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学基础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9
第14章博物馆教育与服务一、博物馆教育的新观念和主要任务1.为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提高思想品德、文化素养和陶冶情操服务。
(1)对小学生,着重向他们讲解与文物遗迹有关的历史事件,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对中学生和城乡青年,着重向他们介绍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不断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高尚情操。
(3)对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着重引导他们认清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自觉继承发扬革命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2.为在校学生的校外教育服务。
(1)结合中小学有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教师进行辅导,使之增加文物标本知识,或组织教师予以有针对性地讲解,或向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资料。
(2)组织学生来馆参观,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做好陈列讲解和辅导。
(3)与博物馆所在地附近的中小学校建立固定联系,设立校外学科辅导员,或兼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经常到学校开展活动。
(4)提供教具。
根据本馆性质和条件,制作一些模型和标本,如矿石、生物标本,历史文物、科学模型等,借给学校组织教学。
(5)组织小型、轻便的展览到所在地区的中小学校巡回展出,同时携带有关录像和幻灯,向中小学生和广大群众普及历史与科学知识,宣传有关保护文物、自然生态环境的法令。
3.为成人终生教育、回归教育服务。
(1)博物馆担负着社会教育的任务。
(2)博物馆在成人教育中是一支重要力量。
①博物馆有丰富的实物教学资料,适合成人的学习特点。
②博物馆涉及许多专业,包容的知识面较宽,容易满足成年人综合学习的要求。
③对一定的专业来说,博物馆人才集中,有较好的设备,为成人教育提供适宜的进修条件。
4.为科学研究服务(1)提供藏品资料和研究成果,提供咨询服务、文物标本的鉴定服务以及提供必要的科研技术设备。
(2)与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某些研究项目中进行合作。
5.为旅游观光和文化休息服务(1)对国外游客的服务①接待要热情,要使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博物馆的定义(哥本哈根11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会议):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永久性机构。
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海牙16届博协会议: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博物馆四条件:有藏品;有基本陈列;向社会公众开放;有经营管理藏品、开展社会教育的专业人员博物馆特征:1 实物性(物的收集和保存;物的研究;物的利用)2 直观性3 广博性博物馆的功能基本功能——收藏、教育、研究欧美“3E”功能——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我国博物馆的基本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收集保藏文物和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各种陈列展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收集、保藏文物、标本和其它实物资料;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3、思想品德教育;4、科学研究;5、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和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博物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式、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国际博协(ICOM):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博物馆的学科性质博物馆学所运用的知识范围,虽然也包括或收集自然科学学科的知识,但主要还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其方法论也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一般认为博物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同时也是信息科学。
第7章藏品征集、鉴定和管理一、藏品1.藏品的含义藏品是博物馆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根据自己的性质,搜集保藏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
2.藏品的地位博物馆藏品具有的重要历史、科学或艺术价值,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
3.藏品的性质藏品是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及其实现自己主要社会功能的需要而征集的,因此成为各项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藏品征集1.藏品征集的含义藏品征集是博物馆根据其性质、特点的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有目的地不断补充文物或标本的基本业务工作。
2.藏品征集的原则(1)明确的目的性①要从博物馆的性质出发。
②从保护国家科学文化财富出发。
③从陈列的需要出发。
(2)逐步建立完整的藏品体系①要尽可能地填补缺门,以保证藏品的系统性、完整性。
②藏品的丰富与否,在于着重藏品质量的提高和品种的丰富。
(3)科学的计划性①馆藏品现状的调查。
②陈列和研究需要的调查。
③征集来源的调查。
(4)加强预见性国际博协“博物馆与我们遗产的未来”和“为未来而征集”的呼吁值得我国借鉴。
3.藏品征集的主要途径(1)考古发掘(2)田野采集(3)民族学调查(4)社会调查征集(5)收购(6)接受捐赠(7)交换与调拨(8)接受移交三、藏品鉴定、定名和定级1.藏品鉴定(1)藏品鉴定的含义藏品鉴定的主要任务是辨明真伪,考证内涵,评定价值,也包括定名和定级。
(2)文物的含义文物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反映着当时政治、经济或社会生活的某些有代表性的特点,即时代特征。
(3)我国文物鉴定方法①凭借长期经验的传统直观方法。
②考证方法。
③调查方法。
④运用现代技术设备的科学检验等方法。
(4)鉴定文物①掌握当时的时代特征,这是鉴定文物的一条重要依据。
a.鉴定书画,先要了解书画的发展史,认识其时代风格及每个作者的个人风格。
b.鉴定铜器,要鉴定铜器,先要了解铜器的发展历史,各个时代铜器的品种,形制演变的时代特点。
②重视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
第1章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1.博物馆学概述(1)博物馆学以博物馆所特有的运动形式及其内在规律为基本研究对象。
(2)“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保存、研究和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的演进、内部机制的运营和相互作用的规律。
”2.博物馆学定义(1)日本《大百科事典》“博物馆学是明确博物馆本质,科学地研究博物馆的真正目的及实现的方法,使得博物馆正确发展的学问。
”(2)荷兰博物馆学者彼得·门施“博物馆学是包括关于管理和使用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内的理论和实践的完整复合”。
(3)美国艾利斯·G.博尔考教授“博物馆学是有关博物馆制度、历史、演进,现在的地位和将来发展,以及博物馆对社会的独特责任的研究”。
(4)前苏联《苏联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产生,研究它的社会职能,以及研究博物馆事业的理论和工作方法问题的科学”。
(5)国际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是一种对博物馆的历史和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作用,博物馆的研究、保护、教育和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的研究。
”(6)《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
”(7)中国博物馆学应该既研究微观的博物馆系统,又研究宏观的博物馆事业,但其中微观的博物馆系统是博物馆学研究的核心。
3.博物馆学的学科性质(1)几种看法①博物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a.博物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b.博物馆活动的主体是人。
c.博物馆的任务主要是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属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
d.博物馆运用的知识范围,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管理学等社会科学。
e.博物馆学的方法论,主要采用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②博物馆学应属于信息科学博物馆的物是信息的载体。
博物馆基础知识博物馆得定义(哥本哈根11届国际博物馆协会会议):博物馆就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与社会发展服务得公开永久性机构。
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得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得机会海牙16届博协会议:博物馆就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得非盈利得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得得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得见证物。
博物馆特征:1 实物性(物得收集与保存;物得研究;物得利用)2 直观性3 广博性博物馆得功能基本功能——收藏、教育、研究欧美“3E”功能——教育国民、提供娱乐、充实人生我国博物馆得基本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需求,收集保藏文物与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各种陈列展览,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得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博物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得作用1、收集、保藏文物、标本与其它实物资料;2、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3、思想品德教育;4、科学研究;5、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博物馆学得研究对象:保存、研究与利用自然标本与人类文化遗存,以进行社会教育得理论与实践,包括博物馆事业得发生、发展得历史及其与社会得关系,也包括博物馆社会功能得演进、内部机制得运营与相互作用得规律。
博物馆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博物馆学就是研究博物馆得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式、组织管理与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得科学。
国际博协(I):博物馆学就是一种对博物馆得历史与背景、博物馆在社会中得作用,博物馆得研究、保护、教育与组织,博物馆与自然环境得关系以及对不同博物馆进行分类得研究。
世界最早得博物馆——亚历山大城缪斯神庙,孔子庙堂中国最早得纪念类博物馆——山东曲阜孔子庙堂西方最早得人物纪念馆——万神庙欧洲近代博物馆发展历程世界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得博物馆——英国阿莫什艺术与考古博物馆世界最大得博物馆群与科学研究中心——史密森学院中国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张謇,字季直,号啬庵,科举状元出身,立宪派政治活动家与民族资产阶级实业家,把实业与教育使为“富强之大本”,把经营企业得利润用来兴办教育与文化事业。
博物馆学笔记:博物馆的定义第二章(一)博物馆的定义一、国际学界所作的定义1.起源①博物馆一词源起于希腊语Mouseisn,是指古希腊时供奉缪斯女神的神圣场所(Muses是掌管学问与艺术等的九位女神)及从事研究的处所”;后来亚里士多德将自己的收藏品放在缪斯神庙,将其与标本联系起来;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托勒密·索比建立托勒密王朝后,传播希腊文化,建立亚历山大博学园,是西方公认最早的博物馆。
②17世纪英国牛津阿什莫尔博物馆建立,Museum才成为博物馆的通用名称。
③19世纪中期以来,到过西方的中国人开始接触外国博物馆,他们把Museum译成博物馆(博物院)。
自此以后,博物馆之称逐渐通行于中国。
2.定义(1)国际博协会①1946年11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
其章程中指出:“博物馆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植物园,但图书馆如无常设陈列室者则除外。
”这个定义主要强调博物馆常设陈列的重要性。
②195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对博物馆定义进行了修订:“博物馆是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料和标本,供观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
”这一定义首次把博物馆供观众欣赏和教育明确列入进来。
③196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提出:“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并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均应视为博物馆。
”这个定义则把博物馆的收藏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④1974年6月,国际博物馆协会规定:“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
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之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这个定义明确了博物馆为“不追求营利的”机构的性质,并且加入了“人类”和“环境”词语,开始关注全人类及其环境问题。
第8章藏品计算机管理一、藏品保管工作计算机化的主要内容1.藏品检索和统计博物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就可以随时查询到各地博物馆收藏的藏品信息,例如藏品的种类、级别、数量等等。
2.藏品保管环境自动化藏品保管环境自动化是用计算机来自动控制一个藏品库房和陈列室的局部气候。
根据不同质地、不同工艺的藏品各自的不同保管要求,编制出一整套对照明、空调、通气等装置的调节程序。
3.藏品安全和防盗利用计算机报警系统可以自动地控制全库房、甚至全馆各个房间、各个陈列柜的内外所有电子门锁,以保卫藏品的安全。
4.藏品现状测量藏品进馆后必须进行编目,将计算机化系统引入可以在编目入藏方面构筑各种无损、快速的不接触测量系统。
二、保管工作计算机系统开发原则1.四个原则(1)先进性(2)成熟性(3)经济性(4)扩展性2.开发项目我国博物馆保管工作计算机化的第一个开发项目可以选“藏品信息管理系统”或者“藏品安全保卫系统”。
(1)藏品信息管理系统这是以藏品基本数据的信息库为基础的一个资料检索管理系统。
主要工作量在于信息库的建立和软件开发,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的要求相对要低一些,开发的周期较长。
(2)藏品安全保卫系统这是以计算机和检测、监测、报警设备为主体的实时控制系统。
设备量比较大,投资费用也较大。
开发的周期较短,见效较快。
三、藏品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和规范化1.藏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1)信息检索信息检索通常有两种情况:①“单值检索”系统应给出包括存放的库位、架位以及藏品的陈列、保护、利用简况在内的全部藏品信息。
②“一般检索”系统应按照某一个特征来无一遗漏地查找一批同类藏品,进而提供一个或若干个藏品的基本面貌。
(2)出入库管理(3)更改记录(4)藏品统计(5)口令核定(6)快速登录2.藏品保管工作规范化藏品保管工作规范化就是要对藏品保管所涉及到的全部信息数据、工作项目制定一套统一的定义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