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51.23 KB
- 文档页数:4
2017年8月第16期175喘病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观察刘鑫(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呼吸内科北京100040)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喘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的效果。
方法:6例喘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
所有患 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〇2)、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〇2)及二氧化硫(S〇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对于喘病患者在进行治疗时,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促使患者更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喘病;中医护理;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256. 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 -0979(2017)16 -0175 -01近年来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环境的不断改变,导致人们出现喘病的发病几率也在逐年上升。
喘病也就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这种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喘息困难和胸骨方面的情况[1]。
临床上对这种疾病进行治疗的 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很多情况下选择相应的调整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便于对患者的支气管扩张情况进行改善,保证患者肺泡细胞的活力 进行恢复。
在对喘病进行治疗时做好护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 主要分析喘病患者选择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的效果,结果取得了满 意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有对象均来自本院在2016年1〜12月收治的 喘病患者共46例。
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和诊断,均被确诊为喘病患者,诊断符合该疾病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3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55岁,平均年龄(68. 2 ± 4. 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最大7岁,最小54岁,平均年龄(66. 9 ±5. 2)岁。
喘症中医护理方案在我科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为了推广落实中医护理方案,推进我科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检验中医护理方案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方法采用统计对比方法,统计了2013年与2014年两个阶段使用喘症护理方案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技术的情况,通过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评价了中医护理效果.结果统计表明,平均住院日从第1阶段13??9天缩短到了第2阶段的11天;中医护理技术从4项,45人次增至7项,120人次:5种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达到82%~100%;4种中医护理技术满意度达到了50%~100%.结论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在我科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提升了护士、医生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知,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极大加速了我科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的大力推行. 【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179-011前言以往,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在我科临床工作中一直存在着各方面的阻力,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只是空于形式,应付检查而已.(见表1)表12013年8月中医技术开展情况(使用护理方案前1个月)2??3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统计分析表4列出了我科两个阶段的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统计和分析.从表4可以看出,穴位贴敷第1阶段和第2阶段的依从性分别为93%和83%;耳穴贴压第1阶段和第2阶段的依从性分别为85%和82%;穴位按摩第1阶段和第2阶段的依从性分别为100%和100%;拔火罐第1阶段和第2阶段的依从性也分别为100%和100%;雾化吸入第1阶段和第2阶段的依从性分别为97%和100%.从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出,5个良好效果.表4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的统计3中医护理方案对我科护理工作的促进作用分析3??1护士对中医技术的认知度提高我科第2阶段的2014年比第1阶段的2013年护理方案的应用增加33例(见表2);中医护理技术的种类增加了中药灌肠、中药泡洗和刮痧三项;增加了75人次(见表3).显示了我科护士通过对护理方案的逐步理解和应用,加深了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识,能按照护理方案的指导,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症状,主动开展新的中医护理技术.由于在临床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科护理组于2014年申报并获批了区科委科研课题?耳穴埋豆治疗AECOPD无创通气并发腹胀的临床观察?.3??2医生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配合度提升过去,我科护士为了完成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的工作任务,一方面了解病情后与患者宣讲中医技术的方法及优势,另一方面请教医生可否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医生同意后方开医嘱再去临床实施,工作比较被动.经过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不断应用和患者的积极反馈,医生逐渐看到了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作用,比如针对咳嗽、失眠、呃逆、便秘等都取得了显著效果,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欢迎和好评.现在我科的医生已经转变了观念,主动给患者进行中医知识的健康宣教,并且指导护士完成中医护理技术的规范模式,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在我科不断提升(见表3).3??3中医护理技术深受患者欢迎患者对中医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率均较高(见表4、表5).从2013年9月,最初临床应用之时,患者就乐于接受,这得益于中医护理技术的简、便、验、廉的优势.护理人员通过对中医护理方案的深入学习,给每一位患者和家属深入浅出的宣教中医知识,亲自指导养生知识,教习养生操,更让患者和家属认识到了中医护理的博大精深.4我科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现状经过九个月来的护理方案的实施,我科2014年6月份,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共计10项,533人次.其中耳穴贴压74人次、穴位贴敷151人次、中频药物离子导入148人次、艾灸12人次、拔火罐16人次、中药泡洗30人次、红外线穴位照射27人次、刮痧19人次、穴位按摩26人次、中药热敷30人次.每日下午,责任护士都会深入病房,指导患者进行八段锦养生操的练习.并于7月开始进行戒烟健康宣教活动和戒烟的耳穴贴压,这也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5小结中医护理方案在我科临床的使用,推动了我科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在提高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护士学术思考,比如艾灸法是否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舒适度;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如何能实际发挥作用等,都是我们日后不断实践及解决的实际问题.总之,中医护理方案对提高我科的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摘要】喘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传统中医在喘病的诊疗中有独特的治疗特点。
本文通过对喘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进行观察,发现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
通过对临床观察方法和效果观察结果的详细分析,发现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症状和减轻疾病的发作频率。
安全性观察结果表明中医护理方案在治疗喘病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治疗中具有一定效果,未来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中医在喘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喘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喘病、中医、护理、临床观察、效果观察、安全性、治疗、效果、研究、背景、目的、意义、诊疗特点、观察方法、结果、安全性、结论、展望、未来、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喘病,又称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气喘、胸闷、喘促等为特征的疾病。
喘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了生活和工作上的困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喘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等多种手段。
传统中医认为,喘病的发病与气道痉挛、肺气虚、痰浊壅塞等有关,治疗喘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针灸、中药调理、推拿等方法。
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其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喘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评估其在喘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喘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进行,将为喘病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2 研究目的喘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传统中医治疗喘病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对于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和评估,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喘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估传统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喘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和可靠的依据,促进中医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推广。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喘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喘病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中医护理方案针对喘病的病因病机,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包括辨证论治和调摄阴阳两个方面。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理念,也是中医护理方案的核心。
根据患者的特点,中医护理人员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辨证分析,确定适合其病情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阳虚型喘病患者,中医护理人员会采用补阳的方法,如祛寒驱邪、暖肺化痰等,以调整体内阳气的平衡,促进气机的正常流通。
而对于阴虚型喘病患者,中医护理人员会采用滋阴养肺的方法,如清热润燥、益气养阴等,以补养肺肾阴虚,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调摄阴阳是中医护理方案中的重要环节。
中医护理人员通过饮食调养、药物疗法、针灸推拿等手段,对患者进行疏导、调理和保健,以恢复人体阴阳的平衡,促进病情的好转。
例如,中医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适当降低食物中的辛辣刺激性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我们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
从临床观察的角度来看,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的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辨证论治,中医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通过调摄阴阳,中医护理人员能够有效地调整患者的体质平衡,促进机体的康复。
许多患者在中医护理方案的治疗下,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体力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中医护理方案还具有副作用小、经济实惠等优点。
中医药物多为天然草本,作用温和,不会引起副作用和药物依赖。
中医护理方案强调调整患者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适当配合针灸推拿等保健手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通过辨证论治和调摄阴阳的方法,中医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符合其需求的治疗方案。
喘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呼吸衰竭)诊疗方案临床疗效分析、评价、总结2017年1—12月份我科室共收喘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呼吸衰竭)住院病人102例,其中痰蒙神窍喘证 45例、正虚喘脱喘证 57例;意识清楚79例、意识障碍23例。
Ⅰ型呼吸衰竭28例、Ⅱ型呼吸衰竭74例。
全部病人均采用西药、中药、针法、中药塌渍、中药灌肠、中药熏洗等综合治疗。
中药包括中成药辨证施治和中药饮片辨证施治;针刺主要采用豪针针刺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醒脑开窍针法,中药塌渍主要针对肺心病心衰,胃肠瘀血出现腹胀、腹痛以理气止痛通便减去胃肠瘀血。
中药灌肠主要针对大便不通出现腹胀以通便润肠降逆肺气达止气喘。
中药熏洗以温肺止咳平喘。
中药塌渍方、中药灌肠方、中药熏洗方都是协定处方。
上述综合治疗配合现代医疗技术(呼吸机辅助呼吸、排痰仪排痰),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93例服用中药汤剂,服用中药率为91.1%。
其中痰蒙神窍型40例,占39.2%;正虚喘脱型53例,占51.9%;其中风针法18例,中药塌渍63例、中药灌肠49例、中药熏洗79例。
显效31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97%,无效2例,死亡1例。
治疗难点与对策,(一)难点分析:1、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肺功能损害呈进行性进展趋势。
2、肺心病心衰患者,易致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钠低钾血症。
3、肺心病心衰时,利尿与排痰效果的矛盾性,感染与心衰的关联性。
4、中药汤剂及中药灌肠及针灸等治疗方式的依从性差。
5、反复发作,反复用抗生素及激素,病人在院外乱用激素,免疫力及抵抗力低下,二重感染,真菌感染。
(二)解决难点的思路及措施:1、加强患者缓解期的积极治疗,减少患者复发次数,减轻复发时病情的程度,保护肺功能及延缓肺功能损害的进程。
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1)辨证施治,调养体质,是COPD稳定期中医治疗的基本方法;具体治疗如:扶正固表防外感,健脾和胃祛痰浊,益气活血通肺络。
(2)冬病夏治,调整阴阳;(3)综合调养,提高疗效。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喘病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治疗喘病有其特定的理论和方法,其间谷丰等人对喘病患者进行了中医护理方案治疗,并观察了其效果,以下介绍其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1.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方法:选取100例喘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以西药为基础,加用中药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观察。
2.中医护理方案介绍中医护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整饮食结构:患者尽量少食用油腻、辛辣、寒凉等食物,多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并注意膳食搭配。
(2)改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受到化学物品和花粉等物质的刺激。
(3)锻炼身体:适当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增强体质,改善呼吸系统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的选择。
(4)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取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以达到舒肺宣通、化痰止咳的作用。
3.观察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在实验组中,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2.5%和41.0%,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6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具有差异,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4.结论本研究表明,中医护理方案对喘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中医护理方案可成为喘病临床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2022年收治喘病70例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如下:痰浊壅肺48例、肺肾气虚4例痰热郁肺14例、阴虚水泛3例、肝肾气虚1例,平均年龄:75岁,平均住院日:10天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一)咳嗽咳痰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C,湿度控制在50%-60%o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体等。
2.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咳嗽胸闷者取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持续性咳嗽时,可频饮温开水,以减轻咽喉部的刺激。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有无喘促、发绡等伴随症状。
5.加强气道湿化,痰液粘稠时多饮水,在心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500ml以上,必要时遵医嘱行雾化吸入,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可行机械吸痰。
6.协助翻身拍背,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7.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标本,及时送检。
8.遵医嘱给予止咳、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9.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位。
10.穴位贴敷:遵医嘱穴位贴敷,三伏天时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穴位。
11.拔火罐:遵医嘱拔罐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肺俞、膏盲、定喘、脾俞、肾俞等穴位。
1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油腻、辛辣刺激及海腥发物°可适当食用化痰止咳的食疗方,如杏仁、梨、陈皮粥等。
(二)喘息气短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刺激性气味。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给予吸氧,一般给予鼻导管、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1-2L/分钟,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吸氧的方式和浓度,以免引起二氧化碳潴留,氧疗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喘病是一种以喘息、咳嗽、胸闷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群体中。
中医药在喘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本文将对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
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气功调理和饮食调理。
在临床实践中,这些方法往往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中药内服是喘病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气机、消除痰湿、温通经络的作用,改善肺气不通的病理状态,达到治疗喘息、咳嗽等症状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苏子、杏仁、甘草等,它们具有润肺止咳、消炎镇痛的作用。
中药外用是通过将中药煎煮后制成浓缩液,外敷在患者的胸部和背部等部位,以温通肺经、祛风化痰的作用来缓解喘息、咳嗽等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紫草、川贝母等,它们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的功效。
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气机、平衡阴阳,以改善喘息、咳嗽等症状的方法。
常用的穴位有肺经相关的太渊、鱼际、雪山等穴位。
针灸可以通过调理气机、舒筋活络的作用,改善肺气不通的病理状态,达到治疗喘息、咳嗽等症状的效果。
饮食调理是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改善肺气不足的情况,缓解喘息、咳嗽等症状的方法。
适宜的食物包括花生、莲子、银耳、瘦肉等,它们富含营养且有润肺养阴、益气体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通过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气功调理和饮食调理,可以改善喘息、咳嗽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许多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喘病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
通过制定具体的中医护理方案,结合患者随访情况的分析和数据统计与分析,评估其临床应用效果。
研究发现,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病史等因素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本研究为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基础,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中医护理方案在治疗喘病中的机制,并寻求更加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该研究结果对于促进喘病的临床治疗和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喘病,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效果观察,随访,数据统计,影响因素,治疗效果,启示,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喘病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
喘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和负担。
目前,西医药物治疗是喘病的主要手段,但长期使用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不良反应。
开展对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的观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为临床医生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也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治疗喘病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和临床数据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喘病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探讨其对患者的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观察患者在接受中医护理方案治疗后的症状变化和身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对药物的依赖程度和再发病率的影响,从而验证中医护理方案在喘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我们还将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优化中医护理方案提供指导。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喘病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患病率和再发率,为中医在喘病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证据支持。
2. 正文2.1 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是喘病治疗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喘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急诊科
一、基本情况:
对我科10月——12月8例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如下:平均住院天数9.7天,痰浊阻肺证1例,肺气郁闭证1例,痰浊雍肺证6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观察咳嗽咳痰、喘息气短、发热等情况。
应用的主要护理技术:拔火罐、耳穴贴压、穴位按摩、刮痧。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按压,分析原因:1、耳穴贴压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压豆和拔火罐。
分析原因: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刮痧。
分析原因:它能减轻患者咳嗽咳痰、发热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三、本护理方案的效果分析如下:
通过开展辨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85%以上的患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配合喘病治疗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