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3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5.80 MB
- 文档页数:32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案幼儿语言教育是培养幼儿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份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方案,旨在通过多样化和趣味性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听说能力和语音语调敏感性。
以下活动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实施环境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活动一:说笑话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幽默感。
活动内容:1.教师或家长讲一个简单的笑话给幼儿听,然后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笑话,可以加入一些小改编。
2.鼓励幼儿讲自己喜欢的笑话,并在集体活动中分享给其他幼儿。
活动二:乐园导游活动目标:拓展幼儿的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
活动内容:1.构建一个模拟的乐园,设置不同的景点,如动物园、游乐场等,并配备相应的图片或模型。
2.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担任导游的角色,负责向其他幼儿介绍各个景点的名称、特点和相关知识。
3.其他幼儿通过观察和提问的方式加深对景点的理解,并学习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活动三:绘本剧场活动目标:提升幼儿的语音语调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1.选择一本适合幼儿的绘本,由教师或家长进行朗读,引导幼儿观察绘本中的角色形象和情节发展。
2.分配幼儿扮演绘本中的角色,进行小剧场的表演。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灵活调整和改编角色对话。
3.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合时的评价,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活动四:趣味朗诵活动目标:提高幼儿朗诵能力和语言韵律感。
活动内容:1.选取适合幼儿的诗歌、儿歌或口头文学作品作为朗诵材料,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进行欣赏学习和体操练习。
2.组织幼儿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作品,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力。
3.引导幼儿注意语音语调、节奏和表情的表达,进行适当的矫正和指导。
活动五:语音游戏活动目标:加强幼儿语音敏感性的培养和发音准确性的训练。
活动内容:1.以发音差异明显的音素为训练对象,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产生、感知和区分不同音素的发音特点,如舌尖音、舌面音、唇音等。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引言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园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语言教育活动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提供有效的语言教育。
一、活动设计1. 活动目标设计语言教育活动需要明确活动目标,帮助幼儿园教师在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活动目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 - 提升幼儿的听说能力; -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 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 培养幼儿的写作能力。
2. 活动内容根据活动目标,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故事讲解和阅读:通过讲解寓意深刻的儿童故事,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并提升他们的听说能力。
- 儿歌和唱游:通过唱儿歌和进行各种唱游活动,培养幼儿的语音表达和语言节奏感。
- 语言游戏:设计各种趣味语言游戏,帮助幼儿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绘本阅读:引导幼儿阅读适合他们年龄段的绘本,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 创意写作:鼓励幼儿进行创意写作,可以是基于绘本、故事情节或自己的生活经验,培养幼儿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活动形式活动形式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特点进行选择,保证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集体活动,如听故事、唱儿歌、玩语言游戏等。
- 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互相交流和学习。
- 设计个人活动,如个人创作、个人阅读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指导方法1. 创设情境在语言教育活动中,要为幼儿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幼儿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施: - 情境化引导: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情境,如购物场景、旅游场景等,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 角色扮演:设置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对话和互动来提高语言能力。
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样本活动目标:1、在理解儿歌含义的基础上,幼儿将初步学习有节奏地诵读儿歌。
2、通过与教师和同伴的互动游戏,幼儿将能体验到共同游戏的乐趣。
3、幼儿将能有节奏地念象声词“吡呖叭啦、吡呖叭啦、蹦叭”。
活动准备:一串鞭炮,若干与儿歌内容相关的图片,若干猫头饰。
活动流程:1、教师展示鞭炮,引导幼儿模仿鞭炮声。
教师示范朗诵象声词“吡呖叭啦、吡呖叭啦、蹦叭”,并指导幼儿有节奏地跟读。
2、学习《老鼠娶亲》儿歌(1)教师展示戴红花、穿新郎服的老鼠图片,激发幼儿回忆《还珠格格》中的婚礼场景。
(幼儿可能回忆起鞭炮、喇叭、舞蹈、敲锣打鼓、花轿等元素)(2)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诵儿歌,帮助幼儿理解内容。
(3)教师结合图片朗诵儿歌,引导幼儿用手拍打节奏。
(4)教师朗诵每句的前半部分,幼儿跟读后半部分,交换角色一次。
(5)教师和幼儿一起拍打节奏,共同朗诵儿歌。
3、游戏《猫捉老鼠》(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教师和幼儿扮演老鼠,配班教师扮演猫。
老鼠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念到“蹦叭”时,所有老鼠蹲下,猫出现。
当猫念到:“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时,老鼠迅速返回座位,猫去追逐老鼠。
老鼠回到座位后,猫不能继续抓。
(2)进行2-3次游戏(具体次数视幼儿参与情况而定)。
4、教师带领幼儿前往户外进行其他游戏活动。
附儿歌:《老鼠娶亲》八只老鼠扛花轿呀扛花轿,四只老鼠吹喇叭呀吹喇叭,两只老鼠放鞭炮呀放鞭炮,吡呖叭啦、吡呖叭啦、嘣叭。
老猫闻声来祝贺,“恭喜!恭喜!”一口一个全吃掉呀全吃掉。
幼儿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样本(二)活动目标:1. 通过比较和分析图画,掌握事物数量的概念,理解并识别汉字“多少”。
2. 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学习并理解儿歌的含义。
3. 利用图片引导幼儿描述图像内容,增强表达能力。
4.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交流,清晰、准确地表达个人想法。
5. 激发幼儿大胆猜测、讲述和动作表达的勇气。
活动准备:两幅挂图,印有儿歌的纸张。
活动流程:一、观察图像,学习儿歌1. 展示第一幅挂图,引导幼儿观察。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教案导言:幼儿园语言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设计有趣、富有创造力的语言教育活动至关重要。
本文将给出几个具体的教案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开展语言教育活动。
一、故事演绎:带孩子们走进童话世界教学目标: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活动流程:1.选择与孩子们年龄相适应的经典童话故事,如《小红帽》或《三只小猪》。
2.教师引导幼儿们了解故事情节,并组织他们分角色进行演绎。
3.孩子们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自己的表演和对话,再现故事情节。
4.教师鼓励幼儿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色特点和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5.在结束时,让孩子们共同总结、评价每个角色的表演,并分享他们在演绎过程中的感受。
二、拼图故事:培养幼儿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力教学目标: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幼儿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观察力,同时提高他们的描述和表达能力。
活动流程:1.准备数个与幼儿熟悉的故事配套的拼图,将每个故事的拼图分成若干部分。
2.将每个拼图部分分发给不同的幼儿,让他们根据自己手中的拼图组装出完整的图画。
3.教师引导幼儿们观察拼图,提出问题,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内容。
4.鼓励幼儿们互相交流和合作,解决拼图过程中的困难。
5.在完成拼图后,引导幼儿们一起复述故事情节,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发表感想。
三、诗歌创作:激发幼儿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教学目标:通过创作诗歌,培养幼儿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
活动流程:1.教师选取一首简单的儿歌,跟幼儿们一起进行朗读和演唱,使他们熟悉韵律和节奏。
2.鼓励幼儿们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创作一首与儿歌相关的短诗。
3.教师指导幼儿们在诗歌中运用押韵、对仗等技巧,并帮助他们理顺句子结构。
4.让幼儿们互相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鼓励他们彼此欣赏和互相评价。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之一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通过对《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理解,可以把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
1。
倾听方面: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
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2。
表述方面: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
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与人进行语言交际.3.文学作品欣赏方面: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要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
4.早期阅读方面: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途径内容: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一)专门性语言教育:是指遵循语言教育规律来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是教幼儿学习语言知识,教幼儿学习语言形式,教幼儿学习语言运用技能的过程。
幼儿园语言活动方案15篇幼儿园语言活动方案1一、活动名称:写清楚语言教育活动的具体类型,适合于何种年龄阶段,具体内容是什么。
如:大班诗歌:摇篮二、设计思路:简略概括本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教材特点、活动中准备运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期望达到的教学效果。
【也叫设计意图,可写可不写】三、活动目标:写清楚通过本次活动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要求。
【很重要!!关于目标应该怎么写,请参阅文后“制订教育活动目标的原则”】四、活动准备:写清楚本次活动需要为幼儿做好的准备,包括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环境创设等。
五、活动过程:一个经过精心策划的完整的活动过程在书写形式上应表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清晰的活动过程步骤以及与这些步骤相关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需要重点提出问题。
六、活动延伸:设计出本次活动在集中教学之外扩展和延伸的具体方式和要求,如其他领域中的渗透、活动区活动、户外游戏活动、家园配合等。
七、活动评价:设计好评价的标准和范围,增加语言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便具体的教育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价。
教育是可以预见其结果的一种实践活动,但也是一种具有随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语言教育活动方案设计千万不能成为具体实践的桎梏,而应成为教师产生再创造的温床和土壤,那种将教师如何提问,幼儿如何回答的详细内容全都设计出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制订教育活动目标的原则1.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
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目标的制订应适应学前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二是目标的制订应将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落实到学前儿童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
应该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并能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
活动目标要为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服务,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目标落实在每个学前儿童身上。
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学前儿童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