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90年代后的设计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7.25 MB
- 文档页数:28
极简主义设计(共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极简主义设计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极简主义设计风格” 在今后环艺设计中的发展及前途【中文摘要】:现代人面临着城市的喧嚣和污染,激烈的竞争压力,还有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生活。
因而,更加向往着清新自然、随意轻松的居室环境。
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摒弃繁缛豪华的装修,力求拥有一种自然简单的居室空间。
人们在这繁忙的生活中,渴望得到一种能彻底放松、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的空间,这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所产生的欲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
【关键词】极简主义;室内设计;放松空间1一、极简主义的概念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可被称为低限主义,它是在早期的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
它起源于60年代美国艺术史上的重要变革,最初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反应,主张一种形式上的客观与单纯,最初表现在绘画和雕塑,后来遍及整个艺术领域,包括服饰界的 Calvin Klein都是受极简主义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简约风格。
极简主义亦在近几年的室内设计上造成一股风潮,强调纯粹空间的单纯性,除去多余的装饰,将空间简化至光、墙及体,意谓着运用最简单的构成原理,造成空间的流动与不同层次的穿透性,而极简主义的精随也在于此.极简主义风格的居室设计极简主义(Minimalism),并不是现今所称的简约主义,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极简主义是一种设计风格,感官上简约整洁,品味和思想上更为优雅。
极简主义设计已经被描述为最基本的设计,别除了多余的元素、色彩、形状和纹理。
它的目的是使内容被突出出来并成为焦点。
从一个视觉的2角度来说,极简主义设计意味着平静和思想带回本真。
数字建造导论“数字建造”是指借助电脑等数字解决方案,来设计构建各种物件及系统的技术。
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和虚拟技术的发展,在过去二十年中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其用作者可以将他们的想法迅速向物理实体转化,从而显加快了构建的速度,并且由于计算机的参与,使得原本会受限于物理实际条件的各项设计变得更加深入和完善。
数字建造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设计层、制造层和装配层。
首先,设计层包括软件工具的使用,这些软件工具可以帮助创作者为建筑物或系统构建一个数字模型。
此外,这个过程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合适的材料,以及将模型转化成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等。
其次,在制造层,创作者通过3D打印机,数控加工设备,以及其他制造设备等产生一个实体物件。
最后,“装配层”涉及将设计模型转换成可以组装的系统,同时对物件进行调整,以达到最终的实际效果。
数字建造的使用涉及许多领域,可以构建各种各样的物件,例如鞋,衣服,家具,机器人,工具,家居用品,造船,以及其他用途。
而且,部门或社区机构可以从中受益,如地质勘查,工业制造,建筑,汽车制造,法律等。
此外,数字建造还可以帮助完善和优化各种系统和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成本。
除了数字建造的优势,它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由于大多数物件的设计都比较复杂,需要大量原则,知识和专业技能,而许多创作者都缺乏这样的能力。
此外,由于数字建造物件本身会使用大量原材料,所以有可能会引起环境污染。
因此,要实现数字建造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教育入门层次,以使普通创作者也能正确使用数字建造工具。
同时,也需要加强资源利用,使用可回收的原材料或植物人造纤维等材料来改善环境效率。
总的来说,数字建造是一项能够最大化利用计算机和虚拟技术的功能,以加快建筑物及系统构建的技术。
它为创作者提供了一种实现设计理念的高效率有效方式,但它也存在一些挑战,如资源利用和教育入门水平等。
未来,开发这一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关键的增加点。
盘古大观结构设计分析盘古大观,是北京盘古氏投资有限公司历时10年打造的大型地标性城市综合体建筑。
二十世纪90年代,盘古氏的股东们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要在亚洲打造一个金融平台,并建造一座全中国最高端的综合型金融大厦。
在考察了亚洲多个国际性大都市后,出于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投资家的战略眼光,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中国的心脏——北京,并于1999年拿下盘古大观所在地块。
那时距离中国申奥成功还有2年,鸟巢水立方所在区域仅是“奥运预留地”。
今天,奥运会的圆满举行以及亚奥区域质的飞跃,则以事实印证了盘古氏作为投资型开发企业的远见卓识。
众所周知,北京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而项目紧邻的皇城中轴线,不仅是代表了中国的“龙脉”,同时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人文血脉,这就决定了盘古大观最终的建筑形象,是与中国国家形象和中华民族形象密不可分的。
盘古氏深感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对盘古大观的定位,已不仅仅是一座亚洲的金融平台,更是一座能够呼应龙脉、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一座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唤起全球华人民族豪情的建筑!因此,盘古大观的外观,选择了最能诠释和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龙”的形象,充分诠释了项目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价值以及开发理念。
盘古大观在设计与建筑上,秉持“东魂西技”的建筑理念,通过对东方设计元素的运用及众多建筑细节的再创作,在传统建筑文化的回归之上,完成了新时代东方建筑的升华,成就了盘古大观与鸟巢、水立方共同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新形象的国家级标志建筑!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期间,盘古氏不计成本、不遗余力,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和阻碍。
是对国家和民族深的情感,以及对目标的执著追求,才有了今天的盘古大观。
迄今为止,项目已接待了无数国际知名的政界要人、商界领袖和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卓越的建筑品质更赢得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赞扬。
多年坚忍不拔的努力,换来了盘古大观——这座彰显中华民族自信与自强的时代巨筑!这正是投资商、以及每一个为项目倾注了汗水与心血的人所坚持的理想和追求,也是盘古大观对于中国、东方、乃至全世界所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广告风格对当下视觉设计的影响作者:燕林飞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9期摘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设计风格可以用简洁、朴实来概括,简介是指的不管是电视媒介、新媒体媒介、纸媒介中视觉设计都采用图片搭配文字的表现形式,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重点突出宣传产品;朴实指的设计中抛弃一切矫揉做作的表现形式,用纯粹的色彩,干练的文字来传达广告中的核心信息。
在当下视觉风格多元化,抄袭风格盛行的时代,始终有一小部分设计师在追寻着九十年代的复古风格设计,成为当下视觉设计风格的一个亮点。
关键词:九十年代广告;视觉设计中图分类号:TP393.092;R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7-0185-01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代背景影响下的广告设计随时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视觉设计领域较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下收西方及日本设计风格的影响,简约设计,扁平化设计风格极为盛行,越来越多的视觉设计师将此类设计应用到市面各类视觉设计中去从而造成了视觉重复,千篇一律的设计。
在此类风格盛行的当下,也有一小部分设计师没有跟随大流而选择了复古风格设计。
谈及中国近现代设计史,设计风格种类繁多,包括了民国时期、抗战时期、文革时期、八五思潮、九十年代等等。
以九十年代初期设计风格为例简要阐述之。
九十年代是一个经济物质发生巨大变化的年代。
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浪潮中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伴随着“下海潮”的出现涌现出一批民营企业。
大部分民营企业刚刚起步,为了生计绞尽脑汁进行宣传推销,从而涌现了九十年代初成本低廉、视觉效果粗狂的“非专业”的广告。
这些广告设计看似毫无章法并且非学院派设计,但是却是暗含着许多设计的核心理念。
对当下的设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设计的基本格调。
(一)电视媒介——九十年代电视广告风格探析电视作为家用电器进入普通老百姓的家庭亦发生在九十年代,南方黑芝麻糊便是当时播放率较高的电视广告,在该广告中,通过一个令人耳熟能响的小调开篇,孩童的出现和品尝黑芝麻糊的几个场景简单却充满了说服力。
iloveamd k72006-09-14 01:57解构主义设计 (Deconstruction,1980-)新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70年代对现代主义设计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设计风格,在继承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原则和美学原则的基础上,崇尚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风格,追求简洁、纯净的造型和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与表现;并创造性地发挥想像力,以形态鲜明的个性表现,赋予设计明显的象征意义。
坚持使用现代主义的设计语汇和设计方法,以单纯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涵与个人风格。
作为现代主义以后的设计风格,新现代主义并不是其简单的重复和模仿,而是对它的更新发展。
新现代主义由于具有现代主义注重功能和理性的严谨而简洁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人表现和象征性风格,因而得到了较大发展。
这一风格兴起于美国建筑设计界,在20世纪90年代影响日盛。
iloveamd k72006-09-14 02:00现代主义设计(Modernism,1919-1950)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指20世纪初期以来,在工业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对工业产品日益强烈的需求所导致的由一批建筑师、设计师和理论家开始探求20世纪的新的审美观的一种现代设计思潮运动。
它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由建筑领域发起波及工业设计等领域,跨过“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的局限,肯定了机械与标准化的作用,提出了功能的重要地位,考虑为人设计的因素和产品设计的经济法则,进而创立与完善了设计教育体系,从而在欧洲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
到20世纪30年代发展到了,工业设计职业化在美国形成、功能主义在斯堪的纳维漾家的确立、各种现代主义设计活动在欧洲兴起、在德国成立了第一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现代工业设计教育机构——包豪斯,使得工业设计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知识与教育体系构成日益完整。
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和传播,风潮几乎波及全球,进入成熟与世界性的普及,甚至被称为国际现代主义。
世界VIS设计的历史及现状一、二十世纪的世界设计自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至1911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有近4O年的和平,人民生活在浪漫与幻想之中,那时的设计或多或少的都带有怀旧的色彩,比如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它们力图阻止工业化的出现。
一战,让人们产生的恐惧,忧患意识取代了对未来的美好使惧,形成了一个特殊观点:如果机械失控会屠杀人类自身。
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大规模的工业化产生的消极结果做出判断。
当时的欧洲正处在一个很不安定的状况下,社会民主思想开始逐渐移人一批清醒的设计师的脑中,他们努力从建筑设计着手改良社会,提出“设计是为大众”的观点,这些人变成了现代设计的核心。
德国的设计立场就是受社会工程和社会工作立场影响的,它强调设计怎样为德意志民族例造更好的条件。
包豪斯(Bauhaus)的第一任校长、著名的建筑师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曾说:“我的设计要让德国公民的每个家庭都能享受6个小时的日照。
”由此可见,他们进行的是“社会工程活动”,即对社会进行工程化的改革。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的现代设计形式不是对形式考虑的结果,而是解决问题、满足大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形式的结果,它产生的原因是社会民主思想,目的则是创造廉价的、可以批量生产的产品。
二战后,为了追寻包豪斯早期的理想主义、德国建立了乌尔姆设计学院(Hochschule Gestaltung at Ulm),重申“艺术与科学结合”的主张。
这所学院最大的员献是系统设计和设计院校同企业挂钩。
可以说,从德国开始现代设计以来.第一次有可能把理想的功能主义完令在工业生产上体现出来。
乌尔姆的教育体系对了战后的设计教育起了引导作用,创造了模式,奠定了基础。
因为德国设计师更多考虑的是设计和人的物理关系(如尺寸、模数的合理性等),所以德国的设计是冷静的、高度理性的,甚至是不尽人情的,以致有时缺乏对设计和人的心理关系的考虑。
历史发展中的招贴风格及其演变现代招贴的产生,发展与风格流派(1866-1918年)一现代招贴的产生朱尔斯.谢雷德,法国著名画家和设计家。
余1866年在巴黎自己的印刷厂设计制作的第一张彩色石板招贴,在现代招贴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现代招贴的诞生。
二新艺术运动19世纪末,法国产生了新艺术运动,这是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派生出来的新型的装饰艺术运动。
主张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以及传统的装饰风格进行反思,提倡师法自然,从自然形态中提取新风格的视觉表现元素。
三象征主义1880年,法国出现了象征艺术。
它受新艺术运动风格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采用理性和抽象的表现手法,在作品中注入了作者的主观理念和情感,强调形象和色彩的象征性,隐喻性,通过艺术化了的客观对应物来传达某种意念或思想。
四表现主义20世纪初,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开始流行表现主义,有抽象和具象之分。
表现主义风格的招贴,注重主观意象和自我感受,用感情去夸张自然形象和色彩,用各种强有力的表现技巧来增加艺术感染力,以表达出特定的情调,节奏和意境。
装饰艺术,现代主义与招贴的繁盛(1918-1945年)一装饰艺术装饰艺术1925年起源于法国,后流行与世界,是20世纪前半叶的主导设计风格之一。
"二客观广告1910年,起源于德国柏林的“客观广告”,倡导“简而又简”的表达方式来客观的陈述事实,使有限的画面有效的传达出必要的商品信息。
三构成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十月革命前后,俄国产生了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在欧美各国绘画界和设计界,尤其在招贴设计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xx风格派20世纪初叶,荷兰画家,作家,设计师凡.杜斯堡创立风格派并主编了《风格》杂志。
改派成员有莱克,xx,奥德。
五xx德国伟大的设计思想家,著名建筑师格罗庇乌斯于1914年任魏玛工艺美校校长,19年创立包豪斯国立建筑学校,这是世界上第一所新型的设计学校。
一大批杰出的设计家,艺术家加盟该校,从事教学和创作,掀起一场对现代设计风格和教育体系影响到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众多领域,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