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采工作面下行通风技术的应用(正式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4.49 KB
- 文档页数:9
浅析回采工作面下行通风技术的应用作者:王建军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4年第15期【摘要】鉴于煤矿的热害高温,需要实施下行通风技术,事实证实,跟上行通风技术进行比较,应用下行通风技术的工作面温度能够平均降低30%,这使得工作面的环境得有改善,进而表明在煤矿回采工作面应用下行通风技术切实可行。
本文论述了应用下行通风技术的安全策略、下行通风技术的优势,以及下行通风技术的不足。
【关键词】回采工作面下行通风技术一些矿井为了杜绝回采工作面使用下行通风,专门开拓了回风巷道,这就增加了矿井的资金投入。
为此,本文首先对回采工作面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下行通风的适用条件、范围等。
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时指进风流方向与采煤工作面的关系而言。
当风流沿着采煤工作面由下向上流动的通风方式,称为上行通风。
当风流沿采煤工作面由上向下流动的通风方式,称为下行通风。
风流方向与煤炭运输方向一致时称为同向通风,否则称为逆向通风。
一般的工作面都采用上行通风的工作方式,下行通风采用的较少,与上行通风相比,下行通风的特点是:一是采煤工作面进风流中煤尘浓度较小;二是采煤工作面的气温可以降低;三是不容易出现瓦斯局部积聚。
但是,下行通风的缺点是:工作面运输平巷中设备处在回风流中;一旦工作面发生火灾时控制火势比较困难;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下行通风极易引起大量的瓦斯逆流而进入上部进风水平,扩大突出的涉及范围。
经过现场实践证明,采煤工作面采区下行通风对工作面的煤尘抑制,特别是对急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的煤尘抑制是很有利的;同时防止采煤工作面顶板瓦斯的成层积聚和采空区漏风以及抑制煤炭自燃也都是有利的。
因此《煤矿安全操作规程》规定,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不得采用下行通风。
1 应用下行通风技术的安全策略(1)在4.5m—5m一次采全高的综采工作面进行煤体注水。
(2)将消防供水管路安置在工作面进回风巷道,且把三通阀门设计在每隔50m的回风巷、每隔100m的进风巷,且将一道降尘水幕设计在进风巷,而在回风巷设计两道降尘水幕,并把降尘装置设计在所有转载点,在机组安置负压降尘设备,以及在进回风巷设计隔爆水袋。
文件编号:RHD-QB-K626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工作面下行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工作面下行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工作面概况xxx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矿井设计能力4万t/a,井田煤系地层为三迭系须家河组、矿井法定开采煤层共有三层,(K6、K7、K8)煤层,xxx回采工作面开采标高位于370m~420m之间,开采煤层为K7煤层,煤层倾角为20°~45°之间,矿井20xx年度瓦斯等级鉴定根据重庆煤炭工业管理局“渝煤管瓦斯[2015]59号”文件批复为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45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7m3/t。
二、采用下行通风方式的原因xxx回采工作面处于矿井生产系统的北端,工作面进风位于420m水平,回风位于370水平,回风通过工作面回风巷后进入370~420m水平南西K8煤层回风上山,再进入矿井总回风巷,故在开采xxx 回采工作面时,采用下行通风方式,为此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工作面生产安全。
三、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1、加强通风管理。
xxx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必须合理、稳定、可靠,严格按《永川区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配足工作面风量,采煤队必须保证工作面通风断面在1m2以上,通风队必须保证该工作面通风设施完好无损。
2、严禁主扇无计划停风,一旦停风,立即将工作面上下巷的电源全部切断,撤出所有人员。
3、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靠近采空区方向均应挂严风障,减少采空区通风。
4、通风队及采煤队要加强xxx回采工作面通风情况的检查,若发现无风、微风或风量减少等情况,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离工作面,并向调度室汇报,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工作面回收期间的通风管理安全技术措施前言煤矿井下的通风系统是保证井下工人安全和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在工作面回收期间,为了保证洁净空气的对流及井下温、湿度的协调,提高井下空气质量,也要对工作面回收期间的通风管理进行科学、严谨的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回收期间的通风管理安全技术措施通风系统维护1.检查风机:工作面回收期间,必须对通风系统的风机进行更换和检修,以确保风机的正常运转和安全。
2.布洛赫阀检查:对布洛赫阀的密封性能、行程限制器、开关信号的准确感应、红绿灯是否鲜艳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通风系统在运行时的正常工作状态。
3.检查空调:检查地下空调的运行情况、降温效果和冷凝水处理是否达标。
通风质量保障1.强制通风:煤矿井下的通风系统应采用强制通风,通风系统要满足人数密度大、气体复杂、温、湿度变化等矿井生产条件。
2.建立空气质量检测点:加强通风衡算和空气质量监测,设置空气质量检测点,及时测定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
并对通风机位置、尺寸、功率等进行合理的技术设计、安装和使用。
3.尽可能增加空气流动量:施工中加强向压风洞,保持工作面风道开口通畅,增加风量,降低空气流速,使风速不大于0.6m/s,控制热量的传递。
4.调整通风时间:根据施工过程中热量的变化进行通风系统的调整,力争达到合理的通风时间,保证井下空气质量。
煤层气安全措施1.气体检测:根据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对工作面进行气体检测,及时发现可燃和有毒有害气体,并采取治理措施,保证井下空气质量和工作面的安全。
2.压风方式:采用压风方式,将新鲜空气压入煤层,使煤层气排出煤层,达到安全的效果。
3.贯通巷道:对于注入压风的煤层,注入前需要在风口贯通巷道,过流可以不堵塞、不死角。
知识普及教育1.集中培训:对于有关通风的知识,对井下工人进行集中培训,增强井下工人对通风管理的意识,不断提高井下人员的素质。
2.安全道路标准:对井下道路的宽度、拱高、方向、坡度等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煤矿井下的安全水平。
文件编号:TP-AR-L5542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工作面回收期间的通风管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工作面回收期间的通风管理安全技术措施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施工出架通道时,工长、班长必须按规定携带瓦斯报警仪及CO、氧气两用监测仪。
2. 在工作面回撤支架期间,通风区安排专职瓦检员每班四次对以下地点的CH4、CO2、CO、浓度进行检查,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主副绞车硐室,支架回收作业地点回风流。
如发现任何地点的CH4%≥1%或CO2%≥1.5%或CO%≥0.0024%时必须停止工作,撤离人员,在回风巷巷口设置栅栏警戒,向矿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处理。
3.回收支架期间,在作业地点回风流中距顶不大于200mm,距帮不小于300mm处,挂设一台瓦斯氧气两用仪,报警值准确调整为CH4%=1%,要起到连续监测的作用。
如仪器发出报警声必须立即停止工作,撤离人员,在巷口设置栅栏,向矿调度室和有关领导汇报处理。
4.在收尾期间,运转车间必须定期检查、维修注氮设备,确保注氮设备能正常运转。
5.监控室在整个收尾期间必须定期检查维修井下安全监测系统,每7天对井下工作面各探头校正一次,确保该系统运转正常。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回采工作面下行通风技术的应用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6569-43 回采工作面下行通风技术的应用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下行通风的提出东庞矿是 1983 年投产的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 180 万 t ,煤层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主采煤层 2 号煤,结构简单,产状平缓,全区基本稳定,平均可采厚度为 4.38m ,倾角在 11 至 16 度之间。
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抽出式,南、北风井各安设两台通风机。
设计采区通风系统为轨道上山进风,皮带上山回风。
属低沼气矿井。
矿井投产时南北两翼各移交了一个采区,且每个采区移交了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即南翼的 2101 工作面和北翼的 2202 工作面。
由于 2202 工作面的岩石集中皮带运输巷与采区皮带上山平交(见图 1 ),如果采用上行通风,就需要在 2202 工作面的岩石集中皮带运输巷设置风门,这不仅使风门的维护很困难,而且该面的通风系统也不可靠,如果要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就需重开皮带巷,做小井当溜煤眼,这不仅增加工程投入,而且会拖延矿井投产日期,如果采用下行通风,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经过反复比较,我们将 2202 工作面的通风实行了下行通风,结果不仅使工作面按期投产,而且在没有增加工程投入的情况下,保证了工作面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
坑柄煤矿回采工作面下行通风的应用摘要:在现有的生产矿井中,绝大多数回采工作面都习惯于采用上行通风,回采工作面采用下行通风在我国使用的并不多。
其实,许多条件下回采工作面采用下行通风在降尘、降温、防止上隅角瓦斯积聚和抑制采空区自燃发火等方面的效果都非常明显,在特殊条件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关键词:回采工作面;下行通风;应用1 下行通风的应用坑柄煤矿隶属于福建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主管部门为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该矿于1958年建井,1969年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煤层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矿井主要开采煤层为童子岩组三段上段的2#、3#、7#及下亚段上部的28#等煤层。
矿井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开拓,主平硐标高为+485 m。
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或走向斜坡壁式采煤法,利用煤电钻打眼,放炮落煤的施工工艺,工作面铺设铁溜槽溜煤,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采区通风系统设计为轨道上山进风,人行上山回风。
矿井历年瓦斯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所采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为不自燃煤层,煤尘爆炸指数鉴定结果为无煤尘爆炸性。
坑柄煤矿五采区复采时+435区段及+385区段,各有一个走向长壁采煤工作面,即+435区段西翼2#上采面和+385区段西翼2#上采面。
由于+435区段西翼2#上采面的运输巷要兼做+385区段西翼2#上采面上回风巷,如果+435区段西翼2#上采面采用上行通风,就需要同时解决+435区段西翼2#上采面的进、回风问题,这就需要在+435区段及+485区段分别掘进长距离的进、回风巷,还要在+435区段设置不利于通风管理的通风设施,这不仅会大大增加矿井的工程投入,还会给该区段的通风管理增加难度,同时也拖延了+435区段西翼2#上采面的投产。
如果+435区段西翼2#上采面采用下行通风,就可以利用原有的+485区段前石门掘进一条短距离的平巷作为+435区段西翼2#上采面的进风巷,这样的话不仅大大减少了矿井的工程投入,还有利于+435区段的通风管理,也加快了+435区段西翼2#上采面的投产。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工作面下行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工作面下行通风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工作面概况xxx开拓方式为平硐+暗斜井,矿井设计能力4万t/a,井田煤系地层为三迭系须家河组、矿井法定开采煤层共有三层,(K6、K7、K8)煤层,xxx回采工作面开采标高位于370m~420m之间,开采煤层为K7煤层,煤层倾角为20°~45°之间,矿井20xx年度瓦斯等级鉴定根据重庆煤炭工业管理局“渝煤管瓦斯[2015]59号”文件批复为瓦斯矿井,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457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7m3/t。
二、采用下行通风方式的原因xxx回采工作面处于矿井生产系统的北端,工作面进风位于420m水平,回风位于370水平,回风通过工作面回风巷后进入370~420m水平南西K8煤层回风上山,再进入矿井总回风巷,故在开采xxx回采工作面时,采用下行通风方式,为此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工作面生产安全。
三、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1、加强通风管理。
xxx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必须合理、稳定、可靠,严格按《永川区煤矿矿井风量计算方法》配足工作面风量,采煤队必须保证工作面通风断面在1m2以上,通风队必须保证该工作面通风设施完好无损。
2、严禁主扇无计划停风,一旦停风,立即将工作面上下巷的电源全部切断,撤出所有人员。
文件编号:TP-AR-L4267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回采工作面下行通风技
术的应用(正式版)
回采工作面下行通风技术的应用(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
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 下行通风的提出
东庞矿是 1983 年投产的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
为 180 万 t ,煤层地质条件比较简单,主采煤层 2
号煤,结构简单,产状平缓,全区基本稳定,平均可
采厚度为 4.38m ,倾角在 11 至 16 度之间。
矿井
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抽出式,南、北风井各安设两台
通风机。
设计采区通风系统为轨道上山进风,皮带上
山回风。
属低沼气矿井。
矿井投产时南北两翼各移交了一个采区,且每个
采区移交了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即南翼的 2101 工
作面和北翼的 2202 工作面。
由于 2202 工作面的岩石集中皮带运输巷与采区皮带上山平交(见图
1 ),如果采用上行通风,就需要在 220
2 工作面的岩石集中皮带运输巷设置风门,这不仅使风门的维护很困难,而且该面的通风系统也不可靠,如果要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就需重开皮带巷,做小井当溜煤眼,这不仅增加工程投入,而且会拖延矿井投产日期,如果采用下行通风,上述问题就迎刃而解,经过反复比较,我们将 2202 工作面的通风实行了下行通风,结果不仅使工作面按期投产,而且在没有增加工程投入的情况下,保证了工作面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
2 下行通风技术的推广
在北翼 2202 高档普采工作面实行下行通风获得成功后, 84 年东庞矿又有一个综采工作面即 2108 工作面完成了掘进工程,进入了工作面支架等大型设
备的安装阶段,而在这之前必须使该工作面形成通风系统。
如果该工作面采用上行通风,就必须在上车场即三中车场设置风门,所有工作面的大型设备都要通过风门,不仅要求风门规格大不易开启,而且难以维护,不能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在该面实行了下行通风,也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之后,东庞矿几乎所有的回采工作面均采用了下行通风系统,均获得了成功。
3 下行通风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东庞矿所有采用下行通风的回采工作面,都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制定了专门措施。
( 1 )回采工作面的风量配备都按工作面断面及风速要求进行配风,确保了工作面风速达到 1m /s 以上。
即普采工作面一般风量都达到 600 m3 /M ,
综采工作面风量达到 900 m3 /M 。
( 2 )在回采工作面下巷(回风巷)安设了瓦斯自动监测报警断电装置,断电浓度设为 1% ,断电范围为回采工作面及其进、回风巷道的所有电气设备。
( 3 )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均安设了消防供水管路,并在进风巷每隔 100m 、回风巷每隔 50m 设置三通阀门,并在进风巷设置了一道降尘水幕,回风巷设置了两道降尘水幕,所有转载点安设了降尘设施,机组安设了负压降尘装置,进回风巷均设置了隔爆水袋。
( 4 )在 4.5m --5m 一次采全高的综采工作面,还实行了煤体注水。
4 下行通风的优点分析( 1 )避免在运料巷即上巷设置风门设施,可以保证运输工作面设备物料不通过风门,减少了对风
门的维护量,保证了工作面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
( 2 )由于风流方向与运煤方向一致,可以有效地降低煤尘发飞扬,而且由于运输设备设在回风顺榴,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破碎机破碎煤炭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都直接从回风顺槽排走,不进入工作面,有利于改善工作面的作业环境。
( 3 )机电设备布置在回风巷,设备产生的热量不散发到工作面,使工作面气温降低;由于综采工作面设备多,布置在回风巷,一旦发生设备着火,有害气体也会直接进入回风巷,而避免了对工作面人员的伤害。
( 4 )综采工作面操作支架均是邻架操作,且人在上方俯视下方操作更加方便。
在移架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顺风而下,避免对操作者的危害和对视线的影响。
( 5 )工作面下行通风,下隅角为回风侧,温度较高,与采空区内部温差则较小,从而可以减少下限角与采空区之间的自然风压,减少采空区内部因演然风压产生的漏风,有利于预防采空区浮煤自然发火;工作面下行通风,上隅角在进风侧,温度较低而位置较高,因为自然风压方向总是自下而上,所以不可能产生因自然风压产生的漏风;同时上隅角为进风侧、风压较高,还可以抵消一部分采空区内部的自下而上的自然风压。
( 6 )下行通风时,由于风流方向与瓦斯浮力的方向相反,所以风流与瓦斯层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大,完成一定的混合过程所需的能量少,其混合能力增强 ( 下行通风时,瓦斯和空气的混合能力比相同条件下上行通风时的混合能力强 ) ,因而工作面涌出的瓦斯比上行通风更容易与风流混合而被带走。
( 7 )下行通风可以有效地解决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问题,且不会在下隅角产生新的瓦斯积聚。
分析原因是:下行通风时工作面和采空区的总压差比上行通风小,采空区的漏风量也比上行通风时小,因此下行通风从采空区带出的瓦斯量就比上行通风时少,致使涌出量就比上行通风时低;正由于下行通风能把采空区上部高浓度瓦斯排出或滞留于采空区内,故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可能性就比上行通风小。
另外,瓦斯从下隅角涌出后,受到浮力作用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与下行风流相混合,因而采用下行通风时,下隅角瓦斯的积聚也没有上行通风时上隅角瓦斯积聚的情况严重。
5 下行通风的缺点分析
( 1 )由于瓦斯比空气密度小,有一定的上浮力,下行通风瓦斯自然流动方向和风流相反,在风速
低行不成紊流状态的情况下,易造成瓦斯积聚。
( 2 )机电设备均在回风巷,粉尘易积聚在设备上。
( 3 )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受火风压影响,有可能引起风流逆转。
6 结论
通过东庞矿实行下行通风的实践可以得出在低沼气矿井,在煤层倾角较小的情况下,回采工作面采用下行通风的优点更加突出,是完全可以推广应用的。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