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井底车场组成
- 格式:ppt
- 大小:1.90 MB
- 文档页数:10
立体结构示意图,其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
从图中可以看出,井底车场是由主要运输线路、辅助线路、各种硐室等部分组成。
图9-1 环行刀式立井井底车场立体示意图
l-主井,2-副井;3-主排水泵硐室;4-吸水小井;5-翻笼硐室;6-斜煤仓;7-箕斗装载硐室;8-清理撤煤斜巷;
9-主井井底水窝泵房;10-防火门硐室;11-调度室;12-等候室;13-马头门;14-主变电所,15-管子道;
16-内水仓;17-外水仓;18-机车库及修理间;19-主要运输大巷;
Ⅰ-主井重车线;Ⅱ-主井空车线;Ⅲ-副井重车线;Ⅳ-副井空车线;Ⅴ-绕道
图9-2 胶带输送机上仓立井井底车场立体示意图
1-主井;2-副井,3、4、5-胶带输送机巷;6-圆筒煤仓;7-给煤胶带输送机巷;8-箕斗装载硐室;
9、10-轨道运输大巷;11-副井重车线;12-副井空车线;13-主井井底清理撒煤硐室;14-副井清理斜
巷;
15-主变电所;16-主排水泵硐室;17-水仓;18-调度室;19-机车修理间;20-等候室;
21-消防材料库;22-管子道。
第十七章井底车场井底车场:是位于开采水平,井筒附近的一组巷道与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的枢纽,担负着煤、矸、物料、人员转运任务,并为矿井的排水、通风、动力供应、通讯和调度服务,对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和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
井底车场形式分类:1、按井筒形式:立井、斜井和立井—斜井井底车场。
2、按大巷运输方式:大巷采用轨道矿车运煤和胶带运输机运煤的井底车场。
3、按矿车类型:固定式矿车运煤和底卸式矿车运煤的井底车场。
4、按按车辆在车场中行驶方式:环形车场和折返式车场两大类。
第一节井底车场构成(以固定矿车运煤的刀把式车场为例)由一系列的巷道、硐室及轨道线路组成一、固定矿车运煤刀把式井底车场组成1、轨道线路组成(1)主井重车线、空车线(2)副井重车线、空车线(3)材料车线(4)调车线(5)人车存车线(6)回车线2、巷道及硐室组成(1)与主井有关的巷道及硐室卸载硐室、井底煤仓、箕斗装载硐室、清理井底洒煤硐室、排水泵房硐室(2)与副井有关的巷道及硐室主变电所(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房(中央水泵房)、水仓、清理水仓硐室、等候室(侯罐室)、管子道及上部平台(3)其他硐室机车修理硐室、变流室、机车充电硐室、调度室、消防材料库、工具室、火药库二、调车方式1、顶推调车2、甩车调车3、专用设备调车4、顶推拉调车三、线路的长度与坡度四、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井底车场通过能力是指车场内卸载能力与线路通过能力的小者,用万吨/a 表示,以固定矿车环行式井底车场顶推调车方式为例:()44106016330115.11)1(15.1106016330--⨯⨯⨯⨯⨯+=+⨯⨯⨯=nG tK tK nG N g g N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用万吨/a 或M 万吨/a ,应比矿井生产能力大30%; G ――每辆矿车的实际载重量,吨;n ――每列车矿车数,个;K g ――矸石系数,取10%~20%;1.15――不均衡系数;t ――列车进入井底车场的平均间隔时间,单位为分钟,一般调车时间大于卸载时间,以调车时间计算,前一辆列车驶出车场,后一辆驶入;1021t t t t +++=Λt 1――进入调车线时间t 2――摘钩时间t 3――过N 2道岔时间t 4――通过线返回时间t 5――过N 1道岔时间t 6――顶推重车时间t 7――再次过N 2道岔时间t 8――沿绕道回车线进入取空车时间,弯道与直道行车速度不同,分别计算时间相加t 9――与空列车挂钩时间t 10――沿绕道回车线驶出井底车场时间,弯道与直道行车速度不同,分别计算时间相加第二节井底车场形式及选择一、大巷采用固定矿车运煤的井底车场1、环行式井底车场(1)立井环行式井底车场:卧式、立式、斜式(2)斜井环行式井底车场:卧式、立式、斜式2、折返式井底车场(1)立井折返式井底车场:梭式、尽头式(2)斜井折返式井底车场:梭式、尽头式二、大巷采用底卸式矿车运煤的井底车场1、底卸式矿车卸载原理2、大巷采用底卸式矿车运煤的折返式井底车场(1)线路布置及调车方式(2)大巷采用底卸式矿车运煤的立井折返式井底车场示例(3)大巷采用底卸式矿车运煤的斜井折返式井底车场示例三、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的井底车场(示例)四、采用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的井底车场(示例)五、小型矿井胶带车场形式及特点六、井底车场形式选择1、影响因素(1)地质条件(2)井型大小(3)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方式(4)井筒与大巷的相对位置(5)地面线路及设施的布置2、选择原则(1)与煤层赋存条件及开拓方式相适应;(2)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应有30%的富裕能力;(3)与井筒提升与大巷运输方式;(4)满足分采分运;(5)与地面线路及设施的布置相配套;(6)有利于掘进与维护。
第九章井底车场与硐室第一节井底车场的结构与形式井底车场是指位于开采水平,连接矿井主要提升井筒和井下主要运输、通风巷道的若干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筒提升和大巷运输的枢纽。
它担负对煤炭、矸石、伴生矿产、设备、器材和人员的转运,并为矿井通风、排水、动力供应、通信、安全设施等服务。
一、井底车场的结构由于矿井开拓方式不同,井底车场可分为立井井底车场和斜井井底车场两大类。
因其车场结构基本相同,故这里只讨论立井井底车场。
图9-1为我国年产0.6~1.2Mt矿井常用的环形刀式井底车场立体示意图;图9-2为3.0Mt的兖州鲍店煤矿井底车场立体结构示意图,其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
从图中可以看出,井底车场是由主要运输线路、辅助线路、各种硐室等部分组成。
图9-1 环行刀式立井井底车场立体示意图l-主井,2-副井;3-主排水泵硐室;4-吸水小井;5-翻笼硐室;6-斜煤仓;7-箕斗装载硐室;8-清理撤煤斜巷;9-主井井底水窝泵房;10-防火门硐室;11-调度室;12-等候室;13-马头门;14-主变电所,15-管子道;16-内水仓;17-外水仓;18-机车库及修理间;19-主要运输大巷;Ⅰ-主井重车线;Ⅱ-主井空车线;Ⅲ-副井重车线;Ⅳ-副井空车线;Ⅴ-绕道图9-2 胶带输送机上仓立井井底车场立体示意图1-主井;2-副井,3、4、5-胶带输送机巷;6-圆筒煤仓;7-给煤胶带输送机巷;8-箕斗装载硐室;9、10-轨道运输大巷;11-副井重车线;12-副井空车线;13-主井井底清理撒煤硐室;14-副井清理斜巷;15-主变电所;16-主排水泵硐室;17-水仓;18-调度室;19-机车修理间;20-等候室;21-消防材料库;22-管子道1.主要运输线路(巷道)包括存车线巷道和行车线巷道两种。
存车线巷道是指存放空、重车辆的巷道。
如主、副井的空、重车线,材料车线等。
行车线巷道是指调动空、重车辆运行的巷道。
如连接主、副井空、重车线的绕道,调车线,马头门线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