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政治概况共21页
- 格式:ppt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25
辛亥革命的简介_辛亥革命的分析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以及社会上诸多方面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辛亥革命的简介,希望你喜欢。
中文名称:辛亥革命参战部队:革命党人、清军战争结果:清帝退位,民国建立时间:1911年10月10日~1912年2月12日地点:中国人物:孙中山袁世凯辛亥革命的详情保路运动1911年5月,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四川保路运动尤为波澜壮阔。
1911年6月中旬,四川保路运动升级,清政府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抽调包括湖北新军在内的多省力量前往四川弹压暴动风潮。
这一事件对湖北影响很大,前往四川的湖北新军部队是革命党人占多数的新军三十二标,但是他们拒绝到四川,准备在进军荆州和宜昌的路上杀掉大臣端方。
被居正阻止。
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
武昌首义9月23日,湖北境内最有影响的两个革命组织共进会、文学社宣布合并,大家决定日后不再分彼此,一律统称“武昌革命党人”。
第二天召开干部会议,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
10月10日晚7时,武昌城外塘角的辎重营和城内工程第八营几乎同时发动,各标营继起,经一夜苦战,11日晨革命军占领总督署,全城光复,首义成功。
汉阳、汉口也先后为革命军占领。
武昌起义的胜利,在全国得到了连锁反应,各省革命党人纷纷行动起来。
至11月底,全国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的有14省。
成立政府12月18日,袁世凯的代表唐绍仪和革命军政府的代表伍廷芳在上海开始和谈。
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代表会议决定以南京为中央临时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随即自武汉齐集南京。
1912年元旦,孙中山到南京就职,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告全国同胞书》等文件,正式宣告中华民国的诞生。
1月22日,孙中山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即向临时参议院推荐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中国历史》教材第九章第一节“辛亥革命”的内容,详细讲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爆发原因、过程及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1. 辛亥革命的背景:清朝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2. 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的经过及其在全国的影响;3. 辛亥革命的过程:各省光复、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南北议和;4. 辛亥革命的影响:清朝灭亡、民主思想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认识到清朝晚期的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民众疾苦;2. 让学生掌握辛亥革命的过程,理解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影响;2. 教学重点: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清朝灭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辛亥革命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2. 讲解:详细讲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爆发、过程及影响;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4. 例题讲解:讲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强调其在全国的影响;5.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辛亥革命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六、板书设计1. 辛亥革命背景: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民众疾苦2. 辛亥革命过程: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南北议和3. 辛亥革命影响:清朝灭亡民主思想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辛亥革命的背景。
(2)阐述武昌起义的过程及影响。
(3)分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答案:(1)辛亥革命的背景:清朝晚期的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民众疾苦。
(2)武昌起义的过程及影响: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发动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宣布成立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连锁反应,各省纷纷宣布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