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学第二章
- 格式:pptx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32
《网络经济学》习题集第一章网络经济概述一、填空题1、网络经济的基础是_________,网络经济的核心资源是__________。
2、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一个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信息通信网络体系。
它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时期形成的网络经济,是以Internet的迅速普及为基本特征的。
4、_________是网络经济中财富的根本来源,也是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分化的原点。
5、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网络经济时代的主要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网络经济的主导产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是网民通过网络交往在虚拟空间构建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二、选择题1、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认为,网络经济包含如下几个部分:A、网络基础建设领域B、网络的基础应用领域C、网络的中介服务领域D、网上的商务活动E、网络运营服务2、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的一个别称或特称。
对信息社会经济的不同称谓还有:A、数字经济B、比特经济C、知识经济D、智能经济E、后工业经济F、新经济G、因特网经济3、本课程中采用的网络经济学的英文表达方式是:A、WebnomicsB、CybernomicsC、Internet EconomicsD、Digital EconomicsE、Virtual Economics4、新技术可以分成如下几种类型:A、持续式技术B、间断式技术C、跳跃式技术D、混合式技术5、网络经济的物质基础是:A、信息B、网络C、计算机D、信息高速公路三. 名词解释1、电子商务(IBM公司的定义)2、网络经济3、狭义的网络经济学4、广义的网络经济学5、跳跃式技术四. 简答题1、简述网络经济的三个层面?2、试比较网络经济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其他各阶段基本特征。
《网络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网络经济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网络营销、电商运营等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侧重于数字产品、网络外部性、策略管理、政策制定和政府管制等理论研究,同时包括网络产业本身的投资、经营与管理,以及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深层次研究。
网络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现实,也是继工业经济时代之后的发展趋势,因此掌握网络经济理论,指导网络经济活动,并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已成为客观必要。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的手段,使学生掌握网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网络外部性、网络经济新经济特征、标准和兼容、企业竞争策略、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结构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相关知识。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在网络经济中涌现出来的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些新的现象、规律、趋势以及特点;全面系统地掌握网络经济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四、教学要求《网络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网络经济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教学既要重视网络经济理论,更要突出它的应用性,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教学贯彻启发式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近几年来网络企业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讨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五、课程学时安排六、主要内容第一章导论(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网络经济的产生原因;理解网络经济的基本内涵、特点;掌握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初步了解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经济学的研究背景内容:新经济辨析;网络经济;注意力经济重点讲授:网络经济的定义第二节网络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及特点内容:网络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关系;网络经济学的不同研究方向及其成果;网络经济学的研究特点重点讲授:网络经济学的不同研究方向及研究特点第三节网络经济学的发展脉络内容:网络经济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奠基与发展阶段;应用和拓展阶段重点讲授:网络经济发展的应用和拓展阶段第四节研究方法和本书理论框架内容: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本书理论框架重点讲授:实证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静态和动态分析法【教学重点、难点】网络经济学的定义;“新”经济的辨析思考题:1. 什么是网络经济?其基本内涵是什么?2. 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是怎样的关系?3. 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怎样理解?4. 网络经济学应掌握哪些研究方法?第二章网络外部性(6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传统经济中外部性的含义、影响;理解网络外部性的产生原因、特点;掌握网络经济下边际效用递增的原因;了解网络经济下两种个人需求曲线;掌握网络经济的市场需求曲线;掌握网络经济下的需求定理;比较网络经济下的需求定理与传统经济下的需求定义的区别。
第一章导论思考题1、辨析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区别网络经济是对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新兴的经济形态的描述,突出经营运行的基本组织形式,及网络化特征,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新经济中出现的具有显著网络化特征的产品市场和相关产业。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和增长驱动器的经济,它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
2、说明网络经济学的特点(1)网络经济学以网络的视角分析经济:从经济形态来看,网络经济是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并列的数字经济;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从企业营销或居民消费的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的虚拟市场。
(2)网络经济学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发展紧密相关,网络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直接缘于信息技术的进步。
第二章网络外部性思考题1、为什么序数效用论不能用来作为模拟网络经济下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基础理论?序数效用论是建立在消费者偏好基础上的,是微观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框架,其前提是消费者之间的决策行为不会相互影响。
而网络经济下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往往是建立在其他消费者的选择,或者至少是建立在对其他消费者选择的预期之上的,因此,通过单个消费者的独立选择行为来描述偏好从而建立起来的序数效用论在网络经济中不能作为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
2、论述协同价值与网络外部性的关系。
协同价值指当新的用户加入网络时,老用户从中获得的额外价值,它的大小取决于网络规模。
网络外部性包含正的网络外部性和负的网络外部性,如当用户增加导致网络拥塞就是负的网络外部性,正的网络外部性指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产生的原因来自于协同价值。
3、分析网络外部性可能带来的社会效率损失。
(1)导致实际产出与社会有效产出偏离:当用户数量提高,用户的支付意愿提升,但厂商无法向老用户收取该部分外部性带来的收益,使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导致实际产出小于社会有效产出。
网络经济学复习资料整理一、导语--网络经济学的界定1、网络经济的内涵:狭义上指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产业群;广义上除了狭义外包括利用网络技术,使其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运作方式网络化了的传统经济。
2、网络经济的特点(三点):(1)经济形态这一最高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信息经济或只是经济,由于所说的网络是数字网络,所以它又是数字经济。
(2)从产业发展中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既包括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行网络活动,又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
(3)从企业营销、居民消费或投资的围观层面看。
网络经济则是一个网络大市场或大型虚拟市场。
3、网络经济研究对象:网络经济学就是研究网络经济条件下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我们将新经济中出现的具有显著网络化特征的产品市场和相关产业。
4、本书框架:第二章是网络外部性与需求曲线分析将主要地对网络经济学中所指的网络和网络产品进行深入系统的经济学。
第三章是数字产品的生产及其成本理论则从生产者的方面对网络经济下的核心产品数字产品的性质特征进行描述第四章正反馈分析是对网络经济下重要的市场特征及规律的研究第五章垄断与竞争的分析对多主体博弈、多因素作用的市场均衡结果进行描述第六章围绕产品、定价和企业策略阐释了网络经济下市场竞争策略第七章信息与市场失灵的分析将对网络经济下可能存在的市场势力、信息不完全、外部性、公共产品等市场效率问题进行探讨二、需求面1、网络与协同价值:定义分类;(1)按连接方式分类——实体网络与虚拟网络(2)按节点的传输方式分类——双向网络与单向网络2、网络产品的界定:(1)网络由节点和连线组成,节点的中心即单个的人,节点间的连线即为连接单个人之间的媒体,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交往的物质产品和信息产品都属于网络产品。
(2)网络产品应该主要包括数字产品和只能产品。
网络经济学第三版第二章课后答案Chapter1网络经济学概论1.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如何?关于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乌家培形象化的比喻为“水泥”加“鼠标”的互动关系。
也就是说,网络经济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经济,网络经济的发展需要传统经济的物质支持、人才支持和市场支持,传统经济的革新则需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促进和带动。
2网络经济下的市场表现出哪些特征?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表现出大量的全新的市场特性:市场瞬息万变、不可捉摸;市场规模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赢家就会通吃;市场流通渠道无限透明;竞争与垄断同时加剧,协同竞争与创新竞争将成为竞争的主要形式等等。
3.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研究对象:网络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其主要研究在网络经济下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以及网络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现实经济问题。
4.试述网络经济从哪些方面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的运作方式?网络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1)网络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方式,出现了虚拟企业、网络市场、电子商务、网络消费等新的经济现象。
(2)网络经济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劳动结构向知识密集化方向转变。
(3)商务活动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于一体,其中信息流起主导作用。
(4)经济网络化、全球化导致经济发展的高度开放,从而要求主权国家增强政策的调控能力,善于在不可避免的外部冲击下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经济目标。
(5)竞争与合作并重、注重速度、讲求创新。
传统工业社会的竞争是一种盲目的对抗性竞争。
(6)网络经济促使企业变革战略思想、管理理念、运行方式、组织结构,以提升其竞争力。
(7)网络经济促使金融与贸易的一系列变化。
Chapter2网络经济下的产品和需求1、网络经济是否会颠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参考答案:网络经济不会颠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网络经济仍然要以强大的实物经济作为基础。
第二章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是指网络外界对网络上的主体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网络外部性的产生是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壁垒,从而导致了网络用户之间的互动。
网络外部性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个体的行为对其他个体产生影响,而在宏观层面上则表现为一种网络效应。
网络外部性主要分为正式网络外部性和负式网络外部性。
正式网络外部性是指网络外部性对个体或群体的利益带来积极的影响,如使用Google的人越多,那么Google的搜索效果就会越好;而负式网络外部性则是指网络外部性对个体或群体的损害带来消极的影响,如电子商务网站上的虚假信息或骗子,会导致用户的信任度降低。
网络外部性在信息经济学理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网络外部性所带来的网络效应可以极大地提高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和服务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了网络的发展和壮大。
例如,使用微信的人越多,那么微信的社交功能就会越强大,因此它就更容易吸引更多的用户加入。
这种正面的网络效应可以提高微信公司的用户黏性,从而提高公司的收益。
除了对公司的影响之外,网络外部性还可以对市场整体起到积极的影响。
例如,搜索引擎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用户对信息的获取速度和效率,从而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促进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这种积极的影响可以提高网络外部性对市场的贡献。
与此同时,网络外部性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例如,在社交网络上出现的谣言和虚假信息可以扰乱社会的秩序,导致恐慌和不良影响的产生。
这种负式网络外部性也可以扩大信息不对称性,形成市场失灵,影响市场的稳定和普遍利益。
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我们需要加强对网络外部性的研究和监管。
在研究上,我们应该探究网络外部性对各个行业和市场的影响,以及对不同类型网络外部性的评估和管控办法。
在监管上,我们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尤其是针对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和谣言应加强打击和整治。
总之,网络外部性是当今数字时代不可避免的产物。
我们需要承认网络外部性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并加强对它的监管和管理。
第二章网络外部性2.1 网络的概念和分类2.1.1 网络的概念网络的定义:网络是由互补的节点和链构成的。
网络重要且鲜明的特征是不同的节点和链之间的互补性。
2.1.2 网络的分类2.1.2.1 实体网络与虚拟网络实体网络:消费者以有形的“物理连接”组织起来。
虚拟网络:体现的是一种无物理连接的互联。
2.1.2.2 双向网络与单向网络双向网络:伊克诺米德斯和怀特把图中ASB和BSA提供不同服务的网络定义为双向网络、例如,电话网络、铁路、公路和许多电信网络等都属于双向网络。
图 2‑0‑1 一个简单的本地和远程网络单向网络:当ASB和BSA之一不存在,或者没有经济意义,或是网络中没有方向的区别,即当ASB和BSA是完全相同的,这种网络被称为单向网络。
例如,单向网络中存在两种组建,两种组件结合构成复合产品,如电视信号和电视机。
互补性是单项和双向网络中各个网络组建中存在的重要关系。
2.1.3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指的是网络节点的连接和布局。
常见的网络拓补有完整网络、星状网络、环状网络。
2.1.3.1 常见的网络拓扑1.完整网络从网络的拓扑图可以看出来,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都可以和其他节点通信。
具备n个节点的完整网络有n(n-1)条链路,增加一个节点,那么整条网络则增加了2n条链路。
一般来说,短途童话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完整网络。
图 2‑0‑2 完整网络2.星状网络从拓扑图来看网络中除了中心节点s能够和网络其他节点联系以外,剩余节点互相之间无法直接联系。
由于链路的方向可能不同,出现的结果无非有两种。
一是节点A1、A2、A3、A4、A5之间无法联系,但是能分别和S产生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单向也可能是双向的。
二是节点之间可能联系,但是必须通过节点S才能联系图 2‑0‑3 星状网络3.环状网络从网络拓扑图来看,环状网络的每个节点只能和临近的节点产生联系。
图2—4中拓扑表现的是一种封闭环状网络,这就意味着信息在整个网络中是产生了一个循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