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 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 ▲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 ▲驾驶人有其他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依法一 并处罚
明确的意图:鼓励驾驶人自行协商解决,对自行协 商解决的,其违法行为不予追究;否则,一是罚款, 二是对违法行为处罚
7、简易程序
扩大了简易程序处理的范围 规范了快速处理程序 明确所有财产损失事故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进行处理(第十五条、第十六条)
原《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五 条规定,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 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 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不符,范围缩小。
104号令第四十九条明确了逃逸事故的认 定原则,即: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 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有 过错的,确定受害人责任,相应减轻逃逸当 事人的责任。
104号令规定先撤现场,后记录,并设定了罚则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 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 可以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车辆可以移动的, 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 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 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进行协商。
15、证据公开
新增程序,提高办案透明度 发生死亡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 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前,召集各方当事人 到场,公开调查取得的证据(第四十七条)
16、交通事故证明
主要用于对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即现在无法 认定责任的情形 (第五十条)
17、复核
单设一节。 ▲明确复核申请、受理的时限 ▲受理条件,复核形式(原则上书面审查,当事人提 出要求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 以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 ▲复核的结论(维持、责令重新调查、认定) ▲结论送达方式(当场,其他法定形式) ▲重新认定后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