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矸石场生态恢复工程设计(上)

矸石场生态恢复工程设计(上)

矸石场生态恢复工程设计(上)
矸石场生态恢复工程设计(上)

目录

1引言 (1)

1.1煤矸石废弃地的形成 (1)

1.2煤矸石的理化性质 (1)

1.2.1煤矸石的物理性质 (1)

1.2.2煤矸石的化学性质 (2)

1.3煤矸石的危害 (2)

1.3.1煤矸石堆积侵占大量土地 (2)

1.3.2煤矸石淋溶水污染危害 (2)

1.3.3煤矸石自燃对大气的危害 (3)

1.3.4煤矸石粉尘危害 (3)

1.3.5煤矸石对环境景观的危害 (3)

1.3.6其他危害 (3)

1.4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及目的 (3)

1.4.1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3)

1.4.2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4)

1.4.3研究目的 (4)

2国内外矸石废弃地治理的研究现状 (6)

2.1国内治理矸石废弃地的进展 (6)

2.2国外治理矸石废弃地的进展 (7)

2.3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9)

2.3.1存在问题 (9)

2.3.2问题存在的原因 (10)

3研究结果 (11)

3.1矸石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 (11)

3.1.1划分的目的 (11)

3.1.2划分的意义 (11)

3.1.3矸石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 (12)

3.1.4矸石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 (13)

3.1.5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评价 (14)

3.2矸石废弃地生态景观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15)

3.2.1设计目标、原则 (15)

3.2.2生态景观规划 (17)

4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技术措施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景观绿化工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5综合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6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9)

1引言

自然界中凡是能提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任何形式的物质均可称为自然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不可再生资源而言,提高其利用效率,保护环境,提倡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旋律。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生产废弃物排放之间的关系,强化环境的价值观念和生态道德,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抑制环境污染的发生,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1]。作为我国经济生产主要能源的煤炭工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的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周边景观受到破坏,农作物减产等[2,3]。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已不单单是一个环境污染问题,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煤矿废弃地区域进行景观恢复与生态景观重建[4]。

1.1煤矸石废弃地的形成

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包括岩石巷道掘进时产生的掘进矸石,采煤过程中从顶板、底板和夹在煤层中的岩石夹层里采出来的矸石,以及洗煤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洗矸石,一般常将采煤过程和洗煤厂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矸石叫煤矸石[5]。煤矸石是矿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主要采用绞车提升、翻矸机倾倒排放,自然成堆,露天堆放,理化性质异于普通岩石[2,6]。

1.2煤矸石的理化性质

1.2.1煤矸石的物理性质

煤矸石长期露天堆放,在地球重力、大气降水、外力作用以及自燃作用下,坚硬的大块岩状研石变成大小不等的碎状岩块。其中砂砾约占70%,粉粒占10%左右,通透性良好。据研究表明,矸石堆表层风化物容重为1.2Kg/m3,孔隙度约为40%,含水量8.1%-10%,空气含量35.8%[7],夏季高温地表可达40-50℃,自然安息角一般为37°左右,表面风化程度不一,基质层薄,基质的理化性质及水、气、热状况差,肥力低下,极其干旱,遇高温容易发生自燃。

各煤矿由于所处位置不同、煤层成因不同、地质条件与采煤技术相异等因素,煤矸

石的岩石组成差异也较大,成分较复杂[8],主要由页岩(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粉砂质页岩),泥岩类(泥岩、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砂质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碳酸岩类(泥灰岩、灰岩)及煤粒、硫结核组成[9]。炭质泥岩、炭质页岩风化很快,一般半年内即可风化成碎屑,泥质和钙质的砂岩、粉砂岩也较易风化。

1.2.2煤矸石的化学性质

煤矸石的化学组成是评价其环境效应最基本的数据,因成因、层位不同,其化学组成也各异。一般而言,其常量组分为C、Si、Na、K、Ca、Mg、S、Fe等,通常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余运波等[10]报道表明,煤矸石样化学成分中SiO2和A12O3占较大比例,此外还赋存多种微量元素,如Be、Cu、Pb、As、Mn、Cr、Cu、Hg、Zn、Ba。

1.3煤矸石的危害

1.3.1煤矸石堆积侵占大量土地

煤矸石露天排放,侵占大量土地。据统计[11],我国矸石产量约为原煤总产量的15%-20%,已累计储存量达70亿t,占地70Km2,而且以年排放量15亿t(占地67Km2)的速度增长,而矸石的综合利用率尚不到15%,约300万t,余下矸石多采用圆锥式或沟谷倾倒式自然松散地堆放在矿井四周,如果矸石堆积过高、坡度过大、受到人为干扰影响,或受到爆炸或暴雨侵蚀时,就容易形成坍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2],如枣庄煤矿北煤井一矸石堆,1994年发生坍塌时导致17人死亡,7人受伤。

1.3.2煤矸石淋溶水污染危害

煤矸石在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条件的作用下易发生物理风化的剥蚀作用和化学风化,矸石中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如铅、铬、汞、砷等渗入土壤,污染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径流的渗流作用而污染研石堆周围土壤,如果地下水径流缓慢或排水不畅,水体中的HCO3-,Mg2+,ca2+、K+,Na+容易造成滞流区土壤盐渍化,从而破坏土壤结构,损害地表植被,生物生产力降低,使农田作物减产。一般情况下,盐渍化土壤可使水稻减产50%-60%,蔬菜减产20%-30%。煤矸石中的重金属元素通过淋溶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生物放大,对生物产生毒害。

1.3.3煤矸石自燃对大气的危害

温度达到燃点时(煤的燃点一般为360℃),煤矸石堆中的残煤及其它可燃物便可自燃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如SO2、CO、CO2、H2S、NOx等,并伴有大量烟尘,污染周边大气环境,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危害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我国矸石堆的自燃率很高,据调查显示,淮河以北半干旱地区的1072座矸石堆中,有464座发生过自燃,自燃率高达43.3%[13]。

1.3.4煤矸石粉尘危害

煤矸石在风力的作用以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元素,一旦被吸入人体,会引发呼吸道疾病,甚至提高癌症的发病概率。

1.3.5煤矸石对环境景观的危害

煤矸石的堆放不仅埋压破坏了原地貌植被,而且排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与自燃时产生的有毒物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植物生长缓慢、生长量降低,草地植被种类减少、病虫害增多等,这对矿区的植被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矸石巨大乌黑,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也极不协调,破坏周边景观。

1.3.6其他危害

煤矸石堆积要开挖地表,弃土弃渣,破坏土地和植被,从而减少地面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的减少会改变地表径流和地表糙度,使土壤抗蚀指数降低,加剧水土流失,土壤营养元素损失,造成地力衰退。

煤矸石堆积可以通过对地表的扰动对生物群落造成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大型煤矸石的陆续堆积可能造成废弃地周围甚至是更大范围内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平衡的失调。

煤矸石大量堆积容易引起地质结构的强烈扰动,有产生地面塌陷的危险。由于缺乏科学治理规划和资金投入,致使矿山地质环境不断恶化,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影响地区投资环境和对外形象,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4]。

1.4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及目的

1.4.1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根据生态学顶级演替理论,顶极稳定群落是与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因子相适应的一种稳定群落。大多数生态学家认为演替前期的群落为后期的群落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起到促进作用,经过演替最后达到顶极群落。但是这种演替若要演替到顶极

群落可能会经历上百年的时间或更长。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由于过度开采或开采方式不正确,自然景观及自然过程被人类破环的面目全非,一般说来,生态系统有自我恢复与自我条件的能力,但是在受到剧烈的外界因素干扰后,受损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会大大减弱或者恢复时间增长。如果能通过人为手段,人为提供组成顶极群落优势种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就有可能大大缩短演替时间,会在短期内建立适应煤研石废弃地环境条件的、稳定的顶极群落类,从而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

1.4.2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煤矿废弃物占据大量土地,破坏环境与景观格局,通过人为的手段进行植被恢复与生态景观重建,可以在一定区域内恢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根据资料显示:通过对矸石废弃地进行景观重建与改造,可以增加土壤比重和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持水性能,增强土壤的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化学性质,减小pH值,增加有机质和全N的含量。进行景观改造以后的矸石废弃地林地有降低矸石堆小环境内气温、减小气温变幅的作用,调节矸石堆的土壤温度,有效避免矸石堆的自燃危害,使植物休眠前避免受冻害。绿化改造矸石堆可以降低SO2、NOx和粉尘在近地层中的含量,降低Cu、Hg、As、Pb、Cr的元素在土壤和水体中的含量[15]。同时通过治理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恢复土地的生产能力,创造舒适愉快的生活空间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空间,缓解在城市工作条件下的紧张情绪,为当地市民开辟一处休闲、度假的良好场所。结合废弃地景观重建与改造开辟的新工业园区、农牧业生产基地及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可以提高对劳动力的需要量,从而大大增加了城市的就业机会[16]。这有利于更好的贯彻落实党和政府自然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也有利于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观念。因此运用生态恢复、景观设计的理论方法对寿阳县矸石废弃地进行了生态景观恢复与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可以为其它地区矸石废弃地的生态景观重建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1.4.3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调查当地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测定矸石及植物内营养元素与有毒元素含量,结合研究区域植被、土壤、气候等调查结果,筛选出适宜生长的植物,为后期的景观重建打下基础。在后期的景观重建中结合不同立地类型,运用“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来指导该地区的景观重建,达到保护小环境,增加景观的连续性,达到改善周边环境的目的。为附近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休憩、休闲环境,也为今后

从事废弃地生态景观恢复与景观设计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2国内外矸石废弃地治理的研究现状

2.1国内治理矸石废弃地的进展

我国矿区废弃地治理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整个80年代基本还处于零星、分散、小规模、低水平的状态。直至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的出台,才使该项工作步入了法制轨道。1990-1995年全国累计恢复各类废弃土地约53.5万ha,年增产粮食320万t,其中1526家大、中型矿山企业恢复矿山废地面积约4.67万ha。根据报道[17],近年来我国的土地复垦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煤矿矸石废弃地的综合治理与生态恢复重建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广泛重视。

对煤矸石堆实施林业复垦,恢复植被,建立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是煤矸石治理的根本途径和煤矿区生态重建的前提与核心。郝蓉等[25]对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区的植被动态调查研究表明:矿区废弃地人工植被经过演变,植物种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由单一的物种组成结构逐渐发展为复杂的物种组成结构。胡振琪等[25]对王庄煤矿研石堆人工植被生长规律的研究认为,煤矸石堆植被经过9a的演替和生长,其种类及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已形成了由15个乔木树种、12个灌木树种和18种草本组成的人工植物群落,混交林中木本植物(乔、灌木)种群密度达到11220株/ha;整个矸石堆初步形成了多植物种组成、多层次结构、多生态功能相结合的人工植被生态系统。

苏铁成研究发现在排矸10a以上的矸石堆上,可以通过人工造林加速植被恢复。造林树种以选择刺槐锦新杨、锦鸡儿、沙棘等效果最好,其次是白榆、樟子松、胡子枝和皂角等树种。小叶朴、南蛇藤也可做为辅助树种用于矸石堆造林。

王志亚等人研究结果表明,从改变复垦层生态环境的速度与作用看来,绿肥牧草与其它作物相比,确实可称为土壤改良的先锋植物。经过适当措施,绿肥牧草无论在有无覆盖的矸石堆风化物上均可正常生长,绿肥牧草会提高土壤氮元素的供给。它对于矸石堆的利用改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矸石废弃地的生态环境,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黑龙江鹤岗矿区于1985-1987年期间对煤矸石堆进行了4a的阔叶树造林试验,再次证实了煤矸石堆植被恢复的可行性,同时他们认为在停止排矸8-10a的风化阶段,具有一定数量的先锋植被生长之后,即可进行复垦造林恢复植被的经营活动,山西阳泉矿

务局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对阳泉地区煤矸石堆做了覆土培育抗旱耐贫瘩牧草的栽培试验,同时对10种抗旱耐贫瘩的乔灌木树种及观赏植物进行了容器育苗栽植试验以及煤矸石堆污泥覆盖技术的试验。通过以上这些试验研究,研究人员初步掌握了在矸石废弃地段生长植物的污染情况,并初步掌握了有毒元素在植物中的迁移规律,这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2国外治理矸石废弃地的进展

世界各发达国家对此都非常重视废弃地改造,如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英国、波兰、南非等国家在废弃地改造及土地复垦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此类研究也十分深入,技术较先进[18]。

目前,美国已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根据美国矿物局调查,平均每年占用土地4500ha,被占用土地中已有80%左右得到改造复垦。复垦后的土地、植被大体恢复到原来的地貌、生物状态。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农业系统和林业系统非常好,所有的山脉均有森林覆盖,除农田,公路和建设用地外均为绿色植物覆盖。弗吉尼亚煤矿的废弃地用煤矸石填入煤塌陷区复垦,复垦工程措施是用机械将煤矸石分成压实,达到适宜种植目的。即将煤矸石下部底层充填密实,防止耕种层的含水量下渗,上部耕种层的厚度约0.5厘米,用较细碎的耕作层来,充填比较疏松,适宜于植物生长。耕作层上面铺一层5cm 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然后再铺一层3~5cm的碎树皮或碎草,给作物的生长提供条件。

前苏联也十分重视废弃地土地的复垦改造工作,他们采取有计划的创建和加速形成具有高生产力的,高经济价值的采矿技术、生物,工程、土壤改良以及生态学综合措施恢复土地。通过改造,前苏联废弃土地复垦率达60%。前苏联将整个土地复垦工作可以分为工程技术复垦阶段和生物复垦阶段两个阶段,工程技术复垦就是针对被破坏的土地开发种类而进行整地,包括场地平整,坡地改造等;生物复垦包括一系列恢复被破坏土地肥力,造林绿化等等。乌克兰,白俄罗斯使用乡土树种,因地制宜,进行林业复垦,也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效果。

英国过去也是矸石堆积大国,矸石积存量16亿t,占地9000ha,对老矸石废弃地复垦是用机械设备就地推平,保持一定标高后先种草,植树造林绿化矸石堆。为了减少

矸石占地和环境污染,改用排矸系统与复田相结合,直接排到矸石场或排入采煤塌陷区。由于政府重视,资金落实,复垦成绩显著,到1993年露天矿已复垦54000ha,用于农、林业,重新创造一个合理、和谐、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英国在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中认为,应该选择耐贫瘠的豆科植物,并注重乔灌草合理配置,既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也有利于植物对土壤的改良。J.E.G.Good等在英国对生长在营养缺乏的采矿废弃地和其他废弃地上的桦木和柳树进行了优良无性系选择。经选择的优良无性系,在露天采煤矿废弃地种植,其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植物。在土壤特别贫瘠,条件恶劣的地方表现效果更为明显如Empire.Tir,YGof和Whaupkonw矿区。在土壤废物,排灌良好的土壤上,优势不明显。

德国工业发达,人口稠密,土地资源利用有限,德国于上世纪20年代初就开始对露天开采褐煤区进行绿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德国政府和威斯特法伦州政府法令规定“露天矿采空后要恢复原有的农林经济和自然景观”等条文保

证了采煤区生态恢复工作的进行。20世纪90年代,德国鲁尔区的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有许多利用工业废弃地建造的园林景观,旧工业遗留下的众多的巨大的矸石堆都保留下来,成为大地艺术作品,昔日的污染重地现在成了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人们在游览参观的同时,也从中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法国十分重视矸石废弃地与露天排土场覆土植草,活化土壤,经过植被恢复以后,进行农业复垦。在复垦时,分三个阶段完成:一为试验阶段,研究多种树木的效果,进行系统绿化,总结开拓生土、增加土壤肥力的经验;二为综合种植阶段,筛选出生长好的白杨和赤杨,进行大面积种植试验(包括增加土壤肥力、追肥和及时管理等内容);三为树种多样化和分阶段种植阶段。

澳大利亚作为矿业为主的国家,矿区生态重建与复垦已经取得令人属目的成绩,被认为是世界上矿区生态重建较先进的国家之一,其显著特点是:(1)采用综合模式防治矿山废弃物对空气的污染,恢复动植物栖息地,恢复生态,实现土地、环境和生态的综合恢复。(2)多专业联合投入。(3)高科技指导和支持。因此,在澳大利亚复垦后的矿区被绿色覆盖,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已很难辨认一般矿山面貌。

综上所述,国内外在矸石废弃地治理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治理的途径也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国内外学者都认为废弃地特殊的立地条件特别是水与营养元素的供给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都认为建立合理的顶级植被群落

是进行废弃地景观重建的核心。在煤矿废弃地的景观重建中,国外的研究较国内早,因此积累的经验也相对丰富,特别是把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的思想引入进矸石废弃地生态景观重建领域,给废弃地区域的环境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目前进行矸石废弃地治理已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植树造林,而是把治理定位在改善环境与营造区域景观这个层次,这值得我国从事矸石废弃地改造的研究人员学习借鉴。但是目前在废弃地生态景观重建与改造领域还存在着许多机理性研究不够深入、较多的技术问题还没有解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矸石废弃地生态景观重建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

2.3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3.1存在问题

矸石废弃地区域立地条件较差,自然景观格局已遭受严重破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我们发现当前矸石地植被恢复,生态景观重建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立地类型的科学划分依据,没有深入的进行优势植物群落结构的研究,特别是在建立游览景观方面还缺乏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支持,不能满足生产实践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缺乏科学的立地类型划分依据与理论。据资料表明,对矸石地立地类型的划分目前仅仅局限于根据排研年限来划分,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多,没有一个科学的、定量的划分依据。

(2)缺乏适宜树种的选择。目前的研究只是停留诸如树种成活率、生长指标调查与矸石风化物对周边环境的毒理分析等问题上,还没有长期的观测结果以及优势树种的选择。

(3)缺乏相关理论支持废弃地区域的生态景观重建工作。目前研石废弃地的景观恢复只是局限于控制粉尘,保持水土,植树造林等方面,没有一套合理的相关理论来指导矸石废弃地区域的生态景观重建工作,缺乏统一的标准与技术操作指导。

(4)缺乏相关的景观重建过程中工程技术措施。景观从园林景观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人们所能欣赏到的优美景色。因此景观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种树上,还应该包括相应的与环境结合构筑物,因此对相关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5)需要加强科普宣传。煤矿废弃地周边居民在矸石废弃地附近种植经济作物,如小麦、玉米、白菜等,没有意识到研石重金属元素的污染,也没有意识到有害元素随着食物链生物放大(富集),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6)缺乏合理利用矸石的途径,变废为宝。虽然各地将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建材及制品、复垦回填以及煤研石无害化处理等大宗量利用煤矸石技术作为主攻方向,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大规模生产,更谈不上利用矸石改善当地居民经济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了。

2.3.2问题存在的原因

(1)对研究区域环境与植被状况没有深入调研,缺乏第一手资料,研究仅仅局限于前期植树绿化上,后续配套设施没有跟上。

(2)应加强应用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景观设计学等理论综合运用,指导矸石废弃地区域的生态景观重建工作,发挥多学科优势,加强后续研究。

(3)复垦资金不到位,已开展复垦工作的矿山,复垦费多出自维检费,但随着生产成本的逐年上升,用以复垦的资金也越来越难以到位。加之老矿山复垦欠账太多,资金无着落,难以开展工作。

(4)法制管理未落实到位。1988年国务院制定了《土地复垦规定》,1998年国家又重新制定了《土地法》。有法必依,要把法制管理落实到位,还要有一系列的监督管理保证机制,要开展法制教育,要落实“谁复垦,谁受益”的政策。

(5)相关职能部门没有进行有力的科普宣传,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没能够意识到土壤淋溶水中重金属迁移过程这一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污染源的扩大。

3研究结果

3.1矸石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

立地是指林木生长地段的具体环境,即指与树木或林木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并能为其所利用的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各个地段的总称。构成立地的各个因子称为立地条件。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简称为立地类型,是立地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20]。

3.1.1划分的目的

在自然界,立地条件总是千变万化的,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植物生长地段,总是多少有些差别。但是这种差别总还有一定的变化范围,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不足以引起树种选择及林木生长方面质的不同,完全可以将其界线划分出来,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地段归结到一起,目的在于通过立地条件调查和综合分析,将复杂的自然条件划分成内部条件相近似,而外部条件有明显差别的立地条件类型。然后,按立地条件类型进行矸石废弃地植被恢复与生态景观重建的工程技术设计。矿山废弃地立地条件分析对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及拟定合理的植被恢复重建技术措施十分关键。为了充分掌握矿山废弃地的特性,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必须对具体的地段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进而筛选出适宜的植物种类和采取可行的栽培技术措施。

3.1.2划分的意义

矸石废弃地特殊的立地条件,是直接制约植物成活和生长发育的。只有认识和掌握不同立地条件的差别和特点,才能正确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因地制宜地进行植物种类的布局和采取有效的栽培经营措施。

矸石废弃地的不同类型划分也是废弃地复垦造林的重要基础,是实现适地适树、科学造林和提高植被恢复效率的前提。将矸石废弃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对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科学配套的植被恢复技术措施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可根据不同类型废弃地土壤的营养、有毒元素状况组织实施不同的经营管理措施,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各类型废弃地土壤生产力的目的。

3.1.3矸石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

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

立地分类力求达到适宜、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目的。科学性即要求立地分类所依据的因子能正确地反映立地的本质和特征,符合各地立地变化的实际情况;实用性即在划分方法上要力求容易掌握,特别是划分的立地类型便于认识和运用,所依据的立地因子直观性强、稳定可靠,即在野外凭感官就可直接准确鉴定,而且不易受天气影响而改变。为此,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综合性原则

立地分类单位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多种因素组成,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分类时应全面考虑各项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系统分析区域内所有的成份和整体特征[21]。

(2)主导因素原则

立地是由多种环境因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立地分类取决于自然综合体特征的差异。分类时要全面考虑各项环境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既要考虑整体特征及综合效应,又要分析其因果关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对林木生长、树种分布、林种布局有显著影响或起限制作用的主异因素来,并将它作为划分各项立地单元的基本依据,特别是确定自然区域之间界线时,运用主导因素原则更方便[22]。

(3)多级序原则

多级序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规律现象,在造林用地或各类绿化用地中,也存在着这种由大同到小异的客观等级差异,因此立地分类也要遵循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一定的标准进行逐级划分。按照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在立地亚区下设立立地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分类体系。各分类的划分,分别采用不同的生态因子控级划分,达到逐步控制,循序渐进,等级分明的目的。分类单位等级越高,相似中的差异程度也就越大;反之,相似中的差异程度也就越小[23]。

立地类型划分的依据

通过外业调查和内业分析我们把参与划分的立地类型选择立地因子主要为地貌、坡向、坡位等作为划分依据。由于停止排研年限较短、海拔高度变化不足以引起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故不将风化程度、表层风化物、坡度、质地等作为主导因子考虑。

3.1.4矸石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

坡向主要通过光照来直接调节空气和土壤的温湿条件(还间接影响土壤发育),从而影响林木生长。一般来说阴坡比阳坡湿润,因此更适合杉木生长,俗有“当阳油茶背阴杉,松树山岭杉木洼”之说,故考虑坡向作为一主导因子。

受重力作用影响,物质会从地势较高处向地势较低处运动,所以不同的坡位会有不同的土壤含水量与物质含量,一般来说,随着地表径流土壤含水量分部从高到低逐渐递减,土壤营养成分也有这种趋势。缓坡地段土地较平缓,植物生长良好,特别是阳坡下部如,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且生长良好,故将坡位也作为一主导因子。

将各立地因子划分为:(1)根据坡向分为:阴坡、阳坡2级。阴坡:包括北坡、东坡、东北、西北坡;阳坡:包括南坡、西坡、东南、西南坡。(2)根据坡位分上、中、下3级。上部:包括山脊、山顶和分水线两侧;中部:包括山腰、山腹、山坡中部;下部:山脚、山谷、山凹、山槽等山的下部地段。

3.1.5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评价

表.3-1矸石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

立地条件立地类型名称编号

地貌坡向坡位

阴上部阴坡上部 I

矸中部阴坡中部 II

坡下部阴坡下部 III

阳上部阳坡上部 IV

堆中部阳坡中部 V

坡下部阳坡下部 VI

黄土坡黄土坡 VII

台地台地 VIII

农耕地农耕地 IX

立地类型划出来以后,利用现有资料,对各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评价,结果如下: (1)I型:位于矸石堆阴坡上部,坡度较陡,宜种植臭椿、桧柏、沙棘、苜蓿、荠菜、沙打旺等,改良土壤,减缓水土流失。

(2)II型:位于矸石堆阴坡中部,宜种植沙棘、臭椿、首稽、沙打旺、珍珠梅等。

(3)III型:位于矸石堆阴坡下部,由于此段光、热条件较差,宜种植紫穗槐、苜蓿、荠菜、沙打旺等,改良土壤。

(4)IV型:位于矸石堆阳坡上部,宜种植苦楝、刺槐、合欢、苜蓿、荞菜、高羊茅,局部地段宜种植连翘,形成垂直绿化。

(5)V型:位于矸石堆阳坡中部,宜种植刺槐×沙棘×荠菜、榆树×沙棘×荞菜等,局部可以种植苦楝、臭椿、沙打旺等。

(6)VI型:位于矸石堆阳坡下部,此地段具有良好的光、热、水、气条件,建议种植榆树林、刺槐林、刺槐×沙棘×荠菜、臭椿×沙棘×荠菜、臭椿林,在局部条件较好的地段布置果桃。

(7)VII型:位于废弃地东部,土壤较矸石表层风化物深厚肥沃,具有较高地力等级的立地类型,且已有苹果栽植,适宜重新布置种植模式,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形

成果园观光区。

(8)VIII型:位于废弃地西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适合建立高台观景区,并布置休息设施。

(9)IX型:位于废弃地北部,地势较高,有较高地力等级的立地类型,适合形成农业景观并在左边种植防护林,此类型既有经济效益,又具有生态效益。

3.2矸石废弃地生态景观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3.2.1设计目标、原则

设计目标: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生态学的萌芽,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易经》影响,《易经》认为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规律不是对立的关系。所以,在这种观念人的使命决不是利用自然、征服自然,而是通过“赞天之华育”,完善自然。因此矸石废弃地区域的景观重建要吸取“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精髓,强调人的利用,对自然的尊重。

借鉴美国生态规划的方法,结合我国实际,使用德尔菲法(Dehlpi)来确定规划设计目标。德尔菲法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多目标规划”的数学方法是它定量分析的基础。这里引用其概念,将规划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分目标,并充分考虑到自然、人文等多方面的利益,提出矸石废弃地区域景观重建的多目标体系。

自然资源目标:维持矸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干扰进行自我恢复的潜能

文化教育目标:提高矸石废弃地的文化内涵,体现教育功能

产业目标:提高综合利用矸石的途径,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游憩目标:保护并提高户外旅游游憩用途及其依赖的自然资源

据此,生态景观重建与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为: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游憩。

设计原则:

应用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理论,并结合“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依托高新技术,在废弃地区域建设一个兼顾水土保持、科研教育、经济发展和游憩休闲的生态型景观。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具体提出如下的规划原则: (1)生态安全原则

根据煤矸石堆积所形成的坡度不同,自然降水和人工灌溉对土壤的侵蚀量和侵蚀力

度不同,以矸石堆安全性分区划分标准为理论依据,采取不同的水土保持措施。

(2)适地适树原则

据矸石绿化性质和植物生态习性,选择抗逆性强,耐瘩薄,易成活、生长良好,能改善土壤水肥条件的植物种为主要造林绿化树种。

(3)绿化美化原则

依据景观设计学理论,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色彩、季相的搭配与植物造景。充分利用土肥条件较好的台地,建植物景观区。打破现有矸石堆单调的几何形状,使矸石堆成为类似纯天然环境而非纯天然的天人合一的风景区,使人进入绿色世界,可享受色彩缤纷的休闲空间。

(4)污染最小化原则

本原则目的在于促进该区域中矸石堆对环境的危害达到最小,甚至达到零污染。其措施包括:A、在规划区域内对矸石堆采取有效措施,灭火降温,减少飘尘。B、对可能的地表径流进行控制,使之局限在该区域内,减少淋溶带来的重金属迁移。

(5)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认同的理想发展道路,然而实现起来却有赖于人们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相关的社会行为、经济行为乃至人们的道德观念。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足以影响该区域建设和发展的意外事件,如自然波动、人为干扰、经济社会波动等。对于一个功能完整的生态区域而言,一要培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二要增加系统的弹性,一旦受到干扰,应当有迅速恢复生态重建的能力。

(6)生态文明原则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当代环境与发展形势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态化形式。生态文明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哲学基础,它吸收了环境伦理学的精髓,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7)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一般可以分为3个层次,即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在物种多样性层次上采用群落式种植手法,构成复层结构植物群落,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丰富的生态系统。在景观多样性层次上充分利用现状条件,综合利用环境艺术处理手法,创造出景观层次丰富的特色空间,形成多样的景观。利用植物景观的季相变化,整体形态,层

次变化,形成春花烂漫,夏日浓荫,秋日如染,冬季常绿的丰富景观。在生态系统层次上保证多种生态进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促使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提高,增进生态系统的抗逆性和稳定性。

3.2.2生态景观规划

I.分区规划:

整个废弃地区域分为入口景观区、台地果园区、运动活动区、高台观景区、安静休息区。入口景观区是进入游览的过渡地带,也是本案设计的绿色廊道,起着转换空间,引导游人游览的作用,游人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蝴蝶”状的景墙,景墙犹如蝴蝶翩翩起舞,欢迎游人的到来,它是整个入口景观区的门面。

台地果园区位于废弃地的东面,主要是残留山体,具有良好的水、肥、土基质,现场已有苹果种植,本着设计结合自然的原则,我们在设计时将此区域保留并加大种植力度,力求达到春天“山花烂漫”,秋天“硕果累累”的效果。

运动活动区在废弃地区域的西边,原有地势较低,此处原有矸石堆一座,干扰了后方的景观效果,建议在设计时将原有矸石堆移除,平整为活动休闲场地,为附近居民提供一个晨练、休息、散步、小型社区聚会的场所。

高台观景区位于整个区域的制高点,视线开阔,地形规则平整,应此在高台观景区设立观景构筑物,为游人到达制高点提供一个休息观景的平台,观景平台通过空中步道(风雨步道)与安静休息区相连,将两个区域联为一体,增加有机联系,在安静休息区中,我们设计了5m×5m的单元休息网格,配合现场残留的砾石,让人们在安静休息的同时能回忆往昔,增加历史凝重感,这也是本案设计的“文脉”。

II.脉络系统规划:

设计时充分考虑矸石的特殊理化性质,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24],将单个矸石堆(斑块)运用脉络系统联系为一个紧密的整体。使整个区域的景观犹如人的经脉,联成一个整体。

(1)绿脉

绿脉顾名思义,也就是通过植物的种植将整个区域中单个矸石堆联为一体,构成整体,加强单座研石堆之间的联系。

(2)蓝脉

由于现场水流冲刷较为严重,地表径流没有较好的引导,设计时“察水之来源”进行

引导,模拟湿地景观,让污染的地表径流在蜿蜒的溪流中经过植物的根系、池底卵石及池岸植物根系的吸收净化,最后流入附近的污水处理中心。以水系网络结构为联系,可将孤立斑块连为一体,建立内在联系,保持矸石堆与水系之间的空间联系,这种空间联系是山、水景观元素之间自然过程的必然,也为生物提供一个连续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来可以通过水系增加斑块的联系,二来可以形成湿地景观,增加景观异质性,三来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局部小气候,四来可以补给地下水分,给植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水分条件。

III.道路系统设计:

道路系统布置时结合功能,将道路系统分为三级:主道路、次要道路、游览小道。主道路布置为大环形,宽为4m,便于游览路线的展开,这是人们游览的快速通道。次要道路,宽为 2.5m,是联系各个分区的纽带,把人们引入各个特色分区,在主道路与次要道路的结合处,作为节点来设计,突出节点功能[25]。游览小道是通往各处的小径,根据需要,布置成卵石小路与碎花岗岩铺装路面,引导游人游览。布置道路时我们尽量顺着等高线来布置,减少工程量,节约成本,在坡度大于10%时设置蹬道,这也与平直的道路形成对比,如在高台观景区中布置的蹬道,人在行进的过程中视线不断上升,最后视线集中在高台处,突出了制高点。

IV.水系设计:

设计时,合理安排汇水区,让污染的地表径流在蜿蜒的溪流中经过植物的根系、池底卵石及池岸植物根系的吸收净化,最后流入附近的污水处理中心。以水系网络结构为联系,建立水系廊道,将孤立斑块连为一体,建立内在联系,保持矸石堆与水系之间的空间联系,这种空间联系是山、水景观元素之间自然过程的必然,也为生物提供一个连续空间。

V.绿化设计

绿化设计时本着“宜草则草、宜林则林”的原则来设计,达到改善矸石废弃地的目的。在入口景观区、台地果园区、运动活动区、高台观景区、安静休息区各个分区结合功能进行绿化设计。

(1)入口景观区

种植白玉兰,春天白玉兰先花后叶,白色花朵在风中摇曳,与周边景色构成强烈对比。路边的水系旁种植迎春,与岸边的水生鸢尾交相辉映。夏天白玉兰撒下树荫给游人

矸石山治理

矸石山生态 恢复工程 施 工 方 案 二零一零年三月十三日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第一节说明

第二节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部署 第一节施工部署指导思想 第二节工程目标 第三节施工组织机构 第四节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第五节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图 第六节主要机械配置 第七节劳动力计划配置 第八节主要测量及检测工具需用量计划 第九节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第四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技术准备 第二节物资准备 第三节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准备 第五章关键部位施工方案第一节矸石方的挖运碾压及覆土压实施工方法第二节挡墙、水沟施工方法 第六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第七章主要施工管理措施第一节组织措施 第二节技术措施 第三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四节质量保证措施 第八章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第一节安全生产目标 第二节保证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 附录 1、施工组织框架图 2、主要机械配置 3、劳动力计划配置 4、主要测量及检测工具需用量计划 5、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6、质量管理机构 7、安全管理体系 8附图1、工程质量控制网络图 9附图2、护坡施工示意图 矸石山生态恢复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说明 本工程组织设计依据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煤矿北矸石山生态恢复工程招标文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遵

循国家颁发的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进行编制的。 在施工组织中,我们要始终围绕“合理安排工期、按期交付使用”———这个中心,在施工组织中紧紧围绕“确保工程质量” ———这条主线,紧紧抓住提高工程质量这个关键环节,为业主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建筑精品。 第二节编制依据 1.1本工程的技术文件 矸石山生态恢复工程设计图纸 1.2工程应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矸石山位于王庄煤矿工业广场北侧,煤矸石占地面积约85亩,形如枕状,近东南—西北方向延伸,堆场长约360米,宽约150米高约60米,治理后的矸石堆场呈梯田状,在表面覆盖整平压实黄土的边坡上种植植被。矸石山底部边缘用浆砌片石挡墙封闭,挡墙长约 765.5 m。山底平面面积约为㎡,矸石山顶部平台标高为994.0m,与北面道路高差25.50m。经治理绿化后的矸石山,对矿区周边环境的净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也是人们闲暇娱乐的好去处,对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推动丰富企业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是煤矿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一节、编制依据 1、某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莒县沭河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GB01-56-2001) 4、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0)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6、《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07-87) 7、《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8、《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DBJ01-22-95) 9、《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B-99) 第二节、编制原则 1、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工期要求编制本工程的施工计划,并以此为前提配备机械设备、劳动力、材料等,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 严格按照工程工期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案。积极推进技术与管理创新,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努力降低工程成本。 3、均衡生产,突出重点的原则 依据本工程的特色,在合理安排工期,搞好工序联接的前提下,将路面和引水渠的施工作为工程的要点。在施工安排上优先安排,在现场办理,施工技能和物资资料供给方面要点保证,科学安排施工。 4、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灵活机动的准则。 结合施工实践,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现场,优化施工方案,正确处理施工建造与环境保护的联系,削减施工对当地环境以及群众生活

生态修复施工方案设计

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天湖景观大道建设工程及附属配套项目 致: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完成了六盘水大河经济开发区天源洞市政公园和天湖景观大道及德湖景观大道建设工程中天湖景观大道建设工程及附属配套项目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案的编制,现上报贵方,望给予审查。 附件: 1、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六盘水大河经济开发区天湖景观大道及德湖景观大道建设工程 边 坡 生 态 修 复 施 工 方 案 编制单位: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

六盘水大河经济开发区天湖景观大道及德湖景观大道建设工程 边坡生态修复施工方案 一、项目概况 1.工程名称 六盘水大河经济开发区天湖景观大道建设工程及附属配套项目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天湖景观大道两侧沿线边坡,地处六盘水大河经济开发区核心区,起讫桩号K0+000~K7+251,道路全长7.251km,天湖景观大道为城市线,在K3+116~K7+251处与育德路平交,工程边坡总面为236701㎡,其中路堑边坡主要类型为土石混合边坡、岩质边坡、土质边坡,主要边坡支护方式有人字骨架护坡、框架梁边护坡等;路基边坡主要类型为土石混合型,主要边坡支护方式为拱形骨架护坡、浆砌石护坡。 二、绿化施工工艺 (一)生态袋+挂网客土喷播(单层网)要求 1.施工工序流程 生态袋+挂网客土喷播(单层网)施工工艺流程为:边坡检验→种植土及喷播基材配置→种植土装袋→打设锚杆→挂生态袋→挂网→喷射基材→喷播种子→铺设无纺布→养护管理 1.2施工 (1)生态袋码砌: a.施工准备:做好人员、机具、材料的准备 b.清理:清除框架内的杂物与积水 c.生态袋填充:将基质材料填装入生态袋内,采用专用绑扎带封口,封口时将 袋口收缩,用专用绑扎带绕端口两圈,再用力锁紧即可。 d.堆叠码放:框架内的生态袋堆叠要呈品字型,填充后生态袋要求摆放平整,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

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论文参考网。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之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迷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论文参考网。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2. 2. 1适地适树。 乡土植物是在本地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乡土植物对当地来说是最适宜生长的,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

矸石山改造方案

矸石场工程技术方案 本次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是:修筑挡渣墙、排矸路、排水系统,筑坡、分层务实、覆土,复垦、平整、绿化。 一、对排矸场生态恢复治理设计要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不再排矸的矸石场及时覆盖黄土,恢复植被,以彻底杜绝新排矸石自然和改善矸石场的生态环境。 1、矸石场的绿化防尘措施: 为减小矸石场扬尘污染影响,在矸石两侧坡顶及沟口设置绿化林隔离带,宽度不应小于20米,矸石堆满后要覆土、复垦、绿化。 2、煤矸石自然防治对策:在矸石堆弃过程中,覆盖法防治自燃时行之有效的方法,覆盖法一般时在矸石山表面覆盖黄土等惰性物质,来隔绝空气防治自燃。 二、矸石场设计要求: 矸石场煤层台阶垂直高度为5m,整体坡面的综合坡度为20度—40度,当排弃矸石厚度达到4.5m后,在覆黄土,进行碾压,碾压后控制厚度大于或等于0.5m,碾压密实度大于0.94。 三、排矸场建设措施包括: 1、矸石场工程措施—拦矸坝、排水徐彤; 2、矸石场放自然治理—矸石分层封闭压实; 3、水污染防治措施—做好沟底防渗处理,矸石分层封闭压实; 4、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覆土、务实;

5、矸石场生态恢复—绿化; 四、矸石场工程措施设计: 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设置挡渣墙、截排水沟、涵洞及消力池等工程措施。 1、挡渣墙:在矸石场下游设置浆砌石挡渣墙,设计挡渣墙为重力式。墙高H=4.00m,基础埋深1.8m。挡渣墙上设置泄水孔。 2、截水沟:矸石场东西两侧各设置一个截水沟,安全超高取0.2m左右,断面尺寸确定为矩形,宽b=1.5m,深h=1m,截水沟材料均为浆砌石结构,砌石厚0.3m。 3、消力池:采用浆砌石砌筑,侧墙厚度为30cm,底板厚度为30cm,其下铺设10cm厚的砂砾石垫层,消力池出口设置长度为10m 的扩散段与天然低地相连,扩散角为15度,扩散段底板采用浆砌石铺砌,厚度30cm,通过排水沟排往下游河道。 4、矸石场绿化:刺槐、杨树间距均为4m×4m,穴状栽植,直径0.4m,深0.4m。

生态修复工程技术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瑶岗仙矿区生态修复工程 技术方案

建设单位:湖南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宜章县瑶岗仙镇 设计单位:长沙赛恩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一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1.1 项目名称及主管单位 (1) 1.2 编制依据 (1) 1.2.1法律和法规 (1) 1.2.2标准和规范 (1) 1.2.3与项目其他相关资料 (3) 1.3 编制目的 (3) 1.4 编制原则 (3) 1.5 编制范围及内容 (4) 第二章场地说明及建设条件 (6) 2.1 自然地理条件 (6) 2.1.1 地理位置 (6) 2.1.2 地形地貌 (7)

2.1.3 气候气象 (9) 2.1.4 水文水系 (10) 2.2 建设条件 (10) 2.2.1 交通条件 (10) 2.2.2 配套条件 (10) 2.2.3供水条件 (11) 2 1............................................................. . 污染现状及建设思路第三章.3.1 区域现状及工程量. (12) 3.2 治理思路 (16) 第四章总平面布置............................................................................. 17 4.1布置原则 (17) 4.2 平面布局 (17) 4.3 竖向布置 (18) 第五章项目实施方案.......................................................................... 19 5.1 山体裂缝治理 (19) 5.2 生态恢复方案 (19) 5.2.1 处理方式确定 (19) 5.2.1 A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23) 5.2.2 C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方案 (26)

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

**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二期绿化项目**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 (1)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原则 (1)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重难点分析 (1) 一、工程概况 (1) 二、工程重难点分析 (2) 三、工程应对措施 (2) 第三章工程总体目标 (3) 一、工程质量目标 (3) 二、施工工期目标 (3) 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 (3) 四、服务目标 (4) 第四章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4) 一、施工组织机构图 (4) 二、施工组织机构部门职能 (4) 第五章施工部署 (5) 一、造林工序 (5) 二、施工准备 (5) 三、主要方法及措施 (7) 四、后期管护方案 (12) 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5) 一、质量目标 (15) 二、质量保证体系 (15) 三、质量保证措施 (17) 四、施工保证措施 (19) 五、竣工服务承诺制度....................................................................................................... ** 第七章临建设施........................................................................................................................... ** 一、施工平面布置............................................................................................................... ** 二、施工平面布置的方式..................................................................................................... ** 三、计划临时用地表 (23) 第八章冬雨季施工技术 (23) 一、雨季施工措施 (23) 二、冬季施工措施 (25) 第九章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26) 一、工程进度安排的原则 (26) 二、工程进度目标 (26) 三、工期保证措施 (26) 第十章主要施工材料(苗木)机械 (30) 一、主要施工材料(苗木)进场计划表 (30) 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 (31) 三、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31) 四、劳动力配备计划表 (33) 第十一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3)

生态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几项原则

生态景观设计需要遵循的几项原则 生态景观设计是当今景观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未来景观设计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景观设计的生态性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角度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 所谓生态设计就是在景观设计时,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尽量达到最小的限度。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要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水循环,维持植物生活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一个景观设计是否符合生态景观设计的原则可以看它是否遵循了一下几点。 1、生态美学 生态美学是从生态哲学的视野、生态科学的原理、生态伦理学的情怀和自然美学的方法研究人与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强调生克互济、形神和谐的整体美,对环境开拓适应、协同进化的共生美,物质循环、信息反馈的动态美的一门学科。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2、自然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对可再生资源也要尽可能地节约使用。 3、整体设计 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整体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景观设计的目标是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就是要解决人与人,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充分结合,创造出和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 4、地域特色 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处的地域文化和环境。景观设计的地域性主要表现为:尊重地域的精神和地方文化,适应地域自然过程;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创造具有自然特性、文化特性的景观,突出地方文化和地域特征。

煤矸石的生态修复

矸石山的修复技术 淮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未来我国重要的煤电一体化生产基地。由于煤矿开采产生的大量矿业废物——煤矸石,露天堆放,形成煤矸石山,或堆积在塌陷洼地或其他洼地处,矸石的长期堆积不但会引起环境污染,如由粉尘引起的大气污染、由酸性废水引起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等,而且更因为矸石堆水分含量极少,严重缺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使得其上难以生长植物,造成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本文主要通过对大通矸石山污染区的生态修复技术探索,阐述和推广一些矸石山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 1. 项目现状分析 1.1 区位分析 大通矿生态环境修复区范围东至规划中兴路,西到规划淮舜南路,南起规划沿山路,北达规划洞山东路,占地面积约438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1′44.6″-117°03′29.8″,北纬32°36′46.4″-32°37′49.0″。 修复区紧邻淮南主城区,并在淮南市城市发展规划“东进南扩”范围之中,舜耕山将来很可能成为一座“城中山”,规划中的淮舜路和中兴路南北向贯穿于修复区,成为连接山北主城区和山南新区的主要交通干道,是两城区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未来淮南城市生态环境的标志性区域之一,在城市规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污染情况将整体修复范围划分为四个不同类型的污染区域(标识位置为重污染区):山坡林地;矸石和垃圾堆区域;塌陷和取土坑;其余地区。其中,二号区和四号区主要为矸石山堆场。 1.2 矸石堆现状概况(图一) 二号区矸石堆场占地面积0.9hm2,表明平整,无起伏,厚度在2m至6m左右,沿斜坡逐渐增厚,矸石堆压实状况良好,表明由于堆放原煤,有车辆与行人,表明无植被,矸石堆下面是芦苇地,低处有零星积水;四号区地形破碎,区域范围比较大,面积1.2hm2,矸石堆场位于区域北侧,场地内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混合物。矸石堆放混乱,地貌高低起伏,地形破碎不堪,南侧有一雨水冲刷而成的排水沟,不规则,最宽处2米左右。 分区图

矸石场生态恢复工程设计(上)

目录 1引言 (1) 1.1煤矸石废弃地的形成 (1) 1.2煤矸石的理化性质 (1) 1.2.1煤矸石的物理性质 (1) 1.2.2煤矸石的化学性质 (2) 1.3煤矸石的危害 (2) 1.3.1煤矸石堆积侵占大量土地 (2) 1.3.2煤矸石淋溶水污染危害 (2) 1.3.3煤矸石自燃对大气的危害 (3) 1.3.4煤矸石粉尘危害 (3) 1.3.5煤矸石对环境景观的危害 (3) 1.3.6其他危害 (3) 1.4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及目的 (3) 1.4.1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3) 1.4.2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4) 1.4.3研究目的 (4) 2国内外矸石废弃地治理的研究现状 (6) 2.1国内治理矸石废弃地的进展 (6) 2.2国外治理矸石废弃地的进展 (7) 2.3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9) 2.3.1存在问题 (9) 2.3.2问题存在的原因 (10) 3研究结果 (11) 3.1矸石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 (11) 3.1.1划分的目的 (11) 3.1.2划分的意义 (11)

3.1.3矸石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的原则、依据 (12) 3.1.4矸石废弃地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 (13) 3.1.5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评价 (14) 3.2矸石废弃地生态景观建设规划设计方案 (15) 3.2.1设计目标、原则 (15) 3.2.2生态景观规划 (17) 4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技术措施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景观绿化工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5综合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6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9)

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原则 以自然物为第一要素的住区景观,我认为应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十一项原则: 1. 基本要求 1.1自然化 休闲生活是逃避城市的紧张和喧嚣,是对大自然的回归,故而园林景观的影响和作用十分突出。一般来说,休闲地景观和园林安排一定要自然,要么体现出大自然原始的美,要么体现出田园风光,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痕迹。即使是在原天然生态系统已严重破坏的废弃地上,也应尽量恢复当地原生态系统的面貌或向与当地大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田园风光的方向营造。植物是景观园林的第一要素,在其选择上,应多使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生长好,能提供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维护成本又低。 1.2 人心趋静 休闲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应立足于引导人们心情趋于舒缓平静,一入区就有一种绝尘脱俗的感觉,觉得和外面紧张的世界就是不一样,整个人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植物色彩搭配不要反差太大,慎用大面积的简单而又紧张的几何构成,要有线条引导,当然也要避免又碎又乱。水景的安排也应该安静多于喧闹。小品和雕塑要宁静温馨,不要张狂。引入动物要温和美丽的而不要丑陋吓人的。当然,不要理解为把休闲住区里搞得到处都静悄悄。局部热闹的地方也还是需要的,比如俱乐部、沙滩、码头、零售商业区等。 2. 美学的要求 2.1 主题原则

任何园林规划都应有其主题,包括总主题和各分片、分项主题,它是景观园林规划的控制和导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在浮燥的城市住区规划中,主题往往被取消,而满足于一张毫无思想性、科学性和功能安排的信口标注、指鹿为马的所谓“漂亮”的画。和城市住区比起来,休闲住区档次更高,规划水准也理应更高,更体现功力,只有选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主题,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景观园林规划。 2.3 点-线-面的原则 所谓面,是指整个小区或小区的某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是从事景观园林建设的空间。但整个小区平面的均质化不能造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就要有一些界限为其纲,分割空间、强调差别、引导或阻隔视线。线和线会有交叉,太长的线因易引起视觉模糊也需要间断,就会有点的存在。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景观园林就走不了大样。如果把握不住,细部做得再多,图纸画得再“好看”,也做不出好景观来。 2.4 收放的原则 一个好的休闲住区景观园林规划,应把放开视线和隐蔽景物尽量结合起来。开放式大空间给人的震撼是其它手法无法替代的,只要有足够的空间,都应该给出适当的大空间来,如成片的绿地、水面、酒店、公建等。隐蔽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指把有碍观瞻的东西藏起来,如垃圾站、园艺堆肥场、管线井、过滤池、挡土墙等,是一种被动的应付。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把景观有层次地布局,在最佳时机展现(就像说相声的“解包袱”),是一种主动的造景。当然还有半隐半现的,如山地的休闲别墅,在景观上处理成若隐若现于树林中的很好的选择。 2.5 均衡原则 和城市住区建设中常见的大面积推平场地的做法不同,休闲住区在总体布局中贯彻“尽量尊重自然地形”的原则,这是一种维护和强调差别的作法。但这不等于说不要均衡,即使是在自然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的地段,也要尽量使各部分、各主题、各细部有所响应,避免偏沉和杂乱感。当然,也不是追求绝对化的几何或力

矸石山环境治理恢复项目方案

一、立项依据及意义 (2) 二、项目概述 (3) 1、治理矿山的性质 (3) 2、矿山种类 (3) 3、地理位置(坐标) (3) 4、治理面积 (3) 5、以往中央投入资金实施治理的工作情况 (4) 三、治理区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4) 四、治理工程的目标任务 (5) 五、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 (6) (一)矸石山洗煤厂 (6) (二)矸石山砖厂 (7) 六、工作部署 (9) 1、治理内容 (9) 2、治理措施 (9) 3、工程量 (9) 4、施工进度安排 (9) 七、投资概算 (10) 1、概算依据 (10) 2、取费标准 (10) 3、投资概算 (10) 八、申请财政资金数额及使用方向 (13) 九、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13) (一)组织保障措施 (13) (二)质量保障措施 (13) 十、预期效益分析 (14) 1、经济效益 (14) 2、社会效益 (14)

矸石山(尾矿库)环境治理恢复项目方案 一、立项依据及意义 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山脚树矿隶属贵州省六盘水市管辖,位于盘县以北约30公里的断江镇境内。山脚树矿于1969年3月建井,1974年9月投产,是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老矿山基地之一。 国有矿山开采初期,由于缺乏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措施,致使一些矿山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特别是对国有大中型矿山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重,矸石山(尾矿库)是选矿(厂)不能再分选的矿山固体质料。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的需要,矿山的发展难免产生尾矿及渣土。大量的矿渣堆放严重的破坏了矿区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及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土壤、地下水、空气遭到严重污染;另外弃渣场是松散堆积体,边坡稳定性差,持续暴雨将造成滑坡和泥石流,对矿区居民和村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由于矿山属于国有企业,原生产利税都上交给了国家,没有留下环境治理费用,目前山脚树矿自身发展就比较困难,需要国家进行投资支持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矿山企业的亲切关怀,曾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国土资源部又出台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并成立了专项资金。同时,地方政府及矿山企业也积极行动起来,利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对矿山环境及矸石山

矿山生态恢复治理方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任务的由来 (1) 1.2编制依据 (2) 1.2.1任务依据 (2) 1.2.2相关法律法规 (3) 1.2.3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与环境保护发展规划 (4) 1.2.4 有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4) 1.2.5投资估算依据 (4) 1.3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5) 1.3.1指导思想 (5) 1.3.2基本原则 (5) 1.4方案范围与规划时限 (6) 1.5方案技术路线 (6) 第二章矿区概况 (8) 2.1区域自然条件 (8) 2.1.1地理位置与交通 (8) 2.1.2气象气候 (8) 2.1.3地表水 (9) 2.1.4地下水 (9) 2.2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9) 2.2.1地形地貌 (9) 2.2.2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 2.2.3矿区工程技术条件 (10) 2.2.4矿区地质构造 (10) 2.2.5区域地层 (12) 2.2.6矿带及矿床特征 (15) 2.3区域社会环境简况 (18)

2.3.1人口及行政区划 (18) 2.3.2社会经济概况 (18) 2.3.3风景文物保护区划 (18) 2.3.4环境功能区划 (19) 第三章企业生产及工程概况 (20) 3.1历史沿革 (20) 3.2项目组成 (20) 3.2.1主体工程及辅助工程 (20) 3.2.2环保工程 (20) 3.3生产现状 (22) 3.3.1井田境界 (22) 3.3.2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 (22) 3.3.3总平面布置 (23) 3.3.4生产工艺 (23) 3.3.5剥离废弃土石排放系统 (25) 3.3.6采场防、排水及供水系统 (26) 第四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调查及规划期生态破坏预测 (27) 4.1调查方法概述 (27) 4.1.1调查范围 (27) 4.1.2调查内容 (27) 4.1.3调查方法 (27) 4.2矿区生态破坏情况调查及评价 (28) 4.2.1矿区生态系统类型与植被分布 (28) 4.2.2矿区动物资源 (29) 4.2.3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现状及评价 (29) 4.2.4尾矿库、废石场对生态的破坏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1) 4.2.5临时性不稳定边坡 (32) 4.2.6铁矿生产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及需要优先解决的生态问题 (33)

矸石场生态恢复工程设计(下)

4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 4.1技术措施设计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8月2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 (二)部委规章 (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1994年H月22日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总局513号);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5号令); (三)规范标准 (1)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5); 4.2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 (1)排水沟工程 为了保证汛期尘态安全,同时便于施工与养护管理,设计排水系统为三级排水,首先坡面和台面的径流集中汇入汇水面的抛物线型草沟,再由草沟汇入沿道路设置的梯形断面排水沟,最后由梯形断面排水沟经过湿地水系汇入污水处理中心。 A、草沟 沿等高线在每个平台内侧修筑草沟,章沟即一种在沟内种植草类以防治土壤冲蚀又维护景观的土筑沟。沟底要有一定的坡降,此处取1/500 B、梯形浆砌石排水沟

沿道路修筑浆砌石排水沟。排水沟衬砌材料用混凝土,断面_形状为梯形。 (2)护坡措施 由于孔隙度极低,渗透险差,局部坡面坡度较大,抗蚀、抗冲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做坡面处理以达到护坡日的。护坡方案如下所示: A、方案一: 铺被覆铁丝网。在植生施工后的坡面上铺置菱形铁丝网,可防止表层土石及植物体滑落,以利植物生长。一般采用规格#12, #10铁丝,网目50mm或52mm。铁丝网铺后需用锚钉固定,锚钉密度一般为3支/m2以上、每100 m2使用主锚钉(∮13mm,L450mm)90支、副锚钉(∮9mm,L350mm)210支以上。铺设铁丝网需超过坡顶(施工坡面之上缘)1m 以上固定,并要紧贴地面铺设,接缝处务必重叠10cm以上。坡面凹凸不平处应适当增加锚钉以固定铁丝网 B、方案二: 三维网(又称固土网垫)是以热塑性树脂为原料,经挤出,拉伸等工序形成相互缠绕,在接点巨才互熔合,底部为高模量基础层的三维立体结构网垫。能防止变形和固持土壤,表面起泡层,填入草籽。三维网施工工序:准备工作、铺网、覆土、播种、前期养护。 C、方案三: 乔灌草植物护坡。栽植灌木、小乔本等木本植物进行边坡防护是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实现草、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以促进多样性的、稳定性的坡面植物群落的迅速建立,起到植物防护边坡的功能。 (3)土壤改良 规划区域所覆土来源于矿区周围黏土,土壤通气性不良,收缩性膨胀性强,影响植物呼吸,容易造成生理干旱,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改良方案如下:方案一:植草带内覆30-55cm薄层熟土(无盐碱性种植土)。方案二:乔、灌带筐或蒲包栽植,用熟土及适量有机肥。方案三:乔、灌带土移植。 (4)灌溉系统布设 铺设管道,在山脚下设计水泵提水,引水上山,再从每个节点引出支管后接塑料管进行平台及坡面灌溉。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矸石山治理

矸石山生态恢复工程 施 工 方 案 二零一零年三月十三日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说明 第二节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部署 第一节施工部署指导思想 第二节工程目标 第三节施工组织机构 第四节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第五节项目部组织管理机构图 第六节主要机械配置 第七节劳动力计划配置 第八节主要测量及检测工具需用量计划 第九节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第四章施工准备 第一节技术准备 第二节物资准备 第三节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准备 第五章关键部位施工方案第一节矸石方的挖运碾压及覆土压实施工方法第二节挡墙、水沟施工方法

第六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第七章主要施工管理措施 第一节组织措施 第二节技术措施 第三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四节质量保证措施 第八章确保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第一节安全生产目标 第二节保证安全生产的组织措施 附录 1、施工组织框架图 2、主要机械配置 3、劳动力计划配置 4、主要测量及检测工具需用量计划 5、主要材料用量计划 6、质量管理机构 7、安全管理体系 8附图1、工程质量控制网络图 9附图2、护坡施工示意图

矸石山生态恢复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说明 本工程组织设计依据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煤矿北矸石山生态恢复工程招标文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遵循国家颁发的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和验收标准进行编制的。 在施工组织中,我们要始终围绕“合理安排工期、按期交付使用”———这个中心,在施工组织中紧紧围绕“确保工程质量” ———这条主线,紧紧抓住提高工程质量这个关键环节,为业主提供高标准、高质量的建筑精品。 第二节编制依据 1.1本工程的技术文件 矸石山生态恢复工程设计图纸 1.2工程应用的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规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 矸石山位于王庄煤矿工业广场北侧,煤矸石占地面积约85亩,形如枕状,近东南—西北方向延伸,堆场长约360米,

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doc

目录 公司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自然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生态袋护坡技术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生态护坡工程系统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生态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施工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施工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边坡绿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施工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喷播的施工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植物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养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效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生态修复典型工程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山体每平米生态修复工程材料价格估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山体护坡生态修复工程示意图 (17) 九、附资质资料 (18)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008-03-23 13:35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1]。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