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道路管理维护缺陷导致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道路管理者应承 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但道路管理者能够证明已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尽到安全防护、警示等管理维护义务的除 外。
ppt课件
21
四、道路交通事故赔偿内容、标准及责任比例
• (一)赔偿项目 • 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死亡赔偿 金、残疾赔偿金、残疾用具费、后续治疗费、丧葬费、 被扶养人生活费、营养费、住宿费、鉴定费、交通费、 精神损害抚慰金、财产损失等
ppt课件
19
• 11、车辆送交修理或保管期间的损害赔偿诉讼主体
• 车辆送交修理或保管期间因交通事故造成损失的,其诉讼主体应为修理人 或保管人。机动车送交修理期间,修理厂则依合同取得了对车辆的控制支 配权。修理厂在试车或者车辆运行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 修理厂应当作为民事赔偿主体。在修理厂保管机动车过程中,修理厂的工 作人员或其他人驾驶车辆发生事故的,修理厂也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同 样,在委托保管的情形下,保管人成为实际支配者,那么在车辆交付保管 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保管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ppt课件
7
• 2、先行垫付原则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5条规定,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 险或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 分或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 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 3、替代赔偿原则
•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 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 险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
• 9、出租、发包情形下的损害赔偿诉讼主体
• 车辆出租、发包情形下损害赔偿的诉讼主体是出租方、承租方和发包方、 承包方。车辆所有人以出租、发包的形式将自己对车辆的支配权交给他人, 其收取一定的租赁费和承包费,仍然是运行利益的归属者,承租方、承包 方发生交通事故,出租方和发包方也要同承租方和承包方一起承担损害赔 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