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陶艺
- 格式:doc
- 大小:4.31 MB
- 文档页数:16
第三课捏泥巴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作为陶艺系列课程起始课,编写本课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学习简单陶艺制作技巧的同时,能制作出新颖、别致的陶艺作品。
陶艺制作的方法有很多种,本课主要进行手捏成型的制作方法。
以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通过富有情趣的欣赏、感受和创作过程,初步让学生感受陶艺制作的乐趣。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处于想象力、创造力非常丰富的阶段。
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用橡皮泥制作过花点心、饺子、太阳等造型。
学习了揉、捏、搓、压等基本制作方法。
这些橡皮泥的基本制作方法与陶艺手捏成型的制作方法是共通的。
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器物为创作对象,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也为之后陶艺学习打下了基础。
一、教学目标1、认知:初步了解陶艺的起源与制作过程。
学习手捏成型的泥塑基础技法、创作一件泥塑作品。
2、能力:通过运用实践法、引导学生感受泥性、了解泥塑的创作过程,感悟泥塑的美感,启发学生创作美观、实用的陶艺器皿。
3、情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验捏泥巴带来的乐趣,感悟灿烂的的陶文化、形成良好的的审美取向,唤起学生对学习泥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在创作中表达美好的感情,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悠久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用品为题材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泥塑器皿的制作方法及塑出有特点的器皿作品。
四、教学准备:实物陶艺一个、课件、陶艺工具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出示一幅泥土的图片,出示一幅陶罐的图片。
说一说它们二者之间的联系。
泥土是怎么样变成陶罐的?(出示问题,引出课题,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捏泥巴》二)新授陶器是土与火的艺术结晶。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尝试着用泥来捏制各种美观实用的生活用品。
泥土,这最平凡的东西,在他们手中却变得充满艺术情趣。
1、讲解陶器烧造流程。
选土——练泥——揉泥——拉坯——干燥——烧窑2、讲解“白陶鬹”艺术作品。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3课捏泥巴(彩陶)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彩陶,一种由陶土制成的古老工艺品。
学生们将会探索如何制作陶瓶和陶盘,以及如何在陶器上涂上漂亮的花纹。
教学目标1.了解彩陶的基本知识和历史背景;2.掌握制作陶器的基本方法;3.学会使用陶泥和工具;4.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1.陶泥、陶轮、陶工具;2.彩色颜料、刷子、水杯、毛巾;3.漂亮的花纹模板。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彩陶作品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对彩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然后,教师可以讲解彩陶的基本知识和历史背景,使学生们对彩陶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2. 实验1.捏泥球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们展示如何捏出泥球。
学生可以将陶泥捏成圆球状,并且用手压扁,使其变平。
2.制作陶器接下来,教师会向学生展示如何制作陶器,如陶瓶和陶盘。
首先,学生们需要将泥球放在轮子上,然后让轮子旋转起来。
学生们可以利用陶工具将泥球压扁,制作成类似于盘子或碗的形状。
之后,可以继续用泥和工具雕刻,使陶器的形状更加完美。
3.上彩完成基本的陶器制作后,学生们可以开始上颜色。
他们可以使用不同的颜料和刷子,将颜色涂在陶器上。
如果学生想要添加一些花纹或图案,可以使用漂亮的模板。
3. 总结在学生完成陶器制作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制作出更完美的陶器。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指标进行评估:1.学生是否掌握了捏泥巴的基本方法;2.学生是否掌握了制作陶器的基本方法;3.学生是否能够使用陶泥和工具;4.学生是否创造出漂亮的彩陶作品。
总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捏泥巴(彩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将陶泥制作成陶器,如何上颜色和添加花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加强了对陶器制作工艺的了解,而且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案:独具匠心的陶艺创作——陶艺教学陶艺教学一、教材分析小学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材中,第三单元《陶艺创作》是介绍陶艺的制作过程和方法,让孩子们能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陶艺制品,体验陶艺制作的过程,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和观察能力,增强孩子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陶艺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知识。
2.认识陶艺制作工具和材料,并能正确使用。
3.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了解陶艺制作过程。
4.激发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方法1.直观体验法:让孩子们动手实践,感受陶艺制作的过程和乐趣,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
2.讲解法:介绍陶艺的历史和种类,让孩子们了解文化背景并学会分析整体。
3.启发法:通过展示作品和讨论,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具体教学第一节:了解陶艺1.讲解陶艺的历史和基本知识。
2.展示不同种类的陶艺制品,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
第二节:认识陶艺制作工具和材料1.介绍陶制工具和材料的种类及用途。
2.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陶制工具和材料。
第三节:动手实践1.准备陶泥、陶板、搓板、陶瓷刀等陶艺制作工具和材料。
2.指导孩子们进行陶艺制作,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陶制品进行制作。
3.鼓励孩子们进行自由创作,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艺术才能。
第四节:欣赏作品和讨论1.让孩子们鉴赏自己和他人作品,了解陶艺制品的魅力。
2.让孩子们进行讨论,讨论创作的过程和思路,相互交流分享。
五、教学设计1.引入环节:介绍陶艺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知识教学:讲解陶制工具和材料的种类及用途,让孩子们认识这些工具和材料,并能正常使用它们。
3.实践操作:指导孩子们动手进行陶艺制作,鼓励孩子们进行自由创作,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
4.欣赏和讨论:鉴赏孩子们自己和他人的作品,讨论创作过程和思路,增强孩子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次陶艺教学,孩子们不仅学会了陶制工具和材料的基本知识,还能够进行陶艺制作,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
第一次做陶艺作文二年级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妈妈带我去了一家陶艺馆,说是要让我体验一下做陶艺的乐趣。
这可是我第一次做陶艺,心里别提多兴奋啦!一进陶艺馆,我就被里面各种各样的陶艺作品吸引住了。
有精致的小碗,有可爱的小动物,还有漂亮的花瓶,每一件都那么独特,让我忍不住想马上动手试一试。
陶艺馆的老师先给我们介绍了做陶艺的基本工具和方法,然后就让我们自己动手啦。
我坐在小凳子上,面前放着一大块陶土,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我先用双手把陶土揉成了一个圆球,就像揉面团一样。
这陶土摸起来凉凉的、软软的,特别舒服。
揉好圆球后,我把它放在了转盘上,准备开始塑形。
老师说要先把大拇指轻轻地按在陶土的中间,然后慢慢地往外扩,让陶土变成一个碗的形状。
我照着老师说的做,可是这陶土好像不太听话,总是歪歪扭扭的,不是这边厚了,就是那边薄了。
我着急得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心里想:这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真难啊!妈妈在旁边鼓励我说:“别着急,慢慢来,多试几次就会好的。
”我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继续小心翼翼地摆弄着陶土。
经过我不断地调整,陶土终于有点碗的样子啦。
接下来,我要用工具把碗的边缘修整得更光滑一些。
我拿着小刮刀,轻轻地沿着碗边刮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把碗给弄坏了。
哎呀,不好!我手一抖,刮刀在碗上划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迹。
我心里“咯噔”一下,完了,这可怎么办呀?我着急得都快哭了。
老师看到了,走过来说:“没关系,我们可以把这道痕迹变成一个独特的装饰。
”说着,老师拿起工具,在痕迹的旁边刻了几朵小花,瞬间,那道痕迹就不再是瑕疵,反而成了碗上的一道美丽风景。
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小碗终于做好了。
虽然它不像店里展示的那些作品那么完美,但它是我亲手做的,我觉得特别珍贵。
最后,老师把我的小碗放进了烤箱里烧制。
等待的过程中,我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不知道烧出来会是什么样子呢?当我拿到烧制好的小碗时,它已经变得坚硬而光滑,上面的小花也更加清晰漂亮了。
我捧着小碗,心里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二年级学做陶艺作文
二年级学做陶艺作文
在二年级的课堂上,我们开始了一门新课——陶艺。
这是一门让我们在动手创作中体验乐趣的课程。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一步一步地学习了陶艺制作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老师让我们认识陶土的种类和用途。
我们知道了陶土是由黏土、砂和水混合而成的,有很多种不同的陶土,如高温陶土、低温陶土等等。
不同种类的陶土适用于不同的制作需求。
接着,老师教给我们捏陶土的方法。
我们把陶土揉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可以做成小动物、花瓶、碗、杯子等等。
制作陶艺品需要很多的耐心和细心,在捏陶土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地领悟到制作的艰辛和乐趣。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陶土粘手、变形等问题,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有满意的成果。
完成陶艺品后,我们需要等待它们晾干,然后送到窑房烧制。
在烧制的过程中,陶艺品会经历高温烤制,从而变得坚硬和耐用。
最终,我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陶艺品,可以把它们放在家里,欣赏自己的创作。
通过学习陶艺,我们不仅学会了制作陶艺品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动手创作的乐趣和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锤炼耐心和细心,培养了自信和创造力。
陶艺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和创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多的美好。
第一次做陶艺作文二年级
今天,妈妈带我去了陶艺体验馆。
我们做的是一个杯子。
首先,老师教我们用泥土捏出一个杯子的形状,再把杯子放在专用的模具上。
接下来,老师开始做示范,她先将泥土均匀地捏在一起,然后把模具放在手上,用手将泥土压紧压实。
接着,老师说:“小朋友们要小心呀!”我们马上就在妈妈的帮助下捏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杯子就做成了,我们兴奋地欢呼起来。
接着,老师让我们捏第二个杯子。
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进行了第一个杯子的制作。
但由于我太心急了,一不留神就把一个杯子的口弄破了。
我只好将破损的地方重新用泥土捏在一起。
接下来是第三个杯子。
做完之后我发现新做的杯子有一个小洞,我想应该是因为太急了才造成的吧!
我们在陶艺体验馆里玩得不亦乐乎。
等我玩够了后,就和妈妈一起回家了。
通过这次体验,我知道了做陶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首先要选择好自己喜欢的颜色;其次要注意粘土捏成什么样才能更好看;最后是要注意粘土干湿程度对做出来的杯子影响很大!
—— 1 —1 —。
教案名称: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捏泥巴(彩陶)》▏人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陶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彩陶艺术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环境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内容:1. 彩陶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 捏泥巴的基本技巧3. 彩陶创作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彩陶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彩陶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彩陶样品、泥巴、画笔、颜料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块泥巴、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彩陶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彩陶作品。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彩陶制作的过程。
二、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切等。
2. 示范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并让学生动手实践。
三、创作方法与步骤(10分钟)1. 向学生讲解彩陶创作的方法和步骤,如设计、制模、捏泥巴、上色等。
2. 示范彩陶创作的过程,并让学生动手实践。
四、创作时间(10分钟)1.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彩陶作品。
2. 引导学生相互欣赏、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大家欣赏和评价。
2.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板书设计:1. 彩陶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2. 捏泥巴的基本技巧3. 彩陶创作的方法和步骤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内容,并尝试与家长一起制作彩陶作品。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生活气息的彩陶作品。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动手实践,让学生了解了彩陶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掌握了捏泥巴的基本技巧,并创作出了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彩陶作品。
小学劳动与技术二年级陶艺教学解析介绍: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在二年级的课程中,陶艺教学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内容。
本文将解析小学劳动与技术二年级陶艺教学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陶艺教学的重要性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陶艺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陶艺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培养他们对文化和传统的尊重。
二、陶艺教学的内容在二年级的陶艺教学中,应当注重以下内容的教学:1. 陶瓷材料的了解:学生需要了解陶瓷材料的类型、特点和加工方法等基础知识。
2. 陶艺工具的使用:学生应该学会使用陶艺刀、陶艺刷等工具,熟悉工具的作用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3. 基本造型技巧:学生要学会基本的陶艺造型方法,如拉坯、捏泥等。
4. 创作意识培养:通过陶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鼓励他们设计和制作自己的陶艺作品。
三、陶艺教学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开展陶艺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基本的陶艺制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2. 实践操作:学生要亲自动手制作陶艺作品,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制作陶艺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展示交流:学生制作完成后,可以举办陶艺作品展示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彼此的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艺术欣赏能力。
结语:通过小学劳动与技术二年级的陶艺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注重教学内容的设置,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陶艺教学,学生将体验到陶艺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耐心,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玩陶艺
今天,我苦苦哀求妈妈让我玩陶艺,妈妈终于被我说服了。
开始做陶艺了,只见一位阿姨把一团灰色的陶土放在拉胚机的“盘子”上,然后按了个按钮,“盘子”飞快地旋转起来。
阿姨让我把手打湿,两手的指头向前伸直,大拇指往里靠。
过了一会儿,大拇指向外倾斜,做出个捧的姿势,再双手并拢,从下到上慢慢地画圆,接着指头下垂,匀速提起一个“脖子”;再在“脖子”的顶端,指尖朝下,手腕向上,做一个瓶口;花瓶成形后,阿姨帮我拿到烘干机烘干;待花瓶半干时,我用陶土捏了一朵盛开的喇叭花黏在花瓶的“脖子”边,并用竹签小心翼翼地在“肚子”上雕刻各种各样的图案和一个倒着写的“福”字;还在“脖子”和喇叭花上刻上条纹和波浪线;最后,我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来装扮我的花瓶。
你看,一个五颜六色的花瓶就诞生了!。
陶艺
在五一节那天,妈妈带我金博大城做陶艺——就是玩泥巴。
那里的人很多,我等了好长时间,终于等到了一台机器,叔叔把陶泥块放在机器上,给我讲了怎么做,然后打开开关,机器就转了起来,我先把手湿了一下,握着机器上的泥块,泥巴随着机器的转动,变得又光又软,用力握,变成高高的柱子,手指插在中间,变成了个杯子,再一收口,变成了一个葫芦,一收腰又变成了一个花瓶。
叔叔说:花瓶的腰不能收得太细,容易断,手要多湿水,才能做的光滑。
经过努力,我终于做成了一个洁白的花瓶。
烧制要一个星期,几天后,我做的那一个软软的泥瓶已经变成硬硬的陶瓶。
我好高兴啊,我拿起毛笔在上面画上了月亮、星星、蝴蝶……一个美丽的花瓶就这样完成了。
二年级学做陶艺作文二年级学做陶艺作文第一篇:学做陶艺今天是星期二,晚上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去学陶艺。
到了画室,见到大板桌上放着一大块陶泥,同学们都到齐了,我和弟弟马上坐到位子上去。
开始做陶艺了,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学做恐龙,每个部位都要做到细致和像。
”说完,老师拿出恐龙资料,给我们挑选一只来做,过了一会,老师又温和地对大家说:“我先做一只剑龙给大家看:先把报纸包成一团,然后把陶泥压成像一块烙饼的样子,最后把陶泥包着报纸,在前后留两个洞,捏上头和尾,再把脚捏在下面……”,我和弟弟认真听完后,便开始动手了。
我打算做一只剑龙,弟弟打算做一只鸭嘴龙,他开始做恐龙的身体怎么也做不好,我看了,就一边做自己的恐龙,一边帮弟弟,可弟弟没耐心,他做不好就说:“算了,我做长颈龙得了。
”我就和弟弟一起做,我告诉他:“你先按老师说的去做身体,然后和姐姐一起做头、尾巴和脚。
”果然,他按老师说的去做身体,真的做出来了,我夸他真棒,他笑了笑,没说什么。
然后我就让他和我一起做头。
弟弟总是把头捏的太尖了,做的像条尾巴,可我想:这工夫可不能白费,把它当尾巴得了。
于是,我把它捏到尾巴那里去了。
但是我们没有放弃做头,我让他再做一次头,他像上次一样,做的像条尾巴,于是,我把尖头一拆,就变成了圆头,我告诉弟弟能捏上去了,他就捏上去。
我看只剩下脚了,又鼓励他,弟弟甜甜地笑了!最后,我们把柱子似的脚捏好,就给老师看,老师说:“做的不错,还要努力!”晚上回家时,妈妈表扬了我俩能互相帮助。
第二篇:学做陶艺我怀着既激动又好奇的心情跟着老师排队下了车。
站在门口,映入眼帘的是四个红色大字“陶艺中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射出金色的光芒。
再往里一走,里面什么也没有,一大片空旷的地方,我误以为走错了地方。
接着,老师带我们上楼梯,把我们带到一个专作陶艺的.地方。
只见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陶艺作品,有造型古典优雅的花瓶,有精细别致的画作,有小巧玲珑的陶瓷??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各式各样,美不胜收。
【二年级作文】做陶艺
8月26日下午,我们去做陶艺。
戴上围嘴坐下。
姨妈给了我一块粘土,开始教我如何制作空白。
当粘土被放在转盘上时,机器转动了,我立刻变得紧张起来。
幸好阿姨教了我三种手法:大拇指竖直往下挖空;手掌往上挤让泥坯变高;右手插进去,左手轻轻放在外边,让泥坯变薄。
黏土很有趣。
我做了各种形状的花瓶、碗和罐子,但玩了太久之后,黏土不知不觉地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阿姨让我去洗干净手,清理了转盘,又给我一块陶泥。
这回她拿着我的手,一下子就做了一个高大的花瓶,接着又教我把瓶口变小、肚子变大,还教我做出花瓣形的瓶口。
工作完成了!这是一个漂亮的花瓶!
再过两周,经过上色、烧制,我就可以带我的花瓶回家了,真期待啊!。
【二年级作文】学做陶艺
星期六下午,妈妈带我去新天地的陶艺馆里做陶艺,我非常开心。
我穿上围裙后,叔叔给了我一团白颜色的泥,并告诉我这叫做瓷泥。
我告诉叔叔,我想学做一个小碗,于是叔叔让我把这团泥巴拍成圆形,再让我把它摔在车轮的转盘中心。
接下来,叔叔让转盘动起来,我用双手包围着瓷泥,把双手的大拇指插进瓷泥的中心。
如果你想让它高一点,就把瓷泥往上拉,如果你想让碗口大一点,就用大拇指往外拉,如果你想让碗口变小,就用其它四个手指和手掌把瓷泥往里包。
手干了,就沾点水,继续做。
最后在叔叔的帮助下,我成功地做出了一个可爱的小碗。
碗口大大的,从碗口到碗底越来越小,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小碗。
我很有成就感。
叔叔说:“做陶艺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并不容易,需要耐心和反复的练习。
”听了说说的话,我觉得学习做陶艺,这个事情变得更加有意义了。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三一文库()二年级叙事作文
陶艺兴趣班_200字
今天,我去上陶艺兴趣班。
今天该做什么呢?上课了,曹老师说今天做罐子。
曹老师先
让我们上去看罐子的模样,又教我们怎么做。
曹老师叫我们开始了。
第一步是把泥巴打
扁做底座,第二步是再拿块泥巴打扁,拿玩具
刀切成长方形,第三步是把长方形的泥巴围成
圈粘在底座上,第四步是拿泥巴搓成泥条粘在
刚做的罐子上。
可是我把一根泥条粘在上面,
泥罐倒了,我再把它竖起来,粘好第二根泥条,终于完成了。
经过我的努力,我做成了像花瓶一样的泥
罐子,我心里很高兴。
下课了,我看着自己做
的泥罐子,得意洋洋地走出了教室。
20 × 20。
1、泥板成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感受陶艺作品艺术特点和基本成型方法,对现代陶艺的基本表现风格有所认知。
过程与方法:感受泥性,以泥板成型的陶艺制作技法为手段,自由发挥创作,制作一个陶艺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历史悠久的传统陶艺的同时感受现代陶艺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教学重点:泥板成型的制作技法。
教学难点:作品的造型。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泥料、拍子、转盘等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英文导入、激发情感。
1、教师在黑板上写英文单词china :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这个单词好吗?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中国2、同学们都不知道吧?“china”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瓷器。
3、有谁知道马可波罗的故事吗?总结:中国有着9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中国的陶瓷艺术长期影响着世界各地陶瓷艺术的发展。
今天,我们继续来感受陶文化。
(二)引导观察,学会技法。
1、老师这里有两个不同的花瓶,我们观察一下它们在制作技法上有何不同?一个作品用的是上一节课学的泥条盘筑法制法的,一个用是泥板成型法,这种泥板成型法运用广泛、变化多端,半干的泥板可以制作挺直的器2、教师演示泥板成型的正确制作方法:老师示范,请同学一起来观察并总结出正确的制作技法。
a、滚压法:先在陶土下垫一块布,用手掌将粘土丘扁。
然后在粘土的两端各放置一和所需泥板厚度等厚的木条,用摊面棍前后滚压,直至压到和木条厚度相同为止。
适于制作较大面积的泥板。
b、拍片法:1.拍片法是制作紫砂壶常用的方法,先将粘土放在泥案上,用泥拍的背部从粘土的中间向四周拍打。
2.而后将粘土小心翻转过来。
3.再用泥拍的正面斜下方用力,均匀有序拍打至所需厚度。
4.泥板成型。
5、切割、围形和粘接:在讲解泥条盘筑的技法时,我们的重点是泥条与底盘的粘接,泥条与泥条的粘接。
今天我们这节课还是以此为重点,我请一个同学上来示范一下粘接的技法,看看大家掌握得如何。
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观察并提出不足之处—>教师提示本课重点(三)确定主题、实践操作。
1、欣赏一组泥板成型技法制作的作品(课件展示)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想?今天你准备做一件什么题材的作品。
是独自完成单件作品?还是小组合作单件大型作品?还是小组合作系列作品(如动物系列、房屋系列、器皿系列)?2、自由分组,确定创作主题。
3、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4、教师随时表扬效果制作好、造型新颖、富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并展示;同时帮助造型能力困难的学生。
(四)展示作品、相互交流。
举行“我们的陶艺作品展示会”。
1、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陶艺在小组中展示,介绍制作时的感觉、得失。
可以选几个给全班介绍。
2、选一选、评一评,谁的作品最吸引你?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3、教师点评。
(五)延伸课题、拓展思维今天我们用泥板成型法制作出了现代陶艺作品。
但是这些作品还不够完美,我们可以用什么装饰方法把它打扮得更美丽呢?教师这里几件陶艺作品,你们看看这些作品漂亮吗?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么样装饰你的陶艺作品。
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课外书籍或者网上查一查陶艺的装饰技法,也可以自己发明几种装饰的手法,下节课让我们比一比谁的作品装饰得最好看。
教学反思:2 、陶艺塑造挖空成型方法教学目的:学习陶艺塑造挖空方法制作,用捏塑成型制作陶艺作品。
教学重点:通过现场陶艺制作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
教学难点:陶艺塑造挖空方法制作课业类型:陶艺课教学方法:图片欣赏、讲解理论、实践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二)、塑造人物的面部形象,表情表现,形态;(三)、塑造是注意作品的整体关系,尽量做到形体的饱满;(四)、进行深入的制作,将作品做得更加完整,这阶段更应该注意形体的关系及空间表现;(五)、能后在一个部位将其分割把作品挖空,取出泥料时注意所留坯体的薄厚度,然后在接口将其衔接好;(六)、修整衔接的痕迹,裂缝的修补。
达到整体统一;(七)、凉干,作品制作完成;(八)、作业:现场制作陶艺作业,塑造挖空成型方法制作作品一.教学反思:3、居室中的摆设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摆设是美化居室,表现个人情趣和张扬个性的艺术品;好的摆设可以给居室增添无穷活力,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
2、过程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用泥板的制作方法来制作居室中的摆设,3、情感价值:尝试陶艺制作工具、材料和过程,学习陶艺作品欣赏和评述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的主动学习精神,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重点:用泥板通过拼接等技法,学习制作一件摆设艺术用品。
教学难点:造型设计。
教学方法:演示、实践操作。
教具准备课件陶艺作品、投影仪、课件、陶艺制作工具。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环节:一、导入1、围绕课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
引导同学说说自己家中有哪些比较有特色的摆设作品?2、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摆设是美化居室、表现个人情趣和张扬个性的艺术品,好的摆设放在居室里。
能给居室增添无穷活力。
引发人们的无限遐想。
今天,我们尝试用泥板的制作方法来制作自己居室中的摆设。
二、新授1、欣赏媒体中各种居室中的摆设,边欣赏边说说这些摆设的造型是怎样的?由哪些基本形组成如果用陶艺来表现用怎样方法来制作?教师总结:用泥板镶接法制成的。
它是靠直线、数学曲线等组成。
2、介绍泥板制作方法。
(1)切割法用切割法制作泥板:切割法制作泥板的方法,在需要制作数块同样形状,同样大小的泥板时,可采用这种方法。
1)把泥团整理成所需要的形状。
2)使用割泥工具,由外向内把泥切割成泥片。
3)切割完成后,慢慢将其拿起。
4)完成(2)、用木棍滚泥的方法来制作泥板:1)、将摔成方形的泥用泥棍从中间向四周滚开。
2)、用刮片把泥板刮成厚薄一样的泥板(约0.3~0.5厘米)。
3、演示泥板镶接方法的制作:1)、设计作品。
2)、按设计进行切割。
3)、把底板四周打毛,涂上泥浆,再把四面泥板粘接上去。
4)、将泥板粘结处打毛,涂上泥浆后粘牢。
5)、粘上加固板条,然后捏出钉头粘上。
6)、装饰完成作品。
三、制作:1、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练习制作不同的泥板制作方法。
2、在学会泥板的制作技巧上,学习创作摆设作品教学反思:4、陶艺拉坯成型方法教学目的:学习陶艺拉坯成型方法,感悟陶艺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现场陶艺制作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
教学难点:陶艺拉坯制作成型方法。
教学方法:图片欣赏、讲解理论、实践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1、教师:拉坯成型是利用旋转的辘轳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将辘轳上的粘土拉成空心的圆筒,在将其进行丰富变化的一种成型方法。
2、示范:陶艺拉坯成型斗笠碗(一)、将揉好的泥放在辘轳拉坯车转盘中心,打开电源,在拉坯机上练好泥;(二)、开口,左右手协调制作向外扩张。
(四)、右手握半圆形腰片,左手指尖与右手相对,缓慢外扩,反复保持坯体的厚薄,均匀;(五)、用力均匀,保持坯体厚薄,口缘平整,用手指平稳刮出底足台,除去多余的粘土;(六)、拉坯机减速,取下坯体,关闭电源3、强调注意事项:用力要均匀,大拇指未收拢常会产生类似火山口状水分的掌握适度,用水过多导致陶泥的稀释,不利于拉坯成型;左肘脱离腿部,用力不均,会使粘土中心不稳;二、学生制作三、展示作品教学反思:5、多姿多彩的花瓶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各种成型方法,使学生加深印象。
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成型方法制作花瓶,培养学生资助学习的能力是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
课前准备:各种成型方法做成的花瓶、实物投影教学方法:教师导学学生主体活动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同学们好,我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一件陶艺作品可以用哪些方法完成?你都用这些作了哪些作品?2、小结:每一种成型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做出来作品也各有特点。
预测学生回答: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手捏成型法、泥板拼贴法。
张开嘴巴的动物、十二生肖三、讲授新课1、了解各种成型方法的特点。
的作品,手捏成型发式合作比较小的作品。
2、老师这儿有很多花瓶,它们都是用我们学的各种成型方法做出来的。
请看(事先准备好的作品放在一张桌子上,掀开改在作品上的布,给学生一个惊喜。
)每一位同学拿一件你喜欢的作品回去和你们小组的同学一起来研究一下,你喜欢的这件作品使用哪一种成型方法做出来的?3、学生拿到自己喜欢的花瓶并研究花瓶的成型方法,通过研究掌握成型方法。
预测学生回答: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手捏成型法。
四、作品制作:1、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瓶,同学们想做什么样子的花瓶?告诉你的同学.2、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评作品1、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作品创意。
2、表扬有创意的、制作认真仔细的学生。
教学反思:6、陶艺泥条盘筑制作成型方法教学重点:通过现场陶艺制作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
<教学难点:泥条盘筑的制作教学方法:图片欣赏、讲解理论、实践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欣赏1、欣赏2、谈自己的感受。
二、示范:(一)、泥料的选择(二)、双手揉搓出泥条,揉搓时用力均匀;(三)、搓泥条盘成圆型花瓶底部;(四)、渐渐的围绕底部盘起;(五)、把盘起的泥条按压紧,使泥条能够衔接起来;(六)、盘好成花瓶状,用泥板拍修好成型,作品完成;制作时注意泥条衔接的过程,把泥条衔接牢固。
二、学生制作三、展评教学反思:7、陶艺泥板成型的制作方法教学重点:通过现场陶艺制作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陶艺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特点,理解并熟悉陶艺的制作流程。
教学难点:陶艺泥板成型的制作陶艺作品。
教学方法:图片欣赏、讲解理论、实践教学时间:二课时一、新课1、示范:拍泥板成型将揉好的泥团放在案板上,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接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一)、泥板成型制作紫砂壶;(二)、选泥拍成厚薄均匀的泥板;(三)、分成七分大小相等的泥板先用六块泥镶砌成方盒;(四)、做好壶嘴(流),壶柄,壶盖,组合成型;2、学生有目的地自由制作,明确本课所要做的事。
让学生们树立起一个制作目标。
二、学生陶艺制作练习,教师现场巡视指导,发现优点及时表扬鼓励。
教学反思:8、泥条制作教学目标:1、了解黏土的特性及制作过程。
2、学会用泥条制作一个简单的陶艺。
3、感受陶土艺术给人带来的粗旷的美。
教学重点:学会用泥条制作一个简单的陶艺。
教学准备:黏土、垫板、范作等。
教学方法:示范法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介绍陶艺柔软的黏土制品经过火的烧炼,变成坚硬的陶器。
经历这一过程,你将对火、水、土产生新的认识。
这是一次独特的体验。
拉胚成型是一种古老的成型方法。
适宜制作圆形的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