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筒俯视、仰视读数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量筒中的仰视与俯视
(羊小虎大—仰小俯大)
正确的量液方法是:量筒必须水平放置,人的视线应对准刻度的一方并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底处保持水平。
仰视量液:由于视线向上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刻度线一方凹液面的后侧,读数低于正确的刻度线位置,故所倒液体就偏多。
即读数偏低,倒液偏多。
俯视量液:由于视线向下倾斜,寻找切点的位置在刻度线一方凹液面的前侧,读数高于正确的刻度线位置,故所倒液体就偏少。
即读数偏高,倒液偏少。
例题:用浓硫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若用量筒取浓硫酸时仰视刻度,而量水时俯视刻度,则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比要求配制的质量分数()。
A.偏高B.偏低 C.相同 D.无法判断分析:
仰视量酸:“读数偏低,倒液偏多”;即硫酸的量多于应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中所需的酸量。
俯视量水:“读数偏高,倒液偏少”;即水的量少于应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中所需的水量。
酸多水少,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比要求配制的质量分数偏高。
答案:A
练习:
1、某同学仰视量筒取溶液,读数为20mL,则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为()
A.20mL B.大于20mL C.小于20mL D.无法确定2、某同学俯视量筒取溶液,读数为10mL,则读数与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相比,读数()
A.偏大B.偏小 C.正确 D.无法确定
3、某同学在量取液体时,先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底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将量筒内液体倒出一部分后,剩余液体俯视读数为5mL,则他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15mL B.大于15mL C.小于15mL D.无法确定答案:B A B。
关于观察液体体积时仰视或俯视引起误差的讨论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是:首先要根据题意,明确实验任务是“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或“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中的哪一种;该实验使用的仪器“0”刻度在上边还是下边。
然后采取图示法解题,即按题意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分析误差的偏向,再依据题设情景得出最终解答。
必须明确一点:实验者进行观察时,首先看到的始终是仪器上有刻度的一边。
1仰视读数偏低出的大)。
2仰视读体积时,读出的结果比实际体积偏低(偏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滴定过程所消耗溶液的体积=滴定后液体的体积-滴定前液体的体积,所以,仰视、俯视读取滴定前液体的体积会造成滴定过程所消耗溶液的体积与上述结果正好相反,即分别偏低、偏高。
二、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1、对于“0”刻度在下边的量器,如量筒、量杯、容量瓶、移液管等。
下面以用10mL 的量筒量取8mL 液体为例进行讨论。
请看示意图:注意: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时,无论仰视或是俯视,视线必然要通过被量取的体积刻度(8mL )处。
下面用几道例题进行分析:例1、量取95mL 水,最好选用________mL 的量筒,若读数时仰视刻度,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_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95mL 。
解析:从减小误差的角度看,选用量筒的规格最好与被量取液体的体积相接近,应选取100mL的量筒。
这属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问题,且使用“0”刻度在下的仪器,由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右图所示),显然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高,即大于95mL。
例2、某同学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待测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时,若滴定前,读碱液体积时仰视碱式滴定管液面;滴定后,读碱液体积时俯视碱式滴定管液面。
上述操作会使盐酸浓度的测定值_______(偏高、偏低、无影响)?行读Array(碱所示)偏大,定过程消由()AC2浓度((((3)若容量瓶中有蒸馏水或定容后反复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结果会_____。
3、实验使用 1.005mol/L标准盐酸,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测定烧碱样品的纯度,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高、偏低、无影响?(1)装有标准盐酸的滴定管活塞地方有漏水现象,但没有处理就进行滴定,烧碱纯度_________。
仰视读数偏大还是偏小
俯视的时候,读数比实际值大。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实际量取溶液值偏低;仰视是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低,实际量取溶液值偏高。
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
1.读数步骤:确定零刻度线→确定示数在零上还是零下→确定分度值→确定示数
①确定示数位置:零上
②确定分度值:1℃
③确定温度计的示数:40℃+8×1℃=48℃
2.注意事项:①温度计不能接触烧杯底和烧杯壁。
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垂直。
电压表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
1.读数步骤:观察电压表所选的量程→确定分度值→确定电压表示数
①确定所选量程:0~3V
②确定分度值:0.1V
③确定电压表示数:2V+5×0.1V=2.5V
2.注意事项:并联接入电路,“+”进“-”出。
量筒读数步骤及注意事项
1.读数步骤:确定分度值→确定示数
①确定分度值:2mL
②确定量筒的示数:10mL+4×2mL=18mL
2.注意事项: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电能表读数步骤
1.表盘参数的物理意义:“10(20)A”表示标定电流10A,额定最大电流20A。
2.读数:最后一位数字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图中电能表示数为5546.7kW·h。
3.计算:指示灯闪烁n次消耗的电能W=n1800kW·h。
高中化学之酸碱中和滴定仰视俯视误差问
题解析
中和滴定仰视俯视误差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利用酸碱中和滴定测定未知溶液浓度的原理,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如下图:
误差分析其实也是基于上边这个式子来分析各种操作失误导致测定的待测液浓度偏高或偏低。
问题:1.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对测定的待测液浓度有何影响?
滴定管的刻度与量筒不同,0刻度在最上面,一般是滴定前读取一个数值V1,滴定后读取一个数值V2,通过V2减去V1来求出滴定过程中所消耗的溶液体积。
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也就是说V1是正确的,V2值错误了,如下图:
由图上可以直观看到,滴定后俯视,读取的V2值比实际值小,所以由V2减去V1求出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最终求出的待测液浓度偏低。
如果是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结果呢?看下图:
由图可以看出,V1值偏大,V2值偏小,V2减去V1求出消耗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最终求出的待测液浓度偏低。
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出如果是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
后俯视读数(或前俯后仰),最终求出的待测液浓度将偏高。
下图是前俯后仰的图示:
解析完毕。
高三化学复习仰视或俯视引起误差的讨论在中学化学定量实验中,经常要用量筒、滴定管等仪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
由于实验者观察方法不正确,即未能保持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点相平,而造成所量取液体的体积或读出的体积数值存在误差。
不正确的观察方法往往是仰视或俯视,造成的误差是偏高或偏低。
为此类问题而设置的习题也常见于各类考题中,学生解答情况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甚至有老师对此问题也比较模糊。
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是:首先要根据题意,明确实验任务是“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或“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中的哪一种;该实验使用的仪器“0”刻度在上边还是下边。
然后采取图示法解题,即按题意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分析误差的偏向,再依据题设情景得出最终解答。
必须明确一点:实验者进行观察时,首先看到的始终是仪器上有刻度的一边。
下面对此问题进行分类讨论。
一、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
(以凹液面为终点)1、对于“0”刻度在下边的量器,如量筒、量杯、容量瓶、移液管等。
下面是对10mL 量筒内盛有8mL 液体进行读数的三种情况示意图:从上图可以看出:仰视读数时,读出的结果比实际体积偏低(偏小);俯视读数时,读出的结果比实际体积偏高(偏大)。
2、对于“0”刻度在上边的量器,如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等。
酸式、碱式滴定管常用在中学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使用时需要分别读出滴定前和滴定后管内液体的体积求出滴定过程所消耗溶液的体积,所以属于对一定体积的溶液进行读数问题。
下图是对滴定管读数的三种情况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仰视读数时,读出的结果比实际体积偏高(偏大);俯视读数时,读出的结果比实际体积偏低(偏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滴定过程所消耗溶液的体积=滴定后液体的体积-滴定前液体的体积,所以,仰视、俯视读取滴定前液体的体积会造成滴定过程所消耗溶液的体积与上述结果正好相反,即分别偏低、偏高。
二、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以刻度线为终点)1、对于“0”刻度在下边的量器,如量筒、量杯、容量瓶、移液管等。
化学俯视仰视读数问题
化学中的俯视和仰视读数问题主要涉及到量筒、滴定管和移液管等仪器的使用。
具体来说,以下是各种情况下俯视和仰视读数的影响:
1.量筒:
●仰视读数:偏小。
因为仰视时,视线与量筒内液面的交点低于实际液面,所以读数会偏小。
●俯视读数:偏大。
俯视时,视线与量筒内液面的交点高于实际液面,所以读数会偏大。
2.滴定管:
●仰视读数:偏大。
仰视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面的交点低于实际液面,所以读数会偏大。
●俯视读数:偏小。
俯视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面的交点高于实际液面,所以读数会偏小。
3.移液管:
●仰视读数:偏小。
仰视时,视线与移液管内液面的交点低于实际液面,所以读数会偏小。
●俯视读数:偏大。
俯视时,视线与移液管内液面的交点高于实际液面,所以读数会偏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律仅适用于单一液面读数的情况下。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视线、液体表面张力和仪器刻度等因素的影
响,读数误差可能会有所不同。
为了减少误差,建议在操作时尽量保持视线与液面平行,并参考实际液面与刻度线的关系来判断读数误差。
同时,可以在使用仪器前先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仰视、俯视读数分析
在液体体积的定量分析中,常会遇到仰视、俯视带来误差。
即读数与液体真
实体积的大小关系。
本人在教学中,总结出较为简单的方法,仅供商榷。
方法是:首先,确定仰视、俯视液面和眼睛的高度。
再确定现在读取的
哪一侧弯月面的最高点。
例如:下图中读出5.0(或5.00)mL液体:
俯视:观察到与眼睛同一侧弯月的最高点。
仰视:观察到与眼睛不同一侧@弯月面的最高点。
但现在并不能直
接判断读数与液体体积的大小。
必须再结合不同仪器的结构特点,进一步确
定误差的大小关系。
高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具有代表性的量器,主要有量筒和滴定管两大类。
量简是一种无“0”刻度的,最大量程在上的仪器。
滴定管是“0”刻度在上,最
大量程在下的仪器。
例如:上图中仪器若为量筒,则俯视读出5.0mL时,液体体积<5.0mL;仰视读
出5.0mL时,液体体积>
5.0mL。
若上图中仪器为滴定管,则俯视读出5.00mL时,经滴定管滴人待测液的标准液体积>5.00mL(假定标准液开始液面在0.00mL刻度位置,且读准);仰视读出5.00mL时,标准液体积<5.00mL。
对于容量瓶中的定容操作,用此法进行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判断也是十分方便的。
若上述5.0mL刻线,假定为100mL容量瓶的刻线位置。
则俯视读到刻线,溶液体积偏小,物质的量浓度偏大;仰视读到刻线,溶液体积偏大,物质的量浓度偏小。
掌握正确读数的方法和仪器的结构,才是准确做好误差分析的关键。
中学常见玻璃量器的仰视、俯视读书误差分析作者:肖修锋来源:《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5年第08期在中学化学的定量实验中,经常要用量筒、滴定管等仪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由于实验者观察方法不正确,即未能保持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而造成所量取液体的体积或读出的体积数值存在误差。
不正确的观察方法往往是仰视或俯视,造成的误差是偏大或偏小。
此类误差分析题常见于各类考题中,但同学们的解答情况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究其原因是部分同学为了简便起见,机械地记结论,甚至用一些俗语来强化记忆,自认为用这种方法可很快得出答案,殊不知,当题目条件改变后,结论常常是错误的;部分同学知道可以通过画示意图来解决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画示意图。
笔者通过分析同学们在此类问题上常犯的错误,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尝试了以下解决方法,发现对同学们的学习大有益处,现分享如下:基本思路:首先根据题意,明确实验任务是“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还是“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该实验使用的仪器刻度是从上到下逐渐增大,还是从下到上逐渐增大。
然后采取图示法解题,即按题意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分析误差的偏向。
最后依据题设情景最终解答问题。
其中,图示法的关键是首先得弄清楚两个定点,再用这两个定点的连线去确定最后的读数点。
下面对此问题进行分类讨论。
一、未知液体体积,对量器内液体进行读数如图l、2所示,在读数时,a点为眼睛位置,b点为凹液面的最低处,这两点首先要固定,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后,这条直线与量器的刻度相交,交点c所指永的读数即为液体的体积。
1.刻度从上到下逐渐减小的量器,如量筒。
图3、4是对10mL量筒内盛有7.5 mL液体仰视读数所引起的误差情况分析的示意图。
首先找准眼睛与凹液面的最低处,并用直线将其连接,得到直线ab。
直线ab与量筒刻度的交点c、即为误读的值7.2 mL,小于真实值7.5 mL。
2.刻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的量器,如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等。
量筒俯大仰小怎么理解
“俯大仰小”与“俯小仰大”是一道化学口诀,就是读量筒示数时用。
仰视的时候量筒读数偏小,实际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大。
俯视同理,量筒读数偏大,测量值比实际值小。
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然后再根据我们量的水的体积实际分析得出:仰视量取的体积偏大,俯视量取的体积偏小。
量筒所视体积——俯大仰小;滴定管所视体积——俯小仰大。
两者有区别是;因为前者0刻度在下,后者0刻度在上。
扩展资料:
量筒不能直接加热,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在量筒里配制溶液的原因
1、量筒容积太小,不适宜进行反应
(2、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不能对量筒加热,所以不易配制溶液。
3、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以免对量筒产生伤害,有时甚至会发生危险。
4、反应可能放热
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
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一般来说量筒是直径越细越好,这样的精确度更高,因为圆形的面积只能计算粗略数,所以直径愈大,误差愈大。
量筒俯视仰视口诀
使用量筒读数时俯大仰小。
俯视时视线斜向下,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上,所以读到的数据偏高。
仰视时视线斜向上,视线与筒壁的交点在水面下,所以读到的数据偏低。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
规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
外壁刻度都是以mL为单位,10mL量筒每小格表示0.2mL,而50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
可见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
1、不能作反应容器;
2、不能加热;
3、不能稀释浓酸、浓碱;
4、不能储存药剂;
5、不能量取热溶液;
6、不能用去污粉清洗以免刮花刻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关于观察液体体积时仰视或俯视引起误差的讨论在中学化学定量实验中,经常要用量筒、滴定管等仪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
由于实验者观察方法不正确,即未能保持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点相平,而造成所量取液体的体积或读出的体积数值存在误差。
不正确的观察方法往往是仰视或俯视,造成的误差是偏高或偏低。
为此类问题而设置的习题也常见于各类考题中,学生解答情况往往不能令人满意,甚至有老师对此问题也比较模糊。
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是:首先要根据题意,明确实验任务是“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或“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中的哪一种;该实验使用的仪器“0”刻度在上边还是下边。
然后采取图示法解题,即按题意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分析误差的偏向,再依据题设情景得出最终解答。
必须明确一点:实验者进行观察时,首先看到的始终是仪器上有刻度的一边。
下面对此问题进行分类讨论。
一、对一定体积的液体进行读数1、对于“0”刻度在下边的量器,如量筒、量杯、容量瓶、移液管等。
下面是对10mL 量筒内盛有8mL 液体进行读数的三种情况示意图:从上图可以看出:仰视读数时,读出的结果比实际体积偏低(偏小);俯视读数时,读出的结果比实际体积偏高(偏大)。
2、对于“0”刻度在上边的量器,如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等。
酸式、碱式滴定管常用在中学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使用时需要分别读出滴定前和滴定后管内液体的体积求出滴定过程所消耗溶液的体积,所以属于对一定体积的溶液进行读数问题。
下图是对滴定管读数的三种情况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仰视读数时,读出的结果比实际体积偏高(偏大);俯视读数时,读出的结果比实际体积偏低(偏小)。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滴定过程所消耗溶液的体积=滴定后液体的体积-滴定前液体的体积,所以,仰视、俯视读取滴定前液体的体积会造成滴定过程所消耗溶液的体积与上述结果正好相反,即分别偏低、偏高。
二、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1、对于“0”刻度在下边的量器,如量筒、量杯、容量瓶、移液管等。
量筒仰视俯视问题新型解法
例1.某同学用最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18 mL ,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是12 mL ,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 .6 mL
B .大于 6mL
C .小于6 mL
D .无法判断解题方法:
我们可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非常直观的得出答案。
首先,画出如下图形
然后,我们利用数学的方法,把两次错误读数线和正确读数线间的距离用线段表示出来,如下图:
观察上图,可以非常直观地得出两次错误读数后所得的数值比正确读数(即实际倒出的液体)要小。
所以正确答案为B
练习: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放好,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6 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 .14 mL
B .大于 14mL
C .小于14 mL
D .无法判断参考答案:C。
量筒俯视读数是偏大。
量筒读数的正确流程是:①读数前,当往量筒中注入液体后一
般不要马上读数,要让附着在量筒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数,否则读出值会有偏小。
②读数时,平视是正确的读数方法仰视和俯视是两种错误读数法,如果仰视读出值会小于实际值,俯视,读出值会大于实际值。
量筒规格
量筒常见的规格:5ml,10ml,15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
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的一种玻璃仪器。
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
规格以所
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ml、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
外壁刻度都是以ml为单位,10ml量简每小格表示0.2ml,而50ml量
筒每小格表示1ml。
可见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
越大。
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
如量取70ml液体,应选用100ml量筒。
量筒俯视、仰视读数分析-----微练习
1、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5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40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10毫升
B、大于10毫升
C、等于10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2、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4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35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10毫升
B、大于10毫升
C、等于10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3、用量筒量取溶液,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7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65毫升。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10毫升
B、大于10毫升
C、等于10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答案:1、C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