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宝典]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3.70 MB
- 文档页数:74
电力负荷的计算方法一、需要系数法(二)负荷计算的需要系数法 2.单组设备计算负荷当分组后同一组中设备台数>3台时,计算负荷应考虑其需要系数。
∑==ni Ni d c P K P 1φtg P Q c c =3.多组设备计算负荷∑=∑=mj cj P c P K P 1∑=∑=mj cj Q c Q K Q 122c c c Q P S += rc c U S I 3=二、二项式法1.单组用电设备组中设备台数≥3时的计算负荷x ni Ni c cP P b P +=∑=12.多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m ax 11)()(x m j ni Nij j c cP P b P +=∑∑==φφtg cP tg P b Q x j m j ni Nij j c m ax 11)()(+=∑∑==三、利用系数法四、利用各种用电指标的负荷计算方法适合于用电设备台数及容量尚未确定时所作的负荷计算。
1.负荷密度法 S P c ρ= 2.单位指标法 N P c α= 3.住宅用电指标法 N K P c β∑=五、各种负荷计算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指标法中除了住宅用电量指标法外的其他方法一般只用作供配电系统的前期负荷估算。
2、需要系数法计算简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适合用电设备数量较多,且容量相差不大的情况。
3、二项式法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是大容量设备的作用,因此,当用电设备组中设备容量相差悬殊时,使用二项式法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4、利用系数法是通过平均负荷来求计算负荷,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概率沦与数理统计,因此是一种较为准确的计算方法。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1.总负荷计算公式:总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之和。
总负荷计算公式如下:总负荷=设备1功率+设备2功率+...+设备n功率其中,设备1、设备2...设备n代表不同的用电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
2.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的计算公式: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是指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总电能量。
单位时间内电能需求计算公式如下:电能需求=总负荷×时间其中,总负荷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电能需求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3.设备负荷计算公式:设备负荷是指其中一用电设备在一个固定时间段内所需的电能量。
设备负荷计算公式如下:设备负荷=设备功率×时间其中,设备功率以千瓦(kW)为单位,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设备负荷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4.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峰值负荷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负荷需求最高的时刻。
峰值负荷计算公式如下:峰值负荷=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其中,最大设备负荷1、最大设备负荷2...最大设备负荷n代表不同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最大负荷需求,以千瓦(kW)为单位。
5.用电量计算公式:用电量是指其中一时间段内,电网向用户供应的电能量。
用电量计算公式如下:用电量=电网供应的电能量-系统损耗其中,电网供应的电能量以千瓦时(kWh)为单位,系统损耗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可以应用于各种用电系统的设计和规划,如建筑物、工厂、电网等。
通过计算不同设备的负荷需求,可以合理安排电网的供电能力,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根据负荷需求的变化,还可以优化用电设备的配置和运行策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总之,电力负荷计算公式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有效评估用电需求,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与范例电力负荷计算是指根据给定的用电设备功率、数量和使用时间,来计算其中一时段的负荷需求。
负荷需求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力系统所需的功率大小。
在电力供需平衡中,准确计算负荷需求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在电力负荷计算中,常用的公式有以下三种:1.电力负荷计算的基本公式是:负荷需求=功率×数量其中,功率是指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单位通常为瓦特(W)或千瓦(kW);数量是指用电设备的个数。
根据实际情况,功率和数量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是根据时间变化的。
2.对于多个用电设备功率不同而使用时间相同的情况,可以使用加权平均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
加权平均功率=Σ(功率×使用时间)/Σ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3.如果不同用电设备的使用时间不同,则需要将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相应的使用时间进行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Σ(功率×使用时间)其中,Σ表示求和操作,功率和使用时间分别表示每个用电设备在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
范例:假设一个电力系统的其中一时间段内有三个用电设备,分别是洗衣机(1000W)、电冰箱(500W)和电视机(200W)。
洗衣机的使用时间为2小时,电冰箱的使用时间为8小时,电视机的使用时间为4小时。
计算该时间段的负荷需求。
按照公式2的方法,我们可以先计算加权平均功率。
加权平均功率=(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小时+8小时+4小时)=(2000W+4000W+800W)/14小时=6800W/14小时≈485.71W/h按照公式3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不同时间段的功率和使用时间的乘积再求和。
负荷需求=1000W×2小时+500W×8小时+200W×4小时=2000W小时+4000W小时+800W小时=6800W小时上述计算结果都是对应其中一时间段的负荷需求,单位为功率时间(W小时或kWh)。
电力负荷的计算一、设备额定容量的确定确定计算负荷,首先必须先确定用电设备的容量。
用电设备铭牌上标示的功率(或容量称为用电设备的额定功率PN,该功率是指用电设备(如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由于各种用电设备的额定工作条件不同,有长期连续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和断续工作制等,不能简单的将各用电设备的额定容量直接相加,而须将不同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额定功率换算成统一规定工作制条件下的功率,称这个功率为用电设备的容量(或功率,用P N∑表示。
1.长期连续工作制这种工作制的用电设备长期连续运行,负荷比较稳定,如通风机、空气压缩机、水泵、电动发电机等。
机床电动机虽一般变动较大,但多数也是长期连续运行的。
对长期连续运行的设备有(1电炉变压器。
电炉变压器在额定功率因数时的额定功率(kw,即(2照明设备组。
1白炽灯、碘钨灯设备的容量就等于灯泡上标注的额定功率,kw;2荧光灯还要考虑镇流器中的功率损失,其值约为灯管功率的20%,因此设备容量应为灯管额定功率的1.2倍,kw;3金属卤化物灯当采用镇流器时也要考虑镇流器的功率损失,其值约为灯泡功率的10%,因此设备容量应为灯泡功率的1.1倍,kw。
(3不对称单相负荷的设备容量。
当有多台单相用电设备时,一般将这些设备均匀地分接在三相上组成对称三相负荷,并力求减少三相负载的不对称度。
设计规程规定,在计算范围内,负荷最大的单相用电设备的总容量如不超过三相用电设备总容量的15%时,可按三相对称分配考虑,不对称度可用公式表示为当不对称度βn超过15%时,则设备容量应按3倍最大相负荷的原则进行换算。
根据负荷接线方式不同:2.短时工作制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工作时间很短,而停歇时间较长。
如煤矿井下的排水泵等。
在工作时间内,用电设备的温升尚未达到该负荷下的稳定值即停歇冷却,在停歇时间内其温度又降低为周围介质的温度,这是短时工作制的特点。
对这类用电设备也同样用3.短时连续工作制用电设备这类工作制的用电设备周期性的时而工作,时而停歇,如此反复运行,而工作周期一般不超过10min,如电焊机、吊车电动机等。
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嘿,说起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这可是电力领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知识点呢!咱们先来说说啥是电力最大负荷。
想象一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家家户户都开着空调,工厂里的机器也在全力运转,这时候整个电网所承受的最大用电量,就是电力最大负荷啦。
那电力最大负荷咋计算呢?一般来说,常用的公式是 Pmax = K0 ×Σ(Ki × Pi) 。
这里面,Pmax 就是最大负荷,Ki 是不同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Pi 是各种设备的额定功率,K0 呢,则是同时系数。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有一个小型工厂,里面有 10 台功率都是 10 千瓦的机器。
但不是所有机器都会同时全功率运行,假设需要系数 Ki 是0.8 ,同时系数 K0 是 0.9 。
那计算起来就是:Pmax = 0.9 ×(0.8 × 10 ×10)= 72 千瓦。
这就大概算出这个小工厂的最大负荷啦。
在实际生活中,计算电力最大负荷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我就曾经遇到过这么一个情况,一个新建的小区,开发商找我们来计算电力最大负荷,以便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和线路的规格。
我们得详细了解小区里有多少户人家,预估每户的用电设备,比如空调、电视、冰箱等等,还要考虑小区里有没有公共设施,像路灯、电梯啥的。
那可真是一项繁琐又细致的工作,每一个数据都得准确无误,不然就可能会导致供电不足或者浪费资源。
计算电力最大负荷的时候,还得考虑季节因素。
夏天空调用电多,冬天可能电暖设备用电多。
还有,不同时间段的用电情况也不一样,白天工厂用电多,晚上居民用电多。
所以,要综合各种因素,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准确的最大负荷值。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很多智能电表和监测设备,可以更精确地记录用电数据,这对计算电力最大负荷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即便如此,计算公式还是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新技术。
总之,电力最大负荷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耐心细致,结合实际情况,还是能算得清楚明白的。
电力负荷计算公式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有需要系数法和二项式法。
需要系数法的优点是简便,适用于全厂和车间变电所负荷的计算,二项式法适用于机加工车间,有较大容量设备影响的干线和分支干线的负荷计算。
但在确定设备台数较少而设备容量差别悬殊的分支干线的计算负荷时,采用二项式法较之采用需要系数法合理,且计算也较简便。
主要计算公式有:有功功率:P30 = Pe·Kd 无功功率: Q30 = P30 ·tanφ
视在功率: S3O = P30/Cosφ
计算电流: I30 = S30/√3UN
其中:Pe为设备容量,Kd为需要系数,即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为用电设备组的半小时最大负荷与其设备容量的比值。
cosφ为用电设备组的平均功率因数,Un为用电设备组的额定电压。
用电负荷计算公式及方法咱平常家里用电,那可得搞清楚用电负荷是咋算的呀,这可重要着呢!电这玩意儿,就像咱过日子的小帮手,得知道它能承受多大的担子。
那用电负荷计算公式是啥呢?其实就是把家里所有用电设备的功率加起来。
就好比你家有台电视 100 瓦,冰箱 200 瓦,电灯 50 瓦,那加起来就是 100+200+50 这么简单。
可别小瞧了这个计算,这就跟咱人挑担子一样,你得知道自己能挑起多重的东西,电也一样啊!要是你算错了,一下子用太多电,那可就像小马拉大车,累得够呛,说不定还会出问题呢。
举个例子吧,你想想,要是你不知道自己家里的用电负荷,稀里糊涂买了一堆大功率电器,然后同时都打开,那电不得累得直喘气啊!就像你让一个小孩去搬一块大石头,那能搬得动吗?那怎么个算法呢?比如说你家有台空调,上面写着功率 1500 瓦,那这就是 1500 瓦呀。
还有烤箱,3000 瓦,那就是 3000 瓦。
把这些个数字都加起来,就是你家的用电负荷啦。
然后呢,还得考虑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说,有些电器不是一直开着的,像电热水壶,就用那么一会儿。
那你就得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算啦。
这就好比你去超市买东西,有些东西你经常买,有些偶尔才买一次,你不能都按经常买的算呀。
还有啊,现在不是有很多智能电器嘛,它们有时候工作起来功率也不一样呢。
就像人跑步,有时候跑得快,有时候跑得慢,电也一样呀。
算好了用电负荷,你就知道自己家的电能不能承受得住啦。
要是发现差不多到极限了,那可得悠着点,别乱买大功率电器了,或者把一些不常用的电器关掉一些。
不然,电可就罢工啦,那家里不就黑灯瞎火的啦。
你说这用电负荷计算公式重要不重要?这就像是给电安了个秤,知道它能承受多重。
咱过日子可得心里有数,不能让电累坏了呀。
所以啊,大家都好好算算自己家里的用电负荷,让电安安心心地为咱服务,咱也能开开心心地用电,多好呀!总之,用电这事儿可不能马虎,用电负荷计算公式和方法可得掌握好咯,这样咱的生活才能顺顺利利,电也能乖乖听话呀!。
电力负荷及计算电力负荷及计算(electrical load and load calculation) 用电设备在运行时消耗的功率及其计算。
电力负荷包括基本负荷和冲击负荷。
基本负荷是生产过程中比较平稳、幅值变化不大的电力负荷,冲击负荷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幅值变化大的突加、突减负荷。
冲击负荷的负荷曲线有较规则的,如带钢连轧机的负荷曲线,也有不规则的,如炼钢电弧炉的负荷曲线。
在开展设计时,根据用电设备容量(或耗电量)和工作制度进行负荷计算。
冶金工厂电力负荷特点主要为:(1)生产规模大,单体设备容量和总用电量都比较大。
在中国,一个年产量为300万t的钢铁联合企业,用电最大负荷在250Mw左右,一个年产量为10万t的铝厂,用电最大负荷在230Mw左右。
吨钢耗电量在450~650kw.h之间,吨铝耗电量在15000~17000kw•h之间。
150t超高功率炼钢电弧炉变压器容量为90MVA,大型电解整流变压器容量为58MVA。
(2)冶金工厂是连续生产部门,供电不能间断,一般采用多电源供电。
(3)大功率炼钢电弧炉、大型轧钢机主传动晶闸管变流装置,电diarl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功和无功冲击负荷,引起电网周波变化、电压波动、电压闪变及波形畸变,均须采取抑制措施。
电力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冶金工厂电力负荷按用电设备对供电可靠性的不同要求,可划分为三个等级:(1)一级负荷。
突然停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设备损坏,且难以修复者,或在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
如炼铁高炉的泥炮机、开口机、热风炉助燃风机、鼓风机站、水泵站;炼钢转炉吹氧管升降机构、烟罩升降机构、炉体倾动机构;大型连续轧钢机;铝电解装置;焦炉推焦车、消火车、拦焦车、煤气加压站和氧气站等的电力负荷。
(2)二级负荷。
突然停电将产生大量废品、引起大量减产、企业内运输停顿等,在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者。
如高炉上料系统、转炉上料系统、电炉电极升降机构、倾动机构、电磁搅拌机、连铸机、轧钢机和金属制品生产系统等的电力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