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碱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 格式:docx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前言:温馨小提示:本篇文档是通过查阅资料精心整理编制的,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内容不一定完美契合各位的需求,请各位根据需求进行下载。
文档下载后可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任意改写,确保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此之外,本店铺还提供各种文档材料,涉及多个领域例如活动文案、工作方案、读后感、读书笔记等,大家按需搜索查看!Warm tip:This document is prepared by consulting information carefully. Hope to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content of the document is not necessarily perfect to match your needs. Please download according to your needs. Thenyou can rewrite the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situation to ensure that we can help. 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a variety of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covering areas such as copywriting for activitie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reading notes, etc.正文如下:生物碱中毒的处理一、引言生物碱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它们具有复杂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
从药用价值较高的罂粟壳、麻黄草中提取的生物碱,如吗啡、伪麻黄碱等,到植物界中常见的茶碱、烟碱等,生物碱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当生物碱的摄入量超过人体承受能力时,便会发生中毒现象。
生物碱中毒的症状多样,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草食家畜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中毒的分析诊断和防控草食家畜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中毒病,主要是由于家畜误食了一些含有双稠吡咯啶生物碱的草本植物而引起的。
这种中毒病在农村地区较为常见,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及时进行分析诊断和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毒原因分析双稠吡咯啶生物碱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物碱,它主要存在于一些野生草本植物中,如旱草地、荒山地和郊野地等,在这些地方植物生长茂盛,而且容易被家畜误食。
当家畜误食了双稠吡咯啶生物碱含量较高的植物时,会引起中毒症状的发生。
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中毒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误食受污染的饲草:受污染的饲草中含有大量的双稠吡咯啶生物碱,家畜误食后易引起中毒反应。
2. 饲草收获处理不当:一些养殖户在饲草的收获和处理过程中不够谨慎,导致受污染的饲草混入了饲料中,使得家畜误食受到影响。
3. 野生草本植物入侵:一些野生草本植物常常生长在牧场的边缘地带,养殖户没有及时清除或警惕,导致家畜误食了这些植物中的双稠吡咯啶生物碱。
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中毒的发生,因此在进行防控和管理时,必须针对这些原因进行有效控制。
二、中毒症状与诊断分析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中毒在家畜身上会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主要包括消化道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两方面。
1. 消化道症状:家畜在受到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中毒后,会出现食欲不振、口渴、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 神经系统症状:受影响的家畜还会出现抽搐、肌肉僵硬、眼球震颤、无意识地来回走动等神经系统症状。
当家畜出现了以上这些症状时,就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分析,确认是否为双稠吡咯啶生物碱中毒。
对于怀疑中毒的家畜,需要立即将其隔离,并请兽医进行详细的诊断与治疗。
1. 定位受影响的家畜群体:养殖户需要及时观察家畜的饮食情况和行为状况,一旦发现家畜出现异常症状,立即将其隔离,并对其所在的群体进行进一步观察和确认。
2. 采集植物样本进行检测:对于疑似存在双稠吡咯啶生物碱的植物样本进行采集和检测,确认其是否存在双稠吡咯啶生物碱的含量。
糖苷生物碱中毒案例
糖苷生物碱中毒是一种由于食用了含有糖苷生物碱的植物而引起的中毒。
以下是一些糖苷生物碱中毒的案例:
1. 1992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餐厅的40名客人食用了一道用生的红花豆制成的菜肴后出现中毒症状。
其中一名客人因中毒死亡,其他人则出现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
后来的调查发现,红花豆中含有糖苷生物碱。
2. 2005年,英国一家印度餐厅的13名客人食用了一道用生的蚕豆制成的菜肴后出现中毒症状。
其中一名客人因中毒死亡,其他人则出现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
后来的调查发现,蚕豆中含有糖苷生物碱。
3. 2013年,中国四川省一名女孩因食用了大量草酸含量较高的鲜竹笋而中毒死亡。
后来的检测发现,该竹笋中含有糖苷生物碱。
这些案例表明,食用含有糖苷生物碱的植物可能会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食用植物时应特别注意,尤其是对于一些未经烹饪处理的植物,更应该慎重。
常由肉类、蛋类、家禽、水产类及乳类等引起的沙门氏菌中毒【常见的中毒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各种肉类、蛋类、家禽、水产类及乳类。
常见于肉类,尤其是各种熟肉制品如:肉皮冻、熟内脏、猪头肉、剔骨肉、酱卤肉等。
多由于对带菌食物加热不够或运输贮藏时再次被污染,在食前又未加热灭菌而造成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中毒表现】1.潜伏期:短至数小时,长至2 ~3 天,一般食后12 ~24小时发病。
2.症状:比较复杂,一般分5 型:即胃肠炎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类霍乱型及败血症型。
主要症状有:发病初期有恶心、头晕、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出冷汗等,继而出现呕吐、腹泻、腹痛、体温升高等,腹泻一日数次至10 余次,粪便主要为恶臭、可带有粘液或血的黄绿色水样便,体温多在38 ~39 ℃,重症病人可出现嗜睡、惊厥、抽搐、休克以至昏迷。
3.病程:多数病人3 ~5 日可以恢复,轻型病人1 ~2 日可痊愈,重型病人3周左右可以恢复。
除老人、儿童和病弱者外,很少出现死亡。
【治疗要点】卧床休息,控制饮食,补充水份和电解质,可用黄连素,尽量少用或不用抗菌素。
【预防措施】1.生熟食品的用具和容器分开使用。
2.食品低温冷藏5 ℃以下可使该菌受到抑制。
3.食用市售熟肉制品之前最好再高温处理一次,杀死可能污染的细菌。
4.禽蛋在食用前必需彻底煮沸8 分钟以上,才能杀死内部沙门氏菌。
常由动物性食品、凉拌菜类引起的变型杆菌中毒【常见的中毒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熟肉类和凉拌菜类。
【中毒表现】1.潜伏期:短者1 小时,长者60 小时,一般多在3 ~20 小时发病。
2.症状:开始多觉胃部不适、脐周腹痛,继而恶心、呕吐,呕吐剧烈者可吐出胆汁,腹泻频繁,粪便多为水样便,粪便中有时有粘液或血,同时还伴有头晕、头痛、发冷、发热,一般体温为38.5 ~39 ℃。
3.病程:一般1 ~3 日恢复,个别人5 天左右也可痊愈。
【治疗要点】轻者可自愈,重者可使用抗菌素,过敏型的可用抗组胺药物。
乌头碱中毒中药川乌、草乌均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枯燥母根,药性为性辛、苦、热,有大毒,成效为祛风胜湿,温经止痛,主要应用于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手足不仁、筋脉挛痛。
乌头碱中毒主要为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其毒性为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先兴奋后麻痹,还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兴奋迷走神经,致心律失常及心动过速等,由于延髓中枢麻痹而产生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又因麻痹运动中枢而致肢体活动障碍,植物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病症有恶心、呕吐、流涎、腹痛、腹泻,严重病症有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呼吸肌痉挛,最终可窒息,心血管病症有心悸、胸闷、多源性室早、室速、室颤或阿斯综合征等多种心律失常和休克。
总之,乌头碱中毒的危险性大,尤其是致命性心律失常死亡率高。
如果必须服用川乌、草乌等类药物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宁少勿多同时给予中药生姜、生甘草各15g,银花18g,水煎服,以解毒,促进毒物排泄及对症治疗,乌头类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等多种,主要含有毒性强大的乌头碱,口服0.2 mg即能使人中毒,3~5 mg可致死。
中毒与有无炮制和用量及煎煮时间有关,生服毒性最大。
一般中毒剂量:草乌3.0~4.5 g,川乌3~90 g。
乌头碱中毒能直接抑制窦房结,产生异位节律,亦可作用于心肌产生高频异位节律,包括交界性心律、多源频发室性早搏、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抖等。
乌头碱类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
川乌、草乌、附子是中医临床常用中药,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川乌、草乌可温中散寒、祛风止痛,附子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
临床用之恰当,可起沉疴,救危逆。
因其毒性大,用之不慎,中毒者亦屡见不鲜。
乌头类药物均含乌头类生物碱,对心脏毒性大。
其中以雪上一枝蒿毒性最剧烈,口服150ml即可中毒,是川乌、草乌毒性的几十倍。
草乌的毒性大于川乌,附子为川乌的子根加工品,其毒性小于川乌。
附子药用有三种规格,盐附子毒性大于蒸制过的黑附片、白附片。
乌头碱对中枢神经有强烈兴奋作用。
食物中常见的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分布在植物界中,目前含有生物碱的常见食物有大蒜、苦瓜、香蕉、石榴等,部分生物碱有毒性,患者食用来源不明的生物碱食物后,可能发生中毒。
1、大蒜:大蒜所含有的生物碱为大蒜碱,有一定抗病毒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病毒蛋白的翻译过程,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可以抑制多种病毒复制;
2、苦瓜:苦瓜含有少量的生物碱类的物质,如奎宁,也称金鸡纳霜,苦瓜本身有消暑退热、利尿活血、清心明目的功效,适当食用苦瓜可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比较适合暑热烦闷的人群食用;
3、香蕉:香蕉及其花蕊中含有生物碱类化合物,有振奋精神的作用,同时香蕉还富含色氨酸、维生素B6等营养物质,适当食用能够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有一定放松心情、减少抑郁的作用;
4、石榴:石榴含有多种生物碱,如N-乙酰石榴碱、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等,但主要分布于在石榴皮和石榴籽中,石榴本身营养丰富,味甘、酸涩,性温,有杀虫收敛、涩肠止痢等功效,其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还可稳定情绪、保护大脑神经。
正常情况下,适当摄入生物碱能够调控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反应,对人体有正面作用,但来源不明的生物碱可能引发中毒反应,危害生命健康,因此不建议普通人进食来源不明的食物,以免发生中毒。
士的宁中毒一概述士的宁(番木鳖碱)是由马钱子(番木鳖)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常用者为硝酸士的宁。
士的宁中毒大多由于医疗用药过量或误服马钱子种子及含士的宁的毒鼠药引起。
本品毒性大,治疗安全范围小,临床上应尽量避免应用士的宁,必须应用时要严格掌握剂量和用法。
小儿应用本品尤其容易中毒,应慎用或禁用。
二病因中毒多因误服大量马钱子而致。
三临床表现士的宁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临床中毒特征性表现是全身强直性痉挛发作。
毒物进入体内时最初表现烦躁不安,面肌和颈肌抽搐、有僵硬感,瞳孔缩小;或有视、听、味、触觉等过度敏感。
以后出现瞳孔散大、心动过速、全身震颤、抽搐、惊厥等。
惊厥先呈阵挛性,随即转为强直性,患者有角弓反张姿势,苦笑面容。
由于呼吸肌发生痉挛性收缩,常致窒息和发绀。
声光等外部刺激均可引起惊厥再次发作。
严重中毒患儿可因呼吸麻痹、循环衰竭、窒息等而死亡。
大多数病例神志始终清楚,少数突然意识丧失,呈现昏迷状态。
四检查1.呕吐物、尿、血液中可分析出毒物浓度。
2.取洗胃液残渣加浓硫酸1滴,溶解后投入1小粒重铬酸钾晶体,即刻呈现蓝色或紫蓝色,并很快变为橙红色,则证实诊断。
3.取洗胃液1ml,注射于强壮青蛙背部淋巴囊内,如数分钟至半小时后蛙后腿呈强直状,亦可有助于本病诊断。
五诊断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六治疗1.洗胃、导泻、输液口服中毒者应在惊厥控制后20%活性炭悬液洗胃,洗胃液也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碘酊或鞣酸溶液等。
洗胃后胃内宜留置活性炭悬液(30~50 g)。
2.防治惊厥将患者安置在较暗而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光、声刺激诱发惊厥。
惊厥发作期间可用地西泮、短效巴比妥类药物或10%水合氯醛、副醛等,用药以达到止惊而不使呼吸受到抑制及血压下降为度。
如仍无效,可用乙醚或一氧化氮,使患者处于轻度麻醉状态,以达到迅速缓解惊厥的效果。
3.保护气道,通气支持呼吸肌麻痹者,应予以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4.对症支持治疗建立静脉通路,静脉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充足尿量,纠正酸中毒,防止肾衰竭。
川乌生物碱类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目的:分析了川乌生物碱药物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方法:经过文献研究法总结相应的文献资料,检索川乌生物碱类成分及药理作用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资料的观点与结论。
结果:近几年,越来越多学者开始研究二萜生物碱,并且发表了不少报道,为川乌的医学应用提供了参考。
川乌两类药品具备去寒、止疼、去风、清湿等功用,其还是临床中普遍运用的药材。
结论:研究得出川乌生物碱药理作用主要包含抗抑郁作用、抗肿瘤作用、镇痛作用、抗炎作用等,为了提高川乌生物碱应用效果,需要针对药物药理作用用药。
关键词:川乌;生物碱类;成分;药理作用1 绪论1.1选题意义/背景及目的川乌是一种毛茛科植物,是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Debx.)干燥的母根,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川乌的外形较高,高度为60~120厘米之间,宽度在5~12cm。
川乌的形态明显,块根通常是2个连生,叶互生,茎比较直,具柄,叶片呈现卵圆形,掌状3深裂,两侧裂片再2裂,边缘具粗齿或缺刻。
其外在颜色各有分层,颜色不同。
其花序长度在不同的植物表皮长度不同,且呈现出来的颜色也不相同,具有不同的外形特征。
川乌的花期一般在6~7月,果期在7~8月。
川乌这种药物有大毒,主要功效是温经止痛与祛风除湿,可以有效的治疗风湿疾病和关节疼痛等。
川乌中含有许多有效的化合物,其中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各种碱类,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可以有效的抗抑郁、抗肿瘤、镇痛、抗炎等。
川乌主要生长在四川地区[1],因此也被称之为乌头,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叫法,它还有众多别名。
川乌是种带毒的草药,中毒以后,会出现发热、头昏、恶心等症状,它会使中毒者身体虚弱无力,呼吸不畅,心律失常等,中了川乌毒以后,其身体内在和外在的表现都比较明显。
但是,川乌不仅是一种毒草,如果加以利用,发掘它的其他药理药效价值,它还可以被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治疗当中。
古代关于川乌的记载有很多,《普济本事方》中有关川乌的记载写到,生川乌可用于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2]。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生物学作用及开发利用摘要:由于马铃薯是茄科草本植物,其植株和块茎中通常存在着某种毒性、有特殊臭味的糖苷生物碱,直接影响着它的食味特性和安全食用性能。
当浓度达到了某种阈值,人食用后即有中毒甚至畸胎的风险,中毒及伤亡事故在国外时有发生。
对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在国际上已经受到了关注,而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
正基于此原因,本章专门介绍了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生物学功能与利用,希望对研究马铃薯糖苷生物碱提供帮助。
关键词: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生物学作用;开发利用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属于弱碱次生代谢产物,马铃薯茎叶中蕴含浓度较高的糖苷生物碱,因此在茎叶中大量堆积的糖苷生物碱可以有效抵消病虫害的影响,但是在地下成熟块茎中糖苷生物碱的浓度较低。
过高浓度的糖苷生物碱会使马铃薯变苦,而过度使用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该文综述了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生物学意义,并对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合理利用进行了研究。
一、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类型及其含量目前,糖苷生物碱种类已高达上百种,1992年段光明教授等人研究后证实糖苷生物碱主要存在于茄科和百合科植物中。
近年来,糖苷生物碱的新种类也不断地被发掘。
例如,2004年FujiwArA等人在番茄中发现了糖苷生物碱皂甙,其结构复杂;2006年Ono等人在樱桃、番茄中发现了番茄皂甙C、番茄皂甙D等糖苷生物碱;2016年Li等人在龙葵中发现了全新的糖苷生物碱,即C27甾体糖苷生物碱螺旋糖苷a-C。
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组织中糖苷生物碱含量不一致。
2015年商婷婷等人研究发现,在马铃薯中,其茎叶部位的糖苷生物碱含量较低,其叶片和薯皮部位的糖苷生物碱含量较高,同时在同一部位α-茄碱的含量要明显低于α-卡茄碱;2016年Sinani等人研究发现,在马铃薯组织中,其叶片、芽、花等部位的糖苷生物碱含量较高,在根部和块茎部位的糖苷生物碱含量较低。
虽说薯皮的体积不高,仅仅只占据块茎的20%,但是薯皮的糖苷生物碱含量占据块茎的一半及以上。
生物碱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在夏季好多人可能会遇到一些食物中毒类似的情况,有的可能是一些生物碱造成的中毒现象,生物碱是存在在自然生活中的一种化合物,一般属于胺类,一般我们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有红薯,土豆,茄子,这些植物含有大量的生物碱,但是这种东西可能会对人有一些好的药效,不过也可能会导致人中毒。
很多植物中含有生物碱,一些生物碱对人体疾病有药用功效,也是中药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当然也有一些生物碱对人体有毒性。
对于土豆来说,里面包含一些配糖生物碱,人摄入大剂量的配糖生物碱就会引起中毒,轻则口干、发麻、恶心、呕吐、腹泻,重则发生麻痹、抽筋、发烧、昏迷等症状。
从医学角度上来说,土豆里含有龙葵素,这种有毒的配糖生物碱几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里。
土豆带皮烹调时有毒的化合物会从土豆皮移向土豆果肉,即使把土豆带皮煮熟后再剥皮,也可能把皮里约10%的配糖生物碱传给果肉。
所以进而导致中毒。
生物碱在我们生活中可能会扮演者两种角色,它本身存在有药理性,但是他也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在文章中我们可能也看到了,这类化合物通过一些化学作用合成一些对身体有毒的东西,会使身体某些器官产生过度的兴奋,进而造成一些症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