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需要、动机与价值观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8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教学要求:1、了解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需要与动机、兴趣的关系。
2、掌握需要、动机、兴趣的种类、需要的结构、兴趣的品质。
3、掌握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学习动机、兴趣的培养方法。
第一节需要一、需要的一般概述(一)需要的一般概念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需要的种类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需要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随着人的生理的成熟,社会对人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使人的需要不断形成和发展。
例:学龄期前儿童:游戏学龄期儿童:做好学生少年期:独立自主、自尊和受人尊重、被集体接纳、获得地位青年期:友情、创新、升学、就业、自我完善等三、需要的结构(一)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例:“草窝里飞进金凤凰”、公务员职业成新宠、老科学家们的追求(二)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1.个人的需要必须符合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 不与个人实际相脱离(1)个人的需要主导需要必须与个人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发展阶段相一致。
(2)个人需要的满足必须建立在可能的现实的基础之上。
2.必须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使个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第二节动机一、什么是动机(一)动机的一般概念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例:考研的动机:找一个好工作,过上好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自我实现……(二)动机与需要其实,人的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的动态表现,但需要处于静态时,便不成为动机。
需要化为动机取决于两个条件:①某一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
②客观上存在着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性。
动机与目的有联系,动机使人产生行动,最终是为了实现某一种目的。
需要→动机→行动→目的↑←←←←←←←↓(三)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据动机的起源分)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2.一般的、概括的动机和特殊的、具体的动机(据动机的范围分)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3.长远的动机与短暂的动机(据动机的持续时间分)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第九章动机与学习动机第九章动机第一节动机概述一、简述动机的含义与功能[一级](1)动机的含义:动机是一种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动机的功能: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和调整功能。
二、简述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
三、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并说明几种需要的关系。
[一级][12L](一)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需要具有层次性,由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
①生血的需要:维持人的正常生活条件的需要,如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
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
②安全的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希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已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的需要。
(二)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是:[i]这五笫需要都’是皤最基本的需要。
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2]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
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
[3]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彳氐级需要。
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
在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氐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较晚。
[4]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叫缺失性需要。
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
[5]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
第九章动机第一节动机的基本问题一、动机的概念和功能(一)动机的基本概念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二)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
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性程度来决定的。
二、需要的概念和结构(一)需要的基本概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要求。
这种不平衡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需要是个性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二)需要的结构1.莫瑞的需要理论莫瑞(Murray)把需要分成五类:原始的需要与从属的需要,集中的需要和弥散的需要,反应性需要与前反应需要,显露的需要与潜伏的需要,效应、过程与活动方式的需要等。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向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在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在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较晚;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高级需要也叫生长需要,它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得到生理、心理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