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归纳概括题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24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
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
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
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
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
“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
“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
“‘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
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
《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
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风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啭;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
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
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
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材料二:《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
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
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
《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
高考语文阅读复习案《归纳概括文章主旨》及例题解析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即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并进行归纳和概括。
“归纳内容要点”有三个方面的要求:1.具体的内容要概括全面;2.抽象的内容要阐发准确;3.含蓄的内容要解说清楚。
“概括中心意思”主要考查以下两个方面:1.概括、归纳文章的中心(或中心论点);2.揭示文章的意义、价值和作者的创作目的。
设问角度主要有:1.直接考查对全文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2.结合层次分析,考查对全文内容的分析、概括;3.考查对段意、定义等某一具体内容的归纳、概括;4.揭示文章的目的、价值、意义、影响等。
结构与内容的分析概括类题,在小说、散文中都有所涉及。
结构的分析往往着眼于从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段、行文线索等角度设题,多与内容的分析融合在一起考查。
如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第5题“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答案涉及结构、内容两个方面。
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关注的热点,设题多着眼于对重要语句的分析,对文段内容、文章要点的概括。
有时,就文章表达主旨的关键句命题,要求考生着眼全篇作答;有时也会与结构、修辞手法等融合在一起命题。
实用类文本中的“概括中心意思”就是作者通过材料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等,考查侧重于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作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多是对某一语段或全文进行归纳和概括,有时也与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本特色综合在一起。
方向一论述类文本中内容的归纳概括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即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或主要内容。
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难点。
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备考:1.读原文,明宗旨。
考生对论述类文章一定要认真阅读,逐字逐句地研究、揣摩。
一般说来,按照文章的篇幅,考生在考试时可以把文章阅读两遍。
通过两遍阅读,从总体上弄清楚文章的主要观点、主要内容以及文章的结构框架,并圈点出文章的主旨句和诸多文段的领起句、总结句等关键语句。
概括题的知识点整理一、出现位置一般出现在阅读题的第一题,这种题型不分文章类别。
四大文章体裁,诗歌、小说、喜剧、实用类文本都出现过。
二、分值分值一般在2-4分。
初一阶段2、3、4的分值都有可能出现。
在中考中一般为2分题。
属必拿满分题。
三、难度难度可难可简单,做的时候要注意细节处理。
四、形式一般出题形式有三种。
(一)一句话或几句话概括全文,或概括指定范围的主要内容(二)填表题(三)填空题五、答题方法(一)概括题例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______解答:xxx因为xxx做了xxx结果xxx。
1、读题,寻找题干中给出的已知条件。
已知条件大概有以下几种:需要概括的范围;需要概括的几件事,几个方面;需要概括的答题格式。
2、寻找答题范围这里再次强调一下一定要确定你的这道题的答题范围是那些段落。
提高做题的效率。
3、答题格式(格式、句型,句子结构、字数)人物+(事件原因)+事件+结果注意:答题的时候原因和结果很重要,特别在初二初三的时候。
(二)填表题例题:a. 花生苗惨遭碾压,一段时间后青色的叶间还缀满小黄花。
b. “我”心灰意懒时父亲以花生启示“我”,“我”豁然开朗。
1、读题,找条件。
填空题和一句话概括稍有区别。
但大同小异,殊途同归。
都是用来为梳理文章所出的题。
遇到这样的首要还是去读题找条件。
例题所给的条件有3-8段,“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2、根据所给出的条件寻找答题范围。
根据条件,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a所填内容应该是在3-4段中概括出。
同理b所填内容在7-8段。
3、注意答题格式(格式、句型,句子结构、字数)根据例题,所给出的那句:花生被大火烧过,夜里一场雨后又冒出绿绿的嫩芽。
我们可以分析出,此句重点在写花生的变化,所以我们概括的时候也要围绕花生作主语写。
并且要写花生怎么样了,之后有什么变化。
变式:如果我们将段落一列删去,我们会发现其实这道题的难度增加了。
增加在我们需要从整篇文章中去寻找出a、b所在的答题范围。
专题05实用类文本阅读·归纳信息要点并进行分析评价【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甲卷,第5题【母题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利用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之一,植物雄性不育性的发现和利用,使不少两性花植物,如高粱、向日葵、甜菜等作物的杂种优势能广泛应用于生产。
近年来,我国的杂交水稻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开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摘编自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材料二:遗传育种学界对水稻这一严格自花授粉作物具有杂种优势现象普遍持否定或怀疑态度,袁隆平根据自己对水稻的长期观察,经过与玉米等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现象的比较后,对水稻无杂种优势的观念提出了质疑。
袁隆平于1964年正式开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探索,两年后终于发现水稻具有杂种优势。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经验,他将这种杂交思路用于水稻物种上,由此提出了“三系法”籼稻杂交路线。
所谓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
不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育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从“三系法”的操作程序上讲,成功的关键首先是要找到合适的不育系材料。
在认真总结多年来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袁隆平终于认识到,后代不育性状的不理想是亲本的亲缘关系太近造成的。
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与亲本的亲缘关系呈正相关,即亲本的亲缘关系越远,后代产生变异的可能性就越大,不育性状就越明显。
于是一切都变得清晰了:下一步的工作即是寻找地理远缘或遗传远缘的稻株,而在这些稻株中,野生稻或野生稻中的不育株作为亲本则是最为理想的,它极有可能突破此前不育系选育的难关。
“远缘杂交”技术路线的确立,是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迈向成功的关键性一步。
随着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在海南的发现,“远缘杂交”的技术路线得到证明,它不仅正确而且完全可以实现。
(摘编自雷毅《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与方法——以袁隆平“三系”法杂交水稻为例》)材料三:由于杂交水稻不同熟期组合的出现,全国各地涌现出各种与杂交水稻种植相配套的新型种植模式。
【2009】(1)(2)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①冷静思考的结果:要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②贫苦农民的刺激;张大哥一家的贫苦状况,加深了他对乡村教育的认识。
(3)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请简要概括。
(6分)【答案】①乡村教育的"甘":游览青山绿水,饱览美好风景,领略诗情画意,享受丰收喜悦;笑看学生茁壮成长,桃李芬芳;喜见村民读书明理,幸福美满,②乡村教育的"苦":环境艰苦、远离城市文明:又脏又累、生活条件很差;需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奋斗终生也不一定能够看到结果。
(4)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
"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答案】观点一:陶行知献身乡村教育的是实干精神值得学习。
①激情满怀,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的目标;②乐于接触贫苦群众,善于动员志同道合者加盟;③为实现理想而自我牺牲、呕心沥血。
观点二:陶行知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改造中国的理想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①人民群众与三座大山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②他认为"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显得过于简单化;③他的教育救国的狗想过余力像花,脱离社会实际观点三:陶行知既有远大理想有较踏实地,值得学习。
①要提高中化民族的文化素质,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②咬住移调查验就,善于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应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2010·课标卷Ⅰ】(1)【答案】CBE【解析】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考点】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C.(2)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
实用类文本(说明文/非连)概括题实用类文本的目的是清楚准确地传达信息,而不是抒发感情、阐发议论。
实用类文本除了文字内容外,还可能包括图画、真实图、数据图表、示意图等材料。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关键在于全面、准确地把握信息,不遗漏包括图例、注释在内的任何信息点,强调“细心”。
实用类文本题材丰富,涉及面很广。
目前大致统计到的题材有前沿科技、传统文化、社会经济、读书劳动、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六种,同时还会紧密联系当下社会热点出题。
实用类文本各题型占比最多的是【提取信息、内容概况】,其次是【说明方法、语言特点】,然后是【解释运用、反思评价】,最后是【对象、顺序、结构等】实用类文本概括方法(“吃鸡翅”法)第一步:抓两端(看首尾句)第二步:拆骨头(看标点,看关联词)第三步:吃肉肉(圈画主干句,原文找原词)“抓首尾”:首段首句——要么引出,要么总领尾段尾句——要么总结,要么引申关键句的标志词:关联词指向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过渡句指向段落之间逻辑关系)暗示需要提炼的【主逻辑关系明显标志隐藏标志转折然而,可是,但是,反而事实上,其实,殊不知分点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何况,况且,而且,此外……之一,也,又,还,另一个,在……方面,包括,就……来看总结总之,综上,一言以蔽之都,以上,大凡,凡是,往往,换句话说重点主要,在于,关键在于,重点是,指的是,……的是与……不同,更因果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因而取决于,决定了,终于,从而事例比如,例如,以……为例据悉,据说,据报道,据……称实用类文本考场阅读技巧——二扫二读1)扫题目,对阅读重点心里有数——关注说明对象,及特殊名词或结论性句子2)扫文章,对结构内容心里有数——关注首句尾句,和概括性或结论性的句子3)读题目,凭扫读印象定位文段4)读文段,按题目要求细读句段【例1】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模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
【技巧点拨】实用类文本阅读6类易错点+对策、11类考点概述+技巧6类易错点+对策一、【易错点】信息比对不准筛选信息的能力是考生解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应具有的最基本的能力,该考点设题的方式多样,但是往往只在个别关键词上做文章,使近似的文字发生逻辑、内涵上的变化。
很多考生往往缺乏对选择题命题方式的考虑,盲目对读,而找不准选项设误点。
【对策】明出处;细比较,知差别;明错误。
1.明出处。
在文本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文字。
2.细比较,知差别。
仔细比较选项和原文,辨明选项是对原文转述错误(细节上个别词语的替换),还是改变了原文句子之间的关系。
命题方式不同,选项、原文对读重点也不同。
3.明错误。
①转述类。
注意语意和原文是否相符,注意查找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时态等设误点。
②改变句子之间关系类。
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否和原文一致,注意查找强加因果、因果倒置、条件结果倒置等设误点。
二、【易错点】理不清语段层次概括类试题,题干关键词的审核,答题区间的寻找均不是难点,但要在目标材料中筛选出重要信息并组织出一个完备的答案,则需要考生具备比较好的段落阅读能力。
在答题时,考生往往因无法理出语段层次而失分。
【对策】梳理段落思路,强化概括能力。
1.梳理文本思路,培养整体意识。
在快速阅读完文章后明确各材料的论述中心,大体把握语段的结构思路,从而迅速界定答题区间,保证答题的方向是正确的2.划分段落层次,锁定答案相关句。
在阅读中要能迅速把握文章每一段落的大意、各段落内部的论述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从而聚焦答案相关句。
注意材料中所提到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等内容,成绩可以总结经验,不足则要从反方面总结,由此可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注意剔除不相关信息。
每一段材料,甚至段落内部论述的不同层次,其内容都有所不同,要注意分辨论述主题的不同,以免张冠李戴。
三、【易错点】概括内容要点提取失当考纲要求考生能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而实际概括时,考生往往存在诸多问题,有的概括时抓不全或滥加要点,有的概括时缺乏必要的限制。
第二节传记阅读各题型解答方法一、传记阅读选择题微点1传记选择题说明:无论是概括分析类选项,还是概括推断类选项,判断其正误皆可运用“3步法”准确作答。
微点秒杀联系所学,消除误区(2019·眉山中学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路遥的“平凡世界”厚夫1986年夏,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大体有眉目后,路遥决定去南方的广州逛几天。
一来,自己这几年埋头创作,对中国社会的变化不是很敏感,亲自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走走,现场感受那里的变化,寻求心灵体验,对接下来的创作有好处;二来,即将开工的第二部是写改革开放大潮下我国北方城乡底层人物的梦想与追求,不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地区社会生活的变化,又如何把握?路遥就是这样一位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是在深入生活体验与感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文学想象,而不是不负责任地随意胡编乱造。
在广州的每一天,他都把自己的见闻与观感写到笔记本上。
笔记本写满了,他对同行的王天乐说:“回吧,犁地的绳子等着我哩……”于是,他们又回到了西安。
该想到的都想到了,该做的准备工作也告一段落了。
路遥又决定去一趟长安县柳青墓,看看长眠在那里的柳青老人。
从文学起步的那天起,路遥就受到柳青各方面的影响,包括精神姿态,包括创作风格。
这次,在《平凡的世界》三部曲的第二部即将开始创作之时,路遥去柳青墓显然是有目的的,而不是平平常常的祭扫。
很多年后王天乐这样回忆道:“回到西安后,路遥忽然要领我去一趟长安县的柳青墓。
路遥好像对柳青墓地特别熟悉,哪里又多长了几根草都能说清楚。
他在柳青墓前转了很长时间,猛地跪倒在碑前,放声大哭……”路遥在柳青墓前为什么放声大哭?到底想了些什么,说了什么?这些已经永远是历史之谜了。
不过,按照路遥的性格来推断,他一定向柳青老人汇报了自己的创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创作决心。
路遥经常给朋友们说,作家要突破的永远是自己;作家在拳击台的对手就是自己,要不停地战胜自我。
柳青生前也经常告诫作家: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文学是以60年为一个单元。
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要领作者:喻秀军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3年第26期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类题型包括:内容概括题、传主主要事迹和成功原因归纳整合题、探究题等。
分值分别是5分、6分、6分、8分,共计25分。
这个阅读题从分值上看,在整个试卷所占的比重可以说相当的大。
那么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老师学生都必须正视它,并要想办法解决困难,答出水平,考出成绩。
一、内容概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本信息、分析概括的能力。
解决要领:内容形式重诠释,特色作用善判断,一分选项正误各半,错项失误最明显,程度范围看褒贬,主旨分析答情感。
真题回放: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2-1题。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新中国成立后,有人劝阻谢希德回国,是考虑她事业的发展,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影响她在物理学研究上取得成绩。
B.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C.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D.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E.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体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参考答案及提示: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试题分析:本题是多项选择题。
其中ABCD四个选项是对传记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E 项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和总结。
E项符合原文意思,而且需要考生在阅读全文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所以是第一正确选项;B项虽然符合原文意思,但仅仅体现在第三自然段中,而且比较容易归纳,所以是第二正确选项;A项“担心国内科研条件差”只是劝阻谢希德回国的一个理由,另一个理由是“生活贫困”,因此该项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意思;C项“对此也不感兴趣”这一信息在原文中没有出现;D项“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是供科学小品的作者参考的,并不是“为原作增补”的,因而C、D不符合原文意思,为错误选项。
初中语文七八年级实用类文本概括归纳题1、1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他被公认为全世界的文学泰斗。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雨中登泰山》的点睛之笔是()[单选题] *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一路行来,虽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兴趣盎然(正确答案)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势的飞泉流瀑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3、1“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这句话中小王使用的语言不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1《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作者是台湾作家李乐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热忱(chéng)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hī)C.舵手(duó)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正确答案)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iè)味同嚼蜡(jiáo)6、1同事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你的表达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红楼梦》前5 回内容的是( ) [单选题] *A.冷子兴演说荣国府B.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正确答案)C.葫芦僧乱判葫芦案D.甄士隐梦幻识通灵8、“秩序”的读音是“chìxù”。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1叶子底下是()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括号内应填“脉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2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A.妯娌(zhóu)酒肆(sì)镌刻(juān)暴风骤雨(zhòu)(正确答案)B.狡黠(xié)挟持(xié)胡髭(zī)惨绝人寰(yuán)C.燥热(cào)翘首(qiào)嶙峋(xún)言不由衷(zhōng)D.私塾(shú)遁形(dùn)糜子(mí)日夜不辍(zhuì)11、1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附和(hè)炫耀(xuàn)哺育(bǔ)仓皇逃窜(cuàn)B.山涧(jiān)冗杂(rǒng)门框(kuàng)潜心贯注(qiǎn)(正确答案)C.粗拙(zhuō)藻饰(zǎo)狼藉(jí)春寒料峭(qiào)D.选聘(pìn)遏制(è)斟酌(zhēn)颠沛流离(pèi)12、国粹(cuì)冷炙(zhì)包庇(bì)玄虚(xuán)此组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