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采技术发展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7
采矿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采矿产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经济的发展、能源的供应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世界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化,采矿产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深入分析采矿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一、采矿产业发展现状1. 技术进步与生产效率提升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高新技术的应用,采矿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比如,传统的井下采煤已经被高效的露天采煤代替,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煤炭生产的效率。
此外,新型的矿产开采技术,如水下采矿、海底油气开采等,也为采矿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2. 资源开采的深度和广度增加随着全球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采矿产业逐渐向深海、边远地区和极端环境扩展。
例如,近年来矿山勘探和开采已经进入南极洲、海底和太空等人类的新领域。
这些新的资源开采区域对采矿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带来了新的挑战。
3.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增大采矿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与环境问题相伴随。
大规模的采矿活动会对土地、水源和生态环境带来破坏,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尾矿。
近年来,环境保护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各国纷纷加大力度推动绿色采矿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一些国家将资源税和碳税等环境税收纳入税收体系,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征收重税,以鼓励绿色采矿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采矿产业发展趋势1. 绿色采矿和环境保护的重点采矿产业将逐渐向清洁、低碳、高效的方向发展。
绿色采矿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发展模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绿色采矿技术包括水力选矿、重选、浮选、磁选等,具有环境污染小、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
此外,政府和企业应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改善环境管理和监督体制,加强环境评估和治理,确保资源开采的可持续性。
2. 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的普及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将成为采矿产业的重要趋势。
采矿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市场需求与趋势分析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个行业都在积极探索智能化转型的道路,采矿行业也不例外。
随着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安全生产要求的提高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采矿行业智能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将深入分析采矿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市场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采矿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市场需求1、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回收率传统的采矿方法往往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问题。
通过智能化技术,如智能采矿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优化算法,可以实现精确开采,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同时减少开采过程中的不必要损耗,从而提高矿山的整体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保障安全生产采矿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事故频发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智能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矿山的各种参数,如地质结构、气体浓度、设备运行状况等,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警和防范,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3、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力成本采矿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且面临着人员短缺的问题。
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可以替代部分重复性、危险性高的工作,减轻工人的劳动负担,同时减少人力需求,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
4、满足环保要求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采矿企业需要采取更加环保的开采方式。
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精准的开采规划,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同时对废弃物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循环利用,降低环境污染。
5、适应市场竞争在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采矿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实现智能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产品质量、成本控制、交货期等方面具有优势,从而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采矿行业智能化转型的趋势1、设备智能化采矿设备将越来越智能化,具备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
例如,智能凿岩台车能够根据岩石的硬度和地质条件自动调整钻孔参数,智能铲运机可以自主规划运输路线,提高作业效率。
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通过采集和分析大量的矿山数据,如地质数据、生产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等,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预测和优化,为矿山的规划、设计、生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浅析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引言1.1 煤矿开采技术的重要性煤矿开采技术是煤矿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着煤炭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
煤矿是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对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率和利用效率,降低开采成本,确保煤炭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随着煤炭需求的不断增长,有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对于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的煤矿开采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保障矿工的安全和健康。
煤矿开采作业环境复杂,矿井深度较大,遇到瓦斯、煤尘等安全风险,因此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改进对于提高矿工工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开采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提高生产效率和保障矿工安全等方面。
随着我国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煤矿开采技术水平,是我国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
1.2 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是我国煤矿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煤炭资源有效开采和利用的基础。
目前,我国煤矿开采技术水平整体较高,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开采体系。
在传统煤矿开采技术方面,我国煤矿采用的传统开采方法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
露天开采主要适用于大型煤矿,采用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开采,效率高、成本低,但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井下开采则是在地下进行开采作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难度,但可以有效避免露天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
现代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对煤矿行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煤矿逐渐引入了智能化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煤矿开采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
环保技术在煤矿开采中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绿色矿山建设和循环利用成为煤矿开采的新方向。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发展,趋向智能化、环保化的方向。
采矿未来采矿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采矿未来:采矿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需求的增加,采矿业作为重要的供应链环节,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采矿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变革。
1. 可持续开采:在资源紧缺和环境压力的背景下,可持续开采成为采矿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可持续开采包括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能耗和水耗、增加资源回收利用,以及实现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努力。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以及改进管理和监管机制,采矿业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矿业正逐渐实现数字化转型。
通过应用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采矿企业可以实现对矿山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测和控制。
这样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采矿业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智能采矿:智能采矿是未来采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矿床的准确定位、对矿石的高效分离和提取,以及对作业人员的安全保护等方面的优化。
智能采矿不仅可以提升采矿业的效率和盈利能力,也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4. 多元化发展:随着传统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采矿业将转向多元化发展。
除了继续开发传统矿产资源,采矿企业还将转向新兴矿产资源和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这包括对稀有金属、一些特殊金属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开采。
多元化发展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5. 国际合作与共享经济:面对全球资源的竞争和环境问题的共同挑战,采矿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共享经济,各国企业可以共同利用资源、技术和信息,实现互利共赢。
同时,国际合作也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推动采矿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采矿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矿业作为资源开发的重要行业之一,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采矿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包括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采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采矿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包括土地破坏、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等。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目标,采矿业必须采取更加环保的方法。
例如,矿山开采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如植被恢复和废物管理等。
同时,积极推动使用更加清洁和高效的能源,在采矿过程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此外,采矿企业还应加强社会责任,与当地社区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技术创新技术的进步在推动采矿业的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矿山开采过程中,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劳动力需求。
例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矿山操作更加安全和高效。
通过使用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测量矿区情况,从而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效率。
此外,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为矿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会,例如模拟矿山开采过程和预测资源储量等。
三、市场需求采矿业的发展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
全球各国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在建设和制造业方面。
例如,建筑材料、金属和能源等矿产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此外,新兴产业的兴起也为采矿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对于稀有金属和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增加。
采矿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资源开发的方向,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结论在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采矿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采矿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环境保护、安全管理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因此,采矿企业需要不断改进自身管理水平,积极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采矿业中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寻求技术创新和发展的突破口。
作为资源开发的重要行业之一,采矿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并展望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
一、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采矿业也开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自动化技术能够提高采矿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力投入,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自主操作,减少人为操作误差。
智能化技术则能够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手段,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决策,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二、矿山安全监测技术的创新矿山安全一直是采矿业关注的重点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矿山安全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例如,基于无人机和遥感技术的矿山巡检能够实现对矿区的全面监测和快速响应,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智能化的安全监测系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采矿业也需要积极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
例如,利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和尾矿处理技术,可以实现矿山废水和尾矿的资源化利用和净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新型的环境监测装备和技术手段能够实时监测矿区的环境指标,提高环境管理的效果。
四、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技术的革新随着全球资源的不断枯竭和需求的不断增长,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成为采矿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资源勘探的精确性和效率,并降低勘探成本。
例如,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进步和高精度测量仪器的使用,能够准确捕捉地下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情况。
同时,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使用先进的采矿设备和工艺技术能够提高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五、新能源在采矿业中的应用矿山通常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如电力、燃气等。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的应用不断成熟,采矿业也开始考虑更加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方式。
智能采矿技术的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在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采矿技术正逐渐成为矿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这种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采矿的方式,也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智能采矿技术的市场需求1、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传统的采矿方式往往受到人力、技术等因素的限制,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而智能采矿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和自动化系统,能够实现矿山开采、运输、加工等环节的智能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对于矿业企业来说,意味着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矿产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2、降低安全风险的需求采矿是一项高风险的行业,事故频发一直是困扰矿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智能采矿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作业,通过远程监控、自动化操作等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例如,无人驾驶的矿车可以避免驾驶员在恶劣路况下发生意外,智能通风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矿井内的气体浓度,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措施,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
3、资源优化利用的需求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优质资源逐渐减少,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成为了矿业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智能采矿技术可以通过精准的地质勘探、智能选矿等手段,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
同时,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状况,合理规划开采方案,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4、环境保护的需求在全球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矿业企业需要采取更加环保的开采方式。
智能采矿技术可以实现对矿山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评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通过智能化的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减少废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二、智能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1、设备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未来,采矿设备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矿用卡车、铲运机等设备将具备更高的自动化水平,能够实现自主导航、智能避障等功能。
同时,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护也将实现智能化,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提前预测设备故障,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采矿工程中的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在采矿工程领域,技术创新和发展一直是推动行业进步和提高效率的关键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技术和趋势在采矿工程中得到应用,显着改变了传统的采矿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环境影响。
本文将讨论采矿工程中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趋势。
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已经逐渐被自动化设备所取代。
例如,自动驾驶矿车和无人直升机可以进行远程监控和运输,减少了人力成本和安全风险。
同时,传感器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也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采矿设备中,实时监测矿山运作情况,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为采矿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人工智能可以优化采矿过程,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品位。
同时,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学习和识别矿石的特征,从而更好地控制采掘参数,提高矿石的质量。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采矿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环境友好的采矿技术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友好的采矿技术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例如,利用生物浸出法和氧化还原法来处理含有金属的废水,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水中重金属的浓度,保护环境。
此外,矿山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也成为环保采矿的重要手段,例如利用废弃的矿石进行再利用,减少了矿山的开采量。
4. 新材料的应用新材料的发展也是采矿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例如,高强度和高耐磨的复合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金属材料,在采矿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新材料的使用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新材料还可以提高矿石的分离效果和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5. 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技术支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和技术支持是采矿工程中另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这意味着从矿山勘探到矿山废弃阶段,需要对采矿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
例如,使用远程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矿石的品位和含量,提前预测矿石的储量和回收率。
未来矿山的发展趋势
未来矿山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未来矿山将会更加自动化。
在矿区内,可使用自动化的设备来进行勘探、开采和运输等工作,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
2. 绿色矿山的建设: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矿山也需要考虑环保问题。
未来矿山将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矿山,采用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等技术,减少矿区对环境的污染。
3. 数据化的管理:未来矿山将会更加注重数据化管理。
通过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矿区内的变化,优化管理模式,提高产出。
4. 多样化的资源开发: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未来矿山将会更加注重多样化的资源开发,挖掘各种各样的资源,满足市场的需求。
5. 国际化的合作:随着全球化的加剧,未来矿山将会更多地进行国际化的合作。
通过合作经验和资源,可以促进矿山的发展,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矿山开采技术发展趋势摘要:一定时期内采矿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机械化大规模采矿、深井采矿、溶浸采矿和充填采矿等工艺和技术。
数字化矿山与智能开采将成为未来矿山开采的自然趋势。
全面实现采矿的自动化,目前尚有较大的困难。
但局部装备实现遥控系统,进行遥控开采,将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关键词:采矿技术自动化趋势前言近些年来,全世界开采有用矿物总量约计200亿t,年递增率为4%~5%,其中硬岩约50亿t,由地下开采的矿量为10多亿t,主要是富矿和价值较高的有用矿物。
从布局上看,有的矿山公司和钢铁联合企业的矿山几乎全是地下开采。
总之,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在近期的矿山开采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性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内外地下采矿技术也发展很快,很多采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在地下矿山得到了应用。
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采矿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采用各种采矿方法的比重和回采工艺技术装备有了很大的变化,均沿着高效率、高回采率和机械化的方向发展。
采场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损失、贫化指标大幅度降低。
笔者就近几年来金属矿山地下采矿开采在采矿方法、深井开采、采矿装备三个方面现状作一介绍,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点想法。
一、地下金属矿山采矿方法现阶段采矿方法仍以充填采矿法、空场采矿法、崩落采矿法为主。
对18个重点铁矿山统计, 崩落采矿法占94.1%,空场采矿法占5.9%。
黄金矿山充填采矿法占31%,空场采矿法占65%,其它占4%。
有色金属矿山空场采矿法占46.1%,充填采矿法占19.6%,崩落采矿法占34.3 %。
从以上统计数据看,铁矿地下开采仍以崩落采矿法为主,有色及黄金矿山地下开采仍以空场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为主。
地下采矿技术是取得科技成果最多的一个技术领域,近十多年来,地下金属矿山充填采矿法和充填工艺技术发展迅速,崩落采矿法和空场采矿法在工艺技术上也在不断地改进、创新。
因而促进金属矿地下采矿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使部分矿山的工艺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一)充填采矿法我国先后采用干式、分级尾砂胶结、全尾砂胶结、碎石水泥浆胶结等新工艺与新技术。
最近。
我国成功地试验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充填采矿工艺,具有代表性的是:高水全尾砂速凝固化胶结充填新工艺、高浓度全尾砂自流输送及泵压输送充填新工艺、粗粒级水砂充填新工艺、膏体泵送充填工艺与技术等。
高水固结充填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在英国开始出现,9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其研究虽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其在材料稳定性和价格上存在着问题,制约了该项技术应用。
近年来,充填技术正向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方向发展,其目的是减少胶结材料用量,降低充填成本,提高充填体质量,改善井下环境,减少和避免矿山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膏体泵送充填工艺技术最为先进,1994 年金川镍矿建成了我国第1 个膏体泵送充填系统,1999 年铜绿山矿建成了第2个系统,目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充填采矿法在国外发展的特点是各工序实现机械化和设备大型化,主要表现在落矿、支护和出矿等方面。
充填工艺技术中,胶结充填技术发展较快,从分级尾砂胶结充填到全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到不脱水、不收缩的全尾砂胶结充填三个发展阶段。
在回采工艺上,从提高分层(分段)高度直至发展大孔落矿,阶段全高嗣后充填技术有较大发展;改进采场结构参数,实现盘区机械化开采;充填系统实现了微机控制的半自动化、自动化;采用全尾砂胶结膏体泵送充填新工艺,从而使充填采矿法进入高效采矿的行列。
在充填工艺方面,以德国PM公司为代表的全尾砂膏体充填工艺,可在低水泥耗量条件下获得高质量的充填体,其技术代表了充填技术的最高水平。
德国德里方丹金矿陆续采用膏体泵送充填工艺,将尾砂浆浓缩到78%左右浓度,用泵送到井下,在工作面加水泥(3%) 充填采场。
这种工艺充填强度高,水泥用量少,采场内不需脱水、接顶好,可以有效维护空区,有利于降温和控制岩爆。
国内充填采矿法的发展也是很快的,除某些设备仪表外,与国外水平相近。
有色矿山的发展水平基本上可以凡口铅锌矿(上向) 和金川二矿(下向) 盘区机械化胶结充填采矿法为代表,黄金矿山方面以三山岛、新城金矿技术较为先进。
凡口铅锌矿采用脉外斜坡道,高中段高分层,脉外集中溜井,无轨化采矿,管道自溜输送尾砂胶结,盘区生产能力达400~500t/d ,采矿工效31t/工班。
高浓度全尾砂活化搅拌自流输送胶结充填工艺在该矿应用比较成功,尾砂利用率达95%以上,充填浓度达72%~75 %。
金川二矿采取进路间隔连续回采,采用引进的全液压双凿岩台车和6m3 铲运机,锚杆台车及应用控制爆破和细砂接顶技术,盘区生产能力最高达1039t/d。
充填技术采用了从国外引进的全尾砂膏体充填工艺,采用-25mm戈壁碎石集料与全尾砂等量比例,并加水泥制备成质量浓度为81%~83%,坍落度为10~20mm的膏体(抗压强度大于40MPa),最后经双缸全液压PM 泵输送至井下采场。
三山岛金矿实现斜坡道开拓无轨开采,使用M-14、P-17单双臂凿岩台车,ST-31/ 2、ST-2D 铲运机,锚杆台车,TW-5HD 破碎机,11.79t 坑内卡车,最近引进BBC 公司世界最新型的35t 电动架线式卡车;采用点柱式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生产能力达300t/d。
新城金矿生产规模1250t/d,竖井—斜坡道开拓,设备实现无轨化,液压台车、锚杆台车、铲运机、碎石机、11.79t自卸卡车、35t电动架线式卡车均被采用。
(二)空场采矿法VCR 法20 世纪80 年代,VCR 法(大直径深孔球状药包后退式崩落采矿法) 首先在我国凡口铅锌矿试验成功。
随后,这一高效率的采矿方法先后在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安庆铜矿、狮子山铜矿和金厂峪金矿等矿山得到推广应用。
1980~1985 年间,在凡口铅锌矿又试验成功了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大直径深孔采矿方案,即阶段深孔台阶崩落采矿法。
该采矿方法的实质是:将露天矿的台阶崩矿技术应用到地下开采中,即在采场的局部面积上,先形成切割槽,然后以这一切割槽为自由面和补偿空间,采用大直径深孔装药进行全阶段高或台阶状崩矿,崩落的矿石由采场下部的出矿系统运出。
连续开采技术地下金属矿山连续开采主要包括:矿房的连续回采、矿体(床) 的连续开采、矿石的连续运送及全工艺过程的连续化。
即在开采过程中一步化;回采过程中落矿、出矿、矿石运搬工艺的连续作业化;井下矿石的转载、运输、提升等环节矿石的连续化;掘进、落矿、出矿、运搬、运输等全工艺过程的连续化。
我国从“六五”至“九五”期间,连续开采技术始终被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理论研究和科学试验,并在狮子山铜矿、凤凰山铜矿、安庆铜矿地下金属矿山连续开采技术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三)崩落采矿法1. 大结构参数、低贫化放矿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我国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面临着一个如何加大和优化结构参数的问题。
结构参数优化的主要方向是增大进路间距。
增大进路间距将大幅度地减少采掘工程量,仅梅山铁矿将15 m ×15 m 结构改为15m ×20m 结构参数,将减少采掘工作量25%,同时增大了一次崩矿量,提高采矿强度,降低矿石成本,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由于增大进路间距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易于推广应用,目前程潮、桃冲、板石沟、北铭河等矿山都应用了该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低贫化放矿或无贫化放矿是指在放矿过程中当矿岩界面正常到达出矿口时便停止放出,以保持矿石界面的完整性,最大程度地减少矿岩的混杂性。
低贫化放矿首先在镜铁山铁矿试验和应用成功,由于其具有简单、灵活、易于操作和无需对原采矿方法作重大改革等优点,且可降低贫化、减少岩石混入,经济效益巨大,因此,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低贫化放矿在程潮、桃冲、弓长岭等矿山得到应用。
2 .自然崩落法自然崩落法是一种利用岩石自然应力落矿的方法,具有生产能力大、采矿成本低的优点,特别适用于矿体厚大、矿化均匀易于自然崩落的低品位矿床开采。
其应用原理是在矿块大面积拉底后,破坏了矿块内矿体的应力平衡,引起应力重新分布,必然形成新的自然平衡拱,拱内矿石因受重力作用而周期性脱落。
铜矿峪矿自1989年至2002年在810~930m应用该法,采场累计出矿量2450.48万t,占回采矿量的101.2%。
(四)溶浸采矿法目前在回收低品位铜、金矿石、铀矿等已广泛采用溶浸技术,在溶浸技术中原地浸出、堆浸和原地破碎浸出三大类。
原地溶浸采矿是将采、选、冶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直接从地下提取金属的开采工艺。
铀、铜、金、银等20多种金属矿床都有可能应用溶浸采矿。
我国原地溶浸采矿技术于1985 年在铀矿试验成功,并已建成原地溶浸采铀矿山。
在铜和金的浸出技术日益完善的情况下,近几年镍的浸出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澳大利亚泰坦公司在西澳的科拉查地区的RadioHilllode镍矿进行细菌浸出实验,该实验利用镍矿产出的贫硫化铜镍矿石,采用破碎、堆放、喷洒菌种,通风、浸出,用浸出液电极法生产铜、镍,浸出率都达到80%以上。
二、采矿装备世界先进国家地下矿山的采、装、运以及其它辅助作业如喷锚、装药、松石等设备,基本上实现了无轨化,即采用胶轮设备,并向大型化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金属矿山向无轨化、大型化、液压化和自动化方面迈进,有了较大的进展,先后研制成多种规格的铲运机、液压钻车、地下牙轮钻机、各种凿岩台车和胶轮辅助车辆等。
(一)穿孔设备通过将露天矿使用的潜孔和牙轮两种凿岩方式引用到井下,实现了从小直径浅孔、中深孔向大直径深孔的发展,使地下采矿实现了较大的变革。
瑞典地下矿山使用潜孔钻, 直径为165mm ,生产能力为50m/ 工班,每米崩矿量为15~30t ;加拿大基德克利克矿和澳大利亚芒特艾萨矿使用的牙轮钻机,直径为170~250mm ,凿岩速度为6~10m/ h,每米崩矿量为75~88t。
在国外,液压凿岩台车已成批生产并广泛使用,与风动凿岩机相比,效率高50 %~100 %,而且没有雾气,还便于自动化。
瑞典等国已使用了程序控制台车,无需工人操作,可自动进行炮孔定位并钻进。
(二)装运卸设备国外装运卸设备的发展较快,从柴油铲运机、电动铲运机到遥控铲运机,斗容从最小0. 38m3 到最大6. 1m3 各种型号和规格。
我国从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引进波兰BUMAR铲运机开始,先后引进了30 多种不同规格和型号的铲运机;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研制生产了20多种不同型号和规格的铲运机。
国产的铲运机从规格品种上来说,已能满足我国地下矿山生产需要,但在设备性能、质量和备件供应方面与国外先进设备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三)辅助设备矿山的喷锚、装药、撬顶松石等都采用机械化辅助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