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药物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15
一、绪论一、生物制药的概念和内容1.生物技术药物:①狭义:即基因工程产品、抗体工程产品或细胞工程产品,如用大肠杆菌、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重组蛋白,用杂交瘤技术生产的治疗性抗体,用细胞培养技术制备的组织工程产品等;②广义:包括从血液、尿液或组织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用细胞培养方法生产的减毒或灭毒疫苗等。
2.生物技术:用活的物质(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
3.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的统称,是指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物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重新创造设计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育出新品种,以工业规模利用现有生物体系,以生物化学过程来制造工业产品。
二、制药工程研究内容与对策1.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CP—制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MP—制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中药种植栽培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中国新药的分类:新药: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包括:国内外均未生产的创新药品、已知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或增加新的适应症、制成新的复方制剂;根据新药原料来源不同,新药分中药天然药物新药、化学药物新药和生物制剂新药三大类。
3.新药研究中的两个重要原理①前药原理:前药是指对现有药物→显效基因进行封闭→体外无活性的衍生物,在体内经酶或非酶作用→原药,从而产生生物活性,则称这种结构修饰后的化合物为原药的前药,利用这一原理进行新药设计的方法称为前药原理。
②生物电子等排体原理:广义指具有相同数目外层电子的不同分子或原子团药物生产过程共性规律及其应用三、生物药物概论1.生物药物的定义:指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等研究成果,从生物体、生物组织、细胞、体液等综合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
2.生物药物的原料来源:天然生物材料(动物、植物、微生物);人工生物材料(免疫法制备的动物原料,基因工程制备的微生物)3.蛋白类前药的分离纯化方法:①沉淀法:原理是使蛋白质胶体颗粒的表面水化膜或表面电荷破坏,从而使蛋白质沉淀。
生物技术制药前百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门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由多学科综合而形成的崭新学科。
生物技术制药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要手段来研究、制造药物。
生物技术是药学专业的的专业选修课。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生物制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同时了解21世纪生物制药工业的发展及药物生物技术新进展,为学生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研究新药和从事生物药物的研究开发及生产奠定基础。
教学用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技术制药》,主编熊宗贵教学内容、要求预防医学教学时数分配顺序内容学时1绪论32生物药物概论183基因工程制药244抗体工程制药185动物细胞制药126植物细胞制药1218酶工程制药8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业第一章绪论(3学时)一、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技术制药、生物技术的概念。
2、了解生物技术的组成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了解医药生物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展望。
二、主要内容:1、生物技术制药的概念。
2、生物技术的概念、其组成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医药生物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展望。
二、教学方式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四、复习思考题1、生物技术制药的概念。
2、生物技术可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第二章生物药物概论(18学时)一、目的要求:1、掌握生物药物的概念。
2、理解生物药物的特性、分类与制备。
3、理解人体来源类药物、动物来源类药物、植物来源类药物以及海洋生物药物的特点、种类和用途。
4、了解人体来源类药物、动物来源类药物、植物来源类药物以及海洋生物药物的的研究前景。
二、主要内容:1、生物药物药物的来源、特性、分类与制备。
2、人体来源类药物、动物来源类药物、植物来源类药物以及海洋生物药物的特点、种类和用途及研究前景。
二、教学方式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四、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生物药物?2、生物药物有哪些特性?3、生物药物原料的选择、预处理与保存方法有哪些?4、生物药物的分离纯化方法有哪些?5、人体来源类药物、动物来源类药物、植物来源类药物以及海洋生物药物的特点是什么?第三章基因工程制药(24学时)一、目的要求:1、掌握基因工程技术的概念及基因工程制药的基本过程。
(完整版)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生物技术制药》复习资料(Biotechnological Pharmaceutics)第一章绪论一、概述1.概念:生物药物(生物制药)是泛指包括生物制品在内的生物体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或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甚至整个生物体用作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药品。
|采用现代生物技术人为地创造一些条件,借助某些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来生产所需的医药品,叫做生物技术制药。
2.技术范畴: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以及后来衍生出来的第二代、第三代的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糖链工程和海洋生物技术等。
3.相关学科:有生物学(含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化学、工程学(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医学、药学、农学等。
但从基础学科来讲,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是其主要的学科。
4.应用范围:(1)医药;(2)农业;(3)食品;(4)工业;(5)环境净化;(6)能源。
二、生物技术的发展简史1.传统生物技术阶段主要产品:乳酸、酒精、丙酮、丁酸、柠檬酸、淀粉酶。
生产的特点:过程简单,大多属兼气发酵或表面培养,生产设备要求不高,产品化学结构简单,属初级代谢产物。
2.近代生物技术阶段主要产品:抗生素、维生素、甾体、氨基酸;食品工业的工业酶制剂、食用氨基酸、酵母、啤酒;化工业的酒精、丙酮、丁醇、沼气;农林业的农药;环境保护业的生物治理污染。
生物技术的特点:(1)产品类型多,初级(氨基酸、酶、有机酸)、次级(抗生素)、生物转化(甾体);(2)生物技术要求高,纯种、无菌、通气,产品质量要求也高;(3)生产设备规模大;(4)技术发展速度快。
3.现代生物技术主要产品:胰岛素、干扰素、生长激素等。
生物技术的内容包括:(1)重组DNA技术及其它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2)细胞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细胞工程);(3)酶或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工程);(4)植物脱毒和快速繁殖技术;(5)动物细胞大量培养技术;(6)动物胚胎工程技术;(7)现代发酵技术;(8)现代生物反应工程和分离工程技术;(9)蛋白质工程技术;(10)海洋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