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_在线作业_1、2
- 格式:doc
- 大小:234.74 KB
- 文档页数:19
环境保护法(第2版)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8-11-08 00:17:44一、多选题(每题5分,共20道小题,总分值100分)1.下列属于环境伦理学思想的是()。
(5分)A人类中心主义B动物中心主义C生物中心主义D生态中心主义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BCD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1.1 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概念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分)A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不影响因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提起诉讼B已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效裁判认定的事实,因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被告均无需举证证明,但原告对该事实有异议并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C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效裁判就被告是否存在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行为与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被告承担责任的大小等所作的认定,因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主张适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被告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D被告主张直接适用对其有利的认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支持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BC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9.4 环境公益诉讼3.下列关于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5分)A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未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B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C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D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ABC回答正确展开解析知识点10 危害环境犯罪制裁法4.下列有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奥鹏】19秋福师《环境法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60分)
1、"三同时"制度产生于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中国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正确答案是:D
2、环境民事责任的赔偿损失范围包括
A直接损失
B间接损失
C精神损失
D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正确答案是:D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A10dB
B15dB
C20dB
D25dB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正确答案是:B
4、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仅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具体法律
B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
C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
D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内容涉及到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正确答案是:A
5、国际环境保护的第一次浪潮以()为其顶峰
A人类环境会议
B环境与发展会议
C纪念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会议
D回顾环境与发展会议10周年会议
[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作出选择]
正确答案是:A。
(单选题)1: "三同时"制度产生于A: 美国B: 日本C: 法国D: 中国标准解答:(单选题)2: 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应当是当地()。
A: 公安部门B: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 卫生部门D: 人民政府标准解答:(单选题)3: 在我国,取得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主要方式是()。
A: 强制取得B: 法定取得C: 自然添附D: 天然孳息标准解答:(单选题)4: 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管理制度是()。
A: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 许可证制度C: 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费制度D: 经济刺激制度标准解答:(单选题)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把倾废需得到事先许可原则的适用扩大到专属经济区和A: 大陆架B: 公海C: 内海D: 毗连区标准解答:(单选题)6: 警告属于环境行政处罚的A: 申诫罚B: 能力罚C: 财产罚D: 人身罚标准解答:(单选题)7: 环境权理论是由()的环境法教授提出的。
A: 日本B: 美国C: 法国D: 中国标准解答:(单选题)8: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应当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的是()。
A: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B: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气象部门C: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卫生部门D: 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标准解答:(单选题)9: 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
A: 限期淘汰B: 强制拆除C: 限期治理D: 强制关闭标准解答:(单选题)10: “按自然法则处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关系,就可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这一观点最早出现在我国()。
A: 先秦思想家荀况的《王制》B: 秦朝的《田律》C: 《唐律》D: 西周的《伐崇令》标准解答:(单选题)11: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体,可以实施重点()。
环境保护法(答案)第一篇:环境保护法(答案)《环境保护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A、环境保护税B、经费C、排污费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B、审批单位C、监督单位4、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三5、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经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A、市级以上B、省级以上C、国务院6、对案件所涉的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难以确定的,由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或者由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
A、环境污染B、司法C、物证7、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编制。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企业环境保护部门C、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8、排放许可证制度是以为目标。
A、改善环境质量B、控制污染物总量C、整治环境污染9、当前解决好环境保护问题要坚持污染防治与并重的原则。
A、生态保护 B、节约资源 C、废物利用10、新修订的《环保法》共章条。
A、六 68 B、七 70 C、八 6911、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 A、拆除或者闲置 B停用或者损坏 C、变更或者闲置12、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A、监测规范 B使用规范 C、监测标准1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环境保护法作业1一、单选题1、(1)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定义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要调整的是即人们(包括组织)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C、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的定义D、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规范性文件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不包括()。
A、技术性B、综合性C、区域性D、社会性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
A、物B、精神财富C、物和行为D、物、精神财富和行为4、外国环境法的完备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环境保护从污染防治扩大到对整个自然环境的保护B、法律的“生态化”的观点在国家立法中受到重视并向其他部门法渗透C、环境保护基本法在各国出现D、各国环境政策和环境立法采取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5、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
A、1945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6、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最高立法依据是()。
A、宪法B、民法C、环境基本法D、立法法7、进行环境管理、处理环境纠纷的直接依据是()。
A、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B、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C、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律法规D、环境标准8、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著作是()。
A、《增长的极限》B、《只有一个地球》C、《我们共同的未来》D、《寂静的春天》9、为了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我国确立了()。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三同时”制度C、土地利用制度D、排污许可制度10、与环境污染有直接关系的是()。
A、工业生产布局B、农业生产布局C、资源开发布局D、农业生产布局和资源开发布局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目的二元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共26题)一、填空题(6题)1.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 )月(1 )日起实施。
依据:第七章附则第七十条本法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2.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共(7 )章(70 )条。
3.每一年的6月5日是(环境日)。
依据:第一章总则第十二条每一年6月5日为环境日。
4、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次提出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大体国策)。
依据:第一章总则第四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大体国策。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5.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和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保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惩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依据: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六十五条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和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保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惩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6、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依据:第一章总则第五条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二、选择题(单选和多选)(6题)一、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九条规定,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计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
A.环境影响评价B.环境监察C.环境监测依据:第二章监督管理第十九条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计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动工建设。
环境法23秋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7 分)
第一题,环境行政责任的特征是
[A]选项.有限性、确定性、强制性
[B]选项.广泛性、确定性、非强制性
[C]选项.广泛性、确定性、强制性
[D]选项.广泛性、不确定性、强制性
[本题选择]:C
第二题,1979年颁布的()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法
[A]选项.《环境源监测管理办法》
[B]选项.《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
[C]选项.《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D]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本题选择]:D
第三题,不属于普通民事诉讼与环境民事诉讼的区别的是
[A]选项.诉讼客体的扩张
[B]选项.延长诉讼时效
[C]选项.因果关系推定
[D]选项.举证责任倒置
[本题选择]:A
第四题,在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中,( C)判断行为者行为是否违法的界限,是承担行政责任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A]选项.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B]选项.行为的违法性
[C]选项.行为人的过错
[D]选项.危害结果
[本题选择]:B
第五题,目前,我国有95%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及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来源于
[A]选项.矿产资源
[B]选项.海洋资源
[C]选项.水资源
[D]选项.土地资源
[本题选择]:A。
1. 环境民事责任的赔偿损失范围包括. 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 精神损失.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正确答案:满分:4 分2.环境法中所谓的环境噪声,是指.来源于固体液体或气体的振动而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声音.各种不同频率不同声强的声音无规则的杂乱组合.使人烦躁、令人讨厌、为人们所不需要或对人体有害.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正确答案:满分:4 分3. “世界环境日”是每年. 6月3日. 6月5日. 6月10日. 6月14日正确答案:满分:4 分4. 我国自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扎龙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正确答案:满分:4 分5. 国家环境保护的职责规定于. 宪法. 环境保护法. 行政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正确答案:满分:4 分6. 我国渔业生产基本方针规定. 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的方针. 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捕捞为主的方针. 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加工为主的方针. 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保护为主的方针正确答案:满分:4 分7. 对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基本分类标准是. 根据污染的形态不同. 根据环境要素的不同性质.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害的污染物的性质. 产生污染的原因正确答案:满分:4 分8. 生态学上的环境是指以()为中心为主体的环境. 全人类. 公民. 整个生物界. 整个自然界正确答案:满分:4 分9. 生态环境的中心是. 人类. 生物界. 植物. 动物正确答案:满分:4 分10. 《国际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公约》没有规定. 油污基金赔偿责任的范围. 油污基金与保护协会的关系. 油污基金的来源. 该基金是由年运油量达到或者超过15万吨的石油企业每年按摊款额缴纳而来的正确答案:满分:4 分11.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的时间是.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事故发生后64小时内.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正确答案:满分:4 分12.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仅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具体法律.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内容涉及到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正确答案:满分:4 分13.作为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对全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实行指导协调和监督,并负责全国防治陆源污染物和海岸工作建设项目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的部门是.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正确答案:满分:4 分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对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禁止进口. 无论是否用作原料、禁止进口固体废物. 对可以用作原料的、限制进口正确答案:满分:4 分15."三同时"制度产生于. &nsp;美国.日本.法国.中国正确答案:满分:4 分1. 环境行政处罚与环境行政处分的区别有. 实施的机关不同. 适用的对象不同. 制裁的情节不同. 补救途径不同正确答案:满分:4 分2. 针对特定的保护对象或特定的污染防治对象而制定的单项法律法规是. 宪法. 污染防治法. 民法. 自然资源保护法. 土地利用规划法正确答案:满分:4 分3. 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衔接主要表现为. 国内环境法是实施国际环境法的重要保证. 国际环境法不能干预国家按照主权原则所制定的国内环境法. 国内环境法可以改变国际环境法中所规定的原则. 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地位不同正确答案:满分:4 分4.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损害预防及风险预防原则. 国家环境主权及不损害国外环境责权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答案:满分:4 分5. 水污染主要特点包括. 水污染影响的范围大、涉及地区广、接触污染的对象普遍. 水污染造成的某些疾病不易彻底治疗. 水污染治理困难. 水污染的作用时间长正确答案:满分:4 分6. 《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海洋包括. 生活在其中的生物. 海洋上空的大气. 海水水体. 环境海洋周围的海岸正确答案:满分:4 分7.《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对森林采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控制森林采伐量的规定.制定年度生产计划.采伐森林和林木的采伐方式.实行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正确答案:满分:4 分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的对象是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要素的总体、包括. 阳光. 水. 海洋. 土地正确答案:满分:4 分9. 环境法的主要制度包括.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三同时”制度. 环境事故报告制度正确答案:满分:4 分10. “三同时”制度适用于. 新建扩建改建项目. 技术改造项目. 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工程建设项目. 旅游项目正确答案:满分:4 分--。
环境法19秋在线作业21 单选题1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被淘汰的设备 DA 转让给他人使用的,不得收费B 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防止产生污染C 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的转让给他人使用D 不的转让给他人使用2 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BA 1991B 1992C 1993D 1994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构成要具备的要素是 DA 内容和客体B 主体和客体C 主体和客体D 主体、内容和客体4 环境行政责任的特征是 BA 有限性、确定性、强制性B 广泛性、确定性、强制性C 广泛性、不确定性、强制性D 广泛性、确定性、非强制性5 接受委托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由授予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降低其资质等级或者吊销其资质证书,并处所收费用()的罚款。
CA 一倍的B 一倍以上两倍以下C 一倍以上三倍以下D 一倍以上四倍以下6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包括 BA 人与自然的关系B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人与物的关系D 人与环境要素的关系7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 CA 故意B 过失C 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后果D 违法行为8 目前,我国有95%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及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来源于 CA 水资源B 土地资源C 矿产资源D 海洋资源9 李某居住在某工厂下游,该工厂排污不达标导致河水污染严重。
而李某从2006年9月13日感到身体不适,9月14日去医院检查,并无大碍。
2009年9月16日李某查出患有癌症,9月18日李某找到该工厂要求其赔偿。
该工厂以超过诉讼时效拒不赔偿,请问,何时超过诉讼时效。
CA 2009年9月13日B 2009年9月14日C 2012年9月16日D 2012年9月18日10 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是多长 CA 1年B 2年C 3年D 4年11 “斯德哥尔摩时期”的环境法的特点有: BA 环境法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别性日趋不明显B 同部门、同行业的环境法律走向系统化,环境法的子体系初步形成C 环境立法初现专门化趋势D 环境标准和环境规划逐步从环境法体系中分离12 下列不属于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与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区别的是 DA 规制对象B 制度内容C 制度目标D 制度行为13 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 DA 在一年以上十年以下B 在两年以上十年以下C 在一年以上二十年以下D 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14 下列不属于环境刑事诉讼的类型的是 DA 污染型的环境刑事诉讼B 职务型环境刑事诉讼C 破坏型的环境刑事诉讼D 责任型环境刑事诉讼15 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
环境法 14春学期《环境法》在线作业一,单选题1. 我国法律规定,依法转让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使用权的限制条件之一是()A. 不得作价入股B. 不得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的出资、合作条件C. 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D. 不得作为合资、合作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正确答案:C2.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是()A. 《巴塞尔公约》B.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 《外层空间公约》D.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正确答案:B3. 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最早的国家是()A. 中国B. 日本C. 美国D. 英国?正确答案:B4. 我国行政机关对环境纠纷当事人之间就赔偿责任的争议作出处理的性质是()A. 行政命令B. 行政仲裁C. 行政调解D. 行政裁决?正确答案:C5. 我国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督管理机构是()A.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B. 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C. 国家环境保护部D. 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C6. 禁止在()度以上的陡坡开垦种植农作物A. 15B. 25C. 20D. 30?正确答案:B7. 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禁止猎杀、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B. 因正当理由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特许捕捞证C. 野生动物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D. 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申请特许捕猎证、特许捕捞证?正确答案:C8. 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的许可证是()A. 规划许可证B. 开发许可证C. 建设许可证D. 排污许可证?正确答案:D9. 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是()A.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B. 污染物排放标准C. 环境基础标准D. 环境质量标准?正确答案:B10. 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A. 国务院环保部门B. 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 各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C11. 大气污染排污收费制度可以表述为()A. 达标、超标双重收费的制度B. 超标收费的制度C. 排放即收费制度D. 达标排放、超标违法的制度?正确答案:D12. 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A. 省级人民政府B. 当地公安机关C. 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D. 县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B13. 以下不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的分类是()A. 土地利用规划法B. 环境污染防治法C. 环境标准D. 自然保护法?正确答案:C1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限制中国境外的固体废弃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B. 限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C. 对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弃物实行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的分类管理D. 限制进口不能作为原料或者不能以无害方式利用的固体废物?正确答案:C15. 年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植树或其他绿化的义务A. 8B. 11C. 16D. 18?正确答案:B16. 环境法中关于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A. “物物相关”律B. “负载定额”律C. “相生相克”律D. “协调稳定”律?正确答案:B17. 转移固体废弃物出省级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必须经()批准A. 接受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B. 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C. 移出地的省级政府环保部门D. 移出地省级人民政府?正确答案:C1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自然区域可以设立自然保护区B. 建立海上自然保护区必须级国务院批准C. 在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可以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D. 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经批准可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验、参观考察、旅游等活动?正确答案:C19. 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A. 土壤B. 潮汐能C. 矿藏D. 风能?正确答案:D20. 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A. 过错推定责任原则B. 无过错责任原则C. 严格责任原则D. 危险责任原则?正确答案:B21. 以下关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 无过错责任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时也要对损害承担赔偿责任B. 在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中,无过错责任是一项普遍使用的民事规责原则C. 无过错责任原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理念D.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规定,在遭受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即免除排污单位的民事责任?正确答案:D22. 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规定的宪法是()A. 1945年宪法B. 1972年宪法C. 1978年宪法D. 1982年宪法?正确答案:C23. 国家实行()优先原则A. 工业用水B. 农业用水C. 城市用水D. 居民生活用水?正确答案:D24.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提出的A. 《我们共同的未来》B. 《中国21世纪议程》C.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重大行动》D. 《公共汽车尾气控制法》?正确答案:A25.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与()A.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防治B.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C.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的防治D. 从事本职工作受到噪声污染的防治?正确答案:D二,多选题1. 按照规定,下列哪些征用土地的行为必须报经国务院批准()A. 征用基本农田B. 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C. 征用耕地外的其他土地70公顷D. 征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70公顷E. 征用基本农田超过35公顷?正确答案:ABC2. 关于“三同时”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间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它们都是以预防为主原则的体现B. 只有“三同时”没有环境影响评价,会造成选址不当C. “三同时”只能减轻损害,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却可以预防损害D. 有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就没有必要再适用“三同时”E. 把“三同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减轻污染,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正确答案:ABE3. 生物多样性是指()A. 基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境多样性D. 生态多样性E. 植物多样性?正确答案:ABD4. 《环境噪声防治法》上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A. 医院B. 学校C. 机关D. 科研单位E. 住宅?正确答案:ABCDE5. “协调发展”原则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系是()A. 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B. 二者的目的都是未来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 二者都认为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可以协调的D. “协调发展”原则是从横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求E.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从纵向关系上对发展提出要?正确答案:ABCDE6. 生态系统由()组成A. 生产者B. 分解者C. 有机物D. 无生命物体E. 消费者?正确答案:ABDE7. 我们常说的“两控区”指的是()A.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B. 粉尘控制区C. 二氧化碳控制区D. 酸雨控制区E. 氮氧化物控制区?正确答案:AD8. 全球性多边环境条约经常采用的模式的构成包括()A. 宣言B. 议定书C. 附件D. 框架条约E. 决议?正确答案:BCD9. 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包括()A. 警告B. 罚款C. 记过D. 降级E. 开除?正确答案:ACDE10. 为规范渔业养殖,防止不合理捕捞活动对渔业资源造成破坏,我国《渔业法》规定的管理措施包括()A. 实行与也限制制度B. 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C. 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D. 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E. 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正确答案:BCDE11. 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一般包括()A. 不可抗力B. 意外事件C. 第三人过错D. 受害者过错E. 紧急避险?正确答案:ACD12. 下列哪些地方需要执行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 居住区B. 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C. 特定的工业区D. 文化区E. 农村地区?正确答案:ABDE13. 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包含的内容有()A. 代际公平B. 代内公平C. “零增长”D. 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E. 环境保护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兼顾?正确答案:ABDE14. 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要控制和防治产生污染的固体废物包括()A. 工业固体废物B. 城市垃圾C. 农业废弃物D. 危险废物E. 放射性固体废物?正确答案:ABCE15.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表述准确的是()A. 保护对象的广泛性与保护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一个极其综合化的法律部门B.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体现自然规律特别是生态学规律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技术性C. 环境保护的利益同全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公益性D. 同其他法律相比,各国的环境法有较多可以相互借鉴的东西E.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采取的法律措施涉及经济、技术、行政、教育等多种因素,具有综合性?正确答案:ABCDE16. 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分区保护,可将其分为()A. 核心区B. 过渡区C. 缓冲区D. 实验区E. 适度利用区?正确答案:ACD17. 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A. 主观过错B. 行为的违法性C. 损害结果D. 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确答案:CD18.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因素包括()A. 废气、废水、废渣B. 粉尘C. 恶臭气体D. 放射性物质E. 噪声、振动?正确答案:ABCDE19. 根据《大气防治污染法》的规定,应当列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的城市有()A. 北京市B. 天津市C. 上海市D. 广州市E. 杭州市?正确答案:ABCDE20. 根据其用途,将森林分为()A. 防护林B. 用材林C. 经济林D. 薪炭林E. 特种用途林?正确答案:ABCDE21. 下列制度体现了预防为主原则的有()A. 限期治理制度B.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 补办环评制度D. 排污收费制度E.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正确答案:BE22. 对固体废物实行三化原则是指()A. 再生化B. 无害化C. 减量化D. 资源化E. 循环化?正确答案:BCD23. 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可分为()A. 特别重大环境事件B. 重大环境事件C. 较大环境事件D. 一般环境事件E. 轻微环境事件?正确答案:ABCD24. 我国《水法》所说的水资源包括()A. 地表水B. 地下水C. 空气中的水D. 动植物体内的水E. 海水?正确答案:AB25. 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和单行法的关系是()A. 它们同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B. 基本法内容较为抽象,而单行法内容较为具体C. 单行法是对基本法某一方面规定的具体化D. 基本法效力高于单行法,单行法不能违法基本法的原则和立法精神E. 基本法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进行全面的规定,单行法针对特定的环境保护对象作出规定 ?正确答案:ABCDE。
环境保护法_在线作业_1交卷时间:2016-11-16 10:49:37一、单选题1.(5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是由()提出。
• A. 瑞典• B. 美国• C. 英国• D. 日本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2.(5分)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三级。
• A. 基础• B. 方法• C. 行业• D. 质量纠错得分:5答案C 解3.(5分)()是最轻的行政处罚形式,只能单独适用。
• A. 警告• B. 开除• C. 没收• D. 记过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4.(5分)()是指一切污染危害环境的公民、法人,只要对国家、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客观上造成了损失,就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即使主观上没有过错。
• A. 过失责任• B. 连带责任• C. 无过错责任• D. 故意责任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5.(5分)依据环境功能的不同进行划分,分为生活环境和()环境。
• A. 自然• B. 人工• C. 原生• D. 生态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6.(5分)限期治理制度主要包括限期治理的()和期限两个方面。
• A. 对象• B. 目标• C. 内容• D. 功能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7.(5分)环境保护法在()的适用范围,是指环境保护法在哪些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
• A. 人• B. 时间• C. 空间• D. 地点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8.(5分)环境问题按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分为环境破坏和()。
• A. 环境污染• B. 人工污染• C. 生态破坏• D. 自然污染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9.(5分)环境保护法产生和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 A.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B. 资产阶级产业革命前•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 D. 奴隶社会前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10.(5分)依据环境()的不同进行划分,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 A. 作用• B. 功能• C. 要素• D. 目的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二、多选题1.(5分)“三同时”制度是指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建设项目,必须依法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的制度。
• A. 规划• B. 施工• C. 设计• D. 评价• E. 投产使用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C,B,E 解析2.(5分)公害民事责任的形式包括()。
• A. 责令停业• B. 赔偿损失• C. 警告• D. 排除危害• E. 没收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D,B 解析3.(5分)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具有()特点。
• A. 稳定性• B. 配套性• C. 层次性• D. 协调性• E. 发展性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B,C,D,E 解析4.(5分)环境保护法的主体涉及()等。
• A. 企事业单位• B. 社会团体• C. 国家• D. 公民个人• E. 国家机关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C,E,B 解析5.(5分)环境影响评价具有()等特点• A. 稳定性• B. 客观性• C. 多变性• D. 综合性• E. 预测性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E,B,D 解析6.(5分)环境监测报告分为()两种。
• A. 图表型• B. 数字型• C. 表格型• D. 数据型• E. 文字型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D,E 解析7.(5分)《草原法》所称草原包括()。
• A. 草坡• B. 草坪• C. 草皮• D. 草地• E. 草山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E,D 解析8.(5分)《土地管理法》所称土地是指()。
• A. 尚没有明确用途的土地• B. 人类未能以生物技术或者工程措施进行改造利用的土地• C. 农用地• D. 未利用地• E. 建设用地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C,A,E,D,B 解析9.(5分)依据环境形成的要素进行划分,分为()环境。
• A. 原生• B. 人工• C. 自然• D. 次生• E. 社会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C,B 解析10.(5分)环境影响评价()特点。
• A. 层次性• B. 客观性• C. 配套性• D. 预测性• E. 综合性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_在线作业_2交卷时间:2016-11-16 11:01:32一、单选题1.(5分)对企业职工的行政处分形式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和()。
• A. 赔偿损失• B. 留用察看• C. 没收财产• D. 停业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2.(5分)环境保护法的()是指环境保护法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和事件是否有效力的问题。
• A. 范围• B. 对象• C. 溯及力• D. 效力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3.(5分)()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而破坏或者污染环境,但又不够刑事惩罚的单位或者个人实施的一种行政惩罚措施。
• A. 行政处罚• B. 行为罚• C. 行政处分• D. 行政制裁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4.(5分)我国环境保护的()概括为统一监督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监督管理相结合。
• A. 特点• B. 监督管理体制• C. 内容• D. 原则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B 解5.(5分)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分为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
• A. 行政处分• B. 行政制裁• C. 行政处罚• D. 行政责任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6.(5分)我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
• A. 1982-1987年• B. 1979-1981年• C. 1972-1978年• D. 1988-至今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7.(5分)环境监测按其()可以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监督监测两类。
• A. 作用• B. 对象• C. 目标• D. 功能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B 解析8.(5分)环境问题按其()进行分类,可分为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
• A. 作用• B. 构成要素• C. 功能• D. 危害后果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9.(5分)环境监测按其()可以分为研究性监测、监视性监测和特定目的监测。
• A. 对象• B. 作用• C. 目的• D. 功能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C 解10.(5分)环境保护的内容包括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及防治()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
• A. 环境污染• B. 原生• C. 自然• D. 次生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答案A 解析二、多选题1.(5分)环境监测按其目的可以分为和()。
• A. 监视性监测• B. 征收目标• C. 特定目的监测• D. 环境质量监测• E. 研究性监测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C,A,E 解析2.(5分)排污收费具有()特点。
• A. 设立专项基金• B. 纳入国家财政预算• C. 随意性• D. 强制性• E. 不固定性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答案A,B,D 解析3.(5分)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主要内容包括()和管理和使用。
• A. 征收标准• B. 征收数量• C. 征收对象• D. 征收方式• E. 征收范围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A,C,E,D 解析4.(5分)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形式包括()和开除。
• A. 警告• B. 撤职• C. 记过• D. 记大过• E. 降级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A,C,D,B,E 解析5.(5分)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主要是由()两级构成。
• A. 地方环境标准• B. 国家环境标准• C. 环境样品标准• D. 污染物排放标准• E. 环境方法标准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A,B 解析6.(5分)环境监测主要包括()。
• A. 监视性监测• B. 物理指标的测定• C. 生态系统的监测• D. 化学指标的测定• E. 质量监测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B,D,C 解析7.(5分)行政处罚案件管辖可分为()种类• A. 指定管辖• B. 交办管辖• C. 级别管辖• D. 地域管辖• E. 移送管辖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D,A,C,B,E 解析8.(5分)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 A. 行为有危害后果• B. 行为违法• C. 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 行为者有过错• E. 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不存在因果关系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B,A,C,D 解析9.(5分)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一般都具有()蔓延性等特点。
• A. 不可预见性• B. 预见性• C. 突发性• D. 危害性极大• E. 可测性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展开解析答案C,D 解析10.(5分)土地的基本特点表现在()。
• A. 永续利用性• B. 不可替代性• C. 无限性• D. 有限性• E. 不可移动性纠错得分:5知识点:环境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