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需要、动机与价值观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8
第九章个性倾向性教学要求:1、了解需要、动机、兴趣的概念,需要与动机、兴趣的关系。
2、掌握需要、动机、兴趣的种类、需要的结构、兴趣的品质。
3、掌握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学习动机、兴趣的培养方法。
第一节需要一、需要的一般概述(一)需要的一般概念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需要的种类1.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需要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
随着人的生理的成熟,社会对人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使人的需要不断形成和发展。
例:学龄期前儿童:游戏学龄期儿童:做好学生少年期:独立自主、自尊和受人尊重、被集体接纳、获得地位青年期:友情、创新、升学、就业、自我完善等三、需要的结构(一)马斯洛的需要层级论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例:“草窝里飞进金凤凰”、公务员职业成新宠、老科学家们的追求(二)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1.个人的需要必须符合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 不与个人实际相脱离(1)个人的需要主导需要必须与个人在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主要发展阶段相一致。
(2)个人需要的满足必须建立在可能的现实的基础之上。
2.必须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使个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第二节动机一、什么是动机(一)动机的一般概念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例:考研的动机:找一个好工作,过上好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自我实现……(二)动机与需要其实,人的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的动态表现,但需要处于静态时,便不成为动机。
需要化为动机取决于两个条件:①某一种需要必须成为个体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得到满足。
②客观上存在着满足这种需要的可能性。
动机与目的有联系,动机使人产生行动,最终是为了实现某一种目的。
需要→动机→行动→目的↑←←←←←←←↓(三)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据动机的起源分)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2.一般的、概括的动机和特殊的、具体的动机(据动机的范围分)例: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3.长远的动机与短暂的动机(据动机的持续时间分)结合以上考研例子分析。
第九章动机与学习动机第九章动机第一节动机概述一、简述动机的含义与功能[一级](1)动机的含义:动机是一种由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动机的功能:①激活功能;②指向功能;③维持和调整功能。
二、简述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
三、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并说明几种需要的关系。
[一级][12L](一)马斯洛认为,个体的需要具有层次性,由低级到高级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
①生血的需要:维持人的正常生活条件的需要,如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
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
②安全的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希望归属于某一群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已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的需要。
(二)马斯洛认为,这些需要之间的关系是:[i]这五笫需要都’是皤最基本的需要。
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2]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
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
[3]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彳氐级需要。
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
在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氐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较晚。
[4]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也叫缺失性需要。
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
[5]高级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健康、长寿、精力旺盛。
第九章动机第一节动机的基本问题一、动机的概念和功能(一)动机的基本概念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二)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
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
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性程度来决定的。
二、需要的概念和结构(一)需要的基本概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要求。
这种不平衡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需要是个性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二)需要的结构1.莫瑞的需要理论莫瑞(Murray)把需要分成五类:原始的需要与从属的需要,集中的需要和弥散的需要,反应性需要与前反应需要,显露的需要与潜伏的需要,效应、过程与活动方式的需要等。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向高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在高级需要得到满足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的需要;在人类的进化以及个体的发展中,低级需要出现较早,而高级需要出现较晚;低级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当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将出现直接的生命危机;高级需要也叫生长需要,它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需的,但是高级需要与人的健康成长紧密联系,高级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人得到生理、心理的健康。
第九章动机1.动机是指行为的动力,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的功能。
2.动机的产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
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动机与目标关系十分密切,一般认为,动机所激发的行为就是目标指向行为。
目标是个体努力要达到的具体成绩标准或结果,是个体期望的未来状态。
目标的动机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个体在活动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努力程度、坚持性水平和任务策略的运用。
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同一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行为也可能在同一动机的支配下产生。
个体行为往往不是受某个动机的驱使,而是由一个动机系统推动的。
动机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关系。
人们在中等强度的动机下工作效率最高。
5.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
价值观是指个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
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导向和调节作用。
6.根据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性质的不同,一般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的主要形式有饥饿和性等。
饥饿是由于体内缺乏食物或营养引起的一种生理不平衡状态。
性驱力与个体的性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
社会性动机主要有兴趣、成就动机、权利动机、交往动机和学习动机等。
7.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还可以分为个体兴趣和情景兴趣。
兴趣有不同的品质。
8.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成就动机高的人取得较好的成绩。
成就动机的高低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
9.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第一节需第二节动机第三节价值观第一节需要一、需要概述C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紧张状态。
它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
写出你最想得到的5种事物,可以是:现实的、想象的、眼前的、未來的、物质的、精神 的——山于条件所限要划去一个;乂由于 -------- ,最后剩余的一个。
说说为什么划去以及划去的顺序。
根擔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物性需 要和社会性需要。
(一)生物性需要 1•进食需要 2 •饮水需要 3•睡眠和觉醒的需要心理测试自我需要点评:可以看出来每个人需要的不同。
人的需要是由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支配的。
(-)社会性需要1•劳动需要2 •交往需要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08—1970美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行为主义的追随者(二)需要的层次需要层次需要名称基本因素空气;食物房屋;性欲1生理2安全安全;保障胜任;稳定3归厲伙伴关系感情;友谊承认;地位自尊;被尊敬4尊重认识;探究秩序;对称5认知与审美6自我实现成长;成就晋升卜也有书上分为五个层次:高级-k低级(3)文化环境用强加于人身上的规范,阻滞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尊重的爱与归属安全前安缺失性需要成长性需要生理需要J三、ERG理论•克莱顿•奥尔德弗(C.P. Alderfer)•美国耶鲁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奥尔德弗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1)。
它是指人的基本的物质生存需实,即衣、食、住、行、性等方面的需要。
(2)o它是指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3)o它是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如个人在事业前途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与成长的努力。
•相似:■都认为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和发展的特点。
«在生存、关系、成长需要的发展序列中,一旦低层次的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个体便会增强对较高层次的需要。
•相异:V.---------------------------------------------------- ,需要层次不一定严格地像马斯洛认为的是逐级发展的阶梯式序列,在一些情况下,是可以Rl越级发展的。
需要和动机与职业追求生活需求生活需求是人们从事职业工作的基本动力之一。
无论是物质上的需求,如收入、住房、食物等,还是精神上的需求,如安全感、归属感、尊重等,这些都是人们追求职业发展的基础。
职业能够提供稳定的收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此基础上,人们会有更高的需求,如更好的工作环境、更高的社会地位等。
兴趣与热爱许多人选择职业时会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热爱。
当一个人对某项工作有浓厚的兴趣时,他更容易投入精力,即使薪水不高,他也会愿意去做。
相反,如果一个人对这份工作没有兴趣,再高的薪水也无法激发他去完成它。
因此,许多人会选择自己热爱的领域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向,这不仅可以带来满足感,也可以在工作中有更多的成长机会。
成就感与自我实现职业追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成就感与自我实现。
通过工作,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天赋,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感觉,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在动力,使他们对工作更加投入和热爱。
同时,工作中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也可以带来外界的认可和尊重,这可以增强人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社会责任与义务除了上述因素外,有些人还会考虑社会责任与义务。
他们认为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方式。
这些人会选择那些能够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工作,如医疗、教育、环保等。
通过工作,他们可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满足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同时,这种工作也可以带来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的提升。
总之,需要和动机与职业追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选择职业时,人们会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生活需求、兴趣与热爱、成就感和自我实现以及社会责任与义务等。
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职业追求和决策。
了解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同时,对于企业而言,了解员工的需要和动机也有助于更好地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因此,在职业规划和招聘中,需要充分考虑个体的需要和动机,以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