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旅游空间布局规划)24
- 格式:ppt
- 大小:1002.00 KB
- 文档页数:7
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旅游资源开发的含义1.含义——是指人们根据旅游资源的特性,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运用适当的资金和技术手段而进行的开拓和建设活动过程。
2.目的: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2.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
3.具体内容:(1)开发者的实力和资格分析(2)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这是经济可行性研究的核心。
(3)经济效益的论证、研究。
(4)分析项目开发和经营中的微观条件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四个1.突出独特性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切忌过分修饰和全面翻新。
尽量选择和利用带“最”字的旅游资源项目。
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突出民族化和地方化。
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案例——辽宁古寺壁画惨遭“破坏性修复”所聘公司无资质辽宁省朝阳市景区内一处清代壁画被“修复”得面目全非,网友戏称动画片《大闹天宫》都比这画得好。
记者调查时发现,之前的施工单位并不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接寺的勘察、设计资质,而之前聘请来的画师对壁画的“修复”,是直接在壁画上重绘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作,效果令人咋舌。
修复前的清代壁画壁画修复后被指“红配绿”文物修缮应该是什么样?因为文物不能再造,一旦破坏,不可修复,所以文物修缮工作一定不能留下任何遗憾。
然而一位名叫“五角枫”的网友发表了一篇标题为《朝阳云接寺令人发指的维修》的博客,直指这种修复已经玷污了“重绘”这个词。
部分旅游地独特的策划与宣传广西:“绿色诗境家园”(渲染生态佳境,温馨宜人的观光度假胜地)四川:“熊猫故乡”(突出唯我独有、中外闻名的旅游吸引物)新疆:“大漠风光、西域风情”(显示新疆独特的区域、地貌、民俗风情)广西:“桂林山水甲天下”(沿用家喻户晓的千古名诗绝句)沙漠景观承德:“皇帝的选择”(巧用清朝皇家度假地的历史由来)深圳:“世界名城、中华之窗”(把城市特色与著名景区联为一体)苏州乐园:“迪斯尼太远,去苏州乐园”(巧借迪斯尼来宣传苏州乐园容易到达,可游性强的特点)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士”(显示环境优美、永久中立、人人可游)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暗喻贴近欧洲,兼备欧亚风情)意大利:“露天博物馆”(形象概括文明古国)埃及:“历史的金库”(显示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与金字塔形成联想)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国土”(揭示国家独特的历史与风采)2.保护性开发原则旅游资源不经开发难以发挥其效益,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难免对旅游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
旅游业全域化游客服务体系搭建方案第1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 (4)1.3 研究方法 (4)第2章全域旅游概述 (4)2.1 全域旅游的定义与特征 (4)2.2 全域旅游的发展现状 (5)2.3 全域旅游的发展趋势 (5)第3章游客需求分析 (6)3.1 游客需求类型 (6)3.2 游客需求特征 (6)3.3 游客需求调研方法 (6)第4章全域旅游服务体系构建 (7)4.1 服务体系构建原则 (7)4.1.1 统一规划原则:保证全域旅游服务体系与国家及地方旅游发展规划相协调,实现旅游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
(7)4.1.2 公平共享原则:保障游客在全域旅游服务体系中的平等权益,推动旅游公共服务均等化。
(7)4.1.3 便捷高效原则: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核心,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7)4.1.4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74.1.5 创新驱动原则: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旅游服务模式,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
(7)4.2 服务体系构建框架 (7)4.2.1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涵盖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规划、旅游安全、旅游宣传推广、旅游投诉处理等方面。
(7)4.2.2 旅游交通服务体系: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布局,提高旅游交通服务水平,包括道路、航空、铁路、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
(7)4.2.3 旅游接待服务体系:提升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水平,包括酒店、餐饮、旅行社、导游等方面。
(7)4.2.4 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构建全面、准确、及时的旅游信息平台,为游客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旅游信息服务。
(8)4.2.5 旅游产业协同体系: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包括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等产业的融合。
(8)4.3 服务体系构建策略 (8)4.3.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旅游立法,完善旅游政策法规,为全域旅游服务体系构建提供法制保障。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习题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1章旅游资源概述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请说明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基本属性。
答,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在英文中又被称为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s,,其本身既包含能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各种因素,又包含决定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能否实现的一系列中介条件,是一个内涵极为广泛的概念。
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如下,? 旅游资源具有客观存在性,? 旅游资源具有激发旅游者动机的吸引性, ? 旅游资源具有动态发展性, ? 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效益性。
2,旅游资源有什么特点,旅游资源的特点如下,? 吸引性,? 区域性,? 多样性和综合性,? 季节性和时代性,? 永续性,? 萌生性。
3,旅游资源的分类应遵循哪些原则,答,应遵循下述原则,,1,同质性原则,,2,差异性原则,,3,递次性原则,,4,简明实用性原则。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4,旅游资源分类的标准是什么,答,由于旅游资源的属性是多方面的,因而分类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常见的分类标准有,,1,成因指旅游资源的基本成因与形成过程。
,2,属性指旅游资源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等。
,3,功能指能够满足开展旅游与休闲活动需求的功用与效能。
,4,时间指旅游资源形成的时间不同,据此可将旅游资源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5,其他例如,开发利用情况、管理级别、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等,都可作为不同目的与要求的分类标准。
案例分析参考答案1,人文旅游资源古典园林,故宫,,文学艺术,相声,,文物古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饮食与购物,王府井,,民族风情,四合院,,城乡风貌,历史文化名城,2,自然旅游资源生物景观,香山红叶,第2章自然旅游资源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答,基本类型如下,,1,地质地貌景观旅游资源,,2,水域风光旅游资源,,3,大气与太空景观旅游资源,,4,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2,试说明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含义和成因。
一.填空题1.根据旅游资源的基本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类。
2.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可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3.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人文旅游资源分为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等四主类。
4.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自然旅游资源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和天象与气候景观等四主类。
5.在旅游研究中按照有关旅游资源可否人工再生的情况,将其划分为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
6.截至2007年底,我国有35处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有13家地质公园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
7.由于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影响旅游活动的季节变化,形成明显的“旺季”、“淡季”和“平季”。
8.旅游资源多样性特点是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决定的,更是人们千差万别的旅游需要推动下的产物。
9.大多数旅游资源,特别是历史和天然旅游资源都是有地理上不可移动的特点。
10.旅游资源评价因子概括为四个方面,即市场因子、质量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和环境因子。
11.旅游资源与相邻旅游地的关系一般有两种情况:补充关系和替代关系。
12.上海社会科学院黄辉实从旅游资源本身和旅游资源所处环境两个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定性评价。
13.景区内部的交通通常要求做到“进得来、散得开、出得去”。
14.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使其成为能够为来访旅游者提供满意经历的旅游对象物,其最终目的则是将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可利用资源。
15.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既对立又统一。
16.造成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17.旅游资源在修复中要遵循修旧如旧原则和两保持两保存原则。
18.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可区分三个区域,即核心区、过渡区、缓冲区二.单项选择题1.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 A 。
密云旅游规划文本1目录第一章规划总纲 ..................................................................... .. (4)第一条:规划概述 ..................................................................... . (4)第二条:规划依据 ..................................................................... . (4)第三条:规划原则 ..................................................................... . (4)第四条:规划目标 ..................................................................... . (4)第二章旅游开发的SWOT 分析 (5)第五条:发展优势 ..................................................................... . (5)第六条:发展制约因素 ..................................................................... (5)第七条:发展机遇 ..................................................................... . (5)第八条:发展威胁 ..................................................................... . (6)第三章旅游业发展战略规划 (7)第九条:产业地位与功能定位 (7)第十条:产业发展方向定位 ......................................................................7第十一条:产业发展战略 ..................................................................... .. (8)第十二条:战略措施 ..................................................................... . (9)第十三条:产业发展目标 ..................................................................... .. (9)第四章旅游形象策划与营销规划 (10)第十四条:目标市场定位 ..................................................................... (10)第十五条:市场规模预测 ..................................................................... . (11)第十六条:近期旅游形象设计 (12)第十七条:中远期旅游形象设计 (12)第十八条:旅游形象系统建设计划 (12)第十九条: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13)第二十条:旅游市场营销措施 (13)第二十一条:主题营销活动策划 (14)第二十二条:促销方式创新 (14)第五章旅游总体布局规划 (14)第二十三条:总体布局 ..................................................................... . (14)第二十四条:旅游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聚带布局 (16)第二十五条:旅游中心城镇建设要点 (18)2第二十六条:重点旅游设施集聚区建设要点 (20)第二十七条:重点建设的观光旅游区建设要点 (22)第二十八条:旅游产品体系建设要点 (24)第二十九条:近期旅游建设重点区选择 (25)第三十条:中远期旅游建设重点区选择 (27)第六章会议和会展旅游产品规划 (29)第三十一条:产品定位与发展目标 (29)第三十二条:会议和会展旅游设施建设内容 (29)第三十三条:度假基地建设重点选择 (30)第三十四条:度假区组团与接待基地的功能建设要点 (31)第三十五条:度假区整体功能的提升规划 (33)第三十六条:会议会展旅游服务系统建设要点 (34)第三十七条:旅游活动设置计划 (35)第三十八条:核心项目策划——服装文化展示 (35)第七章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发展规划 (36)第三十九条:定位与功能 ..................................................................... (36)第四十条:发展模式转化 ..................................................................... (36)第四十一条:产业布局 ..................................................................... . (36)第四十二条:功能区划分与主要建设要点 (36)第四十三条:重点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建设要点 (40)第四十四条:重点民俗旅游区建设要点 (41)第四十五条:建设时序 ..................................................................... . (41)第八章云蒙山旅游区资源整合规划 (42)第四十六条:发展思路 ..................................................................... . (42)第四十七条:经营管理模式整合 (42)第四十八条:景区空间管理整合方案 (43)第四十九条:景区建设要点 ....................................................................44第九章长城与水库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45)第五十条:古北口-长城旅游带开发布局 (45)第五十一条:古北口段长城的开发方案 (45)第五十二条:司马台景区建设方向的调整 (46)第五十三条:环密云水库旅游景观带开发要点 (47)第十章基础设施与服务系统规划 (50)第五十四条:旅游交通规划 ....................................................................50第五十五条:旅游住宿设施发展规划 (51)3第五十六条:旅游餐饮服务规划 (53)第五十七条:旅游节庆和文化娱乐服务规划 (53)第五十八条:旅游休闲购物规划 (54)第五十九条:旅游信息服务规划 (55)第六十条:旅游人力资源培训计划 (55)第六十一条:旅游人才开发措施 (56)第六十二条:旅游危机管理规划 (56)第十一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57)第六十三条:大气环境保护 ....................................................................57第六十四条:水环境保护 ..................................................................... (58)第六十五条:环境噪声防治 ....................................................................58第六十六条: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规划 (58)第六十七条:地文景观旅游资源保护 (59)第六十八条:森林景观旅游资源的保护 (59)第六十九条: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保护 (60)4第一章规划总纲第第一一条条: :规规划划概概述述1、规划范围:北京市密云县行政地域范围,规划总面积2229.45 平方公里。
《旅游学概论》第四章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第四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三节旅游资源的评价第四节旅游资源的开发第五节旅游资源的保护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一) 旅游资源等于旅游吸引物(二) 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三) 旅游资源仅指旅游吸引物与旅游产品的重合部分本书定义: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称为旅游资源。
学 者定 义陈钢,1987指一切足以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及事物李天元,1991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保继刚,1992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楚义芳,1992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国家旅游局,1993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他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罗贝尔·朗加尔,1995旅游资源即自然的、文化的、艺术的、历史的或工艺等资源的旅游遗产,它吸引着旅游者,刺激着他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学 者定 义唐学斌,1982观光资源,系指实际上或可能为观光旅客提供观光的地区及一切事物。
换句话说,凡是可能吸引外地人来此旅游之一切自然、人文景观或劳务及商品,均称为观光资源郭来喜,1984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6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来的客体与劳务,均可称为旅游资源……学 者定 义黄辉实,1985旅游资源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它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张凌云,1988旅游资源是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效益的因素和条件孙文昌,1989旅游资源应指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和社会的实在物孙尚清,1990从现代旅游业来看,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均可称为旅游资源魏小安,1996旅游资源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初步定义为能够使旅游者发生兴趣,有足够的力量吸引他们前来,并由此而获得经济收益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国家旅游局,1996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一) 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二) 刺激旅游需求的内在动因(三) 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四) 旅游资源的特性控制着旅游活动的周期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第二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三、旅游资源的特点按景观属性分类自然风景;人文风景;综合风景按风景资源的利用现状分类1、已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