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万能瓶的使用精品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
化学实验中万能瓶的用法
万能瓶又叫多功能瓶,需要不同的功能时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接口方法,具体如下:
1、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瓶中不需要装任何试剂。
使用上取决于气体的密度与性质:气体不与空气反应、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如:H2),短进长出。
2、排水法收集气体:
在瓶中盛满水。
短进长出。
注意在出水导管后连接烧杯接水。
3、排液法收集气体
如果气体与水反应且与空气反应(例如NO),可以在瓶中装满其他液体(如煤油)或者可以隔绝水与气体的液体,其他同排水法收集气体。
4、洗气(除杂质)
集气瓶内装有吸收杂质的液体,长进短出。
如:除去CO中混有的CO2和水蒸气,应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混合气体应短进长出。
5、验气
集气瓶内装有验气所需试剂,通过现象来证明。
气体流向是:长进短出。
如检验CO中是否混有CO2,应通过澄清石灰水,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扩展资料:
多功能瓶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装置之一,可用于收集气体、检验气体、观察气体输出快慢,也可发挥洗气瓶的作用。
通常包括一个长导管,一个短导管。
也可能是两个长导管或两个短导管。
实际生活中
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利用类似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短管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长管连接供氧钢瓶,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也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化学实验中的“万能瓶”在中考中,涉及“万能瓶”的题目较常见,但同学们较难搞清楚、做对。
“万能瓶”:一个集气瓶,一个双孔塞,一长一短的两个导管,组合成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多用仪器。
“万能瓶”到底有哪些用途了,现我整理如下:一、气体收集(重的从下边进,轻的从上边进。
)1.向上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如CO2、O2等,气体从a端进入,空气从b端被排出;2.向下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NH3、H2等,气体从b端进入,空气从a端被排出;仪器变式:如果瓶子倒放,则在收集气体时,所有的进出气口也应该交换,如CO2、O2等气体应从b端进入,空气从a端被排出;而NH3、H2等气体应从a端进入。
3.排水集气法适合于不溶(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如H2、O2、CO等,气体都从b端进入,水从a端被排出;若想测定被收集气体的体积,可将排出的水直接引入量筒,通过水的体积即可直观读出收集到的气体体积。
二、气体干燥(气体从长管进,经过干燥剂,短管出)瓶中装入干燥剂,如浓硫酸。
需要干燥的气体都从长导管进入,从短的导管被排出的即为干燥后的气体;三、气体除杂(气体从长管进,经过反应溶液,短管出)瓶中装入适当的溶液,混合气体从长端进入,使溶液与其中的杂质反应,纯净的气体从短端被排出。
例如:瓶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
四、气体检验瓶中装入特定的溶液或药品,气体从长端进入,二者反应,产生显著现象,来证明某种气体的真实存在。
例如:瓶中装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证明CO2是否存在;瓶中装入白色的无水CuSO4固体,观察是否变蓝来说明气体中是否有H2O存在。
五、气体流量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装置。
氧气从长端进入,短导管输出氧气供病人使用。
医生可以通过水中冒出气泡的多少快慢,来确定是否有氧气输出及输出速度的快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