粒体中。
它可以在细菌中自由复制和移动,从而使这种病菌拥有传播和变异的惊人潜能,对除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之外的所有抗生素都有抗药性。
2009年英国发现NDM-1感染病例的增加,其中包括一些致死病例,其部分的NDM-1感染都与曾前往印度等南亚旅行或接受当地治疗有关。
在英国研究的37个病人中,至少有17人曾在过去1年中前往过印度或巴基斯坦,他们中至少有14人曾在这两个接受过治疗,包括肾脏移植手术、骨髓移植手术、透析、生产、烧伤治疗或整容手术等。
不过,英国也有10例感染出现在完全没有接受过任海外治疗的病人身上。
目前研究发现,携带NDM-1的大肠杆菌感染,会导致大部分患者出现尿路感染和菌血症。
抗生素的滥用塑造了超级细菌,青霉素的发现和提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自1941年青霉素应用于临床后,人们相继发现了上万种抗生素,有200余种应用于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挽救了无数生命,时至今日抗生素仍然是治疗感染不可缺少的武器。
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部分细菌对这些武器产生防御功能(耐药性)。
抗生素使用较为集中的医院是培养超级细菌MRSA 的温床。
细菌无声地在患者、医护人员、患者间播散,并可存在于人体达数月之久。
美国联邦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曾报道,1975年182所医院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总数的2.4%,1991年上升至24.8%,至2008年上升至65.4%。
耐药菌株既可由感染病人带入医院,也可因滥用抗生素在医院产生。
而超级细菌NDM-1就是从印度的整形和外科医院患者中传播开来。
抗生素的中国式滥用,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18万吨留给自己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耗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
据统计,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医疗费用增长800亿元,仅超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全中国一年就多花费7亿多元人民币,中国:每年8万人因滥用抗生素死亡。
2010年8月WHO公布:全球细菌耐药普遍,82%的细菌耐药是由滥用抗生素所致。
目前我国抗菌药物耐药率居高不下,院感染前5位的致病菌耐药情况不断恶化,“超级耐药菌”临床分离率日益攀升。
这表明,现有药物对付超级耐药病菌越来越难,每年至少8万人死于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耐药菌感染。
据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
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发达,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
中国的妇产科长期以来都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多年的统计显示目前青霉素的耐药率几乎达100%。
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
据1995-2007年疾病分类调查,中国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总发病数的49%,其中细菌感染占18%-21%,也就是说80%以上属于滥用抗生素,每年有8万人因此死亡。
中国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致耳聋多达30万,占聋哑儿童的30%至40%,而一些发达只有0.9%。
住院感染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为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
这些数字是我国滥用抗生素位居世界首位的铁证。
中国式滥用抗生素背后的800亿利益链,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对耐药的后果认识不足,是耐药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中国虽然已于2004年和2009年分别颁布了《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但医疗机构对于上述指南及法规的执行仍不到位。
有关统计数字显示,近几年用药前10位的一半是抗生素。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医院过度追求经济利益——抗生素销售在药店收入中是大头,至少占据30%江山。
据统计,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医疗费用增长800亿元,仅超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全中国一年就多花费7亿多元人民币。
在中国,最常见的现象是患者点菜样的要求医生开抗生素。
大部分医生会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也有部分医生不知道给患者用点什么药,无奈之举,只有开点抗生素、维生素之类的。
但在美国,买抗生素的难度可比买枪还难—抗生素属于格管控的处类药物,医生只能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细菌感染类型,开出相应的抗生素处。
一旦违规开,就会收到警告甚至吊销执照。
而且没有专业医生的可签字,任医院的药房或药店,均不允向市民出售抗生素。
超级细菌仍将陆续出现,欧洲专家担忧中国重回前抗生素时代。
如今中国存在的几乎对所有抗生素都有抵抗能力的“超级细菌”越来越多,它们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如绿脓杆菌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阻止青霉素类药物的进入;结核杆菌通过改变体蛋白质结构阻止抗生素与其结合;更为恐怖的是革兰氏阴性菌可以主动出击,用水解酶水解掉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
这种耐药性既能横向被其他细菌所获得,又能纵向遗传给后代。
最后将导致普遍耐药菌感染,现有抗生素无法控制,最终导致致病菌疯狂繁殖,人类只有坐以待毙,等待死亡。
早在2009年香港便发现首例NDM-1感染患者。
是一名66岁的印度籍男子,从其尿液样本中分离出含NDM-1大肠杆菌。
目前这种细菌的传播途径还不确定,但病菌的主要源头印度和巴基斯坦均邻近中国,根据当前的传播速度和国际旅行的频繁,不排除NDM-1进入中国的可能性。
另一面按照中国目前滥用抗生素的发展态势,新的超级细菌在5-10年还会陆续出现,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
瑞典传染病控制研究所的安德里亚斯·赫迪尼(Andreas Heddini)警告说,如果滥用抗生素的势头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人类很可能重返前抗生素时代。
美国前总统戈尔曾设立“铁锤奖”用以奖励高效廉洁的政府机构,这个奖曾经颁给澳大利亚药监局(TGA)这是因为TGA的高效廉洁全球领先,因此澳洲是最有效地防止抗生素滥用的国度。
在这次新型超级细菌爆发之际,人类需要的不仅是理性对付NDM-1的勇气和技术,更需要对抗生素的监管加强效力,不能陷入抗生素推动细菌耐药进化的恶性循环。
在这一点上中国尤其值得向澳大利亚药监局学习。
2.我国抗生素使用现状非常谨。
全国抗生素使用率高达74%.临床微生物送检率不到20%.每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金额达800亿.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致30万7岁以下儿童耳聋.全国每年消耗排名前10位药物中有7—8种是抗菌素.80%的非细菌性感染或非细菌性炎症患者使用了抗生素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二级以上医院应当在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以医疗机构负责人为组长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完善组织构架,明确管理流程。
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制剂)类抗菌药物:三级医院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二级医院口服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三级医院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二级医院注射剂型不超过1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三级医院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二级医院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2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三级医院不超过5个品规二级医院不超过2个品规医疗机构抗生素目录须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需对已经备案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进行调整的,需向备案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经备案的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经同意后可调整,调整后的采购目录必须符合前述第3条“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之规定(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35种)抗生素分级管理使用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的通知》(云卫发〔2009〕1164号)《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的通知》(云卫发〔2010〕55号)考虑到相关政策的延续性,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权进行格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