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育部刚公布的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 格式:xls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教育部: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作者:来源:《教育》2017年第41期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根据名单,此次入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分为A类和B类。
其中A类共36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
B 类共6所,分别为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95所,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
从学科数量上看,北京大学有哲学、理论经济学等41个学科入选,居于首位,其次是清华大学,有34个学科入选,浙江大学18个学科入选、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17个学科入选。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释说:“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根据《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双一流”建设将以5年为一个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下一步,高校“双一流”建设进入实操阶段,工作重心将从凝练学科方向、编制建设方案转化到全面落实上来。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推动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快发展,取得更大建设成效。
(来源: 2017年9月21日《中国教育报》)河南:要求传统文化教育“进课表”日前,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从2017年秋季开始,各中小学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所需课时在学校课程中统筹安排。
2017年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教育部双一流大学名单)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双一流“以学科为资助主体,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39所985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选“!1、原”985工程“高校进入A类,共36所双一流大学(实力超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2、原”985工程“高校进入B类,共3所双一流大学(实力较强):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新增进入B类,共3所双一流大学(实力一般):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专家点评】点评一:原985高校依然强势,个别被”降级“名单中的”双一流“大学分为两类,A类和B类。
A类36所,全部为之前的985工程大学。
B类分两种,一种是被”降级“的985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是一所老牌重点大学,但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人才外流严重,教科研水平也受到相当影响,除东北、华北外的招生情况也很不乐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特色很明显的行业院校,但由于地处西安,加上农林行业附加值低,对学生吸引力不大,近年来也受到很大影响。
经常被高考生评为”性价比最高“的985大学,其困境可见一斑。
湖南大学虽头顶千年学府的光环,但在同城中南大学的强势发展影响下,始终处在阴影之中。
之前还有一定优势的工科水平下滑,人文社科人才外流较多,和中南大学没有形成”同城双子星“的竞争格局,没落在所难免。
精心整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1.A类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策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注: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清华大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首都师范大学:数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程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自定)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自定)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自定)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内蒙古大学:生物学(自定)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定)吉林大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浙江大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河南大学:生物学武汉大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自定)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自定)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西南大学:生物学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贵州大学:植物保护(自定)云南大学:民族学、生态学西藏大学:生态学(自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宁波大学:力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自定)。
附件1“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一、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 A类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2. B类6所: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二、9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名单1.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2.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3.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4.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5.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7.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9.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10.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11.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12.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1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14. 外交学院:政治学15.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16.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17.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18.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19.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20.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21.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22.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23.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4.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25.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6.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27.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28.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29. 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30.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31. 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32.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33.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34. 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35.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36.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7. 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38.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39.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40.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41.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42.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43.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44.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45. 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47.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48.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49.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50.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51. 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52.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5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54.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5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56.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57.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58.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59.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0.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61. 福州大学:化学62.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64. 河南大学:生物学6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66.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7.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68.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6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70.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71. 暨南大学:药学72.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73.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74. 海南大学:作物学75.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76.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77.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78.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79.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80.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81. 西南大学:生物学82. 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83. 贵州大学:植物保护84. 西藏大学:生态学85. 西北大学:地质学8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7.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88.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89. 青海大学:生态学90. 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91. 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9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9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9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95. 宁波大学:力学96. 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97.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98. 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
北大浙大等“双一流”大学一流建设方案公布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澎湃新闻注意到,名单公布后,多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方案陆续出台。
在目前已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的高校中,北大明确“‘双一流’建设重点将放在一流学科上”,华东师大、山大、西安交大、西北工大等校则皆以2020年、2030年、2050年为时间节点,划分出“三步走”的阶段性目标。
另外,已有不少高校划出了要重点建设的学科。
例如,四川大学提出将重点建设12个一流学科,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全球传播、化学与绿色化工、先进高分子为特色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口腔医学等,涵盖了文、理、工、医四大类。
浙江大学则提出将建立健全“双一流”建设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估体系。
浙大方面表示将制定“双一流”建设主要任务责任分解表,结合学校中层班子任期目标任务书的制定,探索将中层班子考核及干部个人业绩考核与“双一流”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新模式。
郑州大学:2020年建成国家一流大学作为此次三所跻身一流大学建设名单的211高校之一,郑州大学的“一流大学发展战略”早在9月21日当天就已公布。
记者21日从郑州大学了解到,郑州大学将实施“三步走” 一流大学发展战略:到2020年建成国家一流大学并形成整体发展布局,完成一流学科布局与研究型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到2030年为全面发展阶段,建成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本世纪中叶为快速发展冲刺阶段。
“三步走”具体怎么走?2017年~2020年是总体布局阶段:完成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布局,形成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架构。
实现学科重点突破,2~3个学科进入或逼近ESI前1‰,7~8个学科进入ESI前1%,构建引领学科发展的一流学科建设体系。
完成研究型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形成治理体系与现代大学文化。
2017年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教育部双一流大学名单) 1、双一流大学名单
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42所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双一流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双一流“以学科为资助主体,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39所985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选“!1、原”985工程“高校进入A类,共36所双一流大学(实力超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2、原”985工程“高校进入B类,共3所双一流大学(实力较强):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新增进入B类,共3所双一流大学(实力一般):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专家点评】点评一:原985高校依然强势,个别被”降级“名单中的”双一流“大学分为两类,A类和B类。
A类36所,全部为之前的985工程大学。
B类分两种,一种是被”降级“的985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是一所老牌重点大学,但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人才外流严重,教科研水平也受到相当影响,除东北、华北外的招生情况也很不乐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特色很明显的行业院校,但由于地处西安,加上农林行业附加值低,对学生吸引力不大,近年来也受到很大影响。
经常被高考生评为”性价比最高“的985大学,其困境可见一斑。
湖南大学虽头顶千年学府的光环,但在同城中南大学的强势发展影响下,始终处在阴影之中。
之前还有一定优势的工科水平下滑,人文社科人才外流较多,和中南大学没有形成”同城双子星“的竞争格局,没落在所难免。
2017年双一流建设大学名单(完整版)今年初,教育部发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双一流"建设,成为当前教育界热议焦点。
对此,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今天(12日)的发布会上表示,遴选"双一流",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平等。
目前教育部正在组建遴选专家委员会,今年上半年将公布第一批建设学校和学科的名单。
"双一流" 不是211、985升级版什么是"双一流"?陈宝生解释为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标准是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机融合。
"它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陈宝生表示,"双一流"是全新计划,在"985"、"211"基础上,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事业在新历史潮流下推向前进。
遴选"双一流",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平等"双一流"如何遴选?遴选包括高校和学科。
陈宝生明确表示,"双一流"遴选范围,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平等,都在遴选范围内。
"只要你认为有这个本事、条件,你就多一点自信",他说,教育部同等对待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建不了一流大学,可以建一流学科。
"不能跟过去一样,一个学校一个学校搞评估,最后确定谁上,谁下",对于遴选规则,陈宝生明确提出"公平竞争",即按照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标准,需要第三方和专家委员会评估,叫做竞争优选、专家评选、政府比选、动态筛选。
具体而言,所谓竞争优选,就是无论是一流学校,还是一流学科,都需竞争而出。
专家评选,即组建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主要由一些战略专家组成,由他们根据标准进行评选。
政府比选,即专家评选之后拿出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大学建设的初步名单,由政府根据服务于国家战略来比选确定。
全国985大学211大学2017百强高校全军综合大学和双一流建设一流大学名单大全(最新版146所)[导读]“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自1995年启动以来,共有116所大学成功入选211工程之列。
能够入选211工程的大学,也是我国一流大学的代表,也意味着更多政策与经费的支持。
所以211大学在我国高校排名中,大都位居前列。
其中包括39所985工程的高校。
[说明]985工程是指“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别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分批将39所国内知名高校列入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
进入“985工程”的39所高校,分布于我国的18个地市,其中北京拥有8所985院校,排名第一;上海拥有4所985院校,紧随其后;而陕西、湖南则以拥有3所985院校,位居第三;江苏、山东、四川、天津、湖北、辽宁和广东各拥有2所,排名第四;剩下浙江、吉林、甘肃、黑龙江、安徽、重庆、福建各拥有1所985院校。
也许是为了全国各省211大学的均衡发展,有12所大学,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位居140名之外,但依然入选了211工程高校之列。
青海大学,全国高校排名276;西藏大学,全国高校排名230;宁夏大学,全国排名177;石河子大学,全国高校排名141,隶属于新疆建设兵团;海南大学,全国高校排名135。
五所高校为2008年最后一批入选211工程的大学。
这五所高校的入选,让我国大陆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拥有了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
除上述五所大学外,还有延边大学(185名)、河北工业大学(157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54名)、四川农业大学(147名)、东北农业大学(145名)、贵州大学(139名)、内蒙古大学(136名)七所高校,虽然入选211工程之列,但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也排在了130名以外。
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够入选211,除了考虑到重点大学的合理布局外,还有几所大学是因为在特定专业领域,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三部门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2017-09-21教育部教研函〔201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等三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专家委员会遴选认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现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各单位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决策部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推动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快发展,取得更大建设成效。
特此通知。
附件:1.“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2.“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2017年9月20日附件1“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1. A类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2. B类6所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附件2“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注: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不含二级学院)A类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B类6所: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不含二级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以及教
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名单
一、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二、部分“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自定)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
河南大学:生物学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生物学
贵州大学:植物保护(自定)
西藏大学:生态学(自定)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青海大学:生态学(自定)
注:
1.不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标准而认定的学科;
2.加(自定)标示的学科,是根据“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建议由高校自主确定的学科;
3.高校建设方案中的自主建设学科按照专家委员会的咨询建议修改后由高校自行公布。
三、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
四、培养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全国普通高校。
2017年双一流大学名单公布“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怎么选出来的?为何分为A、B类?发布时间:2017-09-21 22:17来源:北京本地宝整理报道【导语】: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哪些大学和学科上榜?是如何遴选认定的?有哪些机制创新?高校格局随之迎来哪些变化?看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的权威解读。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双一流”和“211”、“985”有啥区别?“双一流”大学名单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其中A类36所,B类6所。
与此前39所985相比,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三所高校跻身42所一流建设高校。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
“双一流”为何分AB两类?据教育部介绍,将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
这样做主要是希望督促所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并推动归入B类的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
在6所B类高校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此前就在“985”名单中,而新疆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三所高校非为985高校。
“双一流”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此次“双一流”的名单,“建设”两字不可或缺,即“双一流”是一个动态建设过程,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
教育部表示,“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基础,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实行动态管理。
建设过程中,将根据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
2017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名单(武书连)出国留学网高考资讯:武书连主持的《2017中国大学评价》课题,于2016年12月结题。
《2017中国大学评价》对全国所有普通本科大学进行了多项指标排名;包括各大学综合实力排名、12个学科门类排名、480个本科专业排名;以及教师学术水平、教师效率、新生质量、毕业生质量等各项指标的排名和等级。
供考生和考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从多个角度观察大学、选择大学。
一、《2017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对比往年,《2017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生培养指标做了完善性修改:研究生科研成果全部计入研究生培养得分,不再计入学校的科学研究得分。
增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奖指标:研究生获奖结果,进入研究生培养体系,本科生获奖结果,进入本科生培养体系。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是唯一所有学科都能参加的竞赛,赋予较高的权重。
《2017中国大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数学模型、指标赋值,见武书连即将发表的《2017中国大学评价》论文。
自2015年起,《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不再使用SCI、SSCI、A&HCI作为国际期刊论文的数据来源。
2013、2014年,《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对全世界约40000种期刊重新筛选,有9940种期刊成为《中国大学评价》源期刊。
原SCI、SSCI、A&HCI的13000多种期刊中,有6000种左右没有入选,约3000种非SCI、SSCI、A&HCI源期刊进入《中国大学评价》源期刊。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将在近期修订原有的9940种国际论文源期刊。
二、2017综合实力排行榜清华北大浙大列前三名1993年,在武书连发布的我国第1个具有综合意义的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大学获得综合实力第1名。
1997年至2010年,清华大学连续14年获得综合实力第1名;2011至2013年,浙江大学连续3年第1名;2014、2015年,北京大学连续2年第1名;2016年,清华大学夺回综合实力第1名,2017年蝉联第1名。
校友会2017中国医药类双一流大学排行榜,6所中医药大学跻身双一流中国医药类哪些大学跻身2017年国家“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哪些医药类高校落选“双一流”?哪些医药类大学是“双一流”建设的最大赢家?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等3部委联合发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最新发布2017中国双一流大学排行榜和2017中国各类型双一流大学排行榜等榜单。
榜单显示,全国86所中国百强高校、25所非985和211工程大学跻身“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全国综合类、理工类、医药类、农林类和师范类院校入选“双一流”的高校数量最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雄居2017中国双一流大学排行榜冠亚军,是未来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创建世界顶尖大学的排头兵。
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雄居校友会2017中国医药类双一流大学排行榜前3甲。
中国医药类11所高校跻身国家“双一流”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遗憾落选榜单显示,在教育部公布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全国共11所医药类高校入选“双一流”,雄居校友会2017中国各类型双一流大学排行榜第6名。
其中,无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无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B类建设高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11所高校入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医药类高校的最大赢家;首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201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前200强高校落选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
艾瑞深研究院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起源于1989年创建成立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高等院校比较研究课题组”,1989年发布中国第1个综合大学排行榜,2003年至今已连续15年发布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是目前中国持续开展大学评价研究时间最长的研究团队,已有近40年中国高校自我评估和社会评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