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1-项目一食品理化检验课程导入
- 格式:ppt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5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教案标题: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常用方法和步骤3. 能够运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进行实验和分析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教学重点:1.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食品理化检验的常用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1.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和安排:1.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课时)- 介绍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原理和意义- 分析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2. 食品理化检验的常用方法和步骤(2课时)- 介绍食品理化检验的常用方法和步骤- 分析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 演示食品理化检验的实验操作流程3. 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3课时)- 进行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操作- 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经验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学评价方法: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2. 实验操作能力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学习成绩:考察学生对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考试、作业等形式进行评价教学资源准备:1.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2. 实验指导书: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实验操作指导书3. 多媒体教学设备: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内容的展示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安排,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常用方法和步骤,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实训教案授课班级: 11食品加工技术授课教师:王顺新授课时间:2012-2013学年第1学期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中水分的测定实训项目实训学时 4 实训指导老师王顺新实训时间 9-27一、实训目标及任务要求:1.掌握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的步骤2.掌握直接干燥法的使用范围3.掌握恒重的判断方法,并学会制作水分测定的原始记录单二、实训准备:1.实验设备:恒温干燥箱、称量瓶、分析天平2.实验试剂:6N盐酸:量取100ml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l。
6N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4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海砂:取用水洗去泥土的海砂或河砂,先用6N盐酸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再用6N氢氧化钠溶液煮沸0.5h,用水洗至中性,经105℃干燥备用。
三、实训地点:1.校内食品分析与检验实训室四、组织形式1.分组:3人一组。
分7个组,1组和2组测定面包的水分含量;3组和4组测定面粉的水分含量;5-7组测定果酱的水分含量,五、知识储备1.水分测定意义:在食品生产中,给计算生产中的物料平衡提供数据,指导工艺控制,保证生产的食品品质;在食品监督管理中,评价食品的品质。
2.水分存在的形式结合水(束缚水):较难从物料中逸出,指结晶水和吸附水。
非结合水(游离水):易于从物料中分离,包括:润湿水分、渗透水分和毛细管水。
3.水分的测定方法直接法:利用水分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测定。
有干燥法、蒸馏法和卡尔费休法。
间接法:通过对其它成分测定后,计算出水分的含量。
2..实验原理:食品中的水分一般是指在100℃左右直接干燥的情况下,所失去物质的总量。
直接干燥法适用于在95~105℃下,不含或含其他挥发性物质甚微的食品。
3..实验步骤:(1)、固体样品:取洁净铝制或玻璃制的扁形称量瓶,置于95~105℃干燥箱中,瓶盖斜支于瓶边,加热0.5~1.0h,取出盖好,置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量,并重复干燥至恒量。
《食品分析》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的性质《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它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食品分析》课程任务是:在学生基本了解了食品营养成分检测原理、各种分析检测仪器结构、工作原理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掌握食品理化分析的基本知识,具有合理选用分析检测方法、分析检测仪器能力,能够制定食品中各种检测组分的检测规程,熟练掌握各种组分检测的国家第一法(即国家仲裁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应用现代分析检测方法和设备检测的能力,对在线食品生产质量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具备分析、解决生产中与现代食品产品质量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1.2、课程定位1.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随着食品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食品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食品加工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的分析检测方法大量应用,根据对食品企业的调查,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所对应的岗位群主要分布在各类食品生产工艺的操作、设备的调试、食品在线品质管理、食品化验室化验、食品产品质量技术监督及食品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岗位。
因此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培养生产、分析检测、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能在食品企业、商检、卫生防疫等领域,从事与食品质量检验有关的技术、管理、食品生产及教学、实验等相关工作的高等技术性应用型人才。
2.课程定位食品理化分析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技术技能课程,综合了《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的相关内容,具有实践性强、应用面广的特点,该课程是学生考取中级食品检验工资格证书、毕业就业的坚实基础,该课程对学生受益面大,影响非常深远。
一名从事食品分析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学好《食品理化分析》课程的内容,无论是食品企业产品质量控制分析、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还是食品超市,其检测分析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几乎全在此课程中。
食品理化检验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1.掌握食品理化检验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熟练掌握常见食品原料的化学成分测定方法;3.能够正确运用分析仪器,准确分析和判断食品品质;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5.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食品的性质和成分;2.常见食品原料的理化性质检验方法;3.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4.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5.食品污染检验方法;6.常见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方法。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互动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食品理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掌握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方法以及常见食品原料的理化性质检验方法;3.讨论课:通过团队和班级内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食品理化检验学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
4. 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1.实验报告评价:评价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掌握情况,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2.学期论文评价:评价学生对食品理化检验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终结性评价1.课堂考试:通过笔试和口试,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2.实验实训考核:评价学生对实验操作流程的熟练掌握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材与参考书目1.食品分析化学(第3版)2.食品化学实验教程3.食品安全监测与食品质量安全6. 教学计划时间内容教学方法Week 1 食品的性质和成分理论授课Week 2 常见食品原料的理化性质检验方法理论授课+实验教学Week 3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理论授课+实验教学Week 4 食品添加剂检验方法理论授课+实验教学Week 5 食品污染检验方法理论授课+实验教学Week 6 常见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方法理论授课+实验教学Week 7-12 案例教学和讨论课案例教学、讨论课7. 总结本课程以食品理化检验学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食品理化检验学的深入了解和掌握。
食品理化检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针对食品科学专业的学生,旨在通过讲解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食品检验的常见技术和方法,具备应用食品检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加强实验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性。
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食品理化检验基本概念•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食品中常见成分的测定方法,如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食品中常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如重金属、农药、兽药、致癌物等•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嗅味检验、色泽检验、纤维检验等•食品微生物检验,如细菌、真菌、霉菌等的检测方法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通过教师的讲授,向学生传授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约占课程时间的40%)。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室的实践操作,使学生亲自掌握食品检验的技能,加强操作能力和实验安全意识(约占课程时间的60%)。
4.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包括以下内容:•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方法演示;•食品中常见成分的测定方法,如水分、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食品中常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如重金属、农药、兽药、致癌物等;•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的检测,如嗅味检验、色泽检验、纤维检验等;•食品微生物检验,如细菌、真菌、霉菌等的检测方法。
5. 实验考核实验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实验报告:让学生写出实验操作的步骤、思路、结果以及结论等内容,并且给出相应的图片、图表和数据。
(占比40%)•实验操作:学生需要在实验室按照规定操作步骤完成实验,并且安全合理。
(占比60%)6. 教学评价与改进本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综合能力,并对教学支撑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7. 教学参考材料•《食品检验技术》王立新著•《食品化学与分析》袁振铎著•《食品安全监管与检测技术》阳增来著以上是本课程的详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标准1.课程简介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是我院食品加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理解现代的食品加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典型食品的生产方法和工艺技术等基本技能,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食品加工的工艺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该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紧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该课程教学团队紧密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实际,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过程为依据、以实训项目为载体、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主旨,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方便了因材施教。
本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关系食品加工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性的学科,是食品加工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
课程发展的早期阶段:本课程以各种食品的生产工艺为主线,通过食品加工环节和过程展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课程发展的改革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结构的变化,课程小组成员从理论和实践实训两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对课程内容进一步精选,整合和精简,重构少而精的教学内容。
理论够用就行,加大实践教学内容。
按照项目教学法,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出发,整个教学内容分为8个项目。
同时,在课堂内容上强调基本原理及共性部分的讲授,通过代表性的实验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教学内容。
完善了现有教材的配套相关教学资源。
3.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核心课程:对食品生产加工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为培养熟练掌握食品加工及管理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产品创新及研发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前导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保藏等;支撑后续课程:食品质量管理、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品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理化检验实验》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理化检验实验/食品理化检验实验课程代码:适用专业: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适用课时:50+40 课时学分:3+2一.课程性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的一门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
以培养学生在食品理化技术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学生毕业后可以在食品药品质量监控或生产单位从事食品理化分析相关工作。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属于产品质量控制范畴内的专门技术,在企业实际生产和质量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贯穿于食品研发、原料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是食品质量控制欲安全保证不可缺少的手段。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理化检验实验是依据食品相关标准,运用理化分析的手段,对各类食品(包括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机包装材料)的成分和含量进行检测,进而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实验学科。
食品检验是相关企业岗位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食品检验职业技能鉴定的核心部分。
所以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理化检验实验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养成、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和专业的发展起主要支撑作用。
本课程是学生在完成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分析技能训练、有机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后进行,并通过后续课程的强化,使学生可以逐步获得创新创业能力、独立进行食品理化分析检测的工作能力,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获取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拓展创新等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化食品理化检验技术/食品理化检验实验,熟悉食品相关标准,具有高水平的食品检验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从事各类食品成分分析、成分检验技术等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食品检验工等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食品理化检验技术(Food Quality Inspection)5501007课程编号:学学分:3 学分时:总学时52讲授学时32实验学时20开设学期:第7学期授课对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级别:课程负责人:丛健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
食品安全涉及原料生产、加工、储藏、流通及消费的各个环节,本课程主要介绍环境因素、含天然有毒物质的食品、膳食结构化学物质污染生物性污染包装材料等对食品不安全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为保证食品安全采取的措施、食品卫生标准、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等,通过学习使相关专业的学生对食品安全性及其控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广义的食品理化检验技术与检验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多种学科。
一般按照检测对象可分为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理化检验。
本课程只限于研究食品营养成分和食品卫生有关成分的理化分析与检验原理及方法的,即食品理化分析与检验学。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其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它的任务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原料、半成品、成品等)的质量进行分析与检测。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食品类有关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所学的理化和仪器分析等知识应用于食品生产,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食品科研的水平。
二、课程简介(200字左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对食品基本营养成份、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有害物质等理化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并了解几类食品的卫生检验,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分析操作,并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培养学生掌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与检验中重量法、容量法等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荧光光谱法、比色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理化检验技术与检验中具体运用。
食品理化检验实验实训教程食品理化检验精品课程课题组2007年3月编写说明一、指导思想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适应岗位(群)的专业技能,本实验讲义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相衔接,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以能力为本位,以技术为主线,教学内容模块化,以技能训练包的形式,按基本技能训练、单项技术、综合实验设计阶梯式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实验教程的特点1 •分析方法符合国家标准,具有时代感。
在食品分析的岗位上,检验员都是以国家的标准分析方法为依据进行产品的质量检验,因此《食品理化检验》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执行国家标准的能力,本教材的分析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为蓝本。
2. 以技术为主线,训练内容模块化。
《食品分析》课程是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教材内容可分为七个模块:3.实验层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实验的层次可分为:基本技能训练、单项实验、综合设计实验。
由于把《分析化学》的内容合并,必需让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检验技术基本技能的训练教材另见李汝珍珍老师编写的《理化检验技能》。
单项实验以常规检验项目为主,包括了营养成分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有毒有害物质的分析。
综合设计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独立工作的能力。
学生学完单项的实验后,要求依据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原料的购买、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实施、实验室管理等,在此基础上,学会化学实验室的设计、筹备。
4.适应性广,应用性强。
实验内容选取了食品检验员工作岗位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很强的针对性。
本教材既适用于食品营养与检验专业,又适用于食品类的其他专业。
三、编写成员林会松老师负责实验部分编写,程云燕老师负责综合实训部分编写及统稿,苏艳华、刘永智老师负责排版、整理工作。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设计(2008-2009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授课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课程学分 6 总学时 162 课程代码教务处编制一、课程定位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一门工学结合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现代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熟悉食品相关标准,具有高水平的食品检验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教学目标。
学生要完成化学基础、化学分析基础技术、分析基础技能综合训练、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以后再进行学习,并通过后续课程校内生产性综合实训(食品检验技术综合训练)、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强化,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逐步获得独立进行食品理化检验的工作能力,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获取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开拓创新等综合素质。
1.课程所在专业介绍根据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趋势及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在进行充分的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和在行业、企业专家的要求倡议下,针对人们的衣食住行的消费升级,我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以食品检验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培养为专业办学特色,主要为中小型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培养食品检验与质量控制技术骨干。
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主要为:⑴农产品和食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理化检验及卫生检验岗位;⑵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及管理岗位。
为使学生具有两大岗位群的就业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专业建设,该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根据分析检验技术自成体系,相对独立、标准化以及检验项目操作独立性的特点,构建了以食品检验与质量控制为专业核心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核心技能培养与完成食品检验真实工作任务一体,技能分项培养,综合能力集成”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图1)。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个课程模块包含了专业基本理论、基础技术、专业技术和由低级到高级的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经过学习可以获得一种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和核心技能,最后通过专业技能综合训练、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