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路基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10%石灰土技术交底1、施工准备工作1、下承层顶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和软弱点。
2、对完成的路基综合验收不合格时,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规范要求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
3、恢复中线,用石灰洒出10%石灰土垫层外缘边(距中7.45米),并每10m设中桩、边桩。
2、备土码方、开槽上灰根据10%石灰土垫层宽度、厚度、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及松铺系数1.5,计算每延米用土方量和每延米用生石灰量(见附图)。
每延米用土方量 3.6 m3:每延米用生石灰量417 kg:3、粗拌1、人工拌和生石灰充分消解后,人工或机械进行粗拌,从上到下,使生石灰和土充分拌合,而后移到另一侧,使素土底部清理干净,堆放要整齐有序。
2、机械拌和使用装载机每20—30m堆放一堆。
拌和时要用装载机把土和石灰反复掺拌,而后移动位置,人工配合清底;这样反复拌和,以使石灰、土充分拌和后,拢堆焖料12—24小时待用。
4、摊铺与粗平1、根据施工放样结果,首先进行培路肩,高度按试验松铺系数,使之压实和设计石灰土垫层等高。
2、人工配合机械按松铺系数把灰土按设计高度均匀的摊铺在有效宽度范围内,粗略整平。
3、结束后,用推土机碾压后,用平地机粗平,使之混合料不出现大的调土现象。
4、灰土拌和机拌和a)粗平后,使用稳定土拌和机逐幅干拌1遍,拌和过程中,跟人检查拌和效果,检查拌和是否到底,颗粒是否符合要求。
b)干拌结束后,测定混合料含水量,偏小加水,使加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3%。
c)湿拌:和干拌一样,湿拌1遍,检查上下含水量和干湿均匀度。
d)测定含水量和石灰剂量,合格后报驻地监理抽检,合格报中心试验室抽检,合格后,转入下一道工序。
5、精平a)拌和结束后,推土机排压1遍。
b)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放样、水准测量,平地机整平。
直线段由两侧向中间刮平。
c)检查整平情况、高程、横坡、宽度等。
d)低洼处,用耙将表面耙松,用新拌灰土找平。
e)施工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河南省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开封至民权段土方路基填筑班组技术交底施工单位: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河南省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河南高速公路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体2015年月技术交底记录(1/2)交底时间:年月日编号:一.工程概况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3+994-K8+013.98,全长4.02公里,其中路基土方主要工程数量为填方48.9616万方,挖方4867方。
1 填土(4%灰土)路基施工1.1人员配置要求人员配置要求1.2 机械设备配置要求填土路基施工作业控制机械设备配置1.3 填土路基压实度及填料技术要求压实度、填料最大粒径和CBR值应满足下表要求1.3.1石灰: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其等级不得小于Ⅲ级。
生石灰进场后应充分消解后,采用孔径为10mm筛过筛后尽快使用,若堆放时间较长时应覆盖防潮。
消石灰使用前应进行有效钙镁含量测试,质量达到Ⅲ级或Ⅲ级以上石灰标准后方可使用。
土:塑性指数为12-20的粘性土。
塑性指数偏大的粘性土应加强粉碎,粉碎后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土中不得含有树根、垃圾、腐殖质等非实用性填料。
其水:生活饮用水。
1.3.2、备土素土采用挖方段利用方来作为石灰土中素土材料,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拌和使用的土源。
1.3.3、备灰石灰集中堆放在临近水源且地势较高的场地内,防止石灰受潮和被水浸湿,按照配合比计算并备足本合同段施工所需用石灰消解。
1.3.4、灰土配合比组成设计(1)石灰土的各项试验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进行。
(2)进行灰土混合料组成设计时,按照设计4%的剂量标准,分别进行大于4个不同灰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分别确定相应石灰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建立相应的石灰剂量与最大干密度的关系曲线。
(3)混合料组成设计完成后,及时上报试验监理工程师和代表处中心实验室进行审批,手续完善后方可使用。
1.4 施工方案首先要做灰土路基填筑施工的试验段。
灰土基层施工技术一、准备下承层1、灰土施工前,应对路床进行严格验收,验收内容除包括压实度、弯沉、宽度、标高、横坡度、平整度等项目外,还必须进行碾压检验,即在各项指标都合格的路床上,用18-21T压路机连续碾压2-3遍,碾压过程中,若发现土过湿、发生翻浆、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外掺灰剂(根据情况而定)等措施处理。
路基必须达到表面平整、坚实,没有明显松散和软弱点,边沿顺直,路肩平整、整齐。
2、按要求设置路面施工控制桩。
当石灰稳定土用作基层时,要严格控制底基层。
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验收。
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后,方能在上铺筑石灰稳定土层。
3、测量:为控制高程,在底基层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 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对应断面的路肩外侧设指示桩。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石灰稳定土层边缘的设计高。
二、备料备土宜在道路两侧宽敞且地势较高的场地集中堆放。
进行掺灰拌合吸水处理(要求按灰土含量先掺60%灰,拌和3~4次)。
摊铺用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
消解后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过干飞扬,但也不能过湿成团。
消石灰宜过孔径10mm的筛,并尽快使用。
根据各段石灰稳定土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压实度(换算为压实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干集料质量。
根据料场集料的含水量和运料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三、运输及摊铺1、运料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由远到近将料按计算的距离(间距)卸置于下承层中间或上侧。
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
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工序宜只提前1~2d;做石灰稳定土时,先将两侧路肩培好。
路肩料层的压实厚度应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
在路肩上,每隔5~10m 应交错开挖临时泄水沟。
2、摊铺集料在摊铺集料时,应注意: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
道路三七灰土路基技术交底
本文介绍了___道路工程中采用的三七灰土路基的技术交底记录。
文章首先介绍了该路基的用料组成,其中灰土体积比设计为3:7,土料采用场地内现有粘性土,石灰采用熟石灰粉,石灰等级不得小于Ⅲ级。
其次,文章详细描述了路基基底3:7灰土的压实标准和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提前做好石灰储料准备工作和检验、检测所需施工机械设备、机具、测量试验仪器的性能。
接着,文章介绍了三七灰土路基的施工工艺流程图和下承层施工、施工放样、摊铺石灰、土料和石灰的拌和、整形和碾压等具体步骤。
最后,文章提醒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年月日表:工程名称分部工程道路工程分项工程名路基工程称交底内容:清表、路基开挖、路基石灰灰土填筑、管涵、质量及安全及环保措施一、路基施工概况沿河路以填方为主,表层覆土主要为耕土,局部为杂填土及淤泥质土,下部一般为可塑~硬塑状黏土。
填方路基路堤边坡坡率采用1:1.5,挖方路基边坡采用1:1.5,同时设置梯形土质边沟。
(1)本道路路基设计:机动车道路基:路床顶以下80cm,采用6%石灰改良土填筑;人行道路基:路床顶以下30cm,采用6%石灰改良土填筑。
路基设计采用②层粉质黏土作为路基持力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10kPa,若清表后开挖至设计路床底为非合格土,不可作为路基持力层,需进行地基处理。
(2)特殊路基设计(地基处理)本道路设计采用挖除换填法处理软弱地基,处理范围为路床底面以下杂填土、耕土及淤泥土。
杂填土、耕土路段挖除全部软弱地基土后采用石灰土换填,沟渠段淤泥质土清除干净后采用透水性好的碎石换填。
填方段落从路堤坡脚外侧一定距离开始下挖(具体见相应标准图),换填层开挖坡比1:1,从设计深度开始分层铺设换填材料,分层碾压密实,分层铺设厚度应与压实机具的压实功能相匹配,其压实度应满足相应道路要求。
(3)四、安全环保措施1、安全管理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由项目部定期组织安全学习、安全检查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设立专职安全员并建立24小时旁站制度,及时纠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苗头。
(3)对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考核,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必须配戴安全帽。
工地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4)路基机械化施工要注意人员、机械安全,施工机械要定期维护保养及相应设备合格证,不可带“病”作业,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5)施工场地的油库、料库、变电站等其它高大建筑,设置防雷设施,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防止雷击。
(6)加强防雷电,防火,防洪教育,建立防洪组织,配备消防设施,场地周围要设置防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