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起源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
尝试阐述音乐的发展流变一、音乐的起源说起音乐的起源最早我们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的封诸侯,分邦制致使国家统一而稳定,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稳固统治阶级地位和现有的统治制度,又建立了一套“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在原有的制度上加上的以乐从属礼的制度。
当时的乐是融入礼制中的,他从根本上的意义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而不是一种普通大众皆可欣赏的文化。
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礼乐制度”,专门设立了一个音乐机构,称为“大司乐”。
它可以说是我国历代音乐表演机构的前身。
“大司乐”在西周时主要是给一些诸侯的长子、长女教习舞蹈与音乐,教导乐律是为辅,主要是以乐为前提使其尊主懂礼。
可以从西周的“礼乐制度”看出我国最早的音乐是因为统治的需要而正式兴起的。
二、音乐文化的发展1、春秋战国音乐的发展西周的音乐的起源是为统治阶层,这一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主要是王室一家独大的文化,那时只存在于所谓的宫廷乐师;那时的音乐也被后世称为宫廷音乐。
但春秋时期的音乐和西周时相比已经转变为供统治阶级享乐而产生的音乐。
宫廷乐师的地位在当时也是极高的,在那一时期也出现了技艺高超的音乐乐师,例如在司马迁的《史记·十过》中记载:“师旷援琴而鼓之,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集乎廊门;再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
”可见师旷对音乐的造诣之深,在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的代表人物还有擅长弹琴的师涓,对音乐内涵极有感悟的诗文等。
春秋战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呈现了绚烂多姿的景象,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和当时的思想领域的空前开放有关。
整个的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一局面下音乐文化理论得以丰富的发展,主要有儒、墨、道三家的音乐文化理论。
儒家主张音乐的内容以“和”、“善”为首要的第一位,重礼乐制度;墨家主张“非乐”,认为“乐,非所以治天下也”;道家主张无为的自然音乐,认为“五音令人耳聋”。
可见当时既有倡导人为音乐之美,又有尊崇自然音乐之真。
音乐的起源音乐的起源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音乐。
打开电视机、收音机就能听到音乐,到音乐厅、电影院、歌舞厅,去商店、大街,都能听到音乐。
仿佛音乐已经充满了每个角落。
可是音乐是从哪里来的呢?许多研究音乐的专家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的起源相关内容,欢迎阅读!音乐的起源篇1音乐的起源在古希腊时代,便有学者对此进行过探索。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在其《诗学》中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
他又在其《政治学》中说:“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反映了性格的真相愤怒与和顺的形象、勇毅和节制的形象,以及一切和这些相反的形象,其他种种性格或情操的形象这些形象在音乐中表现得最逼真。
”而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在其《理想国》的“法律篇”中更是如此论述,认为音乐是“(模仿)善或恶的灵魂”。
这种“模仿说”在历史上影响很大,直到18世纪末,对于音乐起源的探索都没摆脱“模仿说”的巨大影响。
而后的时代,许多艺术家、理论家认为音乐起源于传达自己的情感,持这种观点的人有19世纪的法国美学家维隆(E.Veron)、20世纪英国美学家阿诺理德(L.A.Reid)等。
音乐起源于劳动的命题,曾为许多西方学者所关注。
沃拉斯切克(Walaschek)和K.毕歇尔(K.Bucher)都强调过在劳动和舞蹈中身体动作的节奏应作为音乐的源泉。
他们认为:所有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必定形成一种节奏的形式,而同样动作的周期的反复,必定可以增加工作的效率,因此,人类找寻这种可以减轻他们劳动的节奏:他们开始歌唱了。
他们认为磨坊工人歌、纺织歌、舵工歌、纤夫歌等,都是这样形成的。
这种说法是有其道理的,因此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其说法,也有明显的不足,比如除了劳动歌之外的歌曲是如何形成的?便不得而知,难道劳动歌是最早、最原始的音乐?18世纪的席勒(J.C.F.vonSchiler,1759~1805年)则在“模仿说”的基础上,提出“游戏说”的理论,他认为在模仿冲动的背后,还有着更为原始的动力,即推动模仿得以产生的游戏。
音乐的起源音乐的起源导言: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个历史时期和不同文化背景下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音乐的起源及其文化背景、音乐的功能和发展历程以及音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作用。
一、音乐的起源1.1 早期人类的音乐表达①古代人类的原始音乐②史前时期的音乐形式③孤立部落的音乐表达1.2 文明发展对音乐的影响①古代文明对音乐的贡献②宗教对音乐的影响③音乐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变革二、音乐的功能和发展2.1 音乐的情感表达①艺术音乐的情感表达②民间音乐中的情感表达方式③音乐的情感调节功能2.2 音乐的娱乐作用①音乐与舞蹈的结合②音乐的娱乐功能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③音乐在现代大型娱乐活动中的作用2.3 音乐的社会功能①音乐在社交场合中的作用②音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③音乐的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三、音乐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作用3.1 音乐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①音乐与民族特色的结合②音乐在宗教仪式中的作用③音乐作为传统仪式的表达形式3.2 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①音乐与青年文化的关系②音乐在社交媒体时代的传播与影响③音乐在社会抗议与政治运动中的角色附件:本文档附件包含了相关的音乐起源的图表和资料,供读者进一步了解和参考。
法律名词及注释:1.著作权法:指对音乐作品的创作、复制、发表等相关权利的保护法律。
2.作曲家:指音乐创作的人,通常负责创作乐曲的编排和创意。
3.演奏者:指负责演奏音乐作品的人,通常以乐器演奏或者歌唱的形式进行表达。
请注意,因为本模型输出的长度有限制,所以以上只是一个简短的范本供参考。
您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扩展和详细描述每个章节的内容。
有趣音乐知识点总结一、音乐的起源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早期历史。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显示,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简单的乐器和声音来创作和演奏音乐。
最早的乐器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三万年前的吹奏乐器,如吹奏骨笛和石笛。
而最早的歌曲记录可以追溯到大约四千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当时人们刻在泥板上的歌词被考古学家发现。
二、音乐的类型音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音乐的结构、风格、演奏方式等。
在西方音乐中,主要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爵士乐和民间音乐等类型。
而在中国音乐中,则有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类型。
每种类型的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传统,反映了不同文化和历史的风貌。
三、音乐的元素音乐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包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
这些元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
旋律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元素,它由一系列音符组成,构成了音乐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节奏则是音乐中的时间感,它决定了音符之间的时序和重复方式。
和声则是音乐中各声部之间的关系,它决定了音乐的音色和和谐度。
音色是音乐中最具个性和魅力的元素,它由乐器或声乐的特定品质和音质所决定。
四、音乐的作曲家作曲家是创造音乐作品的重要人物。
他们通过创作和编曲,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转化成音乐语言。
世界上有许多伟大的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巴赫、肖斯塔科维奇等。
他们的作品为音乐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成为后人学习和欣赏的对象。
五、音乐的演奏者音乐的演奏者是将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变成声音的人物。
他们通过技艺和表演,将音乐作品呈现给观众。
演奏者有歌手、乐手、指挥家等。
其中,指挥家是乐团演出的领导者,他通过指挥和表达,引领乐团和观众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
六、音乐的欣赏音乐的欣赏是一个主观的过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但是,要想深入地欣赏音乐,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比如,了解作曲家和作品的背景信息,学会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熟悉不同类型的音乐风格等。
音乐历史:发展与流派音乐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人类文化形式,其发展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流派。
从最早的民间歌曲到现代的电子音乐,音乐的历史演变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和流派。
下面将详细介绍音乐历史的发展与流派。
一、音乐历史的发展1. 古代音乐:音乐起源于人类语言和情感的表达,古代音乐最初是在民间产生,由劳动人民创作并演奏。
在古代文明中,音乐成为了祭祀、庆典和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世纪音乐:随着宗教的发展,中世纪的音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教会音乐、单声部旋律和键盘乐器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3. 文艺复兴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家们开始重视对音乐的科学研究,音乐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音乐注重和谐与旋律的美感。
4. 巴洛克音乐:巴洛克时期,音乐逐渐从宗教走向世俗,歌剧和器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音乐追求宏伟壮丽的效果,注重对位法和曲式的运用。
5.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时期,音乐逐渐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作曲家们追求音乐的完美和和谐。
这一时期的音乐注重旋律、和声和节奏的平衡。
6. 现代音乐: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音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现代音乐注重个性、实验和创新,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二、音乐历史的主要流派1. 民间音乐:民间音乐是音乐历史中最原始的音乐形式,它源于民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2. 古典音乐流派:古典音乐流派是音乐历史中最主要的流派之一,它注重音乐的和谐、平衡和美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3. 浪漫主义音乐流派:浪漫主义音乐流派注重情感表达和个人风格,强调音乐的个性和创新。
4. 流行音乐流派:流行音乐流派是现代音乐中最受欢迎的流派之一,它注重娱乐性和商业价值,具有广泛的受众和多样化的风格。
5. 爵士乐流派:爵士乐流派是一种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的现代音乐形式,它注重即兴演奏和现场表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6. 电子音乐流派:电子音乐流派是近现代出现的音乐流派,它借助电子设备和数字技术进行创作和制作,具有多样化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流行音乐是一种风靡全球的文化现象,它与时代、社会、技术等因素息息相关,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变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1. 音乐的起源最早的音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文明起源。
在贝肯德里(Funerary Bed)的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前的木偶,这些木偶身上善于音的小曲管制作雕刻,明确了那个时代存在音乐的实证。
同时,埃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也都有出现过各种乐器和音乐表演。
2. 古代音乐在古代文化中,音乐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语言,神秘的音符和和谐的旋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在古代欧洲,古希腊文化中的音乐是通过口传记忆的方式保存下来的,这些音乐通过演唱、弹奏等形式传承下来。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演奏和表演是符号的和谐体现,在作者、曲调、演奏员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不同的乐器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琴被视为高雅的乐器,笛子被视为庄重的乐器等。
3.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形式开始发生改变。
在19世纪初,浪漫主义和民间文化的崛起也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个时期,音乐家们拒绝传统音乐的束缚,开始创作具有新意和创意的作品。
重点放在表达情感和情绪上,多运用和声手法和动态符号塑造作品的情感深度。
此外,管弦乐也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出现,成为交响乐和管弦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流行音乐的产生流行音乐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
起初的流行音乐是由民间音乐和百老汇音乐会等元素共同演绎而成的,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精彩的表现形式,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欢迎。
在20世纪20年代,电影的兴起使流行音乐更加盛行。
音乐电影是一个重要的新兴娱乐形态,青少年都喜欢通过电影来了解音乐新潮流。
5. 流行音乐的多元化流行音乐在20世纪后期和21世纪初期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流行音乐变得更加多元化,包括摇滚、爵士、流行和嘻哈音乐等多种音乐形式。
流行音乐的作曲家们也开始尝试创作更具挑战性的作品,包括跨界合作、计算机编曲等技术实验。
第一章 远古及夏商的音乐1、劳动起源说—[奥]瓦勒谢克 [德]布赫尔“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站在这种观点基础上的学者则认为,“音乐起源于劳动”。
2、模仿说—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英国教育家克维斯特认为,人类从自然的音响中得到了灵感,继而模仿这些音响创作了音乐。
3、异性求爱说——[英生物学家达尔文是这种观点的代表。
在观察鸟类时他看见雄性向雌性求爱时往往发出悦耳的声音,由此联想到人类音乐的起源,即认为其起源为男性向女性求爱时表达的美妙歌声。
4、巫术说——[英]爱德华 泰勒 法国音乐家孔百流,我国学者王国维起源于巫术。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巫,祝也。
女能事无形,也舞降神。
”5、游戏说——[德]席勒6、信号说——[德]斯顿普夫7、太一说——[中]《吕氏春秋 仲夏记》有载 8、潜意识说—— [瑞士]荣格9、情感表达说——[中]《诗序》 [法]卢梭法国思想家卢梭,英哲学家斯宾塞认为人在兴奋激动时所产生的抑扬语调即为歌曲。
诗、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
内容包括:狩猎:一首远古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表现原始人们用竹做弓,发射石弹狩猎的内容。
与自然斗争——部落战争——宗教——《咸池》——尧帝《韶》(箫韶、九歌、九辩)——舜帝《大濩》《桑林》——商代乐舞,歌颂商汤伐桀 《大武》周代乐舞,歌颂武王伐纣,是一部武舞,埙,角,籥,龢,言 贾湖骨笛:1987年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中出土的20余支骨笛,用猛禽的翅膀骨制成,其中一支骨笛可测音,有七个音孔,吹出完整七声,碳十四测定,距今8000年,比河姆渡骨笛时间早,但比后者复杂完善。
打击乐器:鼓,磬,钟第二章 周代的音乐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6个据说 从黄帝开始历代流传下来的代表性乐舞,是颂扬先秦不同 时期创业首领或帝王的文治武功,用途主要是为了祭祀天 地山川祖宗,特点是规模宏大诗歌舞一体,声调平缓,表 现一种庄严和中庸的情绪,具有严肃静穆之感。
音乐的历史和发展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自古至今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充当着文化传承、表达情感、放松身心的重要工具。
然而,音乐的历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才得以形成现今的多元化风格。
本文将从古代的音乐起源,探索音乐的历史和发展。
1. 音乐起源人类最早的音乐形式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那时候,人类还处于落后的时代,生活在仅有野兽、石器的环境下,但是他们却已具备了某些创造贡献的本质。
在狩猎、祭祀、战争等场合,人们通过发声或者敲击物体等方式,创造出一些唱歌、舞蹈、击鼓的节奏。
这些节奏发挥着人类社会交流和早期文化形成的作用,成为音乐起源的重要建立。
2. 古代的音乐尽管古代音乐形式十分朴素,但是它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断时期,古埃及、古希腊等国家都拥有自己的音乐文化。
在那个时代,教堂成为音乐发展的最主要场所,根据宗教工作的需要,许多重要的宗教音乐都逐渐形成。
例如,谜样的庆祝音乐和经文音乐都是从其中发展出来的。
在中国,长笛、箫和琵琶等琴舶器乐逐渐出现,随着当时的戏曲文化的兴起,形成了许多著名的曲调例如《青玉案》、《霸王别姬》等等。
3.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是音乐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古典音乐的重要人物和阵容。
这一时期的音乐,注重个人表达和形式美学,启发着很多今天流行和古典音乐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曲家比如巴赫、莫扎特在音乐领域创造了许多世界经典音乐,这些音乐至今仍然在古典音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激发了许多作曲家、钢琴家和歌唱家的灵感。
4. 近现代音乐的发展19世纪的欧洲,是古典音乐的黄金时代。
然而该时期亦有大量的音乐家试图推翻传统观念,试图改革古典音乐的形式和文化特性。
在工业革命和媒体技术的带动下,音乐带着戏剧性的进步发展,诞生了许多新的音乐形式,如摇滚乐、爵士乐、流行音乐等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合成器和录音技术迅速发展,音乐的制作和传播途径也得到了革新。
音乐的起源名词解释音乐是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甚至向后世传递文化和历史。
对于音乐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理论,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音乐起源学说进行解释。
1. 自然声音起源论自然声音起源论认为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
在远古时代,人们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他们聆听风声、水流和鸟鸣等声音,逐渐开始模仿这些声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
这一理论认为,音乐最初是人们表达与大自然的联系和情感的方式,它是人类对周围环境的反映和表达。
2. 社会交流起源论社会交流起源论认为音乐的起源与人类的社会行为和交流有关。
音乐在人类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交际和团结作用,原始社会的人们通过音乐来示意集会、表达情感和分享他们周围的经验。
这种理论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并认为音乐在人类社会中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化和发展息息相关。
3. 身体节奏起源论身体节奏起源论认为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体的自然节奏。
人类具有自然的身体节奏,比如心跳、呼吸和行走时的脚步声等,这些节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音乐的发展。
人们开始模仿和改变这些身体节奏,创造出有意义的声音和节奏,从而演变为具有自身特点的音乐。
这一理论认为,人体的节奏感对音乐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语言起源论语言起源论主张音乐的起源与人类语言的发展密切相关。
人类的语言具有音调、节奏和重复等特征,这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与音乐的本质相似。
音乐最初可能是人们通过模仿语言的声音和节奏来表达情感和交流信息的一种方式。
随着语言的发展,音乐也逐渐演变为独立的艺术形式,但仍保留了与语言相关的特征。
5. 情感表达起源论情感表达起源论认为音乐的起源与人类情感表达和情绪交流密切相关。
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人们通过音乐来表达高兴、悲伤、愤怒等情感。
音乐能够触动人们的情绪和感受,带给人们积极的情绪体验。
这一理论认为,音乐最初是人们借助声音和节奏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逐渐发展成独立的艺术形式。
音乐的起源:1,异性求爱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0-1882)2,模拟自然说(英国出版家克威斯特古希腊哲学家漠克利特)3,信号说(德国心理学家修顿普特)4,劳动语言说马克思5,语言抑扬说(法国哲学家卢梭英国哲学家史宾塞)6,太一说7,音乐与巫术(法国音乐家孔百流)音乐的内容:1,有关狩猎活动的:黄帝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2,有关农牧生产的:葛天氏之乐3,有关自然灾害的:朱襄氏之乐:士达五弦乐4.关于战争的:舜时,禹对苗人的战争原始乐舞的内容:葛天氏之乐蜡辞朱襄氏之乐云门咸池萧韶大夏大大武主要乐器:1击乐器:最重要的乐器是鼓磬:一种石制乐器编磬2,吹管乐器:1,埙:我国最古老的旋律乐器2.骨笛骨哨骨笛——河南舞阳县贾湖骨笛,最古老的乐器,是我国音乐文化9000年可考的依据。
20支,距今9000年。
音孔不一,五、六、七、八。
七音笛居多,保存完整。
②骨哨,陶埙(浙江余姚河姆渡,一孔)、籥。
③鼓——山西陶寺鼍鼓,永登土鼓,商代双鸟饕餮纹铜鼓。
二.夏商时期。
1.音乐发展:与远古乐舞性质不同,有阶级烙印。
①《大夏》:歌颂夏禹治水。
②《大濩》:歌颂商汤伐桀。
③巫乐:求雨,驱鬼逐疫,出征。
礼乐制度:公元前1058年制定了礼乐制度,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如:八佾之舞佾:舞队八人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士(二佾)雅乐制度:是在礼乐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演奏的音乐(典雅纯正)特点:1,以齐秦为主2,曲调简单3,节拍缓慢后雅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内容与颂相似,所以场合亦大体相同;小雅比较接近于民歌或者根据民歌加工改编而成。
常用于士大夫饮酒礼中,唱时用瑟或琴伴奏,称为弦歌西周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颂雅雅房中乐四夷之乐1,颂:大典乐歌,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以及两君相见等重要典礼中内容:史诗性的,往往带有一些神话色彩,音调也以缓慢为特色,但比六代之乐可能要清越一些唱时用瑟伴奏2,房中乐:后妃们在宫中侍宴时演奏的乐歌,以周南,召南之类民歌为主,唱时不用钟,磬,只用琴,瑟伴奏3,四夷之乐:秦,楚,吴,越等边区各名族的音乐,多属歌舞性质,伴奏以吹奏乐器为主4,六代之乐:历代传下来的六部大型乐舞黄帝云门祭天神;尧大咸祭地神;舜大韵祭四望;禹大夏祭四川;汤大祭先砒;周武王大武祭先祖西周的音乐机构:1,周王朝为施礼乐,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宫2,周朝王家的音乐机构归大司乐领导3,周朝音乐机构的主要职能:音乐行政,音乐表演,音乐教育西周的音乐教育:1,音乐教育的目的:为巩固周王室的阶级统治2,教育对象:主要是王和贵族子弟(即世子和周子)3,学习的内容:主要有音乐美学理论演唱艺术和舞蹈艺术4,音乐的学习年龄:13-20岁音乐发展:1礼崩乐坏2,郑卫之音:a褒:音声之至妙b贬:乱世之音也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由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共五百多年间(大约在公元前1066-541年左右)各类音乐作品的歌词305首,大多是江汉,黄河流域一带的民歌诗经中歌曲的分类:风土之音“风”:十五国风,共有106篇,黄河流域以及江汉流域一带的民间歌曲,最优秀,多达十几种曲式手段,表现手法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