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几(三年级下)
- 格式:ppt
- 大小:969.50 KB
- 文档页数:1
几分之几【教学目标】一、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经历几分之几的形成过程,认识几分之几.二、理解平均分,理解分数表示的意思,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与意义.三、理解不同大小不同形状可以用同一个分数表示,同一个分数所表示出来的图形部分大小也可 能会不一样.四、理解并掌握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比较.【例题解析】【例1】(1)32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2)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
(3)填一填:41>()1。
【答案】1. 2 3 三分之二 2.94 3. 5 (答案不唯一)【例2】(1)12个苹果的31是( )个苹果。
(2)12个苹果的43是( )个苹果。
(3)12个苹果的123是( )个苹果。
【答案】1.4 2.9 3.3【例3】(1)一段路长20千米,工程队已经修了它的52,是( )千米;没修 的是这条路的)() (,是( )千米。
(2)小红带20元钱去买学习用品,买笔记本用去这些钱的41,买钢笔 用去这些钱的52,买笔记本和钢笔各用去多少元钱? 【答案】(1)8 53 12 (2)20÷4=5(元) 20÷5×2=8(元)答:买笔记本用去5元,买钢笔用去8元。
【例4】写出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 5/8 ) ( 3/4 ) ( 1 )( 1/4 ) ( 1/2 ) ( 1/3 )【例5】填一填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 )份,涂色部分占了期中的( )份,所以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 没有涂色的部分是整个图形的()().②把一张圆形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圆的( ),3份是它的( );如果将它平均分成16份,每份是它的( ),5份是它的( ),( )份是它的1613。
③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三次,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 )。
【答案】(1)5 2 2/5 3/5(2)1/8 3/8 1/16 5/16 13(3)1/8【例6】填上合适的数字1厘米=( )分米 15分=( )时 500千克=( )吨20秒=( )时 5分米=( )米 300克=( )千克【答案】1/10 1/4 1/21/180 1/2 3/10【例7】一块布料长16米,用它的41做衣服,用它的83做窗帘。
认识几分之几-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能够了解几分之几的概念;2.能够进行简单的几分之几的计算;3.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几分之几的概念。
2. 教学重点•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几分之几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学难点•几分之几在生活中的实际使用。
4. 教学过程4.1 活动一:引入•讲师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例如红绿灯的时间、薯片盒内的薯片数量等,引出几分之几的概念。
4.2 活动二:概念讲解•讲师介绍几分之几的概念;•讲师讲解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4.3 活动三:计算练习•讲师通过一些实际生活场景的计算练习,让学生熟悉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4.4 活动四:生活中的应用•讲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几分之几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场景中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5. 黑板设计5.1 知识点•几分之几的概念;•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5.2 计算练习例子•红绿灯的时间为1分15秒,绿灯亮的时间占总时间的几分之几?•一包薯片有100片,打开后吃了25片,已经吃了薯片总数的几分之几?5.3 实际应用场景例子•餐厅里打包的盒饭里,米饭占一半,菜占四分之三,那么这个盒饭里的菜和米饭各占总重量的几分之几?•优惠券折扣为原价的六分之一,如果原价是180元,那么实际要支付的价格是多少?6. 总结几分之几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数学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
我们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了解了几分之几的概念,并且掌握了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希望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更加方便、快捷地完成各种计算任务。
三年级下册几分之几的约分是怎么算的几分之几的算法是将分数化为小数。
分数化小数是一种恒等变形,将分数通过一定的法则化为小数的运算。
因为每一个假分数,都可以化为整数或一个整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而每个真分数又可以通过约分化为最简分数,所以,研究分数化小数,只需研究最简分数化小数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等于商,这个商就是小数,如果除不尽,还是用分数表示。
扩展资料:
分数化小数可分为三种情况:
1、分数化为有限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能化为有限小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分母的质因数只有2和5。
2、分数化为纯循环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能化为纯循环小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分母的质因数里没有2和5,其循环节的位数等于能被该最简分数的分母整除的最小的99..9形式的数中9的个数。
3、分数化为混循环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能化为混循环小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分母既含有
质因数2或5,又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化成的混循环小数中,不循环的位数等于分母里的因素2或5的指数中较大的一个;循环节的位数,等于能被分母中异于2,5的因子整除的最小的99..9形式的数中,数9的个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几分之几”的概念。
2.学会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计算其中一份所占的比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几分之几”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计算其中一份所占的比例。
三、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2.教具:板书、课件、学生练习册3.材料:学生参与教学的几何图形绘图表格、纸与笔四、教学过程A、导入新知1.教师用黑板上的几何图形表现出一种分数的意义。
例如,将整个图形分成3份,其中1份染色,让学生计算所染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B、讲解新知1.教师演示如何计算一个总体中的一部分所占百分比。
例如,将若干相同的正方形组合成一个大正方形,用把一个小正方形中的三分之一分别相加来计算其中一个小正方形所占的面积百分比。
2.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另一个小正方形所占的面积百分比,并逐步掌握计算方法。
C、巩固练习1.教师向学生讲解练习册中的思路,使其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教学练习。
五、课后作业1.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做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纠正学生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1.本课程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几分之几”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整个过程的计算方法。
2.教师注意到学生在掌握计算方法时,会遗漏一些细节,例如容易忘记将整体分成若干份。
需要教师反复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细节。
3.教师应该在每次教学结束后,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练习;同时需要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几分之几-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几分之几”的概念。
2.学生能够用“分母、分子”描述几分之几的含义。
3.学生能够简单实际应用几分之几。
教学材料1.数学下册教材2.黑板、彩笔教学流程导入新知1.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简单复习一下分数概念。
2.引入新知,带领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如果有6个人喝了2桶水,我们应该怎么用数字来表示喝水的比例呢?概念解释1.让学生分析上述问题,引导其了解“几分之几”这个概念,指出每一个分数都可以用“分母、分子”两个数字描述。
2.根据学生理解程度适当解释几分之几的含义。
分母、分子1.让学生看一下数学书中相关内容,指出一个分数中分母代表什么,分子代表什么。
2.以实际例子(如多少高一些、低一些的房子)演示如何描述几分之几,让学生思考分母、分子的含义。
一些例子1.让学生思考一些实际举例(如4支笔中有1支是红色笔、5个小学生中有2个是女生),让他们用几分之几的方法来表示这个问题。
2.让学生相互交流,配对讨论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讲解对彼此加深认识。
应用问题1.给学生几道相关应用题,让他们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如八杯水中有三杯是绿色的水、一个课堂有23名男生和17名女生,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各是几分之几?)。
2.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总结1.确认学生对几分之几的理解程度,帮助其弥补不足。
2.总结今天讲的内容,巩固学生学习成果,让总结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扩充引申以上讲述了几分之几的基础知识,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分数的使用,如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几分之几一、教学目标1.掌握几分之几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几分之几进行分数的拆分和合并;3.熟练掌握分数的相等关系;4.能够运用几分之几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二、教学重点1.几分之几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几分之几的运算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掌握分数的相等关系;2.运用几分之几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形并进行讨论:如果将这个正方形分成四等份,每份的面积是原来的1/4,那么每份的面积叫什么?2.引出几分之几的概念:如果把整件事情分成n份,取其中的m份做成一件新的事情,那么新的事情就是原件事情的m/n。
2. 几分之几的表示1.拿出一张纸,将其按照1/4的比例分成四份,将其中三份涂成橙色。
2.引出几分之几的表示方法:将涂成橙色的部分表示出来,如3/4即表示分成四份中有三份为橙色。
3. 几分之几的计算和应用1.给出一组例子,让学生通过画图进行计算:将一个长方形分成五份,其中三份是蓝色的,表示为3/5,则另外两份是什么颜色?2.运用几分之几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实际生活问题的演示,如拆分一个蛋糕、分配口罩等,来灵活运用几分之几进行计算。
4. 课堂练习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
2.练习几分之几的应用,通过游戏方式对几分之几的计算进行巩固。
五、课堂总结1.回顾本课中的几分之几概念和表示方法;2.总结几分之几的运算和应用;3.课堂中需要注意的难点和易错点。
六、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引起学生兴趣;2.教学过程中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对分数的相等关系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良好;3.通过游戏方式对几分之几进行巩固,促进了知识的更好吸收。
几分之几【教学目标】一、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经历几分之几的形成过程,认识几分之几.二、理解平均分,理解分数表示的意思,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与意义. 三、理解不同大小不同形状可以用同一个分数表示,同一个分数所表示出来的图形部分大小也可 能会不一样.四、理解并掌握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比较.【例题解析】 【例1】(1)32的分子是( ),分母是( ),读作( )。
(2)分子是4,比分母少5,这个分数是( )。
(3)填一填:41>()1。
【例2】(1)12个苹果的31是( )个苹果。
(2)12个苹果的43是( )个苹果。
(3)12个苹果的123是( )个苹果。
【例3】(1)一段路长20千米,工程队已经修了它的52,是( )千米;没修 的是这条路的)()(,是( )千米。
(2)小红带20元钱去买学习用品,买笔记本用去这些钱的41,买钢笔 用去这些钱的52,买笔记本和钢笔各用去多少元钱?【例4】写出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 ) ( ) ( )( ) ( ) ( )【例5】填一填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 )份,涂色部分占了期中的( )份,所以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 没有涂色的部分是整个图形的()().②把一张圆形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圆的( ),3份是它的( );如果将它平均分成16份,每份是它的( ),5份是它的( ),( )份是它的1613。
③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三次,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 )。
【例6】填上合适的数字1厘米=( )分米 15分=( )时 500千克=( )吨 20秒=( )时 5分米=( )米 300克=( )千克【例7】一块布料长16米,用它的41做衣服,用它的83做窗帘。
做衣服和窗帘 各用去多少米布?【例8】爸爸买了12个苹果和18个梨。
妈妈让小明拿出每种水果的21送给爷 爷。
小明各要拿几个苹果和几个梨?【例9】一块长方形地长56米,宽是长的75,这块长方形地的宽是多少米?【例10】2009年2月份,爸爸出差的天数占这个月总数的72,爸爸出差几天?【例11】一本书,小明已看了42页,正好是这本书的41,这本书有多少页?【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一个分数的分子是最小质数,分母是10以内最大的奇数,这个分数是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8分米=()米. 19分=()小时37平方厘米=()平方米 7时=()日3. “一箱桔子吃去了3/4 .”这是把()看做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了()份,吃去的桔子有这样的()份,由此可以推出剩下这箱桔子的( )( ) .二、选择题1、红星小学五(1)班有女生13人,男生17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括号里应选择().A、 13/17 13/30B、 13/17 17/30C、13/17 17/13D、17/13 17/302、一本200页的故事书《小熊历险记》,蔡伟计划20天看完.那么他9天看了这本书的()A、9/200B、19C、20/9D、9/203、如果χ/7 是假分数,χ/8 是真分数,那么是()A、6B、7C、8D、94、做一个飞机模型,小军用了1.1小时,小明用了6/5 小时,小芳用了1.09小时.()做得快些.A、小军B、小明C、小芳D、一样5、与3/4 最接近的数是()A、2/3B、7/10C、7/9D、0.696、在5/7 、9/9 、3/8 、21/10 中,最小的分数是()A、 5/7B、9/9C、3/8D、21/10三、计算题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12÷5= 50÷7=11÷21= 28÷4=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0.37= 0.119=0.09= 0.9=四、应用题1、小佳计划7天看完《米老鼠学数学》这本书,平均每天看全书的几分之几?5天看全书的几分之几?2、苏果超市门前的花坛中有月季花24盆,比茶花少5盆,月季花的盆数是茶花的几分之几?茶花的盆数占两种花总盆数的几分之几?【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米长的纸带平均分成同样的3段,2段长多少米?(1)1米长的纸带分成同样长的()段,这样的1段的长度就是1米的( )也就是()米。
几分之几-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概念;
2.能够读写简单分数;
3.能够将分数与几分之几相互转换;
4.能够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
1.分数的概念和读写;
2.分数与几分之几的转换。
教学难点
1.小数与分数的转换;
2.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谈论日常生活中的半份、四分之一等概念;
2.引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们发现分数与半份、四分之一等相似之处。
正文阶段
1. 分数的概念
1.分析1个物体或整体分成若干份;
2.引入分子、分母概念,并介绍分数的读法;
3.通过实物或图片让学生们感性理解分数的概念。
2. 转换为几分之几
1.将分子、分母的数字分别写在横线上;
2.将分子除以分母,然后将分子与几连写。
3. 分数的比较
1.通过比较分子、分母的大小关系,判断分数的大小;
2.引导学生使用相等原理比较不同分母的分数大小。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85—P86事全练习;
2.通过真实情境巩固学习成果,如分配瓶盖、比较不同比例的果汁饮料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将分数的概念和读写紧密结合,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分数的含义,并通过转换为几分之几来达到直观的效果。
在比较分数大小的环节,采用了相等原理来帮助学生理解,强化了学生们的对比能力。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加入富有趣味的小游戏和实物操作,加深了学生们的学习印象,增强了课堂互动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5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概念。
- 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计算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引入概念:- 利用生活实例引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概念,例如:一个苹果被切成4份,每份是苹果的四分之一。
2. 讲解与演示:-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 以“求8的三分之一”为例,进行计算演示。
3. 学生练习:- 让学生进行类似的计算练习,如“求9的四分之一”、“求12的五分之一”等。
4. 解决实际问题:- 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如“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四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请问有多少名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5. 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总结“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演示法:通过计算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计算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是否能够正确计算。
3. 问题解决能力: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表现,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教具:计算器、白板、粉笔等。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概念。
2.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8.2 认识几分之几 | 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几分之几”的概念;2.能够行使“几分之几”的方法,从百分数化简到分数;3.能够实际运用“几分之几”的概念在真实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几分之几”的概念;2.学生能够行使“几分之几”的方法,从百分数化简到分数。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实际运用“几分之几”的概念在真实生活中。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几分之几”。
相信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百分数和分数困扰,现在我们通过学习“几分之几”,让我们轻松搞定这个难题。
2. 概念认识1.教师通过讨论、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几分之几”是什么意思,百分数和分数是如何转换的;2.教师通过多个例子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几分之几”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3. 实例练习教师选择一些符合学生水平的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让学生通过互动的形式掌握“几分之几”的转换方法,提高学生对“几分之几”概念的把握和对具体应用的理解。
4. 生活实例教师通过生活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几分之几”的好处和实用性。
例如,批量购买水果时如何确定价格、百分数超市优惠如何计算等。
5.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几分之几”的概念和转换方法,并且了解了如何在真实生活中实际运用。
“几分之几”不仅是数学知识,更是生活中必备的工具。
五、板书设计几分之几百分数分数75% = 3/440% = 2/5120% = 6/54/5 = 80%3/5 = 60%6/25 = 24%4/25 = 16%5/4 = 125%7/10 = 70%16% + 24% = 40%2/5六、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并且引导学生建立综合运用所学概念的能力。
在教授“几分之几”这个知识点时,我们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对实际生活的认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5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分数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定义,即分子表示的部分,分母表示的总份数。
2.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即用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值。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一个苹果分成四份,每份是苹果的四分之一,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例如,如果要求一个数的四分之三,就是用这个数乘以3/4。
3. 练习: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
例如,求8的三分之二是多少,求15的五分之三是多少等。
4.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讨论不同的解题方法。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表示方法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题,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正确求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2.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2. 在讲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在练习环节,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相反数,即用这个数乘以分数的相反数。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倒数,即用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以上就是关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因为这个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1. 理解分数的意义首先,学生需要理解分数的基本意义。
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68~69页“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几来表示。
2.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的能力。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能用几分之几来表示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在用几分之几表示时不受总数和每份数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情境驱动、初步探究1.谈话: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吗?在这熟悉的场景里,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教师出示课题:认识几分之几2.课件出示例题场景。
(4只小猴分4只桃) 教师提问: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41),你从这里还能看到哪些分数?(42、43) 教师让学生重点说说43是怎么想的? 生:1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41,3只小猴就是3个41,一共分得这些桃的43。
师追问:谁来说说43在这里的意思? 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这些桃的43。
二、比较辨析、自主建模1.桃子总数改变(总数变了)。
(1)桃子的只数变为“8只”。
(课件出示)教师提问:现在,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43。
因为有4只小猴,所以要把8只桃平均分成4份,3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43。
(2)桃子的只数变为“20只”。
(课件出示)教师提问:现在,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谁再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43。
因为有4只小猴,所以要把20只桃平均分成4份,3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43。
(3)比较三次分桃情况。
(课件出示) 教师提问:桃子的总数不同,却都可以用43表示呢? 师生追问:看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时,关键要看什么?2.猴子只数改变(份数变了)。
(1)猴子的只数变为“5只”。
(课件出示)教师提问:把20只桃子平均分给5只小猴,3只小猴共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 教师追问:为什么43变成了53? (2)学生根据要求改条件。
三年级数学下《认识几分之几》教学反思教案本节课我在教学中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同学从比较中发现新的知识其实是已学知识的延续,他们有着相同的特点。
一开始,我设计了从几个分数中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分一分,哪些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同学很容易就分清了,一类为上节课的知识是几分之一的分数,而另一类为几分之几的分数,在老师还没有出示课题之前同学已经对这一类的分数有所了解了,但作为老师要十分清楚,同学只不过是对这些分数表层意义上的了解,也就是能读出这些分数罢了,至于对几分之几的分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还需在进一步的学习研究中带领同学去探索。
我是这样想的,当然也是这样做的。
在接下去的教学环节中,我所设计的让同学自主探索分数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的内在的联系与区别。
同学经过对同一图形(一个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若干分,取其中的一份与取其中的几份相比较,发现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也就是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只不过取的份数不同。
比较探索之后,同学还能进一步指出几分之几其实就是有几个几分之一组合而成得。
从同学的口中得出这样的结论,老师还需要再反复强调那些生硬刻板的知识内容吗?在这里培养了同学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由于第一阶段的良好的攻势同学在对几分之几分数的理解上已不成问题。
在接下去的环节中让同学动手实践,利用手中的学习用品发明一个分数。
同学劲头高涨,人人都投入到工作之中,合作氛围融洽。
人人都有事做,个个都有效果,这就是我认为本堂课比较胜利的一个方面。
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同学善于通过合作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分享学习效果。
通过再让同学发明出一些其他分数,丰富了同学关于分数的表象。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平时一点一滴慢慢地潜移默化地积累的。
从心理学角度考虑三年级同学的注意品质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为了加强对同学有意注意的培养,平时课堂上要求同学能完整表述同学或老师的一些讲解内容,能时刻关注老师在某一知识点的提出或书写的过程,再次邀请同学进行总结与概括。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认识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含义,并能正确表达。
-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索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概念。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交流、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教学内容1.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含义2.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表达方法3. 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含义,并能正确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感知数学知识。
3. 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索新知- 利用教具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含义。
- 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表达方法。
3. 实践应用-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总结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第XX页的练习题。
2. 家长签字确认,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如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教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含义。
2.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几分之几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探索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表示的含义,并学会如何用分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
教学内容涵盖分数的定义、分数的读写、分数的比较以及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是表示整体被等分后某一部分或几部分的数量。
2. 培养学生正确读写分数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分子和分母的抽象概念。
2. 分数大小的比较,尤其是分母不同的分数比较。
3. 将分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分数卡片。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分数实例,如切割披萨、分配糖果等,引起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2. 新授:介绍分数的定义,分子和分母的含义,以及如何读写分数。
3. 实践:分发实物模型和分数卡片,让学生分组合作,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分数的等分过程。
4. 探究:引导学生探讨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通过实物模型直观展示。
5. 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分数的比较和应用题目。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将直观展示分数的结构,通过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分子和分母,同时辅以图形和实物模型,使学生对分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分数读写和简单比较大小的练习题。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并解决。
3. 创新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寻找含有分数的物品或情境,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本节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特别是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是否能够积极参与,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以便对后续的教学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