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贸易法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解析国际贸易法国际贸易与关税的法律规定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法律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中,国际贸易法和关税法是调节国际贸易和关税的主要法律规定。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法以及国际贸易与关税的法律规定进行解析,以便增进对这一领域的理解。
1. 国际贸易法概述国际贸易法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法律学科,旨在确保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促进各国经济的繁荣。
国际贸易法主要涉及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政策等领域。
2. 国际贸易法的来源国际贸易法的主要来源包括国际法、国际公约、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和裁决。
国际贸易法的权威性和适用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3. 国际贸易的关税法律规定关税是国家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费,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涉及的关税法律规定主要包括关税税率、关税配额和关税减免等方面。
3.1 关税税率关税税率是指进口或出口商品应缴纳的税款的比例。
各国通过制定关税税率来保护本国产业或收取税收。
关税税率的确定往往与商品的性质、来源国以及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有关。
3.2 关税配额关税配额是指对特定商品在一段时间内进口数量的限制。
某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或平衡国际贸易,会设置关税配额,并规定超过配额限制的进口商品需缴纳更高的关税税率。
3.3 关税减免关税减免是指对特定商品或特定进口来源国的商品实施减免关税的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促进贸易便利化和国际合作,提升经济发展和贸易流通效率。
4. 国际贸易法与关税的联系国际贸易法与关税紧密相关,两者相互促进和影响。
国际贸易法的规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际贸易的自由度和公平性,而关税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际贸易法的约束和调节。
4.1 国际贸易法的调整作用国际贸易法通过制定规则和程序,对国际贸易进行调整和规范,以确保贸易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贸易法规定了贸易合同的约束力、不正当贸易行为的禁止以及纠纷解决的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法的主要内容第一章国际货物买卖
1.《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主要内容。
2.关于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的名称,并了解《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公约》的内容。
3.我国在核准《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时提出的两项保留。
4.国际货物买卖的两种主要国际贸易惯例的名称及其约束力。
5.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及其13种贸易术语的内容。
6.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关于合同成立的规定,把握要约(发盘)和承诺(接受)的概念、条件(特征),以及发盘的撤回和撤销的概念、条件和区别。
7.买卖双方的义务的内容以及违反义务的救济措施。
8.了解公约对所有权和风险移转的规定。
第三章国际货物运输
1.国际海上运输法中关于提单的规定,其中规定提单的国际公约、提单的特征(作用)、分类以及提单的转让流通性是重点中的重点。
2.关于提单的三大国际公约的比较:主体、责任期间、诉讼时效、免责事由等。
3. 关于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公约以及异议期间和时效期间。
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1.可保利益的概念及其应具备条件。
2.承保风险的类别、范围;推定全损、共同海损的定义。
3. 国际海洋运输保险合同的主要条款。
国际贸易法的主要内容国际贸易法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各个方面,包括贸易规则、贸易政策、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等。
本文将介绍国际贸易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意义和影响。
1. 贸易规则国际贸易法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贸易规则。
贸易规则涉及到国家之间的贸易行为和贸易制度,旨在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
其中最重要的是《世界贸易组织协定》(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greement,简称WTO协定),它规定了各个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行为和贸易政策的规则。
WTO协定包括贸易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约束、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救济措施等内容。
成员国必须遵守这些规则,并通过国内立法将其纳入国内法律体系。
2. 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涉及到国家对外贸易的各种政策措施,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措施、进出口限制等。
贸易政策的制定旨在保护国内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利益。
然而,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政策必须符合国际贸易法的规定。
例如,WTO协定规定了关税减让和市场准入的原则,成员国之间不得实施歧视性贸易政策。
因此,贸易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守国际贸易法的规则和限制。
3. 贸易争端解决国际贸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由于贸易争端不可避免,各个国家之间在贸易方面会出现争议。
为了解决这些争端,国际贸易法规定了各种机构和程序。
最重要的机构是WTO的争端解决机构,它负责处理WTO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争端。
争端解决机构通过听证、调解和仲裁等方式解决争端,并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存在和运作对于国际贸易的稳定和可预测性至关重要。
它能够解决贸易争端,促进各国合作和贸易发展。
4. 意义和影响国际贸易法的主要内容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它确保了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化,为各国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其次,它规范了贸易行为,限制了各国对贸易的不当干预和歧视。
第三章国际贸易法概述3.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调整范围、渊源和发展1.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调整范围和渊源(1)概念国际贸易法是调整各国间商品、技术、服务的交换关系以及与这种交换关系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国际公约、国际商业惯例以及各国有关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制度、法令与规定。
(2)调整范围①国际货物买卖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有关运输、保险与支付方面的法律;②有关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与制度;③国际许可贸易,即有关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版权的跨国转让和国际保护方面的法律与制度;④国际商品制度;⑤有关政府管理贸易方面的法律与制度。
(3)渊源包括:①国际公约与区域性条约;②国际双边协定;③国际商业惯例;④各国国内有关贸易方面的法律规定;⑤国际组织发表的宣言与决议;⑥跨国公司及同业公会制定的标准合同。
2.国际贸易法的产生与发展(1)中世纪的商人法(Lex Mercantoria或称Law Merchant)中世纪的商人法是古老的商业习惯法。
其特点在于:①国际性。
它是普遍适用于欧洲各国以及东、西方贸易的共同法律。
②行业性。
它是只适用于商人之间交易的习惯法。
③由专门的商事法庭(pie powder)审理。
(2)国际贸易法的编纂和统一①法国率先于1673年和1681年先后颁布了两部商事法典:《商事条例》和《海事条例》。
1807年根据这两个条例颁布了《商法典》,1804年颁布《拿破仑民法典》,从此形成了欧洲大陆民、商分立的法律制度。
以后又有德国于1861年制定了《商法典》、1900年制定《民法典》等等,而意大利、土耳其等国家则采用了民商合一的法律制度。
②这些统一法与中世纪的统一的商人法不同点在于:a.中世纪的商人法是杂乱无章的,从习惯发展成法律;而新的国际贸易统一法是由一定的机构审慎地编纂制定并以公约或文件形式加以公布的。
b.新的国际贸易统一法的国际性是以主权国家的认可与同意为前提的,不具有超国家的特性。
国际贸易法(本)国际贸易法(本)第一章:国际贸易法概述1.1 国际贸易法的定义1.2 国际贸易法的重要性1.3 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历程1.4 国际贸易法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国际贸易组织2.1 世界贸易组织(WTO)2.1.1 WTO的成立和发展2.1.2 WTO的组织结构和功能2.1.3 WTO的争端解决机制2.2 国际货物贸易的调整机构2.2.1 国际贸易的一般责任原则 2.2.2 国际贸易的特殊责任原则第三章:国际贸易合同法3.1 国际贸易合同的基本概念3.2 国际贸易合同的要素3.3 国际贸易合同的订立3.4 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3.5 国际贸易合同的争议解决第四章:国际货物买卖法4.1 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概念4.2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内容4.3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履行4.4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4.5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争议解决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法5.1 国际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5.2 国际海洋运输法5.2.1 国际海洋运输合同的主要条款5.2.2 各类国际海洋运输合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5.3 国际航空运输法5.3.1 国际航空运输合同的主要条款5.3.2 各类国际航空运输合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5.4 国际陆运运输法5.4.1 国际陆运运输合同的主要条款5.4.2 各类国际陆运运输合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第六章:国际支付与结算法6.1 国际支付与结算的基本概念6.2 国际信用证法6.2.1 国际信用证制度的基本原理6.2.2 国际信用证的开证和使用6.3 国际托收法6.3.1 国际托收的基本程序6.3.2 国际托收的法律关系6.4 国际支付保函法6.4.1 国际支付保函的基本概念6.4.2 国际支付保函的使用和效力第七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7.1 国际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7.2 国际专利法保护7.2.1 国际专利法的构成要素7.2.2 国际专利法的申请和保护程序 7.3 国际商标法保护7.3.1 国际商标法的构成要素7.3.2 国际商标法的申请和保护程序 7.4 国际著作权法保护7.4.1 国际著作权法的构成要素7.4.2 国际著作权法的申请和保护程序第八章: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8.1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的基本概念8.2 争端解决的程序8.2.1 争端解决的提起和受理8.2.2 争端解决的争议调解和仲裁8.2.3 争端解决的上诉和执行章节附录:附件1: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模板附件2: 国际贸易支付方式汇总表附件3: 国际海洋运输合同范本附件4: 国际航空运输合同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 国民待遇原则 - 指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对本国和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企业一视同仁的待遇原则。
第三章国际贸易法概论3.1 复习笔记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和体系1.概念国际贸易法是调整跨越国境的贸易活动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包括调整平等主体间的商业交易活动的私法规范和国家对贸易活动进行管理的公法规范。
国际贸易法的渊源主要表现为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和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立法、规章。
2.调整范围和体系(1)调整范围国际贸易法主要调整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贸易法的主要部分是调整国际货物贸易的规范。
(2)体系①从根本上讲,任何领域的国际贸易法律规范都应包括商事规范和管理规范两大部分。
这在国际货物贸易法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②但这一特点在国际技术贸易,尤其在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规范中表现得不充分。
a.货物贸易中的合同制度可以同样适用于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任何贸易的开展都需要交易双方在合同基础上履行义务、享有权利,而根据一般的论述方式和次序,相同的内容一般不在后面的内容中重复,除非存在特殊的规范。
b.无论是技术贸易还是服务贸易,一般都与货物贸易相关。
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技术贸易规范一部分规定在货物贸易规范当中,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而关于知识产权的规定也限于与贸易有关的方面。
③在服务贸易中,由于服务贸易的范围广泛,原属于传统国际贸易法(货物贸易法)领域的内容,按服务贸易的定义;本应属于服务贸易领域,如货物运输、货物保险、货款支付,但从贸易程序和结构上看,以统一集中于货物贸易领域为好。
这就造成国际贸易法体系中技术贸易、服务贸易法律规范中主要是管理规范的现状。
④随着国际贸易法的进一步发展和相关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法的体系也会经历不断演变的过程。
二、国际贸易法的历史发展与统一1.国际贸易法的历史(1)国际贸易法最早的表现形式是行业习惯。
罗马帝国之前,在地中海即开始有调整向外国人销售货物和海上运输的规则。
(2)在中世纪,随着国际贸易的复兴,在商人经商的城市中出现了处理商人纠纷的专门法庭,执行调整商人的法律——商人法(lexmer catoria)。
第三章国际贸易法概述第一节概念、调整范围、渊源和发展国际贸易法是调整各国间商品、技术、服务的交换关系以及与这种交换关系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国际公约、国际商业惯例以及各国有关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制度、法令与规定。
调整范围:1、国际货物买卖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有关运输、保险、与支付方面的法律;2、有关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与制度;3、国际许可贸易,即有关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版权的跨国转让和国际保护方面的法律与制度;4、国际商品制度;5、有关政府管理贸易方面的法律和制度。
归纳起来,国际贸易法的渊源有:1、国际公约与区域性公约2、国际双边协定3、国际商业惯例4、各国国内有关贸易方面的法律规定。
5、国际组织发表的宣言与决议。
产生与发展中世纪的商人法的特点:1、国际性2、行业性3、由专门的商事法庭审理国际贸易发的统一和编纂法国率先于1673年和1681年先后颁布了两部商事法典:《商事条例》和《海事条例》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欧洲各国正忙于颁布他们各自的国内法时,一些国际组织和法学家就在致力于国际贸易法的统一与编纂等工作。
第二节施米托夫与国际贸易法学施米托夫(Clive.M.Schmitthoff)(1903~1991)国际贸易法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联合国法律顾问和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主席.1996年施米托夫受聘为联合国法律顾问并以此身份起草了建议成立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的报告,1986年该委员会正式成立.作为世界著名的法学家,施米托夫是个杰出的理论家,又是一个杰出的实践者,他用一生的精力构筑了国际贸易法学的理论框架,他对创设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及其开展各项活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教学和研究成果,是世人研究国际贸易法学的不可多得的文献.其主要著作有《国冲突法》《出口贸易》,《国际贸易法的渊源》,《国际贸易惯例的解释与适用》有等。
第四章国际货物贸易法第一节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国际货物买卖公约《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1930年开始起草,1935年初稿完成,二战原因中断一段时间,1964年4月25日在海牙会议上通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章节笔记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一、国际贸易的概念与特征1. 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也称为世界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居民和企业为了满足各自的需求,通过跨越国界的方式进行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活动。
这种交换活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通过第三方的间接交换。
2. 国际贸易的特征(1)跨国界性:国际贸易涉及到不同国家或地区,交易双方跨越国界进行经济活动。
(2)交换性:国际贸易是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交换过程,涉及到价值的转移。
(3)风险性:由于涉及不同国家,国际贸易面临更多的风险,如汇率风险、政治风险、信用风险等。
(4)规范性:国际贸易需要遵守国际法律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
(5)复杂性:国际贸易涉及到不同的货币、文化和法律体系,交易过程较为复杂。
二、国际贸易的历史与发展1. 古代国际贸易(1)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最早的贸易形式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2)奴隶社会的贸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出现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3)封建社会的贸易:封建社会时期,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促进了东西方的商品交流。
2. 近代国际贸易(1)地理大发现: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的探险活动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
(2)工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3)金本位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金本位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稳定的货币体系。
3. 现代国际贸易(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贸易受到战争影响,出现萎缩。
(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关贸总协定(GATT):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成立推动了贸易自由化。
(4)WTO时代: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国际贸易的分类1. 按照商品流动方向分类(1)出口贸易:本国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外市场。
(2)进口贸易:外国生产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
国际贸易法概述国际贸易是国家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对于国际贸易法的需要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发展和主要规则等方面进行讲解。
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国际贸易法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与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私人间的商贸往来。
它是规范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体系,包括适用于贸易特定活动的条款、规则、条约和惯例等。
国际贸易法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各国之间的贸易利益和权益,促进贸易的自由化,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如果没有足够的法律支持,国际贸易发展的规则和节奏就可能会变得混乱,甚至出现误解和争端。
二、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左右的巴比伦王国。
接着,随着大航海时代和近代国际贸易的兴起,国际贸易法的发展逐渐成熟。
20世纪初,国际贸易规则还被广泛地视作国家主权范畴,缺乏有效的国际贸易法律框架。
直到二战后,世界各国联合起来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框架,形成了国际贸易法的基础框架。
三、国际贸易法的主要规则1. WTO协议WTO是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缩写。
成立于1995年,是一个全球性的机构,旨在通过实施公平、预测性和平稳的贸易规则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WTO下面的主要协议包括《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服务贸易协定GATS》、《知识产权协议TRIPS》等。
其中,GATT协议是国际贸易法最古老、也是最基础的协议,规定了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2. 装运申报单协定装运申报单协定是国际贸易法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要求出口商为每一件货物填写一张详细的装运申报单,并向海关提交这些申报单。
这个协定对海关监管和反欺诈非常重要,有助于保护贸易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3. 跨国公司行为准则跨国公司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 for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是联合国(UN)推出的在国际贸易领域发挥监督作用的工具。
第三章国际贸易法概述
第一节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调整范围、渊源和发展
一.国际贸易法的概念、调整范围和渊源
*概念:是调整各国间商品、技术、服务的交换关系以及与这种交换关系有关的各种法律制度与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国际条约、国际商事惯例以及各国有关对外贸易方面的法律、制度、法令和规定。
*调整范围:
(1)国际货物买卖以及与之相关的运输、保险与支付方面的法律;
(2)有关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与制度;
(3)国际许可贸易,即有关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版权的跨国转让和国际保护方面的法律与制度;
(4)国际商品制度
(5)有关政府管理贸易方面的法律与制度
*法律渊源指:(1)主权国家使用的法律规则;(2)这些规则的来源
国际贸易法的渊源有:
1.国际公约与区域性条约;
2.国际双边协定;
3.国际商业惯例;
4.各国国内有关贸易方面的法律规定;
5.国际组织发表的宣言与决议
6.跨国公司及同业公会指定的标准合同
二.国际贸易法的产生于发展
(1)中世纪的商人法(古老的商业习惯法)
特点:1.国际性 2.行业性 3.由专门的商事法庭审理
(2)国际贸易法的编纂和统一
法国率先于1673年和1681年先后颁布了两部商事法典:
《商事条例》《海事条例》
1804年《拿破仑法典》...........................等等
*这些统一法与中世纪商人法的不同点在于:
中世纪的商人法新的国际贸易统一法
杂乱无章,是从习惯发展到法律一定的机构审慎地编撰制定并以公约
或文件形式加以公布的
国际性是以主权国家的认可与同意为
前提的,因此,不具有超国家的特征
突破了传统的商法的界线,加进了国家
调整和管制贸易的内容
(3)国际贸易法的新发展
新的特点:(1)国际贸易法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且与其他法律学科交叉联系的特点更为突出。
(2)国家管理贸易的手段从关税领域扩展到非关税领域。
(3)几乎与世界贸易组织同时诞生的区域性贸易集团以及日益增多的双边贸易安排所产生的贸易法规。
(4)随着国际贸易组织的成立和新成员的扩大,许多国家都按照世贸组织各协议的要求或修改了国内的现行贸易法规或颁布新法。
*2001年中国入世,颁布相关法律法规,《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
*2004年《对外贸易法》
第二节施米托夫与国际贸易法学
施米托夫是国际贸易法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联合国法律顾问和联合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
*施米托夫对国际贸易法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建立了现代的国际贸易法的理论体系。
他认为,国际贸易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民族国家出现以前,当时的国际贸易法采取的是中世纪商人习惯法的形式。
第二阶段,上述普遍性的商人习惯法被纳入承袭了中世纪社会封建等级制度的各民族国家的国内法。
第三阶段是当代。
即具有旧的商人习惯法特征的国际主义概念的复归。
*“国际法—国内法—国际法”发展圈子
他总结的国际贸易法的特征:
1.是其相对独立于国内商法
2.是利用公司这个商业形式作为单个交易的当事人一方
3.国际贸易法与公法之间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